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那,通常解释为静虑,静静地思维,又有静又有思维,它是定慧双融,这是通常的含义。
本具不动摇不生灭周圆之心。佛性,可以在你身内,可以出来周遍圆融、不生不灭,而且是不动摇。这个不生不灭是对一切有为法所谓的生灭来谈的;那么不动摇也是对有形有相的这些所谓的动摇来谈的。而佛性是无形无相,这个无形无相你看它可以动摇吗?它可以有生灭相吗?没有!

我们的佛性是灵灵不昧,但是不动摇不生灭。开解照了,从当前给我们开显以后,能够起照了之用啊。

我们的闻性本身就是自性定。寂定,所谓的三摩提,所谓的佛性,它没有这种所谓形象上面的一种对待,无始亦无终啊。无始以来它就是那样,无始以来就没有动,也没有静,所以叫寂定。是超越了动跟静的范围。
我们真正的所谓的绝待,就是超越对待二元的这种关系。
我们的耳根闻性,眼根见性,这些佛性都是双离动静。本身就是灵灵不昧,离一切相,周遍法界的。

从有了“了识非心”这个最初方便之后,才能认见性为心,才能认见为心,只有舍掉我们通常认为的意识心,你才能认见为心,认见性这个六根门头之六根性,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心呢。

悟见是心之后,这是作为一种初方便,才能最后达到圆彰三藏。三藏是什么呢?我们叫如来藏,如来之宝藏。

有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还有空不空如来藏。圆彰三藏非常重要,我们众生的根性本身就具足三藏。

空如来藏是显示:空寂离一切相;离一切相,空寂之相。

不空如来藏是显示:具足无量无边的神通妙用,具足无量无边清净功德;

空不空如来藏:就是指前面这两者所谓离一切相,跟具足无量无边的神通妙用、清净功德是浑然一体的,是不偏有不偏空的,所以叫空不空,空即不空,不空即空,是指我们的当体中道之义。

再举灯光的例子,这个灯光在这么一个范围内,在这个屋子里,你来找这么一个光,你是抓不着的,你不能说这个光线是属于什么形象,对不对?它是离一切相的,但是同时这个地方一定是亮的,这亮是不是一种功能?所以既是离一切相,但是它有照了之用。我们的佛性也是这样,离一切相,但是他有照了,有神通妙用,还有各种无量无边广度一切众生之功德,他是一体的。

如来藏是如来之宝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如来之宝藏。实际上这个三如来藏,我们再开显下来,就涉及到法身报身,还有化身之用啊。

我们这里说空如来藏,是不是说这个空是绝对什么都没有呢?是顽空一样,虚空一样,什么都没有吗?不是。空如来藏,是显示他离一切有为之相,所以我们叫他空如来藏,讲他的本身具足一切功德,也是就离一切相这个当中具足功能,说他是不空如来藏。

“此空非断无,非灭色,非相外等空,以此中显一切法不动不坏,纯是藏性真如,更无纤毫外法,如金狮子,不镕不毁,全相皆金,更无杂质,所谓弥满清净,中不容他,须即相皆性,纯真为空,乃第一义空。此依心真如门,会妄归真,令其知真本有而已”。

关于这个空如来藏,我们众生啊,往往是产生一种颠倒认知,把没有的东西看成有,你认为没有看到的东西,实际上是真正的有,但是你看到的东西实际是真正的没有,懂这个意思吗?

就像你们现在看到有个法师在这边讲经,你把他细细分析下去,这个法师就像一团雾,分子原子什么原子核,最后再分析到变成什么夸克、基本粒子,到最后粒子再分析下去找不着了,对吧?那么这个法师,他每一刹那都是在这个变化当中,你还真找不着一个固定不变的什么东西在这儿,是不是这样呢?随着我们把很多所谓的东西组成这么个形状的认知,你们会看到有一个法师在这里讲经,把他放大,向里看,什么都没了,当我们分析微细的粒子的时候,分析到最后你找不着一个更小的组成的东西,所以,你们看到的法师就像一团雾,你们看到的这个房子是一团雾,如同空中之花、水中之月。

