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宁静朴实,不刻意招摇,也不轻易萎靡的生活

如花在野,在茶圣千利休的茶道七则里。茶室里的花,须插得如同在原野中绽放,不迎合,不招摇,有着宁静、朴实的意味,也隐含面对“天地不仁”时地坦荡与自得。
在我们忙得密不透风的日子里,如花在野的生活,像是藏在密室中的宝石,我们看不见它,但知道它就在那里。日日渴望在修剪自己中,变化出宁静朴实的气质。
《如花在野》一书,是作者对人生迈入新阶段后的记录。当年近不惑,对自然的理解,有了更深的感悟。将穿过迷雾后的笃定与从容写在这本散文集中。
作者宽宽,原名赵潇爽。由北京移居大理,潜心于东方美学与传统医学的研究、实践与撰述。
本书记录了现代女性新生活的营造,为希望选择理想生活的现代人,尤其是新女性,提供进一步的行动参考。
01 思考和探寻立身之本
在宽宽的书房窗外,有两棵冬樱花树,每年都在冬月开花。
只是,这两株树,相距不过五六米,一年到头,晒着一样的日光,淋着同样的雨水。
一株繁花簇簇,沉甸甸地压在枝头。另一株却开得零零星星,午后风起,它便下起了花瓣雨。
她请教懂园艺的人,两棵树明明相同的生长条件,花开得怎么完全不同。
对方说,根扎得深浅不一样,树大根深,自然长得更好。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树的根本,就是蓄养深根。人的务本呢,宽宽以为是静水流深。
她将独自的思索写入书中的“怀尝”部分,而那些偶然出现在生活的人,则被列入“惜今”。
那些在我们生命中来来去去的人,那些不曾结交、维系的人,抓取住他们流过时,带起的感受与留下的记忆。
这些人与事,自带着某种启示,却犹如同从空中落下,轻飘飘地,要在风吹来前接住。
像一棵树,无论立于危岩还是生于幽暗,只是生长。如今看来,从前我们总是说做事要有意义,但大都是没有明白根本。
在生长之中,自有乐趣,是不停修剪自己的乐趣,是在密林中努力向上探取光线的乐趣,也是不断发现道之无涯的乐趣。
02 在绚烂与复杂中自省
《水浒》有一句“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好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但这静字中有一半是“争”,那是在绚烂与复杂中,对自身内省的全力以赴。
人在静中的务本,是深明义理后的持守不移,是阴阳动静后的平衡,是老子的“冲气以为和”。
宽宽十几年前与好友自学校分别,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当时说着,等没有了现实的后顾之忧,可投身纯粹的精神世界,实现自小便心心念念的淡泊宁静的旨趣。
十几年后,两人打工时是个好员工,创业后是个好老板,家事一肩挑,孩子亲自带,一朝远离了人群,也能耐得住寂寞,与山水明月把酒言欢。
看起来,好像怎么都能过得不错,却怎么着,也不是真心想要的那个不错。
总有一堆的事追着,刚刚结束一个项目,马上会有另一个新的。做了一件又一件事,跟这个合伙,跟那个搭档。红尘中滚得热火朝天,内心却荒凉一片。
似水流年的十年,在别人需要的幻象中过来了,虽滋味撩人,而心中所念,与淡泊宁静,成了梦中清影。
戴望舒描写寂寞:“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本色的生活,是需要身心境融合的。如今喧嚣尘世中,生活没有了美感。“寂寞”不是忍耐,而是以此心沉浸于此时此地,悟得从内心泛起的欢喜。
03 晴空如洗,花灼烁,草蒙茸
插花中呈现“如花在野”的姿态,除了对枝条在自然中的生长走向了然于胸外,还需要使离开了土壤的枝条和花朵,抵抗重力,并迎着光。
花道的本质,看起来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可实施起来,才发现很难。
枝条的使命是挣脱重力,花朵的使用是承载光。最柔弱的两朵小花,可以成为点晴之笔,使作品摆脱了被观看的境地,而有了与人沟通的表情。
枝条所抵抗的重力,便如现实的强大惯性,外界的种种诱惑,因焦虑而生出种种妄念。
苏东坡论画,说要“由技入道”,初始阶段磨炼技巧,达到心手相应,却不能止步于此,而须将技巧的运用提升至道的高度。
花道是一种自我的表达,蕴含着个体性情的因素。那么,只要坦诚地面对、捕捉自我在面对植物时的情绪,并且尽量真切地表现出来。
苏轼说:“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花道与人生一样,需要创作者将自我的天性融入对象的天性之中。如同画竹,不止眼中有竹,不止胸中有竹,而是经年与竹为友,与竹的天性融合为一,再经笔端流出,所现才会与自然造化一般无二。
宽宽用三年读一本《顾随诗词讲记》,仍有无穷的感觉,随自身所处时间、空间的变化,读出不同的意味。因几十年经验变为智慧,一本书的张力,是一个作者的功夫。
功夫是格物致知,由知生智。是从客观经验到知觉,再到直觉的修炼。
正如叔本华总结的:“所有直觉,背后都是理性。”
《如花在野》兼具书、画、写作的创作方法,以及实践“理想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将中年人生可能有的美好与失落,失意与新得,尽数展现在对人生境遇有所思考、有所好奇的读者眼前,坦诚、诗意的语言,足以激起阅读者的强烈共鸣。
23篇生活哲学随笔,从对幼时生活碎片,到个人情感的回溯,及至友人的生死悲欢,更多的,是在平凡的日常中挖掘出的美,以及对写作、对东方美学、对时代背景下个人之路的深入思考。
如花在野,在远离都市的苍山洱海间,如花般绽放,展现生命的原初能量,欲望的自然姿态。

