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它有一些异名,包括:实相、佛性、真如、法界、法身、圆觉、胜义谛、大空性、大涅槃等,很多与实相相关的术语,都可以是如来藏的同义词,因为它们意义相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

“如来”是佛陀的名号。
“藏”(zàng),有宝藏、胚胎的意思,侧重表达了它蕴含着很多殊胜的功德。宝藏,形容这个事物很殊胜;胚胎形容一种潜伏、潜在的状态。

“如来藏”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可以解释为佛陀功德的宝藏,当中蕴含了智、悲、力等功德。

也可以解释为,胚胎当中的佛陀、潜伏或隐藏状态的佛陀。胚胎中的佛陀就是形容众生是未来的佛,现在还没有成佛。因此,众生具有如来藏,是说众生是佛的胚胎,是潜伏、隐藏状态的佛陀。

虽然可以说“佛陀有如来藏”,但更多时候,主要是在众生位的时候,说他有如来藏;成佛之后一般会说佛陀有法身,因为这个时候如来藏已经完全显露,一般会用“法身”、“佛果”等词来称呼。

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

《大乘经庄严论》提到:

真如于一切,无别然清净。

即是如来故,众生具彼藏。

意思是,法性、佛性、如来藏遍于一切事物,没有分别,是清净的自性。这就是佛陀的本体,一切众生都具有这样的功德宝藏。

如来藏没有两个。

既然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那么如来藏是不是像众生的数量一样,有多少个众生就有多少个如来藏呢?---并不是这样的,如来藏没有两个,就是一个,或者说是不二,也可以说所有众生共同拥有一个如来藏。

《究竟一乘宝性论》提到:

一切众生界,不离诸佛智,

以彼净无垢,性体不二故。

这里讲到“不二”,一切众生在本性当中是不二的,众生与诸佛在实相中也是无二无别的,因为如来藏没有两个,众生没有离开实相本性。如来藏没有两个,也表达了实相没有两个。我们经常说“一真法界”,也就是说实相是唯一的,没有两个真相,究竟的真理,究竟的实相是唯一的。如来藏就是究竟的真相。

客尘存在的时候,要去哪里找如来藏呢?你只要去客尘里寻找,可以说你认识本性之后,客尘就是如来藏;如果你完全抛除客尘,是找不到如来藏的。汉传有一个词叫“全真在妄”,就是说所有的真实都存在于虚妄当中,离开虚妄没有真实。这里有一个实相与现相的差异而已。

我们经常说如来藏被客尘遮蔽,所以众生在轮回中飘泊流转等等。那么在轮回流转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如来藏虽然被客尘遮蔽,但是它的自性、本性从来没有被污染过,恒时保持清净的本性。

《究竟一乘宝性论》当中提到的:

如虚空遍至,体细尘不染。

佛性遍众生,诸烦恼不染。

佛性是从来不可能被烦恼染污的。

《央掘魔罗经》(《指鬘经》)提到:

[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垢不可得。无垢性是佛性。于一切众生所无量相好清净庄严。如油杂水不可得,如是无量烦恼覆如来性。佛性杂烦恼者无有是处。

同样,如来藏和客尘也是不同的本性,客尘虽然有遮蔽的作用,但是它不会污染如来藏的本性,如来藏本身恒时清净,那怕一个罪大恶极的众生烦恼深重,有诸多罪业而堕入无间地狱,他的如来藏仍然是百分之百的清净,没有任何垢染。这是一个重要的属性。

圆满具足佛陀的一切功德,又叫“常乐我净”。《究竟一乘宝性论》有一个教证:“无垢功德具”,恒时具有各种功德。

《不增不减经》中也提到: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这里提到如来藏本具有不可思议的佛陀的功德,而且本身也是常乐我净,这是如来藏的一个特点。

世间很多事物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新生过程。这是一种重新产生的过程。而如来藏不是重新产生的,不是因缘和合的事物,它不是有为法。

有为法是通过因缘和合所产生出来的某种事物。

而如来藏不是因缘和合的,它从本初到现在,从来就存在。

净心如虚空,无因复无缘,

及无和合义,亦无生住灭,

如虚空净心,常明无转变。

---《究竟一乘宝性论》

这个教证强调的是“常明无转变”。如来藏没有任何变化,它不是因缘和合,没有生、没有住、没有灭,不是重新产生的,这是无为法的特性,这点非常重要。并非众生本没有如来藏,通过辛勤努力就会获得;而是众生本来就具有如来藏,不需要重新得到。

