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心印经
《心印经》,全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或简以《玉皇心印经》称之。虽名托“玉皇”,实乃假借,其真实著者是谁?起源何时?已难考证。
大道易简,损之又损。《道德》灵文五千言,《阴符》宝字逾三百,此皆言简意赅,意理精深。而《心印经》全文仅二百字,道破玄机,直指根本,文辞优美,琅琅上口,久久诵读,妙理自明。
《清静》、《心印》二经,乃玄门道士日诵之经典功课,是大道之正宗,登真之密钥,堪为神仙之至宝,高上之心要。《清静》言性功,性中有命。遣欲、澄心、灭毒之法,若无命功基础,心息难依,清静难证。《心印》言命功,命中有性。有无、三一、玄牝之理,若无性功智慧,真伪难辨,圣凡难明。故学者当知:命即性兮性即命,性命须臾不可离。要得此身长不死,安心混沌未分前。

大道无名,为何强名《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高者极远矣,上者极尊矣,玉者极贵矣,皇者极大矣。心者,官君、核心也;印者,印信、符契也;妙者,微明、玄趣也;经者,路径、方法也。《心印》之道,乃是玄门极“尊贵远大”之无上妙法,而暗含官制阴阳号令鬼神之符契。

何谓之“心印”?心是何心?印是何印?心与何印?何以印心?

太上道祖曰:“言有宗,事有君。”夫心者,一身之主,万法之根。其大无内,其小无外。大则包罗天地,小则隐在毫芒。修之则作佛成仙,纵之则披毛带角。存之於内则为性,施之於外则为情。千变万化,无有定时。故圣人教之修心,即修道也。教之修道,即修心也。

印者,信也。道士行法,必假以印,以此检束心身,正己应物,差役鬼神,呼召风雨。盖古人印心,今人印木。后世无知,心劳力屈,不能自胜,是以未悟之前,须假木印,既悟之后,惟在心印。

天性者,人也;人心者,机也。天人一气,隐显相通,和气致祥,沴气致殃。古人心印于天,举念而天已知;今人心隔于天,数奏而天未格。盖人心与天心离绝,凡心与圣心悖违也。故夫逆天暴物,悖道败德,皇天震怒,祸亦随之。有如成王悔过,偃禾返风;宋君一言,火星退舍,是皆精诚格天,转祸为祥之征。是以祸福无门,惟人心自召。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善恶之应,如影随形。

天以运斗为机,人以运心为机。天人本自相印,灵而有性,虚而无象,寂而常感,感而有应。心印者,以心感心,心心相印;以心感物,物我同源;以心感天,天人一气;以心感神,万神俱集。寂然无声,一言而大动天下,是以天心动化者也。太上道祖所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此皆心印也!是以祖师常言:“人心常要合天心,铁杵成针功要深。直待火烟烧灭后,那时矿尽是真金。”天心得以印,則三光皎然;人心得以印,則神室清明。以之修身则身修,以之治国则国治。

《心印》妙经,有“法简、效速、理深、用广”之善。

所谓“法简”:心印之法,至简至易,删繁去奢,损之又损。其要在于“默朝上帝”中行“存无守有、出玄入牝”之法。实乃黄老正宗“执两用中”之要诀。可谓“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经千万卷,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所谓“效速”:心印之功,证验有时,不用三年温养,毋需九年面壁,心神相会,“顷刻而成”;神气相抱,“百日功灵”;诵持万遍,妙理自明;默朝上帝,一纪飞升。可谓明明白白,直言不讳。

所谓“理深”:心印之经,虽二百字,然字字真机,上药之甄别、上帝之朝观、无有之存守、玄牝之出入、回风之精妙、天光之履践、三品之聚散、一理之贯穿、日月之相通、真神之永得……此等种种,妙莫能言,若不能穷理尽性,何以复命印心?

所谓“用广”:心印之道,小则修之于身,固蒂根深,松柏青青;中则建之以功,一得永得,顷刻而成;大则行之以道,窍窍光明,一纪飞升。履践天光,挥斥雷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石飞形,出入无碍,逍遥太虚,神通莫测矣!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经纶。观今之世,正宗失授,心法失传,学者多不得明师传授,往往道听途说,不寻心中之至宝,但求纸上之玄文。可曾知“符图印诀皆文具,运用存思添念虑。寂然不动见天心,有感必通知妙处”。迷耽外物,心神不全,谈玄说妙,人神不应。何以感通天地?何以凝结大丹?

