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原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世尊又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如果心里有这样的念想,认为如来不是以具足了所有相好的缘故,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赶快把这个念头熄灭。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念头,认为如来不是以具足了无量的相好庄严,而得成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正是以具足了无量的相好庄严,才得成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众生因为智慧浅薄,不能圆融看待和理解一切法,其知见就会偏狭和有缺漏。因此众生一见世尊破了四相,破了色声香味触法相,又破了如来的三十二相,有些人就会认为,如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好像可以不具足所有相而就能得成菩提,成就佛道;那些相可有可无,无关紧要,不具足相好也能成佛;不圆满所有的功德,也能成佛;或者认为成佛不是在相上成就,相不重要,可有可无;成佛不需要一切相,不需要五蕴相,不需要三十二相;佛没有五蕴身,只是一个心。这些思想观点,也是谤佛,类似于断灭空的思想,贻害自己和他人,修行就不会有成就。如来必须针对这些邪见,来给与纠正,这样才能护持思想知见不偏不倚,行于正真。

为什么认为如来不具足所有的相好,就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断灭空的思想呢?因为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就会忽视或者否定了有实相心如来藏的存在和起用,否定了如来藏的功能作用的实有,就是断灭论。每一位菩萨在因地行菩萨道时,所修行的每一个善业,都作为种子存在如来藏里,因缘具足时,就会次第得到大大小小的善业果报,直至成佛,果报也不尽,而且果报越来越殊胜。这些果报就包括了菩萨的色身五蕴相的庄严和相好;包括了菩萨所生存的环境,所居住的佛国土;包括了菩萨座下所有的弟子和亲眷;包括了菩萨的所有三昧和无量神通;最主要的是包括了菩萨的无边智慧和德能;还有菩萨的如来藏里业种的清静和转变。

那么菩萨成佛时,业种已经彻底转变清静无余,无明断尽无余,因此八识才能转换成四智,当四智圆明时,一切种智就现前。而佛的四智,就是佛的八个识。佛有八个识,就有五蕴,否则八个识就没有依托之处。而佛的五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因为佛三大阿僧祇劫对于善法的修行,其善业种子全部都存在如来藏里,缘熟成佛时,种子现前,就感得了五蕴的相貌是极其庄严相好的,圆满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与伦比,殊胜至极。

如果说佛成佛时,不是以具足的相好庄严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那就有极大的过患。第一,会让众生误认为,佛没有具足无量劫所修行的善业种子。而事实上,佛却在无量劫的修行过程中,圆满修得了所有的善业,种子都收存在佛的如来藏中,成佛时就会感应到最殊胜的相好庄严。

第二,会让众生误会说,成佛了还没有感应到相好庄严,可能是佛的如来藏没有收存善业种子。而事实是只要有如来藏存在,就会法尔如是地收存善业种子,没有一丝遗漏。

第三,第三,会让众生误会说,佛和众生都没有如来藏,如来藏只是方便说,因此没有收存佛修行过程当中的所有善业种子,所以佛成佛时,就没有具足相好庄严。基于以上过失,我们应该说,佛是以具足相好故,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

如果说佛成佛时,没有感应到善业种子的果报,没有善业种子,那就等于说佛根本就没有如来藏。那这就是最根本的、最严重的邪说邪见,是根本的断灭论思想,害人极大,应该赶快灭除这种邪见。应该确信如来藏真实存在,有真实的功能作用,能够收存佛和菩萨无量劫所修行的善业种子,将来成佛时,这些善业种子都会现前,佛就会得到相好庄严的殊胜果报,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没有如来藏,善业种子就不能被收存,成佛时善业种子也就不能现前,佛就不能具足相好,那就还不是佛,还没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至此大家应该明白,如果说佛成就佛道时,不是以具足三十二相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是否定如来藏实有的断灭论,会有无量的大过失。所以  世尊以劝导须菩提的方式,来间接劝导所有众生,不要有断灭论的思想,不要认为佛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以具足相故得成的。要这样说,佛是以具足相故,得成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才符合佛说,契合佛法的精髓,不违背大乘实相法。

