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她们公开指认,侵华日军暴行再添铁证】#7名受害者指认日军暴行# 据@南京日报 报道,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利济巷分馆工作人员在湖南新确认7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10月20日至25日、11月18日至26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融媒体记者行程7000多公里,跟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利济巷分馆工作人员,先后两次前往湖南岳阳华容县、平江县和郴州嘉禾县实地调查走访,独家跟拍采访了20多位知情者,详细记录受害老人当年的不幸遭遇,留下珍贵影像资料,为侵华日军暴行再添铁证。

78年前救下5岁女孩,自己却被日军抓走

“妈妈,妈妈啊,我终于找到你啦!……”2021年11月20日上午,在湖南岳阳华容县诚信市场旁的一幢独立小三楼上,84岁的张二英走进卧室,上前抱住坐在床边的97岁的雷金二(雷金安)老人抱头痛哭。

这对“母女”在失散78年后重逢,归功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利济巷分馆工作人员刘广建和湖南志愿者陈栋梁,多年来对“慰安妇”制度受害者走访调查过程中的一次“无心插柳”。

2021年5月,志愿者在华容县钱粮湖镇敬老院的一次调查中,听张二英说起她有一个救命恩人叫雷金莲,78年前想方设法护住了她,自己却被日本鬼子抓走了。小时候,妈妈经常告诉她,永远不要忘记这位救命恩人。

随后几个月,志愿者在方圆20公里的村庄里四处寻找,终于在钱粮湖镇团洲虾找到了92岁的雷金莲老人,老人承认当年被日本鬼子抓去过却否认救过人,并表示自己有个姐姐叫雷金二(雷金安),比她大5岁,今年97了,可能是当地人说话有口音,导致当年被救的女孩家人记错了名字。

2021年10月24日,在雷金莲的帮助下,记者跟随志愿者很快在华容县城联系上了她姐姐的家人并找到了雷金二本人。多年没见面的姐妹俩一见面相拥在一起,妹妹双手握住姐姐的手一直不停抚摸。看到妹妹来访还带来了不少陌生人,雷金二不好意思地嘴贴着妹妹耳边说起悄悄话。后来记者得知,姐姐在问妹妹,是否已经告诉别人自己曾经的遭遇。

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雷金二老人向记者 没讲述了她惨遭日军侵害的经历,以及她救下同村女孩张二英的经过。

雷金二生于1925年7月25日,湖南华容县人,雷金莲的姐姐。1943年春夏的一天,日军来到华容袁家咀扫荡,当时年仅5岁的张二英跟两个小女孩一起在家门口玩。她当时穿着妈妈做的红肚兜,红肚兜里还放了煮熟的豌豆。突然,张二英看到很多人跑了过来,还能听到打枪的声音。雷金二看到张二英站在那里呆呆地不动,就问她日本兵来了为什么不跑?说话的工夫,她就背起张二英往前跑去,因为是土路,加上背着张二英,雷金二没跑多远就跑不动了。这时日军已经快要逼近,雷金二把张二英放在路边的水沟里,然后盖上稻草,告诉她千万别出声,她自己一个人向前跑去。

11月23日,记者跟随志愿者和张二英一起来到当年日军据点插旗码头遗址,现在居住在此的老人告诉记者,这儿就是日本军人的据点,院子的最边处就是活埋人的地方。之后,张二英带着大家一起回到她当年被救的现场,在同村王奶奶的帮助下,张二英找到了雷金二当年帮她藏身的水沟。

回想起当年,张二英在水沟里透过稻草的缝隙看到穿着军装的日军向前追击老百姓。雷金二最终还是没逃掉,被日本兵抓住,在日军据点受到了日本兵野蛮对待,每天都有数量不等的日本兵对其施暴。十几天以后,父亲在得知雷金二被关在日军据点里,于是通过“维持会”用钱把她赎了回来。回家后,父亲也对雷金二说不要对外人讲自己的遭遇。本来家里有渔船,生活较为富足,为了搭救雷金二、雷金莲两姐妹,父亲几乎将家里的值钱东西都变卖了。

