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之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其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长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一一也,十月炁足;万象成也。元和哺为-食,时不停也。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深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炁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予内观之,历历分也。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也。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难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浄,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由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随健羡,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老君曰: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炁,乘华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最为灵。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内观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净臭秽,浊乱形神。熟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老君曰:从道受分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志,事无不知谓之智,智周万物谓之慧,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炁谓之精,炁清而駃谓之荣,炁浊而迟谓之卫,总括百神谓之身,万象备见谓之形,块然有阂谓之质,状貌可则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测谓之神,邈然应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于身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於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恶道,沉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识从何起?识自欲起。欲从何起?欲自识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静,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缠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矣。
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
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由欲贵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宝,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由火之因卮也。明从火起,火自炷发,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心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分别物理,细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见者,心直者不反复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无暗昧也,心通者无窒碍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数者,余可思也。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传,口受而得之,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老君曰: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炁不散,纯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以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煦阳,制魄拘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现在讲识阴十种邪执。

阿难当知,这修圆通正定的善男子,已经穷尽有生灭的行阴幽清常扰之动相,已趋澄静,再精进用功,至识阴显现,要归还一真法界,本元觉地之际。这时识阴寂灭之性虽现前,但其真精妙用尚未能圆照法界。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吻。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现在虽能使自身的六根隔碍消溶,自由开合互相为用,还能与十方各类众生,同一见闻觉知。觉知既然相通吻合,就能证入圆妙觉元之识阴性体。这时假若以所入的圆元,妄立为真常的实境,安稳的归依处,便生出狂胜的见解,这人就会堕入因所因执。既识阴本非真因,而执为真因,就与娑毗迦罗(译作黄发外道)所执的“冥谛”为究竟归依处一样,成为他们的伴侣,迷惑菩提佛果,亡失正知正见真正智慧。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这是识阴第一种邪执,非因计因,妄立所得的心,成为所归的果位。去本修圆通日远,与涅槃城,即常乐我净、寂灭场地,背道而驰。本是佛子,今反入生死路,堕落外道冥谛之家。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阿难!又修圆通之善男子,已破行阴生灭迁流之相,于识阴寂灭之性虽现前,但其精真妙明,尚未能圆照法界。若于行破识显时,妄执识阴为究竟安稳之归依处,揽为自体,还认为是妙觉明性,以为尽虚空遍法界,十二类众生皆于我身中识体流出。识体为能流出,世界众生为所流出,我能生众生,众生不能生我,便生出这种狂胜邪解。这个人就堕入能非能执,如摩醯首罗(译大自在,或大我慢,是色界顶天。有三眼、八臂手执白拂,骑大白牛,优游自在,还能现无边众生身形)。此修行人成为大自在天的伴侣,迷惑佛果菩提,误入魔道,亡失正知正见。

【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这是识阴第二种邪执,立识阴为能生因心,十方众生为所生,成为事相的实果。离本修圆通日远,与涅槃城背道而驰。本是佛子,今反入生死路,生到大慢天,妄执遍圆种族。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又修圆通的善男子,已灭尽行阴生灭迁流之相,这时识阴寂灭之性虽现前,但其精真妙明,尚未能圆照法界。若于行破识现时,执识阴为究竟安稳之归依处,怀疑自己之身心,皆从识阴中流出,十方虚空亦从它生起,就妄执此处为真常身,作无生灭解。不知识阴乃是不生灭与生灭,真妄和合识,必需破此和合识,灭相续心,去妄存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才能返回自性,常住真心。现在识阴尚未破尽,尚在生灭中,而早计为真常。不但迷惑不生不灭的真心,亦不明生灭的妄性。反安住沉迷于这妄境,生出狂胜邪解。这个人就会堕落于识阴为常,我及众生为非常的邪执中,成为自在天(即欲界天)波旬魔王之伴侣。自在天执自己为能生,万物为所生,能生者常,所生者非常。迷惑佛果菩提,误入魔道,亡失正知正见。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这是识阴第三种邪执,建立识能生我的身心为因,是我之归依处,把生灭之识,认作真常身之虚妄果,离本修圆通日远,与涅槃城背道而驰。本是佛子,反入生死路,生于颠倒种族。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又修圆通的善男子,已破行阴生灭迁流之细相,这时识阴寂灭之性虽现前,但其精真妙明,尚未能圆照法界。若于所知的识阴,见其性是广大周遍,由此妄立邪解,以为万物既由其性产生,人与万物又同出一流,则十方草木,当然与人无异,应当属于有情。草木可以为人,人死还可为草木,不分有情无情,皆属有知,如是生出狂胜邪解。古人说“人非草木,熟能无情”,现在这人将本无情的草木执为有情,就堕入知实无知的邪执中,和婆吒、霰尼,这两种外道都执一切有情无情,皆有知觉,成了他们的伴侣,迷惑佛果菩提,亡失正知正见。

