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节又申明贪利之害。以世人好利心重。故不惮词之重而言之复也。太上婆心。反覆叮咛。至矣尽矣。人世淫杀凶逆等罪。其事不易为。其人不多见。惟取财一道。千变万化。不可穷诘。天下无不用财之日。则天下无不取财之人。天下无不取财之人。则其取之也。义者少。而不义者多。不问可知矣。何谓义。曰。情理而已矣。取之而人乐与我。是之谓近情。是之谓义。不乐与我。则不近情而非义。取之而我可告人。是之谓合理。是之谓义。不可告人。则不合理而非义。不论多寡也。使取非其义。而可以安然受用。则亦何妨顺人心之所便。而听其施为。而太上谆谆若此训戒。知世有非义取财之人。即有非义失财之人。一人快意。一人伤心。或一人快意。而十人伤心。百人伤心。千万人伤心。天道好还。何厚于快意者。而薄于伤心者。然则冥冥中之不平。而思直其事者。必皆攘臂而起矣。太上知其故。而正言戒人曰。勿取。人不从。婉言晓人曰。不可得。人不信。即危言劝人曰。得之者不祥。人亦且图目前。不暇远虑。莫如唤醒曰。得与不得同。则人之贪也。庶少杀乎。故以漏脯鸩酒譬之。漏脯鸩酒。入口立毙者也。人虽狂愚。未有知其为漏脯鸩酒。而贪饕饮食。举筯衔杯者。知非义之财。为漏脯鸩酒。则虽万千入手。亦将举阿堵而不用矣。非得与不得同乎。夫得之而不用。天下无益之弃物也。坏尽心术。使尽机谋。以求天下。无益之弃物。夫何为乎。然漏脯之馨香。等于脍炙。鸩酒之甘美。不亚醍醐。人见其馨香甘美。又将起一幸心曰。未必果然有毒。其不引满大嚼者无几矣。迨吐之不可。下之不能。断肠裂肤。死不旋踵。而后叹见之不早也。不可为矣。菜羹麦饭。村酒山蔬。入口虽无甚味。而陶然半酣。恬然一饱。扪腹自得。其苦乐相去何如哉。证案散见上文。详明且尽。兹不再附。
【译文】这一节又申明贪图利益的危害,由于世人喜好利益的心很重,所以太上不怕用词过重,言语反复。可见太上的苦口婆心,反复叮咛,已经到了极处。 其实人世间的奸淫残杀,凶恶叛逆等罪恶,并不是容易做得出来的,这种人也并不多见。只是取财的方法,千变万化,不可穷尽。天下没有不用钱的日子,而天下没有不贪取钱财的人。天下没有不贪取钱财的人,那么他获取钱财的方法,合乎义理的就少,而不合乎义理的就多,这不用问就可以知道了。什么是“义”呢?就是说:“合乎情理而已。”若是获取的时候,别人也乐意给我,这就是“合乎情理”,也就是“义”。若是获取时,别人不乐意给我,这就是“不合乎情理”,也就是 “非义”。若是获取时,我可以告诉别人,这就是“合乎义理”,也就是“义”;若是不 可以告诉别人,那就是“不合义理”,就是“非义”。获取钱财不论多少,若是取得的手段不合乎义理,也可以心安理得的受用,好像也不妨碍人心和别人方便,从 而就可以任其自然的去做吗?然而,太上却是这样地谆谆训诫,这是因为他知道, 世上有不以义理来获取钱财的人,就会有不合义理而失去钱财的人。一个人因为获取钱财而高兴,就会有另一个人因为失去钱财而伤心;或者一个人高兴,却有十个人伤心、百个人伤心,甚至于会有千万人伤心。然而,天道是很快就会有报应的,又怎么可能单独厚待那些高兴的人,而薄待伤心的人呢?所以在冥冥之中,有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想让这些事情公平的神明,必定会积极的去处理。太上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才用正直的言辞来告戒世人说:“不要贪取。”但是,世 人并不听从。于是,又再以委婉的言辞来告知世人说:“不可贪得。”世人还是不相信。然后,就赶紧用警惕的言辞来劝戒人说:“贪得的人会不吉祥。”世人还是只贪图眼前的利益,没有空闲的时间去往远处思考,不如唤醒世人说:“得与不得的结果都是一样。”这样世人的贪念或许会稍微减少一些,所以就用有毒的肉和毒酒来做比喻。毒肉毒酒一进到口里,人立刻就会死亡。人即使再疯狂愚昧,也不会明知它是毒肉毒酒,还要贪图饮食,举起筷子去夹起毒肉来食用,拿着杯 子去装毒酒来饮用吧!知道非义之财,就是毒肉毒酒,那么即使有万千的钱财到 手,也会将它看成无用之物而不敢用,这不就是得与不得都是一样了吗?至于获得而不用,那就像天下没有用处的废弃物一样。若是使尽心机、用尽计谋,来求取天下没用的废弃物,这又何苦呢?然而,毒肉的香味,等同于烧烤的细肉;毒酒的甘美,不亚于醍醐。世人看到毒肉毒酒馨香甘美,就会生起一种侥幸的心理说:“这未必一定就有毒吧!”所以,就没有几个人不斟满毒酒,不大块吃毒肉的。等到吃下去以后,吐也吐不出来,拉也拉不下去,肠断皮裂,等到快要死亡时, 才感叹不能早些知道这样的结果,现在已经无法挽救了!唉!菜羹麦饭,村酒山蔬,吃在嘴里虽然没有什么味道,然而却也能高兴得喝个半醉,安然地吃饱,摸摸肚子而怡然自得,这其中地苦乐又相差有多远呢?这些案例已经分散记录在上文里,非常的明白而且详尽,在这里就不再附上案例了。