头晕的时候,有没有眼冒金花?你们眼冒金花这个金花就在空中在乱舞,那个空花有没有啊?没有,你明明见到的,怎么说没有的呢?这什么意思?你明明看到,你看到它好像是有金花在空中,在这儿移动,眼睛花了嘛,但是事实上,它有没有呢?它绝对是没有。你用手抓抓不着,是不是这样?所以这个就如同你们现在看到法师,看到山河大地一切万象一样,看起来似乎是有,其实没有。

每一刹那都在变化,已经不是刚才的那个,你到底抓的是什么?所以你所见到的一切的这些人也好、动物也好,山河大地、宇宙万象也好,其实都是如同空中花、水中月。

但是反过来来讲,我们这些有相的东西是没有,但虚空有没有?虚空是有的!!!虚空是针对一切万象而言的,一切万象似乎是有,但是其实没有,虚空好像我们看不到它什么东西,其实它承载万物,是不是这样?

一切看起来似乎是有,其实都如同空中之花,本身就是虚幻的,没有的。但是我们的佛性,就是你的六根门头之佛性,扩展开来就是尽虚空遍法界,这种灵灵不昧,它是无始无终,一直都在的,但是大家不知道。

大家平时知道你的佛性在哪儿吗?不知道,只是被这些虚幻的境界所转,虚幻的境界一骂你,你马上就生气,虚幻的境界说蓝的红的黄的绿的紫的,看你的业力是偏向去哪一方面,所以你就跟着跑了。所以我们始终被六尘所染,我们的心就是一颗被染污的六尘,这颗心是不可靠的,从来我们都没有机会脱离六尘的干扰,来反观自性,我们那个真正的心到底是什么?

就如同一面镜子,所有的物象影子全在镜子里面,包括我们自己的影子也在里面。

我们再看水晶球,水晶球能够把万象全部影在当中,里面有没有真正的万象呢?实际上他就是一块水晶球而已,洞透。那我们大家现在要观想一下,实际上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众生也好,山河大地,包括尽虚空一切的一切,都如同水晶球当中的影子,这些在哪里呢?整个的都在我们的佛性当中,而佛性本身是什么?无形无相。佛性无形无相, 但实际上是包含一切。

所以,从佛性的无形无相,全体一切的一切都是佛性而离一切相这个角度,讲的就是这里的空如来藏,所以,这个空如来藏,它不是讲绝对什么都没有,或者说离开一切色法之外有一个空,不是。也不是把色法灭掉以后有一个空,也不是。色法本身就是虚妄,一切法本身就是佛性,就是法身,就是法性。

佛性对有情而谈佛性,对什么万法而谈是什么法性。真如也好、如来藏也好,法身也好、法性也好,佛性也好、涅槃也好,般若也好,等等等等,指的是一样的东西,只是从不同的层面表述的时候,你是用那个词还是另一个词,是这样一种关系。

我们这里的空如来藏,《华严经金狮子章》讲“如金狮子不镕不毁,全相皆金,更无杂质”。什么叫金狮子,用黄金做成一个狮子,你们看到的是狮子,把它熔一熔做戒指行不行啊?戒指再熔掉以后变成项链,行不行?做来做去形状不同,但是全体都是金子。你不要看呈现什么形状,今天一呈现形状变成这个法师的这个样子,明天再逮着另一部分的(色法)执为自我的话,可能又变个畜生道的样子,再以后转一转,又变成天人的样子。我们无始以来,大家都是在不断地取著当中,依业力而流转生死,但是这一切如同梦中、空中之花啊!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见”很重要,这个见不是眼睛见,(而是)证得自性见,自性见就是诸相即非相,懂这个意思吗?离一切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如来,你以为跑过去见吗?不是这个意思,证见自性如来。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A6xfNIj7

婆婆净说
佛一定来接引,这是他的本愿,他绝对不会食言。我们对佛诚信,佛对我们也诚信。

法性跟法相有什么差别?阿赖耶现的是法相,法相有生有灭,是有为法;法性身不生不灭,法性是常住真心。所以极乐世界的人无量寿,真正是无量寿,法性身。山河大地也是无量寿,树木花草常青,没有我们地球上的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它有变化,极乐世界没有变化,极乐世界的山河大地也没有变化。为什么有这么多变化?识变的,有阿赖耶就产生变化。