注:婆吒,译作避去,幼为牧童时与毗舍离王子同游戏,王子戏将其身为榻而睡其上,童归诉其母。母云:彼将来为王,故不可与争,应离去,故立名。霰尼,译作有军。有军人气概。

【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这是识阴第四种邪执,计识阴圆遍一切,作为有知觉的因心,而以无情无知之物,认作有情有知,成为虚无错谬之果。远离圆通,违背涅槃城,生颠倒知见之种类。

【星云大师全集5金刚经讲话】金刚经讲话第二正报无住如如不动分第三十❶
作者:星云大师
2020/1/1

佛陀!如来说的三千大千世界,

也并非是真实、恒常存在的,它亦只是个假名而已。

为什么呢?

如果有世界,那它也只是由众缘和合而成的一个事物。

如来说的一合相,并非实有自体,只是假名为说罢了。

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粉碎成微尘,你认为如何?这些微尘数目难道不是很多吗?」

「太多了,佛陀!为什么呢?如果这些微尘有实在、恒常的体性,那么佛陀就不会说它多了。这是什么缘故呢?佛陀所说的众多微尘,实是缘生的假相,并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性,因此不可执为实有,说众多的微尘,那只是假名为说而已。

「佛陀!如来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并非是真实、恒常存在的,它亦只是个假名而已。为什么呢?如果有世界,那它也只是由众缘和合而成的一个事物。如来说的一合相,并非实有自体,一非定一,合非定合,缘生则聚,缘灭则离,不是实存不变的,一合相也只是假名为说罢了。」

「须菩提!所谓一合相,本没有定相可言,是众缘和合而有,毕竟空无自性,非言语所能表诠,但是凡夫之人执着取相,贪恋执着以为其真实固定存在。」

原典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①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②。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③其事。」

注释

①此分说明一合相之理。如来为恐凡夫尚有执见未泯,不了解般若真谛,未明依、正皆为非实之理,所以用三千大千世界及微尘为例说明,世界是假合的,就连微尘亦是虚而不实的。三千大千世界与微尘,虽异而不异,合而不离之相,但毕竟皆是因缘幻现,终有离散坏灭之时。

②一合相:指由众缘和合而成的一件事物,以佛教观点言之,世间之一切法,皆为一合相。

③贪着:多求而无厌足曰贪,贪心固着而不离曰着。贪着,即贪爱欲境,取相不离之谓也。

讲话

前分说明正报无住,即证得佛果者,不住于佛果之相。此分延伸无住之义,再以吾人依报之器界为例,阐明微尘世界虽多,非有实体,不过是因缘聚合的幻有假相,佛陀已了知器界为因缘生灭之法,因此于三千大千世界摄化众生,不取相住着,随缘自在。

