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佛要开示无上的真正修行路【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十二类生 · 历位修证 · 七趣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E4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分二)

F1阿难谢教请位 F2如来对示缘起

今F1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méng)瞻仰。】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阿难尊者当时就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对佛说了。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我们这一些个有学的人,非常的愚痴喔!非常的愚蠢,而且根机陋劣而钝。我们就欢喜读书,欢喜用记问之学。在一切有漏的思想上、行为上,不求出离这有漏的三界,不求出离这有漏的火宅。

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我们现在得到佛来教诲,得真正的法门来熏修;我们身和心都非常快然,得着很大的利益。

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世尊!我们像这样来修行证果,证得佛的定力,在没有得到涅槃之前,怎么叫“干慧之地及四十四心”?这“干慧之地、四十四心”,后边都有讲,所以现在不需要详细讲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到什么次第,得修行的这种名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造诣到什么地方,名为十地菩萨?怎么样才叫“等觉菩萨”?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阿难说完了这话之后,和一切大众都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大众一心等待佛慈悲的音声来开示,就这么瞪着眼睛,好像看不见东西,这叫瞪瞢瞻仰。睁着眼睛,不眨眼、不闭眼睛,这么看着,但是什么也没看见,这叫“瞪瞢”。“瞻仰”,瞻仰什么?瞻仰佛,等着佛说话呢!你说佛说个什么?

F2如来对示缘起(分四)

G1如来许说大众承听 G2所依真如为诸法源 

G3示染缘起遍成轮回 G4示净缘起历成诸位

今G1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地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合掌刳(kū)心,默然受教。】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就是当尔之时,当什么时候呢?就是在大众瞪瞢瞻仰这个时候。世尊看见阿难和大众这样的诚恳,所以就赞叹阿难说了,你真是一个善男子啊!你真是一个善男子!你好得很!汝等乃能普为大众:你们这一些个有学的人,乃能不为自己,不为己求,专为大众;就不是自私自利的,而是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地求大乘者:和所有末世的这一切众生,他修正定正受,求大乘菩萨法,想要行菩萨道、自利利他这样的人。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从凡夫这个地方,终止到大涅槃这个果位上,你们现在预先就想要让他们知道这个无上的真正修行路。“涅槃”,就是不生不灭。“悬示”,悬,就是还没有到这个时候。为什么叫“悬示”呢?因为现在他们是正在发心,正在求大乘法的时候,还没有得到大涅槃这种的果位上;那么现在他就想要知道这种修行的方法,佛就先开示他们,所以这叫“悬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现在谛实而听,你注意听,我现在可以为你们大家讲。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阿难和这所有在会的大众,合起掌来,刳心听着。怎么叫“刳心”呢?刳心就是把这心里头的杂念、痴心妄想、狂心野性,所有一切的五利使——身、边、戒、见、邪,五钝使——贪、瞋、痴、慢、疑,这些种种的东西,都把它剔出去,都不要了。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我们用木头刳舟一样,用一块大的木头,把中间掏空了,拿它做一艘船。这表示我们人心里这些个杂念太多了,现在要把这些个杂念都剔出去,都把它弄干净了,所以这叫“刳心”。默然受教:那么大家都不讲话了,默默然来听释迦牟尼佛开示。

G2所依真如为诸法源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佛言:阿难当知:佛就对阿难说,阿难!你应该知道,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这妙觉性是个圆明的。本来的觉性,就是本来的自性,也就是本来的佛性,它什么名字也没有;你说出来一个名字,已经有了执着了。这个妙性——微妙的性,什么名相都没有的,也没有名、也没有相。《金刚经》上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有的一切有相的东西,都是虚妄的。你若看见这所有的相,等于虚空一样,就见着佛的法身了。你因为没能除去你这执着相,见着什么相就着到什么相上,所以这就有相了。

本来这个妙觉性,是没有名相的。为什么没有名相呢?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为本来就没有一个世界,也没有个众生。这有世界、有众生,都因为起惑造业,而有了众生受果报。因妄有生,因生有灭:因为这虚妄,就有了生;因为有生,所以就又有了灭。若没有生,也就没有灭。

