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保障# 魏际刚:新时期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总体思路
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虽经各方巨大努力,但仍暴露出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生产滞后,物流运行不畅、冷链物流薄弱等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暨战略研究首席特邀专家魏际刚先生认为需完善应急物资保障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应急物资保障大数据平台,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物流网络,提升航空物流、医药物流、冷链物流、智能物流等能力。

第一时间把正确数量、质量、品种的应急物资以正确方式送达目的地,对于一线人员顺利开展防疫救援、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快速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秩序,减少各类损失、降低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不利影响有重大意义。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来势猛、波及广,形势复杂严峻。要打赢此疫,需政府快速响应,采取系统综合、多方协同、坚强有力的举措,协调好人力、物力、运力、财力等。其中,为疫区与医疗机构第一时间提供急需医疗物资是一项关键的任务。目前看来,应急物资保障并不尽如人意,应急物资供应链条各环节存在诸多问题,需着力解决。

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应急物资保障问题

应急物资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急物资的生产、采购、捐赠、储备、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分拨等各环节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有时需跨国跨地区运作。确保应急时效,需各环节紧密衔接。但防控疫情暴露出了应急物资保障效率不高、环节割裂,离“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差距很大等问题。

一是医用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生产滞后。疫情爆发初期,医用防护服、护目镜、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相关药品等紧急医用应急物资储备严重不足。各地医疗应急储备只能应对一个小规模的疫情。除湖北省医用防护物资十分紧缺外,全国许多省市也比较紧缺。政府组织企业加紧了重点医疗应急防控物资生产,但因春节期间缺少原材料、员工不足量等因素,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产能跟不上爆发式医用物资需求。

二是应急物资分发效率不高。国家紧急调拨、采购以及社会捐赠的大量医护物资抵达武汉后,一方面是武汉周边所有仓库几乎爆仓,堆积着从全国来的物资;另一方面是医用物资仓库停留时间过长,不能第一时间分发配送到急需的医院,对防治工作带来影响。

三是分散的应急物流需求让企业难以应对。新冠疫情发生后,一些重点物流快递企业接到相关政府部门、军方和各地政府的多渠道应急物流运输需求,分散化需求让企业感到应接不暇,加之要求高、春节运力不足,企业难以有效调配资源和优化保障,大量应急物流需求不能及时保障。

四是应急物资干线运输通行不畅。一些地方未经批准封闭高速公路、阻断国省干线公路、擅自设卡、拦截、断路,带来物流通道不畅,干线运输通行受阻,运营车辆出入难度增大。部分省份封村封路现象严重。

五是疫区末端快递收派难。快递配送是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重要渠道。交通管控从严、物资驰援增加,导致疫区快递配送单量激增。当地运力难以支撑,每天滞留大量快件。小区封锁导致快递柜成为“摆设”。用户选择离家更远的柜子,则增加了人员流动传播疫情的可能性。

六是航空物流能力严重不足。航空是时效性很强的交通运输方式,是“空中生命线”与国际应急物资战略通道。但截止至2018年底,全国航空货运飞机仅160架,航空货运机场尚为空白,航空物流能力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国内广阔地域与快速增长的航空应急物流需求,国际航空应急物流保障能力薄弱。航空货运公司规模普遍偏小,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顺丰航空仅有货运飞机60架,而美国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等航空物流巨头均拥有超过600架货运飞机,具有全球送达能力与很强的应急、战时保障能力。

七是医药物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高效医药物流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疫情发生时难以提供快速、精准、高质量的医药配送服务。部分试剂盒、疫苗、药品、血液制品、生鲜食品等需要全程冷链,而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无全国性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冷链设施设备缺乏,冷链物流标准化程度低,操作流程不规范。

应急物资保障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五个方面的“缺乏”:

一是缺乏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与管理体制。国家尚未明确总体应急物资保障的牵头部门,应急物资的采购、生产、接收捐赠、分发调拨、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仓储配送等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未能形成中央有关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中央、地方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应急物资保障缺乏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统一调度,应急物资生产与应急物流难以同步。应急物资保障缺乏完善的法规标准,在体制机制、指挥流程、单位协同、职责分工、动员补偿、第三方评估等方面缺乏法律依据,军、地,政、企在力量与资源融合上缺少可操作的标准。