一、微尘世界,虚妄建立。

二、一合相者,不可言说。

在第十三分中说:「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尘世界的积集,不论巨细大小,都离不开因缘和合、生灭来去的假相。此分再以微尘世界的当体全空,申明返妄归真,不执着于器界的妄想攀缘心。妄心止息,才能像须菩提尊者住寂静处,得无诤、离欲三昧。

一、微尘世界,虚妄建立

前分明如来法身,无去来相,又恐行者错认,有来去者是化身,无来去者是法身,不知三身不曾隔绝,非一非异。众生有来去相,佛则无来去,以三身无来去,显平等之义。佛陀以三种世间:一、器世间,二、有情世间,三、真觉世间,三番会释,依报无住,如幻如化,是虚妄所建立的假相。

经文中说:「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是指能修「析色归空观」者。如此莫大之界,碎而为尘,即使二乘天眼,也难以尽悉。极微之尘,数量难计,但微尘非实有其体。此微尘众,缘生相生,缘灭相灭,只是假合的幻相罢了!藉器世间微尘众之聚散,以明非一非多、无去无来之事。

所谓「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前以碎三千大千世界为微尘的「析色归空观」,今再用「体色明空观」,说明微尘非色非空之义。「佛说微尘众」者,不过是顺世俗谛而论,有个微尘众假合之相;设以真谛而言,则一尘不立,诸法性空,生灭聚散,无有自体,是为「即非微尘众」;设依中道第一义谛而论,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尘与非尘,原为一体,同是真如,假名不碍,故云「是名微尘众」。

《金刚经注解》说:

「人人身中,有微细善恶杂念,犹如大千世界微尘之多。此念无非影、响,虚妄建立,故云非微尘众。亦因转却无明烦恼之心,变作慈悲无碍之智,方入空寂智解,得大安乐,是名微尘众。」

从析解因缘和合的器界色法,观其虚妄不实,犹人之妄念如微尘众,幻化如影如响,无有来去处,明白器世间幻相的假谛;用一切法无自性的空观,得五蕴皆空的真谛;再更进一步,入中道第一义谛,了彻非色非空,体用无碍。

《止观大意》中,谈到观不思议境:

「境为所观,观为能观。所观者何?谓阴、界、入,不出色、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

故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此之能造具足诸法,若漏无漏,非漏非无漏等,若因若果,非因非果等。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众生理具,诸佛已成,成之与理莫不性等。谓:

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尘,

一一心中一切尘,一一尘中一切心,

一一尘中一切刹,一切刹尘亦复然。

诸法诸尘诸刹身,其体宛然无自性。

无性本来随物变,所以相入事恒分。

故我身心刹尘遍,诸佛众生亦复然。

一一身土体恒同,何妨心佛众生异?

异故分于染净缘,缘体本空空不空。

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

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

如是观时,名观心性。随缘不变故为性,不变随缘故为心。故《涅盘经》云:

「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上定者,名第一义;第一义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毗卢遮那。」此遮那,性具三佛性;遮那遍故,三佛亦遍。故知三佛唯一刹那。三佛遍故,刹那则遍。如是观者,名观烦恼,名观法身。此观法身,是观三身,是观刹那,是观海藏,是观真如,是观实相,是观众生,是观己身,是观虚空,是观中道。故此妙境为诸法本,故此妙观是诸行源。如是方离偏小邪外,所以居在十法之首。上根一观,横竖该摄,便识无相,众相宛然;即破无明,登于初住,若内外凡。故喻云:其事高广,乃至道场。中根未晓,更修下法(指更修以下「起慈悲心」及「善巧安心」等等法门)。

所谓不思议境,谓「阴、界、入,不出色、心」而言,就「色从心造,全体是心」,亦即一念刹那心,含摄空、假、中三谛,为不思议妙境,如是观者,名观烦恼,名观法身。

宝通禅师初参石头希迁禅师时,石头禅师问道:「哪个是你的心?」

宝通回答道:「见语言者是!」

石头禅师不以为然的说道:「有见有言即是妄心,真心是离却见闻音声!」

宝通感到惭愧,日夜精勤参究:什么才是自己的真心?