张二英全家一直非常感激雷金二的救命之恩,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救命恩人,她在心里也已经默默将雷金二认作了干妈。今年5月,当得知雷金二还健在时,张二英激动不已,非常想去见一面。11月20日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张二英终于见到了“妈妈”雷金二。

姐妹同为受害者,如今一起站出来讲述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雷金莲、雷金二姐妹俩虽不是同时被日军抓走的,但都是此次新确认的“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两位老人如今愿意讲出过往的惨痛经历,为历史留下一份见证。

雷金莲出生于1930年3月11日,湖南华容县人,老家在湖南华容县插旗镇牧荒队。1943年5月份左右的一天,雷金莲和姐姐在家里,突然有几个日本兵跑进雷家,她后来被带走了。她至今记得当天日军来时,姐姐身上系了一条围裙,正在做家务,日本兵一把抓住姐姐的围裙,姐姐挣脱跑掉了,围裙还留在日本兵手上。雷金莲吓得脚都走不了,只知道哭。被带走后,前面有人带路,后面有日本兵用枪逼着雷金莲跟着他们走,大概走了半个小时,到了一处日本兵营据点。当时的这处据点在插旗码头上(现为莲湖村),码头街上两边有很多茅草屋,日本兵把雷金莲关在其中一间茅草屋里,门口有日本兵把守,院子里还有瞭望台,能够看到有日本兵站在瞭望台上。与雷金莲一起关进去的还有几个周边的妇女,都是被日军抓过来的。被关进去后,每天都有日本人来欺负雷金莲,每次来欺负的时候,日本兵都会大声恐吓她,或者用刺刀逼她脱衣服。隔壁房间都关了其他女孩,雷金莲应该是年龄最小的,其他女孩子都比她大,大家都只知道哭,吓得魂都没有了。雷金莲大概被关了半个月,父亲变卖家产(打鱼船等),花钱找“维持会”的人把雷金莲救了出来。回家后,父亲交代雷金莲,让她不要跟任何人说起这件事情。

雷金莲16岁就嫁了当地一户姓陈的人家。丈夫对她很好,但是七八年没有生小孩,雷金莲就提出了离婚。丈夫说要去领养一个,雷金莲劝丈夫再找一个能够生育的,她不想害了丈夫,所以就坚持跟他离婚了。后来,雷金莲又嫁到了月亮湖村的肖家,成为肖家丈夫的第二个老婆。雷金莲在肖家的堂兄弟里面过继了一个儿子,又把自己家里的侄女儿嫁过来当自己的儿媳妇。

现在雷金莲看到电视里的日本兵,听到日本人的声音都非常害怕。当雷金莲了解了寻访团的来意,她觉得正义的时刻要来到了。

107岁老人是最年长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利济巷分馆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起在全国各地走访慰问在世“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今年已经是连续第6年。今年,团队在湖南调查新发现并确认了7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其中一位是来自湖南郴州的李秀青,生于1922年10月4日,湖南郴州嘉禾县石羔村人。当寻访团一行出现在她女儿家大门前,99岁的李秀青老人给大家行了个礼。因为父亲重男轻女,李秀青出生后就当男孩打扮。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李秀青大概16岁左右的一天,甲长保长带人到村里来抓壮丁,大哥闻讯连夜逃跑了。甲长保长知道他们家里还有一个,就带人把当时女扮男装的李秀青抓走编入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23师,在一次战斗中,李秀青左手掌被日军子弹击穿,伤愈后李秀青回到家乡,母亲不让她女扮男装了。1944年年底的一天,日军来到嘉禾县,李秀青跟着几个乡亲在前往李家村的路上被日本兵抓了起来。当天日本兵把李秀青和其他地方抓来的几个妇女关在坦坪镇的一栋青砖大房子里,轮流强暴。几天后,游击队及时赶到,把房门锁砸开将李秀青等几个妇女救了出来。

