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和无神论者谈信仰?
#道##玄学#



有人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都是排他的,这使其带有了先天上的狭隘性。很多无神论者把此话奉为圭臬,但这句话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凡是论及宗教,必然要提到宗教信仰,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对宗教神明的尊奉。在所有宗教信仰中,可归纳为三类基本形态,即:

一神信仰,认为唯有自身宗教所信仰的对象才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信仰必然因此而遭到排斥。此类宗教往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且因为君权与神权间的屡次交锋而影响到人类历史的进程;

多神信仰,其信奉的宗教中有多位具有不同职责的神明,神明各司其职却又主次分明。这一类的宗教信仰往往有一个逐渐丰富和庞杂的过程,因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所以会与民间信仰及其他宗教的某些教条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杂而多端的特性。道教则是这一类信仰形式的典型代表。

泛神信仰,即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又称为万物有灵论。此信仰多存在部落时期,展现的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凡宗教之流,概在此三种信仰之中,因为不同的信仰模式而具有了不同的宗教特征。单纯地认为任何宗教都具备排他性,这样一句话本身就是对宗教的歧视与排斥。基于大众在过往的教育背景中对宗教的偏差认知,一位宗教人士想要和普通的无神论者(或称无信仰者)去探讨信仰的本质,二者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契合之处。但与其他宗教信仰不同,道教是一个兼具有多神信仰和泛灵论的宗教,其对天人宇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恰恰可以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找到共同的需求点。

而作为一名道人,难免会被人们问及世上是否存在神明的问题。此时,需要明辨的并不是神明的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身为一介凡人,是否明白了信仰的根本。



毫无疑问,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用规律、法则、秩序等等概念试图去为“道”字找到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解释,然而再精确的解释都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再阐发,却很难触及到因道而衍生出来的哲学体系。在修道者看来,道既是信仰的对象,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指导。形而上,道则可以抽象为一种对人天宇宙的认知;形而下,道则具化成为对万事万物的实践应用。所以若谈及道教信仰,第一点一定不是对神明主宰的痴迷,而是对人生天地之间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思索。

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衍伸出信仰的范畴。诚然,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必定是信奉神明之功的。但在道教教义的解读下,认为神明与凡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道气所化,彼此之所以有差别,也只在于秉持的阴阳二气的多寡有别。既然如此,道人与信众在神明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祈福、转运、超拔等斋醮科仪,便不是完全把人类命运的主宰权交于虚空神人的手中,人与神之间也并非是牧者与羊群的关系。正相反,道教信仰的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尤为强调每个人在面对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即便神仙法力无边,也终究需要通过信者自我的改变来起到效用。道教信仰,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遭遇,唯有此时,才是修行正当时。

道教作为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对“宗教”这一词汇的定义也与外来教派有所差别。道教遵从的是祖先教法,中华民族历来以家族单位作为最具凝聚力的生活圈,历代祖先的言行往往具备无上意义。所以道教之宗与百姓之宗,本来并无二致。道教之教,在于以先圣之言行来教化当今之世人,神明起到的是榜样与楷模的力量。但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修道是要具化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是在为自身修,而不是为了神仙和信仰去修。道教修行的首要目标是认识自己,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想明白自己,远比想明白神灵更困难。



当其他宗教选择接受神的旨意而苦行精修时,道教却在倡导人们要孝养双亲、与人为善。《行孝歌》开篇就说“自古神仙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强调每一个修道者去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听天命、尽人事,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安排。宗教与信仰,归根于底仍然是世间法。道教信仰的根本只在于“自然”二字,做好每个人的本分,这便是修行的自然。

当身为一名道教信仰者,在面对无神论者及无信仰者的质疑时,大可不必起干戈。信仰是道人对自身的戒持,是大众对善念善行的珍视。当心中存有大爱,敬畏每一种存在于世的生灵,并感恩生活给予自身的所有,于此,是否具有某种宗教信仰早已不再重要。道教信仰是在使人明理,而不是使人盲从,更不是去迷信某些道法、道术。从信仰的本真上来思考,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道教称之为“缮性”,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因此,与其去进行有神还是无神的智辩,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行迹。一件善行的力量,要比一千万句向善的口号更值得被尊重。而我们所谈论的信仰,也终将随着这一趟有去无回的人生旅程而淡去。能否留下生前身后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无愧于心地认真生活过。道,就在这场生活之中,你信或者不信,它就在哪里,直至恒久。

#中国道教那些事儿[超话]#
如何去和无神论者谈信仰?