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这生生灭灭、灭灭生生,都是由虚妄造成的,并不是真实的。你妄没有了,就是个真存在了。所以你真了,到这个真如自性上,这也就是自己的佛性,这种也就是无上的菩提及大涅槃这两种转依的名号。

96.破和合及非和合【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十番显见 · 剖妄出真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O2正破和合俱非(分二)

P1先破和合 P2破非和合

P1分二

Q1总举妄惑 Q2别为破斥

今Q1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前边佛对阿难说,你还没有明白这个本觉妙明,它也不是无明和业识和合而生的,也不是不和合而生的。

现在佛又叫了一声阿难,说,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我现在再以所有的尘相、客尘来问你。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你现在还以这个世间的妄想,和外道的和合、一切因缘这种的道理,产生疑惑,说你证得这个菩提心,是从“和合”生起的。“和合”,就是两种东西融合到一起。

Q2别为破斥(分二)

R1破和 R2破合

今R1

【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现在佛又设了一个问答来问阿难。则汝今者妙净见精:那么现在你这一个既微妙而清净的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你这个见精是和“明”和到一起呢?是和“暗”和到一起呢?还是和这个“通”、“塞”和到一起呢?和哪一种相和呢?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假设你说这个见精和“明”相和了,那么就在你观“明”,这个明的情形现在你眼前的时候,在这个“明”的里边,何处和这个“见”相杂了呢?哪一个角落、哪一个地方、哪一个部分,是这个“见”呢?你给我指出来!

见相可辨,杂何形像:你这个“见”的形象如果能辨别、认识出来,那么你这个“见”和这个“明”杂到一起,究竟它是个什么样子,什么相貌啊?有什么表现啊?好像这个红的和白色的杂到一起,那就变成也不是红的,也不是白的了。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假设你说“见”不与“明”和,你看见的这个“明”,不是个“见”,你又是怎么样看见这个“明”的?若即见者,云何见见:你若说这个“明”,就是个“见”,你又怎么看见你这个“见”呢?你看见你这个“见”的时候,是怎么样看见的?这个道理,阿难又是懵头转向的。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你一定认为你这个“见”是圆满无缺,无欠无余的,那么你又怎么能搀杂上这个“明”呢?因为你这个见既然没有缺陷,无欠无余,你怎么能搀上这个明呢?夹杂不了这个明啊!若明圆满,不合见和:假设你要说这个“见”不圆满,“明”是个圆满的;那么明既然是圆满的,又怎么夹杂上这个见呢?它不应该和见相和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明圆满,也是无欠无余的,也是搀不进去旁的东西,所以你也不应该和这个见相和的。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你若说,这个“见”和“明”是两样的、不同的,那么你把它们夹杂到一起,就会失去它们本来“见性”和“明”的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你若有所夹杂,就失去这个“见性”和“明”的本性了。所以我说:你这个“见”和这个“明”相和合,没有这个道理的!这是不合理的一个看法。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这个“明”和“见”既然不能相合,其他的“暗”、“通”,和“塞”,也像这个道理一样,也是不能相和合的。你怎么可以说,证菩提心是和合而起的呢?这是一种错觉,是错误的!

阿难以前迷惑这个“见”是一种因缘,佛给他破了;他又跑到和合上边,以为“见”是和合的。所以佛一步一步地把这个迷给他破了,可是现在他又跑到那个迷上,总找不着真正的道路。

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有的人就生了一种狂妄的心,说是:“啊,我就是佛嘛!人人都是佛嘛!”他就不知道人人也都是魔鬼,但他不说人人都是魔鬼!

说“人人都是佛”,你现在成了佛没有?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佛有“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这三身,你有几个身?佛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四种的智慧,你有多少智慧?佛有“佛眼、法眼、天眼、慧眼、肉眼”这五眼,你有几个眼?你一个眼睛也还没有睁开呢!就说:“喔,我是佛了!”你是个什么佛啊?佛都要有个名字,你这个佛的名字叫什么佛?连个名字都没有,那叫什么佛?没有没名字的佛!

