1934年秋, 山东聊城蔡庄,蔡家的15岁儿子蔡宝光大婚,媳妇是大自己3岁的小脚女人。

虽说“女大三,抱金砖”,但从小上过西式学堂的他对这场婚姻并不满意。妻子没文化、裹小脚,虽然对自己言听计从,一天到晚在家忙碌不停。父母、姑子们都很喜欢,说是过日子的人。

然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宛如坟墓,但公然违背父母之命,自己也是不敢的,毕竟当时的农村依旧传统。两人结婚多年,也一直没有同房,自然也不会有孩子。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整个华北都岌岌可危。18岁的他借着求学的机会离家,去了南京,但这一走,离家整整51年。

父母都骄傲地告诉邻居,儿子去国立中央大学(南大前身,当时国内顶尖学府)读书去了。可是他一路随着学校西迁,后来到了重庆,再后来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兵”,参加了国军,成了一个军官。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他离家越来越近,但终究未能回家。1948年,他所部驻扎青岛,离家更近,但由于当时格局,依旧未能归家。

这一年,29岁的他以抗战功臣自居,整日纸醉金迷,在青岛城里,追求者无数。他也终于如愿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时代女性。新婚太太会跳交谊舞,会品红酒,生活有品味,懂得浪漫,更知情趣。

1948年底,他还没想好,如何让父母和原配接受现妻?如何让现妻接受他家中已有老婆的事实?一道突如其来的命令,他便和无数老兵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因为是军官,所以他带走了他的新婚妻子。

俩人到了台湾以后,生了两儿一女。随着回家的希望变得渺茫;随着仕途的不顺,家庭压力增大;随着现妻的脾气变得暴躁,性格变得强势,他也变得越来越沉默 ,他开始经常会想起家乡的父母怎样了?原配还会死心眼地呆在那个家里么?

1981年,他在美国定居的女儿蔡怡看出了父亲的闷闷不乐,于是利用父亲平时无意透露的些许信息,偷偷委托国内的朋友,在聊城登了一个寻人启事,试图能联系到父亲的亲人,给父亲一个惊喜。

结果真的收到一封回信,是父亲的堂侄写的。但信中提到了一个人,让女儿第一次知道了父亲在老家还有一个原配,是她在父亲缺席的几十年里,一直默默照顾着自己的爷爷、奶奶。

女儿震惊了,但是更震惊的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她一直不知道,自己嫁了几十年,生了三个孩子,居然是小老婆。歇斯底里闹了好几天,但最终也只能接受现实,但恨意一直未解。

1988年,开放岛内老兵探亲第二年,现妻终于同意陪着丈夫一起回聊城老家去看公婆。结果迎面看到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婆,现妻以为是婆婆,倒头便要拜,结果被小姑子拦住:“这是我嫂子。”

原来公公婆婆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堂屋里供桌上的两副遗像,还有一个褪了釉的空碗。虽然时隔多年,丈夫还是认出了这是自己以前在家时,用过的碗。顿时嚎啕大哭起来,都怪自己当年年轻不懂事,一直未归家,错过了给父母养老送终的机会。

而那个神情木讷的小脚原配替丈夫弥补这些遗憾,她一直在等丈夫回来,一等便是51年,69岁的丈夫竟然带着新组建的一大家子回来了。72岁的她眼睛里没有悲,也没有喜。

丈夫带着台湾来的家人祭祖;让儿女挨个行礼认人,包括自己。台湾的儿女给自己磕头,喊自己大妈,包括现妻神色尴尬地叫自己大姐,这一瞬间让原配多少有些恍惚。

丈夫哭着问原配:“这么多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吃了多少苦?”原配的泪水便也无法控制了,可是口齿含糊,这是丈夫第一次主动问自己啊。

整个庄上的人都认她是蔡家媳妇蔡刘氏,已经没人记得她的小名叫金娥了。可是如今公公婆婆已经不在,她多希望丈夫能带他出去走走。可是看到衣着光鲜,打扮时髦的现妻不过40来岁的样子,她努力地把小脚往后缩了缩。

果然丈夫看了一眼现妻之后,便不再等原配的回答,而是让现妻从坤包里取出一摞钱后,便离开了。现妻也一直说:“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们说,钱如果不够,以后我们再寄。”而丈夫一大家子呆在家里的时间,总共没有超过1个小时。

丈夫回到台湾后,陆续寄过好几次钱给堂侄,堂侄拿这些钱盖了新房,答应赡养原配,原配独自一人又活了10年。

1998年,原配临终前把小姑子叫到床头,留下了一件打着补丁的花棉袄给小姑子,小姑子最终把他葬在了公婆坟旁。那个花棉袄是原配自己做的,里有几百块钱,正是丈夫当年回来时给她的。