由于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多头管理、政策不一,应急物资保障链条难以一体化运作,体系化程度低,采购、生产、储备、运输、快递、仓配割裂,最后一公里困难,时效大打折扣,保障效果降低,供需难以匹配。疫情发生初期出现防控真空、应急物资缺乏,防控过程中应急物资不断增加却得不到及时配送、浪费较大。各地政策不同,落地执行有偏差,导致即便有“通行证”,也未必能把物资顺利送进疫区。

二是缺乏应急物资保障大数据平台。尽管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拥有各类信息平台,但这些平台缺乏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缺乏可用于应急物资指挥调度、物资需求信息、物流资源信息、通道及环境信息等实时呈现的全国统一大数据平台,缺乏数字化、智能化基础上的应急物资保障“国家大脑”,故难以对全国应急物流资源进行大范围高效率配置。

三是缺乏专业应急能力。海量应急物资接收、分发、物流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任务,需专业软硬件、设施设备与人力支撑。无论是各省卫计委还是省市红十字会,均缺乏大规模物资接收、仓储、分类、集散的应急经验,缺乏高效物流管理能力。对于疫区医疗机构的需求,也不完全掌握,应急物资分配给谁多少、倾斜哪里,标准不清晰、操作不合理、过程难监督,物资流动堵塞。专业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平时缺乏实战演练,缺乏专业化、系统性、常态化的培训。

四是缺乏完善的应急法律法规。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立法空白甚多。从应急物资采购、储备到运输、调拨、配送以及应急物资管理的组织设立等,均缺少相应法律法规基础。现存的一些法规通常以“试行”、“暂行”、“意见”、“通知”等存在,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够。一些指导性政策过于原则而缺少可操作性。

五是缺乏应急思维。常态思维代替应急思维。例如,捐赠物资从接收到物流配送的全流程基本上是常规的流程,应急特征缺失。

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建议

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亟待提升,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有待完善。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也要着力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短期,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应急物资组织方式,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中长期,要紧紧围绕国家应急体系建设与应急物资保障需要,根据应急物资保障特点,结合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健康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要求,系统性考虑突发公共事件所需应急物资的储备、生产、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分拨、快递、配送、回收以及信息处理等活动,以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与推进应急物资保障现代化为主线,以补齐能力短板为突破方向,以先进技术与组织方式为支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大力建设供需实时对接、干线支线末端有效衔接、水陆空协同、全国联动、军民融合、国际国内协调、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落实上述思路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

短期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应急物流方式来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信息收集整合,提高应急物资供需匹配度。有关部门加强对应急物资保障各类主体信息的获取整合(如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应急物资生产信息、交通运输部负责应急运输信息),并实时上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以便中央全面掌握应急物资需求、生产能力、库存储备、运力等信息,通过信息共享促进上下游协同运作。考虑到应急生产与物流成本的增加,制定合理的应急生产、物流等补偿标准。

二是提升应急物资分发专业化水平。根据防疫需求调整物资流向,防疫主战场(如医院)物资应保尽保,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保障,群众全覆盖保基本。按照物资类别实施专业化作业,“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已有分配方案的捐赠物资可直接配送到急需地点,减少入库、卸货、清点、分配、再装车、出库等中间环节。

三是确保应急物流通道畅通。加强运输绿色通道建设,提高干线支线末端衔接效率,消除末端梗阻。充分利用社会化物流网络与物流园区,建立进入疫区应急物资中转服务站。对参与应急物资保障的车辆与人员颁发跨省通行证。对紧急医疗物资、紧缺生活必需品,优先保障运力,对相关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

四是在一定范围实施“无接触配送”。支持危险地区、疫情隔离区推广使用无人机、智能配送机器人、智能快递柜、无人超市等,实现“无接触配送”。

中长期从优化体制机制、提升能力等方面根本性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制与法律法规。明确不同公共突发事件中应急物资主管或牵头部门,建立由交通、铁路、民航、邮政、卫生、应急、发改、工信、商务、财政、金融、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民政、公安、海关、军队、外交、红十字会等共同参与的应急物资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中央地方联动机制、供需对接机制、军民融合保障机制、社会力量动员及补偿机制、常态化演练及考核评估机制等。按照“第一时间、最快响应”要求,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标准,使应急物资保障在体制机制、指挥流程、协同机制、职责分工上有法可依,使军、地、政、企在力量与资源融合上有操作标准。对应急物资储备、生产、采购、捐赠、运输、配送等组织协调、工作流程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明确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责权利。