【#高龄老人为什么要接种新冠疫苗#关于接种新冠疫苗,这7个问题有权威答案了】

患有哪些基础病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对疫情防控整体形势有何影响?

截至11月4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4603.03万剂次,累计接种2065.31万人。但仍有部分老年人处在观望状态,未完成疫苗接种。疾控部门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针对老年人疫苗接种的热门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特邀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

1、有些老年人常年居住在远郊区或者偏远农村地区,接种疫苗意义不大,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王贵强: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人传人的方式感染的,所以人群聚集度高的地方确实容易传播,最近境内有几起疫情都是在旅游点发生的。但因为新冠肺炎有个特点是无症状感染者多,尤其是接种疫苗的人多了以后,有些感染者更是趋向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更容易被漏诊。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平常接触外界不多,但逢年过节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多会回老家团聚,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到农村。老年人只要没有打疫苗,或者没有得过新冠肺炎,就都是易感人群,很容易被感染。加上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一旦感染就可能威胁生命。这种风险,相较于接种疫苗的罕见的不良反应,就值得高度重视,应该采取及时接种疫苗的措施来予以预防了。

2、国内外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有何异同?现状如何?

王贵强:不同国家按照各自疫情发展情况制定了本国的疫苗接种策略。由于境外一些国家疫情较为严重,基于老年人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高,所以优先为老年人接种疫苗予以保护,接种策略一般是从80岁以上开始接种、然后是70至79岁、60至69岁,再到其它年龄段,当然也会优先考虑感染风险高的医务人员。

我国由于整体疫情防控较好,国内感染风险主要来自于境外输入,所以制定疫苗接种策略时,优先安排高暴露风险人群,如海关、边防、民航、医务人员、境外工作人员及其它公共服务人员等,之后才安排老年人群的接种。

这里可以给大家具体列举一下相关数据。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的新冠疫苗接种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在已统计的1.7亿完成全程免疫的接种人员中,65至74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26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7.7%;75岁以上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77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2.4%;截至11月1日,日本70至79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5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2.62%,80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85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4.35%。相比而言我国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较低,截至10月28日,接种率最高的北京市60至6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210.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1.7%;70至7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65.4万,占该人群比例的60.3%;80岁以上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14.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23.4%。目前,60岁以上人群的加强针刚开始接种。以上数据显示,7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80岁以上更低,但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应加快推进这一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