所以有这种狂妄的人就说:“喔,我就是佛!Everybody is Buddha.(人人都是佛)”不错,人人都是佛!但是你要行持佛法,照着佛法去修行;然后你要雪山坐六年,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这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经过。而你一天到晚,欢喜喝酒就跑那儿喝点酒,欢喜抽烟就抽一点烟,欢喜去看电影就看电影,欢喜去跳舞就去跳舞;然后回到家里,陪着太太在床上。这就成了佛了?哈,太容易了!

你看看佛,经过多少困苦艰难才成的佛。你就一天到晚坐到自己的床上,坐在自己的家里,不要说雪山六年,连六天你也没坐过啊!就算你坐那儿,就那么如如不动,你能坐六天,我也算你是个佛;可是甚至于连六个钟头,你都没有坐呢!就说自己成佛了,这简直的!你说,这是不是颠倒啊?阿难颠倒,这比阿难更颠倒!所以我骂这种人是“魔王”,你们以后见着这种人,也可以叫他“魔王”!

R2破合

【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这个“合”字和前边那个“和”字不同。前边那个“和”,是两种东西搀和到一起了。这个“合”,就好像一个圆器上面盖上个盖,这么合起来,它就是一个了。

复次阿难:我再给你讲一个道理。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又者,现在你微妙而清净的这个“见精”的体,是和这个“明”合成一个呢?还是和这个“暗”相合到一起呢?还是和这个“通”合到一起?或者和这个“塞”合成一个呢?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假如你说这个“见”和“明相”相合成一个了,那么到暗的时候,那个“明相”已经没有了。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那么这个“见”,既然和这个“暗”不相合,为什么它又能见着暗呢?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假设你说见“暗”的时候,虽然见着暗,但是它和这个“暗”不合的;那么你若是说它与“明”合的话,也应该不会见着“明”了。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既然看不见这个“明”了,它又怎么能和这个“明”相合呢?所以你明了这个“明”,那么就不是“暗”了。那你说它究竟是和“明”合、是和“暗”合呢?

那么说出这一个“明相”来,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至于那个“暗”,和这个“通”、“塞”,也和“明”这个道理是一样的。你说究竟它和谁合呢?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见”,你也不能说它和任何的相相合,也不能说它不相合。根本这个“明、暗”是有生灭的,而这个“见性”是没有生灭的。没有生灭的,就和这个有生灭的不会相合的。阿难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如来就大慈方便,说出种种的比喻,来开示阿难。

P2破非和合(分二)

Q1承示转惑 Q2别为破斥

今Q1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阿难听见佛这样一讲,他又生了疑惑了,又思惟起来!所以对佛又说了,世尊!像我这么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这个妙觉元——就是这个见性,和有因缘的这种尘劳,和这个心的念虑,这种种的情形,不是互相和合吗?这“耶”字,就是不决定词。

以前他所说的话都很决定的,说这是自然哪、因缘哪,又是种种道理,这讲得都很决定的。因为都被释迦牟尼佛给破了,把他这个理论批得不成立了。所以现在他也学得有点滑头,说话不说决定的口气了。“耶”是个询问辞,说这个“不是和合吗?”问问佛究竟这个道理是这样子?或者不是这样子?

Q2别为破斥(分二)

R1破非和 R2破非合

今R1

【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见性是个不生灭的,阿难就硬想用这个不生灭的,来比这个生灭的“明、暗、通、塞”,来比“因缘”这种缘尘、心念,他总想要往这个上相合。现在他又自己想:或者不是和合的吗?所以佛言:佛就告诉他了。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以前你说这个“见觉”是和合,你现在又说这个见觉这种见精,不和合了。我现在再问问你!

