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无难(三重公案,满口含霜。道什么),
言端语端(鱼行水浊,七花八裂,搽胡也)。
一有多种(分开好,只一般,有什么了期),
二无两般(何堪,四五六七,打葛藤作什么)。
天际日上月下(觌面相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切忌昂头低头),
槛前山深水寒(一死更不再活,还觉寒毛卓竖么)。
髑髅识尽喜何立(棺木里瞠眼,卢行者是它同参),
枯木龙吟销未干(咄,枯木再生花,达磨游东土)。
难、难(邪法难扶,倒一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难说易),
拣择明白君自看(瞎,将谓由别人,赖值自看,不干山僧事)。
雪窦知他落处,所以如此颂“至道无难”,便随后道“言端语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雪窦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似三隅反一。尔且道,什么处是“言端语端”处?为什么“一”却有多种,“二”却无两般?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若透得这两句。所以古人道:“打成一片,依旧见,山是山,水是水。长是长,短是短。天是天,地是地。”有时唤天作地,有时唤地作天。有时唤山不是山,唤水不是水。毕竟怎生得平稳去?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混然自尽,则此四句颂顿绝了也。
雪窦有余才,所以分开结裹算来也。只是头上安头道:“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虽无许多事,天际日上时月便下,槛前山深时水便寒。到这里,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岂不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处。
雪窦头上太孤峻生,末后也漏逗不少,若参得透见得彻,自然如醍醐上味相似。若是情解未忘,便见七花八裂,决定不能会如此说话。“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乾。”只这便是交加处。这僧恁么问,赵州恁么答。
州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时有僧便问:“既不在明白里,又护惜个什么?”
州云:“我亦不知。”
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
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此是古人问道底公案,雪窦拽来一串穿却,用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今人不会古人意,只管咬言嚼句,有甚了期?若是通方作者,始能辨得这般说话。
不见僧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
严云:“枯木里龙吟。”
僧进问云:“如何是道中人?”
严云:“髑髅里眼睛。”
僧不悟,举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霜云:“犹带喜在。”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霜云:“犹带识在。”
僧仍不悟,又举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山云:“血脉不断。”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山云:“干不尽。”
僧云:“什么人得闻?”
山云:“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
僧云:“未审龙吟是何章句?”
山云:“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圜悟在评唱里说,雪窦了解这个公案的内涵,所以作了这个颂词来做总结,先说“至道无难”,随后说“言端语端”,这是在举一反三。再说:“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是举三而反一。圜悟说雪窦这个开示是“三重公案”,意思三次被人“拶住”,差点无法脱身。祖师虽然是慈悲为人,但是说的越多反而让人妄生歧义,好比满口含霜吐不出水,说不清道不明。“言端语端”是说大道并不遥远,就在在言语中显现。为什么说“一”却有多种,而“二”无两般呢?因为“一”指的就是众生本有的平等的真如自性,而自性能生万法,所以说“一”有多种。 佛经中的:“真如”、“涅盘”、“法身”、“如来藏”、“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拖死尸者”、“阿赖耶识”、“唯我”、“唯心”等等名称皆是同一物。圜悟著语说:“分几种名称挺好,只有一个法门,什么时候能到达尽头?”“二无两般”的“二”指的是“真”“俗”二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学佛就是要从世俗而入胜义。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着而显现真如自性。迷悟皆在一念,圣凡同属一体,此乃一切法无二相也。“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不具眼”,就是不具备看透实相的法眼。一个没有开眼的人,应该向什么方向去摸索呢?如果能悟透“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两句话,自然就知道方向了。所以古人说:“打成一片,依旧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长是长,见短是短。见天是天,见地是地。”去掉情识计较,将万事万物蕴含的禅理看作浑然一体,这样打成一片之后,对于山水天地的名称名相也不再执著了。苏东坡有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把“天”叫做“地”,把“地”叫做“天”,也很平常。佛经云:“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名字怎样称呼并不影响事物的实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心地上平稳?其实很简单,就像“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是很正常的自然景观。面对这一切自然现象,只需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无可计较,没有分别。对表相的执著和烦恼也就消失了,那么这四句颂词所说的涵义就透彻了。

雪窦才华横溢,所以他分开用几种比喻来表述意境,但是这也属于头上安头,多此一举。“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其实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因为天上太阳升起时,月亮自然就下去了。窗前山色变深沉时,山水自然也变得寒凉。到了这种境地,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这不就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吗?