十天以后,宝通又再回来请示道:「上次我答的不对,今天,我知道什么是我的心了!」

石头禅师问道:「什么是你的心?」

宝通回答道:「扬眉瞬目。」

石头禅师不满意的再问道:「除却扬眉瞬目,请将你的真心拿来!」意即真心非语默动静之形相。

宝通冷汗直冒,答道:「如果扬眉瞬目处不是真心,那么我无心可取!」

石头禅师喝斥道:「你这拨无因果的野狐禅,万物的呈现,源于心识的运作,若言无心,尽同谤法。见闻觉知,虽是妄心,但若不用心,不从假悟空,于空悟色法一如,体相无碍的第一义谛,又如何悟入生、佛平等,烦恼即菩提,上妙不思议境呢?」

宝通禅师终于言下大悟。

微尘起于世界,轮回由于一念妄想识心,善恶念头都在我们的一心。如何转烦恼火焰为清凉红莲,于眼见和合的器世间的幻相,领悟到身内所依存的种种名相、地位、权势、财利、感情等建构的世界,危脆不实。如果以空观析解,这些东西和器世间的微尘众一样,不过是因缘和合、暂时生起的幻相罢了!

以前有个国王,他非常疼爱女儿,从早到晚都让他跟随在自己身边。

有一天下了一场雨,淌着水的地面,浮着水泡,公主看见水泡,心里非常欢喜,就对国王说:「我要用水泡,作成头上戴的花环。」

国王告诉女儿:「这水泡不能用手抓住,怎么能拿来做花环呢?」

公主对国王说:「如果没有水泡做成的花环,我就绝食自杀。」

国王听了女儿的话,赶快召集能工巧匠,对他们说:「你们手艺精巧,没有做不到的事。你们赶快拿水泡来,给公主做花环,要是做不成,就杀了你们!」

工匠们个个惶恐又无奈的回禀国王:「我们无法拿水泡做花环。」

就在国王要处死这些工匠的时候,走出来一个老工匠,上前禀告国王道:「我能用水泡给公主做花环。」

那个老匠人对公主说:「我不懂水泡的好坏,请公主取来自己欢喜的水泡,我替你做花环。」

公主就去取水泡,但手一碰触,水泡就破灭了。一天下来,一个水泡都捞不到,公主若有所悟,就对国王说:「水泡是不实在的,无法长久存在,还是给我个紫金花环吧,不会像水泡乍现乍灭。」

要水泡花环的公主,只看到水面漾着云色彩光的影像,不知水泡是因缘集成的幻相,认假为真。就像凡夫执我、我所,由微尘妄念,虚构贪瞋痴的身心世界,心绪如野马驰逐,一念差池,枉费蹉跎圆彰佛土、顿证三身的大好因缘。唐朝沩山灵佑禅师言:

幻身梦宅,空中物色,

前际无穷,后际宁克?

出此没彼,升沉疲极,

未免三轮,何时休息?

贪恋世间,阴缘成质,

从生至老,一无所得,

根本无明,因兹被惑。

光阴可惜,刹那不测,

今生空过,来世窒塞。

从迷至迷,皆因六贼,

六道往还,三界匍匐。

早访明师,亲近高德,

决择身心,去其荆棘。

世自浮虚,众缘岂逼?