二是建立国家应急物资保障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基于政府、军队、社会、企业等多领域融合的国家应急物资大数据平台,使其涵盖应急物资生产储备、捐赠分配、交通运输、邮政快递、分发配送、应急需求等各方面信息。既有利于政府部门全面掌握情况,进行形势判断,也有利于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各参与方的协同协作。

三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借鉴国外经验,推动应急物资储备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建成国家、地方、军队、企事业单位甚至家庭的一体化储备体系。合理安排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及结构,建设网格化布局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库。中央及省(区、市)地方财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可设立应急储备专款。应急物资储备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及时了解医药企业、工业企业、商超、粮库等储存情况,提前协调好各种用品价格,避免价格上涨导致购货不足。做好应急人力资源储备,培训应急装备、设备使用和操作的人员。

四是完善应急物流网络。充分发挥铁路、公路、航空、水路、邮政快递、仓储配送的比较优势,促进彼此有效衔接、互为补充,形成组合优势,构建立体、综合、现代的应急物流网络。加强国内应急物流网络与国际物流网络衔接。合理布局应急物流中心,提升组织能力与服务水平。

五是补齐航空物流、医药物流、冷链物流等短板。从战略高度建设一支与交通强国、大规模应急物资保障相适应的规模化、现代化航空货运机队,布局好航空物流枢纽与货运机场体系,减少战略性国际通道的对外依赖程度。引导大型医药物流企业通过重组、兼并、合作的方式整合中小型医药企业,形成辐射合理区域范围的网络健全、手段先进、配送及时的医药物流服务能力。对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做好规划,抓好医药物流中心建设的合理布局。健全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提高冷链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疫情期间母婴安全——我们来护航!
2020年,突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鼠年新春的祥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纷纷投入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
在全院紧张抗“疫”形势下,黄龙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全体医护在积极抗“疫”的同时,承担全县及周边区域危重孕产妇救治和防控工作,在自己坚守的岗位上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疫情期间,妇产科的住院患者丝毫没有减少的趋势。相反,出现了病源量激增,床位紧张现象。妇产科医护严格做好防护,接诊患者时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严格执行陪护及探视制度,做好消毒及隔离,做好防控工作,预约安排病员住院,积极应对突发状况。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海红对每一位就诊及住院患者严格把关,在保证母婴安全前提下,尽量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感染风险。
疫情特殊时期,妇产科全体医护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同时,收治多例危重症孕产妇,自元月初起,截止3月11日,两个多月时间里,妇产科共计分娩 43人。其中急诊剖宫产手术21台、子痫前期患者1例、不完全子宫破裂2例。现将部分病例分享如下:
病例一
高龄产妇自然分娩诞下8斤多巨婴

王女士,37岁,系高龄孕产妇,第一胎,入院完善相关产前检查,评估腹中胎儿较大,充分告知分娩风险后,患者决定自然分娩,产程中严密观察产程变化,全程耐心指导,最终在产妇和妇产科团队的配合下,新生儿平安降生,体重4.24kg。
病例二
一胎剖宫产、喜获二胎、不完全子宫破裂、剖宫产助娩
牛女士,29岁,二胎,孕37+6周,下腹痛1天。B超提示瘢痕处厚度仅0.23cm,加之患者下腹痛,随时有子宫破裂的可能。张海红主任积极组织妇产科医护人员,充分讨论,为保障母婴安全,需尽快进行剖宫产助娩。把可能发生的情况、病情与孕妇本人及家属做了详细的沟通,做好新生儿复苏团队、手术人员、血液、药品等各个环节充分准备,妇产科、儿科、手麻科各科团队紧密协作配合下,成功完成紧急剖宫产术,术中见子宫下段原瘢痕处有直径约2.5cm肌层缺损,仅留浆膜层,诊断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经过各科医务人员努力和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下,最终母子平安。

病例三
高危孕产妇、剖宫产保母婴安全、顺利诞下早产儿
韩女士,28岁,36+2周待产,自诉心慌气短,入院查体血压153/97㎜Hg,尿蛋白++,血红蛋白70g/L。入院诊断:子痫前期、妊娠合并贫血。入院后给予少量多次输血,纠正贫血。入院后第三天,血压达到170/100㎜Hg,心慌气短加重,随时有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的可能,眼科会诊:视网膜动脉痉挛,经过妇产科、儿科充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把可能发生的情况、病情与孕妇本人及家属做了详细的沟通,做好新生儿复苏团队、手术人员、血液、药品等各个环节充分准备,顺利完成剖宫产术,助娩出一男婴,体重2.3Kg,母子平安。因新生儿属高危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因新生儿喂养困难,转儿科住院治疗。经过儿科医护团队精心诊治、护理,术后第5天,平安出院。
病例四
瘢痕子宫、评估胎儿大、剖宫产助娩9斤多巨大儿
吴女士,31岁,二胎,前次剖宫产,入院检查:双顶径9.9cm、宫高37cm、腹围109cm,评估腹中胎儿较大,患者强烈要求顺产,充分告知产妇顺产风险后,产妇及家属决定剖宫产分娩。在妇产科、儿科、手麻科多科团队紧密协作配合下,顺利剖出一男婴,体重4.79Kg。
病例五
与死神赛跑全力抢救宫外孕大出血患者

