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

题记

因果不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

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懂得因果的人,他们懂得辱骂别人是要偿还因果的,但遇到事情照常还是要骂人,要羞辱人,还美其名说:「我就是憋不下那口气,我只是出一出怨气!」又懂得因果的人,知道供养诸佛菩萨及三宝有无量的功德和福报,自己可以有大受用,但在实际上做佛事的时候,他们还是要斤斤计较,分厘必争,甚至根本就不做佛事。

因此,懂得因果的人可以说不如明信因果的人,懂得因果对他们而言毫无作用,没有任何帮助,最多只是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理趣存在罢了;明信因果的人则不同,他知道有因果正理的存在,知道宇宙万物的真谛确是如此,由于确信因果业报的缘故,他对作恶会感到极大的恐怖和厌离,害怕哪里出错了会伤害到众生,将招致恶业果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会行持谨慎,努力去恶修善,而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真正修行人。

所以,懂得因果与明信因果完全就是两回事,如果抱着「懂得因果就是好修行人」的观念,本身就是对佛法正见认识不清,可见一个学佛修行人的正知正见是多么地重要!

一个人如果对佛法不能生起深切的信仰,而仅了解一些因果道理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他口头上谈论的尽是一些高深玄妙的道理,可是实际上也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什么真实的价值。我们切不可只做个懂得因果的人,让「懂得」两个字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及行持,而应该要做一个明信因果的人,深知因果业力如影随形,才能精进修行,证得了生脱死,这是所有学佛修行人唯一应当要走的解脱正路!

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起码要做到三点:第一点,对于名闻利养要看得破,放得下;第二点,在五欲的烦恼中,要把握得住,要站立得稳当;第三点,在眷属上也要能摆得开。作为在家学佛的人,所说的无欲,就要慢慢地从这三个方面下手,从这三个方面看破、放下。

 

关于第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名闻和利养摆在面前,怎么去面对它,是斤斤计较,还是得失随缘?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名闻利养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实际的利害关系。怎么去突破它?最主要的就是要安于本分,守本分,本分之外的不去钻营强求。

 

能够安于本分,内心的烦恼就会慢慢地淡化。一切的烦恼都是从不守本分的追求中产生。所以,如何对待名闻利养,就以“守本分”三个字来解决。关于财、色、名、食、睡的五欲,和名闻利养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件事,也是两件事。所说的五欲完全是一种过度的,过量的追求,完全是一种不守本分,不安本分的要求。所以,就要有一种洁身自好的思想,就要以持戒的要求,道德的要求来突破,跳出对五欲的追求。

 

关于对家庭眷属,这是作为在家人,甚至出家人也是难舍难割的大事情。有些出了家的人,对家庭的父母兄弟,有的中年出家的人家里还有子女,虽然出了家,对这些眷属还是割舍不掉。不但在思想上牵牵挂挂,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分心的地方。既然出了家,所谓:割爱辞亲,走入空门,就要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回报六亲眷属的恩德,以修出世法,以解脱生死来回报六亲眷属。

 

出了家的人,如果说还想用财力来回报六亲眷属,那种牵挂就太厉害了,那就跟不出家的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出家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六亲眷属,就要以求解脱,了生死,从根本上来回报。所谓:了生脱死,作人子弟的这一笔恩惠才能够真正得到圆满的回报。

 

作为在家居士来说,如何对待六亲眷属,这是做人的本分职责和义务所在。在尽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的前提下,从感情上要淡化一点。从责任上要强化,从感情要淡化,这才能够提得起、放得下。如果在情感上过分的难分难舍,那本身就是修行的一种障碍。回过头来说,在家居士对六亲眷属完全不能尽到责任和义务,那也是不对的。在尽职尽责中,又要淡化感情,这个不容易,要用智慧来处理这些问题。从无欲的方面来说,最起码要处理好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突破以上三个方面对修道的障碍,对自己成就道业的障碍。

 

我们在佛堂里参加禅修的,老年人占多数。对于老年人来说,来日不多,更应该在眷属的观念上逐步淡化,要看得破,要放得下。不要仅仅局限于这一生一世的眷属关系,要回过头来看过去无量劫,要放开眼光看未来,还有无尽的时空,还有无尽的善缘法缘。这样就能突破眼前的障碍,共结未来的善缘、法缘和佛缘。

 

从出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求

怎样做到无求呢?在修行上,在世间法上,一切都是有求皆苦。世间法有求皆苦,修行上有求也是一种苦。因为有求就有期盼,有求就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一旦所求不能如愿,就有失落感,甚至于会动摇信心,那就是一件很苦的事。因此,在修行上不要有所求。

 