不管你怎样去描述如来藏,它最核心的特点之一就是“大空性”。

如来藏基于大空性的前提而建立,它超越一切戏论和概念。

【佛体无前际。及无中间际。亦复无后际故。又复远离一切戏论虚妄分别。寂静体故。名为自然。】

---《究竟一乘宝性论》

意思是,如来藏本身远离一切戏论分别,有无是非的概念不能够遮障它,也不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真正去描述它,它是超越一切概念的、离戏论的,所以它是大空性的异名。大空性侧重于空性的一分,如来藏侧重于大光明显现的一分,这是它不同的侧重点。

如来藏不是凡夫的境界。

凡夫有如来藏,但是凡夫能不能体验如来藏呢?最多只能相似地体验,想要完全彻底地体验如来藏,唯有佛陀才能做到。

【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意思是唯佛世尊,才能如实地、彻底地、究竟地照见如来藏。

【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这里明确宣讲,唯有圆满的正等觉如来,才能够彻底通达、照见、体悟如来藏的本性。如来藏者,不是普通阿罗汉的境界。

菩萨也只能相似少分地体悟。一些经论中提到:乃至十地菩萨,见如来藏大光明就好像在黄昏看物体,光线不足的时候,看东西不是很清楚。因此十地菩萨见如来藏,就像在黄昏看这些事物一样,不是非常清楚,唯有佛陀才能彻底认知、照见如来藏。

对于眼睛而言,事物若太远太近太大太小,眼睛都会看不见,所以眼睛的能力是很微弱的,必须与所观察的事物配合好后,才能看得见。
所以说,眼睛所见非常有限。我们的肉眼连这些都看不清楚,又如何能看清“空性”呢?所以,只相信眼耳鼻舌这些感官所谓眼见为实,是十分荒唐可笑的事情。
  随着修道层次,依次往上类推,修行层次越高,所能观察的程度也越深。可是,我们的眼睛根本就看不见那么多的众生。
  与有些修行人的眼睛相比,显微镜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修行人所见的境界,可以远远超越显微镜为人类所提供的视觉范围。而且,这些所见的境界并非幻觉,而是确凿不移、颠扑不破的事实,但我们凡夫却看不出来。
  所以,企图用我们的肉眼去观察宇宙、人生、真理等等的真相,简直是痴人说梦,即使加上显微镜镜片的帮助,其能力也是有限的。平时我们眼耳鼻舌之所见、所闻、所感都是幻觉,这些器官看不到多少东西。

  人体潜能,“如来藏”是存在的,但我们却没有办法如实地讲出来。我们的语言仅能传达眼耳鼻舌所感受的东西,我们的概念也仅能表达这些东西,而对于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没有领略到的东西,心里就没有概念,所以就无法言表。

  “如来藏”不属于眼耳鼻舌的范围,我们没有见过,没有听过,连它的概念都无从产生,想如实地表达更是无计奈何。
  
  我们通过语言的指引,逐步去证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这是佛的唯一方法,佛最伟大之处即在于此。因为,平常让我们去了解、感受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这并不难。世间的学科皆是如此。而要让薄地凡夫去了解并证悟从未见过、难以言传的境界,这就很难。但是佛有办法。办法就是首先把我们原有的观点推翻掉。很多人认为非常了不起的所谓“文明”、“正确的观点”等等都要全部推翻。推翻以后,就没有观点、没有概念了。这个“没有观点”就是“观点”。

我们的思维其实是很简单的,“有”、“无”、“非有”、“非无”这四点,可以涵盖所有的思维。将这四点完全打破以后,我们还能说出什么呢?再没有别的观点了,这就叫“证悟空性”。

