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新变种传染率提高了56%。对3个地区的传染数据分析的结果介于50%-74%(95%置信空间)。这与此前70%的估计是一致的。

看完文章摘要,让人心情沉重。文章的主要结论是目前英国的4级社会干预措施不足以将Rt降至1.0以下,即便加上大中小学关闭,以及每周20万的疫苗接种,2021年的住院和死亡都将超过2020年。只有将疫苗接种提高至每周2百万才可能压低疫情。

文章首先通过数据分析,排除了热点地区疫情不正常飙升的原因是奠基者效应或社交接触的恢复:因为社交热度的高低与新变种的占比数据无关。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新变种导致传染增多。

在新变种导致疫情加重的具体原因上,作者尝试了4种假设:1)传染力增加;2)免疫逃逸导致二次感染;3)儿童易感性增加;4)病毒代际缩短。模拟与现实吻合最好的是假设1传染率增加,其次是假设3儿童易感。不能排除2与4叠加的可能,也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如病毒脱落周期延长,但就单一因素而言,最关键的还是传染率增加和儿童易感。

两个最重要的问题:1新变种是否导致更高的病情或死亡率;2是否会降低疫苗保护率。文章称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做出解答。无论死亡率是否增加,由于传染力增加,总病例和总死亡增加是大概率事件。作者还呼吁,疫苗厂商要尽快开展新变种保护力的补充实验,如果有必要,尽快修改疫苗以适应新变种。

文章估算了几个场景下2021年上半年的疫情预测,目前英国最严厉的4级lockdown都不足以控制,住院ICU和死亡将超出2020年的第一波。(图5)如果追加大中小学关闭,勉强能与第一波持平。而且,一旦管控放松,疫情将很快反弹。唯一奏效的,是提高疫苗接种至每周2百万,为目前速度的10倍。这还是建立在疫苗保护力仍有效的前提下。

文中也提到刚刚在英国发现了南非变种,这个变种与英国变种包含类似突变,因此病毒动力学特征也类似。考虑到英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频繁和类似变异已经在至少两个国家独立发生,世界其它地方发生英国或南非变种的广泛传播,或者独立产生类似变种的可能性都很大。因此,进一步提升病毒基因的监控能力、保持和加强社交减距、加快疫苗接种速度和进一步研究都十分关键。

随着疫苗成功,新冠疫情的终结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们要做好准备,黎明前的黑暗可能比午夜更黑。

无论多久,这一切终将过去。那四种只能引发感冒的普通冠状病毒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它们是人类与病毒千万年斗争的残留,最终,SARS-COV2也会跟它们一样。保持乐观! https://t.cn/RqzmdTi