第一,不要求神异,不要求看到菩萨,看到殊胜的境界。因为佛菩萨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举心动念之间。不需要求,越求越远,不求自得。有了灵异,有了灵感,不要欣喜;没有灵异,没有灵感,也不要失望。那就是一种无求的心态。有求就有分别,有分别就不是智慧,有分别就不平等,有分别就无法见到真理,见到真如,见到佛性。因为真理是无分别的,真如是无分别的,佛性也是无分别的。有分别就有缺陷,无分别就没有缺陷,就是圆满。

 

第二点,更不要求我要快点开悟,快点成就。成就得快慢,开悟得迟早,不能预约。会一个朋友,拜见一位老师,可以预约。哪一天开悟,哪一天成就,无法预约。因为那是一件善因善缘一切都成熟了,瞬息之间的机会。那是无法预约时间的。我们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成就、开悟就好比是我们的目的地,是我们的家乡。只要找到了到达目的地,回到家乡的正确的路,就一直走下去,不要左右顾盼,不要走一步退两步,更不要起心动念: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有一个广告词说:家就在身边。家乡离得我们很近,就在眼前。距离越近的东西,越是难以把握。

 

成功的经验,归家的路,开悟的机缘都在眼前,都在当下。就是我们要求速达,要求速成,分别、执着、妄想太多,太深厚,所以家就在眼前,烦恼是一个障眼法,咫尺万里,无法跨越这一步,无法突破这个障碍。在目前的家好像离我们千里万里,其实家就在身边,就在眼前,但我们还漂泊在天涯海角,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我们的业障太重,烦恼太重,执着太深,眼前的这个障眼的障碍太厚,一下子突破不了。如果有那种力量,猛然回头,当下即是。就在猛然回头的一念上,我们没有力量。所以,在修行的路上,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在修行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一直修下去,一直在功夫上,在方法上用下去,家就在身边,总有一天归家稳坐。

 

第三点,几乎所有讲修行的书上都说:即心即佛,悟在当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给一些急于求成的人,产生了一种急躁的情绪,不肯耕耘,而是等待收获。这是将心待悟。越等待,距离开悟的时间越是遥远。所以,不要将心待悟,要在功夫上努力。

 

修行的路上,做到无欲无求,我们就能够减轻很多负担,丢掉很多包袱,就能轻装上阵,就能比较快的到达目的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固有的宝所。

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起码要做到三点:第一点,对于名闻利养要看得破,放得下;第二点,在五欲的烦恼中,要把握得住,要站立得稳当;第三点,在眷属上也要能摆得开。作为在家学佛的人,所说的无欲,就要慢慢地从这三个方面下手,从这三个方面看破、放下。

 

关于第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名闻和利养摆在面前,怎么去面对它,是斤斤计较,还是得失随缘?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名闻利养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实际的利害关系。怎么去突破它?最主要的就是要安于本分,守本分,本分之外的不去钻营强求。

 

能够安于本分,内心的烦恼就会慢慢地淡化。一切的烦恼都是从不守本分的追求中产生。所以,如何对待名闻利养,就以“守本分”三个字来解决。关于财、色、名、食、睡的五欲,和名闻利养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件事,也是两件事。所说的五欲完全是一种过度的,过量的追求,完全是一种不守本分,不安本分的要求。所以,就要有一种洁身自好的思想,就要以持戒的要求,道德的要求来突破,跳出对五欲的追求。

 

关于对家庭眷属,这是作为在家人,甚至出家人也是难舍难割的大事情。有些出了家的人,对家庭的父母兄弟,有的中年出家的人家里还有子女,虽然出了家,对这些眷属还是割舍不掉。不但在思想上牵牵挂挂,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分心的地方。既然出了家,所谓:割爱辞亲,走入空门,就要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回报六亲眷属的恩德,以修出世法,以解脱生死来回报六亲眷属。

 

出了家的人,如果说还想用财力来回报六亲眷属,那种牵挂就太厉害了,那就跟不出家的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出家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六亲眷属,就要以求解脱,了生死,从根本上来回报。所谓:了生脱死,作人子弟的这一笔恩惠才能够真正得到圆满的回报。

 

作为在家居士来说,如何对待六亲眷属,这是做人的本分职责和义务所在。在尽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的前提下,从感情上要淡化一点。从责任上要强化,从感情要淡化,这才能够提得起、放得下。如果在情感上过分的难分难舍,那本身就是修行的一种障碍。回过头来说,在家居士对六亲眷属完全不能尽到责任和义务,那也是不对的。在尽职尽责中,又要淡化感情,这个不容易,要用智慧来处理这些问题。从无欲的方面来说,最起码要处理好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突破以上三个方面对修道的障碍,对自己成就道业的障碍。

 

我们在佛堂里参加禅修的,老年人占多数。对于老年人来说,来日不多,更应该在眷属的观念上逐步淡化,要看得破,要放得下。不要仅仅局限于这一生一世的眷属关系,要回过头来看过去无量劫,要放开眼光看未来,还有无尽的时空,还有无尽的善缘法缘。这样就能突破眼前的障碍,共结未来的善缘、法缘和佛缘。