雪窦这则颂词一开头就写得很深奥,所谓曲高和寡,所以到后面又透漏一些玄机,松开一些口子。如果学人能参的透彻,就像品尝醍醐美味一样,如果还在用平常情理去计较,那就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了,必然不能领会这些话的奥妙了。“骷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干”,骷髅识尽喜从何来?有喜悦那就是还有意识分别。枯木里有龙吟之声,说明还没有销蚀干净。这两句又是另一件公案了,雪窦把另一件公案和本公案交织起来深入阐释这个“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与石霜、曹山二位禅师的开示交加起来,便禅味十足,风光无尽了。如今的人不懂得古人的意境,只知道咬文嚼字,什么时候才能明心见性呢?如果是一个开悟的大禅师,自然一看就明白这句话的奥妙。

从前有一个参学的僧人去参香严禅师,他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这个问题就像梁武帝的“什么是圣谛第一义”一样,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来表达的义理。香严回答:“枯木里龙吟”学僧又问:“如何是道中人?怎么样才算是入道了,才算是开悟的人呢?香严回答:“髑髅里眼睛。”“枯木里龙吟”指的是灭绝一切妄想,参禅参到犹如枯木一般死寂时,依然能听见龙吟一般美妙的声音,犹如枯木逢春,真心的妙用显现了。而“髑髅里眼睛”,指的是断除情识分别之人就像一具髑髅一样死寂,但此时眼识依然能起到觉知作用。香严的意思是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的自性妙用,“枯木里龙吟”和“髑髅里眼睛”都是象征死中得活。大死之人才能够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就是凡夫了。

这两句莫名其妙的回答让这位僧人实在不解,他又去参石霜禅师。还算他有点小聪明,他直接把香严的答案拿来问石霜。他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回答:“犹带喜在。”就是说最初悟入时心中有一种得法的喜悦感。学僧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石霜回答:“犹带识在。”意思是此时情识还可以起妙用。

石霜几乎将香严的答案点透了,但是这个僧人依然没有领会其中的含义。他又去参曹山禅师。他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曹山回答:“血脉不断。”他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曹山回答:“干不尽。”这里“血脉不断”和“干不尽”指的是众生的见闻觉知和本自具有的自性丝丝缕缕生机不断。僧人又继续问:“什么人能够听见枯木里龙吟之声啊?”曹山回答:“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就是说天底下所有人都能听见。这个僧人又继续问:“未审龙吟是何章句?”不知道这个龙吟的声音有什么说法?有什么依据吗?曹山回答:“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意思不知道什么出处,我只知道听见这个声音的人都已经死了!”“闻者皆丧”大禅师的答案往往就是这样不同寻常,振聋发聩。“闻者皆丧”指的是身心脱落,实证“无我”,“我”不存在了,自然也没人能听见龙吟声了。

复又颂云:“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雪窦可谓大有手脚,一时与尔交加颂出。然虽如是,都无两般。雪窦末后有为人处,更道:“难、难。”只这“难”、“难”,也须透过始得。何故?百丈道“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雪窦凡是一拈一掇,到末后须归自己。且道,什么处是雪窦为人处?“拣择明白君自看”,既是打葛藤颂了,因何却道?君自看?好彩教尔自看,且道,意落在什么处?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
雪窦又写了四句颂词,将香严的“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作了一番阐释和总结。“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在枯木里能听见龙吟声那才是真正的见道了。骷髅里面的情识分别都断尽了,真正的法眼才能起到妙用。“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百丈祖师提倡“从浊辩清”,“浊法”指的是贪嗔爱取等行为方式,“清法”指的是菩提涅槃解脱等行为方式。当“喜识”都断尽了也不存在有一法可得了,身在其中的人还怎么去从“浊法”中辨别“清法”呢?烦恼即菩提,哪有浊清之分呢?

