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行 西安高新区打响“西高芯”品牌

6月14日,总投资达110亿元的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正式开工,这是奕斯伟进入西安高新区两年来又一次增资扩产,也是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产业的又一次壮大和升级。
光电子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少数”,涉及多个国家亟待解决的“卡脖子”技术,技术壁垒高、产业带动性强、头雁效应明显,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必争之域。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立足秦创原全域承载,以“追光计划”为牵引,推动光电子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实现了从0到1、由弱到强的一系列重大跨越。过去一年,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产业规模跃居中西部第一,一批又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突破,西安高新区的“西高芯”品牌正变得愈发响亮。
外引内培双向发力
产业规模跃居中西部第一
奕斯伟是国内极少数能量产大尺寸硅片的半导体材料企业,拥有国际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和先进的厂房与动力系统,工艺技术已达到全球第一梯队水平。目前,奕斯伟在西安高新区拥有一座月产能达50万片的硅片工厂,已为多家海内外晶圆厂提供抛光片和外延片。

作为西安高新区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的企业,奕斯伟的到来,进一步填补了西安高新区在材料设备领域的短板,推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IC)产业形成了集“材料设备—IC设计—IC制造—IC封测”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奕斯伟到来之前,西安高新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已成规模,在设计环节,集聚了紫光国芯、华为研究院、智多晶微等近60家企业;在制造环节,西安高新区拥有三星、美光等制造龙头企业,已成为我国存储芯片重要一极;在封测环节,西安高新区已形成了以三星、美光、力成、威世半导体等企业为代表的封装测试企业群。

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产业链只是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产业三大产业链之一,除此之外,西安高新区还在光子产业领域形成了“材料—器件—系统集成—工艺平台与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在智能终端产业领域,打造出了包含“关键零部件—智能终端设计制造—应用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产业链条。
在产业链不断完善的同时,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产业规模也在加速壮大。数据显示,2021年,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产业规模达3344.63亿元,同比增长了17.13%,跃升至中西部第一。
外引内培双向发力,是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产业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
据了解,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充分发挥“链长制”机制优势,全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引进了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项目、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扩产项目等一批高质量项目;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充分发挥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自主培育了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
如今,在三星、奕斯伟、比亚迪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西安高新区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具备了全国领先的智能终端设计制造规模,并有了全国领先的软件信息综合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自主培育的芯派电子、航天民芯、拓尔微电子等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彰显出西安高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实力,为光电子产业集群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聚力攻关不断突破
部分科技成果跻身全球领先
2021年12月20日,第十六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暨“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结果发布仪式在珠海开幕。紫光国芯凭借其SeDRAM™(异质集成嵌入式动态随机存储器)技术,成功斩获“中国芯”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

据了解,SeDRAM™由紫光国芯历时7年研发而成,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这是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产业近年来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之一。
作为全国光电子产业的重要一极,西安高新区近年来大力推行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制度,实施“科创九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起开放的创新研发体系,聚合起区内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各类研发力量,诞生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攻破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技术难题。这些科技成果分布在光电子产业各个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部分成果技术水平已达全球领先。
在光子产业领域,西安光机所攻关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制造技术已在多个国家级重大预研项目中实现应用,解决了国内激光芯片的封装、制冷的行业共性问题;西光所联合飞秒光电,在光通讯领域核心基础元器件领域同样取得重大成果,其自聚焦透镜技术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唐晶量子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外延片生长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实现了进口替代。
此外,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产业在材料、器件、加工平台等环节,均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使光电子产业发展进一步突破了瓶颈、释放了活力。
目前,西安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光电子产业创新高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区主导或参与制定光电子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超400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进步奖近10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百余项,累计授权专利超4万项。

为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西安高新区还在积极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当前,中科院授时中心、先进阿秒光源等基础研究平台及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西电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多元主体创新平台正在加速推进,未来,随着这些创新平台的投用,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产业的创新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创新活力将进一步迸发,“西高芯”的品牌将更加响亮。(高新融媒记者 张静攀)

【向“陆海空”挺进——科技创新提升天津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从“临渊羡鱼”到潜海寻踪,从仰望长空到云中俯瞰,从自动驾驶到车路协同……近年来,天津科技创新型企业向“陆海空”同步迈进,用技术延展人们的五感“边界”,绘制出津城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9000家、天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4%……科技创新释放出的“新动能”在引领津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展现出后劲十足的市场前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质赋能。

