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更要“养海”】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也是天津至今唯一仍保持传统打鱼作业的的渔村。

  在这个2000多人的小村庄里,传统与巨变并存。

  一早出海打鱼,涨潮回港卖海货,大神堂村的渔民依然保持着传统渔业的诸多风俗。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

  昔日的小渔港如今变身现代化码头;过去身披油布衣、划着小木船的渔民住进楼房、开上了小车……靠海吃海的渔民从“捕鱼达人”变身为“旅游业者”。

  大神堂村民搬进了楼房

  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清晨,位于滨海新区的大神堂在曙光中醒来,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这是天津市150多公里海岸线上最后的一个渔村,也是天津的最东面,“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在这里。

  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

  每年5月到9月是休渔期,数十条渔船有序地停靠在岸边,有的渔民在梳理修补渔网,有的检查机器设备,休渔期的大神堂码头一片宁静,渔民们休养生息,等待开海的那一天。

  大神堂码头上,一条钢壳渔船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这艘船长31米,宽5.7米,是这个码头上最大的船。2021年12月,渔民李永全花费280万元购置了这个新型“重器”。

  “这是探鱼器,利用3D成像技术能直接看到海底有没有礁石、海产品量大不大、自己的网撒在了哪里,如果有断网还能利用探鱼器找回来。这是北斗卫星,遇险时可以发射信号,救援部门就知道你在哪个方位了。” 在驾驶舱里,李永全“讲解”着他的新船,颇为兴奋,数字雷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李永全的这艘安全系数极高的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49岁的李永全是大神堂村人,18岁便和父亲开着木质捕捞渔船出海打鱼。大神堂是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捕鱼是大神堂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但捕鱼太苦,很多村民转做其他行业,目前大神堂还剩下60多条渔船,100多人靠打鱼为生。

  从事了30年的捕鱼生涯,捕鱼的辛苦、危险都是李永全的经历,他曾转行卖过海鲜产品,但在大海上的自由吸引他重回渔民的身份。

  “过去用的是无动力帆船,没有天气预报,只凭指南针出海,必须靠经验看好风向算好潮期,有时风大怕危险,更不敢出海作业,极大地制约捕捞效益。现在渔船安装了先进的卫星导航、通讯系统,在海上还能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通知,渔民等于有了‘护身符’。”从最初的小木渔船,到现在的钢制渔船,李永全见证了渔业的巨大变化。

  海洋环境的改善也是吸引李永全坚持下来的原因,常年与大海为伍,李永全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喜人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渔民出海一趟能捕2000多斤鱼,一斤重的海螃蟹也不稀罕。但是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渤海的渔业资源一度减少,渔民出海打捞的鱼虾产量越来越低。”

  靠海吃海,更要“养海”。随着近年来伏季休渔政策的推行,海洋生态得到修复,渔民捕捞量有所上升。“鱼多了、虾蟹多了,休渔才能捕到更多的鱼,现在每次出海都能捕捞1000多斤。”李永全说。

  渔村的昨日

  “我是刘翠波,出海打鱼哥,家在汉沽住,文化了解多。”在刘翠波的抖音主页上,他这样介绍自己。

  57岁的刘翠波可谓大神堂的“网红”,他写渔家故事,拍短视频,教做渔家菜,办渔家故事和汉沽非遗展览,出版《渔民笔下渔家事》《蔡家堡记忆》等多部著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讲述着大神堂的故事和变化。

  刘翠波自小在渔村里长大,儿时,他走出家门十几步就是海边,游泳、在岸边捉小鱼小虾,刘翠波在海边自由快乐地成长。

  在刘翠波的印象中,从记事起,爸爸就靠用渔具在海边捕捞海鲜养活一家人,“在海边拉网,落潮的时候网里能收获很多鱼虾海鲜。”刘翠波渐渐长大,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一起捕鱼。

  出海打鱼很苦。满潮出海满朝归是出海捕鱼的规律,渔民常常在深夜出发,一出海就是几天或十几天,“为了在鱼汛期多捞鱼,一出海就是连轴转,基本上睡不了觉。”刘翠波说,辛苦之外,渔民的“职业病”很多,风湿病、腰腿疼,渔民每天的衣服都是湿答答的。

  虽然辛苦,但那个年代,捕鱼的收益颇丰,“一网子下去最多能捞上千万渔获,一天就能赚几百块钱,那个时候,海面上几百艘船打着灯连夜干,把海面都照亮了。”

  昔日,刘翠波捕鱼的丰收

  “富了海边的,发了摆摊的。”改革开放后,大神堂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的万元户很多,“当时有个笑话,媒婆介绍对象,问对方是想找拿镰刀的,还是拉渔网的,姑娘们都愿意嫁给渔民,那会儿的渔民都能娶到漂亮媳妇。”

