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指南》
本文选自第三世多杰羌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上述般若经文全予讲解。
今说证道指南。为利生证道。如何实证般若而说。此指证道即指证般若。指南者指明方向的准则义。如何证般若捷径。一提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很多佛弟子都知道。也有专门受持者。也有听讲者。亦有专修者。更有尽其一生奋力修持。可是大部份人还是般若了般若。自我了自我。无有所获。更无所证。临命终时却不能作主。更何况在世解脱。妙用无碍。说到底来是何因缘。唯有二句。在圣因果不昧。在凡因果所缚。故当明了修行二字之真义。修行即是转换因之先后成熟。一切依因正果。因此佛才特别立有出离心、四无量心、菩提心、诸般戒律。即六度万行等专修方法。这些行法、都是专起种因结果作用的。离开了它们任你把金刚经、六百卷般若、心经背诵翻烂。也不会证到般若的。如果只是读明经理即能证道。佛也就不会说那么多具体的行持法了。佛说诸行皆是为了行者自修。转换因果。契合经理谛相。双运圆融般若自显。故我说前者般若于文字已明。但明不一定能代表实证。何以故。因众生无始以来。长处轮回。受生死烦恼诸苦之缚。五蕴不空故随行造业。而因果报应。由于属随业报果。故心随业转。不能心转业力。加之业力障盖又出自无明。故尔想证般若。想即成障。欲坐禅定。烦恼、妄心、分别、昏沉、掉举、无明由因感现成障。欲修彻却多落空鉴之执。欲修“妥噶”又以光感而作幻心。欲念咒语。口念意散。不去天南海北。就行以妄鉴妄。正欲万念归一。忽又昏昏睡觉。意识梦然、业力现前不由自主。故尔无明业力绝非想断则断。想灭则灭。因此文字般若亦非想懂则懂。观照般若亦非想观则观。实相般若亦非想证则证。何以故。由无始无明盖障、浮覆圆妙圆明真心之故。是故般若特为具大智者舍利弗而说。说一度众。菩萨悲意却非普通众生能证悟的。或略有领悟。也只能根据各位业力轻重。分段深浅、而受相对之益。故尔今特告知一切有情。欲证菩提。必证般若。欲证般若。必灭无始无明业力。欲灭无始业力。必从因入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行优果善。去障方能明生。因果依何而证。当以佛说修行而证。故一切胜义之证。不离修行。修者修正。行者行为。即将己之凡夫行为修正而符合佛菩萨所立之中正行条。唯独如此方能转换因果。善因先熟。占其报位黑业自然无位显报、推之于后。故出障明生。照见般若。以智圆明。若证般若。不离修行。无论何宗何派、何种法要。亦复如是。修行法门颇多。今不一一举之。只例一说即可圆满。转换因果之先熟善因。种大解脱之诸因。消无始之业障。业障远离、智光才能显现。方能照见般若妙明。此说并非不念《心经》不解经意。而必须三业相应一心持经。深解经意。悟其妙理。方为双运之修。若欲求解脱者。首先必须具备真出离心、真信、愿、行、真戒、定、慧。具此决心。方能真正按佛所说实行。今立加行法部份而说:无论为上师的和当弟子的。或以禅为食的。具神通幻妄觉受的。或聪明超群的。或气功出奇的。乃至智慧通妙的。学佛法不应以神奇古怪为立意。一切神奇古怪说穿了无非万法由心生。一切幻化奇妙之用都脱离不了自我意识幻化。不是第六识感观就是第七识末那意显现。或心识之王第八识阿赖耶出涌。穿墙入壁不足为奇。况复气功之类无稽之幻化小焉者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是之理也。又有以禅理高谈空鉴脱离实际说玄虚。开口一个大圆满。闭口一个无相法。启齿不谈无上步。就求金刚圆满法、不求妥噶化虹光。妄贪金刚喻定决。乃至念阿弥陀佛。口称善。实际行为做坏事。说实话吧、如果世间法的基本行为都不正。还算不上一个称道好人。狂言妄求之心是没有用的。我的宗旨是一句话。那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佛法是建立在世间六大缘起和合之因的悟谛。所以世间上的一切处事接物、为人、生活、工作、思想、行为等。乃至世间上的起心动念。所有相对事物及意识。都是对自己行为的洗刷。因果的印证。学佛为修行。修行就是以世间上的一切来磨炼自己的修养。更正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行为去应照世间上的诸法。这种应照是科学性的、数学性的。