原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释:世尊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如果心里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说一切法都是断灭空,本无所有,成佛时也没有一切法,不具足一切法相,那就赶快灭除这样的想法,不要有这样的思想观念。为什么不应该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呢?因为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是因信受有不断灭的实相心,才能发起成佛之心的,他就不会再说一切法都是断灭的了。

真正发心想成佛的人,这时信位菩萨的条件已经满足了,他就会对每个众生都有不生不灭的真实心如来藏,已经确信不疑了;他相信十方诸佛都有真实心如来藏,并且依此如来藏修行,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相信自己也有真实心如来藏的存在,将来也能证悟如来藏,并且与诸佛一样能够成佛,十方世界的众生也因为有不生不灭的金刚心如来藏,因此也都能成佛。因为他生起这样的信心,十信位就满足了,就进入十住位开始修行六度菩萨行。如果不相信自身有如来藏,不相信如来藏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他对佛、对法、对三宝的信心还没有满足,十信位的修行还不具足,他就不能真正地发起成佛的道心。

十信位没有满足的人,还不能相信如来藏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往往认为如来藏只是一个假名词,一个概念而已。他们认为如来藏的空,就等于如来藏不存在,如来藏这个概念是诸佛方便假说。因为他们不能正确理解佛所说义,就把佛所说的究竟了义法,都误解为是佛的方便说、方便法。他们只是没有公开说是佛逗众生玩儿而已,这话一般人也不敢公开说,但实质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想法就是谤佛、谤法,把佛的所有了义究竟说法,当作是佛的不了义,不究竟之法,严重曲解了佛之真实义。众生谤佛谤法的恶业普遍存在,并不奇怪,都是因为众生历劫修行时间太短,福德不足所致。

只要否定了如来藏的真实存在,是真实有,那就是断灭空言论,危害极大。因为没有如来藏,一切法都无从生起,都会断灭,一了百了。持断灭论的人,往往会说,一切法缘起性空,都是因缘所生,都是空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那么既然都是空,没有真实的如来藏法存在,那么一切法又是从何而有呢?不能说,空的一无所有的法,能够出生另一个空的一无所有的法,没有这样的道理。就像乌龟的毛,是空无之法,它不能生兔子的角这样的空无之法,都没有实体故。只有有实体、有自性的法,才能出生无实体无自性的法。无实体无自性的法,不能出生其它法,这是法尔如是的道理,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如果说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没有如来藏实体法的存在,那么众生的五阴世间就会灭去,不再生起,也就不会有后世的出生,那就更不能修行成佛了。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有后世五阴的出生,因为没有如来藏来存储众生的业种,众生所修行的善业就会唐捐其功,种子不能集藏起来。善业种子不能集藏起来,修行就没有用,不会产生后世善业的果报,更不能感得成佛时的更圆满的善业果报,不会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会有佛的种种殊胜功德和利用,不会有佛的十方诸佛国土,不会有佛的庄严报身,不会有佛的无量应化身,不会有佛的无量神通道力,也没有转识成智之说,那就更不会有佛的一切种智。

为什么说没有实体如来藏的存在,就不能转识成智呢?因为七识一世的修行,心行由染污转变清净,清净的业种如果不能收存,来世就仍然是染污的,那就白白修行,没有真实的受用,七识的染污性没有发生转变。那么到佛地时,也仍然是染污的七识,七识业种没有转变,心行没有清净,那就不能成佛。因此没有实体如来藏的真实存在,起其相应的功德作用,众生就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真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人,于法不说断灭相,不说如来藏只是一个假设的虚相法,没有如来藏心体的真实存在。



食存五观 :
佛门吃饭时要思考的五件事

《 杂阿含经 》中说 :
“ 有四食资益众生,
令得住世摄受长养。”

这就是佛陀说的十句法的第一句
“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

可见凡是有情众生,
他的生存是以饮食为其根本保障的,

尽管有段食、
触食、
思食、
识食的四种差别。

当然,
本文并不是要向大家介绍吃什么,
如何吃,

而是重新解读一下,
我们在吃饭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

食存五观。

本篇文章原是妙一法师对学僧的谆谆诫导,
但其字里行间的智慧与劝勉之语,
对我们普通人也同样适用。

文 / 妙一法师

计功多少,
量彼来处

这是说,
当我们看到手中的那一份食物时,
应该思量它的来之不易,

要经过诸如经过播种、
施功、
乃至善信的布施等等。

同样,
当我们接受前辈法师、
善知识给我们讲解佛法的时候,

是否也曾思其来处呢?

