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一体化 聚力高质量——长三角一体化《江苏实施方案》专家解读】服务国家战略,展现江苏作为!4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发布,这是我省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江苏方案》提出,聚焦“一体化”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如何理解这一“新格局”?我省在区域规划上将如何布局,在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体化发展?记者采访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
  “群峰矗立”,构筑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
  江苏在长三角版图中承东接西,人口占了三分之一, GDP占比达42%。《江苏方案》提出,主动服务、积极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集成江苏优势,与浙皖战略协同,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体化发展。
  “《江苏方案》整体布局是突破传统空间格局,向省域一盘棋迈进。”中规院江苏分公司首席规划师邹军介绍,我省依据国家纲要,不仅将原扬子江城市群(沿江8市)和盐城市纳入长三角中心区,还突出全省一盘棋战略思维,提出全域一体化目标,对苏北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整体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目标是世界级城市群。”省自然资源厅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小卉说,要实现一体化,基础设施要实现互联互通,要素要自由流动,构筑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群。
  长三角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人口密度高、城镇化水平高、土地开发强度高。陈小卉说,这样一个“三高”地区,将从原来的单中心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扩散,形成多中心,因而未来的城市群模式应该是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群。“上海处于一级带动核,江苏地处上海北翼,在与上海加强联通的同时,应积极培育沿江8市以及盐城作为网络化城市群的多中心。”
  “当然,多中心当中也有小集中,也就是都市圈。”陈小卉说,江苏有三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这当中,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是二级带动核。徐州处于苏鲁豫皖交界处,未来是长三角向北辐射的带动点。
  “都市圈间合作互动,高水平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说,世界级城市群都由若干都市圈组成,比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都市圈,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东京、大阪、名古屋都市圈,这些都市圈的“群峰矗立”,让城市群由“高峰”变成了“高原”。
  区域合作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方案》提出,要积极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产业合作、协同协作发展。
  在政策助推下,江苏省界毗邻区率先挽起了手。2月13日,昆山花桥与上海嘉定签订《嘉昆两地联防联控备忘录》。3月20日,由南京腾亚精工投资20亿元的精密工具研发与制造基地项目在马鞍山博望区签约,落户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内。4月9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讨论审议了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年)草案,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级区域的有法定效力的空间规划。
  分层分类,推进都市圈发展壮大
  “都市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增长引擎,支撑城市群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陈小卉看来,以核心大城市为依托的都市圈,是带动整个城市群发展最有效的空间模式。
  《江苏方案》对都市圈按照地域差别和层级特点进一步细分。如南京都市圈重点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支持都市圈扩容,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苏锡常都市圈具有较好的一体化基础,应局部先行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
  根据发展层级,《江苏方案》对各都市圈也有差异化定位。“既要助推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徐州淮海经济区等重要发展极的高质量发展,又要促进省内重要都市圈与长三角地区重要都市圈的协调发展。如苏锡常通对接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长江产经研究院研究员陈柳说。
  “江苏三大都市圈基础不同、重点各异,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陈小卉说,南京都市圈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承东启西、承南继北,且南京城市规模大、制造业占比高、教育资源丰富,对周边城市集聚力强,形成了“单核心圈层放射”的都市圈模式。
  都市圈发展,交通先行。目前,南京正在推进宁句、宁滁、宁扬、宁马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南沿江高铁已全线复工,北沿江高铁争取年内动工,南京北站开工在即,以南京为轴心的“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指日可待。以交通为纽带,南京都市圈加快构建资源共享、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科技创新园区链,打造“创新都市圈”;强化生态空间共保,共筑生态廊道和生态屏障,打造“韧性都市圈”;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和社会保障协同发展,打造“幸福都市圈”。
  根据《江苏方案》,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将加速推进,苏锡常通将积极对接上海“五大中心”建设。“苏锡常与上海地缘相近,且三个城市地域相邻、文化相似,相互间形成了‘多核心网络联系’。”陈小卉说。眼下,苏州轨道交通和上海地铁实现二维码互联互通,两地市民使用本地相关APP即可在对方城市的轨道交通上扫码乘车。无锡各市属医院与上海医院合作频频,率先探索医保“一卡通”,异地门诊、住院就医都可以刷医保卡实时报销,解决了以往群众备案登记要跑腿、就医垫资费用大、回来报销流程烦的困扰。常州高新区聚焦“两特三新”特色产业集群,主动嵌入上海先进制造产业链和供应链,积极承接上海优质产业资源和高端制造项目,带动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徐州是长三角地区向北辐射的带动点。”陈小卉认为,要加快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高徐州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努力走出一条后发地区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全面融入,苏北搭上“一体化”快车
  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但苏南、苏中、苏北发展还不协调不平衡。徐宿淮连该如何“突围”?