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这种微妙而没有生灭的这种见精,你说它不是和合;是它不与“明”和啊?还是不与“暗”和呢?它不和这个“通”和?还是不和这个“塞”相和呢?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假设你说它不和这个“明相”搀和的话,则你这个“见精”,和这个“明的相”,一定有个边际。“边畔”,就是界限。什么是你“见”的边际?什么是那个“明相”的边际呢?你若说这个“见”不和“明”和,你找一找它们中间的界限,有什么目标来分开这个界限?

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你现在好好观察观察:哪个地方是“明”的边际?哪个地方是“见”的边际?在这个“见”和“明”,以什么地方分开它们两个的边际?你讲啊!这个见和明,在什么地方分开呢?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不相及”,就是两个不会碰到一起。要是在这个“明相”的里边,没有“见精”的话,那么“明”是“明”,“见”是“见”,这两个根本就不会碰到一起的。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既然两个不能碰到一起,它自然就不知道这个“明的相”在什么地方;连它的相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这个边畔又怎么能成就呢?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这个道理是这样子,那么那个“暗”,和“通”、“塞”的道理也是一个样的!那么现在你来分际,你说它们不和,在什么地方是它们两个不和的边界?你讲啊!

R2破非合

【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前边讲是那个“和”,现在又讲这个“合”。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这种微妙的“见精”,你说它是不和合的话,是它不和这个“明”合在一起啊?还是不和这个“暗”合在一起?又或者它不和这个“通”合在一起呢?或者不和这个“塞”合到一起?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乖”,就是乖舛、错了;“角”,就互相对立着。假设它不和这个“明相”相合的话,那么这个“见”和“明相”就对立而不相容了;就好像耳朵的“闻性”和这个“明”,是完全不相接触的。所以你若把眼睛捂上,用耳朵去听,你就不知道是明、是暗了!耳朵是不能分别明暗的。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你这个“见”,尚且不知道这个“明相”所在;因为它不相合的,它就不会知道这个“明相”在什么地方。那它怎么能分别出来和这个“明”,是合、或者不相合这个道理呢?既然不知道,就更谈不上合、不合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这个“暗”和“通”、“塞”这个道理,也是和“明”合、不合的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册终

【7.佛门广大,难度少缘不善之人丨说仪周普【华严经疏序浅释】(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专弘平台 6月2日

华严圣号(万佛圣城)来自宣化上人专弘平台00:0029:53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
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B4.说仪周普

【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

这一段文是“说仪周普”,就是说经的这种仪式,周遍法界。

湛智海之澄波:湛,是湛寂;智海,就是智慧好像海似的,但是是湛寂的,就是不动的,是静的。澄波,是澄清的波浪,什么波浪都没有;没有波浪,也就是烦恼断尽了。因为没有波浪,所以说“湛智海之澄波”。

虚含万象:在这智海里头,好像虚空包含万象一样,所有一切的道理,佛都明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皎性空之满月:皎,是皎洁、清净的意思。性空,是指佛性就好像虚空的满月;满月,就是十五的月亮。

顿落百川:百川,就是有水的地方。顿落,就好像虚空的满月,那圆圆的月亮,顿然间落到一切水中;所有有水的地方,都有月光。所谓“千潭有水千潭月”,潭就是深水池,也就是有水的地方;有水的地方,就有月光在那水面上。这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的: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

一月当空,普遍在一切水里,都会现出来这个月的光影。是不是有这么多的月呢?不是的。所有一切水里的月亮,就是这一个月亮现出来的、摄照的;虽然有千千万万的水潭,现出千千万万月的光影,但是月的本体就只一个。

皎性空之满月,皎洁的自性,好像虚空的满月一样;顿落百川,顿然间,都落到这一切的水里边去了。那么众生心里头都有水,佛性里边呢?就有月光,照到我们众生的心水里边来。

众生心水净,菩提日日增。

这个心若清净了,心水清净了,菩提就一天比一天长得大了,长得高了,所以“顿落百川”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众生的心水要是清净了,佛的光明也就照到我们的心水里边来了;我们的心水要是不清净,佛的性光也不能照到。就好像那个水池子一样,水要是浑浊,就没有月光;水要是清净,在水里就现出一轮月亮来。