深海探秘,填补技术空白

能够观测海洋、“巡检”水下设施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机器人,适合涉水娱乐、运动爱好者的智能动力浮板、水下助推器……走进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之蓝),一款款“黑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成立于2013年的深之蓝是全球首批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水下智能设备的制造企业之一。发展近十年来,企业逐步向深海“开疆辟土”,如今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企业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此前在国内市场中,“深海”是一片几乎未被触及的领域。从无到有,创新是深之蓝挺进海洋的重要推力。

“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但我们正是为着创新才一头扎进了水下。”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仓说,为了打破国外在水下探测作业领域的技术垄断,深之蓝潜心研发,逐步推进水下装备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随着技术的积累沉淀与涉水运动爱好者的不断增加,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空间广阔的消费端。“之前市面上的水下助推器主要应用于潜水领域,设备大而重、价格又很高,普通大众几乎接触不到。”魏建仓说,了解到市场情况后,他决心以产品轻量化、价格亲民化、操控简单化为目标进行开发,让更多人享受涉水运动的快乐。

经过多年培育经营,企业推出的水下助推器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吸引了一批“铁粉”。公司通过工业级产品积累了大量技术,也借由消费级产品建立健全了供应链体系。

“一方面,科技创新回应了人们探索水下的新需求,进一步挖掘了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成就民族品牌,用‘硬实力’赢得海外客户的尊重和认可。”魏建仓说。

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00余项、产品销往70余个国家、5年间产值增加近20倍……如今,深之蓝的发展蜕变让企业更加坚定地扎根在渤海湾畔。

近年来,相关部门从政策、人才奖励、课题支撑等多维度提供助力,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生产制造基地、深海实验中心等。“最初选择落地在这里,就是因为专业的服务团队、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相关部门对产业变革的深刻理解。现在,深之蓝的成长正能证明天津既拥有深厚的科技创新土壤,也有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魏建仓说。

高空翱翔,赋能美好生活

城市夜空中,1000架无人机变换队形,汇聚成多位奥运健儿的荣耀时刻,为人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光影秀”。

这一架架无人机的“起航地”,是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飞智控)。作为一家以无人机智能控制、集群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工业级无人机领军企业,近年来,一飞智控着力“做深方向”,在无人机编队产品研发上不断突破创新。

“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分关键。”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云说,为破解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无人机编队产品、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公司研发团队不断更新技术与管理手段,在去年11月发布了第三代无人机编队机型。

在这家年轻的企业里,“85后”“90后”科研人员占到绝大多数。年轻的他们在技术创新之路上“屡建奇功”。

优化无人机编队智能操控体系是技术攻关的难点之一。近两年来,科研人员详细梳理试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飞行安全性作为突破关键。

“我们在无人机控制方面增加了很多安全策略,比如规定在某些条件下触发无人机自动返航、缓慢降落等,防止无人机飞丢或者‘迷路’;此外,我们还在机身上增加了传感器,便于及时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运营的安全性、便捷性,进一步控制成本,对未来产品大规模应用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张云说。

为了保证创新动力源源不断,企业将约40%的利润都重新投入到了科研团队建设和重要项目研发中。疫情期间,相关部门靠前服务、问需于企,帮助企业进行银企对接,缓解了资金周转的压力,也让科研团队更加心无旁骛地将精力投入到主业之中。

随着人们对无人机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入,一飞智控的应用受众不断增加。2021年,一飞智控成功完成近300场无人机表演,起降无人机超过16万架次。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无人机产量近万架、营收同比增长20%。无人机应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我们的成长速度可能会更快。”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齐俊桐说。

“科技产品不再‘孤单’了。”齐俊桐感慨道,“几年前,看到无人机的表演后观众会问‘这是什么机器’,而现在更多是问‘它还能做些什么’。人们不仅对智能技术为生活提供的便利更加理解,还愿意帮我们提出产品开发的新点子。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大家对智能科技的渴望以及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向前。”

陆上驰骋,打造智慧场景

在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封闭测试场10公里的环路行程中,自动驾驶车辆从容转弯、避让行人,应对起复杂交通场景仍然得心应手。