比如:要达到一种圣者的境界。规定为一百斤善因名为圣者。那么只具备一斤是不算数的。乃至九十九斤也是不行的。九十九斤只能算九十九斤。毕竟不是一百斤。故不圆满的。要圆满那必须要一百斤。差一克一毫也不能称圣者。因为一百斤又名圣者。所以行者之行是没有半毫虚假可走的。故尔需当三业实际应照。所以应有实际对尘标准。那就是最基本的也要以六度万行、十善、四无量、佛说诸戒为尺度。在这之前。首先得一步一个足印走正世法初基。然后再进一步深入诸行。以做到大公无私、舍己利人、爱国爱民、爱世界、热爱和平。做到一社会敬爱的善知识。以此为初因之基本德行。然后方可进修以下加行、如此较易相应。有人问佛教之修行如此善业。不但不杀生。而且恶念也不准动一下。那么对于那些恶贯满盈的坏人、魔妖之辈。不就提供了做坏事、害人民、坏佛法的条件了吗?这里我必须告之大家。佛教固以大悲普度为本。但又具大雄无畏之志。对于那些破坏众生利益、毒害大众生命、以邪说玷污正法、正教、制造社会混乱的坏蛋、恶魔。是毫不松手去抗击的。是没有半分毫畏惧的。因为佛法修行是为自觉觉他。故尔为大众和国家即世界的利益。对个别的坏人是不会原谅的。故对坏人、坏事、恶贯之行。要向有关正义部门反映的。总之。修行者一切皆是为了利益众生。凡是菩萨之举正是如是行持。故尔菩萨戒之建立魔天震之大骇。以下为证取般若之具体法要“加行”。
  加 行
  凡修行者首先得皈依而后随之发心。并必当了明修行学佛。一为自了生死。二为度脱众生。故当解行以下四句法义三业相应而行。直至生起实相。四句皈依发心即是: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资粮     为利众生愿成佛
  于此进入观无常。如初修行人未生出离心者。不依观修无常之法。即不能产生真修行心。更不能依法行持。或遇难急退。故当首具真欲求得解脱之道。急求出离轮回之法。若欲出离轮回。必悟世间幻化假合皆无常性。故当观无常。观无常者。即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有情决定死。无情决定灭。我体四大合。亦复如是义。应于静处前思后想。亲友离别已步黄泉。事时推岁。幼年步入青年。青年转入壮年。壮年归近老年。将入其土我体正如是理。于无人处静心下来观一切声响。观流水。一去不回头。观当下念头言语已成无常。而吾将接近亡故。死无定期。一气不来。当下两手空空而入中阴。世间诸有无从带去我之当下肉体亦复如是。如意念观成实相。则会生起怖畏。此时出离心进入生起次第。于此才明了人生时间短暂。随时可死。方可进入怖畏之苦。此时自然精进用功而不懈怠。不易产生烦法心。修密者于此四部瑜珈自然相应。诸有法门亦复如是。具备出离心后。还必须严守戒律。方可播种善因。转换恶果推后续生。此以三聚净戒为主即是。
  三聚净戒者:
  一、         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
  二、         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
  三、         摄众生戒。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于此当静观我既发心学佛。欲脱离轮回诸苦。故当严守三聚净戒不可有犯。在戒之基础上。还必需以十善作为基因。十善之修。应于实践中静观深思十善。自己是否时时事事均依之三业无异。如佛所云。修法得用无疑。若行持有异当下修正。若不如佛所说而行持当然修法是没有受用的。故必行于三业实践。其具体十善即是不杀生而行放生。不偷盗而行施舍。不邪淫而修梵行。不妄语而说实言。不绮语而说质直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不恶口而说柔和语。不贪而修不净观。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在十善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实施四无量心。建立德行。修四无量心。首先得起动果与因的实施。故尔四条即是:
  愿诸众生   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   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   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   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随意即观慈悲喜舍四无量。对诸众生于实际行动中发起此四种无量之心。施于实践。尔时当依次第而入。先由生身父母。妻室、夫君、儿女、岳父、岳母、诸亲眷属。常处身边亲近友人。次第而进。随之散于六道众生及法界一切有情。对诸有情。观如往昔互为父母。互为妻室儿女。因缘理信实则如是。故当三业相应于慈悲喜舍。落实于三业。尔时自观次第而进。若于生身父母、妻室、儿女均未相应。口言己行于众生相应。则为假相。未种相应之因。四无量心分三个次第。即是第一、生起次第。第二、圆满次第。第三、生圆不二次第。如是成就其四种无量心者。至少要达到圆满次第。若要解脱受用。先证生圆不二次第。四无量心进入生起次第。便可自知。如见到他人的生死、痛苦灾难、幸褔、富贵、快乐。从内心生得起慈悲喜舍的觉受并付之实施。即为生起次第也。圆满次第是建立在生起次第的基础上的完美境界。四无量心是否真生。可以从事例中自见。例如于行道中见一车祸伤一青年。废一肢体而残。惨状不堪。围观悲欲多泪下。汝亦如是悲心起动。过一时回家则无车祸之觉。早忘九霄云外。餐食如狼似虎。此境界为普悲感。并非四无量之悲心。假如该车祸所伤者为汝之亲人。其悲伤之心境。却非平平。第一餐绝难进食。何来虎狼食举。何以故。尔时多于思之己亲前途。心生悲妄。乃至夜不能眠。奔走求医。劳其筋骨。而不顾诸苦。若真发四无量心者。则应对他人之一切。如自己之一切。此乃菩萨行道必备之德。如证到圆满次第之四无量境。则能众生平等。以三业相应施之四无量实施之用。圆满次第区别于生起次第者。主要在于出之自然行业。不加半分毫厘强求之举。则备四种无量之心。在圆满次第的基础上。进一步则产生生圆不二次第境。此为胜义之谛。即为不染无著之四无量境。与般若有密切相关。此不作多解。在圆满次第、四无量境的基础上。恒持修学。久之自然得证生圆不二之境。行者于此静思。汝可生起、汝可圆满。如未生起、则应当下发心。行于三业。使之四无量心生起实相。而后勤修六度万行。念念不忘自觉觉他。故当发大乘菩提心。度众生脱离轮回。众生有苦即我苦。众生不尽我长度。发此菩提心。由行者于佛菩萨前自立愿心。条例方案。言出必行终身照办。不可三业有异。若口言度生。而返照四无量心。未能三业相应。度生则无实相。若未三业相应。纵能终日持咒、修观、诵经打坐、念佛。终归竹篮打水无从收益。故当日审。依照佛义上师之教。查己为任。凡与教违当下正之。(文诵至此静而思之)。行者于此当前思后想、你可做到。透关之法。立而除根。以上是为修行之要。建立加行生起次第。方入六度齐修之法,六度者: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修《心经讲义》。成观音境(成就于观音)。故当行持于六度。自行化他。行菩提道。行于利乐有情。大行大悲六度法是不可分割偏废而修的。假使持戒而不布施则不能摄化有情。布施而不持戒则难以进修定慧。忍辱而不精进则道业难成。精进而不忍辱则魔障难消。禅定而无智慧则愚痴固执。智慧而无禅定。则狂慧凡情。因此我们要大发菩提心。学菩萨行愿。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圆成佛果。诸佛菩萨均依六度即诸法而证般若达成正觉。故我等若成观音正觉。必依行入法方可与佛同处法性合一。自证般若。于此行者静思自己三业于今昼之日可否与上述法义相应。而后可向大德求修正行。即可自证般若。得大解脱。或三业相应诸法行境而诵《心经》。亦复可证般若解脱无碍。凡修行者当注意自迷于真假修别之法。即是修法有假修与真修之别。任何佛法亦复如是。假修容易。真修难。真修又必建立于持恒上。何为假修。不将加行实用于处事接物、日常生活、有为法相、无为见中。是为假修。于正行持咒修观即是摄心。上坐时身坐而心不坐。持咒时口持而心不持。修观时声诵而意不观。亦名假修。有行无功步不前。有功无行如无脚。只修加行不修正行。如人无脚不能行走一步。只修正行不修加行。不能走到目的地。故单修一亦名假修。假修不得收益。何为真修。真修者建于决心学佛。永恒不生退悔。于世间法中出世法见。三业应照加行付之实践。在座上时身心俱坐。持咒时心口同持。修观时意随文入。念佛时观不离像。三业打成一遍。始终如一。乃为真修。真修者即能相应。转换因果、领悟《心经》自证般若真如。祝一切见示此讲义众生。得大利益、悉皆解脱无碍。