天地交而万物通,圣人作而万物睹,自然孚感之道也。人心与天通者,盖由赋形受命,元自天来。是故精诚发於内,则神气动於天。人心虚明,天光发辉,如镜鉴形,美丑自见。是故圣人虚广其心,持养其神,混同其气,淡化其形,而与道浮沉。如此则万物之化,无不偶也,百事之变,无不应也。故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知天道,此言真心彻照,精诚内着,心领神会,此感彼通也。

得道之真人者,怀天心,抱地气,合神机。同乎大和,含乎精诚,纯乎道德,上下一心,此感彼应,示信达诚,守中行正,物来则应,物去则静。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外与物化,心与天游,物我玄同,真机浩浩,无象无名,无己无功,何有“大患吾身”之叹?

《心印》妙道,可谓阐天人之大化,统列圣之心要,摄群仙之妙本,开诸真之密语。循此道者,当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印其心,顺其情,理其气,导其欲,聚其力,凝其神,施其功,立其德,归其真,证其道。

以心印心,心心不异,以心印物,物我不二;以心印事,则事必成,以心印功,则功可立,以心印道,则道必通,以心印神,则神必降。 

故曰: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印用功夫,若欲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反对神通对吗?让我们看看佛经怎么说吧!

提到神通,佛教界马上就有人反对。有人说:“持神通者就是邪教”、“只有邪师才炫耀神通”、“佛讲法从不用神通”。甚至有人说神通谈都不能谈,“谈神通会成魔”等等。而初学佛者往往对“神通”二字,既充满好奇和探秘心理,又望而生畏,谈神通色变。

那么,佛教到底是否主张神通?佛弟子应如何看待神通?让我们看看佛经怎么说吧!

佛陀住世时亲说真谛妙理,佛陀灭度后,由弟子们集结,对佛陀的教言进行复述、整理、汇集而成佛经。佛经是佛教徒学佛的理论基础和修行指南,那么佛经中是否宣说过神通?又是怎么宣说神通的?

下面摘录几段佛经中有关神通的论述。

《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就有释迦世尊赞叹地藏王菩萨的神通不可思议的记载。《嘱累人天品第十三》有“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尔时世尊正知正念。从等持王安庠而起。以净天眼观察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举身怡悦。从两足下千辐轮相。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

《大波罗波罗蜜多经》初分缘起品第一之一:“皆阿罗汉,具足成就四无碍解,凡所演说辩才无碍,于五神通自在游戏。”而且明确有一句:“尔时,世尊现神通力。”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一切佛法,无不修行、无不证见;以神通力,用一毛发能举阎浮提,乃至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百千世界;能于空中取种种宝,施诸众生。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皆悉住于不退转地,久已供养无量诸佛,……以自在神通游诸佛世界,放无量光明,说无尽妙法。”

《大宝积经》卷二十九:“时有菩萨名无希望垢藏。与九万二千诸菩萨众。恭敬围绕从空而来。……尔时无垢藏菩萨。手持七宝千叶莲花。至如来所头面礼足。白佛言。世尊。……致问无量。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作是语已。即升虚空结跏趺坐。”

《毗婆尸佛经》:“如是彼佛为彼二人现三种神通。令发精进趣向佛慧。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诸贤比丘,神通远达,威力弘大……”

《妙法莲花经》卷一:“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

《修行本起经卷上现变品第一》赞叹到场的都是阿罗汉:“已从先佛。净修梵行。三神满具。六通已达……”

《杂阿含经》四九四经中更为直截了当说:“比丘当知,比丘禅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议,是故比丘当勤禅思,学诸神通。”

……

以上摘录的内容只是佛经记载佛陀在度化众生过程中宣说神通、示现神通的沧海一粟。

几乎每一部佛经中都有神通与佛陀圣迹的记载,并明确要求弟子要“学诸神通”。经中明明记载了佛陀宣说神通、运用神通的诸多实例,又怎么可以说“佛讲法从不用神通?”如果谈神通、展现神通就是魔,那么,佛经三藏十二部岂不成了最大的教众生成魔的邪书了?佛教岂不是成为最大魔教和邪教了?娑婆世界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岂不是成为最大的魔头和邪教头目了?!