“一路畅行”背后,是车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的相互赋能。

车内搭载了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能够实时快速识别周围环境;而在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道路周边也已加装了边缘计算、激光雷达等路侧设备,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开启“上帝视角”。

“先导区以车路协同物理环境建设为基础,以虚拟、封闭、开放三级测试服务平台打造测试场景,通过标准规范与功能验证支撑产业技术发展,以安全数据监管平台作为应用服务保障,实现了区域的示范引领及生态优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智能网联部部长张亚楠说。

汽车制造常常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产业是集大成者的产业之一,各个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都会体现在汽车上。汽车技术的迭代发展不仅代表着、逐步满足着人们对新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引领着国内钢铁、橡胶塑料、化工、零部件等多种行业与销售方式的转型升级,为整个价值链体系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说。

为了助力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让车辆变得“更智慧”一直是近年来行业研究创新的焦点。

在先导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集中攻坚,开发了一百余种车联网应用场景,通过上线车路协同应用App,促进车联网应用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关联。此外,中汽中心还实现了智能网联接驳车在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南站等区域常态化运营以及京东配送车在居民区的常态化配送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25000公里。

“很多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情景,现在已经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成为现实。”安铁成说,一台台汽车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过程中大有可为。“先导区的‘先行先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建立、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也会在车路协同的城市应用推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21年末,天津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9000家,独角兽企业9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0家,市级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分别达到4974家、378家、230家。目前,天津市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6家,在孵企业430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06家,常驻企业和团队6200个,科技型企业“底盘”不断壮大。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息,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止。在津城的沃土上,株株新芽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涓涓细流也定能汇聚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力量。
https://t.cn/A6a5nCJb

【向“陆海空”挺进——科技创新提升天津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从“临渊羡鱼”到潜海寻踪,从仰望长空到云中俯瞰,从自动驾驶到车路协同……近年来,天津科技创新型企业向“陆海空”同步迈进,用技术延展人们的五感“边界”,绘制出津城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9000家、天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4%……科技创新释放出的“新动能”在引领津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展现出后劲十足的市场前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质赋能。

深海探秘,填补技术空白

能够观测海洋、“巡检”水下设施的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机器人,适合涉水娱乐、运动爱好者的智能动力浮板、水下助推器……走进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之蓝),一款款“黑科技”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成立于2013年的深之蓝是全球首批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水下智能设备的制造企业之一。发展近十年来,企业逐步向深海“开疆辟土”,如今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企业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此前在国内市场中,“深海”是一片几乎未被触及的领域。从无到有,创新是深之蓝挺进海洋的重要推力。

“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但我们正是为着创新才一头扎进了水下。”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仓说,为了打破国外在水下探测作业领域的技术垄断,深之蓝潜心研发,逐步推进水下装备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随着技术的积累沉淀与涉水运动爱好者的不断增加,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空间广阔的消费端。“之前市面上的水下助推器主要应用于潜水领域,设备大而重、价格又很高,普通大众几乎接触不到。”魏建仓说,了解到市场情况后,他决心以产品轻量化、价格亲民化、操控简单化为目标进行开发,让更多人享受涉水运动的快乐。

经过多年培育经营,企业推出的水下助推器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吸引了一批“铁粉”。公司通过工业级产品积累了大量技术,也借由消费级产品建立健全了供应链体系。

“一方面,科技创新回应了人们探索水下的新需求,进一步挖掘了消费潜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成就民族品牌,用‘硬实力’赢得海外客户的尊重和认可。”魏建仓说。

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00余项、产品销往70余个国家、5年间产值增加近20倍……如今,深之蓝的发展蜕变让企业更加坚定地扎根在渤海湾畔。

近年来,相关部门从政策、人才奖励、课题支撑等多维度提供助力,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生产制造基地、深海实验中心等。“最初选择落地在这里,就是因为专业的服务团队、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相关部门对产业变革的深刻理解。现在,深之蓝的成长正能证明天津既拥有深厚的科技创新土壤,也有活跃的科技创新氛围。”魏建仓说。

高空翱翔,赋能美好生活

城市夜空中,1000架无人机变换队形,汇聚成多位奥运健儿的荣耀时刻,为人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光影秀”。