历代祖师对楞严经的评价

唐‧百丈 怀海大师之引用:

  大师是最早将《楞严经》与《楞严咒》纳入丛林之朝暮课诵内容。大师所订的清规,世称「百丈清规」,天下丛林无不奉行,为禅宗史上创下划时代之功绩,亦为《楞严经》的流传跨出历史性的第一步!

北宋‧长水 子璇大师云:

  《大佛顶密因了义首楞严经》者,乃竺干之洪范,法苑之宝典也。昔能仁以出震五天,独尊三界,假金轮而启物,现玉毫而应世,观四生之受苦也,惠济庶物,愍群机之未悟也……则斯经也,可以辩识诸魔破灭七趣,谓止及观,修圆教妙明之心,发真归源,证上乘至极之说

北宋‧晋水 净源大师云:

  《大首楞严经》者,乃九界交归之要门,一乘冥会之妙道也。征诵咒则六时围绕,辨证果则百日宴坐。虽事仪而冲邃,实理观以融明者也。若夫修三观而均七大,黜魔境说历圣位,则近古章句,亦云备足

北宋‧德洪 寂音尊者云:

  《首楞严经》者,开如来藏之要枢,指妙明心之径路,了根尘之妙诀,照情妄之玄猷。真所谓入一乘之坦途,辟异见之宏略

北宋‧戒环大师云:

  论三经大致,无非为一大事因缘,而必先藉《般若》发明,次由《楞严》修证,终至《法华》印可,然后尽诸佛能事序固如是也。然则,导达禅乘决择正见,莫尚《楞严》矣。

元‧天如 惟则禅师云:

  《首楞严经》者,诸佛之慧命,众生之达道,教观之宏纲,禅门之要关也。世尊成道以来,五时设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求其总摄化机,直指心体,发宣真胜义性,简定真实圆通。使人转物同如来,弹指超无学者,无尚《楞严》矣

明‧交光 真鉴大师云:

  是则斯经也,一乘终实,圆顿指归。语解悟,则密因本具,非假外求;语修证,则了义妙门,不劳肯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要道,无有越于斯门者矣夫

明‧紫柏 真可大师云:

  首楞严,此言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究竟坚固,即《法华》触事而真也,第名异而实同……倘能悟此,则《楞严》与《法华》字字皆实相顶佛也

明‧憨山 德清大师云:

《首楞严经》者,诸佛如来大总持门,秘密心印,统摄一大藏教,五时三乘、圣凡真妄、迷悟因果,摄法无遗。修证邪正之阶差,轮回颠倒之情状。了然目前,如观掌果,可谓澈一心之源,该万法之致,无尚此经之广大悉备者。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舍此别无开导矣……良以此经,摧九界之邪锋,拆圣凡之执垒,靡不毕见。

  《首楞严》一经,统摄一代时教迷悟修证因果,径断生死根本,发业润生二种无明,名结生相续,顿破八识三分,故设三种妙观,摄归首楞严大定,是为最上一乘圆顿法门,直显一真法界如来藏性,称为妙圆真心

明‧幽溪 传灯大师云:

  大矣哉!《首楞严》之为经也,无法不具,无教不收,狂心若歇,歇即菩是,胜净妙明,不从人得,谓之华严圆顿可也……可谓明心见性之妙门,成佛作祖之秘典也

明‧通润大师云:

  《楞严》一经,统万法为儿孙,摄群经为眷属。文虽十卷,实大藏之都序也。有志教法者,不可不先读,又不可不熟读,熟则心目口齿间,隐隐隆隆,自有入路,不必借人颏颊,拾人涕唾,若果先明经义,回视诸家注疏,泾渭立见。否则为注疏夺心,而经义反晦矣

明‧柴紫 乘时大师云:

此经不独该通五教,亦且圆摄三宗,盖《法华》、《华严》等经,互贯诸经之堂奥者也。而《楞严》一经兼贯《法华》等经之脉络者也。非遍阅诸经者,讵识此经之微妙?非熟谙此经者,又讵知其为诸经之纲领乎?