#方思明[超话]#若是能携手同行,同生共死,或许,也算一种圆满。
《逍遥生》
人生逍遥二字,最是难寻。身处江湖,身不由己,浪涌时,无人可逃……

——前言

“你为什么不救他!”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世间万般事,凭什么你们可以高高在上地定义一切!”

“你明明可以……你只要不插手,她就不会因你远走他乡,她也不会魂消他处,此生不得归!”

“少侠?少侠!哈哈哈哈哈!你一事无成,自不量力,捧着自己所谓的悲悯行伤人之事,你也好意思自称是侠!哈哈哈哈哈!”

“不,不是的,我没有……”

月光透过窗棂撒在床上,显得床上那人的脸色越发惨白。微风裹着腥咸的味道侵入房中,连带着一道身披黑色斗篷的人影一起,在屋里落了下来。

“蠢货。”

清冽的声音自斗篷下传出,他缓缓抬手,金色的手爪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寒光,其尖利程度,顷刻间便可取人性命。

金爪朝着床上女子的额间伸去,在堪堪碰到她眉心的那一瞬间,它停了下来,爪尖泛起了幽蓝的光。

床上那人紧蹙的眉头慢慢舒缓,被五指紧紧揪着的被子也终于得以舒展。

身披斗篷那人转身,在脚步将要迈出的那一瞬间,一道声音阻住了他。

“方思明。”

是她醒了。

与此同时,他的袖口一紧,声音也在身后响了起来:“别走,好不好。”

他沉默了。

将手上的金爪拿下,他回头坐在床边,将她的手握在手心。

“御梦之人竟被魇住,你可真是丢了云梦的脸。”

“嗯,我也觉得。”

她半低着头,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落,砸在棉被之上。

“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她哽咽着开口,而他张了张口,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的情绪来的快也去得快,不过半盏茶的时间,她便抬起头,顶着那红红的眼眶开始询问:“你怎么也在南海,这里最近不甚太平,你要不……”

“有些事情罢了。”

“不,不方便说吗?”

他微微低头,就着皎洁的月光,轻而易举地看清了她眼底的忐忑。

“倒也不是。只是我也不确定罢了。”

“哦。”

她低下头,五指缓缓收拢,眼睛定定地瞧着他的手,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再睡会?”

她摇了摇头,“我害怕。”

“你一向胆子极大,这是梦到了什么,竟能让你怕成这个样子?”

他嗤笑一声,空着的左手抬起,轻轻点了点她的额角。

“梦到……你走了,清崖兄走了,他们都走了。我,我救了好多人,可是他们都说我只会 添乱,说我空负少侠之名,辱没门派,假仁假义,我……”

她话音未落,几根冰凉的手指便覆在了她的唇上。

“你很好。”

她抬头,发觉他的眼里是从未有过的温柔,以及,心疼。

“世间万事,从来不得双全,你愿意凭着自己的赤诚之心去尽力保全他人,便足以称侠,旁的,要紧吗?”