这一架架无人机的“起航地”,是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飞智控)。作为一家以无人机智能控制、集群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工业级无人机领军企业,近年来,一飞智控着力“做深方向”,在无人机编队产品研发上不断突破创新。

“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分关键。”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云说,为破解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无人机编队产品、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公司研发团队不断更新技术与管理手段,在去年11月发布了第三代无人机编队机型。

在这家年轻的企业里,“85后”“90后”科研人员占到绝大多数。年轻的他们在技术创新之路上“屡建奇功”。

优化无人机编队智能操控体系是技术攻关的难点之一。近两年来,科研人员详细梳理试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飞行安全性作为突破关键。

“我们在无人机控制方面增加了很多安全策略,比如规定在某些条件下触发无人机自动返航、缓慢降落等,防止无人机飞丢或者‘迷路’;此外,我们还在机身上增加了传感器,便于及时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运营的安全性、便捷性,进一步控制成本,对未来产品大规模应用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张云说。

为了保证创新动力源源不断,企业将约40%的利润都重新投入到了科研团队建设和重要项目研发中。疫情期间,相关部门靠前服务、问需于企,帮助企业进行银企对接,缓解了资金周转的压力,也让科研团队更加心无旁骛地将精力投入到主业之中。

随着人们对无人机价值的认识逐步深入,一飞智控的应用受众不断增加。2021年,一飞智控成功完成近300场无人机表演,起降无人机超过16万架次。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无人机产量近万架、营收同比增长20%。无人机应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我们的成长速度可能会更快。”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齐俊桐说。

“科技产品不再‘孤单’了。”齐俊桐感慨道,“几年前,看到无人机的表演后观众会问‘这是什么机器’,而现在更多是问‘它还能做些什么’。人们不仅对智能技术为生活提供的便利更加理解,还愿意帮我们提出产品开发的新点子。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大家对智能科技的渴望以及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向前。”

陆上驰骋,打造智慧场景

在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封闭测试场10公里的环路行程中,自动驾驶车辆从容转弯、避让行人,应对起复杂交通场景仍然得心应手。

“一路畅行”背后,是车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技术的相互赋能。

车内搭载了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能够实时快速识别周围环境;而在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道路周边也已加装了边缘计算、激光雷达等路侧设备,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开启“上帝视角”。

“先导区以车路协同物理环境建设为基础,以虚拟、封闭、开放三级测试服务平台打造测试场景,通过标准规范与功能验证支撑产业技术发展,以安全数据监管平台作为应用服务保障,实现了区域的示范引领及生态优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智能网联部部长张亚楠说。

汽车制造常常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产业是集大成者的产业之一,各个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都会体现在汽车上。汽车技术的迭代发展不仅代表着、逐步满足着人们对新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引领着国内钢铁、橡胶塑料、化工、零部件等多种行业与销售方式的转型升级,为整个价值链体系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说。

为了助力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让车辆变得“更智慧”一直是近年来行业研究创新的焦点。

在先导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集中攻坚,开发了一百余种车联网应用场景,通过上线车路协同应用App,促进车联网应用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关联。此外,中汽中心还实现了智能网联接驳车在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天津南站等区域常态化运营以及京东配送车在居民区的常态化配送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25000公里。