雪窦真是个有好手段的人,一时间把公案的奥妙之处都写在了颂词之中。但是最后提到为人处,雪窦也说“难,难。”“难、难”就是难上加难。“为人处”指的是禅师接引他人入道的手段。前面雪窦说“至道无难”,这里雪窦又把自己前面的话给推翻,“无难”变成“难、难”,但就这“难”字,也需要开悟的人才能领会。为什么?百丈祖师曾说过:“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就像雪窦在拈古颂古时,到最后也都要化为己用。你说,雪窦接引徒众的家风是什么?“拣择明白君自看”,是“拣择”是“明白”你自己看。为什么绕来绕去说了那么多,又要你自己看?幸好是叫你自己看,不然又陷入执著。你且说雪窦的用意是什么?“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山僧”是圜悟对自己的谦称,别说你们领会不了,就是我圜悟在场,也无法领会。圜悟真的领会不了吗?实际上他和雪窦一样用心良苦。他们都担心后人粘滞在颂词和言语上,形成新的执著。所以雪窦要大家自己看,启发学人自证自悟。就像百丈祖师提倡的“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一切的理论,包括山河大地间蕴含的禅意都要归于自性之中,禅者要着重开发自身的直觉智慧,回归自性,而不是迷着公案,拘泥文字。陷于知解和妄念的窟穴中不能自拔,不能独立地彻见本性,体悟真理。这就是雪窦的家风,也是圜悟的心迹。

——选自刘松林居士《碧岩探骊》

應做哪一派的教規在心相續中引生正見 (道次第摘錄)

☘既然追隨龍樹、聖天父子的眾大中觀師是分為兩派,那我們應追隨哪一派呢?在這裏是追隨應成派。

中觀應成派來說 : 於名言中破除自性。破除自方成立以後,在名言中有生死(輪迴)、涅槃的建立,都必須要能夠安立,而不能夠有損減的過失。

於彼二理, 當獲定解。
「二理」指的就是 :
(1)非自方成立的道理 ;
(2)名言中有輪迴及涅槃的建立。
對於這兩個道理,必須要獲得定解。獲得定解以後,才不會墮入斷、常二邊。
因為如果非自方成立,連帶名言中的涅槃、輪迴的建立都破除的話,則墮於斷邊 ;
如果因為要安立名言中的輪迴、涅槃的建立,而承許自方成立的話,又墮於常邊。
所以,唯有對於非自方成立,以及名言中能夠妥善地安立輪迴、涅槃的建立,那麼,才能夠遠離斷、常二邊。也就是唯以中觀應成派的觀點才能夠成立。

☘為什麼應該要依止中觀應成派的宗,才能夠解釋龍樹菩薩的意趣呢?
中觀應成派最主要的二位祖師佛護論師,以及月稱論師在他們所寫的中觀教典當中,譬如《佛護論》、《明顯句論》、《入中論》等這些中觀的教典當中,數數的解釋有關於如下的道理。

如果承許諸法是自性成立的話,那麼,以觀察實性的正理(以觀察勝義的正理去尋求假立之義),應該要能夠找得到,才能夠作為自性成立的佐證。實際上沒有辦法找到,所以,沒有辦法承自性成立的宗。

這一點來說,跟龍樹菩薩、聖天菩薩中觀教典的意趣極為符順。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要抉擇中觀應成派的觀點來生起中觀正見。

