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楼以上居民注意了,2022楼市“新规”下,3类房子或降价也难卖掉】过去二十年,很少有人买房亏本,或者说,投资买房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归根结底是因为房价一直保持上涨姿态,且每年涨幅都超过了10%——房子不仅实现了资产保值,更实现了资产大幅升值。准确地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2020年,全国平均房价上涨了534%,年均涨幅高达26.7%。这还只是平均数据,如果聚焦到人口增量明显、经济较发达、医疗教育产业等资源丰富的一线城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过去二十年,房价少说也上涨了10倍不止。

以深圳为例,2000年房屋均价只有5400元/平,但是到了2020年已经飙升到8.7万元/平,涨幅高达16.1倍。核心区优质房产,20年涨幅超过20倍的比比皆是。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买房稳赚不赔”这一延续了二十多年的神话在2022年被彻底打破了。首先,房价不涨反跌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522元/平,同比下跌10.3%。

其次,国家开始动真格调控楼市了,不仅针对商品房市场实施严格的限购、限售、限价政策,而且开始对开发商“出手”——“三道红线”、“房贷集中度管理”等措施下,这两年开发商日子很不好过,仅2021年就有400家房企破产出局,这还不包括数以万计遭遇重大“债务问题”的企业。强如恒大,现在都已经躺进了ICU,更何况全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开发商;

再者,2022楼市“新规”下,房地产分化日趋明显,这意味着投资房产出现了重大变故。简单来说就是,在“新规”下,投资房产获得收益的难度大幅增加。尤其是4楼以上居民要注意了,因为在专家看来,4大“新规”下,2022年有3类房子或降价也难卖掉,也可以理解为可能“无人接盘”。

具体哪4大新规,为什么说在持续分化的房地产市场氛围下,买房的难度会直线上升?且听我们娓娓道来:

第一,3月14日,住建部就《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规定,二层以上须装电梯。虽然发布的是征求意见稿,在房产专业人士刘博看来,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文件”实施,一般周期是6个月左右,这意味着部分城市的“新规”将在2022年正式实施。房产专家卢俊就表示,一线城市在2022年可能会率先实施,其它城市陆续跟进;

第二,住建部、发改委发布新规要求:2022起鼓励符合条件的4层以上的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值得一提的是,发改委还敦促各地,要加快完善“提取公积金用于个人支付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相关政策。此外,根据住建部的部署,未来5年,要针对全国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17万个老旧小区完成三大内容的改造;

第三,2021年5月份和9月份,住建部联合多部门分别发布了《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文件,这就是所谓的“限高令”,真正实施也是从2022年起。“限高令”对各大城市未来新建住宅的高度,都设置了“红线”。尤其是针对全国为数众多的县城新建住宅,更下发了3大要求: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建筑占比不得低于7成、最高不能超过18层。在业内人士看来,“限高令”本质上意味着,未来高层住宅要给多层让位,换言之,不符合规定的高层一律停建。

第四,限制城市无限扩张,严控大拆大建。2021年8月底正式实施的“防止大拆大建”文件,以及今年的工作报告,均提到了2022起要“限制城市无限扩张”,对于新拆和新建,都有新的要求:拆除比例不能高于单元建筑面积的20%。另外还将矛头直指“撤县设区”。国家急着“踩刹车”,背后的意图再明确不过:遏制一城独大,盲目摊大饼发展;提振县域经济发展。

上述4个文件或者新标准,我们统称为是2022楼市的“新规”。总的来说,在新建住宅4层以上必须加装电梯、县城以多层为主、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旧改、限高令、防止大拆大建等举措下,未来城市的分化会日益加剧。更重要的是,这些新的规定,对存量房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4楼以上居民要注意——第2-4条新规都涉及4楼以上居民。简单来说就是,对存量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而言,2022起,有3类房子或“无人接盘”,可能降价也难卖掉,4楼以上居民注意了。房产专家刘博建议早打算:落袋为安或置换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房产,否则可能面临“砸在手里”的风险:

1、房龄长,且梯户密集的“老破高”。

“老破小”大家都知道,是指房龄长、建筑基础破旧、社区狭小的老房子,而“老破高”指的是房龄长、楼体设施破旧的高层建筑,尤其是梯户密集的老房子,两梯六户、两梯八户等,一般基础条件都比较差,比如人员杂乱、设施破旧、秩序混乱、噪音大等,这类房子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价值都不大。

为什么这么说?未来在4层以上的老旧小区旧改加装电梯、严控大拆大建的背景下,市场上会出现更多更优质的好房子,相比之下这类“老破小”不管是居住舒适度,还是改造翻新、拆迁的概率都比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房子老化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不排除未来会沦为城市中的“贫民窟”,必然会被更多追求新、优、特的购房者所抛弃,无人接盘也不意外;

2、严重过剩、商水商电、无学校且流动性差的公寓。

一线城市核心区域优质地段的高端公寓,一直都备受有钱人青睐,比如深圳南山的公寓,一套总价或高达数千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寓产品都有价值。一方面,市场上的公寓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公寓交易税费高,利润空间小。尤其是那些无学校、流动性差的公寓,买到手后就可能砸在手中。

过去几年,开发商喜欢打着不限购、总价低、单价低等幌子,兜售公寓,尤其是城市的年轻白领,喜欢购买单身公寓产品,殊不知这类房子除了居住,投资价值几乎为零。事实上,商水商电的公寓其实居住成本比普通住宅要高一倍以上。

2022起,在楼市“新规”下,尤其是住宅实施新标准,4层房以上全部装电梯,老房子趁着旧改还能翻新,当市场上选择足够多的时候,公寓就算降价也很难卖掉。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的公寓都会面临无人接盘的窘境;

3、三四线城市盲目“摊大饼”开发的新城区、无配套新房。

马光远曾经说过,大量的三四五线城市,房子已经严重过剩,投资这些地方的房子是火中取栗,炒作这些城市的房价是丧尽天良。在我们看来,这话非常有道理。和一二线城市相比,三四线最大的劣势就是,留不住人,归根结底是基础产业、金融、投资、资源等不发达。但很多三四线城市恰恰不接受现实,过去这一轮棚改货币化政策的助推下,盲目“摊大饼”开发新城区。在我们看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土地财政。但在需求和供应极度不平衡的情况下,很多三四线城市空置率高居不下,而且配套规划难以落地,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基于这些事实,未来三四线及县城的新区,很难发展起来,这意味着其人口、公共设施、通勤交通等配套都无法兑现,所以这类房子买到手中,可能就是接盘的最后一棒——本地购房需求释放殆尽,外地购房者又不可能进场,因此,未来这类房子就算降价也很难脱手。

20个职场黄金法则,它能有效的帮助你更好的在职场生存。

  1、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

  职场上,想要过的轻松,不想往上爬,那就只能做一辈子的龙套。作龙套的坏处就是:送死你先去,功劳全没有,裁员先考虑。现在的职场绝不是养懒人的地方,你要比别人生存的好,就唯有当主角,让别人去做龙套。你不能踩着别人肩膀,就只能做他人垫背。

  2、每个人都要有大志,就算要毁灭世界也可以

  胸怀大志是做主角的首要条件。在职场上,你若没有一个奋斗目标,就不可能进取的往上爬,到最后只能沦为龙套,成为别人的牺牲品。所以不管毁灭世界,还是成为第一首富,你都必须心存志向,以此为目标。

  3、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己的

  当提起大志时,有人会想到企业目标,想到企业文化,想到老板慷慨激昂的演说。忘了那些吧,老板的理想只是老板的,而职场上,你是独立的。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被轻易忽悠。不管别人有什么理想,要牢牢记住自己的大志,这才是立命之根本。

  4、如果真的没大志,那就为钱奋斗

  每个人都有解甲归田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钱,谁要当这个官呢。所以赚钱是人最主要的追求。职场上很危险的局面,就是老板用理想笼络人,想让人不拿钱白干活。但真的肯不要钱干活,那你就是没价值的,既然没价值,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金钱是唯一衡量你价值的东西。你真的一无所求的话,那就为赚钱而奋斗。