清‧梦东 彻悟大师云:
首楞严者,称性大定之名也,以如来藏心而为体性,以耳根圆而为入门,以穷极圣位而为究竟,此依藏性之理,起称性之行,还复证入藏性全体,一经大旨,义灵于斯

虚云和尚: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
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又全经前后所说,着重在一个“淫”字。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看楞严经若不归宗﹝指“淫”字?#123;,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化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做观,自得受用。古来行人,从此经悟道者很多。温州仙岩安禅师,因看“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当时破句读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于此乎有悟入。后人语师云:“破句读了也!”师云:“此是我悟处!”毕生读之不易,人称之曰“安楞严”。希望同参们,无论老少,常读楞严。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作同参!

印光大师开示戒手淫

寿康宝鉴,青年保身等,看之,则不至随情欲而冶游,或手淫也。今之少年,多半犯手淫病,此真杀身之一大利刃也,宜痛戒之。

寿康宝鉴,常看,则不至犯邪淫与手淫等,自戕其生,自折其福寿,而即取残废与死亡也。

现在后生,已知人事,即当为彼说葆精保身之道。若知好歹,自不至以手淫为乐,以致或送性命,或成残废,并永贻弱种等诸祸。未省人事不可说,已省人事,若不说,则十有九犯此病,可怕之至。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他疾,均无甚关系,冶游,手淫,贪房事,实最关紧要之事,故孔子以此告之。而注者不肯说明其大厉害处,致孔子之话,亦无实效,可叹也。

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不为详示利害,以致由手淫与邪淫送命者居大半。能不即死,也成残废,无可成立。汝既深受其害,当常存严恭寅畏之心。不令一念念及女色。努力修净土法门。久则或可强健。汝娶妻否,未娶则且待几年再娶。已娶则与妻说明,为养身体,另室以居,相视如宾,决不可以夫妻视之。彼此互相勉勖,切勿一念及乎房事。待其身体大健后,或年一相交,季一相交。若常行房事,则又将重复旧患矣。宜与一切少年说此祸害,以培己福。(知识未开者,勿与说,已开者,当极力为说其祸害。)

汝年尚幼,须极力注意于保身。当详看安士书中欲海回狂,及寿康宝鉴。多有少年情欲念起,遂致手淫,此事伤身极大,切不可犯。犯则戕贼自身,污浊自心。将有用之身体,作少亡,或孱弱无所树立之废人。又要日日省察身心过愆,庶不至自害自戕。否则父母不说,师长不说,燕朋相诲以成其恶,其危也,甚于临深履薄。