在湖南平江县,志愿者还找到两位不愿意公开身份的受害者,分别是生于1922年的姜奶奶(化名)、生于1924年的阳奶奶(化名)。姜奶奶曾被日本兵抓去折磨多日,后趁天黑撬开后窗从阁楼跳下,把右脚摔坏落下残疾。阳奶奶被日本兵关在当地被征用的祠堂里连续多日惨遭强暴,至今提及日本人还是浑身发抖。

此次新确认的7名受害者中,年龄最小的是生于1936年9月11日的易菊连,湖南长沙县金井镇人。她年幼丧母,由于战乱家庭十分困难。1944年初夏时节,日军最后一次来扫荡,易菊连拿着一床草席跟着父亲一起逃难,在长沙县王板洞遇到日军部队。当时有几个日本兵手里拿着枪威胁他们,嘴里说着“卜啰卜啰”,大概意思是“不许动”,还有“花姑娘不要跑”。父亲吓得不敢作声,眼睁睁看着易菊连被日本兵抓走。易菊连当时不到十岁,自己还没有一床草席高,就被几个日本兵强暴了。后来,日本兵将易菊连带到一个离家大约10多里的地方,关在一间房子里。她记得是一间茅草屋,窗户不坚固也不高。在那里每天都有日本兵对易菊连施暴,将她折磨得不成人样,造成终身不育。

此次新确认的7名害者中,年龄最大的是生于1915年10月的李淑珍,湖南平江县人。李淑珍过去很多年并没有将此事当作禁忌闭口不谈,而是常常对儿女说起过往,教育儿女不能忘记历史。日军侵略湖南平江时,李淑珍开始还和村民一起上山躲避,但日本兵并未进村扫荡。1944年,当日军第四次进犯平江时,时年29岁的李淑珍索性呆在家里不躲避了。但这一次日军真的来了,李淑珍想逃也来不及了,只能躺在床上装病。日军来到她家里,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她从床上抓走了,之后把她关押在山脚的屋子里。这间屋子原来是村里用做观察哨所之用,日军来了之后就当做临时据点。同时被关的,还有同村的七八名妇女。

2021年11月21日,记者跟随李淑珍的小儿子前往江家洞进行实地考察,一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当年日军关押李淑珍等当地女性的房子。老人口中原先的茅屋已经坍塌,但当时用石头垒造的地基仍存,如今的地基四周长满了荒草与杂树。

曾经在这间屋子里,日军对当地妇女实施性暴力。几天后,日军又把这些妇女转移到据点里进行侵害,稍有不满便拳脚相加,李淑珍在此期间被打伤了背部,后来因为身体承受不了继续蹂躏而被遗弃,家人发现后将她救回。如今同村已被抓走的妇女只剩下李淑珍一人健在,明年家人还准备给老人办108岁“茶寿”。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经认证在世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人数仅剩17人。她们至今都还在等待一个道歉!#勿忘1213#

从历史中看工艺的发展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看看为何如今市场上会出现两种工艺的六堡茶。

六堡茶历史悠久,但过去关于其工艺的文字记载却十分稀少,如今我们也仅能从一些老制茶人的口中,以及专家学者的文献中,梳理出六堡茶工艺的发展历程。

纵观历史,我认为六堡茶工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清中期 ~ 20世纪50年代

(关键词:堆闷、炊蒸压篓)

清中期,大量华人为谋生计、躲避战乱,漂洋过海迁徙到南洋。因为当地气候炎热多湿,解暑祛湿的六堡茶在南洋开始盛行。商机被敏锐的本地和广东商人察觉,他们很快便开始进入六堡镇设庄收茶,然后把茶叶沿着水路(茶船古道)运往穗港澳等地,进行筛分后重新包装,然后销往南洋。

过去,六堡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都是相沿旧法,经过杀青和烘干后,便售于茶商。但随着六堡茶出口需求的扩大,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开始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因当时生产力有限,茶农每天会有一部分的茶叶来不及当天制完,只能把它们揉捻后堆放在一起,等第二天再处理。后来,大家发现,经过一夜堆闷,茶叶苦涩味大大减轻,滋味变醇,口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于是便把“堆闷”加入到六堡茶的制作工序中。

