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这几个特征!#传统文化#

如今信道的人有很多,但是信道之人,未必会修道。很多人只是烧香拜神,以求福报,真正学道求仙的却很少;也有另一些人,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难,也坚持一心向道。

翻翻祖师传记,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命数禀赋

《抱朴子·塞难篇》云:“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

命属生星,则其人必好仙道。好仙道者,求之亦必得也。命属死星,则其人亦不信仙道,则亦不自修其事也。”

葛洪认为世人在出生的时候,受天地之间气数之影响,有的人命值生星,那么他就好仙道;有的人命属死星,那么这个人就不好仙道。

纯粹是出于天地之自然,因为天道是无为的,是无亲无疏的。

我们知道,天体运动对于人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的影响的。比如太阳之升降,会影响人一身之阳气的消长;月亮的圆缺,会影响海洋潮汐,也会影响女性的月经。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星体运动对人的影响,那么其他的星宿,也必定会或隐或现的影响人的命运。

所以中国最早的算命,都是通过星宿来推测的,也有占星以测国运的。西方也有星座算命,足见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古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的说是一种巧合了。

是故《玉枢经》也说:

“学道之士,信有气数。夫风土不同,则禀受自异,故谓之气。智愚不同,则清浊自异,故谓之数。数系乎命,气系乎天,气数所囿,天命所梏,不得真道。愚可以智,浊可以清,惟命俾之。

愚昏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然。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自然之妙,虽妙于知,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然于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

这里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受四周环境之影响,也就是所谓的风土。这是说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有的地方自然环境好,所以人民多长寿。还有就是星宿之气的影响,也叫天命。

有的人结胎之时,禀受清气多一点,则其人慈善忠孝、聪明智慧、乐慕仙道。

有的人禀胎气浊的,则为人凶恶,邪狞狠毒,不仁不义,也不会想着去修道。

我们每个人禀受的气不一样,这股气就给每个人画了一个圈圈,一个范围,一生的变化、穷通、夭寿,都不出这个范围。

《玉枢经》所谓“气数所囿,天命所梏。”囿是牢房,梏是枷锁。牢房、枷锁是限制人的自由的,而气数和天命,则是无形的牢房和枷锁,这股气质会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庄子》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二、宿有善缘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

学道修道,是很难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缘,才能有机会听闻正法。《玉皇宥罪锡福宝忏》云:“愿道根深重,夙有善缘。”所以《北斗经》也说:“如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这样的善缘呢?经文中这样告诉我们:

“或先世广读经论,讲说教化,劝奖童蒙,令知善道。

或先世种植果林,道边立井,造作舟梁,济度一切。或先世大设义田,施衣及食,饥寒病苦,虫鱼鸟兽,一切贫穷,皆令饱足。

或先世建立义堂,愍念寒热,施浆及火,救助行旅,使得安居。

或先世所在发心,平等一相,广化男女,劝助道场,立观度人,写经铸像,授经传戒,礼拜烧香,然灯念诵,布施忏悔,开悟群迷。

或先世忠贞仁孝,助国兴化,正直清廉,淳和良善,不损于物,安乐众生。

或先世为君,大行慈善,卑宫菲食,怜念人民,平等万物,国土安宁,而诸恶未尽,众善未圆,功名虽着,不得迁升,随其高下来生人中,更值经法,而得出家。

或七祖积福,庆流子孙。或见世立功,名闻诸天,非起一朝而得之也。”

《北斗经》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有的人“虽遇经诀,怀不信心。”虽然得闻正法,但是却不肯修炼。

或者虽然想修炼,但是却魔难重重,有各种事情来阻扰,都是善缘不够,功德不足之故。所以说能有机缘修道更是难得的福报。

三、生具仙骨

《神仙传》中,葛洪祖师举了很多例子:

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往胥门蔡经家。经者,小民也,骨相当仙,方平知之,故往其家。

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故欲取汝以补仙官,然汝少不知道,今气少肉多,不得上升,当为尸解耳。尸解一剧须臾,如从狗窦中过耳。”

仙人王方平发现有一个叫蔡经的人,虽然不是好道者,也不知保养精气,修身养性上也还不如很多普通人,但就是有得道成仙的命,便自己找上门传授仙法。

再如:严青者,会稽人也。

家贫,常在山中烧炭,忽遇仙人云:“汝骨相合仙。”乃以一卷素书与之,令以净器盛之,置高处,兼教青服石脑法。青遂以净器盛书,置高处,便闻左右常有十数人侍之。

每载炭出,此神便为引船,他人但见船自行。后断谷入小霍山去。

这个故事中的仙人也直截了当地说出仙人教授严青的原因:“骨相合仙”。

再如:刘根自叙遇到神人的经历:“余乃流涕自抟重请,神人曰:坐,吾将告汝,汝有仙骨”。

可见得道成仙,有时仅仅需要有成仙的命,究其根源,也是累世修行,冥冥中指引。

四、神仙谪降

神仙下凡的人,是一定会修道的。

李白有诗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有的仙人因为犯过错,贬谪人间,这部分谪仙人也会成为修道人。南五祖宝诰云:“九皇降迹于天台。”说的就是这个。