毛女士,33岁,以“停经49天,下腹痛8+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精神差,嗜睡,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湿冷,睑结膜苍白。全身皮肤黏膜苍白,体温35.6℃,血压90/51㎜Hg,考虑宫外孕、失血性休克、腹腔大量内出血。妇产科团队立即开通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为患者紧急实施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卵巢黄体囊肿剥除术,手术顺利,术中清理积血及凝血块约1800ml 。术中术后共输注红细胞悬液4U,血浆450ml。术后第5天,患者身体恢复良好,平安出院。
..................
黄龙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是黄龙县唯一一家助产机构,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卫健局及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经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医疗技术、服务能力等各项工作得到空前提升,大家精诚团结、不忘医者初心。如今的妇产科已成长为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严谨、责任心强的高素质医疗救治队伍,承担着全县孕产妇医疗保健服务及疑难危急重孕产妇、患者的救治处理任务。妇产科团队曾多次成功抢救危急重症孕产妇,对高危妊娠、产科大出血、胎盘滞留、子宫不全破裂等产科疑难危急重症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张海红主任带领下,通过团队共同努力,黄龙县医院产科成功荣获爱婴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等多项荣誉称号。
科室新开展了导乐分娩、无痛分娩、胎儿脐血流监测、妇科无创治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同时引进先进大型设备设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多项新业务、新技术的陆续开展和多项首例大型手术的成功实施,开创了黄龙县医院妇产科多年来危急重症患者救治零的突破,打破多个先例,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创造历史新高,在获得患者及家属认可的同时,也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2019年妇产科较去年门诊人次增长20.3%,住院人次增长78%,门诊手术增长40%,住院手术增长600%,平均药占比控制在12.16%。科室各项设施和设备不断完善,管理和制度趋于规范,门诊、住院量及各项业务指标迅速增长,在黄龙县及周边地区的口碑和影响力日益向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越。这些成绩足以见证黄龙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实力和水平,值得你的信赖和选择
黄龙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服务宗旨:以家庭化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规范化的管理,以保障母婴安全,解除广大孕产妇病患为己任,竭诚为全县广大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2020继续携手迈步前行!
咨询热线:妇产科门诊:3395187
医办室:3317132
护办室:3317136

【回应网友关注】襄阳市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加快发展十二条措施》,经信、行政审批部门是如何落实的?https://t.cn/A67jtXkg
有网友问:襄阳市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加快发展十二条措施》,经信、行政审批部门是如何落实的?

一、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反馈

《十二条措施》中涉及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3项工作,分别是第二条、第三条和第九条。具体工作安排及措施如下:

第二条:各县(市)及襄州区遵照执行《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帮助中小制造企业增加信用缓解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办法》(襄办发电〔2019〕14号)(以下简称《办法》),落实各项惠企政策。

此项工作由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襄阳市财政局、各县(市)及襄州区政府配合落实。

首先,要求各县(市)及襄州区1个月内制定《办法》实施方案和操作指南,力争4月下旬正式实施。5月,襄阳市经信局将牵头组建由市税务局、市人社局等单位参加的督导组赴各地进行督导,总结经验做法,发现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下一步措施,并专报市委市政府。报告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后转发各县(市)及襄州区贯彻落实,确保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其次,修改完善市级已出台的操作指南,提高政策红利水平。一是及时调整帮扶企业名单,移除失信违约企业,增补符合条件但暂未纳入的企业。二是精准审慎使用电、气费垫付支持政策,如,采取查看企业一定周期内订单合同、主开户行银行流水及余额等措施,精准识别确需政策支持且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大力开展产教联合培训。联合湖北文理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技师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化工等专业举办多个2年期定向培训班,学员毕业后与用工单位签订5年期服务合同,以缓解企业技术工人瓶颈。四是推广“账款即收即付”支持政策。拟与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骆驼蓄电池、金鹰重工等大型龙头企业协商,推广复制东风股份公司“账款即收即付”的成功经验,扩大受益中小制造企业覆盖面。五是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推动《办法》中缓交税款、银行承兑汇票缴纳社保等措施落实到位,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第三条:加快有关财政资金申请与拨付。按照中央和省疫情防控政策支持投向,突出医用物资生产、生活物资保障、农产品生产加工等七大类重点保障企业,加大项目储备、申请、争取工作力度。加快各级财政涉企资金的拨付进度,确保各类资金及时拨付到有关企业。