此外,为了方便长途运输,茶商会把茶叶炊蒸变软,然后压入竹箩中。这样既节省空间,又能减少茶叶在运输过程中的压碎损耗。想不到这一做法,让六堡茶的口感变得更醇。所以后来大家把“炊蒸压箩”也加到了工序里,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时期,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大致为:杀青、揉捻、堆闷、复揉、烘干、炊蒸压箩、晾置、晾干。这基本上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传统工艺”。

阶段二:20世纪50年代

(关键词:焗堆工艺、入窖陈化)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取缔私营茶商采购毛茶。

该时,中国茶业公司广州分公司在梧州设立办事处,并在梧州的角嘴路设立茶叶精制工厂(即后来的梧州茶厂),负责六堡茶的加工生产。从此,六堡茶从长期手工作坊式生产开始转变为工业化大生产。大量的六堡毛茶被运送到茶厂,经过统一的精加工后,再运到穗港澳转运出口。

当时的工艺,茶厂在沿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一方面,改进生产工具、完善茶叶筛分与除杂的工艺;另一方面,因受到过去“堆闷”和“炊蒸压箩”的启发,在最后的炊蒸压箩之前,增加了一道“焗堆”的发酵工艺。所谓“焗堆”,就是把经过炊蒸的茶叶堆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让茶坯在湿热作用下进行发酵,改善汤色和滋味。

同时,由于茶厂坐落在梧州珠山脚下,那里有以前战时留下的防空洞,有冬暖夏凉的优点,自然是存茶的好地方。所以,茶叶制作好后,都会被放到洞里陈化。久而久之,大家发现,防空洞适宜的环境可以让六堡茶陈化出独特的风味,深受市场认可。因此,大家把“入窖陈化”也列入了制茶工序。

这一时期,六堡茶的工艺逐步发展为:杀青、揉捻、堆闷、复揉、烘干、除杂、筛选、初蒸、焗堆、复蒸、压箩、晾置、入窖陈化。

阶段三:20世纪60 ~ 90年代

(关键词:冷发酵、渥堆工艺)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香港茶商反馈当时工艺生产出来的六堡茶汤色不够红浓明亮,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于是,在当时中国茶叶出口公司广西省支公司的领导下,组织技术力量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改进发酵工艺,尝试以“加水”冷发酵的渥堆方式取代原有的“焗堆”热发酵。

1958年,试产现代冷水渥堆工艺的六堡茶获得成功,同年开始部分量产,直至1965年开始全面采用。从此,“加水”的冷发酵工艺与原“焗堆”的热发酵工艺共同成为了六堡茶精制加工的两大分支,六堡茶“现代工艺”正式成形。

阶段四:二十世纪末 ~ 至今

(关键词:成熟稳定、标准化、创新)

2000年前后,普洱茶的兴起带动了国内的黑茶热,六堡茶国内市场开始发展。为了提高产能,稳定品质,各家六堡茶企在生产设备和制作流程上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完善,但整体工艺跟上述第三阶段基本保持一致,整体技术也日趋成熟。

同时,在六堡镇还有许多茶农仍沿用传统工艺制作六堡茶,这类茶的口感有别于经过厂家精加工的茶叶,发酵要轻很多,但市场上追捧者也不少。所以至今,传统和现代两种工艺并存,让六堡茶展现出多样风格,构建出一个丰富的六堡茶风味体系。

后来,相关部门为了对工艺进行规范和统一,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多项六堡茶标准,对六堡茶的工艺作了明确的定义。这意味着,六堡茶制作工艺进入了成熟稳定、标准化的阶段。

传统工艺:

采用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筛选、拼配或不拼配、汽蒸或不汽蒸、压制成型或不压制成型、陈化或不陈化,不经渥堆发酵的工艺。

如何正确看待两种工艺?