显然,以邪见说“神通不可持”“持神通者就是邪教”的人,已经在严重谤佛谤法,实则其自己就是邪魔妖人却不自知了。

诚然,佛陀为防止佛弟子执着神通境界,产生执相偏见,故告诫弟子不可执着神通。如《楞严经》中,针对五十阴魔出显,世尊告诫弟子:“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段经文是指行者在禅修过程,在快要证入空性真如阶段,对自然生发的各种境界,不可执着和贪恋,不可作为证得圣道之解,此时要“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否则,“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就会给邪魔以可乘之机而妄失正道。《楞严经》中讲的正是对治“受群邪”,避免入魔的方法,并不是说没有幻化神通现象,更不是否定神通、反对神通。

这犹如我们煮饭。吃到香喷喷的米饭是我们的目的。但煮饭过程中会出现水开、冒泡,蒸汽从锅盖蒸腾而出,还伴随着米饭的香味。这些都是米粒变为熟饭过程必然要出现的现象。是否我们可以说,煮饭过程中这些水蒸气,锅里飘出的饭香味等现象是不能有的,否则所煮的饭就不能吃呢?估计只有那种“白马非马”论的愚人会如此说吧。

同理,神通现象是修行人由凡转圣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中段现象,没什么可怕,也没什么好执着好奇和神秘兮兮的。执着神通会入魔犹如愚人煮饭只喜欢看蒸汽,闻香味而忘记自己目的是把饭煮熟,吃到饭,最终不仅饿肚子,还会将饭烧焦,锅烧坏一样。

佛弟子当知,不执着神通与不讲神通、不持神通、不显神通是绝然不同的概念,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成就解脱,绝对不是为了神通变化,但是如果没有中间阶段的神通现象,我们是无法成就解脱的!犹如我们煮饭目的是为了吃到饭,而不是执着煮饭过程的蒸汽现象和飘出的饭香。是故,若一知半解,把不执着神通误认为是不讲神通、不显神通、没有神通,那就大错特错了。

佛弟子当知,现在是末法时期,名声大、地位高而实际上并未证圣的“高僧大德”太多太多,他们往往乱解经义却到处“讲经说法”、出书发碟,佛弟子千万不可轻易听而信之,随而从之,以讹传讹,人云亦云,以免无明造业,犯下谤佛、谤法之罪。

敬请关注下一篇《反对神通对吗?让我们看看古今高僧怎么做吧!》

撰稿:合立

责编:佛前灯

声明: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涉及法义问题应依佛说法为印证,

这堂课必须上!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每条都受益终生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
最初直畅本怀,

讲说《 华严经 》二十一日,
后因观机逗教,

又再说
《 阿含经 》十二年、
《 方等经 》八年、
《 般若经 》二十二年,

《 法华经 》和
《 涅槃经 》共八年,
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

佛陀说过无量数次,
感化无量数人。

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
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
以见佛陀的慈悲。

1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名之为
“ 八风 ”,

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
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
“ 八风吹不动 ”?

在《 法集经 》中,
佛陀说 :

能说空者,
世间之法所不能坏。

何以故?

心不依止世八法故。

何者为八?

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
不生忧喜称讥之音,
而无欣戚毁誉二法,

心不高下,
于诸苦乐,
不贪不厌,
如是世法,
不能破坏。

2 、人之异于禽兽者,
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
能够反省改过,
懂得惭愧忏悔。

《 增一阿含经 》卷九说 :

有二妙法,
拥护世间。

云何为二法?

所谓有惭、
有愧也。

诸比丘!

若无此二法,
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
有兄有弟,

有妻子知识、
尊长大小,

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
拥护世间,

则别有父母、
兄弟、
妻子、
尊长、
大小,

亦不与六畜共同。

3 、忏悔,
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
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
《 五分律 》卷三说 :

于我法中,
若知有罪,
而忏悔者,
增长善根。

4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
《 罗云忍辱经 》说 :

忍之为明,
踰于日月。

龙象之力,
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
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
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
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
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
虽有大福,
福不如忍。

5 、是非朝朝有,
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
《 增一阿含经 》
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

说 :
不毁谤于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
唯 “ 精进 ”
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
《 杂譬喻经 》 中举出
“ 精进报至 ” 的故事说 :

昔有伎儿,
作种种伎乐,
从一富长者乞牛。

长者了无与心,
故语之言 :

“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
昼夜不息,
满一岁者,
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 :
“ 能。”

复与主人 :
“ 能听不?”