  5、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职场与此一样,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不聪明的人,最多笨拙一些,事情做的差一些。而在职场上,这不是很大的罪过。但不小心就随时会触犯到别人的利益,犯下得罪人这个职场大忌。到那时,穿小鞋都不晓得是为什么穿的。管牢嘴,能风花雪月的时候就少议论同事,能说人好话时就别说坏话。

  6、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别奢望你私下说的话老板就听不到。老板能知道一切,这是真理。在职场上完全相同,只要你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就得担心谈话对象会把话传出去。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句对公司的议论,最后都会传到老板耳朵里。所以你跟任何人说话时,都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可说可不说的也闭嘴。

  7、偶尔对老板交心是必要的,但要有的放矢

  记住,促膝长谈是种手段,而不是真的让你什么都说。偶尔的交心,说些无关紧要的私己话,能让老板觉着你贴心。而事实上,从没一个上司会对你真的交心。切忌一热泪盈眶,就把心窝子都交出去。被出卖的,永远是交心的那个。

  8、不管什么时候,装傻总是最不易犯错

  金庸也曾经说过,他年迈耳背后,该听见的话就能听见,不该听见的话就听不见。当有人要你当面表态站队,要你选择事情的方向,不管你怎么选都是错的。那么装傻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没选择时最不易犯错的方法。别担心装傻的样子很拙劣,即使每个人都看出你在装傻,可他们依旧拿你没办法。真正倒霉的是那些明确表态的人,有这些龙套牺牲,怎么也轮不到你。

  9、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在职场上,总把自己当最聪明的人,一定是做龙套的命。真正聪明的高手,是大智若愚,该精明时精明,不该精明时装傻。

  10、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所以在职场中,和上司们搞好关系是一门必须的功课,为自己找好靠山很重要。而比此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足够的价值,以致于每个上司都必须拉拢你。

  11、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这层意思一定要明白

  当一个上司对你说,你是他的人时,心里一定要清楚,上司并不是你的人。你是他的,他是他自己的。当你的事情与上司的利益有**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出卖你。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你是你自己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别相信上司故作亲近的话,那随时都会是陷阱。

  12、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如果上司真的对你放心,他根本不用经常提及。真正的信任,是通过行动表现的。当上司愿意把害人的事情,把职场斗争的事情和你一起做,那才是信任的表现。而上司口头说对你放心,则反而要当心了,很可能你做了什么,让上司产生你不忠的怀疑。

  13、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

  当上司相信你,让你做一些事情时,心里必须要有本帐,别傻兮兮的什么都做。你要站在上司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了解上司为什么要做,能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再以自己的立场抉择,有些做,有些推脱。就算是象余则成这样看似对站长忠心耿耿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会做的。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去做,不符合利益的想法推搪。用做了的事情取悦上司,而不做的事情则让上司知道,你已经完全尽力了。

  14、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到新的靠山

  在职场里,经常发生上司突然垮台的事情。如果你不幸遇见,千万别惊慌,独自完成手上的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精彩。而这就是你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你可以借此找到新的靠山。还是那句话,必须要让自己有价值,这比有人罩着你还重要。

  15、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和“让自己有价值”这两句话间并没有矛盾。价值是体现在关键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才要突然爆发的。而无关痛痒时,尤其是做些没功劳只有苦劳的活,别做太好。永远干得好,就会一直干下去。若让人觉得,你只有做庸碌工作的才能,就算干到累死,你也没有爬上去的那一天。

  16、一定要有缺点

  在职场,一定要有缺点,一个完美而毫无缺点的人,会遭人嫉恨,会被人敬而远之。如果连上司都对你敬而远之,那职场之路就危险了。所以聪明人会故意暴露些缺点,尤其是无关痛痒的缺点,让上司以为他能拿捏住你,那才是最安全的境地。但缺点绝不可致命,却不能是你真正的短处,只可以是风花雪月时谈起的余兴节目,和人套近乎有余,想以此要挟则没门。

  17、高你半级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同级的是天然敌人

  如果已经有一官半职,那对这句一定感同身受。因为高你半级的人会有危机感,怕你随时都可能与他们平起平坐,所以有机会他们就会打击你。而不管高半级还是一级,都是上司,他们给你穿小鞋就危险万分了。而同级的人是必然的敌人,只要你们的上司不是傻瓜,就一定会挑拨手下争斗。

