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
【别名】
熟地(《景岳全书》)。
【性味归经】
归经:入肝、肾经。
①李杲:"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②《本草从新》:"入足三阴经。"
性味:甘,微温。
①《珍珠囊》:"甘苦。"
②《本草纲目》:"甘微苦,微温。"
③《本草新编》:"味甘,性温。"
【注意】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沦》:"勿令犯钢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②《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③《医学入门》:"中满痰盛者慎用。"
④《本草从新》:"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用宜斟酌。"
【功能主治】
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①《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②王好古:"主坐而欲起,目琉琉无所见。"
③《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日,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④《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闭,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4~1两;入丸、散,熬膏或浸洒。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地黄,《经》只言干、生二种,不言熟者,如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须地黄者,若与生、干,常虑大寒,如此之类,故后世改用熟者。
2.张元素:热地黄补肾,血衰者须用之。又脐下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乃通肾之药也。
3.李杲:主地黄,洽手足心热及心热,能益肾水而治血,脉洪实者宜此。若脉虚,则宜熟地黄。地黄假火力蒸,故能补肾中无气。
4.《本草纲目》:按王硕《易简方》云: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又云,主地黄能生精血,天门冬引人所生之处,熟地黄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引人所补之处。虞抟《医学正传》云:主地黄生血,而胃气弱者服之恐妨食。熟地黄补血,而痰饮多者服之恐泥膈。或云,生地黄俩炒则不妨胃,热地黄姜汁炒则不泥隔,此皆得用地黄之精撇者也。
5.《本草汇言》:热地稍温,其功更溥。久病阴伤,新产血败,在所必需者也。但二地之性,凉而泥隔,凡产后恶食作泻,员见发热、恶露作庙,不可用,误用则泄不止。凡阴虚赅嗽,内热骨蒸,或吐血等候,一见脾胃薄弱,大便不实,或天明搪泄,产后泄泻,产后不食,多病不食,俱禁用地黄。凡胸隔多痰,气道不利,升降室塞,药宜通而不宜滞,汤丸中亦禁入地黄。设有气证当用而不可无者,则以桂心少佐可也。痰证当用而不可少者,则以姜汁拌炒可也。
6.《本草正》:熟地黄性平,气味纯静,故能补五脏之真阴,而又于多血之脏为最要,得非脾胃经药那且夫人之所以有生者,气与血耳。气主阳而动,血主阴而静,补气以人参为主,而芪、术但可为之佐辅一卜血以熟地为主,而芎。归似叮为之佐。然人蔑、术、芎、归,则又有所当避,而入参、熟地,则气血之必不可无,故凡诸经之阳气虚者,非人参不可,诸经之明血虚者,非熟地不可。凡诸真阴亏损者,有力发热,为头疼,为焦渴,为喉痹,为嗽痰,为喘气,或脾肾寒逆为呕吐,或虚火载血于口鼻,或水泛于皮肤,或阴虚而泄利,或阳浮而狂躁,或阴脱而仆地,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阴虚而真'气散失者,舍熟地何以归源;阴虚而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肠胃,且犹有最玄最妙者,则熟地兼散剂方能发汗,何也以汗化于血,而无阴不作汗也。