研穷法理,以悟为则,

心境俱捐,莫记莫忆。

六根怡然,行住寂默,

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最初3年里,鲁班奖基本被国有企业牢牢占据,而且基本在央企林立的北京。可是广东的冬天却和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一样,广东的冬天是要穿短袖度过的!
  • 可见,人最重要的能力,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 第二日,贺生带了点礼物去拜访,他担心瑞云看他是个穷书生,不把他放在眼里,没想到等到相见时一交谈,贺生才知晓,瑞云不但艳绝天下,而且才情过人。 秀才听完:看来你
  • 据了解,五一路龙城路西一巷围合地块与桂中大道北段东侧地块土地熟化项目占地面积约33.67亩,拟征收房屋139户,土地熟化所需金额约6.89亿元。广大市民如果出现
  •   而导致女性雌激素低的原因主要有:雌激素关系着女性的生育功能和女性的第二性征,当发生雌激素低的情况时,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危害就很大了,容易导致女性经血量减少,影
  • 2.乔丹:   乔丹10个得分王是永远无法打破的记录,一个球员正常的职业生涯就十几个赛季,这个记录太恐怖。6.以现在的中锋防守的话,我觉得奥拉朱旺的盖帽数很难打
  • 」 此刻的圭賢自覺可笑,怎麼會問一個毫無交集的人要不要一起去吃晚餐?圭賢在學校和始源及昌珉的關係一直不錯,昌珉和圭賢私交更好,圭賢雖然和始源不是特熟,也保持著
  • 韩式火鸡拌面是韩式风味,甜辣交织,一口上头,真的是每一款都好吃(๑´ڡ`๑) #康师傅发现城市之味# _[紫金草][紫金草][紫金草][紫金草][紫金草]❷
  • ”     他醉眼乜了一下我,又低下头喃喃:“李哥别笑话了我,你也知道的,我这种纯农民家庭的出身,只能靠瞎折腾了,组织上也是蛮照顾我的,给我任了个农村乡镇的派出
  • 官方公告原文:在与xiye(苏汉伟)选手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协商后,我们很高兴地向大家宣布,xiye选手以自由人身份正式加入西安曲江WE电子竞技俱乐部英雄联盟分部,
  • #你的汗水不会骗你# D69最近这几天无端端猛涨不知道为何[允悲]然后这两天的饮食就有些自我放弃了,我真是太难了[允悲]两个月过去了,体重几乎无变化,这几天还有
  • 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对立案、财产查控、处分、结案等各环节实行流程管理和节点控制,全程跟踪管理,杜绝消极执行、拖延执行现象,提高办案效率。三是强化管理人履职保障,
  • 因为疫情防控:【太原及周边】★G20青银高速太旧段:1、因地方疫情防控检测,在原旧关煤检站对往石家庄方向车辆进行体温检测、检查健康码、行程码、身份证;其中进京人
  • D-3 8樓房間的景色前幾天永純在限動po了我們搬行李的慘況我個人的設備有鑔車*1、行李箱1(小鼓、踏板、鼓棒)、行李箱2(個人用品)如果沒有Hank幫忙我拿銅
  • 2021-12-11Day25 早上一喊就起来了,人家说了只是想休息一下,学校会去的,形式还得做,因为我们需要,不然没手机!今天在家打扫卫生的时候,看到了自己五
  • 方明曾先后承担陈毅、周恩来、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治丧期间的主要播音任务,多次参加国庆阅兵实况转播工作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播音工作。方明曾先后承担陈毅、
  • 多希望这个孤独的夜晚,和你在一起。#侯明昊陪裴庆华吃披萨# 萧闯 离开了公司,裴庆华去求 情,咋说也没有用,#裴庆华把工作刻进DNA# 里努力争取以后能换 萧闯
  • 可能因为我不是二狗开播就在追,而且当时也并不依赖微博追剧追星的缘故吧,我其实没有什么印象关于前期那种天真无忧状态表演的反馈有多尖锐,反而我印象里只有那种人物状态
  • 然而,这个世界上,在另一个地方,在类似或不类似的环境里,必然有一群游戏制作人睁着贪慕的双眼,一边玩游戏,一边发出赞叹,一边讨论从《2077》获得的灵感和启发,他
  • #豫章书院事件[超话]##豫章书院创办者被判2年10个月# ⚡#豫章书院创办者拒绝公开道歉# 我们在这里接力,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豫章书院事件,希望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