自佛陀勤苦难行、
三祗始证,

历代西去东来取经、
译经、
释经的祖师们,

再到耳提面命的教授师讲给我们时,

还有人是否曾因之生起稀有难遭之想呢?

若是
“ 受之不谨,
行由何籍 ”?

我们的禅堂、
念佛堂,

又还有多少人能安心地坐下去、
念下去?

这是对
“ 法食 ” 的冷漠!

佛教
“ 农禅并重 ” 的
优良传统又怎样传承下去?

太虚大师曾说 :
“ 佛教的特质在禅。”

其意思是行禅,
而非说禅。

然而,
现今国内常年坐香的道场也不过四五家,

许多寺院都建有禅堂、
念佛堂,

绝大多数都是徒有施设,
无人问津。

再者,
多数学禅的人,

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学术层面,
不是将之作为解决烦恼,
开发智慧的圣教门。

这一份禅悦之食恐怕已不被更多人所念及它的殊胜作用与来历了。

忖己德行,
全缺应供

在应供之时,
应当思考忖度一下自己的道德行持,
是否有所缺失。

若是营三宝事,
克己利人是为圆全,
当受此食。

古有
“ 一日不做,
一日不食 ”,

即是最好的例子。

若是不念三宝、
随心侵损,

就是缺失、
应愧受此食,

说的就是
“ 尸位素餐 ” 之流,

其中心意思就是要名副其实,
当之无愧。

请诸位想一想,

寺院要修建、
常住要维持、
佛教事业要发展,

是离不开教内外的支持和帮助的,
这种支持和帮助完全来自我们自身经过努力得来的。

若是
“ 不为三宝事,
专搞沽名钓誉 ”,

那么有什么资格接受别人的信任?

当名不符实的真面目被别人识破后,
佛教的尊严和神圣就会被玷污和亵渎,
佛教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无法预计的阻碍。

防心离过,
贪等为宗

在吃饭的时候,
应该防止自己对食物生起三种过失。

哪三种呢?

即是对上味起贪,
对中味起痴,
对下味起嗔。

执着以贪为首,
所以总标在前。

众生对事物总是以情执贪着不舍,

比如对金钱、
名誉的追逐,

僧人在这方面应该是看得淡、
放得下的。

虽是这样说,
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浪潮中,

竟有人被
“ 上味 ”
所吸引不能自拔,

且引生出种种
“ 食病 ”。

若是一己之私欲不得所偿,
就难保不会生起
“ 嗔心 ”。

那么如何避免这贪、嗔、痴的三味过失呢?

就是明确自己的发心是为佛教、
为众生,

认清当前大势,
即是如法
“ 受食 ” 的想法了。

正视良药,
为疗形枯

比丘三名之中,
“ 乞士 ” 意谓 :

上乞如来法食以资法身,
下乞众生之食以养色身。

要把食物当作一剂良药,
来疗养色身,
最终证得法身。

这是强调食物只不过是起到药物的作用,

不要执着、
若是执着便是贪爱。

吉藏大师常说 :
“ 破执不破法,
病去药不留。”

佛法是疗众生八万四千烦恼病的良药,
而僧人即是传持佛法的决定性因素,
也就是会给人开方抓药的医生,

那么我们对
“ 药理药性 ”
了解吗?

对于常见病有经验吗?

是不是抓了一副救人的药,
反而害了人呢?