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不断增大,当前老年人发生感染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希望老年人积极参加疫苗接种配合防控工作,未接种疫苗的人尽快接种疫苗,尽快实现“应接尽接”,共筑免疫长城。

3、老年人接种的禁忌症有哪些?患有哪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

王贵强: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由于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所以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对新冠疫苗禁忌已有明确规定,再结合我国22亿多剂次接种的统计分析来看,接种禁忌主要是既往接种疫苗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正在发热或严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处于终末期。相比而言,我国疫苗因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发热等全身性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国外疫苗,尤其适合用于不易耐受副作用大的老年人群的接种。

老年人群在接种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强调。第一,老年人当中患有基础疾病的比例较大,在疫苗接种前,需对自己的发病状况进行评估,或者咨询接种现场的临床医生,判断基础疾病是否处于稳定期,比如严重的高血压是否通过药物得到控制,严重冠心病通过治疗已基本排除短期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曾经患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已得到控制。只要疾病处于若稳定期,则可接种。第二,接种前应做好预约,提前了解疫苗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接种的流程,避免老年人现场等待时间过长而出现疲劳、紧张,必要时有家人陪同。第三,患有基础疾病的或近期新出现身体不适的,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特别强调,接种后的老年人一定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发生。

4、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王贵强:根据前期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新冠疾病的监测结果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重症率和死亡率的比例较高,患病后需住院、救治比例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各个国家接种疫苗的策略,以及世卫组织建议,均认为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是疫苗接种的最优先的人群之一。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新冠病毒感染发病的风险比未接种者明显降低,新冠疫苗在预防发病,尤其是重症、死亡方面效果明确。研究也发现疫苗接种随着时间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会逐渐降低、预防发病的效果也会下降,通过加强免疫接种,是提高机体针对新冠感染免疫的有效措施。目前,很多国家已开展加强免疫工作。

我国也就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策略专门组织了专家论证。根据前期加强免疫接种研究结果,基于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等因素的考量,提出了三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并已在全国开始接种。

专家组特别强调,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比18至59岁人群相对较低,而且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更高,所以强烈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接种全程两剂疫苗,还要在完成两剂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5、什么是疫苗接种偶合反应?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何防止偶合反应?

王贵强:“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打疫苗时已患有某种疾病,疫苗接种后刚好疾病发作,与疫苗接种本身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总而言之,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

偶合反应在年轻群体的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概率较低,在老年人中肯定会多一些,因为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概率大,健康状况较年轻人更为复杂,但无论接种的医务人员还是接种者都不必过度紧张,更不用因为担心偶合反应而不敢接种。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充分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避免心理紧张引发的心因性反应而诱发潜在的疾病;二是要如实告诉接种的医务人员,此前有过什么疾病、是否做过体检、体检了哪些项目、体检发现什么问题、最近有什么不舒服等等,给医务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三是接种后务必在现场留观30分钟,万一有急性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处理;四是接种完之后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喝酒等,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防止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五是接种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报告,我国已经建立了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体系。

6、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常见的心因性反应有哪些?要如何预防?

王贵强:心因性反应主要是由于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担心导致过度紧张引起的一种心理性反应,它可以发生在接种前、接种过程中和接种后的任一环节。其表现,主要包括头晕、头疼、恶心、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个别严重的会出现晕厥。心因性反应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不长,并无器质性的损害。关键是心因性反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充分的解释沟通、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及改变接种环境和接种体位等,都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心因性反应。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防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万一出现也可以及时进行救治。

7、加快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我国整体疫情防控有何影响?