不起树王:释迦牟尼佛说《华严经》,是在菩提树下坐着说的,他没有起来到旁的地方去,就在那里坐着说,这叫不起树王。这个“树”就是菩提树,为什么叫树王呢?因为这菩提树比其他的树都高,它的根也扎得深,枝叶也茂盛,所以叫树王──就是树中之王。这“不起树王”,也就是这菩提道场。

罗七处于法界:罗,是罗列,罗列七处,在七个地方说九会的《华严经》。因为有的地方说两次,有的地方说一次,所以说七处九会。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七处九会是:

第一会──在菩提道场说的。

第二会和第七会、第八会──都在普光明殿说的。

第三会──在忉利天说的。

第四会──在夜摩天说的。

第五会──在兜率天。

第六会──在他化天说的。

第九会──在逝多林说的,逝多林又叫重阁讲堂。

佛在这七处,说了九次法会;这七处九会,都是在最初成道说的。

佛最初成道说了九会《华严经》,最后一会所在的“逝多林”也叫“重阁讲堂”,是后来才修造的;在佛成道的时候,这个讲堂还没有呢!没有这讲堂,佛怎么能在这儿说《华严经》呢?这就是要谈到一个“妙”字上。

佛可以把过去的无量劫,搬到现在;把未来的无量劫,也搬到现在;所以也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也没有现在,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你说有现在,这也是个执着;你说有过去,也是个执着;你说有未来,还是个执着。你若没有执着,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不停──你说这是现在,这个眼前这一刹那间又过去了,所以现在的不停──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呢?还没有来。所以说“三心了不可得”,这就是破人的一种执着。现在释迦牟尼佛“不起树王”,他在这一个地方不起于坐,却能升到一切处,遍一切处去说法。能在所有的诸佛国土,都坐在菩提树下,不起于坐,而升到一处为众生说法。

又可以说,佛在这一个地方,而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说法,也不起于坐,就能够到其他的世界去说法。

又可以说,佛在一处就可以遍满七处来说法。为什么呢?这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能纳无量劫为一念,延一念为无量劫──把这个无量劫纳到一起,就是好像一念之间这么长,又能把这个一念延成无量劫,所以就说“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就在那儿坐着,到七个地方去说法,说九会的《华严经》。

无违后际:依照我们人的思想来看,一定有前有后,后边的不能搬到前边去,前边的也不能把它搬到后边。可是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妙处,就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

佛在最初成佛的时候,就可以现出来一个逝多林,在那儿说法;那叫重阁讲堂,又叫野阁讲堂,因为是在野外造那么一个阁楼,有好几层楼,所以叫做重阁。佛最初成佛时,没有这个讲堂,但佛可以现出这个讲堂,在这儿讲《华严经》,所以这叫“无违后际”,不违背后边的边际。

畅九会于初成:佛畅谈九次的法会,在最初成道的时候,用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时间,说完华严大法。

尽宏廓之幽宗:尽,是穷尽;宏,是宏大;廓,可以说是“空”,又可以说是“张”,张大的意思。幽宗,幽也就是一种玄妙的意思。本来“幽”是很幽暗的,但是这里的“幽”不是黑暗,这是有一种妙处;这种妙处,人不容易明白,不容易见着,也不容易听到,这叫幽宗,这种的宗旨。

被难思之海会:被,是教化,就是加被;加被,也就是教化。佛法可以教化不可思议数量的众生,不知有多少这么多的众生,好像大海会在一起。海会,就是好像大海似的,大家聚会到一起。佛说《华严经》,是用“海印三昧”说的;佛说《妙法莲华经》时,则是入“无量义处三昧”。

什么叫海印三昧呢?海,是指所有的香水海,这香水海是澄净无波的,一点波浪都没有,可是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色身,都现在这个香水海里,就好像用这个印章,印到一种物质上一样。所有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有形有色的,都有一个影子在这香水海里,好像有一个印纹似的──用这个印章,印到纸上,就有一个印现出来。因为十方的众生在香水海里,都有一个印,印现出来,所以就叫海印。而佛是入了这种三昧,用海印三昧说法,所以说是“被难思之海会”。

