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言】崔护:如花儿一样的女儿家,像有光,晃花了多情的少年郎

人间情多,往往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或在茫茫人海中偶然一瞥,眸光对上,便碰撞出花火灿亮;或因长久交往相处,被岁月沉淀出深情厚谊;或因一场不期而遇,就此铭刻在心,缱绻于怀。

当读到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时,心里无法不感叹一句“桃花依旧,物是人非”,也就难免因好奇而探寻背后的故事。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人孟棨《本事诗·情感》中记载了诗后的故事,真假暂且不论,却对于人理解这诗颇有裨益。

据传那时年轻的崔护刚考完试,又碰到清明日,他独自一人去城南郊外游玩,久了口渴,碰到户人家,便去敲门讨水喝。

原文这么记载: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因此崔护敲了很久的门,才有一位姑娘开了条门缝,问:

“谁耶?”

“在下崔护,一个人来踏青,酒喝多了口渴,想讨碗水喝。”

那姑娘没拒绝,开了家门让他进去坐下,并取来水。崔护喝着水,看她倚桃花而立,对客礼节周到、情谊深厚。

那姑娘很好看,原文这么描述:妖姿媚态,绰有余妍。

崔护就动了心,边说话边撩拨和试探,然而姑娘却不接招,只是看着崔护,多的什么也没说。

碰壁之下,崔护灰了心,就没有多留,便起身离去。姑娘送他到门口,然后默默回去,似乎有难以承受的感情在心中,而崔护也没死心,频频回头,久久才走。

至此,不复相见。崔护下了决心,必须放下。

可到第二年清明,他却又突然想起去年的事,也想起去年桃花树下那个姑娘。心念已动,情难自抑,就急匆匆直接找去,去了见宅第如故,然而房门深锁,于是只能在大门左侧提下这首诗:

去年今日在这门中,见到你的容颜与那桃花相映,十分好看。如今我来寻你,你却不知去了哪里,只留下桃花一如既往地开在春风里。它们像在欢笑,我却只能苦笑······

一场郊游寻春,一次扣响门扉,一碗递来的水,一幕人面桃花,一回怦然心动,一遭无果而归,转头隔年再寻,却只剩下物是人非。

崔护的诗不多,《全唐诗》中现存不过六首,最出名的就是这首,但只这一首诗,便成就他千古诗名。如今凡是提到桃花诗歌,这首都是跑不掉的。

根据《唐诗鉴赏辞典》解析所言,“人面桃花相映红”化出自北周庾信《春赋》中的“面共桃而竞红”,但明显崔护化用得很妙,不仅写出姑娘花一般的容颜,也为她构造了“桃之夭夭”的美好情景,而在人与花的交相辉映下,也暗示出诗人见到少女时看花了眼、有些目眩神迷的模样。

如花儿一样的女儿家

像有光

晃花了多情的少年郎

那后来呢?

不是所有故事都有个圆满的结局,但这个故事在《本事诗》里结局却是峰回路转。原文这么记载: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

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

曰:"是也。"

又哭曰:"君杀吾女!"

崔惊怛,莫知所答。

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岁已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在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惟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

又持崔大哭。

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

须臾开目。半日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兜兜转转,再一次去故地的崔护这回终于找到那个姑娘,更传奇式地让她死而复生,最终这故事以两人结为夫妻作收尾。

一回初见相惊艳,二回错过各嗟叹,三回相见终圆满。每个人都可能经历“桃花依旧,物是人非”的体验,却不见得都能像《本事诗》中那样,在一波三折后有个好结果,但仍祈愿:人生能够少些遗憾。

二一〇一一二
中国重庆于舍
文字来于原创
配图源网侵删

#周日读诗# 【气格清奇,意襟隽澹,韵致深美 ——读姜夔七言绝句《姑苏怀古》】

《姑苏怀古》(宋代·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

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

曾与吴王扫落花。

[ 译文 ]

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 注释 ]

姑苏:苏州西南有姑苏山,因而苏州也别称姑苏。

柁(duò)牙:船柁。柁,同“舵”。牙,牙樯。杜甫《秋兴》诗:“锦缆牙樯起白鸥。”仇注引《埤苍》:“樯尾锐如牙也。”樯即桅竿。

诸本并作“鹭眠”。夏校本记:“曹元忠校:《鹤林玉露》引作‘雁团’。”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