六堡茶工艺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不断发展,现代工艺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两者一脉相承。如果想学懂六堡茶,兼修“传统”与“现代”两种工艺的六堡茶,是进入高阶的必经之路。

传统工艺守的是文化的根,现代工艺守的是工艺的魂。两者并无优劣之分,都能做出优质的六堡茶,满足不同口感的需求。制茶的重点从来都不在工艺本身,而在于运用工艺的人。

未来,六堡茶工艺还会不断发展,但无论如何变化,只要制茶人不忘初心,坚守制茶之道,注重茶叶品质,创新不忘传承,我们在什么时代都能喝到一杯地地道道的六堡茶。

两种工艺该如何选择?

食物都分寒、凉、温、热的属性,六堡茶因两种工艺上的差别,会表现出不同的茶性,饮用六堡茶必须与个人体质特征相搭配,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传统工艺六堡茶:因为只经过“堆闷”,而没有经过渥堆发酵,所以发酵程度较轻,茶性偏凉,饮用后能起到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所以适合热性体质的茶友。但经过长期陈化方式后,其茶性会转温。

现代工艺六堡茶:发酵程度相对足一些,茶性温,饮用后有温中、补虚、祛湿祛寒的作用,适合寒性体质的茶友。
文章来源六堡聚

#送别国之脊梁袁隆平# 怀念袁老:难忘的接见,深情的回忆(周宪良)[水稻][水稻][水稻]
2017年8月19日,三伏天的长沙,烈日当空,热浪袭人,带着安江人民的嘱托和期望,我与阎朝科、屈禹甜等人,来到长沙马坡岭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拜见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萌发愿望,30年的梦想

我是一名工作了42年的退休教师,1974年开始教书生涯,因为地处边远山区,在学校只隐约地听到过“三系水稻”的事情。

1990年,我在洗马中学任教初三语文,当时的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有一篇湖南作家谭士珍写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课文,这是袁老师的事迹首次进入全国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因为文章内容多数是讲在安江发生的事情,我解读课文时格外有劲,津津乐道。几个学生就问我,你讲得这么头头是道,你见过袁老师吗?我无言以对,这一问话让我产生了一种牵挂,久久挥之不去。从那时起我就萌发了一定要亲见袁院士的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想见到袁院士的愿望与日俱增,然而自己一介小平民,这样的奢望只怕是愁白了头也无法实现。但我明知希望渺茫,还是暗下决心绝不放弃。

2004年10月,我从洗马中学的校长岗位上退下来,来到了洪江市实验中学,当时县治机关单位还没有搬迁,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开始留心安江的大街小巷的轶闻趣事,特别是听到了很多关于袁院士在安江的事,如安江稻都广场、袁老每年回安江看望祭奠母亲、袁院士出席杂交水稻邮票首发式、袁老出席安江农校纪念园挂牌仪式、隆平商贸城奠基仪式等,特别是了解到怀邵衡铁路能过安江,是袁院士亲笔给当时湖南省委主要领导写信,让安江有了重新崛起的机会……此情此景让我对袁老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可以说每日是魂牵梦萦,但袁老多次回安江,我却是近在咫尺,无缘相见,留下的只是年年遗憾。

努力做事,机会总会有的

要见袁院士,还得多为社会、多为安江做点有益的事情,特别是多宣传安江的稻作文化。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机会总是会有的。

2005年起,我加入了义务宣传安江、宣传稻作文化的队伍,这一年我进入了安江最早的网站《黔阳论坛》,进论坛9年,后来在总版主的推荐下,还当上了这个网站的超级版主。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收集袁院士感人事迹的文章、照片、歌曲、视频。

这一年,我还购置了电脑设备,拜本校张镜老师为师,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终于掌握了电脑操作、系统安装、故障排除、电脑维修、五笔文档输入、图形图像、网页网站管理、视频制作等技术。2010年,我用电脑制作了第一首MTV相册《杂交水稻的故乡——安江风光》。

