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疫情# #内蒙古有爱# 【同心战役!蒙牛点亮无疆爱心地图】“你们提供的巨大帮助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让自治区首府人民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信心更加坚定,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2月27日,蒙牛集团收到了一封来自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沉甸甸的感谢信。
“面对疫情,蒙牛支援的速度绝对第一。”
“为我们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一声声赞誉、一封封感谢信纷至沓来。
纸短情长,每一封感谢信,都书写着蒙牛和这片大草原的浓浓家乡情。

发给蒙牛的一份份感谢信
2月27日,为了对蒙牛的慷慨捐赠、助力抗疫表示感谢和敬意,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专门向蒙牛发来感谢信。

感谢信上写到:“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在首府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贵公司情牵青城、心系首府,慷慨无私、捐款捐物,为我们雪中送炭,用善行义举践行守望相助的社会责任、彰显大爱无疆的家国情怀,你们提供的巨大帮助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让首府人民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信心更加坚定,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等也纷纷向蒙牛发来感谢信,代表全体医护人员对蒙牛致以诚挚感谢。
医护人员们在感谢信中表示,蒙牛的爱心善举,给予全体医护人员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蒙牛的支援和帮助,为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解决了实际困难,让他们倍感温暖,信心倍增。

火速集结,抗疫物资全备齐
一封封感谢信的背后,是蒙牛和社会各界共抗疫情的感人故事。
开年伊始,突然而至的疫情,打破了内蒙古百姓的宁静生活。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内蒙古大草原深受疫情困扰,蒙牛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尽可能调动集团可用资源,全部送往自治区战疫一线。
蒙牛生在大草原,内蒙古是蒙牛永远的家;走向全球的征途上,我们始终对大草原深深眷恋、心怀感恩……阵阵响亮的口号,就像一声声冲锋号,让蒙牛人倍感鼓舞,昼夜奋战。
不少新入职的蒙牛员工,也踊跃地报名参与到这场抗疫战斗中。春节刚过,内蒙古尚处于春寒料峭,深夜的寒露混着员工的汗水,沾湿了物资筹备员工的头发、睫毛。

他们浑然不知,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让自己的家乡好起来!
草原人,草原情,草原梦——诸多加入蒙牛的当地员工,这一刻真正体会到了加入蒙牛,是对青春、奋斗最好的诠释,体会到了加入蒙牛,是对这片大草原最深沉的回报。
2月20日,蒙牛宣布捐赠200万元款物。此后,大批乳品和抗疫物资在总部的整体指挥下,从全国向内蒙古汇聚,涓涓细流在这里汇聚成爱心潮涌。
这一切,让世人再次见证了什么是“蒙牛速度”。“蒙牛速度”不仅是用23年的时光,从草原一隅冲进全球乳企八强;“蒙牛速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在与社会的良好反哺和回馈中,与众多消费者一道成长。

全线奔赴,打赢家门口的“保卫战”
物资备齐,对于驰援一线的蒙牛人来说,尚有需要诸多困难需要克服。
蒙牛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从网络、慈善机构及媒体等多方途径收集物资需求,保证所送的物品是急百姓之所急,“在确定物资需求之后,还需要协调可以调配的品牌产品、确认经销商备货数量,同时还要协调送货人员、货车、物流接收点以及封控区域的车辆通行证等等。”

在众多的抗疫队伍中,作为食品人的蒙牛人,逆行入疫区的身影也更加动人。从他们食品人的身份来说,这不是一场必须参与的战斗,但从蒙牛人内心来讲,这是责无旁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为了能给坚守抗疫一线的医生和护士提供营养,即使天再冷、风雪再大,蒙牛人也按照既定计划准时抵达。当身挂鼓励标语的蒙牛货车深入疫区,为前线抗疫人员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资,更是一份“战疫必胜”的信念,和全社会倾力相助的众志成城。
隔离居民物资短缺,怎么办?在物资运送到后,蒙牛人也临时多了另一重身份:志愿者。
蒙牛人全力联系社区店、蔬菜供应平台,不仅仅是牛奶,只要是居民需要的米面粮油都尽量协调。甚至在缺少人手的情况下,蒙牛导购大姐电动车驮着、购物手推车推等方式,一一送到到小区门口。
隔着栅栏、围挡,居民们在拿到保供的牛奶之后,由衷为蒙牛人竖起拇指:“以后,我只喝蒙牛奶”。
点亮爱心地图,蒙牛人一直在行动
上述情景,并非个例。西安、内蒙古、香港……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蒙牛人援助的身影。他们用行动,在祖国大地上,点亮起一幅无疆的爱心地图。
从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蒙牛在各地的抗疫的爱心队伍中,从未缺席。“蒙牛一直在行动”不知是口号,更是践行。
作为中粮集团旗下的民族企业,蒙牛是全国第一家开展捐赠的乳企。根据不完全统计,蒙牛在2020年就累计捐出7.4亿元款物,将1500万箱乳品、大量医疗生活物资运送到抗疫一线,并为全国42600名援鄂医护人员捐赠一整年的特仑苏牛奶。
此外,蒙牛还捐赠支持“传薪计划”项目,为全国160名抗疫牺牲烈士子女提供持续22年教育、营养资助。
点滴细节,聚成大爱。对于蒙牛这种举足轻重的行业龙头而言,随着其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角色越来越强化,它们与所在的社会相关性也就越强,这将使它们的兴衰与所在的社会兴衰更加关联。
蒙牛能够短短时间成长为全球乳业巨头,正是其先致力于整体社会价值的持续增长,而蒙牛自身,也在这个回报社会的过程中,获得了持续增长的动力。#内蒙古抗疫日记#