这个法门很容易修成,但是很难相信,所以叫难信之法,于是乎这个法门就变成难信易修。修行真的不难,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一丝毫都不怀疑,这叫信、愿,我真正相信,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往生的条件就具足了。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你生到哪一个土,三辈九品,什么样的品位,全在念佛功夫的浅深。什么叫功夫?「清净平等觉」。清净是功夫浅的,平等是功夫深的,觉那是更深的。觉是什么?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华严经》上称为法身大士。

我们凡夫往生,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什么叫成片?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心里头什么都没有。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是非,没有人我,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就取得了。念到功夫成片,也属于一心不乱,刚刚得到,谈不到深度,但是决定得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临命终时最后一念相应,心里有佛、口里有佛,就决定得生了。生到极乐世界,这样的人统统生凡圣同居土。

持名念佛,有信有愿,往生的条件取得了。持名就是始觉合本,句句佛号都是始觉。为什么?每个念头都是第一念,没有第二念的。前念灭了后念生,前念不是后念,有相似,绝对不相同。这个现象就在眼前,我们不认识,但是我们举个比喻,诸位就能知道。昨天不是今天,昨天的我、昨天的你、昨天的他,也不是今天的我、今天的你、今天的他,都不是,这个要懂得。怎么都不是?昨天找不回来了,昨天是昨天的,今天是今天的。这个大家容易懂。然后我再告诉你真相,真相是什麽?念头,前一个念头跟后一个念头不是一个念头,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前念跟后念是一念,那就无量寿了,就没有生灭。这要到什么地方看到?到极乐世界看到,极乐世界人没有念头,他是自性流出来的,没有念头。

《金刚经》上给我们讲一合相,一是个基本的物质,就是五蕴。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五阴组合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就是五阴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心理现象。五蕴是一体,分不开的,分开来就没有了,物质现象就不存在了。这个一合相那个一,这一个相,多大?佛经上称它作极微之微,小到不能再小,再小就没有了,它是物质的一个原点,也称为极微色,这都是佛说的。现代量子力学家叫它做微中子,体积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微中子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最小的单位,整个宇宙一切万物都是这个东西组成的,所以叫一合相。

么佛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说一合相,是讲整个宇宙现象,即非一合相,一合相是假的,它所组合的一切相怎么可能是真的?所以即非。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看到这个现象以为是真的,叫是名一合相。所以,相即非相,非相即相,要把它认清楚,认清楚的人就是佛菩萨,迷而不觉就叫凡夫。凡夫跟佛没有差别,只有觉、迷不一样,迷了叫凡夫,觉悟了叫佛菩萨。

持名就是始觉合本,如果你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相信你这句佛号一分一秒都不会让它空过。为什么?始觉合本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想不想?想。怎么样才能够始本合一?念念不间断,念久了,不知不觉它就相应了。久就有功,叫功夫,断断续续的没有功夫,你感觉不到。如果念念不住,就是不停止,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功夫就成就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在《往生传》、在《净#带着边框一起拍# 土圣贤录》里头得到一个结论,大概是三年,有人三年不到,有人三年多一点,他预知时至往生了。怎么会预知时至的?他见到佛了,佛告诉他的,所以他晓得哪天走,哪一天佛来接引他。是佛的恩德,佛给我们开这个法门,每个念佛的人往生,阿弥陀佛一定来迎接他。如果佛不来,你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你找不到。所以佛一定来接引,这是他的本愿,他绝对不会食言。我们对佛诚信,佛对我们也诚信。

你往生一定先见佛,佛会告诉你哪一天,所以你预知时至。告诉你哪一天这是有必要的,有什么必要?你决定没有怀疑了。否则的话,天天想着我什么时候能走?佛什么时候来?他真来吗?问题可多了。如果要怀疑他真会来吗?大概他就不来了,极乐世界就去不成了,不能有丝毫怀疑。见了佛之后,这个疑问决定没有了,知道什么时候走。

