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众生别业妄见

(第三十八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宏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云何名叫别业妄见?
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是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帳、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众生别业妄见”之“众生”:是指三界六道中一切有觉知的如人类、鬼神类等灵物,这里说的众生主要是指人类;“别业”是指每一个人所造善恶二业是不相同的、是有区别的,是个人行为,所以又名“个业”;妄见是不明真理、不明真相时所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见,称名“妄见”。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世尊,为我辈众生宣讲因缘及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相,对这些问题,佛讲得很清楚,但我们尚缺乏智慧,难以理解,心还是没有开悟,现在又听到这“见见非见”,即能见和所见都不是自性“心”,让人重增迷惑郁闷,伏愿大慈大悲的世尊,为我们广施“大慧目”予以开导。
“慧目”即“慧眼”:是五眼之一。五眼即:1、肉眼:此眼能见世间一切相,持戒清净者可得,能分辨善恶、是非等相对法和绝对法。2、天眼:能上见有顶天、下见地狱之一切众生相,能分辨小乘法,见须陀洹道。3、慧眼:能分辨二乘法,见辟支佛道。4、法眼:能分辨大乘法,见菩萨道。5、佛眼:能分辨最上乘法及一切法,见佛道。
这里说的“慧目”指二乘人的智慧眼,也泛指能照见实相的智慧。《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玄奘大师说:“慧眼可见法身。”阿难请佛施“大慧目”,“大慧目”已超越了“慧目”故名大,应是佛眼了。
阿难说:请世尊用佛眼开示我们这颗无污垢、无杂染的“觉心明净”。“觉心明净”意为妙觉圆明之心,光明清净,这光明清净的本体,简称为“心”,“心”者“佛”也,故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阿难说完后,悲泪顶礼,虔诚期待领受圣旨。这时世尊怜悯阿难和诸多的法会大众,将演说“大陀罗尼”。
“陀罗尼”意译“总持”。即: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法通缘起、义达一乘,名陀罗尼。这里佛要说的“大陀罗尼”指的是<楞严咒>,另有三大咒也称为大陀罗尼,即:一、佛顶尊胜陀罗尼咒;二、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咒;三、大悲心陀罗尼咒,简称大悲咒。
佛还将开示诸多的“三摩提妙修行路”,“三摩提”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三摩地”、“三昧”。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修三昧的法门很多,如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此法门是文殊菩萨评价为最上的法门,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而顿超三贤十圣,这是最快捷的“三摩提妙修行路”。
于是佛告诉阿难说:你虽然博闻强记,但这只能增益你的见闻和学问,于“奢摩他”“微密观照”等实修实证法,心里还不明白。“奢摩他”为梵语的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奢摩他”的修法首先是摄心一处,如如不动,不再被外境所扰,远离并止息一切散乱,使心寂静。此修法常与“观”、“慧”并用,称为止观。
“奢摩他”翻译成中文是“止”的意思、是真正的大止观。即天台传承的“圆顿止观”、又名“摩诃止观”。其核心是“一心三观”,就是用一心同时“观空”、“观假”、“观中”。观空者:观真空、真空是法身。观假者: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相,一切相是假,是法相、是妙用。观中者:观非真非假、即真即假、真假不二,得大自在。
这里说的“微密观照”是指心念极细微处,心之一念据推算为现在的0.018秒,一念有90个刹那,一刹那有900个生灭,由此算来,一念当有八万一千个极细微的念头,能观察和照见这一念中的八万一千个念头,称为“微密观照”,即念念清楚、念念不著之意。这是修首楞严大定的微妙法门。
佛对阿难说:你的心对奢摩他微密观照这些关键性的问题,还没有明白,你现在认真听,我为你们分别开示,也可为将来烦恼未断的众生因此而获证菩提果。
佛对阿难说:一切众生,轮回于世间,都是由于两种颠倒,即认假我为真我、认虚幻的物质世界为真实,在这两种颠倒中,以分别心见诸妄相,产生两种妄见,这些妄见于自性处当下生发,并当下起惑造业而轮转生死。那么什么叫两种妄见呢?一者名:众生别业妄见、二者名:众生同分妄见。
佛说:什么叫“众生别业妄见”呢?阿难!如果世间有人得了“赤眚shěng”,“赤眚”是眼球上生了一层红色翳膜的眼病,眼变为红色,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说的“红眼病”,使视力模糊,在夜里看见灯光就是“五色重叠”的圆影。“五色”即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重叠”是指这五种色、相互重叠。
佛对阿难说:你以为如何?这色彩重叠的圆影是灯的颜色呢,还是得了眼病者所见的色?阿难!如果是灯色,为什么没得眼病的人看不见这些圆影彩色呢?而这些圆影彩色唯有得眼病者才能看得见。假若这是“观见”的色,“观见”是观察看见的意思,是“心”的一种功能。如果这是“观见的色,那么”“观见”这“心”的功能本身就成了色物,而眼病患者所见之彩色又当作何解释呢?
佛再次对阿难说:如果圆影彩色离开灯而独立别有,那么看傍处的那些屏风、帐幔、茶几、桌椅,也应该有圆影彩色出现,如果这些圆影彩色是离开“观见”而独立存在,那就不是眼能看得见的了,这又怎么能是赤眚眼病者所看见的圆影彩色呢?