“要紧的……”

她的嘴唇翕动着,轻声说道。

“我想,我想让世间无恶,想让世人安居乐业,想让人人知礼守法,再无忧愁。”

他笑了,“痴人说梦。”

“那是以前。我现在,只想让你回来,可我又不想让你回来。”

他的笑容凝滞在嘴角,片刻后,又成了那副不近人情的样子。

“再睡会吗?”

她摇了摇头,手在枕下摸索了一番后,拿出了一个酒囊。

“我带了洛镇的酒,一起喝点?”

他的喉头滚了滚,在她那希冀的目光的注视下,终于是点了点头。

他伸手,抱着她跃出窗外,在屋顶停了下来。屋脊上歪歪斜斜地扔着几个酒坛,甚至还有一坛只是刚拍开泥封,红纸还在上面挂着。

“你,一直都在?”

她开口询问,可他只是沉默着将她放下,一言不发地走到屋脊上坐了下来。

“东边第三户,幼子面容俊秀,踏实能干,引得同村女郎倾慕,也引来了他长兄的嫉妒,被其长兄毒害而死。

“西边太守府,横征暴敛,聚财无数,仍不知满足,盘踞一方,为祸乡里。”

话音落下,他仰头送了一口酒入喉,嗤笑一声,“世间众人皆有罪,罪在不知满足,罪在贪欲无穷。你便是穷尽一生,能救几人?又有几人可救?”

“我……”

她愣愣地站在原地,看着他将烈酒尽数灌入口中,突然陷入了迷茫之中。

“世间万事,自有天理循环,你啊……倒不如逍遥此生,顺其自然。”

他含笑开口,眼神迷离,也不知是真是假。

“那你,为什么还要回来?”

她蓦地抬头,抛出的问题却如利刃一般划破了他想掩藏的真相。

“南海势力纷杂,除各方势力,根本没人会来。你既已成了逍遥生,又何必再入这趟浑水?”

“是啊,为什么呢?”

他仰头看着天际悬着的明月,摇头失笑,“我本想逍遥此生,可这江湖纷扰,却怎么也躲不开。浪涌时,无人可逃。”

“方思明……”

她上前几步,在他身旁蹲了下来,直视着他那琥珀色的眸子,眼神慢慢坚定。

“我会保护你的。

“尽我所能,穷我之力,替你做你该做的。而你,做你想做的便好。

他摇了摇头,“我只盼你,有所得,无所失。”

说着,他张开了斗篷。

“夜里凉。”

她点点头,半靠在他的肩上,看向天边的明月。

海风吹过,携来腥咸的味道,带着那纷扰江湖,扑面而来。

前路仍旧渺茫,但至少,故人已归。

#晚分享# 蒋勋讲《桃花源记》: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

《桃花源》是一首诗,《桃花源记》是这首诗前面的序,可是这个序比诗还长,而且比诗更有名。很多人大概都没有看过那首诗,但大多数人看过序,我们以前的教科书也只选了序,为什么?因为序没有教条,一直到今天读起来都觉得是散文中的极品。

陶渊明幻想出那样一个桃花源,用了最简单、最浅显、最自在的语言和形式,不押韵,也没有格律,带我们进入一个思想领域,而且不露痕迹,完全是讲了一个故事。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最早、最好的短篇小说。时间是“晋太元中”,地点是武陵,人物是武陵人,职业是捕鱼。一个好的散文作者、思想家要转成好的小说家,不能一开始就是讲道理,那样别人会排斥,所以我称这篇序是纪录片的写法。最前面交代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完全没有作家的主观意见,全是客观的东西。可是事实上这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并没有这个人,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这个武陵的捕鱼人“缘溪行”,因为以打鱼为生,所以就顺着溪水走,哪里有鱼就去哪里。“忘路之远近”,注意“忘”字出来了,我们去爬山也好,旅行也好,很难忘路之远近,常常会问:“我们下面去哪里?多久可以到?”可是如果你真正陶醉在风景中,就会“忘路之远近”。正因为这个人迷路了,才有下面的发现。