从“四乱”突出到生态修复 黄河渐成中原“绿飘带”
今秋,新华社记者历时近一个月,沿黄河河南段骑行数百公里,感受“母亲河”生态之变:依法护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陈年积弊被一举清理。沿黄各地生态廊道建设如火如荼,黄河母亲梳洗旧颜,披上“绿裳”。
今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落地。中原大地上,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绿底”长卷正徐徐展开。
清理“四乱” “母亲河”摆脱喧嚣
落日斜照,秋寒陡生。开封市黑岗口黄河险工观测台附近的大堤上,散完步的郝勇踱着步子,走下河堤。
“变化太大了。”55岁的郝勇是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稻乡南北堤社区主任。南北堤社区离黄河大堤很近,总喜欢到黄河边走走的他,提起现在的黄河,语气里都洋溢着喜悦。
喜悦来自“清净”。“以前,河里有搞餐饮的、捕鱼的,还有抽沙船和快艇,滩里有取土的、挖沙的。没想到一两年,就从乱哄哄变清净了。”郝勇说。
群众感受到“清净”的背后,是河南省肃清黄河“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的“铁腕”。2018年,河南发起“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行动,2019年大规模实施。以郝勇所在的开封市为例,截至今年9月底,开封市已先后清理整治黄河“四乱”问题342个。
没有“清净”的黄河,就没有千万群众的安居乐业。黄河开封段的变化正是河南省“铁腕”持续推进黄河“清四乱”的一个缩影。来自河南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黄河“清四乱”进入大规模实施后,河南仅5个月就新排查整改“四乱”问题158个;今年4月下旬,河南开展“清四乱”歼灭战,截至9月15日,累计新发现问题565个,整治解决561个。
黄河“四乱”积弊已久,快速“清乱”离不开制度创新。为根除“四乱”顽疾,河南探索出“河长+检察长”携手护河的新路。
法律高悬,今年7月16日,郑州市中牟县人民检察院收到县河长办移交的线索,反映该县一段黄河大堤内存在大量建筑垃圾。检察部门快速核查后,立即向当地乡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清除垃圾并恢复生态地貌。8月4日,治理工作结束,当地政府、河长办和检察院联合验收。
在“河长+检察长”制度推动下,一大批黄河生态破坏案件被查处。2019年以来,河南省黄河流域检察机关共批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77件402人,提起公诉723件1225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34件41人;受理黄河流域公益诉讼问题线索886件,立案502件。其中,检察机关自行摸排417件,立案371件。
今年9月15日,鉴于“河长+检察长”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河南省将“河长+检察长”制改革全面推向全省和辖内所有河流。
筑起“绿廊” “生态河”重现中原
两岸河滩水草丰茂,观景台、湿地、廊道依次铺开,千亩葵花和“母亲河”交相辉映……这是记者今秋在河南三门峡市黄河岸边骑行时看到的一幕。
三门峡是黄河进入中原的首个地级市,黄河上建起的第一座大坝就位于该市,但三门峡还是个煤、铝、黄金等矿产丰富的资源性城市。曾经,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跷跷板”上,开发“高高在上”。
2019年9月,国家提出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护航的生态保护,开始在“跷跷板”的那头蹿升,三门峡市“百里黄河生态廊道”规划出炉。
据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海龙介绍,廊道规划总长度约200公里,未来将建成沿黄108公里绿网,修复21.6万亩湿地,形成50万亩高标准农田。记者在黄河三门峡段看到的美景,正是在“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建设中催生的。
黄河三门峡段的生态改善只是黄河河南段生态之变的一例侧影。今年3月12日,河南省规划的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集中开工。工程包括具有生态涵养、湿地保护、田园风光、高效农业等功能的沿黄生态廊道建设项目18个,国土绿化面积24.7万亩,建设生态廊道373.83公里,投资额170.85亿元。
从黄河流入河南的第一站三门峡,到黄河“豆腐腰”“地上悬河”所在的郑州、开封,再到流出河南的濮阳市,记者沿途看到,沿黄生态修复和廊道建设如火如荼,短短半年多时间,各地廊道建设已初具规模,“母亲河”的“绿裳”渐渐织密。
绿色的回归,使黄河为中原大地系上一条“绿飘带”。感知变化的,除了沿黄群众,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在黄河三门峡段,每年10月,大批的白天鹅都会准时从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地区飞来越冬,今年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
“十多年前,白天鹅的数量一度减少到只有几百只。”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负责人董帅伟说,环境改善后,去年在黄河湿地保护区监测到的白天鹅已达一万多只,“今年来得更早,也比去年同期更多。”
黄河变绿,也让许多“生态流亡”多年、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重新回到“母亲河”的怀抱。据河南多个沿黄地市的动物保护部门介绍,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开始在洛阳、三门峡等地的湿地被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也在孟津黄河湿地频频现身,最多时达到68只。
绿色打底 沿黄发展增添新动力
从“清四乱”到“筑绿廊”,持续的生态修复,唤起了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来,同时也为中原大地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渐成中原“绿飘带”的黄河,也为中原大地高质量发展打下厚基础,注入新动力,铺上新底色,带来新机遇。
文旅产业率先捕捉到商机。随着黄河生态持续向好,亲近“母亲河”的游客越来越多。记者沿黄骑行,遇到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从文化遗迹到生态廊道,再到小浪底等水利工程,都是他们“打卡”的热门地。
基于黄河深厚的文化、生态禀赋,河南省委省政府围绕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提出打造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带。
高新技术产业也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悄然布局。依托沿黄生态改善带来的优美环境,河南各地开始因势利导布局高新产业,希望在“绿色”中让沿黄经济发展“脱胎换骨”。
9月15日,总用地面积约16.4平方公里的郑州中原科技城正式奠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郑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市调整用地布局、开发强度和用地性质,以减少数百亿元土地出让收入为代价,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其他沿黄城市也纷纷行动。紧邻黄河、因黄河泛滥而形成“城摞城”奇观的古都开封,也开始谋划提升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支撑能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三门峡市则在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等产业落地。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新旧动能转换成果开始显现。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河南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仍然快速发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2%、3.9%。
文字记者:王丁 李鹏 牛少杰
视频记者:王丁 王圣志 李钧德 尚昆仑 任卓如 杨金鑫 睢媛媛(报道员)曾宪平(报道员)

