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如来
为我等娑婆凡夫
选择往生净土的要法

「 摄生三愿 」
提出三个往生方案,

哪一个是娑婆凡夫最容易得生呢?

净土法门被称之为易行道,
是龙树菩萨依阿弥陀佛第十八愿 ────
念佛往生愿为根源判教而立,

也相应释迦牟尼佛在
《 无量寿经 》言 :

「 昇道无穷极,
易往而无人 」,

故知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为最
「 易 」。

净土法门的主要行持方法是念佛,
而目的是往生净土。

依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
为 「 欲生我国 」 的众生者
提供三种方法,

即第十八愿 ────
念佛往生愿、

第十九愿 ────
临终来迎愿,

及第二十愿 ────
繫念果遂愿,
所谓
「 摄生三愿 」。

此三愿是阿弥陀佛为不同根机的众生,
使他们依不同的生因,
得生净土。

乘第十八愿者是任何闻名信乐的众生,
只要念佛,
阿弥陀佛便誓诺一力承担,
保证念佛人得生。

乘第十九愿者是发菩提心、
修诸功德的佛弟子,

只要迴愿,
阿弥陀佛誓诺受法人临终来迎,

但是否往生,
视乎法子作最后决定。

至于乘第二十愿者,
虽繫念极乐,
也有念佛,

但不明信佛智、
不知或不信受弥陀愿力救度,

在念佛行业上,
仍抱有自力种善根的想法,
犹信因果罪福,
欲他朝一日修成正果,

阿弥陀佛誓诺在机缘成熟时,
令他们得成果愿。

释尊付嘱弥勒菩萨流通念佛往生一法,
当令是法,
久住不灭

相比以上
「 摄生三愿 」 的
三个往生方案,

哪一个是我等娑婆凡夫最容易做得到?

哪一个最相应我等娑婆凡夫的根机呢?

当然首推第十八愿的念佛 ────
阿弥陀佛的本愿行,

最易行、
最易往。

其实,
身为娑婆世界的化主,

释尊在
《 无量寿经 》 的
流通分,

早已付嘱弥勒菩萨只流通念佛往生
( 非诸行往生 ) ,
为佛灭后未来世凡夫选取此要法。

释尊续言 :
将来释迦一代时教,

「 经道灭尽,
特留此经 」,

「 当令是法,
久住不灭 」。

换言之,
就连法灭时期无善根的罪苦众生,
也可以靠念佛得生净土。

若然今人竟喊
「 念佛难往生 」,

那么,
诸佛留此经法给后世来者,
岂非形同虚设,
成戏论乎!

可知
「 弥陀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法 」
是纯佛力救度、
全佛功德的念佛往生法门。

以净业三福为生因,
娑婆众生修九品行之中,

哪一个最应机?

此外,
释尊在
《 观经 》
藉罪恶凡夫韦提希提请,
许说以十三观行定善方法往生极乐世界;

又应韦提希根机,
自开净业三福,
以散善修福方法,
往生极乐世界。

最后,
在第十六观中,

为遇恶凡夫,
唯说念佛,
往生极乐。

以上三种往生极乐的方法 ────
定善观行、
散善三福、
念佛,

那一种最
「 易往 」 呢?

不用多说,
必然是念佛!

若然平生闻名诵经者竟喊
「 念佛难往生 」,

那么,
释尊举下下品之机为例,

此愚恶之人可以在
「 三业无功 」 的
情况下念佛,

即蒙佛来迎,
接引往生,

难道是戏论?

释尊在
《 观经 》 的
流通分回答阿难问

「 此经法要,
云何受持 」,

云 :
「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
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更以神来之笔释此
「 经眼 」,

言 :
「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
弥陀佛名。」

是谁在
《 观经 》
说定散两门之益?

是释尊向佛弟子说;

是谁在望哪一位佛的本愿?