慧佐之死,乃其父母祖母所致。其家生此聪颖之子,不告以保身寡欲之道,乃早为娶妻。又不说节欲之益,纵欲之祸。彼二青年只知求乐,不知速死。及已经得病,尚不令其妻归宁。以致年余大病,以至于死。将死见其妻,尚动念,故咬指以伏欲心耳。天下此种事多极,姑述二事。一弟子家贫,其父早死,学生意,资质淳厚,十五六即娶妻,人已受伤。先在绸缎店司帐,其友人令住普陀法雨寺,养数月,已强健。其母与介绍人吵闹,恐其出家,挽彼店中老板及彼岳父,来叫回。光与来人说,回去则可,当令其妻常住娘家,非大复原,不可相见。此种人通最不知事务者,通不依光说,仍在店中司帐。光往上海至其店中,(店老板亦系善人,素相识)见其面色光润,知尚能撙节。后光回山至宁,见面色大变,问汝回去过,言到家只住四天。已与未回去之相,天渊悬殊,后竟死亡。此子文字尚通顺,若非其母硬作主宰,当不至早夭。又一皈依弟子之子,其岳父亦皈依,其人颇聪明,英文很好,以不知节欲,得病要往杭州西湖,云我一到西湖,病当好一半。其父母不知是不敢见妻,不许去。又要去医院,因送医院,尚令妻常去看,竟死于医院。其岳父与光说,光说汝等是痴人,以致彼欲不死,而必令其死。惜彼不明说不敢见妻,见即动念失精。慧佐至死,见妻咬指,汝认做厌,尚非真情,乃制欲念耳。至于死时得大家助念之力,自己向有信心,故致死后相变光润。乃知佛力,法力,众生心力,均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承佛力法力不得发现。由承佛力法力得以发现,故有此现相也。后世子弟愈聪明,则欲心愈重,情窦未开,不可告。情窦已开,不为说保身寡欲之道,或致手淫邪淫,及已娶忘身徇欲,均所难免。男子则父与师当为说。女子则母当为说。使慧佐之妻知此义,何至一病近年而死。古者国家尚以令人节欲为令。今则病将死,尚不令其分隔。此所以冤枉死亡之青年,不知其数。而一归于命,命岂令彼贪色无厌乎。慧佐之死系冤枉。(若其父母早为训诲,深知利害,断不至死,故曰冤枉)慧佐之生西,乃是侥幸。若无人助念,则由淫欲而死,纵不堕三恶道,难免不堕女身及娼妓身耳。由大家助念,承佛慈力,得此结果。此子之事不必发表。如欲发表,须依光说保身节欲之意,合而言之。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念既起,无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义,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干枯。聪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几。即不至死,而身体孱弱,无所成立。及长而娶妻,父母师长绝不与说保身节欲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贪房事所致。故孔子答孟武伯问孝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乃令戒房事。不戒房事,则百病丛生。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孟子曰,养心者,(以善养身者,必由制心不起欲念,故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古人重民生。礼月令,仲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铎巡于道路曰,雷将发声。其有不戒其容止者,(即房事)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或肢体不全,或生怪物。其夫妇或死亡,或得恶疾,故曰必有凶灾。)此国家政令也。今则父母师长,绝不与儿女谈及此事。及至得病,医生亦不令戒房事。盖不以人命为重,而冀病日重,而屡为医疗也。医如是用心,其罪浮于截道劫财之强盗矣。汝之病,无论是因何而起,均以永断房事,为速愈之策。待大复原后,或年行一次,季行一次,以期不失承先启后之道,切不可常行。则所生儿女,体质强健,性情慈善,寿命长久,其为荣也大矣。光与来师寿康宝鉴一本,其文理均可依从。唯所戒日期,于小神通亦列,似乎不当。盖以鬼神大者,则当敬,小者或致有因此招祸之事,切勿妄议为幸。以此自利,亦以此利他。由是自修净业生西方,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女人亦然,欲节欲者,必先与妇说其所以,当不至或有窒碍。世有青年丧夫,其原因多半是不善节欲所致。与其守空房而寡居,何若同节欲而齐眉偕老之为愈也。然此对女人说。男子亦当知与女人有性命相关之禁戒,则为丽泽互益之德配矣。光语多络索,所谓只因悲心切,或致人厌闻。

近世少年,多由情欲过重,或纵心冶游,或昵情妻妾,或意淫而暗伤精神,或手淫而泄弃至宝。由是体弱心怯,未老先衰。学问事业,皆无成就。甚至所生子女,皆属孱弱,或难成立。而自己寿命,亦不能如命长存,可不哀哉。汝恐亦犯如上诸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长持念菩萨名号,必须恳切至诚,自可所愿皆遂。

汝云五六年来,自出校后,病骨支离,已同半死。得非燕朋相聚,共看小说。以致真精遗失,手淫相继,因兹有此现相乎。此现在学生中十有八九之通病也。以父母师友均不肯道及,故病者日见其多,而莫之能止也。光以此事排印寿康宝鉴印八百本,凡后生见光,必明与彼说其利害,令其保身勿犯也。纵手淫邪淫,均能守正不犯。而夫妇居室,亦须有节,兼知忌讳。庶可不致误送性命也。否则极好之人,或因此死。群归于命,而不知其自送性命也。汝年甚轻,且有病,当常看此书。亦令德正常看。彼此互相警策,庶所生儿女君巽等,通皆庞厚成立,性情贤善。汝夫妇齐眉偕老,同生西方也。