2014年6月30日怀邵衡铁路开工,我坚持每周去一次铁路工地报道铁路进展情况,一直坚持到现在。

2014年12月,怀化市湘西会战历史研究会安江分会会长蒋才福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我,并安排我担任研究会第一副会长,从此我进入了安江历史研究会。因为工作需要,2015年又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的义务宣传又增加了安江抗战这一大块内容。除了与蒋会长合编安江抗战历史《雪峰射日》一书外,还制作30多个安江抗战景点事件的视频。

2015年12月,时任安江镇党委书记全振华召开安江宣传工作会议,特意通知我参加,鼓励我创办《大安江论坛》网站,大力宣传安江的三大文化品牌。我不负领导期望,《大安江论坛》网站于2016年元月1日正式开通,至今共有注册的正式会员3.5万人,论坛共设21个板块,其中有三个板块是专门宣传安江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物种变异的天堂、宣传袁院士的。现在,我已经在《百度文库》、新浪博客、《大安江论坛》网站里收集、撰写有关袁院士的文章200多篇、图片2000多幅、拍摄制作专唱袁隆平的歌曲8首,其他安江的视频300多个。

如今,安江农校纪念园官方网站里,还挂着我撰写的景点解说词,纪念园的每次外籍农业专家来安江培训,都找我去拍摄制作宣传视频。我对安江的大力宣传,也得到了雪峰山森林公园蒋光明处长的肯定、关心和支持。

2017年6月26日,蒋光明处长将我的《大安江论坛》网站推荐给了袁院士,袁院士当即给《大安江论坛》题写网站名称,给我办好这个网站以巨大的鼓舞。

亲切的接见,难忘的回忆

2017年8月19日,我终于有机会拜见袁院士,袁老身边的工作人员事前与我们约定:天气炎热,恐袁老身体有所不适,见面不能超过30分钟。

是的,袁老当时已是87岁高龄,为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奋斗了一辈子,他太累太累,需要休息。我们这次本来有很多知心的话要对袁老讲,见面前我们将向袁老汇报的内容一再精简。

下午3点半,见面在亲切的气氛中开始,当袁老知道我们来自安江时,他高兴地说:“安江是个好地方,冬暖夏凉,我有30多年居住在安江,那里很宜居住。”

当我们告知明年怀邵衡铁路通车,请袁老坐高铁回安江看看时,袁老说:“好,好,安江通火车不容易,山太高,现在终于有铁路了,安江的一切都会好起来,要把握好这个机遇。”

当阎朝科等人向袁老汇报打造安江三大文化品牌的设想时,袁老说:“安江的稻作文化、高庙文化、抗战文化是在安江客观发生的事情,要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传承安江的历史传统,是你们以及后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当袁老师的夫人邓哲问起高庙在哪里时,袁老师告诉夫人说:“就在农校对面岔头的太阳岛那边,以前我们游泳常游到那里去。”

我们补充说,高庙文化与稻作文化杂交水稻联系紧密,安江上下七千年,古今两神农,指的就是您啊!袁老谦逊地说:“不妥,不妥,我不敢当啊。”

为了完整地记录这次接见过程,我做好了充分准备,带了好相机,拍摄前我又担心袁老师是否同意我们拍摄,我小声地问袁老师可不可以拍摄,袁老师当即点头表示完全可以。

当阎朝科提议请袁老给开发建设安江三大文化品牌写两句话时,袁老说:“好,我去二楼拿我的笔来给你们写。”

当我向袁老提起一个多月前,感谢您给我的《大安江论坛》题了字时,袁老说:“你的网站不错,题了就好。”这时我又临时想起了我们的安江历史研究会,既然来了,何不请袁老也给我们的研究会题个字。但我又一想,时间这么久了,不好意思开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袁老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问我还想说什么,我鼓起勇气说:“还要辛苦袁老给我们历史研究会题个字。”袁老说:“这个可以,研究安江历史我给你题。”