这有点像“精移神骇,忽焉思散”。理性世界消失了,“忘路之远近”以后,“忽逢桃花林”,所以说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你忘掉目的性之后,才会碰到美景。这是进入山水的过程,你的感官已经被它包围,被它迷住,反而有一种新发现。

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常常是你把现实的东西暂时忘掉的时刻。我们平常总是要记住很多事情,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各种密码,那些东西慢慢构成一个假设出来的“我”,生命就被那些东西牵绊住。可是这一天,渔人“忘路之远近”,把打鱼这个现实里的职业暂时忘掉,流连在一片桃花林,这个时候才进入自己的生命世界、心灵世界。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河的两岸全部是盛开的桃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草地这么漂亮,满地都是落花,这是一个没有人来过的世界。“渔人甚异之”,怎么过去从没有看过这么美的景色?生命有时候是要有好奇的,不然就变成单调的重复,会有职业的疲倦感。“复前行,欲穷其林。”想往前走走看,看看这片树林的尽头是什么样子。

这一大段完全没有作者的主观意见,全部是纪录片式的描述。这是高手。你看他写诗的时候,忽然讲很多道理,写序的时候只是要引导人家去读他的诗,完全轻松、自在,没有刻意,这是散文和小说的最好写法。我看学生的作品时,会建议他们把个人意见删掉,因为他没有观察,没有描述,上来就是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在这篇序里,全部是客观世界的景象,所以我们被吸引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树林的尽头就是水的源头,水是从山里面出来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其实是一个生命对一个未知世界进行的窥探。陶渊明的写法非常奇特,透过这一个小口,想去感知一个平常没有接触过的世界,那里面有幽微的光,吸引你进去。

《桃花源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名篇,为什么?因为它没有任何道理,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把很多世界都打开了。它很有象征性。桃花林的水源也是我们生命活水的来源,那个小口正是我们生命中要打开的洞口。只是平时我们把这个洞堵塞住了,根本不看它。

“便舍船,从口入。”这六个字非常重要。你不舍弃你的东西,就不会得到下一个东西,舍是入的开始,因为你背负的东西会限制你。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哲学家气质的诗人,这时候他忽然把自己的哲学转成了一个画面。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时候我和学生讲创作,也是用这一段在讲。创作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狭窄的部分,你就是觉得通不过,甚至会回头,不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不会看到豁然开朗的部分。我想任何专业都一样,刚开始在外面的时候都很兴奋,可进去以后,有一段时间会产生难度,坚持度过以后,又豁然开朗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个民间的生活景象出来了,有农民耕作的田地,还有桑树和竹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地中的小路彼此沟通着,人们往来耕种,鸡在叫,狗在叫。“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非常简单的白描,可是很活泼地把民间的生活状态和朴素情感直接传达了出来。如果我们今天到乡下去,那个场景还和这里描述的一样,是非常单纯、非常平凡的生命状态。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讲明自己的来历以后,人们就把他邀请回家,好好款待他,有没有觉得很像我们现在的民间?我小时候走到哪里,人家就“设酒杀鸡作食”;现在每逢原住民的丰年祭,也是“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我们小时候也常常有这种情况,家里来个客人,一个村子的人都跑过来了,也会打听很多事情。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告诉这个打鱼的人说,他们好几代以前的祖先,因为秦朝的时候天下大乱,就到这个地方来避难。所谓“绝境”,是外面人不太容易到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些人再也没有出去,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农业社会,所以才能自给自足。我们今天好像没有办法这样过日子,因为我们需要好多东西,可是在桃花源里,人们自己种桑、养蚕、织布、种米,自给自足,不需要外面的东西。这是早期人类的一种单纯生活,人还可以回到很简朴的生活形式。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他一定要住在便利店楼上,因为便利店里什么都有,不然就没有安全感。人和物质的关系也很有趣,人有依赖性和依靠性,觉得没有某个东西就不行。大地震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原来还是可以过很简单的生活的。有时候灾难是一种提醒,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是必需的。就像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生生长流》,伊朗大地震以后,人可以那么朴素、简单地活着,而且是有信仰地活着。这些例子会警醒我们:你对物质的依赖到了什么程度?