新媒体编辑:牧小湘 胡碧霞

【近视,要扣分?】“视力受方方面面的影响,不是说改善就能改善的。”

“孩子们上学够辛苦了,眼睛坏了还被扣分。”

“政策的初衷应该是为了督促家庭和学校,更多关注孩子的健康吧。”

……

今年暑假,山西省长治市将把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有网友质疑此举“涉嫌基因与经济双重歧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导向。

“这两项考核,考生最后得分差距并不大,主要是想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引导青少年自觉加强体育锻炼、保护视力,提高身体素质。”面对公众质疑,长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长治市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推出这一中考改革措施的?具体将怎么实施?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裸眼视力纳入中考到底怎么“考”?

将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纳入中考,是长治市中考改革的一部分。2019年6月,长治市宣布从2022年开始,本市中考将增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50分,其中身体素质占20分。

这20分包括10分的过程性评价和10分的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心理健康表现等情况;结果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体重、裸眼视力情况,各占5分。引发社会争议的,是身体素质评价中的这一部分。

对裸眼视力的考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两分。“我们将裸眼视力分为三档,大于等于4.9为正常视力,得5分,4.6到4.8之间为中度近视,得4分,小于等于4.5为重度近视,得3分。”长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体重的考察则由体重指数(BMI)来衡量,男生15.8到22.8之间、女生16到22.6之间为正常,得5分;男生小于等于15.7、女生小于等于15.9为低体重,得4分;男生22.9到26之间、女生22.7到25.1之间为超重,得4分;男生大于等于26.1、女生大于等于25.2为肥胖,得3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样相差两分。

2.是否会造成歧视和不公平?

“我认为这一教改措施的导向是好的,能督促家庭和学校早一点关注孩子的视力问题和健康,但需要细致的配套措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低视力科副主任杨晓教授告诉记者,造成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一是先天性遗传因素,比如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孩子,出生时就有一定度数,六七岁时就已经是高度近视了;二是环境因素,也就是用眼不当,这一般是上小学后学业增加、户外活动减少造成的。

“如果没有更细化的规则考虑到这部分孩子,将是一种不公平。因为这些孩子的近视存在遗传易感性,并非用眼不当导致的。”杨晓说。

还有专家指出,不仅仅是近视,意外事故带来的损伤或其他病理性因素,也会造成裸眼视力下降。

对此,长治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对于先天性近视的学生,家长可提供孩子自近视以来的医院就诊及治疗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可直接得5分;因意外事故导致裸眼视力受损的学生,可通过医疗部门出具诊断证明,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也可以得5分。

同样的,“对于吃含激素药物导致肥胖的学生,如果在用药期间,家长可提供医疗部门出具的诊断证明,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得5分”,这位负责人说。

杨晓建议,视力纳入中考这一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之间,最好有一定时间差,让大家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近视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在知道这一消息后,即便开始重视保护视力,也很难达标。”

她说:“现在可以提出这一教改措施,但最好从绝大部分孩子还没近视的年龄段开始实施,让大家早点重视起来。进入小学前后是防止近视关键期,应该引导大家在入学前就开始注重视力问题。”

但孩子离中考尚远的家庭,往往很难关注到相关政策。李柯的妹妹目前在长治市区一所小学读三年级。在记者采访她之前,他们全家都不知道视力考核将纳入中考,老师也没提过这件事。长治市市民陆雨陶是一位三岁女孩的妈妈,她也没听说视力将纳入中考,“孩子太小了,还没到关心中考政策的时候”。

3.即便可能会吃亏,依然认同教改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还蛮吃惊的,后来想想,这也是为了让家长和学校引起重视吧”,陈怡是长治市一位六年级男孩的妈妈,她第一次知道视力和体重将纳入中考,是在去年下半年某次家长会上,这个消息让大家震动,因为孩子班上“小眼镜”不少,更没有想到体重也和中考成绩挂钩。

陈怡告诉记者,儿子体重正常,但视力不太好,这也怪自己过去没太在意这个问题,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足够重视。“这两年,我开始时不时提醒他要做眼保健操,也会监督他看书时间不要太长。”

尽管孩子将来中考可能会“吃亏”,陈怡仍然认同这一教改措施。“从长远看,我觉得把视力考核纳入中考挺好的,能起到警示作用,督促大家,形成自觉的保护意识。”