王贵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良好,但因国际疫情在高位反复,而且随着冬春季来临,各地温度下降,室内活动增加。所以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对我国的压力持续加大。前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良好,老年人群感染风险很低,根据防控风险评估,优先对包括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防疫、定点医疗机构及拟赴海外等18至59岁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但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之新冠病毒变异株在全球的广泛流行,当前老年人的感染风险急剧增加,此前扬州市和本次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中,波及的老年人都比较多。

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后的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轻壮年和儿童,并且由于常常伴随有基础病,救治难度大,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如果老年人群接种出现短板,全民免疫屏障就无法建立,这将导致社会防控全封闭环节出现漏洞,不利于国家的整体防控工作。

因此,为有效降低疫情防控压力和降低病死率的需要,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为了您和家人健康,请就近接种新冠疫苗。(来源:北京日报)

【老年人必看!关于接种新冠疫苗,这7个问题有权威答案了】患有哪些基础病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对疫情防控整体形势有何影响?

截至11月4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4603.03万剂次,累计接种2065.31万人。但仍有部分老年人处在观望状态,未完成疫苗接种。疾控部门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针对老年人疫苗接种的热门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特邀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

1、有些老年人常年居住在远郊区或者偏远农村地区,接种疫苗意义不大,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王贵强: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人传人的方式感染的,所以人群聚集度高的地方确实容易传播,最近境内有几起疫情都是在旅游点发生的。但因为新冠肺炎有个特点是无症状感染者多,尤其是接种疫苗的人多了以后,有些感染者更是趋向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更容易被漏诊。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平常接触外界不多,但逢年过节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多会回老家团聚,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到农村。老年人只要没有打疫苗,或者没有得过新冠肺炎,就都是易感人群,很容易被感染。加上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一旦感染就可能威胁生命。这种风险,相较于接种疫苗的罕见的不良反应,就值得高度重视,应该采取及时接种疫苗的措施来予以预防了。

2、国内外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有何异同?现状如何?

王贵强:不同国家按照各自疫情发展情况制定了本国的疫苗接种策略。由于境外一些国家疫情较为严重,基于老年人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高,所以优先为老年人接种疫苗予以保护,接种策略一般是从80岁以上开始接种、然后是70至79岁、60至69岁,再到其它年龄段,当然也会优先考虑感染风险高的医务人员。

我国由于整体疫情防控较好,国内感染风险主要来自于境外输入,所以制定疫苗接种策略时,优先安排高暴露风险人群,如海关、边防、民航、医务人员、境外工作人员及其它公共服务人员等,之后才安排老年人群的接种。

这里可以给大家具体列举一下相关数据。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公布的新冠疫苗接种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在已统计的1.7亿完成全程免疫的接种人员中,65至74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26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7.7%;75岁以上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77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2.4%;截至11月1日,日本70至79岁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50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2.62%,80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850万,占该人群比例的94.35%。相比而言我国老年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较低,截至10月28日,接种率最高的北京市60至6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210.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81.7%;70至7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65.4万,占该人群比例的60.3%;80岁以上人群完成两剂全程免疫的人数为14.8万,占该人群比例的23.4%。目前,60岁以上人群的加强针刚开始接种。以上数据显示,7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80岁以上更低,但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应加快推进这一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

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不断增大,当前老年人发生感染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希望老年人积极参加疫苗接种配合防控工作,未接种疫苗的人尽快接种疫苗,尽快实现“应接尽接”,共筑免疫长城。

3、老年人接种的禁忌症有哪些?患有哪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

王贵强: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由于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所以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接种疫苗。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对新冠疫苗禁忌已有明确规定,再结合我国22亿多剂次接种的统计分析来看,接种禁忌主要是既往接种疫苗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正在发热或严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处于终末期。相比而言,我国疫苗因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发热等全身性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国外疫苗,尤其适合用于不易耐受副作用大的老年人群的接种。