长者亦言 :
“ 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
一心作乐,
三日三夜,
未尝休懈。

长者厌听已,
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7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 :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又说 :
“ 知足常乐。”

因此,
世间上最富有的人,
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

真正的富人,
是知足的人。

《 佛遗教经 》说 :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
虽卧地上,
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
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
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
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
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8 、知恩报恩,
是做人的根本

《 优婆塞戒经 》说 :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于己怨者,
恒生善心。

9 、重视孝道,
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 贤愚经 》中,
佛陀开示阿难 :

出家在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计其功德,
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

我自忆念过去世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
上为天帝,
下为圣主,
乃至成佛,
三界特尊,
皆由是福。

10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必然有一位
“ 贤妻良母 ”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 玉耶女经 》中,
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

作妇之法,
当有五等。

何谓为五?

一如母妇,
二如臣妇,
三如妹妇,
四者婢妇,
五者夫妇。

何谓母妇?

爱夫如子,
故名母妇。

何谓臣妇?

事夫如君,
故名臣妇。

何谓妹妇?

事夫如兄,
故名妹妇。

何谓婢妇?

事夫如妾,
故名婢妇。

何谓夫妇?

背亲向疏,
永离所生;

恩爱亲昵,
同心异形;

尊奉敬慎,
无憍慢情;

善事内外,
家殷丰盈;

待接宾客,
称扬善名 :
是谓夫妇之道。

11 、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
《 无量寿经 》说 :

世间人民,
父子兄弟,
夫妇家室,
中外亲属,
当相敬爱,
无相憎忌;

有无相通,
无得贪惜;

言色常和,
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

什么是益友?

什么是损友?

在《 佛说孛经抄 》中,
佛陀说 :

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
萎时捐之;

见富贵附,
贫贱则弃,
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
物轻则仰;

有与则敬,
无与则慢,
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
鸟兽集之,
毛羽蒙光,
贵能荣人,
富乐同欢,
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穀财宝,
一切仰之,
施给养护,
恩厚不薄,
是地友也。

13 、“ 礼贤下士 ”
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

“ 妒贤害能 ”
则是失败之因

在《 四十二章经 》中,
佛陀说 :

恶人害贤者,
犹仰天而唾;

唾不污天,
还污己身。

贤者不可毁,
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

佛陀在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
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

师弟之义,
义感自然,
当相信厚,
视彼若己。

己所不行,
勿施于人;

弘崇礼律,
训之以道;

和顺忠节,
不相怨讼。

弟之与师,
二义真诚;

师当如师,
弟子当如弟子,

勿相毁谤,
慎莫含毒,
小怨成大,
还自烧身。

15 、多布施,
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
布施喻如农夫耕田,
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

同样的,
多布施给贤德之人,

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 四十二章经 》中说 :
饭恶人百,
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
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饭五戒者万 ,
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
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
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
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
不如饭一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
威仪、
安详、
自在

端正姝好,
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

所谓 “ 端正 ”
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

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
庄严、
安详、
自在。

《 法句譬喻经 》说 :
所谓端正,
非色如华,
贪忌虚饰,
言行有违;

谓能舍恶,
根源已断,
慧而无恚,
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
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
《 六波罗蜜经 》说,
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 :

不说他人过,
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
当获大名称。

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
钻石,

而是智慧、
法财

佛陀在
《 正法念处经 》说 :
宝物归无常,
善法增智慧;

世间物破坏,
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
随人百千世;

虽种种宝物,
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
则可强劫夺;

王贼及水火,
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
由小可以知著,
防微可以杜渐,
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
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
《 法句经 》说 :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20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
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

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
忆念、
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

所以历劫以来,
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 :
“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

在《 增一阿含经 》中,
佛陀说有五种非人 :

应笑而不笑,
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
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有缘得闻佛法,
应如《 大集经 》说 :

“ 闻法者,
对说法人作医王想,
作拔苦想,
作说法甘露想,
作醍醐想;