是释迦牟尼佛望向阿弥陀佛的本愿 ────
第十八愿。

故知释尊的出世本怀、
说法密意,

在于娑婆众生一向专称,
弥陀佛名。

弥陀的光明名号,
别异诸佛,
光中至尊,

故释迦偏叹西方,
劝专礼念

诸佛如来皆能以身相光明、
口业说法、
意业神通及名号等四种方法度脱众生。

从如来那边来说是名号;

从众生这边来说是念佛。

阿弥陀佛选择以最简易的方法 ────

名号度生,
将其法身的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

无所障碍,
摄取念佛众生而不捨。

善导大师在
《 往生礼赞 》
有一对问答,

突显弥陀的光明名号是光中至尊,
别异诸佛,

云 :
「 问曰 :

『 一切诸佛,
三身同证,
悲智果圆,
亦应无二;

随方礼念,
课称一佛,
亦应得生。

何故偏叹西方,
劝专礼念等,
有何义也?』
   
「 答曰 :
『 诸佛所证,
平等是一;

若以愿行来收,
非无因缘。

然弥陀世尊,
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
摄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
下至十声、
一声等,

以佛愿力,
易得往生。』」

是故释迦,
及以诸佛,
劝向西方,
为别异耳。

亦非是称念余佛不能除障灭罪也。

应知。
   
可知称念余佛名号,
虽能除障灭罪;

但知
「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
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
十地愿行自然彰 」,

故此释迦如来偏叹西方极乐世界,
劝专礼念阿弥陀佛。

纯粹净土法门是名号独运,
称名独达的法门,
诸佛皆咨嗟称赞名号

净土法门之所以是易往、
易行,

全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名号,
具有不可思议威德神力,
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致使最罪苦的无善根众生、
最愚恶的五逆凡夫,

乃至在临命终时为求脱苦解难,

起一念或喊一句
「 南无阿弥陀佛 」,
亦能得生!

释尊
《 观经 》
下辈生文叙述弥陀赞言 :

「 善男子!
以汝称佛名故,
诸罪消灭,
我来迎汝 」;

龙树菩萨在
《 易行品 》 说的
「 称名自归 」,

反映纯粹净土法门是
「 名号独运,
称名独达 」 的法门,

意即 :
这句名号具有独立运作的自然功能,
因此念佛人只要单独称名,
即可达到往生极乐世界去。

阿弥陀佛成就第十七愿 ────

设我得佛,
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不悉咨嗟,
称我名者,
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又成就了本愿,
以称念佛名
「 易行 」
一法,

使十方众生
「 易往 」
净土成佛,
不单是弥陀的本愿行,

也是释尊的本怀、
是一切诸佛本愿意也。

#佛学常识# 三颠倒
【出宗镜录】
一、心颠倒。心即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谓心为群妄之原,起惑之始。因迷自性清净之心,种种分别,起诸颠倒,是名心颠倒。(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
二、见颠倒。谓眼是诸见之本,由不了外尘之境皆悉虚幻,是以妄生执取,起诸颠倒,是名见颠倒。
三、想颠倒。谓想取六尘之想也。由不了六尘过患,伤失善根,以妄生缘想,起诸颠倒,是名想颠倒。(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三藏法数》

脉望 ● 卷之三(5)


《金刚经》四句偈者,世尊度脱法界群生之玄机也。若复有人一念不生,万缘透脱,堂堂显露,正体昭然,滟滟金波,妙如满月,是为证到第一句。剥地一破,观空忽空,起灭不停,一截截断,孤迥卓绝,千圣不携,是为证到第二句。六根互用,二事双融,妙合一真,心心出碍,顶门具眼,彻入重关,是为证到第三句。天地以我为先,万物以我为始,真空寂照,大佛为身,出有入无,圆通自在,是为妙入第四句;乃曰“离四句,绝百非”,此大佛最上一乘之妙。若向一句荐得,是人亲面本来面目,堪与初学为师。又向二句洞彻,是人打破祖师关捩,堪与久参为师。又向三句上妙入重关,无中生有,则临济三玄,云门三句,一时俱透,是人必能超乎造化、器数、死生之外。又于四句而妙入之,此来去自由者也,境界无尽,受用无尽,妙用无尽。佛法以第四句为主,众生以四节顺行而入之,方证大佛境界。(后世黄龙三关,石霜五去,玄沙三纸,黄峰弟兄十字圆悟,举一明三,皆一脉也。以语句之句会之者,相去万里矣。)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尸居而龙见也;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渊默而雷声也。修行之工,孰能外此?(先文肃公,堂名见晓,楼名闻和,志所业也。)