苏台:姑苏台,即吴宫。故址在苏州西南灵岩山。李白《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又《苏台览古》:“归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姜夔翻为新意。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吴王:指春秋吴国之主。亦特指吴王夫差。

[ 赏析 ]

  姜夔少年时,在目睹江淮一带地方生产凋敝、风物荒凉,曾发出过“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昔游诗》)的慨叹;在其扬州慢、凄凉犯一类词作中也多有“禾黍之悲”。然而,在这首诗里,昔日的愤懑和忧虑都化作了淡淡的惆怅,仿佛若有所失。

诗的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据称杨万里极喜诵之,或是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之心境契合,但仅如此不足以跳出李白《苏台览古》的窠臼。此诗妙处实在一、二句。起句疏宕,不涉题旨,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山川依然,说景微妙,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况味,怀古伤今之情纡徐委折。景物的渲染与感慨的抒发相得益彰,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更加厚重。从而使得此诗兴味深厚而笔致飘逸,具蕴藉空灵之美。姜夔《诗说》云:“韵度欲其飘逸。”这首怀古伤今之作不滞于情,不役于物,饶有远韵。近人缪钺《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云:“白石之诗气格清奇,得力江西;意襟隽澹,本于襟抱;韵致深美,发乎才情。受江西诗派影响者,其末流之弊,为枯涩生硬,而白石之诗独饶风韵。”

  这首七言绝句可以和李白的《苏台览古》作个比较:“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在诗中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从而抒发出今昔盛衰的感慨。而姜夔则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并借古讽今,给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以冷嘲,立意要高出一筹。这两首绝句都写到柳,以之寄托兴亡盛衰的感慨。但姜夔笔下的柳更富有活力,因为柳被姜夔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并赋予柳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所以也比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来得空灵、活脱。不同的是李白诗中的柳相当于姜夔诗中“星”、“鹭”,而姜夔诗中的柳则相当于李白诗中的“月”。所以,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在构思上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前两句,李白以旧苑荒台春色依旧寄寓感慨,而姜夔则以江山永恒暗含人世沧桑。

  [ 作者简介 ]

姜夔(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出生于鄱阳(今属江西),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

姜夔今存词作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代表作《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之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晚唐陆龟蒙,虽精心刻意词句,但较少纤巧之痕,诗风清妙秀远,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等。所著《诗说》颇有独到见解。生平详见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等。卒年据《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

姜夔以有意的心态从事词的创作,认真探讨词的各种法度。因此,后人把以姜夔为代表的一些南宋词人合称为“骚雅派”。其中包括南宋中后期的姜夔、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张炎、王沂孙、周密等人。这是继辛弃疾之后所形成的又一个词派。他们既不同于香而弱的婉约派,也不同于苏辛以来的豪放派。他们更注重人工思力的安排,和周邦彦较为相近。但他们在风格上有更明确和自觉的追求,更注重发挥传统的“雅”与“骚”的传统。所谓“雅”是指他们都受时代濡染,以雅相标榜,以雅为美学理想。所谓“骚”是指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侧重继承以《离骚》为开创和代表的,以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主观性描写为主要目的的抒情传统。注重抒写心境是这派词人的重要特征,也是这派词人对词的发展和贡献。骚雅派词人加强了词的表现自我的能力,丰富了词的抒情手段,在词史上有一定的开创之功,但为了追求骚雅,又走上了过于隐晦、细小、破碎、缺少开阔意境与开阔手段的道路,将词带入一个狭小的天地,这对词的发展又起到了不利的限制作用。姜夔是这一词派的最高代表。

* 配图:“苏台柳”

沈海燕教授:
论一心包容宇宙万法

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相当的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个体精神上的成就。

在佛教的语境里,个体的成就是通过对心的认识和观心的实践而取得的。

本文探讨了天台智顗旨在宗教救赎解脱的有关心的理论,

并指出,个体若明了心的特性,

即能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对于真理的证悟,端在于个体破除因循守旧的僵化教条模式,

以使其审视世界的观念和思想获得全新的视角。

一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始于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而个体灵性修持的成就则是其对建造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的保证。