襄阳市经信局积极配合市财政局,认真梳理全市产业基础,做好重点项目策划、立项和推进工作,建立每日收集汇总机制,组织重点企业扩产、转产和新建重点防疫物资项目。

一是及时将符合要求的企业向省经信厅推荐纳入国家、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已向省经信厅申报医用物资、消杀用品、红外测温仪、医废处置等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130家。

二是积极指导协调企业申请优惠利率贷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各银行累计支持29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和单位优惠利率贷款6.44亿元。如工商银行老河口支行为维美生物科技公司发放1年期优惠贷款700万,年利率3.15%;农发行襄州支行为银河纺织公司发放优惠贷款3000万元,年利率3.7%;农业银行为老河口牧原公司发放1年期5000万元优惠贷款,年利率3.15%;中国银行为三杰公司发放1000万元优惠贷款,期限一年,利率3.1%;为回天新材公司发放5000万元优惠贷款,期限一年,利率3.915%等。

三是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做好疫情防控物资扩产、转产、新建“三个一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积极申报口罩、防护服、测温仪、熔喷布等“三个一批”重点企业25家,其中,天天户外、优迪欧、粤宜高科纳入全省“三个一批”首批支持项目。

四是积极指导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支持项目,银河纺织口罩项目申报的国家第二批口罩扩能专项已获批复,国铁机电等6家企业正申报国家技改专项支持。

同时,襄阳市经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力度,继续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省级“三个一批”重点企业和国家、省级政策资金支持项目;同时加大已申报项目跟踪服务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资金支持。

第九条:收储防疫物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生产的各类防护用品,在疫情防控结束后没有实现销售的,按国家有关政策组织收储。

目前,国家和省、市尚未出台防疫物资收储具体政策,下一步,襄阳市经信部门将积极配合市发改委,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做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生产的有关防护用品的收储工作。

二、襄阳市行政审批局反馈

《十二条措施》中涉及市行政审批局的内容有一项:

第十条:设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新建、改建、扩建生产防疫物资的项目,早期介入、贴近服务、网上办理、科学审批,开辟一站式、全链条并行、限时办结的审批绿色通道,优先配置用地用水用电等资源性指标。对受资质条件限制,有可能生产的企业实行特事特办、容缺审批,先生产、再走程序、补手续。

此项工作由襄阳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配合。

1.对新建、改建、扩建生产防疫物资的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襄阳市行政审批局成立了重点项目服务专班,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一对一服务,所有审批事项全链条并行推进,全程跟踪服务。首先是简化审批流程。获得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支持的项目按照市(县)属地原则进行审批,急需建设的应急医疗救治、隔离设施等项目可经地方政府同意后先行建设,后期完善审批手续,且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仅需据实际建设情况审批项目投资概算。其次是简化招标程序。对已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实施单位可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同时,同步开展工程招标工作;对符合《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等特殊情况,不适宜进行招标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规定,疫情防控必需的项目,可不进行招标。

2.凡符合工业项目建设“先建后验”条件的项目(工业园区以内、负面清单以外、生产性项目),一律适用“先建后验”政策。对受资质条件限制,有产能可以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实行特事特办,先生产、再走程序、补手续。

3.加快区域性统一评价成果应用。全市各地新招商、新签约、新落地项目,凡在全市区域性统一评价地理范围内、符合当地区域性统一评价适用条件的,一律免费使用区域性统一评价工作成果。

4.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疫情防控期间,对国家、省和地方党委政府认定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实验等三类建设项目,属于临时性新、改、扩建或转产的三类建设项目可以豁免环评手续;属于疫情结束后仍需使用的三类建设项目,可以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或先开工后补办手续。医疗机构(含为应对疫情建立的临时集中收治医院)应急增加X射线影像设备用于肺炎诊断的,豁免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和辐射安全许可手续。