熟地兼温剂始能回阳,何也以阻生于下,而无复不成乾也,然而阳性速,敌人参少用,亦可成功,阴性缓,熟地非多,难以奏效。而个人有畏其滞腻者,则崔氏何以用肾气九而治痰浮:有畏其滑泽者,则仲景何以用八味丸而医肾泄。又若制用之法,有用姜汁拌炒者,则必有中寒兼呕而后可;有用砂仁制看,则必有胀满不行而后可;有用酒拌炒者,则必有经络壅滞而后可,使无此数者,而必欲强用制法,是不知用熟地者正欲用其静重之妙,而反为散动以乱其性,何异画蛇而添足,今之人即欲用之补阴而必兼以渗利,则焉知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之法不宜渗;即有用之补血而复疑其滞腻,则焉知血虚如燥土,旱极望云霓,而枯竭之肠极喜滋(润),设不明此,则少用之尚欲兼之以利,又孰敢单用之而任之以多;单用而多且不敢,又孰敢再助以甘而尽其所长,是又何异因噎而废食也!
7.《药品化义》:熟地,藉酒蒸熟,味苦化甘,性凉变温,专人肝脏补血。因肝苦急,用甘缓之,兼主温胆,能益心血,更补肾水。凡内伤不足,苦志劳神,忧患伤呶,纵欲耗精,调经胎产,皆宜用此。安五脏,和血脉,润肌肤,养心冲,宁魂魄,滋补真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取其气味浓厚,为浊中浊品,以补盯肾,故凡生熟地贪。天冬。麦冬、炙龟板。当归身、山莱萸、枸杞、牛膝皆粘腻儒润之剂,用滋阴血,所谓阴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8.《本经逢原》:熟地黄,假火力蒸晒,转苦为甘,为阴中之阳,故能补肾中元气。必须蒸晒多次,若但煮熟,不加蒸、曝,虽服奚益。脐下痈,属肾脏精伤;胫股酸,系下元不足;目]如无所见,乃水亏不能鉴物,皆肾所主之病,非熟地黄不除。
9.《本草求真》:景岳尚论熟地,最为明确,独中所论脾肾寒逆为呕,可用地黄以治,是亦千虑之一失耳,夫既脾肾虚寒,则脾与肾已受寒累,正宜用以辛热,以为扫除,如太阳既至,坚冰自解,乃复坠以霜雪,投以阴剂,不更使寒滋甚乎。虽曰熟地性温,寒从温散,然寒至上逆为呕,则寒已甚,岂有熟地之温,而可令寒外散平。但或阳盛阴微,阳藉阴化,偶有感冒,用此杂于温散之中,或有见效;若真纯阴无火,厥气。上逆则呕,则此又为深忌。
10.《本草经读》:张景岳以百病之主俱从肾治,误以《神衣本草经》上品服食之地黄,认为治病之药,滋润胶粘,反引邪气敛藏于少阴而无出路。
11.《本草正义》:地黄,为补中补而良剂,古恒用其生而干者,故曰千地黄,即今之所谓原生地也。然《本经》独于此味用一千字,而又曰生者尤良,则指鲜者言之,可知干地、鲜地,六朝以前,本已分为两类,但辨别主治,犹未甚严,至《名医别录》,则更出生地黄一条,显与干地黄区别,其主治则干者补血益阴,鲜者凉血清火,功力治疗,不复相混。然究属寒凉之品,惟虚而有热者为宜,若真阴不充,而无热证,则用于地,犹嫌阴柔性质,不利于虚弱之脾胃。于是唐、宋以来,有制为熟地黄之法,以砂仁和酒拌之,蒸晒多次,至中心纯黑,极熟为度,则借太阳之真阳,以变化其阴柔性质,俾中虚者服之,不患其凝滞难化,所以熟地黄且有微温之称,乃能补益真阴,并不虞其寒凉滑泄,是以清心胃之火者,一变而为滋养肝、脾、肾之血,性情功效,已非昔比,而质愈厚重,力愈充足,故能直达下焦,滋津液,益精血。凡津枯血少,脱汗失精,及大脱血后。产后血虚未复等证,大剂频投,其功甚伟。然粘腻浊滞,如大虚之体服之,亦碍运化,故必胃纳尚佳,形神未萎者,方能任受,不然则窒滞中州,必致胀闷,虽有砂仁拌蒸,亦属无济,则中气大弱,运动无权之弊也。熟地之补阴补血,功效固不可诬,然亦惟病后元虚,及真阴素薄者,可以为服食补养之用。今人多以人之滋补膏方中,正是恰到好处,苟其人胃纳素薄,及虚弱成瘵者,得此亦必中满访食,甚且作胀,其为害亦颇不浅,而痰饮弥漫,或兼挟外感者,固无论矣。
12.《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13.王好古:主坐而欲起,目无所见。
14.《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15.《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肿阴,上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千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使闭,诸种动权,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三联美食# #蚕豆# 春至浓处,蚕豆也碧碧绿绿地上市了。