  但渐渐的,刘翠波也体会到了海洋环境的变化,由于过度捕捞,大海透支了,刘翠波出海的收获越来越少。“渔船越来越大,渔网越来越细,没过几年,鱼就少多了。”刘翠波说,有时一天捕的鱼几个篮子就装完,最难的时候,连船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

  “网红”渔民

  我国在东海、黄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后,大神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李永全用改善渔具的方式提高捕捞量,坚持以捕鱼为生。

  刘翠波则换了思路,做起渔业旅游。“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过要换个吃法。”刘翠波说。

  上世纪90年代,海产品销售、加工业、出海一日游等产业在沿海区域逐渐发展起来,“我们300多户的小村庄,最多的时候开了20多个海鲜餐馆,顾客吃完了去出海游,观光休闲船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

  刘翠波简单改造,把自家木船变成观光休闲船,带着游客出海。游客们拼团出海,基本十个人一条船,除了出海,刘翠波还会给游客展示在船上撒网捕鱼的方式,再熬上一条鲜美的海鱼、做上皮皮虾、虾酱炒鸡蛋等渔家饭,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

  刘翠波带着游客出海

  目前,大神堂有20多条观光船,与其他的观光船相比,在刘翠波的游船上,可以感受到地道的风土人情。“来我船上的很多外地游客,有时候我唱上几句‘渔家号子’,他们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一直都想把那些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渔家谚语’‘渔家号子’传承下去,现在还会这些的太少了,我们不能让传统民俗枯竭了。”

  2017年,天津市政府要求加强对休闲渔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统一改造休闲渔船。刘翠波趁着“渔船更新改造资金补贴”的好政策,贷款投资了70万元,让船厂定制了一艘钢制渔船,“这些年国家对渔民的政策真是太好了,要不是有贴息贷款,70多万元的新船我真是想都不敢想……”

  2017年,刘翠波贷款定制的钢制渔船

  刘翠波的生活透着海风,透着民俗,每到鱼汛期,很多人慕名去坐刘翠波的渔船。黝黑的面容、纯正的汉沽方言,笑容里透着朴实,刘翠波成了渔民的“形象代言人”,在渔船上,他给游客讲渔家的故事,故事生动细致,让游客了解渔家的生活。

  休渔期的时候,刘翠波也不闲着,他拍视频讲渔家故事,收集民俗历史,如今,刘翠波的孩子已经成年,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他把更多的经历投入收集传播特色渔家民俗文化上。

  休渔期,渔民们修船捕网

  刘翠波说,经历了渤海综合治理带来的变化,曾经的风景回来了,如今的生活有滋有味,这些故事,他们还要讲给孩子们听,一起守护海洋,这个蓝色家园。

  渔民的新生活

  靠海吃海,大神堂有过光辉的历史,也经历了失落。渔民们也意识到,只有让眼前的这片海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才有可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天津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禁止非法捕捞等,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随着增殖放流和伏期休渔等措施的深入落实,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

  “养海”换回了海洋资源,渔民的思路转变了,有了新想法,纷纷投资水产养殖、开饭店、办冷库、从事海产品加工、水产批发等多种经营模式。

  “客悦居海鲜馆”的老板刘宝菊是大神堂村人,父亲也是当地渔民,刘宝菊成年后在村里的网厂上班。

  十多年前,看到大神堂村的新变化,刘宝菊盖了三间房,办起了这家饭店。“想要吃海鲜的,北京人经常往天津跑,天津人经常往大神堂跑。”“客悦居海鲜馆”离大神堂码头只有100多米距离,开海的季节,渔船每天能捕获新鲜的海鲜,刘宝菊和渔民商定好,渔民会把当天捕捞的海鲜送来,鲜美的海鲜、渔家最传统的烹饪方法,刘宝菊的饭店很是火爆。几年前,刘宝菊又将饭店扩建出10多个包间,“到了开海季,周末或假期都是满的,包间坐不下,我在大厅尽量多摆上桌子,也都坐满了人。”

  刘宝菊经营“客悦居海鲜馆”已经20多年了

  “大神堂村2000多口人,传统的渔民还剩下100多人,60多条渔船,部分村民充实到二产、三产,有的村民干修船,有的干养殖、育苗,还有的村民开起了渔家乐。靠海吃海,大家还是更愿意做和海有关的事情。”大神堂村所属寨上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寨上街现有现代设施渔业繁育养成企业13家,2021年全街渔业生产总值13458万元,其中海洋捕捞收入5634万元,渔业产业转型收入占比远高于传统捕捞收入。