  18、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职场中,九真一假也是最佳法则。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是得不到上司信任的,只有忠心耿耿,几乎不说谎的人,才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骗到所有人。你要当老实人,老实人才能取信于人,没有别人的信任就没有关键时的谎言。说谎只需要在最最关键的时刻,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

  19、把每个谎话都当成性命攸关,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

  职场上很关键的难关,就是怎么过自己心理关口。有些人天生不会说谎,一说谎就内疚。这时候,就需要想起你的大志了。当一个人有志向,有理想,有信仰的时候,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余则成为了完成任务说过谎,杀过人,也做过很多坏事。这完全因为他有信仰在支撑,所以并不会内疚。而你也要记住,每个谎言都可能是性命攸关,如果过不了自己的心,就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如果这么想了,你还会内疚么?

  20、每个人都站在恶的那一面,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

  最后讲一句关于理想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有利于自己理想的则是善,不利于别人理想的则是恶。因人们各有各的立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别人眼里,你必然站在恶的那面。你永远都是自己的善,别人的恶。但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大善,怎么样才是大恶呢?为实现理想说一句谎,这是恶,但不是大恶。而如果你的理想是毁灭世界,那才是大恶。譬如你以事业红火,同事幸福为理想,那么就算为这个理想做了坏事,也不过小恶。行大善而为小恶,历来被圣人们不齿。可圣人自己也这么做。如此的圣人可以从孔子、孟子、王阳明一直排到更近更近。儒教里有知行合一的法门,就是要你明白,只要理想大善,便可无所不为。然而,你必须真的确信自己的志向是善的。

认知水平低的人,很努力会没用洞见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前几天重温电影《1942》,里面一句对白让我很是震撼。
财主范殿元在家破人亡时,对着自家长工说了这样一句话:
“等我到了陕西,立住了脚,那就好办了。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长工拴柱说:“好啊,东家,我到时候还给你当长工!”
同样是一穷二白,十年后,财主仍旧是财主,而长工无论怎么努力,到头来依旧是长工。
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认知如果永远停留在脚下,不往高处看,无论走了多远的路,都只能是原地打转。

01
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芭芭拉为了搞明白美国底层穷人,能否通过辛勤劳动摆脱自己的命运,做了一个社会实验。

她和所有朋友断绝联系,化身普通的劳动女工,深入美国社会底层,终日和那些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的工人生活在一起。
在接触了各种社会背景的低薪群体之后,她得出了结论:几乎不可能。
她说,很多人之所以一直呆在社会底层,不是社会的迫害,而是认知水平受限。
芭芭拉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实验期间她遇到一个女服务员盖尔,盖尔每天的收入约40--50美金。
而她所住的临时旅馆,每天房租是40美金,且需要日结。
这也就意味着,她交完房租后,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芭芭拉很奇怪,问她为什么不去租一间更加便宜的公寓。
按月租的话,每个月能省下不少钱,久而久之,可以用这笔钱去学一门技术,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
女同事听完之后翻了个白眼说:
租公寓要先交一个月的定金,少说也要1000美金,我上哪去弄那么多的钱去?
其实,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是储蓄还是去借款,1000美元都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但盖尔不愿意做出改变,也不愿意承受任何风险,只能困守当下。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管窥效应。
当一个人的眼睛,只能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那么他只能看到管子里面的东西。
就像故事中的盖尔,她的视线中,只有捉襟见肘的日薪,即便有无数改变现状的方法,她也无法看到。
最后的结果就是,每天用交完房租剩下的钱填饱肚子,日复一日既不安于现状,又觉得无力改变,只能得过且过。

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真正能限制一个人的,从来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认知上的困顿。

02
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段话: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努力很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没有方向的努力是无头苍蝇,没有思考的勤奋会是四处碰壁。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条路边有两个花园。
其中一个花园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另一个花园花草繁茂,鸟语花香,一片勃勃生机。
花园里两个园丁的状态也迥乎不同。
第一个花园里的园丁,一边拔除杂草,一边咒骂着,累得满头大汗。