“问今是何世”,这句很有趣,住在桃花源里面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所知道的最后的朝代叫秦,后面就不知道了。真好,我最近都不开电视,就是不想知道这些东西。“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的时间停在了秦朝。这里好像是一个讽刺,政权所建立的朝代,也许正是老百姓要遗忘的东西。这些人不愿意再有朝代,朝代更替带来的只是战争、痛苦跟灾难。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告诉桃花源中人现在外面的情形。“皆叹惋”,里面的人都摇头叹息,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有趣的对话,是一群停止在自然岁月里的人与一个生活在世俗政治中的人的对话。没有陶渊明行与影分离的观念,或许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他假设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形成一种多元的对话。这个对话其实也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身入世的部分与出世的部分在之间。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他人都邀请渔人去家里坐坐,农业社会都是这样,大家很容易就变成朋友。“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我觉得这里非常微妙。“不足为外人道也”,你可以解释为不能提,或者是不要告诉别人,可能是害怕被打扰,也可能是说我们这么微不足道,不要让外面知道。可是作者用了白描的笔法,不加任何解释,反而显得意味深长。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桃花源躲起来,不要有任何政治的干扰。

“既出,得其船。”渔人出来了,刚才是舍船,现在又得船,恢复了本来的职业,也恢复了他入世的角色。出来以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刚刚才答应不告诉别人,这个时候就一路做记号,全部是心机对不对?他很明显是想要再回去。这个渔人的角色一直在转换,舍船的时候是一个个角色,得船的时候又是另一个角色。可是当他一直在做记号的时候,表示精神性的东西已经消失了,怎么做记号都没有用,当你那么想得到的时候,它其实早就不见了。

更糟糕的是,“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文字真是简洁得不得了。渔人见了太守,就告诉他有桃花源这样一个地方这里已经完全变得政治化。看到这段的时候,有点儿紧张,真害怕桃花源从此就完蛋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今天如果说台湾发现了一个地方是没有报户口的,那真是不得了。“寻向所志”,跟着他所做的记号去找,可是“遂迷,不复得路”我最喜欢后面这一句。他做了这么多记号,怎么还会“遂迷,不复得路”?这是因为在没有心机、“忘路之远近”的时候,天机就会出来,可是一有心机,天机就不见了。

这篇文章真是有趣,层次非常丰富。我觉得它是在讲人性,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我脊椎不好,就学打坐。进行到第十天,我发觉有一种奇怪的气在体内流通,兴奋得不得了。次日赶快继续,有点等的意思,等那种感觉再来,可是再也没有来过,我师傅就骂我贪。我在创作时也知道,写诗和画画时最好的笔墨,常常来自生命完全放松的时候。

我觉得到这里结束就很好,但陶渊明又加了一个结尾,这个结尾也真是好。桃花源明明是虚构的,他要让它显得真实,就加了一个南阳刘子骥。此人是一个高士,如果太守找不到,高士可以去找吧?但是,“未果,寻病终”。高士也没有找到,最后病死了。“后遂无问津者”,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找,“津”是渡口的意思。每次读到最后一段,我都有一种很大的悲哀。没有人再找,是没有人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了。这个渔人最后大概会被大家当成疯子。不相信是更大的悲哀,因为你心里面连桃花源都没有了,桃花源不见得是事实的存在,可是应该是心中的乌托邦。但刘子骥之后竟没有人再相信,也没有人再去找,失去了向往,我们今天的状态就是这样。陶渊明在那样一个战争纷起的乱世,去王羲之写《丧乱帖》不远的时代,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其实是在表达内心对桃花源的渴望。

台湾小说家黄春明从《桃花源记》衍生出了儿童剧剧本《小李子不是大骗子》。里面说这个渔人回来没有请太守去找桃花源,而是将带回来的桃花枝杆插在自己家里。过了一阵子,春雨下过,桃枝就发芽了,他在家里培育出一片桃花林。黄春明的意思很清楚:桃花源是要培育的,你与其去找桃花源,不如就在你的身边、你的脚下培育桃花源。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趣的,陶渊明绝对没有想到,一千五百年后会有个叫黄春明的作家去继续发展他的东西。