个人要取得心灵上的成长,

关键在于观心,

这是因为只有当我们明了心的特性,

并具体进行观心的实践,

我们才能洞见实相真理,

以智慧克服无明烦恼,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有关心性方面,天台智顗

( 538 - 597 )的理论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 、 心的特性

在心性的问题上,智顗将心视为:

( 一 ) 、整个宇宙,因为心是诸法之本;

( 二 ) 、体、宗以及用。

( 一 ) 、心之所以是诸法的根本,

乃源自于心的作用能产生业,从业而产生苦。

同时,心也包含万法。

在智顗的体系里,十如是和十法界代表了宇宙万法。

在智顗看来,既然整个宇宙不出十法界,

而十法界即在一心中,

那么,心即是宇宙。

( 二 ) 、心也是体、宗以及用。

智顗将能产生业力的心分成三种,

谓之烦恼心,
苦果心
以及业心,

具有无明轮回的特性。

1 、“ 烦恼心 ”包括十二因缘中的三支:

无明、爱以及取。

2 、“ 苦果心 ”包括十二因缘中的七支:

识、名色、六入、触、受、生以及老死。

3 、“ 业心 ”包括十二因缘中的二支:

行和有。

当此三种属于无明烦恼之心与三种修成佛果之德

( 即法身、般若和解脱 )

相即认同的时候,

它们就成为了实相本体、成佛之宗要以及修行实践之用。

换言之,“ 苦果心 ”若与“ 法身德 ”相即,

便成为“ 心体 ”。

因为实相是不生不灭的,

而轮回之心与永恒法身不出实相的范围,

皆具有不生不灭的特性,故两者相即。

“ 烦恼心 ”若与“ 般若德 ”相即,

便成为“ 心宗 ”。

这是因为,行者由观心觉察恶事而得般若智慧,觉悟真理。

初观心是成佛之因,

观成觉悟是成佛之果,

智顗将成佛因果视为佛教宗要,故心为宗。

“ 业心 ”若与“ 解脱德 ”相即,

便成为“ 心用 ”。

显然,心是主宰个体沉浮的关键,

或于轮回道中,

或获得解脱,

皆有赖于心的作用。

故此,智顗认为,心的作用至为重要,心能地狱,心能天堂。

心能凡夫,心能贤圣。

所以心即是用。

他说,当我们有分别心时

( 联系佛教语境,即是十二因缘 ),

即有六道轮回

(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 )。

这是因为分别心是人有无明烦恼的结果,

因此而产生十二因缘之涉三世而轮回六道的次第缘起,

令人沉沦其中,不能自拔。

然而,众生一旦与无明远离,

便不再有分别心,于是便能证得四种圣人

( 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

的解脱果位。

二 、 观 心

在观心的问题上,智顗强调观心的重要性,谓,通过观心,

可以达到组成“ 妙 ”的三个方面,

即“ 体广 ”、
“ 位高 ”、
“ 用长 ”。

这三个方面是放在作为根本教义的成佛因果的语境里界定的,

代表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而作为佛教本体的这一根本教义则可以总摄一切教法和义理,

因为它包含了整个修行的开始、过程和结果,

指涉的是遍虚空、尽法界的以成佛为宗旨的实相真理。

智顗称这一根本教义为“ 体广 ”,

因为它在时间纬度上不只是指向迹门中的近期在菩提树下成道的释迦牟尼,

更纵深指向本门中的久远之前早已成佛的释迦牟尼。

这一教义之用所以为长,

乃在于此“ 用 ”具体指迹门中佛陀施设的种种救度众生的活动,

而此迹门则源于久远之本门。

在这里,智顗就观心的内容提出了三种心,

是为己心,
众生心
以及佛心。

( 一 ) 、“ 体广 ”指实相真理的特性,

故从己心是否同时具足其它二心而言的,

因心体具有包容万象的特性。

故己心若不具众生心和佛心,便是体狭;

若具足,一己之心量广大,便是体广。

( 二 ) 、“ 位高 ”指契入实相真理的智慧,

故其标准由是否与最高之佛心相等来决定。

若己心与佛心不相等,心性卑劣,便是位下。

若与佛心相等,具足菩提心,志向远大,便是位高。

( 三 ) 、“ 用长 ”则从空、假、中一体的三谛三观视角来看。

若观己心、众生心和佛心,

不即空、即假、即中,便是用短。

若是即空、即假、即中,便是用长。

在智顗的实相理论里,空、假、中三谛是用来界定实相的三个方面的。

换言之,一心必须能观事物同时具有空、假、中三个面相:

诸法因缘合和而生,无有永恒不变的自性,故是空;

事物虽虚幻不实,却暂时存在,故空也是假有;

事物即是空幻,亦是假有,即空即假,不落两边,这便是中道。

在智顗看来,无论是己心、众生心和佛心,皆不出诸法的范畴,

故三心一体,同时具足空、假、中三谛。

就智顗的观点而言,观心的重要性在于,

观心是契入实相的最直接的方法,

因其不但与包容万象之心相关,也与三谛密切关联。

此两种联系证明,观心是借以契入实相真理的最殊胜的方法。

从智顗的心为诸法之本的理论中,

我们可以看到,智顗是从肯定的视角来把握真理的。

而他的相即理论更从超越的高度提出了契入真理的方法。

而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肯定,

乃超越所有的区别对待,

打破人们局限于语言概念的认知模式,

进而洞察到万物终极一体的本质。

改变传统的世界观是使人们对真理达到充分体认的关键。

智顗的相即理论旨在训练人们的心灵,改造人们的思想,

使人们的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力,

以防止人们的思想易形成僵化、狭隘、生硬和教条的倾向。

具体的来说,传统佛教的世界观是将人生视为苦,

而智顗则将无明三道

( 烦恼道、业道和苦道 )

与成佛三德

( 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 )

相即,以契入终极的本体,超越二元对立。

也就是说,

烦恼道即般若德,

苦道即法身德,

业道即解脱德。

此类概念的相即是对现象世界全体的了悟,

是超越事物之二元对立的境界。

一方面,苦道和法身对于证悟的行者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实相之境界是离言冥会的,是涵摄一切的。

所谓苦道或法身,

乃是无明众生加诸于实相上的片面的概念。

既然世间万象皆是实相的显现,

那么,
苦道即法身,
法身即苦道。

另一方面,苦道和法身之所以有区别,

只因为众生所处的认知状态不同。

一念明,苦道即是法身;

一念迷,法身就变成了苦道。

三道与三德的认同可简单地归结为超越这两组概念范畴的束缚,

而达到对实相真理的认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把烦恼道与暗的含义联系起来,

也就没有与之相对的菩提智是明的概念;

若不把业道定义为缚,

也就没有与之相对的解脱是自在的概念;

若不把苦道界定为生死,

也就没有法身是乐的概念。

如此,三道的概念就不再具有消极的含义了,

而人们也无需用“ 三德 ”来破除与其对立的“ 三道 ”之消极面了。

当人们摆脱了概念的束缚后,

“ 烦恼道 ”即“ 般若德 ”,

无需用般若破烦恼;

“ 业道 ”即“ 解脱德 ”,

无需挣脱业道才能得自在;

“ 苦道 ”即“ 法身德 ”,

无需了却生死而得成佛之常乐。

三 、 结论

智顗有关心性和观心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借以领悟真理的认知上和宗教救赎上的进路,

使行者由此能取得
心灵上的成长,
思想上的改造,
精神上的解脱。

个人的修行成就对于社会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借由了悟一心无所不包、无分无别的实相特性,

我们就能以开放的心态来包容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皆为实相的显现。

通过观心的实践,

主体便能增长智慧,
了悟宇宙真相,
从烦恼困惑中解脱出来。

面对生死轮回,经由将生死之苦与涅槃之乐相即认同,

人们便不会再感到彷徨无助,

而汲汲于所谓的脱离世间的离苦得乐,轮回解脱了。

此种对人生的洞察能使我们获得与传统佛教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使我们能积极地拥抱人生,

使我们的心灵宁静安详和平,

使我们的精神不离世俗而得到升华。

如此,我们便不会轻易被激烈竞争的环境影响而紧张焦虑不安,

也不会过分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

并能化被动地受外部环境左右为主动地去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去创造祥和安宁的气氛。