乃礼观音求子疏,及求子三要,亦与一切青年人大有关系之文,无论老少,均不可不知。否则不知节欲而望生子,子尚未生,父已先死。或母因房事过多,而成痨瘵者,不知凡几。屠友生颇聪明。今之聪明子弟,多犯手淫之病。令看寿康宝鉴,及了凡四训,庶不至致成残疾,及短命而死之苦祸。昔圣王设官布告。今则父母师友概不说及此事,亦大家恶业之所感也。更有愚人,儿子有病,即为娶妻。意欲病好,实则令其速死耳。可不哀哉。湖南一人两个儿子,都由此死。第三子有病,尚欲如此,一友呵之遂止。此盖前生诱人冶游而死之果报。一个死尚不悟,两个死了又不悟。若非友人呵,则绝门矣。愚人之心,何竟如此。非怨鬼使他,必不如是之愚也。 https://t.cn/RxBBmh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一年里看到了你做了好多你未尝试过的事,希望17岁的刘耀文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做的时候,天天开心,累了就稍微停一停,没关系的,一直会在你身边[抱一抱] 最后㊗️宝
  • 全球筑养路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维特根,对标国际一流精细加工机床生产商廊坊精雕,全球沥青搅拌设备行业领跑者玛连尼—法亚,全球领先电梯制造商富士达电梯……近日,走进廊坊
  • ”,这一声真的给我一语惊醒梦中人!是的,我根本不必去怪别人的行为,因为那是别人,会有什么样的举措,那是别人的选择和权利,但我没有义务去承受因为别人的行为带来的不
  • 再加一个神奇脑洞,每次看全装备的骑手,总感觉穿得像短道速滑,而徒步则是深山养蜂人[污]记得4、5岁时偶然一次来到了这个不起眼的县郊小山沟有水、有山、有鸟和螃蟹那
  • 伊思白蜗/红蜗霜,一年四季都可以用,⚠️白蜗牛霜和红参蜗牛霜的区别:✨白蜗牛面霜✨去黄、祛痘、痘印、疤痕、暗疮、色斑、缩小毛孔、美白,有非常神奇的效果,肌肤能明
  • ☀️2013年5月第一次在朋友圈卖衣服,自己拿货自己拍图,但是我这眼光真的与衣服无缘,6月和我的好朋友开启了代购之路,去过泰国,韩国几乎3个月飞一次,真的很辛苦
  • ★教师节~是紧握粉笔的手是能让每一种颜色盛开的人♥是粉笔与铅笔的连接寒来暑往 春去秋凉三尺讲台上 是老师辛勤耕耘的模样★《粉笔》很好听 在循环中也是中秋佳节
  • 虽细,但劲道又弹牙 ,汤底是鸡汤,里面有鸡肉块、笋丝、花生,一筷子爽口的面配上汤,有滋有味。店里可以点猪脚粉或面,粉要比羊肉粉的细一点,但很入味,每一根上都挂满
  • |一些新衣服|-1. Ginger家的一体机毛衣,小白百搭,小绿点睛-2.Sienne的一体机毛衣,软糯好穿,推荐!-3-4. 每次上新都要靠抢的M家,但每次实
  • 因此,Caiso发布了覆盖全州范围的弹性警报(Flex Alert)预测当地时间9月5日17时至21时之间会出现能源短缺,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也在社交媒体上转载
  • 11、可以让你学到如何做一个赚钱的总裁,学到成为一个赚钱的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特质和能力!云端助理:本人招助理我现在急需一位Boy助理,我会培养你驾驶好劳斯莱斯和
  • “在中国,多数重要的产业园都与林德存在合作,我们看到,洋浦的产业园在海南省里面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园之一,这也是我们在海南做这样业务拓展和发展时,将洋浦设为首
  • ”,这一声真的给我一语惊醒梦中人!是的,我根本不必去怪别人的行为,因为那是别人,会有什么样的举措,那是别人的选择和权利,但我没有义务去承受因为别人的行为带来的不
  • [好喜欢]#魚的碎碎念# 我半梦半醒时跟人聊天会突然说梦话我高三的时候常常去你好买柠檬百香果汁我好像觉得腌制的板蓝根脆脆的蛮好吃我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就会走的很慢总
  • 但我们要明白,这些公式本身的意义并不大,找到均线粘合的股票后,怎样判断个股会涨会跌,才是真正的关键。如果60日均线也在粘合,说明已经有一个季度了。
  • 。。
  • 铁板鱿鱼真的yyds❤️❤️❤️ 店铺名称:后海鱿鱼王店铺地址:石油路龙湖时代天街C馆对面篷车集市内 他们家在重庆分店挺多的,不知道外地有没有,除了我最爱的鱿鱼
  • [苦涩][苦涩][苦涩][苦涩]不是粉根本不会懂吧,可是好开心欸接着又去小世界里跟玺说话,发现最新的一条竟然是上个月的今天,怎么会这么巧[苦涩][苦涩][苦涩]
  • 23日YG娱乐表示,BLACKPINK正规二辑《BORN PINK》初动销量为154万2950张,刷新了女子组合初动新纪录,超过了69万张的首张正规专辑《T
  • 凭你这老九挽回婚姻老公的位置,可还没这资爱情感情格。凭你这老九挽回婚姻老公的位置,可还没这资爱情感情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