圆音落落:怎么叫圆音呢?圆,是圆满;音,是音声,这种的音声非常圆满。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天人听,就是天上的语言;菩萨听,就是菩萨的语言;阿罗汉听,就阿罗汉的语言;人听,就是人的语言;畜生听,就是畜生的语言;饿鬼听,就是饿鬼所说的语言;地狱道的众生听,就是地狱里边所用的语言。所以佛用一种音来说法,无论哪一种类的众生都明白这个法;这叫“圆音落落”,就是一切的众生,一听这个法就明白了,好像落到他心里一样,这是圆音落到众生的心里头。

这种音声不是单单在一个国土,就是在其他的他方国土,也能听见佛说法的音声,也能见到佛说法的形相。好像什么呢?好像虚空里那个净满月一样。净满月在虚空,每一个人见了月,都说是对着他,“月光正照着我呢!”佛也是一样,佛说法的时候,众生看见,都是和佛面对面,佛在那儿给他说法呢!就好像月光照着自己一样,所以这叫圆音落落。

该十刹而顿周:顿,是顿然间;顿周,是顿然间就周遍了,包括诸佛国土、诸佛的刹海。这十刹,也就是一个国土的总名。其实不只十刹,无量诸佛的刹海,都现出释迦牟尼佛说华严大法的样子。

主伴重重:主,是释迦牟尼佛;伴,就是一切的大菩萨。“重重”是重重无尽,无尽重重;这种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极十方而齐唱:极,就是到极点了;极十方,到这十方的诸佛国土。而齐唱,在这个同时,都演说《华严经》,讲《华严经》。那么在每一个诸佛国土里边,都现出这七处九会,其他的世界也都现出七处九会这种的境界;这种的不可思议,演说这华严大法,所以说“极十方而齐唱”,同时来宣说这部经典的道理。

讲到这一段序文上,有人又起了怀疑心,说:“法师,您前几天讲,佛说《华严经》的时候,二乘人有眼不见,有耳不闻。今天又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岂不是前后矛盾吗?这个道理讲不通呀!”不错,你问得很有道理,可是这个道理只是你自己这么样想。我已经讲过,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你还这么样想“怎么可以呢?”虽然说二乘不见不闻,这是因为缘还没有成熟,所以他不见不闻;等缘成熟的时候,不单是二乘,就是三乘、四乘,都可以听见了。什么叫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什么叫四乘呢?再加上佛,就是四乘。有这么一句话说:

天雨虽宽,不润干枯无根之草;

佛门广大,难度少缘不善之人。

天上下雨,也就好像佛法似的,大树就得大的滋润,小树就得小的滋润;可是干而无根的草,雨想要滋润,也滋润不了它。佛门虽然很广大,可是也没有法子度少缘不善之人,也就是难度和佛没有缘的人。所谓“当面错过,交臂失之”,就是对着面错过去了,不认识佛;两个人本来手可以拉着手,但是他也失去这个机会了。这就所谓的“对面不认观世音”,你念观音、拜观音、诵观音,见到观音──观世音菩萨就在你对面,你也不认识。说:“我没有见过呀,我见到了,我就会认识。”其实,你天天都见到,你天天都不认识!观世音菩萨认识你,你不认识观世音菩萨,也就是这个道理。

佛门虽然广大,不想往善的做,不想往好的做的人,也没有法子度他。所以有的人学佛法,学学就跑了;这就是好像没有根的草,雨没有法子来滋润它,学佛法也是这样子。那么你现在知道了,见和闻,这都要有一种缘;若没有缘,就想见,也见不着的。