  对此,《江苏方案》提出:加快苏北全面融入一体化发展,增强中心区对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徐宿淮连虽不在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之列,但通过一盘棋谋划,打破区域行政区划界限的微观机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陈柳说。
  “建好长三角的江苏,热点在苏南,重点在跨江,难点在苏北。” 省发展和改革委长三角处董红武介绍说,我省坚持这“三点”并进、区域联动,从体制机制入手,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加强跨江融合,更大力度推进苏北和沿海地区拥抱长三角、融入一体化。
  “长三角的‘主题’除了一体化,还有一个是高质量。”陈雯认为,中心区并不是割裂长三角一体化的内容,而是从发展水平出发,希望江苏处于中心区的9个城市能够率先实现高质量。这9个城市是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在陈雯看来,徐宿连淮融入一盘棋的关键点是加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通过跨江通道加密、高铁网络完善,实现跨江融合。同时,借助一体化通道,从上海、苏南地区获得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分工和合作,可以通过一体化来拉长长版,让‘别人’来补短板。对于徐宿连淮来说,更重要的是,转变发展理念,打造自身特色,进行错位发展。他们的发展路径要与上海、苏南错位,与其它地区功能互补,比如连云港,着重发展医药产业和海洋经济等,自己有特色,人家才会看重你。”
  盐城是我省沿江8市以外,唯一纳入长三角中心区的城市。陈雯说,盐城与上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联系,同时,盐城土地空间丰富,这是长三角稀缺的资源,盐城的纳入,可与其他城市形成互补。(来源:交汇点)

这条微博承接上条微博
图1是小乖自己选择朗读的文章,而且一次就录成功了,暑假收到信息进入全国,然后要完成三个项目,难度更大了。特别项目三自己结合项目二内容写一篇与自己有关的读后感,再脱稿朗诵出来。小乖居然想到要写妹妹和她的故事。她很努力对待并很享受整个过程,我跟她说这样子在妈咪心中已经很棒了[good]
#小乖二年级#

#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宁夏深化“不见面 马上办”改革】为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助推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优化政务服务行动计划》,聚焦审批服务便民化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部署,提速推进“不见面 马上办”和“一网通办”,努力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工作目标
  聚焦审批服务便民化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部署,强化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协同联动,加快推进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速实现“一网通办”。
  加快全区统一的移动政务App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不见面”服务。
  强化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代办点功能,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下沉。
  清理中介服务事项,规范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建设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中介机构“零门槛、零限制”入驻,实现网上展示、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为企业提供公开透明的中介服务。
  提升完善全区政务服务“一张网”功能,自治区本级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市县级事项网上可办率稳定在80%以上;除因事项性质或场地特殊要求外,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实现“应进必进”,60%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办事材料减少50%以上,区、市、县每级有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办理量达到30%以上。
  主要措施
  优化完善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
  按照一体化在线平台相关标准规范,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将分散的政务服务资源和网上服务入口全部整合接入宁夏政务服务网,加快推进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和自治区各部门专业审批系统对接,统一网络支撑,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电子印章,统一数据共享,如期完成与国家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让群众和企业网上办事“一网通办”“全国漫游”。
  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
  按照全国统一的事项目录清单,进一步梳理规范“四级四同”(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同一事项、同一名称、同一编码、同一标准)事项目录库。
  推进办事要件和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做到网上服务信息准确、规范、有效,线上线下标准统一。
  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各地、各部门、各渠道发布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同步更新。
  优化再造办事流程
  聚焦群众和企业办理量较大的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项目投资、社保民生等重点高频事项,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材料,减少办事环节,能做到不见面办理的力争做到不见面,需要见面办理的“最多跑一次”。
  优化网上综合旗舰店模式,推进“套餐式”审批服务,整合优化涉及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事项办理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实现一张清单告知、一张表单申报、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平台流转。
  提高网上办理比例