(本文节选自《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伊比利亚火腿是欧洲一种特色美食,是地中海饮食文化的独特象征,更是西班牙的美食标志,它以其繁复的制作工艺和充满浓郁欧洲风情的口味闻名世界,是每一个喜欢火腿的人都不
  • 天蝎女的洞察力也是超级厉害的,所以你若是抱着什么目的,天蝎女一眼就能识破你,压根不给你这个机会,她们对自己的保护真的到了铜墙铁壁的状态,而且这个星座的女孩子可是
  • 一包抗糖饮和香蕉味脂排舞也妥妥的安排上,今天早餐的甜度有点高啊[呲牙],po好照片突然发现今天主题是黄色的耶,那就让你们排第一排。最简单当然是水煮蛋,我喜欢溏心
  • 陈炳林抓起南农的手放到唇边吻了吻:“我永远会是你的小狗大概率会挂,老样子主动私信关键词:发Q期请各位务必带关键词[心]因为现生问题,之前的所有文在主页没有,可以
  •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是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刚上映看了这片子,断断续续地看完,印象最深的是金敏喜的样子;前一两年又看了一次,一次性看完了,觉得还挺好的,可能因为海边旅
  • 强烈安利丼坊·丼を作る屋的内人气之王,月见烧肉丼‼️选用生食级黄金鸡蛋,搭配新鲜生葱与烤肉,每一口都充满葱香、肉香与蛋香名副其实的点单宠儿每份烧肉丼都不仅仅是一
  • 人这一生短暂,既然活,考研教育学311就要活的真性情,考研教育学333有话就直接说,不要藏着掖着,有事情就直接解决,考研西医综合不要拖拖拉拉,就算是心直口快,管
  • 「12星座最近的好运」春分后送达好运和希望[送花花]♈️白羊座:意外收入♉️金牛座:收获爱情♊️双子座:皮肤状态变好♋️巨蟹座:优质桃花变多♌️狮子座:心情舒畅
  • 截至3月14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1984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3884例,累计死亡病
  • 若是带娃吃饭,别忘了点个脆炸鲜奶,外皮金黄酥脆,里面洁白软嫩,散发着鲜奶的醇香……今年的龙抬头,春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说得也是,对于北方人,米饭、馒头是家常便
  • #蔡徐坤[超话]#cxk #原创音乐制作人蔡徐坤# 【坤坤@蔡徐坤 发过的微博截图汇总[耶]】 〖坤坤~微博故事合集cut: 〗 〈微博截图〉 ☆14032
  • 虽然长江七号被很多人评为儿童片,但可能只有真正的长大后才能看到小时候毫不在意的东西,也只有星爷的电影敢这么玩了。最终他的爱犬因为癌症死掉,所以星爷因为拍戏没有见
  • 佛陀曾至毘舍离城,善思童子献花与佛,佛陀为他说法,当下就证得无生法忍。八岁大时,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内诸大臣、居士、长者、婆罗门及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
  •   尿液的颜色对于男性的健康来说,是一个十分准确的信号,好的身体其实不是从来就有的,这希望你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更多的关注细节,从细节开始,为你创造更加健康和幸福
  • 旅行体验春季,在九龙瀑布群附近的油菜花海中,能看见不少养蜂人的身影,来一点现采现尝的土蜂蜜自然就成为旅途中的小小甜蜜。本篇为小知识滇南寻春自驾行记#旅行推荐##
  • ”(4)解脱香:人若有解脱性,对任何事都能看得开放得下,无所执著,所以人能解脱也是一种香。”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不清净,旁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搅得我们不得安宁
  • 所以二者结合一起即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相结合,一定会对企业的智能化转型起到“1+1>2”的作用。像我们熟知的几大做云计算的厂商长期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建立起自己的技术
  • 缩手缩脚型:顾魏,作为一个标准直男,他干这种事肯定是无比害羞的,在货架前,他那飘忽不定的小眼神,紧张的都要溢出屏幕来了,幸好身边有美女顾客帮她推荐了一款,顾魏赶
  • 面试时的极限拉扯,暴露了多少戏精的“真性情”?
  • 挺香的,拍全妆当然还是穿戴甲yyds但是随手拍就不适合了,不能带着穿戴甲搬货、好好画手图,不是戳坏化妆品,就是感觉自己手残了出门突然想拍了,指甲依然巨丑,算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