由此应当知道,圆影彩色是在灯处,只有眼生赤眚“眼病”者才能在灯处看到圆影彩色。“观见”圆影彩色是因得了赤眚眼病才出现的这种情况,但“观见”即能观能见的本身,不是眚、也不是病,就不应将灯说成是见、或说成是灯是见,或在这其中认作是非灯非见。
这个道理就好比第二的个月亮,它即不是真月、也不是真月的影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第二个月亮的现象,是你捏眼睛所产生的幻影,这幻影里面那来什么真假是非。凡是有智慧的人,都不会说捏眼根产生的幻影,是形非形、离见非见的,因为这些形与见、是与非,都是幻影,毫无实义。
如此道理,说明圆影彩色的出现是因眼睛得了眚病才造成的,难道还想为这病眼所见到的色影起个名,叫什么灯见、或观见,在幻影里面去妄加分别,或说什么非灯非见,事实是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一个是、也没有一个非,何须要自我欺骗呢?这种个人生眼病不代表别人也生眼病,个人病因所产生的错误知见,与别人无关,就是个人造业个人受报,名“众生别业妄见”。
这“众生别业妄见”就是个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的形成,是每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不同的观念,认识的程度也有深浅不同,反映在所作所为上,就有善恶正邪之分、世间与出世间之别,得到的感应和果报也就各不相同。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贪玩不分岁数啊! [偷笑] 刚才在街上,对面过来一老奶奶,当我跟她擦肩而过时,她一把扶住了我的胳膊,慢慢的就往下躺,我心想:这下可TM完了!“孩子,刺不刺激,人
  • 但是如果你直接提问,比如:你最近在做什么。宫崎骏说:一个人如果爱你无论怎样他都会来找你说话再难听,吵架再狠删除多少次,他都不会放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频
  • 那么,古代的官员们有没有退休年龄呢?古代官员们他们老了之后能不能退休,退休之后又能不能有退休金呢?很多官员可能都是向皇帝告老还乡,这算不算退休呢?(一)古代官员
  • 「期待夏天の海边文案」: 一起來看海嗎 ♪|夏日漱石 陽光 海風 沙灘 海浪 · · 漫步在日落与港湾里 風裡伴着海洋的味道 大海彷彿是為夏
  • ]最适合末法众生改命的一部经典,有时福报不够财神来了都帮不了,而此部经典可以读诵此经,传播此经,对人解说,所有业障消除,可见此经是古代皇家之密中密,一般的人是碰
  • 《花千骨》让更多人认识了赵丽颖,从出身到穿着,被扒了了个底朝天,最大的黑料可能就是怀孕期间劈了个叉。《宫锁心玉》让更多人认识了杨幂,从采访到脚臭,也被扒了个底朝
  • 沟通真的是一件很麻烦但又需要技巧的事,希望大家都能被温柔以待~发现自己控制情绪比以往稍微厉害了一点点,保持冷静后沟通更合适……最后一张图是今天下班等车的时候,拍
  • 在这个年纪开始面对各种长辈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但看到外婆在医院里靠着呼吸机插满管子说不出话饱受病痛的折磨 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句话 父母是挡在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
  • 【今天的全区大会,安排部署了这些工作…… 】5月23日,我区召开全面推行田长制暨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及百日攻坚行动、违法建设常态化治理、违建墓地专项整治工作部
  • 还是kjn?还是kjn?
  • 最有印象的就是当年男枪没改版前还是adc的时候,作为我最喜欢的英雄之一,宇子辅助我,每个周末,用男枪加日女的下路的组合,上了一波大分。从推出Jinx这个英雄的时
  • 比如我们熟知的:客户拨打400电话,听到一段语音“您好,欢迎致电我公司,我们是一家…….将竭诚为您服务,电话接通中,请稍后...”#企业400电话#【以拼抢姿态
  • 我就睡了一觉,醒来看了一眼莲的Duet杂志翻译,莲爸的职业居然跟我爸的一模一样,我震惊了,我的天,难怪我看到封面和内页觉得有一种熟悉感,我们莲真的很有自己的主见
  • 幕后采访中,女主刘亦菲对陈晓的评价也是极高的,她表示两个人的合作特别默契,彼此尊重自己的第一感受,而且他们自己都很惊讶。 赵盼儿与顾千帆都是正义凛然、不矫
  • 当提及往事时,他说:“我们年轻时候太苦,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是绝对绝对不要再重走一遍了。滂沱大雨坐地铁送完资料就6点下班了……品尝着特意单点的奶油散步到后襄河公
  • 还有拔河打地鼠哈哈哈 想要合照还得定时然后跑去站好细腻到连顶光打在地上瓷砖的反光都很真实在我心里比分手厨房好玩一百倍哈哈哈哈哈很适合两个人窝在家里 也在注重配合
  • 《陈数 - 陈数 - 豆瓣》陈数简介:中国女演员,出身音乐世家。作为国家广电总局 2018-2022重点电视剧、上海市委宣传部重大文艺创作项目,《纵横芯海》是国
  • 这时用我们检测CK-MB的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时,血液中大量的CK-BB的存在,导致测得的B亚基结果乘于2当作CK-MB的结果了,于是出现了CK-MB的假性
  • 怀揣着急切被他人检阅的悲伤和激情,对路途有过分单纯的幻想和过分执拗的回忆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
  • 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在发展中国家广泛传播,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德国等7个国家建成一批国际农业合作园区,在海外园区进行小麦、玉米、蔬菜、油料作物、苗木等5大类别35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