  此外,休闲渔业已成为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渔民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神堂将拟推动大神堂渔港提升改造项目:对大神堂外港进行扩建,将渔港建成集渔船停靠、上水、上油、渔船维修和海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同时,对内港进行提升改造,发展游客休闲、购物、观光、娱乐等项目。

  根据规划,大神堂和周边几个渔村进行了整体拆迁。村民们通过宅基地换房,以及补贴等政策,纷纷就近搬入了汉沽城区。对于搬迁出来的人们,政府帮着安置就业;放不下渔船的人,继续拿着捕捞许可证,在近海规定的渔业水域捕捞。

  刘翠波从没有想过,自己能住进两室一厅的高楼,社区还有健身广场、小花园。每天晚上,刘翠波都要到小区楼下的健身广场去锻炼身体,“以前住的平房又旧又潮,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好,知足着呢。”

  2021年,海洋领域污染防治攻坚的首战告捷,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在环渤海三省一市中改善幅度最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刘翠波说,他看见过白腰杓鹬等临危鸟类在近海岸的潮间带上栖息觅食……
https://t.cn/A6SP9cBa

在网约车和外卖平台打拼的人,中国新一代被剥削者

儿子当了协警,一个看上去很体面的工作。可惜,每个月工资只有2100元。他选择业余时间去跑网约车。

中午,儿子开车出去,一直到晚上六七点回来。吃晚饭时还在接单,有时候接到单,饭都没吃几口就跑出去了,一直到半夜十二点才回来。超过12小时的出车时间,最高日收入130元。去除每天约30元的充电成本,纯收入不到100元。如果考虑到车损、保养成本,每天能有七八十元的收入就不错了。

网约车司机往往都是在平台上接单,乘客付费后,大约30%被平台扣留,余下部分才是司机的收入。

全国有多少个网约车司机?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说法不一。有人说超过了2100万人。用我儿子每天最高收入130元,平台按30%收取,约55元。按2100万这个数据计算,网约车平台每天的收入竟然高达11.55亿元!一年下来就是4215.75亿元!就算是没有这么多,按上面的三分之一测算,也有1400多亿元!这些钱都是网约车司机的血汗钱啊!

网约车平台究竟付出了什么?

网约车平台只不过是一个渠道而已,弄一个app,搞一个服务器,再找一个维护小组,齐活!

可是,离开了网约车平台,这些司机就不允许像正规出租车司机那样拉客。因为,他们没有出租车手续。

网约车司机的出现,城市出租车手续价格几乎腰斩。原本一辆跑了四十万公里的老车,搭载了三线城市的出租车手续,可以卖到百万。现在能卖五十万就已经不错了。

应该说,网约车司机抢了一部分本属于出租车司机的生意。可是,即便是他们全月无休去跑车,月收入也不过三四千元。赶上运气好的时候,能赚五六千就不错了。更多的钱被网约车平台扣留了。

除去网约车司机,还有代驾,性质和网约车司机差不多。夜半时分,酒吧门口,依然有代驾在坚守。我用过一次,代驾了12公里,整整花了70元。查了一下人家的收费标准才知道,7:00-21:59,代驾费10公里39元。晚上10:00-早6:59,代驾费10公里59元。早知道,就不用代驾了,把车子放在酒店,来回打车不是更省钱?

还有一个职业就是送外卖,也是在平台上接单。然后,这些孩子们简直就是生死时速,在马路上见缝扎针,一路狂飙,他们是跟时间赛跑的那一类人。据媒体统计,送外卖的死亡率是0.75%,也就是说每万人就有75人死于车祸,这个数据可能是韩国的。中国有多少人送外卖呢?据统计超过了1000万人,如果按上面的死亡率测算,每年死亡人数高达7.5万人。这个数据可能不太准确,还有一种说法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一名外卖员伤亡。换算成全国就是平均每天约有135名骑手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死亡,按这种说法,全年外卖员的死伤约五万人。

不管真实数据如何,送外卖的骑手都是高危职业。然而,他们的收入怎么样呢?据说一般都能拿到五六千,干得好甚至月薪过万。平台收取20%左右的管理费。以骑手们月收入万元计算,平台收取了2500元,一年算下来,就是30000元。以全国1000万名骑手计算,平台收入高达3000亿元。也按上述算法的三分之一测算,平台每年有1000亿元的收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些林林总总的平台吸金能力着实可怕!数以千万的人在依靠它们赚钱,同时也沦为被这些平台剥削的人。

各种互联网平台,本就是为赚钱而生的。我们不期待它们能免费为大众开放,只不过想弱弱地问一句:下手轻点好吗?