5.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市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帮代办”。广大企业和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请通过电脑登录“湖北政务服务网”或者通过手机下载“鄂汇办”APP注册账号、在线咨询、在线申请,审批部门会及时对企业和群众申请事项进行网上受理、审核和审批,办理结果通过邮寄送达,最大限度做到不见面审批,降低企业和群众时间成本。同时,市行政审批局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开通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使我市疫情期间出台的各项政策易于知晓,各项服务能够一站办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都讲了已经在其他驾校报过了,不要再给我打电话 这样真的很烦… 就说我态度不好说我侮辱他了,我真的很无语… 我又和他分析问题又说我话太多了,讲我脾气大……现在学
  • 所以,放心大胆的让人爱,而小心谨慎的去爱人.有一天,当你不再遇到一点小事就沮丧,不再心情稍微不好就发朋友圈,而是仍旧认真工作,仍旧上着微博去看自己想看的信息,当
  • 请3月15日以来,与以上轨迹有重叠的人员迅速向当地社区报告,积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措施。(通讯员李翠霞)#湖北新增本土无症状1例#【3月23日#湖北新增本土无症状
  • (涩:要能化得开) 如果要得出这样的观点【不苦不涩不是好茶】至少要追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上百年普洱茶的陈化结果,以及每一个阶段性成果的论证对比,显然,没
  • 第三十三天[蛋糕]今天是大学舍友的生日,钱多快乐多,方案一次过。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啊啊啊啊不想假期还待在学校[失望]~~~~~p1去她学校的城市的海边玩p2她今年
  • #德州# 庆云法院“快审”一起盗窃案】近日,德州市庆云县人民法院运用远程提讯系统,公开审理了一起“刑拘直诉”案件,做到当天立案、当天送达,同时向被告人告知回避、
  • 【#AFF2022#网上展览:#人工智能#引领未来】 #第15届亚洲金融论坛#为香港本地以及海外的#金融科技#与#初创企业#提供展示舞台,也是发掘#投资机遇#的
  • 改科前后这几年的挫败几度使我内心濒临崩溃,加之这次疫情居家在家总会有新的体会,突然领悟努力不一定总会有好结果这句话,活的太累其实也没有意义,一个人的成长生活其实
  •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差别就是,推高试盘是以试盘为目的的,主力在拉升股价时的目的并不是吸筹,只是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引导股价小幅上升,真实交易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市场
  • 在妇女节的时候说的“不再以性别而是以能力评判一个人”“女人可以做任何职业”在警校招生限制女性比例不超过15%的时候还有效吗?来看看海南眼科专家怎么说→】随着暑假
  •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白羊座会收敛锋芒,也不会那么急躁,总是对着生活有着很好的规划。在别人面前,白羊座不会有羞涩的表现,反而能够勇敢做自己。
  • #一周的朋友# #神秘海域# #印度女孩# #爷们信条# #神探大战# #检察风云# #人间世# #暑期何漫漫# #野夏天# #我心飞扬# 位于前20Eve x
  • 依旧是哪个悲观的不能在悲观的市场,目前你只要说牛还在,不敢参与还是没参与,只要是关注了的都想上来就骂你两句。当然,也有相对文明的会来通过各种属于它的逻辑与理论来
  • 古代书法发展的外力影响主要来自书写工具,汉代蔡邕说:“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改进促进了字体书风的变化发展,从秦汉到今天,两千多年来,毛笔的性能已被充分开发,各
  • 4:切记不可刻意选择,不可反复挑选[心][心]评论区回复你的选择哈~晚点公布答案 #塔罗牌占卜##塔罗占卜##srt灵性反应疗法##塔罗牌##桃花运##感情仪式
  • 该放弃的时候不执著,懂得随遇而安!该放弃的时候不执著,懂得随遇而安!
  • 【心存希望,人生才能破茧成蝶】#超能新星汇#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段昏暗的日子。要相信没有不拂晓的夜晚,也没有熬不完的苦难。
  • 本人生母于2021年古历腊月初二日百年善终归天,于腊月初六日送归福地入安,满七了,本诗词才刊出朋友圈,届时在头条,微博,百度的诗词好友,予以观看指教。#诗笺[
  •   你不要看輕這念佛法門,永明壽禪師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口裏就有一尊化佛出來,這是當時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得見的,所以這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你不要看輕這
  • #男性##all in青春接力计划##两性课堂##科普##补肾#坚持提肛运动有四个好处第一:远离尿失禁风险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到中老年就会有尿失禁的情况,而提肛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