被春捂暖的天地丰润朗畅,回荡出湿泥与青草延绵不绝的香气,叫人怡悦。小时候,蚕豆收获的时节,常常折了一捆捆的蚕豆杆回家。有时肚饿难耐,撅一根竹签串上嫩豆子扔进火塘里烤了吃,又香又酥,很是美妙。那蚕豆花也明媚迷离,白紫花瓣边两团醒目的墨点,摇曳着簌簌的花枝,遥遥看去,仿佛一群随风翩跹的蝴蝶。

新蚕豆嫩得像掐得出水,从毛茸茸的豆荚中剥离开,滚出粒粒玉石,豆衣里的豆瓣含翠生青,腰身微曲。细巧的蚕豆俨然一副楚楚可人的小家碧玉模样,可带皮与幼嫩的蒜叶清炒,亦可去了皮与红苋菜炒食,鲜气夺人。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写:“新蚕豆之嫩者,以腔芥菜炒之。”吃后还赞说:“甚妙”。

或用一把青亮的葱花煎了,壳破肉绽,口感酥糯软嫩,气味清新烂漫。这蚕豆又是个羞赧娇气的女子,紧紧慢慢食之,绿油油风光一番,吃不了多少时日便迟暮了。所以一到蚕豆隆盛的季节,家家户户都赶着这趟儿鲜灵,就说我自己,天天吃也是不惧腻烦的。

最简单的烹法莫过于白灼,即为白水煮,挑那种不老不嫩的蚕豆,舌头裹得着粉糯的质感,豆壳又不耐咀嚼,颇有田野的清新原味。一吃起来真是不能停箸,跟嗑瓜子似的,必得一气为之,方觉馋意得解。此时清水出芙蓉的蚕豆,未有任何侵染,味清而隽,低浅的回味,在舌头根部弥散开,宕远了……

油盐煎蚕豆的味道亦是丰饶。油热煸几片蒜瓣,投焯水过的蚕豆,必得最后入盐,不然豆子便要发黑,水一次没足,焖得豆子形体微皱,酥鲜香浓,末了析出些许沙沙的豆汁。菜色油灿新嫩,如春枝缀绿,煞是好看。若嫌寡淡,可切些碎肉末伴炒,肉香飘逸,豆香正浓,临出锅撒一圈漂亮的葱花提味儿。这一丝春味,能够治愈困顿一冬的味蕾。

春天能吃到的多是云南蚕豆,至春末初夏本地蚕豆呼之欲出。到了蚕豆大量上市,街边总有三两妇人在角落悉悉索索剥蚕豆卖,每一年面孔不同。你站在边上买蚕豆,若稍稍久等,随耳便能听闻几个啼笑的故事。那些故事听着欣喜又惆怅。人活得混混沌沌,有时感到那生活的真谛啊,真不如一粒蚕豆来得青翠通透。

蚕豆的春天短暂,且费人力。是以,一般饭店嫌麻烦是没有这道菜的,有奢雅的素食餐厅应时而造,取蚕豆捣泥营造春光旖旎的意象,绿意殷殷,生趣盎然。年华稍老的蚕豆,豆嘴泛黑,豆肉愈发白黄紧实,此时拿来烧酸菜豆瓣汤,是一道生津飨胃的好菜。

川渝人家的秘密酸菜,每家风味不一,刚从土坛子里启出,鲜酸惹人垂涎。细细地切段儿,以油炒香,待醇厚的酸味儿熬得汹涌,再入豆瓣共煮,味美宜人。第一次在好友家喝到这个豆瓣儿汤,新陈风味交融,真是一种奇妙的结合,酸里透着鲜,鲜味又勾着酸,并未沾荤带肉,竟凛然成为了记忆中一种活脱脱的至味。

垂垂老矣的蚕豆风韵不减。老蚕豆被风日晒得硬硬朗朗的,密封贮藏好,随时嘴馋了,沸水泡开,高压锅炖熟,绵密沙口,用极嫩的青椒佐炒,就一碗绿豆清粥,畅爽无比。稍旧老一点的菜市仍可买到这种熟制的耙蚕豆,装在竹簸箕里,一般与豆干豆腐串着卖,足有大拇指那么肥硕。可惜会做耙蚕豆的人少之又少了,偶然得之,如获至宝。因为它是那么地温煦柔顺,随意炒一炒,滋味都不会错。

一提及蚕豆,我总是不自觉想起鲁迅笔下的茴香豆,和那遥远且凛冽的回响:“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以笔为刀,以文字作战。被命运扼住咽喉艰难度日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每每他潦倒地歪进咸亨酒店,只站着索酒,吃那盘五味杂陈的茴香豆。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被人挖苦嘲弄的他,一肚子的苦愁,一杯薄酒维系着他读书人的体面,大概配了温热的黄酒,这茴香豆的滋味方才没有那么悲凉。