目前,除了监督孩子注意保护眼睛,陈怡还定期带着孩子去做眼部按摩,“即便不为中考,我也希望孩子的视力能够好一些。”

据介绍,在提出将把裸眼视力考核纳入中考的同时,长治市也推出了各种保护视力的措施:

一.要求中小学要对全体教师进行眼保健操培训,掌握规范动作,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午、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

二.要求学校每天上午、下午各开展不少于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保障体育和健康课程的课时;

三.减少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

四.改善校园用眼环境,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

五.每学期开展两次视力监测,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要把监测结果记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提醒教育。

吴江是长治市一所中学初中二年级班主任,他班级的学生将是视力纳入中考教改开始后的第一批应考者。在这一措施的引导下,目前学校课间运动增加了,老师也会督促学生课余时间少看电视少玩手机。

吴江所教学的班级,超60%的学生都是近视,“班里的孩子,很多上初中时就已经戴着眼镜了,现在再强调是不是有点晚了?”吴江觉得对视力的重视,应该从更小开始。

“大家现在知道了这一教改措施,也明白了视力的重要性,但我们这里是农村,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一般,也没听说谁会专门花钱治疗近视。”吴江告诉记者。

4.裸眼视力检测能“作弊”吗?

有网友担心,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做近视手术提高裸眼视力,也可以通过戴角膜塑形镜(OK镜),短时间里让裸眼视力得到提升,但不是每个家庭,都承担得起相关费用。视力纳入中考,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学生,会不会不公平。

对于这一观点,杨晓认为不用过于担心。“做近视手术需要满足一些条件,要看最近两年近视度数的增加有没有稳定在50度以内,基本上18岁以后才能满足手术条件。还没中考的孩子多在15岁以下,一般来说医生是不会建议手术的。”

戴OK镜确实能提升裸眼视力,“对于近视100度到200度,一般一周就能恢复到正常裸眼视力,近视600度,一般需要三周到一个月,但是得坚持每天晚上戴。”杨晓告诉记者,“另外,适不适合戴OK镜也需要医生仔细评估”。

“经专家论证,学生在夜间佩戴OK镜后,第二天早上视力水平会有所提升,到下午后视力会逐渐减退”,长治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因此,我们裸眼视力的测试时间,将安排在下午随机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佩戴OK镜带来的影响”。

对此,杨晓指出,“戴OK镜早期确实会有下午视力减退的现象,但一个月以后,基本上全天都能保持裸眼视力稳定了。除非是近视度数比较高的情况,比如400度以上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办法规避靠戴OK镜提升裸眼视力的现象,“有专门的仪器,能查出裸眼视力是不是靠戴OK镜提高的,还能查出本来有多少度的近视。比如飞行员录取,就是既不允许做近视手术也不准戴OK镜,因此体检时会有专门的机器进行检查。”杨晓说。

她认为没必要制止学生戴OK镜,“因为这确实是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有效方式”。

至于考核视力时戴隐形眼镜等作弊问题,杨晓认为不可能,“医生通过简单的检查,就能发觉是不是戴了隐形眼镜。”

5.青少年视力保护仍存在误区

8月27日,教育部调研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严峻的数据,再次给青少年视觉健康敲响了警钟。

争议虽多,但长治市的教改措施,确实让大家更加意识到视力保护的重要性。目前,不少学校和家庭,对于如何保护方面还存在误区。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长治,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学校和家庭,都把眼保健操作为保护孩子视力的重要手段。但杨晓认为,眼保健操对视力的保护作用,与学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等影响近视加深的因素比起来,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仅仅能缓解眼疲劳”。

真正起作用的是户外活动,“现在很多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学生课间到外面去,但如果每天能坚持一到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对视力的保护作用是非常大的”,杨晓强调,一定要有两个关键词,“户外”和“白天”,如果天已经黑了,或者在室内运动,那作用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视力保护的认识误区在全国各地都存在。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也许就跟疫情期间大多数时间待在家里,户外活动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增加有关。