会见结束,袁老亲切挥手让我们与他合影留念,原本约定30分钟的接见,不知不觉用时70分钟。

难忘2017年的8月19日,袁老的谆谆教诲记心头。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回家的列车,车上的我思绪万千。我一介草民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袁老师,感谢袁院士给了我这样的好机缘,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实现了我几十年的夙愿,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回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忙碌的人生,能够给别人一点温暖,给自己一点心安,如此,便也是这一世的安暖。愿我们都能做个内心良善的人,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 谢谢 图片内容: SONG YU VIN 宋有彬 粉丝来信以及礼物寄送通知 大家好 我是宋有彬的负责人 向为宋有彬应援的粉丝表示感谢, 并传达粉丝来信
  • 既然是运动裤,那么搭配运动鞋必然是很不错的,应该可以说是回头率超高的。运动鞋网面破了怎么修?如果是在三包期限的话可以直接到商家那边维修,小问题的话是可以修补然后
  • 从去年年末到现在,我发现多不少要做鼻修复的姐妹挺多人都是刚做完鼻子一年或者几个月,鼻头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鼻尖下悬、高度降低、挛缩、鼻翼缘退缩等情况发
  • 你知道,你已经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再多的泪水,只会让别人对你,更加肆无忌惮的冷嘲热讽。好吧 这条路必然是需要经历的新的5月 不光是我的新起点还
  • 我听见他唱戏了,听不懂一个词儿,却痴痴的望着他。我爱听戏,从小就爱了,这使我竟偷偷上了山。
  • 万达影视目前正在开发和制作电影《哥,你好》《你是我的春天》《维和防暴队》《外太空的莫扎特》《鬼吹灯天星术》《想见你》《寻她》以及《海底小纵队 2》等影片已基本制
  • 但愿你我的天空不再挂满湿的泪,但愿天空不在涂上灰的脸。你的天空可有悬着的月?
  • 读书学典:《论语.乡党》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皇侃曰:此一篇记孔子平生徳行也。乡党者,明孔子教训在
  • 往后,在没有我的余生,要替我看遍我未曾看过的斑斓风景,踏上大千世界,怀着一颗赤忱心灵走一遭锦绣河山。待丹青干透,我凝眸望向窗外,此时夜早已深沉,纯净极致漆黑的天
  • 愿吾教主,寿与天齐 #任嘉伦[超话]#盘点嘉伦的露齿笑,啊啊啊啊啊啊✨沦陷了#任嘉伦# 是人间妄想这个男人啊,哪那都好,就是英年早婚[黑线]那只能祝你幸福了
  • 太原市政府自始至终没有向XX公司送达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书面决定,也没有告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的任何事实、理由和依据,更没有听取XX公司的陈述和申辩,取而代
  • 但是这些试验结果遭到了不少质疑,甚至Science都专门发文章了,比如在那个重症的临床试验中,接受标准护理治疗的安慰剂组,病死率高达47.6%,也就是说几乎两名
  • #华清教育# 论文查重的不平凡之路论文过了,几百大洋没了在众多的查重软件中,标红的地方千奇百怪,结果也高低不一在长时间的试错中,踩了不少雷,源文鉴看最多的,但也
  • 科学家们有一个合理的推测,他们认为SDSS J1228 + 1040在很久以前是一颗质量比太阳还大的主序星恒星,而SDSS J1228 + 1040b原本应该是
  • 不整服他,没好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菩萨慈悲亦惩恶,他说的内容挺阳的,实际上比谁都阴,找到一个没用得找到俩,他俩配合捣鼓的。他是人身魔体,太阴邪了来‮一自‬个​‎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蓝焰突击# rjl#任嘉伦李溪成#rjl#任嘉伦恰似故人归# rjl#任嘉伦长意# 任嘉伦生在平凡普通的家庭,只因一腔对于兴趣
  • !!
  • 甚至某个发言人,还将她作为这种形象来讽刺......这种一直以来的污名让我感到蛮不适的,鲁迅写祥林嫂难道就是为了写她的无休止的念叨,纪录自己苦命人生的人吗?20
  • 【#百年团史中的青年图谱# |第二期:成长 手握星辰等在至暗时刻】“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败了,衰老沉寂的中国像是不可救药了,但是我们常听见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