“很多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情景,现在已经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成为现实。”安铁成说,一台台汽车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过程中大有可为。“先导区的‘先行先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的建立、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也会在车路协同的城市应用推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21年末,天津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9000家,独角兽企业9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0家,市级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分别达到4974家、378家、230家。目前,天津市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86家,在孵企业4300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06家,常驻企业和团队6200个,科技型企业“底盘”不断壮大。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息,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止。在津城的沃土上,株株新芽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涓涓细流也定能汇聚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力量。(记者 刘惟真 天津报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6. 由于人力问题,熊果将不代GO直播卡,请自行找购买渠道半个月来大家都辛苦了,马上就来迎来28 reasons降生的日子,也请大家在支持涩琪的时候量力而行,理
  • 今後については、環境が整い次第改めてご報告致します。[心]#立石晴香[超话]#【ご報告】いつも応援してくださる皆様、関係者の皆様へ株式会社ヒラタオフィス様とのマ
  • #石家庄疫情# #河北人身边事儿#【抗疫保供冲在前 36524便利店里的“兵哥哥”】#石家庄身边事儿# 今天要说是这个90后小伙儿有点特殊,他是36524便利店
  • 宝满月啦~至今回想起那天都还有上战场前的紧张和凯旋而归的喜悦这一个月就叫做磨合期吧担心你的任何一点小问题体会你的任何一点小情绪欣喜你的任何一点小进步……见过凌晨
  • 曾经发了疯的想如今却拼了命的忘入了心的人难忘真正的伤心是没有一滴泪的一个人的独角戏终究抵不过时间的侵蚀久了也就淡了有些人和事弄不懂,猜不透就不要去懂不要去猜不执
  • #mewgulf# 20200828如果你去问MG饭圈的人,10个有9个半都会说Mew那天早走了。列下那天最后的时间线(追溯的,时间点不会太准,现后次序会因为搬
  • 站在高台上向远处眺望,能看到一弯明亮的水道呈倒卧的S形状,两边密集的插满竹竿,应该是用来悬挂紫菜或海带晾晒的,典型的浅水湾区海产品养殖基地的模样。看来,这个渔村
  • 还有这件 f21 的牛仔外套,把标签拍给泥萌看,我的天,我拿到的时候翻开真的被惊到了,哈哈哈,意外的淘到宝了,这种原单质量真的和商场差不了多少,价格也便宜,版型
  • 【#外交部回应所谓美澳日联合声明##外交部奉劝个别国家好好读读历史#】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个别国家为一个中国原则加上各种前缀后缀,试图歪曲虚化,掏空一个中国
  • 5、命浊:以暖、寿、识三为体,催年减寿为相,或者可以理解为地水火风之色法与见闻觉知之心法,互相依存为其命,也可以理解是见浊、烦恼浊的见思二惑为其受报之因,而感得
  • 2022.10.2截图记录一下跟哥走了ls城一圈的步数hhh 把他可是整累了 不仅腰痛 平时熬夜第一名今天十一点就睡了 笑死我了竟然一张吃的都没拍 但今天吃得巨
  • 不过,很多王菲的粉丝都解释,菲迷们都知道,Ryan是王菲十多年的老粉丝,因为拍下过很多王菲有特色的照片,引发天后关注,两人从粉丝发展为朋友。事实上,对于张柏芝的
  • 李超英说,居民的高度配合,让核酸采样更快,一上午他们可以验证或录入1200多人的信息,3天下来,他们两人已经累计完成了3600人次的信息验证或录入 。在值守点的
  • #千美黛一抹瘦#【千美黛一抹瘦全国总代招代理】附上:排出物检测报告!#千美黛一抹瘦董事a杰##千美黛一抹瘦执行董事##千美黛一抹瘦创始人##千美黛一抹瘦代理怎么
  • 当然,于根伟执教的天津津门虎,最近势头很猛,他们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依然先后将河南嵩山龙门、大连人挑落马下。如果武汉三镇再遭阻击,那他们有可能失去榜首位置。
  • 找到被执行人后法官又以不在工作时间为由拒绝,疫情期间拘留所不上班不抓人。案件不能一拖再拖,长期挂起,无人问宗啊!
  • 】这里与故宫同岁,却藏着北京最美的秋色,不少老北京都“偏爱”这里!这里依水而建,闹中取静这里是“五塔寺”又叫“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近日,北师大红色碑石刻拓片在这
  • 十一☆小长假#之坝上白桦林.〈天气:冷.需要防风.〉都说草原秋天去不好,草都黄了,我却偏道秋天的坝上最美丽.草还没全枯萎,留着淡淡的浅绿配着枯黄的杂草,更美.远
  • 后来蒙正,升任宰相,依朝廷规定,凡是宰相之子,都授予员外郎官职,蒙正上奏恳辞说:「天下才能之士隐居山岩者很多,臣子只是刚离襁褓的孩童,如果承受这份宠命,恐会暗中
  • 最近我也在面临一个人生抉择,会被萧逸这份“不能选什么都对吗”的嚣张给感染到鼓舞到...谢谢萧逸! @成毅 成毅周亦安|电视剧底线|李莲花|莲花楼|傅云深|南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