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工作忙,经常吃外卖的上班族,建议补充点复合维生素。外卖营养单调,容易缺乏维生素。我现在每天都会吃一片,感觉挺有效果的,推荐大家也试试看。如果勤快,你可以去医院查查自己缺啥,然后对应的补,买那种药店卖的小白瓶几块钱就好。如果像我一样懒,想一颗就搞定,那就买复合维生素即可。 ​​​#微博新知博主#

一天课结束了……现在不如过去,原来千言万语写不尽,现在千言万语落笔却无言。孩子们很可爱,盼着上课,也盼着下课。好像我,盼着上班,也盼着下班。人也许就是这么可爱的动物。热爱也是真的热爱,盼望也是真的盼望。原想获奖以后能喘口气,结果发现自己还是原来一样……谈不上消极,却是被迫积极……人终究会变,同样有些特质永远都不会变……比如:我就静静地看着你~~……哈哈哈[允悲]美好的一天!感谢命运的怜悯!

这篇碎碎念讲考研与父母。

昨晚又晚睡了,谁能想到我写了4k字左右的word跟我爸妈说我这个专业是怎样的以及考研和就业的各种沟通……然后本来想第二天早上发给他们看的,但是我发现今天周六……我还是等他们上班的时候发吧,周末发没有氛围……
现在在图书馆真的好困救命

虽然写完之后感觉有些地方松了一口气,但是考研带来的压力又增加了。
然后今早发现是周末还是发不了,感觉憋了口气在心头。其实那个文档的后面本来还写了一些我认为我和他们之间存在的沟通的问题,但是写完之后,还是把整段删除了。
因为那些我认为我需要的亲情需求又突然别扭起来。以前受过的伤害和没得到的情感需求以后的失望已经形成,无法更改,也没办法挽回。

和他们沟通我所希望的感情需求的前提是,他们真的愿意并可以给予我这样的爱。
但是他们愿意吗?我对此怀疑。
怎么会有人怀疑自己的父母是否爱她呢?我会怀疑。
我认为所谓的“爱”大概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的感情连接,因为我的DNA他们各占一半,这是人类的特质。
第二种爱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是家长的作品。那么父母去雕琢我这个作品的过程中,日夜朝夕相处,也会产生感情,但这种爱是来源于对孩子的认可,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的认可和爱护。

我总感觉世界上大多数家长都只有第一种爱。

1.为什么生我?因为结婚生孩子是他们觉得每个人必做的事情,所以刚好结婚,刚好有我。我的身上从一出生开始就背负着对他们还他们的恩情的责任和义务。或许其中还有能为家里传宗接代这种观念吧。
2.为什么养我?为了以后我能养他们,我能在病床前照顾他们,我能赚钱把家撑起来。

剩下的一切感情给予和关心,爱护,培养都是基于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开展的。
生孩子的本质是为了他们自己。
至于这个孩子是否面对压力,在这个社会环境下要经过怎样的磨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大人。
他们都不在意。他们只看结果。
看你成绩是否名列前茅,看你能上哪个大学,看你找到什么工作,看你能否赚钱,赚多少钱。
这些都是结果,而过程中经历多少汗水、多少泪水、多少个日夜,他们一概不管。只会在为数不多的电话中,为了能让你继续坚持下去,告诉你要保持身体健康;只会在你得到一些成绩或者你学到的知识面前,依然不留余力地鞭策你,让你继续往高处走。
明明就是只看你飞得高不高,不看你飞得累不累。我认为我的父母是这样的。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已经长到22岁,我还需要去索要一些鼓励,体贴,安慰的感情需求吗?这种感情需求在以前的岁月中没有补全,在以后的岁月中还能补全吗?补全了我就能愈合那些磕磕碰碰的伤疤吗?
我或许也不太需要了,我已经学会自己处理不好的情绪,自己磨平自己太尖锐的棱角,学会和别人沟通,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是我自己磨出来的,破茧成蝶的成长每一次都很痛苦,但是我都自己熬过来了。
这样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于是我的所有关心都带上了一层责任和义务的外表。我应该对他们有所回报,这是我的任务。
当他们生我的时候如果是因为能为了我以后养他们,那也不用要求我的回报是出于爱的吧。毕竟爱与不爱,感情深与不深,我都会好好回报,好好孝敬,结果是一样的。他们不是最注重结果了吗?

想到这里再次惧怕结婚。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我不想为了让她养我而生她,我希望我真的爱她,希望她的成长我都能参与。我也希望我真心地爱另一半,是因为爱情才愿意一起养一个孩子,一起渡过漫长岁月。
这些都扯远了,我觉得我还是不要对男的抱那么大期待。[作揖][作揖]单身简直好得不能再好。

总之就是这样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