  08积功累德第八(3)
  积功累德第八(3)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嗔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淫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著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https://t.cn/RTv4Kyo

  08积功累德第八(3)
  积功累德第八(3)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嗔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淫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著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嫖娼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要一棒子打死”(大哥,他是公众人物,道德底线要设的更高好吗,不然吃着红利做着下三路的事,恶心不)“他这辈子都毁了”(哥,以他的钢琴水平
  • 请问佛陀的弟子有什么因缘能和佛陀在一起呢?答:“如大智度论云。
  • 艾莉团队代理日常操作我家宋宋随手消费ᴡ+#创业咨询UK2304# 不搞副业也不是不行 就是生活比现在拮据一些 有底气花钱 一定有能力赚钱 不是透支信用卡和花呗的
  • 对于中国的投资机会,李录也表示,未来几十年中国会持续成为最大消费市场,现在是布局中国的很好时机,也是做价值投资的很好的市场。李录指出,要做一个好的投资者必须要对
  • 好困好困哦可是就是不想睡觉不知道为啥有点丧丧的但我自个儿都不知道自己为啥不开心呀突然想起来今天回家堵车堵了特别久没时间吃东西垫肚子上课的时候忍不住了问小魔王 你
  • 点开一篇言情分区偏无cp的男主视角文 万人迷帝王古穿今 从第二章男主的贴身太监穿来后 又开始给我旧活新整 “貌若好女” “梨花带雨的娇俏模样” “无端端的勾人
  • 他的作品特点是:少了和田拓那种学院派的严谨,多了一些动感和大胆的个人风格,善用夸张到形变的动作和表情来展现角色,甚至不惜让比例偏斜扭曲。这位严谨的战争设计师,最
  • 坐标: 成都by摄影师阿仁记录每一段爱情故事既懂抓拍,更有温度#森系婚纱照#.为那想象中的美景,和那崩塌了的诗意的世界,也为那参禅时境界不过如此的苏轼,却在某一
  • #阳光信用# [心] #每日一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间就是这样,谁也逃不过两样东西,一是因果,二是无常!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静
  •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思考,导致他跟你说再见的真正原因。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思考,导致他跟你说再见的真正原因。
  • ^ ^CARPRIME | カープライム 【公式】今回は土屋さんが、愛機86でサーキットのススメ!!
  • 佛讲完如何对待《大悲咒》的利害关系后,一切前来参加法会的大众及所有的菩萨摩诃萨、金刚密迹、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天龙八部、一切鬼神,听了佛极力赞叹此《大悲咒
  • 2.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夜拟邀嘉宾:易烊千玺、蔡徐坤、龚俊、张艺兴、韩庚、王一博、刘宪华、邓伦、范丞丞、宋茜、李晨、郑恺、沙溢、沈腾、关晓彤、华晨宇等 ,想去现
  • 因此,为确保乐迷、乐队成员、及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所以我们不提倡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出行,故8月8日的「师兄带带我」池沼迎新阵容做出调整。#师
  • 18、不能和你感同身受 但能做你的最佳听众19、其实每次道别之后 我都有悄悄回过头20、我永远需要你 但是也很希望你需要我21、喜欢花 喜欢浪漫 喜欢仪式感 最
  • #那些关于住酒店的冷知识# 世界上最永恒幸福就是凡,人生中最长久拥有就是珍惜。越是紧握,也就越容易失来。一个人来流浪,来旅行,那是传奇;两个人携手同行游天下,
  • 回顾近期在黑色上的操作:盈利近400%。2020年收益率为380%,10月份后操作了铁矿石、热卷螺纹和焦炭,在盘面上标上了自己的入仓和离场位置。基本面是一个不断
  • #玻璃糖纸[超话]# 【01】 白话:我单身,我骄傲! 古风:我自飘零我自狂,犹如野鹤游四方。 【02】 白话:我被自己帅得睡不着了。 古风:玉树临
  • 薛之谦和高磊鑫在2012年领证结婚,2015年9月薛之谦宣布自己离婚并且净身出户,薛之谦和高磊鑫之间直有一个承诺,那就是等有一天薛之谦火了,高磊鑫一定去看他的一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十五字互动,指路必回!请勿带!双方会降!仅回复”每日一善+日行一善”超话话]生命只只只有数十年,,““慧”命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