老年人群在接种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强调。第一,老年人当中患有基础疾病的比例较大,在疫苗接种前,需对自己的发病状况进行评估,或者咨询接种现场的临床医生,判断基础疾病是否处于稳定期,比如严重的高血压是否通过药物得到控制,严重冠心病通过治疗已基本排除短期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曾经患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已得到控制。只要疾病处于若稳定期,则可接种。第二,接种前应做好预约,提前了解疫苗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接种的流程,避免老年人现场等待时间过长而出现疲劳、紧张,必要时有家人陪同。第三,患有基础疾病的或近期新出现身体不适的,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特别强调,接种后的老年人一定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防止一些意外情况发生。

4、老年人是否应该进行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王贵强:根据前期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新冠疾病的监测结果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重症率和死亡率的比例较高,患病后需住院、救治比例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各个国家接种疫苗的策略,以及世卫组织建议,均认为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是疫苗接种的最优先的人群之一。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新冠病毒感染发病的风险比未接种者明显降低,新冠疫苗在预防发病,尤其是重症、死亡方面效果明确。研究也发现疫苗接种随着时间推移,中和抗体水平会逐渐降低、预防发病的效果也会下降,通过加强免疫接种,是提高机体针对新冠感染免疫的有效措施。目前,很多国家已开展加强免疫工作。

我国也就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策略专门组织了专家论证。根据前期加强免疫接种研究结果,基于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等因素的考量,提出了三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加强免疫策略,并已在全国开始接种。

专家组特别强调,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比18至59岁人群相对较低,而且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更高,所以强烈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接种全程两剂疫苗,还要在完成两剂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5、什么是疫苗接种偶合反应?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何防止偶合反应?

王贵强:“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打疫苗时已患有某种疾病,疫苗接种后刚好疾病发作,与疫苗接种本身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总而言之,偶合反应不是疫苗接种引起的。

偶合反应在年轻群体的疫苗接种过程中发生概率较低,在老年人中肯定会多一些,因为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概率大,健康状况较年轻人更为复杂,但无论接种的医务人员还是接种者都不必过度紧张,更不用因为担心偶合反应而不敢接种。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充分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避免心理紧张引发的心因性反应而诱发潜在的疾病;二是要如实告诉接种的医务人员,此前有过什么疾病、是否做过体检、体检了哪些项目、体检发现什么问题、最近有什么不舒服等等,给医务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三是接种后务必在现场留观30分钟,万一有急性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处理;四是接种完之后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喝酒等,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防止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五是接种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报告,我国已经建立了疫苗接种不良反应鉴定体系。

6、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常见的心因性反应有哪些?要如何预防?

王贵强:心因性反应主要是由于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担心导致过度紧张引起的一种心理性反应,它可以发生在接种前、接种过程中和接种后的任一环节。其表现,主要包括头晕、头疼、恶心、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等,个别严重的会出现晕厥。心因性反应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不长,并无器质性的损害。关键是心因性反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充分的解释沟通、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及改变接种环境和接种体位等,都可以缓解、甚至消除心因性反应。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防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万一出现也可以及时进行救治。

7、加快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我国整体疫情防控有何影响?

王贵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良好,但因国际疫情在高位反复,而且随着冬春季来临,各地温度下降,室内活动增加。所以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对我国的压力持续加大。前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良好,老年人群感染风险很低,根据防控风险评估,优先对包括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防疫、定点医疗机构及拟赴海外等18至59岁的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但随着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的不断增大,加之新冠病毒变异株在全球的广泛流行,当前老年人的感染风险急剧增加,此前扬州市和本次内蒙古自治区的疫情中,波及的老年人都比较多。

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后的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轻壮年和儿童,并且由于常常伴随有基础病,救治难度大,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如果老年人群接种出现短板,全民免疫屏障就无法建立,这将导致社会防控全封闭环节出现漏洞,不利于国家的整体防控工作。