  无论“有”、“无”、“善”、“恶”都不想,“非善”“非恶”也不要想,一切都放下,放下以后就解脱了。若不能放下而去行善造业,就会在轮回中流转。因为取舍善恶是下等根基人的修法,而上等根基的人则应全部放下,什么都不想。
但是,说放下就放下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轻而易举的事。
  所说的“放下”、“不要想”,如果真是仅仅不思而没有悟性的话,那其实还是在想,想的什么呢?想的就是“不要想”。心里想着“不能思维”,其实内心还是在思维。如果修的是不思的观点,那就十分危险。
  前面所讲的打破、推翻原有观点从而证悟空性是《中观》的见解,而仅仅不思的观点不是《中观》的见解。这二者从词语语气上不易鉴别。《中观》的观点,是察“有”“无”“生”“住”“灭”等等,当观察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深深体会到原来“有”“无”等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佛经上称之为“增上安立”的东西。
  “增上安立”就是指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当作“有”而不当作“无”等等。然而现在事实却根本不是我们以前所想象的那样,我们原来所想是一回事,但是现在证悟之所见又是另外一回事,此二者之间有天地之别!概念都不一样。这种“深深的体会”叫“初前期证悟”,可以称之为“证悟了”“开悟了”。但开悟是分层次的,并非指成佛。证悟就是开悟,但开悟不一定指成佛。
  大小乘的四禅八定,可以修到鼻孔没有呼吸。还可以修到很长时间心里都没有念头,坐着非常舒服,但是,这样的修行也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解脱是指用智慧去拔除轮回的根,这才叫解脱。当所有的“有”“无”念头都真正地消失后,剩下的就是“如来藏”。禅宗里这叫“本来面目”,也可以称之为“大光明”、“大平等”、“大圆满”、“自然智慧”等等。这才是真实的“不思”和“不想”,辨别这二者之间的差别极为重要。

  “光明”就是无垢、纯净的意思。污垢即指我们的执着。修行时,“恶”“善”的念头都要断掉。要进入这种状态,需要一定的方法。

  当我们生而为人,有了躯体和心相续以后,就会建立很多诸如“上”、“下”等概念,而“如来藏”的状态就像当我们进入太空后,大脑里原有的、在地球上建立的“上”“下”概念就消失了一样,进入这种状态,就进入了“如来藏”、“大光明”。
密宗里讲的“自然的智慧”也是如此,心的本性也就是它。从无始以来,它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而且距我们非常非常近,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发现,如果我们发现了,就是“初步证悟”。

因为心的能力比物质的能力要大得多,心可以控制物质,反之,物质却很难完全驾御心。
  同样,所有的物质都是因缘产生的,所以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而“如来藏”则永远不变,这是我们的本性。只要我们进入那种状态,就能解脱,就能“当下成佛”。如果不能进入,则永陷轮回。
  
  在达摩祖师的悟性论中说:“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与水。”水冻结为冰,冰融化为水。它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心的本性就是佛,我们与佛并没有距离。只要进入那种状态,佛与众生当下融为一体。达摩祖师的血脉论中也提到此理论,他说:“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当然,如果因为修行程度不够,没有足够的定力,这种境界还会失去。但通过修行,必将达到佛与众生无二无别,永不分离的境界,这就叫成佛。
  
  虽然这种境界只有修行人才能体会,但我们不能因为没有体会过,就不予承认。佛经中讲,每个生命都具有“如来藏”,哪怕蚯蚓、蟑螂这样微小的生物也具有“如来藏”。佛经中不认为人性本恶,可以说是“善”。但这种“善”不是我们现在概念中的“善”,它是非常清净,没有任何烦恼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可称之为“善”。如果蚯蚓、蟑螂可以观察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自己是“善”的。虽然其内心的显现比人简单,但也有“我执”,如果它们能放下执着,其心的本性也是空性的,也是无有垢染的。没有任何执着就可称之为空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所有众生的心都是一体的。
  
  总之,首先不要相信眼耳鼻舌,因为他们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只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其次,以眼耳鼻舌为根据,而产生的各种念头都要否定,让这些妄念的大厦彻底坍塌、崩溃。如同遮蔽天空的云,只有被风吹散后,才能看见真正的蓝天。彻底放下后,就能见到心的本性,就能成佛。
 

#佛教[超话]#恩师说:看得清楚,听得清楚,这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内心亦必清净 无恶无过。

智慧深广如海时 内心亦必清净 无恶无过

「故知正当智慧深广如海时,其内心亦必清净,无恶无过」,这个就是不起心不动念,「离垢离染,绝诸尘劳。故云:内心清净绝尘劳也。」如《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种修行的方法全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待人接物,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与一切人事物交往,无论是善缘、恶缘,缘是人事环境,对好人、对恶人,除对人之外,对物、对事,对一切万物,这就是我们修行的道场。修什么?最高的,菩萨修不起心不动念。

看得清楚,听得清楚,这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虽看清楚、听明白了,没有起心动念,这是真心起用。真心起用就是佛跟法身菩萨,法身菩萨以下做不到,他会起心动念。所以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菩萨。菩萨虽然有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不会分别这个好那个不好,没有这个念头,一切法平等,菩萨。