《2014年净土大经科注 (第23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救命我滴可爱小鞋[可怜][可怜][可怜]今天的会限感觉全程好笨的样子(怎么会这样又聪明又笨捏 会记得一些人的故事,会关心他们,会为JORJI和别的一些人难过和抱
  • 「人間失格」商城里和展示视频里看着没啥感觉,但是对局里看到真的觉得太好看了wwww[苦涩][苦涩](除了氪不起外没啥毛病qaq//久违的打一把联合,掏出不太熟练
  • 如果每天都落在那些是非有无、来去对错之中,我们的心就永远得不到宁静。【生命微语:换位反思,寂静自在】没有人能伤害你的心,也没有人能治疗你的心,唯有自己才能伤害自
  • 我信他一定会难过的[苦涩]他真的有营业呀...他想开演唱会 可是被无奈取消了...(忘了他在为了演唱会一连十多个小时彩排了几乎所有的歌曲了吗[苦涩])他想参加音
  • 另外除了拿货方便,你还可以和我一样做微商做淘宝,毕竟多一个范围你针对的人群就更广泛❗让你投资一次,拿货方便,卖货方便,多收入,多出单,你还有什么可担心❓后期也可
  • 【配置】CD点击下方链接,可浏览专辑详情,也可购买喔~更多古典音乐资讯欢迎关注、点赞也可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唱片##音响##发烧音响##发烧友##hifi##
  • 春雨总是那么的艰难,又是那么的吝啬;夏雨又太热烈和奔放;秋雨则沉稳而温馨绵绵,不吝不烈,秋雨如此的宁静典雅,看秋叶在雨中慢慢旋落,宛如轻舞的落桐,飘落在流年的水
  • 充电时,无论波峰还是波谷,开销都很低,充电桩方便寻找、速度快,20多度电就能充满50%行驶近200公里,物美价廉就是如此吧… 就跟许多朋友一样,买到手的新车,
  • 我每天都肝十个小时,到现在抽了五十次,小狼崽你来了三次[舔屏]我把最好的都给了你,这就是麻麻对你的爱[亲亲][亲亲]要不是因为雷泽,我早卸载这个游戏了[太开心]
  • 成人舞会是欧洲贵族的传统,年满16岁的女孩,会在一个特别的舞会上觐见君主,并正式进入社交圈。 如今的克利翁舞会,也向优秀的普通女孩敞开了大门。
  • 又问当如何修,能令父母往生西方,汝如此问,太不明理。但能恳切至诚念佛,自然消除罪业,增长善根。
  • 哈哈……趁要过节了,去网上淘点纯银礼品,送家人是不错的选择。品牌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全场2件8折、3件7折,会员充值1000送500等……大爱郴州,真的是绿色森
  • 【【【与迪同行】】“夕阳西下我化作月亮爱你我是说无论怎样,我都会永远爱你”「即使隔着春风十里,我也只想牵你的手」注定有一场春雨在盛开的樱花里徘徊注定有一滴雨珠悄
  • 因为单位离西宁较远,王立忠一走就是十几天,为了让母亲早日康复,爱好唱歌的王立忠想出了一个办法——坚持每天为母亲唱歌,希望用歌声来温暖卧病在床的母亲。患病后,王立
  • 红糖麻薯️get的红糖麻薯还撒上了桂花蜜,糯叽叽我的爱!加入了可食用的玫瑰花,现烤的饼夹上奶渣+玫瑰花瓣玫瑰花酱,满口奶香花香,真的好吃!
  • 固粉吗??
  • 今年我也参与了集团给你的礼物哦~ 还浅浅出镜了一下哈哈 呜呜呜最近大半年都没有经常看到我了吧!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来日方长、未来可期太细心了 虽然这个小哥之前和
  • 射手喜欢的面具更像是小丑,你可以看到他们撕裂般的笑容,不管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开心,善变的只是对未来的憧憬,还有笑脸的倾斜弧度,射手最迷人的是你不会轻易得知,这张面
  • #刘宇宁卿卿日常主题曲# [音乐]#纪梵希美妆大使刘宇宁# [音乐]#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lyn✨棚主✨宁哥✨你是那天空中最亮的繁星也是夜
  • 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孔子却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而他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孔子却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而他本人其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