《 净名经·佛道品 》云 :
“ 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智。”

佛法运用方便是为了引导众生得到根本智,
其旨趣在于出世。

不是给众生一粒长生不死、
满足诸欲的灵丹,

而是教之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出世法药。

所以有法师郑重提出
“ 方便不是随便,
圆融不是圆滑 ” 的根本原则。

正如 《 中观论疏 》 上说

“ 般若将出毕竟空,
严土化人;

方便将入毕竟空,
绝诸戏论 ”。

虽然能令众生因方便得到利益,
但还要令其
“ 正直舍方便 ”。

能否教之以佛法出世的根本精神,
关键在于施与
“ 法药 ” 的
“ 医生们 ”,

能不能舍去自身对于
“ 药 ” 的执着。

否则,
“ 医生 ”
本为救人,

却与
“ 病人 ”
同悲。

为成道业,
应受此食

《 思益经·菩萨正问品 》云 :

“ 谁知报佛恩,
不断佛种者。”

我们每吃一餐饭,
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就无上佛道,

不令佛种断绝,
是为报佛深恩。

诸佛出世,
其本怀也无非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这最后一条一方面告诉我们尽管前四观不解,
只要心存有佛道可求的概念,
也可受食;

另一方面是告诉我们受食不是为了裹腹充饥,
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是为了众生而成就佛道。

自利利他,
令人始种善根,
于未来劫,
终因此缘,
获得出世。

此处文义明了,
兹不赘言。

总之,
“ 五观若成金易化,
三心未了信难消 ”。

“ 五观若成 ”
即是自利利他的佛法行。

上来 “ 五观 ” 重申,
文义不周,
愿不允者,
权作空响;

若肯者,
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睹此文者,
愿受食时,
五观常成。

食之以后,
犹若维摩诘的香积饭,

尽未来际,
受用不尽,
道化无穷。

【《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0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

02、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孙子兵法•地形篇》

了解对方,了解我方,胜利就不会有危险;了解天时,了解地利,胜利就不可穷尽。

03、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孙子兵法•始计篇》

所谓“势”,就是根据情况是否有利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04、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始计篇》

在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发动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05、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兵法•始计篇》

筹划周密的就能取胜,筹划不周密的就不能取胜,更何况不筹划的呢?

06、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孙子兵法•作战篇》

不能完全了解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好处。

07、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兵法•作战篇》

用兵作战最贵速胜,而不宜持久。

08、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09、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

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下策是攻城。

1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

11、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孙子兵法•军形篇》

善于防守的人,像隐藏于深不可知的地下一样,使敌人无处可窥;善于进攻的人,像动作于高不可测的天上一样,使敌人无从防备。

12、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孙子兵法•军形篇》

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能够修明道义,确保法度,所以能够掌握战争胜败的决定权。

13、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兵势篇》

大凡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

14、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孙子兵法•兵势篇》

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如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样奔流不竭;终而复始,就像日月运行一样;死而复生,就像四时更替一般。

15、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孙子兵法• 兵势篇》

奇正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那样,无穷无尽,谁能穷尽它呢?

16、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兵势篇》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追求形成有利的态势,而不是苛求人力,因而能够选择合适的人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有利态势。

17、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兵势篇》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好像把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推滚下来那样不可阻挡,这就是所谓的“势”。

18、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九地篇》

有利的就行动,不利的就停止。

19、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兵法•九地篇》

用兵的情理,贵在神速,趁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

20、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孙子兵法•九地篇》

要使全军齐心奋勇,在于组织指挥得法;要使强弱都各尽其力,在于恰当利用地形。

21、静以幽,正以治。——《孙子兵法•九地篇》

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

22、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23、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子兵法•虚实篇》

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善于防御的,能使敌人不知道怎样进攻。

24、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虚实篇》

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

25、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

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态势,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26、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孙子兵法•虚实篇》