当时九皇因为校勘劫运出了一些误差,谪降人间。其中六个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持,重返仙班。而另外三个则沉沦人世,迷失了本性,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就再也回不去了。

另外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也是神霄府仙官下降,其诗云:“家在神霄九炁天,天中楼殿贮群仙,偶然来到人间世,料想神霄未一年。”

另外唐朝叶法善天师也是神仙谪降,《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叶法善》云:叶法善“尝游白马山,石室中遇三神人,皆锦衣宝冠,谓法善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子乃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录不勤,谪于人世。

速宜立功,济人佐国,当复元任。

今以正一三五之法今授于子,宜勉而行之。’言讫而去。”神仙下凡,可能因为天庭还有一些关系,所以善缘会好一点,比如叶法善天师就得到了神仙的指点,传授秘笈。完成任务之后,又回天庭去了。

五、道缘浅的人如何修行

也许有人会好奇,那我有没有修道成仙的天命呢?如果没有,是不是只能放弃?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有:“师姓刘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十八年秋,迁居洛城东北云溪洞门人为凿洞室,忽得石井,众方骇异,师笑曰:不远数尺更有二井,此乃我三生前修炼处。凿之果然。”

刘长生祖师得道成仙的事迹提到,修道不是一世修成,而是累世修行,累积到这一世,终于功德圆满,得道飞升。

那么,这一世成仙的天命,自然也是累世修行得来的!

当下没有仙缘,更要开始修行,为以后成仙得道积累功德,真有仙骨仙缘,就算你不信修行,也会冥冥中指引你走上这条路。

白玉蟾祖师说:“修真之士,诚心以立其志,苦节以行其事,精思以彻其感,忘我以契其真。”

对于在世俗间修道的道徒来说,不但要接受来自外在环境的磨炼,更要接受萌发于内心深处的魔障的考验,所以更需要把握住自己,否则就会与道疏离。

无论多么险恶的环境和心魔,都是必经的磨炼,也是对救赎之路的寻求与实践。 https://t.cn/R2Wx8V1

付嘱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天,次年遂改开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 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 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

「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拿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 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 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 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 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终

️️️

远离邪淫

我们再看下一段就是:

“天道祸淫,犯邪淫者诸事不成,修道无果
天道祸淫,犯邪淫者诸事不成,修道无果。邪淫一事,最为损德害命,正所谓“万恶淫为首”。在家修行人,虽不在夫妻以外行淫,然若于非时非处,仍属邪淫。若不知防范,恣身纵欲者,轻则戕伐自身,事事不顺;重则髓枯早亡,墜堕恶趣。若再有怀妊婴儿者,则多生畸儿,害人害己。故在家之人切不可触忤伦德,于非时非地,伤病妊娠时,行诸欲事也。

民国时印光大师,亦对此些之事,谆谆告诫,莫犯其尤。其所推荐之《寿康宝鉴》一书,尽把其害,剖露无遗,又附有古来诸多公案,发人深省。其中所标示之寿康禁忌(何时不可行夫妻房事),在家之人亦可以查阅,并于每年初,于日历之中标示清楚,切不可犯诸禁忌。如此,则可保身有方,寿命延长也。(亦可查阅《善恶辨正录》之夫妻房事注意事项篇)
今时之人,多迷昧于天地养生之道,致使身体色力衰微,精神萎靡,又使子孙羸病,多有夭折。正如世尊所记云:“男子淫妷(yì),精尽夭命。”

山僧每每听其信众,诉其苦闷,受诸淫毒之害,不能自已,故常怀不忍。本想广引教证,阐发厉害,然自身道力未圆,少暇广录。故今略引微言,劝诱世人,莫纵淫逸,愿人人皆可远离邪僻,身心清泰。今摘录养生保命、夫妻房事禁忌之少许文字,希望能利益有缘,康寿安宁,潜心向道也!”

这里讲的这个天道祸淫,是讲“邪淫”。我们世间人经常讲一句话叫“万恶淫为首”,这个淫就是指邪淫。因为佛陀说,在家人是可以有正淫的,正淫不是如来所呵斥的,出家人才是正淫和邪淫都不能犯。但在家人必须要行正确的夫妻之道,如果夫妻之间不懂得养生节欲,还是会犯邪淫的。或者于非时非处行淫,不懂得敬重三宝、师长的生辰忌日等,都会犯邪淫。

比如“非时”,就是六斋日,再就是佛菩萨圣诞日。“非处”,比如庙堂之处、野外、露地,都是不可以的。还有夫妻不知道节制,过量行淫,也是犯邪淫的。或者夫妻间于口道和大便道行淫,都是不可以的。

现代的很多人都受了淫毒之害,大部分是受到西方一些不好的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传入到我国来以后,很多人奉为圭臬,其实是这些观念符合自己纵欲的恶念而已,其道理是不符合天地规律的。传统医学特别强调,过度行淫会耗损肾精,让人过早衰老,甚至会因此短命夭折。还有在风雨雷电之时,或者在二十四节气啊,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节日,都不可以行房事。因为这些时候,人的阴阳气血不稳定,如果行房事,就非常容易伤害身体,减损寿命。