#乡村振兴#【观光农业兴起】7月28日,砀山县梨小萌欢乐梨园里,小朋友乘坐低速小火车游览梨园美景。梨小萌欢乐梨园是砀山县首家观光农业综合体,占地50亩,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每年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酥梨年销售收入达40余万元,休闲旅游等收入200余万元。该新型农业综合体不仅实现了砀山酥梨提质增收,更是把梨园风景做成了产业,为该县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了样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宁哥真的带给我好多东西,其实有段时间我真的很颓废,很崩溃,对生活没有希望,但认识他之后,我发现我经历的仅仅是别人的1/10,甚至更少,他在布满荆棘的沼泽中努力向
  • 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精神的沃土。精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繁盛之基。青年崇奋斗勇创新,就要具备创新创造的意识,把握创新规律,对于百家的文
  • 人这一生,空空来,空空去;何必执着,努力过后,得失随缘,自在随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 又有 任12件,实附39亓 先玲2张卷: 华味享 夏威夷果 100克 华味享手撕猪肉脯 90g 华味享 五香味猪肉条50g/袋 华味享 巴旦
  • 狂澜 作者:喜慕 #原创# 第1章:异者 太康十年,十二月三十,腊八 十里坡,荒山破茅屋中。 四面是断壁残垣,呼啸而过的寒风让本就岌岌可危的篝火彻底熄
  •  〖恭喜我们坤总,整个团队一天进7⃣个新代理,又是明星又是演员〗 什么叫做牛逼❓❓ 这就叫做牛逼‼‼‼️‼️ 在筱麦,一天的时间把人家一个月甚至一年招的代理数
  • 商店的门向还跟商店的选址有很大的关系,如若商店的选址为座南朝北,或是座西朝东,而且顾客的聚集点也就在房屋所座朝的方向,那么商店的门就只有朝北、朝东无疑了。
  • #奕豪FFC# ,#手工皮具# 皮具手作初体验,沉浸在夏日慢时光中每到周末都会苦恼怎么过,一直很喜欢皮革制品的那种质感,就突发奇想决定来做手工了!拒绝假期千篇一
  • 在风轻云淡的日子里 阳光正好 微风不燥 告诉自己疲惫的时候 暂且休息下也好 新的一天始于一杯埃塞日晒 日子平淡 好在喜欢 想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里溢
  • 过去每次危机,每日优鲜都可以靠资本化解,但当拿了所有能拿的钱后,当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发生转变后,每日优鲜又该如何自救?过去每次危机,每日优鲜都可以靠资本化解,但
  • 随着余生请多指教的播出,肖战的气运好像又回来了,又接了个百事可乐的代言,广告片是中国味满满的呢!随着余生请多指教的播出,肖战的气运好像又回来了,又接了个百事可乐
  • #青枫心语# CUBA;几天前,中国篮坛传来噩耗,就是前CUBA球员阿尔泰在野救场打球时突然出现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离世,年仅31岁。因为篮球让他感到自信和骄
  • 我知道,今后,你会永远盘踞在我的内心深处,纵然爱你会寂寞了我的所有时光,我依然会守着回忆,在绿肥红瘦的季节里,在清欢浓愁的日子里,倾尽我一世的痴迷。走过沧海桑田
  • #一波毫无营养的碎碎念# 因为身体已经达到极限了,接完电话我又倒下来睡着了,不知道网易云放了首什么歌,我就梦见我在一间阳光满溢的阁楼里慢慢地醒来,米色的被子和床
  • --给今晚自己的话[污] 养生小课堂一 、早餐激活你的人体器官尤其是大脑,在运行时需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健康小知识:一 、早餐激活你的大脑,人体器官尤其是大脑,
  • 适合发朋友圈的日常文案1.在意我的话 就在意我的话2.先活着 其它再慢慢想办法3.我们共有过去 却各有未来4.别慌,月亮也在大海处迷茫5.慢慢变好的我 慢慢等你
  • #i8supermarket[超话]# 姐妹们,问问你们,有个姐妹在我这里收了张北卡,开始她说没能不能预留,我说我想出给能付的,然后她付了一半的预留定金,承诺1
  • 2月12日10:00左右前往开心大药房海东路店购药,17:30-20:00在单位上班,21:00-22:00在金宇文苑俄罗斯大串店就餐。2月14日10:00-1
  • 记忆中,父亲从来都是万能的,会偷偷变出玩具哄不开心的我,会在回家的路上带回蕞爱的零食,在我迷茫的时候无条件支持我,但他从来不说爱——❥.°ʚ 男神节日快乐 ɞ°
  • 爱上这个初冬,像是爱上你的那天,天空中飘着雪花,你驻足在冬日的寒风里,我模糊的双眼不经意间触碰你的眸底。望着那些渐行渐远的人和风景,不由感叹,若是时光真的能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