☘中觀應成派的承許來說,與龍樹菩薩聖父子的中觀教典意趣極為相順,最主要是在遮止自方成立這一點。在中觀應成派的論宗,自方成立與諦實成立是完全一致的。以中觀自續派來講,他的自方成立、諦實成立的道理是不一致的。所以,中觀自續派不承許諦實成立,但是,他會承許自方成立。

除此以外,大多的,不管是佛教的宗義,乃至外道,自方成立與諦實成立基本上是共通的。但是,在中觀應成派的宗,自方成立與諦實成立雖然是一樣的,但是,在應成派來說是所破,這一點又跟下部宗所說的不一樣。
在中觀應成派為什麼認為自方成立是所破呢?
與下部宗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因為尋求假立之義沒有辦法找到,連些許都沒有辦法安立,所以,自方成立是所破。

自方成立的意思就必須要說明假立義可以找得到的情況,才能安立境是自方成立。

中觀自續派為什麼承許自方成立?
因為他們認為尋求名言假立的假立之義,能夠找得到。

就以補特伽羅來說,補特伽羅自方成立,也必須要去尋求假立補特伽羅的假立之義,並且要找得到。
所謂假立補特伽羅的假立之義,就是補特伽羅是在施設處蘊之上假立而有。
尋找的道理,不是像我們一般粗分的尋找,像我們受持到某人,是因為我們見到他的色蘊,而說找到某人。但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比較細緻的去作觀察,我們會以為這是一種找得到的意思。再進一步思惟會發現 : 其實尋找得到補特伽羅的色蘊,並不代表就已經找到了補特伽羅。

為什麼呢? 色蘊如果進一步來說的話,假設死歿的時候,色蘊會捨棄,然後會火化。這個時候,色蘊不存在,但補特伽羅還存在。這樣一來,就不能夠安立色蘊就是補特伽羅。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能夠使用色蘊的使用者,他才能夠安立是補特伽羅。也就是能夠受用色蘊的受用者來安立為補特伽羅。

但是,這個受用者,並不是在蘊之外(外道的承許是在蘊之外),他必須要在施設處蘊當中。除了依色蘊之上假立以外,還有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所以,在蘊之上施設假立的這個補特伽羅,這才是補特伽羅的事相。以中觀應成派來說,就會這樣承許,認為唯我(唯於施設處蘊之上施設假立的我),就是補特伽羅的事相。但是,下部宗認為要在施設處五蘊當中,必須找得到這個補特伽羅的假⽴之義。

那麼,在施設處蘊當中,尋求補特伽羅的假立之義,下部宗不同的宗派就找到不同的假立之義。大多會認為意識是補特伽羅的假立之義。除此以外,也有認為五蘊的聚合體可以安立為是補特伽羅的假立之義。也有否決這些承許的,認為唯有阿賴耶識才是補特伽羅的假立之義。會希望能夠找到補特伽羅的假立之義,是因為站在承許補特伽羅是自方成立的基礎上,所以,認為補特伽羅在施設處蘊當中必然有假立之義存在。 https://t.cn/RU1yrpm