所以学佛人也要多少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这里我不多讲了。我推荐了两本书,一个是《寿康宝鉴》,希望大家好好看一下,再就是《善恶辩证录》第一册上的《夫妻房事注意事项篇》,大家好好去看一下,上面提到了很多的关于夫妻房事之间的道理。如果是大家了解了这个,对自己就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待续)
——《佛教启蒙钞摘录导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喜欢][坏笑][鼓掌]记小窝每次来都有点不同,小区两个门旁边都多了公交站,66、989都经过也[春游家族]啥都想千挑万选选好的,结果扫把套装、拖把买了美团9
  • 留下来的人还是要坚强啊        在这个纷扰的尘世,都在极力地追逐着物质,岂不知,一日不过三餐,睡眠不过一间,当物质已经足够了以后,精神的丰盈才是更高的享受
  • #北京女子晒吃熊掌照# (以下为引用信息)据红星新闻3月1日报道,近日,网上流传帖子称,北京昌平区曼瑜伽馆法人、安徽籍女子史婷婷有多次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并
  • 不妨来看一下张柏芝带伤拍摄出来的这支广告片,广告当中,张柏芝一头柔顺的长发披散在肩头,搭配颜色非常温暖的橙色毛衣,灯光之下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温柔居家,这不就是很多
  • 天地间总有一些事物,仿佛与生俱来,具有天然的个性,可以收纳进你想要的东西,比如一个人的灵魂,比如,我的城。8、什么人最喜欢弄虚作假,人们不但不指责他,反而给
  • 这令人大跌眼镜,作为重庆市最好的高校,虽然和清北、浙大等名校相比,实力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全国也是能够排进前40的,怎么就直接被开除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了呢?还有重
  • ———《静悄悄》 2.大家都说我的性子很慢,其实我也可以很快比如,后面有狗追我,或者,你在前面等我。———《逝去的歌》20.抽烟的人永远闻不到自己身上的味道 就
  • 最后一点,就是没有主动安全,我觉得这车不算便宜的车,就连4驱的都没有主动安全,奥迪属实有点寒酸。空间这个级别挺大的,前后排都很宽敞缺点:车里面那个味道,一开始
  •  Q:第二局用女枪抢到了关键的大龙,当时队内语音有说什么吗?因为在冠军队伍打比赛嘛,所以说很能看出来自己不足的点,每次打完比赛会复盘自己不足的点,然后以这个为主
  •   游客从下站乘车,沿提升道送至上站,下车游玩,又可乘车无动力下滑到下站,乘客在下滑时,穿梭在草木花丛中,既融入大自然之中,尽享天然美景,又在高低起伏,复杂多变
  • 患者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青鱼嘴生鲜市场卖菜,1月23号与妻子自驾从武汉回来, 29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到柘城县人民医院就诊,给予清热解毒口服液等药物居家治疗
  • 我还是很想念过去的一年半,尽管在学校里,但是每天都可以见面,我一下课就可以见到他,我每天的日常都可以马上和他分享,会有人早上来找我一起吃饭,我也有动力每天早起,
  • 《与君歌》成毅演技遭吐槽,剧里全是老熟人,欢瑞大礼包没完了大家好,我是和你们一样爱好娱乐,每天关注娱乐新闻的【华仔娱评人】跟着我带你们每天看最新资讯。只是剧情的
  • 也是一只很傲娇的猫,吃饱之后,就对你爱搭不理的,叫它第一声给你一个眼神,多叫两声就眼神都不给了。那是一只很吵闹的猫,剁肉杀鱼时会一直围着你叫,我曾无数次把它赶开
  • 【降雨实况:深圳1小时疯狂倒水77.1毫米】15至16时,深圳、清远、湛江、河源、中山等市县出现了强雷雨。#广东实况天气#嗯哼[酷]这次又在中山探到一家店位于中
  • 仅供参考  山东潍坊临朐猪外三6.85元.内三6.75元.土杂6.5.元.临朐6.9元.小猪仔猪30天=180元-210元.....20斤220元-260元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聚散无常,心情好,是人生唯一剥夺不走的财富。这句话原本是想要告诉世人,再高的山和再长的河流也终会
  • 11.11 00:00 9、10号晚上直播评揪个妞妞送~cel*ne海军风条纹开衫 娜扎同款来的 很优雅的一个款 蛮厚实的其实 显气质也很好搭配 穿个两年都不
  • 八月再见,九月你好的文案#一条plog告别八月# 1、不管做什么事,总有人相信,有人怀疑,有人嘲弄,有人观望,因为世界是哲学的。愿一切美好的东西如期而至~14、
  • #当一颗牙有了嘴替# 我是一颗牙,最近我总感觉凉风嗖嗖 [失望] 我觉得我应该得了牙齿敏感这个病QAQ![揣手]#科普大作战##当一颗牙有了嘴替# 我是一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