若每个人都拥有宁静的心灵,影响所至,

整个社会便自然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则人间净土的实现亦指日可待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4.“收余恨 免娇嗔 且自新 改性情 休恋逝水 苦海回身 早悟兰因”15.“如果好好说话不听 那就掐着脖子亲”16.“一没病 二没灾 小小日子 悠哉悠哉”1
  • 这段话是这次采访最让我动容的内容之一:“哪怕冒着巨大的风险他都要守着他的张老师在赛博世界的各种痕迹 “就算全世界误解了你,那又如何?这是一例真实的骟女士感情和钱
  • 新西兰移民2530天---新西兰这波疫情峰值尚不明朗,感染、住院和死亡率或将上升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卫生部的最新分析显示,在不久的将来,新冠感染人数、
  • 这辈子都不可能宠粉的啦)当他删除所有Demo后的我意识到这点[悲伤]但是其实删除Demo就是比较极端但有效的方式,因为沈以诚说希望大家尊重编曲老师,但有人却在新
  • #华晨宇[超话]##华晨宇##华晨宇2022遇见美好##华晨宇和平精英品牌代言人# 宝贝谢谢你偷偷参赛带我圆梦[泪]另外说一下我就是那个让你苟一局还给你加油的队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 [抱一抱]花里胡哨的菜比选手终于拿到糖果摆件了,纪念一下心心念念的糖果套终于齐啦,就是感觉寝室这个打光没有成就里看起来好看(也可能
  •   甲戌日和丁未日的爱情观  甲木日元的人一般恋爱都不是太顺利的,要通过很多坎坷后才能顺利结婚,婚后一般不会搞婚外情,因为甲木之人的价值观是:爱情应该要忠实,婚
  • 启动初期如何抓连板龙头妖股,独创绝秘模式:1:点“沪深京”-“涨停分析”排序“连板数”;2:将2连板股加二进三(2j3)自选股池;3:开盘紧盯2j3股池个股,“
  • 由于经常久坐,睡软床垫醒来后腰不舒服,我选床垫就做了很久的功课,选了【穗宝床垫】邂逅系列·波尔多~换上它的第一晚,第二天我就成功的赖床啦,请不要叫我起来~好睡眠
  • 79、我就是有点胖,不然挺瘦的 80、我睡着之前还是醒的 81、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出意外了 82、你知道吗,人活着需要呼吸 83、你说的这话,抛
  • 小狼亲了我一下:那别去了,就这样坐着吧。和好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 认识太多年了有些东西没有被我们妥善保管好 翻看聊天记录发现我们竟然互诉了那么多心事(坏的负面
  •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并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关键在于,你要分辨,教授讲的东西,哪些对,哪些错,
  • #崔然竣五男一# ℕℕ✌无限定词全球ℙ❤️‍个人 【仅六个月】突破粉丝☝ 条万点赞,最高点赞过万业内人士都肯定的超强时尚表现力passion⭕fashion就
  •   当然,我最喜欢的方式是,带着自己的单反相机和拍照手机,那些春天的花儿、虫儿、鸟儿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包括家禽树木等等,都是我要去问候的对象,就着蓝天白云晴空万
  • 我们说财运中分正财运和偏财运,正财运是事业上的正常收入,而偏财运则是有时候的额外收入,然而有一些财运大的人,是正财偏财都很好,或者有一钟好就顶别人两种,那么像这
  • [污]#嗣切大人[超话]# END第一次跑全勤漫展 再说一遍 嗣切老师好温柔好绅士[哇]两天都去集邮了两次(有点不好意思再次打扰[允悲])[doge]今天成功被
  • 爱你的人,总会想着把最好的爱给你,会让你真实的感受到他的心意,不爱你的人也会表现出他的真心,会有各种信号出来。当一个人跟你在一起,总有那么多借口,每次你找他,总
  • 这两天的生活healing:周六阿姨来家里打扫卫生,把玻璃擦擦好,灰蒙蒙的窗就让夕阳恰如其分涌了进来啦 来自我人生中第10086+次搬家,新窝入住一个多月后终于
  • [心]晚上老徐说要去哥哥那里吃个饺子我不想去[心]现在肚子咕咕咕咕叫不停了[心] (带着饥饿入睡是美丽的开始)[心](与我而言 是更美丽的开始)[心]快睡快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人生当自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挫折磨难,但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走过了,便是一种收获,便会让自己成长起来。#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