在绍兴,随处可见茴香豆与黄酒,现煮的蚕豆软糯可口,风干的则回味深长。干蚕豆以热水泡软,可用指甲试一试韧度,放入砂锅,添少许香辛料,生抽糖盐调味。煮软煮透,水分收得干干的,或再以香油翻炒入味,是佐酒佐茶的尤物。

老蚕豆用沙炒食,家乡称“泡胡豆”,北方人又称“铁蚕豆”。性子刚强,肉质略蓬松,些许费牙但有趣。我们一家老少没事都爱磨这口消闲吃食,那豆子在嘴里“突突突”地蹦跶,清脆而悦耳,时不时奏出能消解日子乏味的声音。尤其默然独处时,突然心血来潮,抓一把悠悠干嚼,堵着心里不着边际的杂绪。一阵“轰鸣”的快乐,余下一堆深褐色的残躯败壳,才满意地咂咂嘴。

我从小爱吃的还有一种蚕豆作的零食——兰花豆。蚕豆濡清水稍浸泡,入油锅猛炸,豆壳霹雳爆开,豆肉俏皮地向外翻开,形似灿然的兰花,故名。兰花豆格外的酥脆,油润的香味中跳出一丝咸鲜,吃完一粒再咂摸一下手指头,味儿十分富足。从前父亲慢酌小酒,喜配一小碟这个兰花豆,豆香下肚,酒意酣畅。

家乡的怪味胡豆,风格怪诞奇诡,集麻辣香甜咸脆于一身,各种味道相辅相成,搭配完美,乃各处特产店拿得出手的巴渝味道。

远近闻名的郫县豆瓣酱少不了蚕豆这味灵魂。

豆瓣酱又是维系一家厨房烟火风光不可或缺的秘诀。每个四川人一上饭桌都能充当美食侦探。我一热爱厨艺的同学在我家吃饭,她灵敏的舌头一尝,露出惊喜的神色:“呀,你这回锅肉是自制豆瓣酱炒的吧!”

没错。自制的豆瓣酱香气扑鼻,且辣味突出,而买来的酱往往味道凝滞,质感疏离,油色不透亮。四川人又好捯饬美食,连各种调味料也不会放过。对于他们来说,豆瓣酱即是故乡滋味的根,不论世事如何飘摇变幻,人在酱在。要说川菜风靡世界的秘密,豆瓣酱是最大的功臣。

幼时见家里长辈制过豆瓣酱,将霉化好的蚕豆瓣儿,配上剁成茸的艳丽的二荆条,揉进雪花花的粗盐,金黄明亮的熟菜籽油,白酒袪豆腥杀菌,佐以香麻的花椒,装坛发酵数月。日盼夜想,豆瓣酱一呼一吸,几经考验终于成熟。

舀一勺细嗅:“这酱味醇,巴适”。

酱成馋来,对食物的期待与想象便由着这勺红亮妖娆的豆瓣酱愈发高涨。这红彤彤的豆瓣酱也似待嫁的姑娘,心神早已扑向那热腾腾而深情的煎炒蒸炸里头去了。当它与热油激情碰撞,辣椒与蚕豆浓郁相融,每一家从洞开的窗子飘出来那缕缕酱香,瞬间跃进新鲜的阳光里,闻之着迷。