再次一等的阿罗汉,阿罗汉有分别,但是他不执著。六道凡夫见色闻声,鼻嗅香、舌尝味全都有,有分别、有执著、有起心、有动念,这全有就叫凡夫。全没有就成佛,那是法身菩萨,大乘教里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里要学,学不动心,真正修行是这个修行法。

章嘉大师早年教我「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明了,不明了你不会放下,明白了你就放下。明白什么?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度一切苦厄了,真的,不是假的。#净土法门师父说##觉悟人生唤醒自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祝你每年春意都盎然,祝你每分春风迎满面,祝你每秒春花灿烂心情好!所以不必纠结于长得不够美不够吸引人,关键要先学会爱自己,调节好心理,然后改善自我。
  • !今‮是日‬感恩节,记‮告得‬诉孩子:①要‮恩感‬自己父‮给母‬了自己‮生的‬命,还‮爱有‬着自己‮各的‬位家人②要‮恩感‬在成长‮路之‬呵护着你‮老的‬师③要
  • 带你了解艺术市场的基本逻辑,能够大致估计艺术品的价格动向;了解艺术家是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的;了解艺术交易,明白哪里有坑;入门艺术欣赏,对艺术品形成自己的判断。作
  • 像这样,商学院的在校生们与校内,外最好的人才进行竞争和合作,正在形成强大的知识网络经营大学院在"挑战,创造,社会贡献"的精神下,通过关心社
  • 初读周作人《故乡的野菜》时,还没有过长期的异乡体验,看到开头“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满是不解,再加上周作人一度有“文化汉奸”的恶名,只感觉是
  • #鞠婧祎秋冬枫叶大片# 在看完您的微博后,我不敢轻易回复,我担心我庸俗不堪的语言会玷污了这世间少有的美感。但我还是回复了,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照片后面留下自
  • 无私付出的成都市民】在这场与疫情的短兵相接中,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服务者等,义无反顾地冲锋在最前线,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
  • 然后,那天晚上聚会,我喝醉了,电话也拉在了她那里。母亲很开心,直说女孩是个好女孩,家世好,人也礼貌,我也很高兴。
  • “社区建设活动阵地的需求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的积极响应。” (记者 施翔 摄影报道)#乡村振兴#【视界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之章丘实践】(农民日报
  •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气挺常有的,孩子生气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他就知道哎呀很难受 事情怎么不如我意!对这么小的肉孩子来说那就是天塌了 等他多经历几次 他多
  • 有一天,垄断者和公司急于在这个项目中获取利润,他们不得不从你那里购买。有一天,垄断者和公司急于在这个项目中获取利润,他们不得不从你那里购买。
  • !每天坚持健康饮食,运动打卡,即便是一个人,下雨天,也不会影响到我,九个多月的坚持,小宝终于来了,可没曾想,他的到来并不是那么让我满心欢喜,相反是焦头烂额。
  • 时间飞快,现在她长大了,也不需要我这个老妈妈了。她看我护着她,咬着小牙说:爸爸坏,坏爸爸。
  • !#钟辰乐1122生日快乐# 生日快樂我的宝贝猪猪、希望我们小乐健康快乐的成长,要一切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 如果你们相互之间不能给对方一个明确的,结束异地状态的时间,那么且不论还是否有挽回这段感情的机会。#设计做得好收纳没烦恼##改变从整理开始#挽回需要技巧,你需要适
  • 第二枝:观枝到这一阶段会出现“析别触得”的功能,即不仅感觉,还能分析你的感应,就好象看到了一样。一旦出现了“神往安然”心情就特别好,因而达到一个练功的特殊境界。
  • ——Tips:最后友情提示~1⃣地方是在乡下,公交不方便,自驾最好2⃣选有阳光的天气,没有阳光景色差别很大3⃣早上早点到,这样就可以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小木⛵4⃣
  • 当然你发慈悲心,为了度化人又当别论,那你一定是充满了慈悲。」她说:「我曾经发了愿,要为佛像装金的!
  • 我:[允悲]我就说,这怎么越吃越像是小孩辅食,当我没问哈,好吃。不喜欢软绵绵口感的亲,不建议来买了。
  • )②每天签到,7天签到共350活跃③周末两天各三把五排必打(五排二阶一以上,不强制协会内组队)④能保持肝度并稳定待至少一个赛季~防沉迷丶中考高考备考等原因可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