有人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都是排他的,这使其带有了先天上的狭隘性。很多无神论者把此话奉为圭臬,但这句话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凡是论及宗教,必然要提到宗教信仰,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对宗教神明的尊奉。在所有宗教信仰中,可归纳为三类基本形态,即:

一神信仰,认为唯有自身宗教所信仰的对象才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信仰必然因此而遭到排斥。此类宗教往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且因为君权与神权间的屡次交锋而影响到人类历史的进程;

多神信仰,其信奉的宗教中有多位具有不同职责的神明,神明各司其职却又主次分明。这一类的宗教信仰往往有一个逐渐丰富和庞杂的过程,因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所以会与民间信仰及其他宗教的某些教条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杂而多端的特性。道教则是这一类信仰形式的典型代表。

泛神信仰,即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又称为万物有灵论。此信仰多存在部落时期,展现的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凡宗教之流,概在此三种信仰之中,因为不同的信仰模式而具有了不同的宗教特征。单纯地认为任何宗教都具备排他性,这样一句话本身就是对宗教的歧视与排斥。基于大众在过往的教育背景中对宗教的偏差认知,一位宗教人士想要和普通的无神论者(或称无信仰者)去探讨信仰的本质,二者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契合之处。但与其他宗教信仰不同,道教是一个兼具有多神信仰和泛灵论的宗教,其对天人宇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恰恰可以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找到共同的需求点。

而作为一名道人,难免会被人们问及世上是否存在神明的问题。此时,需要明辨的并不是神明的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身为一介凡人,是否明白了信仰的根本。


毫无疑问,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用规律、法则、秩序等等概念试图去为“道”字找到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解释,然而再精确的解释都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再阐发,却很难触及到因道而衍生出来的哲学体系。在修道者看来,道既是信仰的对象,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指导。形而上,道则可以抽象为一种对人天宇宙的认知;形而下,道则具化成为对万事万物的实践应用。所以若谈及道教信仰,第一点一定不是对神明主宰的痴迷,而是对人生天地之间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思索。

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衍伸出信仰的范畴。诚然,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必定是信奉神明之功的。但在道教教义的解读下,认为神明与凡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道气所化,彼此之所以有差别,也只在于秉持的阴阳二气的多寡有别。既然如此,道人与信众在神明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祈福、转运、超拔等斋醮科仪,便不是完全把人类命运的主宰权交于虚空神人的手中,人与神之间也并非是牧者与羊群的关系。正相反,道教信仰的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尤为强调每个人在面对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即便神仙法力无边,也终究需要通过信者自我的改变来起到效用。道教信仰,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遭遇,唯有此时,才是修行正当时。

道教作为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对“宗教”这一词汇的定义也与外来教派有所差别。道教遵从的是祖先教法,中华民族历来以家族单位作为最具凝聚力的生活圈,历代祖先的言行往往具备无上意义。所以道教之宗与百姓之宗,本来并无二致。道教之教,在于以先圣之言行来教化当今之世人,神明起到的是榜样与楷模的力量。但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



当其他宗教选择接受神的旨意而苦行精修时,道教却在倡导人们要孝养双亲、与人为善。《行孝歌》开篇就说“自古神仙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强调每一个修道者去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听天命、尽人事,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安排。宗教与信仰,归根于底仍然是世间法。道教信仰的根本只在于“自然”二字,做好每个人的本分,这便是修行的自然。

当身为一名道教信仰者,在面对无神论者及无信仰者的质疑时,大可不必起干戈。信仰是道人对自身的戒持,是大众对善念善行的珍视。当心中存有大爱,敬畏每一种存在于世的生灵,并感恩生活给予自身的所有,于此,是否具有某种宗教信仰早已不再重要。道教信仰是在使人明理,而不是使人盲从,更不是去迷信某些道法、道术。从信仰的本真上来思考,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道教称之为“缮性”,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因此,与其去进行有神还是无神的智辩,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行迹。一件善行的力量,要比一千万句向善的口号更值得被尊重。而我们所谈论的信仰,也终将随着这一趟有去无回的人生旅程而淡去。能否留下生前身后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无愧于心地认真生活过。道,就在这场生活之中,你信或者不信,它就在哪里,直至恒久。

作者:武当玄拙 腾讯道学   

世界上最美的一天,
在有您的每一天里,
最美丽!