玄参
【别名】
重台(《本经》),鬼藏、正马、鹿肠、端、玄台(《吴普本草》),咸(《别录》),逐马(《药性论》),馥草(《开宝本草》),黑参(《孙天仁集效方》),野脂麻(《本草纲目》),元参(《本草通玄》)。
【性味归经】
性味苦咸,凉。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吴普本草》:"神农、桐君、雷公、扁鹊:苦,无毒。岐伯:咸。李氏:寒。"
③《药品化义》:"味微苦微咸略甘,性凉。"
归经入肺、肾经。
①《药类法象》:"足少阴肾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肾三经。"
③《本草新编》:"入脾、肾、胃三经。"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
①《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②《别录》:"主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症,定五藏。"
③《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
④《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
⑤《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
⑥《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
⑦《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⑧《本草正义》:"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
脾胃有湿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使用时勿令犯铜,饵之噎人喉,丧人目。"
②《本草经集注》:"恶黄耆、干姜、火枣、山茱萸。反黎芦。"
③《本草经疏》:"血少目昏,停饮寒热,支满,血虚腹痛,髀虚泄泻,并不宜服。"
④《医林纂要》:"虚寒则忌。"
【相关论述】
1.张元素:玄参,乃枢机之剂,管领诸气上下,肃清而不浊,风药中多用之。故《活人书》玄参升麻汤,治汗下吐后毒不散,则知为肃清枢机之剂。以此论之,治空中氤氲之气,无根之火,以玄参为圣药。
2.《本草纲目》:肾水受伤,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法宜壮水以制火,故玄参与地黄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刘守真言结核是火病。
3.《本草正》:玄参,此物味苦而甘,苦能清火,甘能滋阴,以其味甘,故降性亦缓。《本草》言其惟入肾经,而不知其尤走肺脏,故能退无根浮游之火,散周身痰结热痈。
4.《药品化义》:戴人谓肾本寒,虚则热。如纵欲耗精,真阴亏损,致虚火上炎,以玄参滋阴抑火。凡头疼、热毒、耳鸣、咽痛、喉风、瘰疬、伤寒阳毒、心下懊憹,皆无根浮游之火为患,此有清上澈下之功。凡治肾虚,大有分别,肾之经虚则寒而湿,宜温补之;肾之脏虚则热而燥,宜凉补之;独此凉润滋肾,功胜知、柏,特为肾脏君药。
5.《玉楸药解》:玄参,清金补水,凡疮疡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之证俱善。清肺与陈皮、杏仁同服,利水合茯苓、泽泻同服。
6.《本草正义》:玄参,禀至阴之性,专主热病,味苦则泄降下行,故能治脏腑热结等证。味又辛而微咸,故直走血分而通血瘀。亦能外行于经隧,而消散热结之痈肿。寒而不峻,润而不腻,性情与知、柏、生地近似,而较为和缓,流弊差轻。玄参赋禀阴寒,能退邪热,而究非滋益之品。《别录》所称补虚益精等辞,已觉言之过甚,乃《日华》竟称其补劳损,而景岳直谓其甘能滋阴,濒湖且谓与地黄同功,俗医遂用之于阴虚劳怯,则无根之火岂宜迎头直折,速其熄灭?且当时并不显见其害,甚且浮游之火受其遏抑,而咳呛等证,亦或少少见瘥,昧者方且归功于滋阴降火,而不知一线生阳,已渐消灭,从此不可救疗矣。此阴柔之害,与肆用知、柏者相等,则滋阴二字误之也。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7.《医学衷中参西录》:玄参,味甘微苦,性凉多液,原为清补肾经之药。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烁热,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结核,肺热咳嗽。《本经》谓其治产乳余疾,因其性凉而不寒,又善滋阴,且兼有补性,故产后血虚生热及产后寒温诸症,热入阳明者,用之最宜。愚生平治产后外感实热,其重者用白虎加人参汤,以玄参代方中知母,其轻者用拙拟滋阴清胃汤(玄参两半,当归三钱,生杭芍四钱,茅根三钱,甘草钱半)亦可治愈。诚以产后忌用凉药,而既有外感实热,又不得不以凉药清之,惟石膏与玄参,《本经》皆明载治产乳,故敢放胆用之。然石膏又必加人参以铺之,又不敢与知母并用。至滋阴清胃汤中重用玄参,亦必以四物汤中归、芍辅之,此所谓小心放胆并行不悖也。《本经》又谓玄参能明目,诚以肝窍于目,玄参能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明目。且目之所以能视者,在瞳子中神水充足,神水固肾之精华外现者也,以玄参与柏实、枸杞并用,以治肝肾虚而生热,视物不了了者,恒有捷效也。又外感大热已退,其人真阴亏损,舌干无津,胃液消耗,口苦懒食者,愚恒用玄参两许,加潞党参二、三钱,连服数剂自愈。《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8.《别录》:生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症,定五藏。