  除法律法规规定或涉密事项外,原则上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办理。同一事项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办理的标准、形式、要件、时限等要素保持统一。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指导督办力度,推进本系统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上下联审联办,稳步提高网上办理比例。
  推进政务服务移动应用
  推进咨询、查询、申请等前端性服务由网上到“掌上”发展,推进出入境证照申请预约及信息查询、老年人优待证、社保查询等民生领域的重点高频事项逐步实现“掌上”办,使群众办事不出门。
  积极利用社会或第三方服务平台,丰富“掌上”服务内容。
  拓展政务服务自助端应用,新建一批自助服务设施和功能区域,为各类办事群体提供多渠道、便利化服务。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
  实现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除安全等特殊需求外,原则上不再保留各级政府部门单独设立的政务服务大厅。
  各市、县(区)加大“四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承接力度,并全部进驻本级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理。
  各垂直管理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要逐步进驻所在地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
  政务服务事项较少或办件量较少的部门,通过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代办窗口的方式进驻。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受理
  创新集中审批服务机制,打破以往按部门职能设置窗口的形式,按业务性质进行整合,设置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集成办理新模式,使办事企业和群众只需进政务服务大厅“一个门”、到“一个窗”就能把“一件事”办成。
  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全面实现宁夏政务服务网与实体政务服务大厅业务办理一体化,实时汇入网上申报、排队预约、现场排队叫号、服务评价、事项受理、审批(审查)结果和审批证照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无缝衔接,为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落地见效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导群众和企业开展网上办事,用好全程网办、代办制、快递送等方式,增强群众和企业对不见面办理的认可度。
  挖掘可不见面办理事项的深度,通过网上流程再造和系统优化,使不见面办理更简单、更便捷,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获得感、满意度。
  推进政务服务下沉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将群众日常生活类的便民事项,更多的委托或授权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办理,推行“综合受理、一窗受理”,增强基层综合服务能力。
  稳步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税务所、派出所等将相关服务事项进驻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充分发挥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功能,完善村级代办服务机制,提升村级代办服务能力。
  利用金融、邮政及农村电商等网点,积极鼓励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使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不出园区、不出村(社区)”。
  完善各项利企措施
  在具备条件的政务服务大厅和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企业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等指导帮办服务和代办服务。推广容缺后补、首席服务官、绿色通道、邮政快递等便利化措施,使企业开办和项目落地更便捷、更高效。
  发挥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中小企业投诉中心功能,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政务服务网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企业服务新通道。
  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全面清理烦扰群众和企业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
  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要充分说明理由并对外公布清单,逐项列明设定依据、索要单位、开具单位、办理指南等,建立统一规范的区市县乡村五级证明清单目录,并于6月底前实现网上办理。
  严格审批服务中介管理。
  编制完善全区统一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对保留的中介服务事项明确办理时限、工作流程、申报条件、收费标准并对外公布。
  放宽中介服务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各类资本进入中介服务行业和领域,引进高品质中介服务机构,实现中介服务充分市场竞争,破除中介服务垄断。
  依托宁夏政务服务网建设中介服务超市,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入驻,实行网上展示、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为企业提供公开透明的中介服务选择。
  加快推进中介服务机构与主管部门脱钩,严禁限额管理中介服务机构数量。
  企业自主选择中介服务机构,各级政府部门不得强制指定或变相指定。
  各级政府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委托开展的技术性服务活动,必须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服务机构,服务费用一律由政府部门支付并纳入财政预算,从2019年起每年为企业节省费用不少于5000万元。
  强化咨询投诉
  完善和畅通宁夏政务服务网、移动终端、自助终端、“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咨询投诉渠道,对政务服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评价、投诉并及时反馈。