达摩首传如来正脉,端居长终,塔于熊耳,则遍性寂然,皆为研空之归可也,胡为翩翩只履,复示以不断灭,何哉?然则以一性全空言禅,以死后阴寂言佛,谓之谤大般若。何者?如来正脉以无相为宗,妙有为用。自宗言之,则亘古亘今,自然无相。自用言之,则随机普现,妙应无方。佛法以大智文殊为佛之空宗,以主性。以大行普贤为佛之妙用,以主命。体用交参,空玄混合为一佛道,此如来密意也。《华严》大经,始终具明斯义。以东方表命,以西方表性。虽寻常教意,犹以满月界于束,日轮观于西。卯中以月,酉中以日,参而互也。《法华》特为命宗设,故世尊放光,照东方世界,而它方不兴焉。此可以默会一经之旨矣。

懦书云:“屏气似不息。”佛书云:“反闻闻自性。”合而观之,为吾日用。

《圆觉经》云“不起于座,便入涅槃”者,盖言冥目冥心,一刹那顷,静即安住圣境耳。

老子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次章“载营魄抱一”,诸解欠通。唐玄宗云:“朕承圣训,覃思玄宗,顷改《道德经》 载 字为 哉 ,仍属上句。”又箕笔云:“功成名遂身退,天载之道。”误置“载”字于下,乃誊写之讹也。又或人解《老》云:“道果成遂之时,舊身视如粪土,新成舊毁,自然之理。身且无用,彼持盈揣锐,金玉富贵,皆为身谋也,复何用哉? 退 字乃蝉蜕之 蜕 。若曰 待功成名遂而后身退 ,是教人以贪,恐非老氏之本旨也。”

老子云:“有之以为利,无之经为用。”夫腑脏肢体,百骸九窍,名虽为人,而实隔碍不相通,用之不可并。其倚以为用者,乃其中虚耳。如耳目口鼻,是谁主之?酸咸苦涩
,是谁辨之?手足运动,是谁使之?万化出人,是谁司之?如傀儡之有提挈,大海之有沃焦,能识此则无用之用明矣。(当场提傀儡,妙在握机人。玄关者,至妙之机关也。)

老子云:“有天下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天下始,即无名天地之始。天下母,即有名万物之母(则身中有定处也)。盖得其母,即常无以观妙。知其子,即常有以观徼。观徼之后,又当守母子母元不离也。(从有入无,子还其母。)

耳目口鼻,七窍也。七窍内观为七返,连下二窍,俱返为九还,可补金火之论。

庄子云:“真人之息以踵。”又曰:“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观后篇壶子云:“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可见机即息也。

《心印经》注云:“心凝曰神,神静曰性,三者本一,分于动静妙用间耳。”