2005年,现妻因病离世,丈夫的老年痴呆也愈发严重了,很多事情都忘了,但只要孩子们提到聊城老家,提到“大妈”,他会显得特别激动。

2007年,蔡家三子女凑到了一起,替父亲回聊城老家祭祖,给“大妈”重修了新坟,在坟前替父亲感谢她为蔡家付出的一切。

2010年,91岁的丈夫也离开了人世。虽然没明说,但子女明白父亲的心愿,分了一部分父亲的须发、旧衣物、骨灰,送回聊城老家和“大妈”合葬。

原配一辈子没真正快乐过,但始终没有抱怨过;丈夫心中千千结,但始终未开口;现妻恨到最后,但还是没放下;所幸的是子女都懂事,最终化解了这段历史恩怨。

又读了一遍《秋园》
这次有新的感触
作者在自序里写到:那年,我的母亲——也就是书中的秋园,她的真名是梁秋芳——去世了。我被巨大的悲伤冲击,身心几乎难以复原。我意识到: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
看到这段自序,我沉默了……
两个月前,外婆去世,她的离世是解脱!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月,除了点头摇头,再没有其他的表达。只是,她的一生再没有人可以拼凑出来,她经历过的挣扎、绝望和幸福也一起入土,这些过往无人诉说。
我们都一样!在外婆还在表达的时候,我们嫌烦,啰嗦!听不到几句就要转身离开,却要在她离世后想要拼凑出完整的故事,企图在身边人口中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今天,她的一生同样被抹去,仿佛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我们都是一滴水,终将汇入时间的长河,最后静静流淌。

《无上本师释加牟尼佛示现涅槃的三教》

一时(义趣),佛陀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弘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
  
阿难尊者和师兄们听了都泪流不止。后来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什么用,要紧的是向佛陀请示,未来怎样才能使正法久住。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尊者请问佛陀道:
  
“佛陀!我们弟子禁不住伤感之心,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
  
“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皆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
  
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什么而安住呢?
  
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
  
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三言教,大家易生定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怎样才能叫后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弗届的回答道:
  
“阿难!你代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
  
“你们不要这么情识哭泣,若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回来的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你们要认定法性。佛陀倘若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身的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普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
  
“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生的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戒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无忧树下生);佛陀的悟处(菩提树下);佛陀的说正法眼藏处(灵鹫山);佛陀的涅槃处(娑罗双树吉祥卧头与面的向)。为人处世态度最好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都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泣哭伤身,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佛陀的话,阿难尊者和大家听得更尔感动、更念佛陀慈怀柔悲……
  
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左近有五百力士听说佛陀将要进入涅槃,大家都来向佛陀顶礼。随后,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在外道中是很有学识道德的长者。然未闻我佛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当在这里涅槃,想到慧灯将要熄灭,法船将要沉没,他不得不提起勇气匆忙的赶来向佛陀请教,以打破他胸中一向的疑团。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的人。正当阿难侍奉着佛陀,阿难尊者一见来者是个外道,怕他是来和佛陀辩论,赶快向前阻拦道:“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佛陀今夜将要涅槃”。

须跋陀罗向阿难尊者要求道:“正是因为听说佛陀将要涅槃我才来的。我此时已感觉到——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请你帮忙,我心中有个疑团一定要佛陀才能解决”!阿难是再三的谢绝,须跋陀罗更是再三的请求。这时候,大悲的佛陀,不舍众生,听到求道者的声音,即喊阿难道:“阿难!他不是来和我论战的,他是须跋陀罗,是我最后的弟子。让我去除他的疑惑,让他来和我见面”。
  
阿难尊者没有办法,只得带须跋陀罗引见佛陀,须跋陀罗很是欢喜的双跪合掌问道:

“佛陀!世间上所有的沙门、婆罗门、六师外道,都说自己是一切智人,又说除他以外,其他的宗教都是邪宗邪教,自己所行的是解脱大道,别人都是错入歧途。这样互相非难,这正邪究竟如何分别呢?是非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呢”?
  
佛陀很欢喜微笑着回答道:
  
“须跋陀罗!你问得很好,我很高兴为你解答。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净’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定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须跋陀罗!世间上谁的法中有三法印和八圣道呢?我以真实的话告诉你,唯佛陀的法中才有八圣道,唯佛陀的教法中才有真正解脱的沙门(方寸间),唯佛陀才是一切智人。

“须跋陀罗!般若观察外道的教法,他们不依三法印,没有八圣道,当然就没有解脱的修道者。虽然他们说有,那不过都是妄言之语”。
  
“须跋陀罗!我八十年前四月初八日降生在王宫,后来受教育时也曾被六师外道所迷,育不能正觉,唯教悟。我十九岁那年二月初八日出家,三十一岁那年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乘佛(义趣境界)。今天是八十岁的二月十五日,我于午夜在此娑罗双树间涅槃”。
  