尊者,知重,善保,以礼敬众缘为贵。重待所尊,保护所尊,礼敬所尊,而显贵。
无尊必轻慢,无上必下贱,不尊己所重,常常贬低,不知所重为要,自不在而结症,无然也。
朋友们,尊重你的选择,敬重你的世界,保重你的宇宙,珍重你的遇见,都很贵重,只因我来过,在缘起缘灭间,充满美丽,让如意和所尚,生欢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刚刚比方的,你可以要反思一下你跟财富的关系,你连世间的这样子的这个障碍都透不过,那其他更大的障碍,你就更难透过去了,所以要能够在你最让你生烦恼,而且你长
  • ——鲁迅18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王尔德03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 他的小祖宗哪里会照顾人啊,你看这才刚离开一会儿就把自己折腾去鬼门关遛弯了。把杨九郎抱在怀里也没有以前那种肉感了,但是自己长了不少肉,张云雷眯眼一笑,其实有个人把
  • 【Tramontana XTR】 Tramontana XTR基于A.D.Tramontana超跑改造而来,车身整体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风格,尺寸夸张的进气口以及
  • 作为自动化码头新标杆和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标志着我国港口行业在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助推上海港巩固世界强港地位、加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川
  • 1998年毕业于厦门市集美师范学院。1998年毕业于厦门市集美师范学院。
  • 我一点儿都不害怕,也一点儿不紧张,一般我害怕或者紧张是由于缺乏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比如进考场,我紧张,因为我对自己的水平没有自信,比如做过山车,我紧张,因为我对自
  • 还你一个童话梦|山本二三美术馆《天空之城》《萤火虫之墓》《幽灵公主》《穿越时空的少女》等高人气动画相信大家再也熟悉不过,世界级别的动画水准,纯手工作画,以其细致
  • 我想你把背景墙换成我的照片,并贱兮兮的配上文字看看是谁又来看我男朋友。我想和你去旅行,去冰岛看极光,抓住每一个许愿的机会:希望我们永远在一起。
  • 通报说,按照我市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报备的《常态化防控下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区分级标准》经评估,丰台区花乡(地区)乡连续14天内出现不超过10例本地确诊病例,由
  • 一个人,要做到平凡而不自轻;平凡而不轻视他人;平凡而不攀比;平凡而不羡慕及嫉妒他人;这需要一颗不被世俗左右的心,在光阴里,平和对待生活中的美与丑。一个人,要做到
  • 巴菲特所以能成为职业股市赚钱第一人,可见绝不是暴利,而是复利,复利是奇迹,复利的基础和保证就是稳定性。从险资对具体板块和个股的调仓布局来看,保险公司除对金融地产
  • 只要妳還單身、過得不好,我又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妳;我最希望妳可以做我最幸運、最幸福的妻子,穿着美白色的婚紗,走進妳喜歡的教堂、行禮,能夠照顧妳的一生一世,我這一生
  • 只要妳還單身、過得不好,我又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妳;我最希望妳可以做我最幸運、最幸福的妻子,穿着美白色的婚紗,走進妳喜歡的教堂、行禮,能夠照顧妳的一生一世,我這一生
  • #红崽的飞行感慨#今早5点出了门天空的颜色是深蓝色就像是梵高的油画一般但是在开车没有记录到这个美景只拍了到公司以后的天空飞了个航班回程头等有个老爷爷是轮椅头等本
  • 就怎么说呢在我为别人考虑 然后做一些保护别人的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在夸在感动只有他说一句 不能让自己受委屈哦也真的是很早之前他就总是默默护着我说我总是自己都照顾不
  • 就怎么说呢在我为别人考虑 然后做一些保护别人的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在夸在感动只有他说一句 不能让自己受委屈哦也真的是很早之前他就总是默默护着我说我总是自己都照顾不
  • 就怎么说呢在我为别人考虑 然后做一些保护别人的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在夸在感动只有他说一句 不能让自己受委屈哦也真的是很早之前他就总是默默护着我说我总是自己都照顾不
  • )超级喜欢校长童话结尾的经典结束语:「从此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可喜可贺,可喜可贺」Happy Ending~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 #拳击# #意大利对中国建议几乎照单全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贝特比耶夫vs孟繁龙”比赛可能推迟】据国外媒体报道,定于3月28日举行的“贝特比耶夫vs孟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