《楞严》注云:“心之与性,乃体用互称也。心则从妙起明,圆融照了,如镜之光,故曰圆妙明心。性则即明而妙,凝然湛寂,如镜之体,故曰宝明妙性。”解心、性二字极分晓。

又《楞严》注云:“缘尘分别之性,则破云有还。缘尘能见之性,则示云不还。如遍观此会圣众,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此即见精也。第二月也,即能见之性,不还者也。又如汝于识中次第标指,此即缘尘分别者也。第二月固非真月,然因捏目而成,其实一体。非若水月之端,有二相例。见精明元,虽非妙精明心,而此见元,亦自妙心而出。”(弟入舍藏识极微细,《楞严》目之为识精。)始则五蕴皆空,终则六根互用。《楞严》之义尽此二句。(寒时结水成冰,暖时释冰成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故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念修六字大明咒实有不可思议之功德。[鲜花][鲜花][鲜花]【三 門 讚 頌 大 悲 觀 音 願 文 】· 一切自他祈願利樂之寶藏 ·拿 牟 洛 給 秀 日 雅南
  • 其实很多网络安全案例都是当事人不了解细节造成的,网上百联卡(联华OK卡)的回收也是如此,尤其是很多人过于关注回收价格,忽略了回收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安全顺利的运行。
  • 钟会见嵇康 魏晋时代,嵇康名声很大。而且嵇康身长八尺,风姿特秀。 山公说嵇康“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钟会未发达时,
  • 森歌Z8同时实现了800Pa的最大静压和20m³/min的爆炒风量,能够迅速将油烟拢入腔内,让厨房保持清新~ 让森歌Z8智能水洗集成灶成为你厨房的得力助手,挑战
  • 更新现状给follow: 不混圈单人solo,看下我置顶,目前在搞叔,但是不是谁的粉。响欣寒彪钰健不拆逆,爱好角色衍生拉郎,自己拉自己吃。有嬷e发言,响欣为主偶
  • #袁冰妍#yby#袁冰妍葛丹# #袁冰妍雷霆令# 生活的方向,不能曲折,梦想的指引,不能迷茫,岁月的流逝,不能阻挡,未来的天空,不缺希望的经历,总结新生的力量,
  • (一)新闻学1、新闻是什么1.内涵: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
  • 和我同居的时候计划着跟另一个女生,已经是很大的原则问题了(我是异地四个月后终于见面发现他很奇怪)‼️ 当时我真的很不理智,应该把那女孩的vx记住告诉她也不要受伤
  • 一直以来,女孩子的教育都跑偏得厉害,被教育成“被宠爱是一个女人的终极目标”当你用万千宠爱去形容一个女孩,那么的确在夸她幸福,但如果你用这个词去描述男人,无疑说他
  • 就像你说的一样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不管我们社交圈有多不重合 这是永不变的真理^^我相信你也一直都清楚的~初中某个生日你送我的瓶子里面装满了小胶囊 小胶囊里全
  • 多大点事啊,不到200万,但是在新协议下,你这么干了,整个年度都不能超过二帽再比如选秀大会上湖人拿47+现金换了40顺位,很正常吧?现在不好意思,二帽限制反正看
  • 比如Halo子家的双子逆子就经常干一些没头没脑的事,时常发疯偶尔安静感叹号⁉️陶白白也分享到“我自己养的一只银渐层猫,我觉得它的性格就挺水瓶座的,好奇心真的非常
  • #任嘉伦[超话]#祁连山这个角色我一直都是特别期待的……他真的好可爱……穿着毛绒绒的睡衣,毛绒绒的一走路就张嘴的小鳄鱼拖鞋……他看似幼稚荒唐,有些小执拗……(房
  • 群里也一堆人想要去接机送机、甚至还有要去蹲转盘的,这不就是私生行为吗?再说了 他们也不是傻子,你们一窝蜂的去接机,造成机场拥堵,出了事到时上了rs,被央视点名,
  • #tatan##表情包# 上一条: 要你管没睡摆烂到死忍你很久了用钱解决我让我一夜暴富你自己看着办欢迎我自己上线我控制不住自己我的三观崩塌了这群什么人都有困到站
  • #每日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太阳]#每日一善# 生命有太多种可能,有时候出发的角度变了一毫一厘,都会让我们的结局变得不同。但是由于目前RISC-
  • 这也提醒,对于矿企众多、以资源开采产业为主的地方来说,要增强监管尤其是日常监管的主动性和灵敏度,不能等到家属拒绝私了打了市长热线,或者媒体报道之后才发现问题。这
  • 在这里,白墙乌瓦内是舒适与放松的庭院,门外就是依旧古朴的村落,鸟语花香,简单、享受,这也许就是书中说的岁月静好。院落样式搭配巧妙,大院中有小院,小院里可以阅书可
  • 图二:濒死的展昭在幻觉中看到心心念念的仙子,他不觉微微一笑出去办案的开封府御前带刀侍卫展昭并没有在约定的时间返回,也没有送回任何讯息。展昭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坚
  • 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