所以,各位现在到“中美佛教会”暑假讲修班,我们都很有缘的,才能遇到一起,共同来研究佛法,这是多快乐的一件事!多应该高兴的一件事!你看果遵、果循,家里离这儿有四、五十miles(英里),都到这儿来听闻佛法,我真高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圣经地博物馆是位于耶路撒冷的一所考古类博物馆,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即将举办的“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上,来自该馆的以色列文物第一次赴中国参展。#VR[超
  • 一天被两个人催债 呜呜呜呜我其实不仅在赶研究计划 我特么今天还有兼职[悲伤]除此以外我ps还没写英文版 然后邮件也没发…不同的债虽然内容不同 对接的人也不同但他
  • xn #谢娜[超话]# xn #谢娜话剧十三角关系# 【话剧】2022.08.31 微博更新 舞台上的你总是闪闪发光的[心]期待与你相约话剧场[心]@
  • 截止到目前为止,阿马德-迪亚洛还没有代表曼联一线队出战过任何比赛,曼联方面也允许他的外出租借的计划。营根派出所在收到指令后立即核实出了报警人名叫王某勤,办案民警
  • 关于申请详情等,将在下周开始销售时详细介绍 ※J-JUN Forest Tuesday PARTY DVD等,2021年以前的周年纪念活动的DVD也将继续发售
  • #偶像梦幻祭[超话]# 推推签盘借tag:偶像梦幻祭 es 偶像梦幻祭2 es2 二弹镭射票 花札 拍立得 pld v1 v2 v3 v4 v5 v6 v7 三
  • Liz_Catmilk1121首周(二批)代GO『After LIKE』下单销量凭证k4裸专:197am星河集美:2498Yetimall:naver直播卡:1
  • #语文# #汪老师的语文小课堂# #中小学#秋季部编新人教语文2-5年级上册期中期末专项含参考答案纸质版书籍增加了一些内容。以下是三年级上册期中期末专项纸质版资
  • 婉拒黄黑脸三点水眼睛这种大众雷点emoji,萌新半萌新我带不来也不想跑图双端,安卓开服入的坑共了几个号,弹琴跑图献祭直飞都可,不太喜欢打卡,喜欢大厅养老凑热闹,
  • #决战考研##2023考研##摆渡人#当然会难过啊 这么多天都哭麻了 已经没有多余的眼泪了 你问我不会舍不得吗 怎么会舍得 你不还是执意要走吗 段班长这么多年有
  • ️️但是在最近的云图中可以清楚的看见风眼中wmg已经出现,并且眼强上w环已经成环,所以现在轩岚诺可能已经有DT6.5风速130kt(58m/s)17级的超强台风
  • 指数再次大跌,下午的支撑和压力在哪里?1.早评飙哥分析了短线的两种走势,很遗憾只有上证50按我的预期走出了低开高走,而上证指数因为中证1000雪崩被拖下水,不仅
  • 02、减肥十条,助你科学减肥[话筒]1、吃饭别太快,每口咀嚼20次左右,中、晚饭建议吃半小时。7、怀孕期间其实除了酒、过多浓茶、咖啡,没啥真正需要忌口的饮食,适
  • 那么,工业企业如何布局碳中和及ESG?同时,如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已成为全球共识,及时披露并践行ESG理念也是一道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 理工科出天才概率其实很小,何况天才也可能痛苦,所以文科学得通透的人,他反而活得最顺畅。他什么都不缺,站在社会金字塔顶端,可他说自己活得很痛苦,最后当了老师,心里
  • [噢耶]3CE小合集【拍2件170】3CE 水雾唇露唇釉2支+赠网红吸水杯+会员加赠迷你口红1.3g【开学季活动】3CE水雾唇露唇釉 水光雾面滋润持久清透礼物女
  • #Bil1ySeng[超话]# [二哈]#billyseng# 今晚这一集看的我是又哭又笑,哭的是真的很心疼宝,非常有勇气的站出来揭露经纪人和法老干的丑事,
  • 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
  • 注️三副不能都选同一品牌哦 必须两副Holly+一副Juicy 或 两副Juicy+一副Holly199/❸副划算到飞起❗️全年低❗️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
  • 偶尔在异常人格发展的患者中,可见到这类孤立的妄想。偶尔在异常人格发展的患者中,可见到这类孤立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