而第二个园丁好像毫不费力,此刻正悠闲地躺在一棵树下,悠闲地哼着小曲。
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和努力下,花园差别会这么大呢?
原来,漂亮花园的园丁最早也在不停地除草,兢兢业业,一刻也不得闲。
但后来他发现,无论他再怎么辛苦地拔,杂草都拔不完,等他处理完一边的杂草,另一边的又长起来了。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去市场上找到一些比杂草生长速度更快的花草植物。
这些植物生长起来,很快就挤占了杂草的生长空间。
从此,他再也不需要为杂草烦恼了,过起了悠闲的生活。
同样面对的困扰,第一个园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未解决问题,而第二个园丁,勤于思考,找到问题的本质,不费吹灰之力,药到病除。
《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一书中,提到了“低水平勤奋”与“高水平勤奋”的区别。
低水平的勤奋者,就如同下面这张图里,往返运送货物的人,忙于简单重复的运输,却从未低头看看脚下的轮子。

而高水平的勤奋者,可以通过思维的升级,方法的转变,工具的辅助,以同样的努力取得倍数的回报。
思考不到位,所谓的勤奋都是扯淡;认知不到位,所谓的努力都是白费。
只有真正有效的勤奋,才能带来真正有效的成长。

03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和铸造者。

很多事情光靠努力是不够的,导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认知,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根本是思维。
雷军曾向晨兴资本的刘芹讨教投资问题。
“我一直认为你做投资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你能告诉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吗?”
刘芹回答:“我相信天道一定能酬勤,如果勤奋的话,你一定能做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者。”
刘芹本以为这个答案至少能得到雷军的部分认同,但雷军当即反驳说:
天道不一定酬勤。
几乎所有认识雷军的人,对他都有一个相同的评价:勤奋。
雷军曾是名校毕业学霸,在金山工作时,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十年如一日,被称为“中关村劳模”。 
然而他的聪明勤奋并没有换来相应的成功。
微软迅速发展,他所在的金山公司,发展缓慢,当时比他晚出道的马云,已经狠狠地把他甩在身后。
他痛定思痛,辞掉金山总经理的职位,当他从忙碌的工作中抽身出来时,才看到新浪、网易、搜狐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
那时,他深刻地认识到,他不是输在了勤奋上,而是输在了战略上。
如果没有认知的转变,雷军可能现在还是那个在中关村夜以继日工作的“打工人”。
回顾这段经历,他颇为感慨地说: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现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比拼,不再是努力程度的较量,更多的是对事情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