9.《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
10.《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
11.《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
12.《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
13.《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续命汤:中风第一效方(4)治中风必学的10首续命汤续命汤被唐宋医家奉为治风的准绳,在唐宋以前辨治真中风,主要就是用这些续命汤来加减化裁,治愈率是很高的。亦麻黄
  • -第一次玩后排的摇滚,意外的,很清楚,平时在前面总是盯着脸看,今天打逆光的时候,看五个人的影子差点看哭,唱到can you see my light的时候后面的
  • 项目在落地运营后,将为我县创造200—300人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引入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企业,孵化电商人才,推动当地新型服务业态升级,助力发展数字经济智慧产业。据了
  • ○ 引生惭愧心根据因果业报的自然法则,一切的痛苦终究都是自己错误行为的结果,如果我们能真正认识并发自内心的接受这一点,面对痛苦,就不会抱怨,而是发自内心的接受,
  • 昨晚梦到旭凤和我搞对象(嘿嘿嘿[污])我是鲁迅的女儿,润玉也喜欢我[污]还请我吃蛋糕,超级好吃的蛋糕,我吃了一整个吼吼次[馋嘴]然后旭凤给了我一个片银杏耳朵 我
  • 最强顽固套餐走一套1️⃣3️⃣2️⃣3️⃣‼️有些来跟我说谁谁不让我吃减肥药我都懒得跟你解释我们不是减肥药[微笑]求求姐妹儿们不要再给我说我妈妈不让我吃减肥产品
  • #郑因成[超话]#看到有劳斯分享她们的产出,[好喜欢]之前也在群里问过标记不要求统一图样[笑哈哈]!!!我这边也有收集到的一些东西图,我个人认为很好看,已问过原
  • 易词招聘助理[心][心][心]为什么选择我?1. 你在查看前辈们的教学案例,你在思考宣传切入点(方法)2. 你的左手在输入英语单词,你的右手在输入词源故事,你
  • 那些吹胡子瞪眼,摇头晃脑的情节,难道不应该怨导演吗?那些吹胡子瞪眼,摇头晃脑的情节,难道不应该怨导演吗?
  • #阳光信用[超话]# #每日一善##与昕黔行#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
  • 【凤凰涅槃,龙生九子】 如果我随便发一首歌曲,po一张照片,见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都能让你们觉得窥破天机,我能说的是:你的天太小了。唉,其實,我也這麼想⋯⋯明
  • 【#安九高铁全线试运行#】12月1日,安庆至九江高铁进入全线运行试验阶段,标志着这条铁路距离正式通车运营又近一步。安九高铁起于安徽省安庆市,经湖北省黄梅县,终到
  • 感染了流感后,症状也不太典型,发烧是主要的表现。没有并发症的流感病毒也是自限性的,也就是自愈性的。
  • 聊天记录这东西随时可以造假,从不信路人爆出来的聊天记录,我只认鹿晗,我相信我喜欢那么多年的鹿晗他只是想告诉粉丝他谈恋爱了,我也并不觉得他不尊重粉丝,虽然经常对外
  • 填报志愿呢,尤其是选专业的时候,我个人建议就是要选自己喜欢的,因为你要学专业内容四年哎,如果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一点儿兴趣都没有,那恐怕以后你在大学就连课也不愿意上
  • 六小时手脚并用的上下攀爬,换来两个跟头一场大哭,和各式各样的新奇体验:用榔头砸石头听不同的声音,近距离观察又粗又长的大马陆,和爸爸站在瀑布前对打,坐在三重岩上吃
  • 为避免伤员长时间被暴晒,民警又找来一把遮阳伞,帮其挡住阳光。为避免伤员长时间被暴晒,民警又找来一把遮阳伞,帮其挡住阳光。
  • 更可贵的是一款纯天然多用途不伤手的好产品,《油渍净》功德无量PS:《油渍净》 是一款多功能的清洁产品,无毒,无害,无污染,无味,无腐蚀,绿色环保。它是由…珍珠
  • 因为他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爱,那么请问他还会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人吗?一切都只是为了利益吧,在利益面前,他是经不起任何考验的我一直认为:不孝的人是有损福报的,干什
  • 『夕阳余晖』摄影师☞:#夕野摄影工作室[超话]#太阳的余晖在交接的那条线上格外灿烂,那条线仿佛就一箭之地那么近,然而我往前走一步,它仿佛也在慢慢后退一步,就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