儒释道一家,听听佛的故事。传说佛在出生之后,向着西方走了7步,然后说出了这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豪言壮语。那么,佛的意思是什么?难道是天上地下,只有“我”才是最尊贵的吗?佛家向来主张打破“自我执念”,这样解释“唯我独尊”,肯定说不通。独尊——在这里是“以独为尊”的意思,唯我独尊,要解释成“唯有我知道尊重我的独立意识”,佛陀是独觉者,觉行圆满,无非是想告诉世人:“世间万物唯心所造”,守住了自我的独立意识,也就守住了生命觉醒之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后以一句“也不能演奏太久/胃会被吵死”结束,感叹巧妙的同时,也是给大人一个提醒,夜宵虽美味,但是不能贪多噢,蕴含着无限的俏皮和趣意。孩子笔下的诗是童真的,而“
  • 2023年1月。 图一是2023年1月1日晚,我和男友在三亚山海天JW万豪。舟车劳顿了一整天正要睡觉,突然看见远处有人放烟花。两人同时起身,走到阳台,抱在一起
  • 又是一年平安夜 圣诞节记得小的时候每年圣诞节妈妈都会给我准备全班同学的小雪人 第二天上学我就拎着一大兜子小雪人发给每个同学后来的印象就是前两年在宙诚 Mrs.Z
  • 12.23——3曲折的演唱会,找了n天的票+被黄牛放鸽子+遇到了人美心善的小姐姐刚刚好三张票第一次来大玉米,超级震撼的现场,航航听到离人的激动,我们听到烟花易冷
  • 春节,在诗人刘长卿笔下是,“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在画家余穉笔下,是《花鸟图册之桃花》。立秋,在诗人元稹笔下,是“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在画家吴心来笔下
  • ,句句都是大智慧 1.穷搬家,富挪坟,不穷不富挪大门。 2.富人妻,墙上皮,穷人妻,心肝肺。 3.男怕嘴小,女怕大鼻。 4.要求子孝,先敬爹娘。 5.财不进急门
  • 教大家一些基本的皮卡丘语:pikapi=小智pika pikachu/ pika-pika pikachu=我叫皮卡丘pi-kachu=皮卡丘(小智等人介绍自己
  • 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吃瓜,出于热爱,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我喜欢的品牌的车美好的生活方式,后面发现老实人阿来怎么老被欺负,阿来的KOC小团伙也太弱鸡了点,
  • 虽然不是很强(划去p2是作为壁纸的展示还有就是,元旦快乐#lovelive!sunshine!!##黑泽黛雅##lovelivesunshine[超话]#人和人
  • ”  “没什么,就是我同学想吃火锅,但小念她...”含着后半句,花蕊为难的看向我。”这是弟弟说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谁懂这个点,哥哥慢吞吞弟弟等你,好想两个人的成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天蝎座天蝎生性多疑,他们不会轻易地相信一个人,所以大多数的时候天蝎都喜欢独处,即使与朋友在一起,也不喜欢与人有过多的身体接触,尤其讨厌别人碰他们的鼻子,被人碰这
  • 3.茶性不同生茶口感强烈,茶气足,白天喝生普会有醒脑的作用,喝完会有一种荡涤身心的清澈感,但不建议过多饮用普洱生茶,因为茶性较烈、刺激,对人体的胃部刺激较大,容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都暻秀[超话]#喜欢暻秀已经一年了 去年年初被他的歌声吸引第一个让我起鸡皮疙瘩的舞台是tell me what is love慢慢了解后 发现他是个 温柔沉默
  • 在线上预约了鹿晗应援妆的网友陶子,这周末从外地来武汉看演唱会。#鹿晗[超话]##鹿晗武汉演唱会#今日碎碎念 在五月份的时候抖y刷到了他韩时候的视频 一下子把我给
  • 我们都没有给自己 留时间去谈恋爱因为我们两个都是属于事业型的我们首先就是很拼事业 一年可能365天里面 有三百多天都在工作那你哪来的时间去谈恋爱就算你遇到
  • 我自己的爱情经历实在空白,可这么多年至少也见过了不少“猪跑”(开个玩笑)也忍不住会想像自己日后究竟要遇到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我与他相爱至此。我有时候会想,一个人
  • 水瓶座#水瓶座# 水瓶对于很多事情,看法都是挺随意的,爱情也是一样,如果缘分不到,自己着急也没什么用,而且水瓶还不是特别想要勉强的感情,所以宁愿再等等,等到自己
  • 一边给他看抖、阴下面的评论,一边继续奸笑道:“哈哈,话说现在樱花国流亡到各个国家的女孩,还是在华夏的最吃香啊。昨天终于拖拉着把书看完了,然后今天早上因为妞宝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