说法者,
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
作癒病想。

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
皆堪绍隆佛位,
常生佛前。”

文章选自《 佛光教科书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工作地点涵盖: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成都招聘详情及简历投递方式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方醒职场】查阅文章获取。工作地点涵盖: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成都招聘详情及简
  • 挨个讲:1号地块位于宝瓶湖东北,规划为五星级酒店+11栋办公,现状烂尾(这栋酒店投入的钱,卖多少住宅都赚不回来…);2号地块位于宝瓶湖西南,即售楼处所在地块,大
  • 经过当地防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分拣,运送到户,许多西安市民当晚就吃上了美味的霜后“上海青”。减少叉车和人力的消耗成本.........【#“感谢江西人民!” 江
  • 随着社会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涌现了大量优秀女性,她们活跃在各行各业,她们自信进取、奋发有为,是新时代的“红头巾”。#nikoand##uni9uesenses#
  • 意难平文案|爱是让你安稳入睡而不是彻夜无眠1.若是有那么多的早知道,大概就不会有曾经了吧。18.等我把我自己改变的面目全非的时候,你才会懂得想念过去的我。
  •   第67分钟,辽宁宏运队乌贾得球,直接长传找詹姆斯,球被杨启鹏得到。第2分钟,周海滨右路分球,聊博超下底传中球被挡出了底线,泰达获得开场后首个角球机会,蒙特罗
  • 广誉远:业绩多年持续下滑,这可能也是山西国资入股的原因,当地zf肯定会力保的,加上广誉远自身的核心拳头产品就很多(小同仁堂)相信一定能基本面反转的。此处不宜建仓
  • 青云阙秉承龙湖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以超高产品力为长春目标人群带来改善置业选项,凭两载布局长春10盘的实力,再次刷新高端人居新标准。翡翠上城位于玄武北板块的核心位置
  • 三星电子在此前的Galaxy系列智能手机上也搭载了此程序,但希望运行高运算量游戏的用户可使用付费应用将其强行关闭。其中,跌幅靠前为翱捷科技、迈威生物,跌幅分别为
  • 今年海南计划投资建设产业项目669个】为大力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3+1”产业发展,坚持“项目为王”近日,省发
  • !!
  • 简单来说,当我们陷入执念时,就会觉得:自己做的、说的都是对的;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凡事都要按照我的想法,我的计划进行;我要的一定要得到;.........这
  • 只要你把对他的投入减少,那么你才能减少你的担心和忧虑,才能将自己的主动权拿回来,国内知名情感挽回机构得出结论:“当你需求感越低的时候,主动权在你手里边就是握得最
  • 大小也是@AC饶谨 旗下的头牌“爱国IP”演员,怎么能这么下流的谎话绵绵不绝呢?就你和饶谨、@李肃论道 这种利益共同体在这次“怼联想”舆情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令
  • 要清楚没人有时间折磨你、折磨你的是自己的欲望还有心存幻想的期待、打不败的自己、才是你行走社会、唯一能撑腰的东西、只有不断的挑战、不断的受刺激才会变得更厉害。要清
  • 最小的狗子也一岁啦~双12出生的小可达~~辈分上还说是小孙子了呢~~图1的爸爸皮卡,图3的妈妈杰尼~只有你最机灵呢~~要永远健康快乐哟~~可可达~~哇,还有12
  • 自我介绍过于干干巴巴,留下评论让我们有更多的故事吧#百合圈交友中心##缘分天空[超话]#【征婚贴】1121号公开嘉宾93年小姐姐,身高165,服装行业,专科学历
  • 27、如果你有足够的技巧和胆量,就可以在大盘放量上行时,你完全可以追龙头股的第一个涨停,说不定波段上会有50%的获利机会。20、分时图中,白黄线的距离突然垂直向
  • 仁寿四年,杨广东巡洛阳,登高邙山,举目远眺,他看到的是历代定都此处的帝王都看到的地理形胜:天下之中,四面环山。唐玄宗虽然依然对洛阳情有独钟,并且多年驻跸于洛阳,
  • 此刻我觉得我好像破了人家的第一次,在被一个娇滴滴的身穿白大褂的大老爷们威胁着(我这是新车,这是第一次被刮,你怎么能这样……吧啦吧啦)从2000到800到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