杨晓还建议,应该像对待身高、体重那样,从幼儿园入园开始,建立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每年记录他们的视力情况,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诊断。“而且,等拥有自己屈光发育档案的小朋友到中考时,相关机构根据早期的筛查数据,直接就能判断出,某个孩子的近视是不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据长治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9年开始,由当地卫健部门组织,长治市开始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视力监测,每学期两次。目前,部分学校已建立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其余学校将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来源:新华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宋威龙99 ╚════════[小红花]SWL. 999[小红花]╝#宋威龙君子盟#[给力][给力]#宋威龙仿生人间##宋威龙凤囚凰#swl#宋威龙容止# [
  • 【陈生國瓷舘藏】#这就是中国风##遇见艺术#清乾隆粉彩人物赏瓶~粉彩瓷在雍正、乾隆朝达到鼎盛,乾隆一朝,瓷艺精进,榷陶使者唐英殚心竭虑,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括中外
  • 45、承蒙关照 长势良好46、又比去年大一岁 身价不止翻一倍47、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吹蜡烛时间48、一生一日 快且乐之#情感##成长有态度##电视剧沉香重华[超话
  • 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违法,小伙心里也没底,但还是和他老婆开着车把盆栽往当地林业单位送!妈妈知道外面的人都在议论,以为这个人也只是好奇,便也不多想,直接拿出那两个铜
  • #凉兮 我非常的讨厌很多人,说我去年几千万亏没了很痛苦吧,怎么怎么样的,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力就不一样,你们把钱看得太重要了,你们被钱牵着鼻子走,亏不亏没,我觉得都
  • 油皮买轻盈版,干皮买滋润版,这款作为秋冬的滋润保湿的抗初老面膜真的太适合啦[憧憬] 两款眼霜都是针对眼周抗初老的但是重点想祛黑眼圈的宝贝选择小 夜 灯眼霜,重
  • 吉吉国王粉丝要不要脸啊,昨天撕写了这首歌给了吉吉国王一段大c的李泰容,今天又撕害怕出舞台事故捡了她掉东西的李帝努,我真的笑死,但凡她自己上点心也不至于被说是五代
  • 其实,敌机突然消失,是他们发现自己的尾焰是对手追击的目标。很快,敌机的轮廓就映入眼帘,凭借经验,侯书军知道敌机已进入有效射程,就把手放在了炮钮上,准备开炮。
  • 对他毫无意义,没有亲人规劝没有人引导,他一直在阻止其他人进入他的生活……他未必能驾驭这些金钱,又怕受骗只好把自己封闭起来,大概游戏才是他和这个世界沟通的窗口……
  • 三楼临展厅为“书画苏州:馆藏历代书画陈列”;二楼为工艺馆:“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和国际馆:“古罗马:城市与帝国”;一楼为通史馆:“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地
  • 49、信任是启动积极性的引擎 50、用人不疑是驭人的基本方法51、对业务骨干更要充分信赖52、信任年轻人,开辟新天地53、切断自己怀疑下属的后路54、向下属表达
  • 扯的有些远,我们继续聊【存钱】刚好些人给我评论我要是能一天跟你赚就足够了这时候又会冒出很多声音“她做了这么多年 一定有人脉”“我没这么多朋友”“我抹不开面,我老
  • ”付建宾称,集群战略下,保定收获了县域特色产业“一路风景”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市场配套完整、产品品类齐全。坚持品牌战略,开拓县域特色产业“一片蓝海”品牌是地区和企
  • 仆固怀恩对李光弼心存畏惧,也同时厌恶,于是附会鱼朝恩的意见,认为洛阳可以攻克,因此,钦差宦官(中使)一个接一个催促李光弼出军。原来最开始我们是有一个共识自由 这
  • )对啦,姐姐微信号是CANOE_CAO感兴趣的伙伴们可以看看哟!(姐姐也常发自己照片,很舒服的大美女哦!
  • 暂别了,等待2026[心]肖战 王一博 加油虽然我是2月底入坑,经历这几天得风波后我觉得你把注意力放在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注意力在美好,你的世界就美好注意力在
  • 我只想知道,在雨中还在不停歇的建设中的火神山医院,那些援建者,他们吃得好吗? 我所居住的城市,所有与疫情相关的数据都清零了,响应级别也降低到预防警
  • 娇:就是我咯~你们还想说的再怎么明白[怒骂] P5:你们清醒一点好不好!内心OS:我们都是有主的,乱组啥CP)#张小寒曝王鹤棣3月底与女友约会#一开始我是颜粉,
  • 送给你们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我不知道接下来还会遇见怎样的人,但我能肯定的是,无论对方是怎样的人,他同样也渴望着我优秀、从容、美好。人生的留白,是懂得放下繁华,放
  • (虽然没想好什么季节)又要万圣节了,事实上已经好几次万圣节没有去涩谷街头了,突然想起来环球影城也没有初中时候买的二手米娜杂志上讲的那么心动,冲绳也没有书上讲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