04
猎豹CEO傅盛曾经说: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呢?三个建议送给你。
1.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想让思维发生质变飞跃,知识储备作为量变就是必不可少的。
而帮助我们拓展知识库的方法,无非两种,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就读万卷书。
苏轼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观”,就是广泛涉猎,大量阅读,“约取”,则是一个去芜存菁、去伪存真的过程。
只有当你大脑中存的知识足够多、足够深刻的时候,才能和世界碰撞出火花,从而形成“厚积薄发”的思维跃迁。
2. 心怀敬畏,保持空杯。
一个人知道得越多,越会觉得自己所知甚少,不知道的东西更多。
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已知的永远是一小部分,未知的才是海面下看不见的冰山。
所谓的成长就是保持高度敏感,对新事物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大量吸收新的知识,向外探寻,向内思考,不断打破自己,升级自己。
3. 历事炼心,知行合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识如果不实践,永远无法内化成自己的认知,只有敢于行动,去经历,去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解。
古人说历事炼心,从事上悟理,在理上改行,长此以往,才能实践出真知。▽有句话说得好:认知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想要实现人生的逆袭,必须提高认知,拼命努力,洞穿事物本质,见大通简,才能迎刃破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奥方代表团由12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组成,奥方嘉宾在科技日上介绍了奥地利在不同领域的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Link: #蒲江新闻#【成都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2
  • 分分合合吵吵闹闹最后也是不欢而散,和平分手了……我兜兜转转,又联系上了,我觉得我还爱他,即使过了3年,照片我也舍不得删……我很想他,我很想重新在一起从小学到大学
  • 我没忍住把买的布甸包长了两口好好吃啊哏揪的面包皮配上布丁馅和芋泥 期待明天早上[打call]六一快乐虽然半夜不该看的东西但不影响今天心情格外的好上午突然决定泰山
  • )…接起来才晓得……嗯~位置定位错了[衰]…最后不得不请外卖小哥喝奶茶啦~亏大发[伤心]•┈ ✨ ┈ ┈ ✨ ┈•害~一般这种情况,我知道他又要说我了[抓狂][
  • 咱们就是说这一刻,我瞬间活了!中午下着大雨,来婆婆家吃火锅,吃完了,张老师要去上班,我们四个人,他一走就我们三个大眼瞪小眼了,我心里可慌,结果我公公直接来了句你
  • 元子华禅师,大历九年,于润州观音寺,诵《弥陀经》六月,忽得疾,夜闻香气乐音,空中告曰:粗乐已过,细乐续来。)  8、南无具安乐如来、南无无垢光明如来  (念诵一
  • #王俊凯vs王源唱知足#你们吵完了吧,听我来说说,在你们互撕互骂的时候,营销号收益倍增啊,在赚不到钱需要kpi的时候,就会拉34 23 24出来,你们还不信,你
  • 這大概是當初,因為補夢人而選擇了催眠&NLP這堂課,所沒有預料到的發展吧!#催眠# #疗愈# #无眠之境# 其实是近两个月的图纸集合了,最近备考FG
  • ”大魏跟小贺说完气也消了,听说也快通车了,就回家等着了。晚上大魏和小贺喝酒说:“这县长还挺办事,一来就通车了。
  • #云的看剧日常# 青羽䌷确实是喜欢凑斗的吧,我记得第一次见到佐仓想之后她和凑斗约着吃饭,一进去点餐就是那种对亲近之人才能有的自然与放松,没有紧绷感,感觉佐仓想更
  • 养肝:花生豆浆花生、大豆一起榨汁喝,有较好的降血脂、延年益寿的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食用。转载/来自网络你没见过的偏方、验方【花生这样吃】每天一把花生果护心脏、
  • 时症:时辰病,取俞穴或荣穴(荣穴较痛)例1️⃣火克金心:热不断的搏动(体温来源于心脏)肺:寒冷,好像天上天空心与肺:好像引擎和水箱热的本性是往上升的,光⬆️不行
  • 【【仙流or其他SD相关不拆逆的产品】】 本街道不接受任何拆逆相关制品 摊主招募传送:839/045/565 游客唠嗑传送:175/156/496-------
  • #宋亚轩[超话]##写给18岁的宋亚轩##凝聚v力量# (这条为什么要➕哥们)hi,18岁的小宋老师,和小宋老师已经相识三年了,在这期间我通过一个个或长或短的视
  • 1⃣️实名制羡慕人家大学 真的好多好吃的哇 我是土狗我没见过世面 几条街全是吃的 全是摆摊摊的小吃车 2⃣️️这个傻子哈哈哈哈 点个特辣螺狮粉 辣的想 油红
  • "为什么救我?我是坏学生""你救过我,你还给小猫搭窝,让它们有了家,你常去李婆婆家帮忙,照顾她,你才不坏,你很好啊"春生
  • 这时,沼田德重也失去了以往的淡定,他大声怒叫着,让日军把醉春楼的所有人,全部都杀了。吐了几乎没有的一咩咩泡泡,还是非常害怕手指,一有风吹草动就在水里弹射#微博公
  • 2022年的河南高考可谓是全国最热闹的一年,原因就是有数量特别多的985大学,在河南发生了大面积的断档,就比如说人大的排名直接从1000多掉到2000多,天大从
  • 李莲英在慈禧的背后帮她顺了顺,慈禧摸着胸口大口喘着气,刚平复下来就指着试菜宫女呵斥道:“来人,把她给我拉出去杖毙。李响点了根烟,烟气在半空中腾起裹住了男孩抱着垃
  • #EXO[超话]##吴世勋[超话]# 嗨小勋宝贝 生日快乐啊 今年也是我们的第十一年了 是真真切切的一起走过的十一年 也为你过了很多个生日 和你一起成长 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