  建立政务服务咨询投诉事项协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咨询投诉事项,形成上下覆盖、部门联动、标准统一的政务服务咨询投诉体系。
  加强监督评价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对标国家政务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政务服务电子监察、网上评价系统,实时监测事项、办件、业务、用户等信息数据,接受办事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情况的评价,强化全流程动态精准监督、常态化监督,促进提升全区政务服务水平。
  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职能,推进审批服务流程再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企业、群众尽享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红利,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创造新优势。
  加强统筹协调
  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密切协作、协调联动,勇于探索创新,敢于率先突破。
  各级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政务服务改革涉及的重要事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各牵头单位和配合落实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联动。
  加强督查考核
  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将优化政务服务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效能目标考核体系,并作为重点检查事项,适时开展督查督办和明察暗访,对积极作为、推动工作取得实效的予以表扬,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的通报批评、公开曝光。
  加强安全管理
  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信息不丢失、不泄密。
  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公安厅要认真落实“一张网”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安全保障机制,制定安全管理和保密审查制度,加强安全规划、安全建设、安全测评和容灾备份等保障。
  加强政务大数据安全管理,重点做好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保护和管理工作。(记者 张 瑛)

  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聚焦审批服务便民化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近年来,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主动攻克难点,全面落实“不见面 马上办”改革要求,聚焦审批服务便民化,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组织各厅局全面铺开宁夏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工作,着力实现宁夏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清单与国家级基本目录对应,确保各事项要素和实施清单合法、合规。进驻大厅的29个窗口,共梳理录入《宁夏与国家对应的政府服务事项基本目录》640项,梳理录入《宁夏回族自治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590项,梳理《宁夏与国家尚未对应的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269项,梳理《涉及调整的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409项,各窗口按时完成项录工作。
  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全面落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巩固提升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应用,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达到95.5%。各窗口着力简化办理流程资料,创新优化服务方式,压缩办理时限,全力提速增效,企业和群众办事明显更加便捷、快捷。下一步,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将继续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联动,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不见面、马上办”成果落地见效;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丰富延伸网上服务,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指间办”,满足不同群体的办事需求;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标准。(记者 周一青 赵婷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希腊小镇一夜变“盘丝洞”出现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景
  • 网曝张雨绮持刀与丈夫争执?更让人细思恐极的问题是……
  • 圆通快递宣布涨价!
  • 多地新房降价促销!楼市要凉了?
  • 美联储三次加息,这次声明中删除了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 晒工资单被开除,我们到底能不能晒工资?
  • 一个火遍朋友圈的骗局落幕: 全国200多万人被骗!
  • 小猪佩奇商标遭恶意抢注 这才是“社会人”套路深
  • 奇葩说董婧道歉 不要让伤害继续
  • 国务院教督办约谈“问题营养餐”负责人:严肃追责
  • 新闻简读:各大电商向拼购“低头” 产品质量真有保证吗?
  • 滴滴上线日本,被爆又出事了
  • 综艺限薪令落地!吴秀波旧事被扒,6小时真人秀曾要价300余万!
  • 云南盐津事故伤亡 加油站附近事故频发
  • 邓超宣布加入中国女篮 众女篮队员转发:拉低了平均身高
  • 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首次发布:我国已全面进入“光纤时代”
  • 看完《中国新说唱》,用rap的方式打开苏州太湖!skr skr~
  • 罪犯缓刑期间杀害前妻,虚假“审前调查评估”让猛虎出笼| 新京报快评
  • 王老吉椰汁多元化 改变原来的形象
  • 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爬进”知名超市,水产市场包装戴扣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