“须跋陀罗!从我乘道的时候起,这个世间上才真正的叫沙门;我涅槃后,留正法于人间,信念佛陀正法三教的人定圆满究竟解脱。佛陀才真正是一切慧智之源”。
  
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三教真理之法音,心中的迷雾顿时开朗,就是以正法的火焰燃烧掉无明,当下即证得阿罗汉果。他顶礼佛陀的圣颜,发愿作佛陀住世最后的弟子,并在佛陀身旁先圆寂。大家见了都深深地体会生死的自由完全由心决定。人间烟火的利益得取算什么东西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根本也没有告诉我们,这种手术相当的恐怖,还是父母原装的好,但是我当年就是那么傻,那么蠢,当时整容了之后,感觉变漂亮了一点,但是其实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走在街上
  • 10款盲盒APP均表示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元气盲盒部落”APP在调查后修改了《用户协议》其中售后条款规定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但在免责条款中又规定不适用7日
  • 譬如:上面列举的那个“杯子并不重要,水好就行”的话题,左先生只选取了他与李教授的一段对话,便很有力度地用实证充分论证了他的观点,给人留下的印象自然生动、深刻。”
  • 后来,一些网友还s搜索了一些谢娜上学时的照片,他们也被她的气质所震惊。后来,一些网友还s搜索了一些谢娜上学时的照片,他们也被她的气质所震惊。
  • #exo橙光游戏[超话]# 宣传新坑[心] DW工作室六部曲中吴世勋he单人坑《人工爱》现在已经上架过审~ 主演:吴世勋×梅拉(每个你) 讲述了bj的生物学家
  • 是谁在深夜看陆绎虐文哭的昏天黑地是谁偷偷看一生一世,感叹周生辰的宿命爱情,平平淡淡没有误会,充满安全感的爱情。下辈子我总能与你重逢,与你相爱[单身狗]任嘉伦 我
  • 不过记着给我买Chanel[可爱]垚垚最近有一点我特烦的就是每天都问我n遍: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能不能给妈妈买包[白眼]净整这虚的。
  • 【AHC男士水乳四件套】官方原价:259元趣评测售价:189元购买方式:①【购买链接:】②:在微店 [趣评测商城]店铺,搜索关键词:【AHC】AHC专注补水20
  • 大家更中意男星们的哪种发型呢?7/16 言承旭摟她聞髮香爆密戀 安心亞吐實真正關係藝人安心亞日前被爆在朋友婚禮上和言承旭互動親密,男方不只緊摟她還聞她髮香,因此
  • 但有一集是真想安利给首页被卷、被pua的北上打工姐妹,“40岁腾讯老兵卷越南人民,反被职场整治”听完我直接咨询越南移民,心情都被擦亮了一点点。评论区都是祝这位老
  • 刘子涵小朋友是电影里的光,她年纪最小,但她每次出现,都会令人感叹生命的美好。❤️1190—1076❤️很多事走过就是风景就像一些所谓的“风光”“风景”走过、路过
  • 明天地球还在围绕太阳转,这也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不言而喻的,几乎强大到接近于必然。有点忧郁,大概是太久没晒太阳,情绪向着自我毁灭的方向一路变异,什么事经过
  • 路的右侧是前几年新建的吴敬梓纪念馆,虽非古建筑,但经过考证,这里正是当年吴敬梓移居南京后所居住的“秦淮水亭”所在地。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从他面对弱者的态度就能看清。一个四十多岁的拾荒者,在他的眼神中看不到他那个年龄或其身份该有的饱经风霜,你看到的是他的淡定、从容、是他一颗强大的
  •   2.传媒  什么人是记者?我想弄张记协会员证  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经常见到大批自称记者的人,一字排开站在警察和暴徒之间,香港有这么多突发记者吗?为什么我们在伦
  • 要知道这样的技法,被认为属于20世纪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的技术创新……天才,总是超越自己的时代。终其一生,雨果创作了4000多幅画作,不仅是纸上天马行空的想象,
  • !。
  • 今年的中秋很特别,在父母身边在最好的朋友身边一起度过 怀柔的天气阴晴不定,昨天还是阴雨绵绵今天就是晴空万里,阳光照射着墙面和杯子显得格外温暖 家里加入了一位小可
  • 时间倒退回两年前,市面上还充斥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共享单车,无论是媒体还是围观群众,都在为这新生事物津津乐道,然而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走到资金断裂,满地凋零的
  • 今天豆豆子认识数字已经认识了0123456啦~还可以分辨出大和小啦~虽然只是英文的大小。黑 粉,让我看看哪件工具可以封住你们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