五行相生相克,四时依次交替,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永远处在变化之中)。

27、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篇》

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松懈疲惫时才去打击它。

28、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孙子兵法•九变篇》

明智的人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祸患就可以避免。

29、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九变篇》

用兵的法则,不要依赖于敌人不来打,而要依仗自己严阵以待,充分准备;不要依赖于敌人不来进攻,而要依仗自己有使敌人无法攻破的力量和办法。

30、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子兵法•用间篇》

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求鬼问神的方式去获取,不可拿相似的事情作类比推测,也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作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了解敌情的人那里去获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站在秋的路口依偎秋的怀抱看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看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冷秋冷晨冷霜冷落叶暖情暖意暖人暖岁月因为懂得一切美好因为存在温暖相随花不会因为你的流离来年不再盛
  • 占地约二十亩,水木清华,台榭参差,向为江南古典名园之一。下单链接#看图识景# 此山海拔386米,是梧州市最高山峰,遥连五岭,俯瞰三江,雨后会出现云岭晴岚奇观。
  • 现招收传奇游戏打手多名,有玩过传奇或类似游戏,有无经验均可,时间和地点较为自由,具体可以面谈另招游戏推广多名,主要推广公司旗下新游,收益利润50%分成,有工作经
  • #The8徐明浩[超话]#xmh#徐明浩晒oot8随拍# “我觉得,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不过有的人未曾去过,未曾发现,但我相信,它一定存在于我
  • “古董”级单丛茶,好喝还能治病陈茶是单丛茶中“古董”级茶叶不单单好喝,还能作为药材,治病 ​老古董,源自自饮,单丛陈茶存量稀少,且珍贵。喝剩下的自饮茶随着漫长岁
  • 但是防守却成了致命伤,而波黑队更有整体性,防守针对东契奇,虽然东契奇得到了16分8篮板8助攻,但是东契奇用了18次出手,而三分球则是8中0,还有5次失误。10分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青春不是玫瑰,青春是伏特加酒,看起来不怎么样,喝光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后劲满强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林清玄我们常常会因为拥
  • !!
  • 彰显意式经典气质的直线条元素遍布整屋,设计线条清晰流畅,在保留经典意式的优雅以及细节、软包的极致感的基础上,从生活的本质出发,去繁从简,以极简的设计演绎着最本质
  • #韩国签证##韩国五年多次签证##韩国签证拒签了怎么办# 韩国签证 ✌材料全简化 奥莉独家✖ 不要社保、✖ 不要押金、✖ 不要存款……✔ 条件再差都能办!✅无业
  • 当年首次飞天的陈冬,已成为神舟十四号乘组指令长,此时正在空间站执行长达半年的飞行任务。当年首次飞天的陈冬,已成为神舟十四号乘组指令长,此时正在空间站执行长达半年
  • #mewgulf[超话]#20200912 GuylarochexMewsuppasit相关存图(1)Twi©️Ben_AT2PM二改 二传商用转发请标明拍摄
  • 我自己都开始怀疑梦想的价值,我们都是芸芸众生里最普通的一粒尘埃,为了生活,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说着违心的话,陪着虚伪的笑。为了第二天的面包,你不得不把梦想藏
  • 截至8月3日24时,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50例、无症状感染者3822例。截至8月3日24时,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50例、无症状感染者3822例。
  • 沙坪坝区审计局、沙坪坝区生态环境局、沙坪坝区人力社保局、沙坪坝区交通局、重庆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红岩青少年健康成长公益基金、立信(重庆)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
  •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愿你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保持对生活的爱和热忱,把每天都活得热气腾腾愿每一个醒来的日子,都有阳光相伴,或许在晴空,或许在心里这世界不只有眼
  • 具体招聘单位、岗位及人数见《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社会人员)招聘简章》(见附件1)。#医疗# #医学# #求职# #医疗招聘# #
  • 吃完了蛋糕他知道我要走了抱着我说“妈妈再陪我一会”妈妈“再陪我2分钟”“妈妈我也想去上班”“妈妈爱我爸爸爱我爷爷奶奶爱我”不哭不闹,双手给我再见我为他对我无比热
  • #嘉州龙门阵# 【父母留下满月孩子不告而别 医生护士轮流当奶爸奶妈】“这孩子胃口很好的,每两三个小时就要喝奶,吃饱了就不哭不闹,很乖的”“今天是他就满月的日子,
  • #NMIXX[超话]# #NMIXX未来可七# #lilym 1017生日快乐# LILY生日活动投票结果公示LILY生日限定头像投票已经结束啦~感谢N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