因此,为有效降低疫情防控压力和降低病死率的需要,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为了您和家人健康,请就近接种新冠疫苗。(北京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身素衣的我,等在那虚无缥缈的古城上,任,悲欢岁月,在风雨中飘摇往事,光阴两岸,我拈花的一笑,竟是如此的寂寥,那随水袖舞落的芳华,也把愁绪,听弦、泣歌!锁在指端
  • 打戏好,人也帅,郑业成不火是为什么?打戏好,人也帅,郑业成不火是为什么?
  • 这样可以让坚持长期投资的人最后少点损失,让爱胡炒的游资接点水,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方法。这样可以让坚持长期投资的人最后少点损失,让爱胡炒的游资接点水,是一个利国利
  • 正偏印属于生身之物,生扶的意思,日主受生自得思,印星主思想、长辈、照顾,因此偏印多的人,通常都能够得到家人的照顾,自己身体健硕#好运##婚姻感情##算八字看命理
  • 经研究暂定,2022年5月4日0时—2022年5月10日24时,免费开放全市范围内的路内泊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调整,如有情况,另行通知)。经研究暂定,2022年
  • 周深,刘宇宁,影视主题曲的半壁江山。周深,刘宇宁,影视主题曲的半壁江山。
  • #原神[超话]#我真的很爱今天那位带我小号开雪山的大佬朋友[悲伤][悲伤] 也不算是我的小号 是我给我妈妈创的游戏号 但是她最近动手术了没办法玩游戏 就我帮她玩
  • ”家住人民中路的吴女士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在闲暇时间,她喜欢将一些不穿的旧衣服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动手 DIY,改造成帆布袋、小玩偶等。而在重庆路口一小区做保洁
  • 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25.一如既往,万事胜意26.幸无所爱,无畏山河27.以回忆为墨,落款你我28.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29.深话简单说,长路漫漫走
  • 人民日报头版点赞四川:这样的环保教育最有效】厉害了!人民日报头版点赞四川:这样的环保教育最有效】#连线四川#厉害了!
  • 2月17日8:00-12:00陪妻子到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产检,期间一直在车内等候,未进入医院,中途到医院对面青城驿站上厕所,12:48到天骄花园附近回勺面骨头老菜
  • 9.“我遇见你 就像是远山的樵夫 遇见了渡河的行者 丟了满捆的柴火样”10.我爱人间,我在人间生长,但比起你来,人间还远不辉煌。6.生命就像长风 以前我想成为呼
  • #嘉兴[超话]# 因为颜控,我出去旅游的时候老是喜欢去一些长得好看的餐厅,但是经常踩雷[跪了]嗯,点外卖也是…后来我对象有经验了,要么劝着我换一家,要么就随我作
  • 简言之和意大利一样被列入养老名单,最大的blocker仍然是语言不会[doge] lock down前植物日常观察:1: 谁会不被这种奇崛的外貌立刻吸引呢(帝王
  • 生活从不会因为谁的软弱而饶过谁,只有坚定向光明奔去的人,才不会沉沦。 生活从不会因为谁的软弱而饶过谁,只有坚定向光明奔去的人,才不会沉沦。
  • 我挨个走,挨个看,硬山顶屋面,青砖板瓦,人字式防火山墙高高耸起,翼角起翘和冲出凌空而起,感觉颇为壮观,屋面檐出很短,是规制原因,亦或是气候特点所致吧,而檐下的油
  • 丙火生在亥月水旺制水旺丙火,时辰甲木化杀生身为用,杀印相生,又有午火阳刃助丙火,阳刃驾杀,中产之造以上,格局层次不错,非碌碌无为之人,有领导才能,但需大运流年木
  • 其实我一直在说,能够挽回对方不难,但是让对方主动回到自己身边就是个技术活,需要你 满满的耐心,和不断的自我提升,挽回是个养成的过程,耗时也费力,但你一定会发现物
  • 拍摄过程中发现我的发质真的很差,分叉特别多,而且干枯蓬松,稍微伤心了几秒钟又好了,然后就去西公寓吃了麻辣拌,发现西公寓有好多好吃的,但是我多要了一份米饭,人家吃
  • 于坚很喜欢自己诗人的身份,虽然已经有很多成名的诗作,于坚自己还是会写诗,在节目中,他拿着手机和自己的朋友分享了自己刚刚写的一首诗,在诗里面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一个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