 

从出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求

怎样做到无求呢?在修行上,在世间法上,一切都是有求皆苦。世间法有求皆苦,修行上有求也是一种苦。因为有求就有期盼,有求就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一旦所求不能如愿,就有失落感,甚至于会动摇信心,那就是一件很苦的事。因此,在修行上不要有所求。

 

第一,不要求神异,不要求看到菩萨,看到殊胜的境界。因为佛菩萨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举心动念之间。不需要求,越求越远,不求自得。有了灵异,有了灵感,不要欣喜;没有灵异,没有灵感,也不要失望。那就是一种无求的心态。有求就有分别,有分别就不是智慧,有分别就不平等,有分别就无法见到真理,见到真如,见到佛性。因为真理是无分别的,真如是无分别的,佛性也是无分别的。有分别就有缺陷,无分别就没有缺陷,就是圆满。

 

第二点,更不要求我要快点开悟,快点成就。成就得快慢,开悟得迟早,不能预约。会一个朋友,拜见一位老师,可以预约。哪一天开悟,哪一天成就,无法预约。因为那是一件善因善缘一切都成熟了,瞬息之间的机会。那是无法预约时间的。我们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成就、开悟就好比是我们的目的地,是我们的家乡。只要找到了到达目的地,回到家乡的正确的路,就一直走下去,不要左右顾盼,不要走一步退两步,更不要起心动念: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有一个广告词说:家就在身边。家乡离得我们很近,就在眼前。距离越近的东西,越是难以把握。

 

成功的经验,归家的路,开悟的机缘都在眼前,都在当下。就是我们要求速达,要求速成,分别、执着、妄想太多,太深厚,所以家就在眼前,烦恼是一个障眼法,咫尺万里,无法跨越这一步,无法突破这个障碍。在目前的家好像离我们千里万里,其实家就在身边,就在眼前,但我们还漂泊在天涯海角,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我们的业障太重,烦恼太重,执着太深,眼前的这个障眼的障碍太厚,一下子突破不了。如果有那种力量,猛然回头,当下即是。就在猛然回头的一念上,我们没有力量。所以,在修行的路上,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在修行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一直修下去,一直在功夫上,在方法上用下去,家就在身边,总有一天归家稳坐。

 

第三点,几乎所有讲修行的书上都说:即心即佛,悟在当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给一些急于求成的人,产生了一种急躁的情绪,不肯耕耘,而是等待收获。这是将心待悟。越等待,距离开悟的时间越是遥远。所以,不要将心待悟,要在功夫上努力。

 

修行的路上,做到无欲无求,我们就能够减轻很多负担,丢掉很多包袱,就能轻装上阵,就能比较快的到达目的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固有的宝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佩洛西当天在旧金山对媒体表示,国会议员正在讨论向乌克兰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有意向乌克兰提供总价值达6亿美元的“致命性防御武器”帮助该国“打赢自己的战争”。
  • 接下来的日子,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父母身体健康,夫妻和谐,将来孩子听话,有三两个可以谈心的朋友,馒头陪我久一点,买得起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已经感觉很奢侈了。下午
  • 那些看好元宇宙的,作为一名精通渲染的选手可以告诉大伙的是,虚幻UE引擎才是唯一的神,可惜人家都没搭理币圈,币圈正印证了宝二爷那句都是群乌合之众草莽之徒,哈哈。我
  • 教育检讨在老大身上真的是看到自己的影子以前跟婆婆吵架会说那就回老家去结果前天小丫头被揍就大声说你们三个人回老家去,我就和爸爸在苏州这一刻让我意识到妈妈的榜样很重
  • #临汾博爱生殖医院# 临汾评价好的妇科医院 临汾博爱医院专业妇科临汾收费标准的妇科医院  分娩时要注意五种危险情况  一、羊水异常  羊水如同海绵般围绕着胎宝
  • ”瑜闻之,笑曰:“兄竟多愁至此邪?鼻梁略微有些起节,过于倔强冲动、脾气不佳,一生容易与人发生争执,44至45岁间运势亦特别反覆。
  • 【金裕贞 ins搬运】 #金裕贞# Elegant Lies - Sát nhân học đường/Án mạng học đường →Kim Yoo J
  • ”申非皱眉想了想又摇头,那些世家子弟,因为二郎不爱与他们来往,他也少有接触,但是他还记得自家二郎曾经的乳名。我听五叔过,‘阿凤’还是过世的夫人给你取的乳名,一直
  • 这座北京地区著名的十方丛林,林泉幽胜,高僧辈出,著于北方,隋唐时期已经初具规模,辽金时期留下辉煌的印迹,明代进入全盛时期,清代以后走向衰落。 上方山自东魏孝静帝
  • 跨年去哪里玩,张家界邀你共赏雪景文章来源:兔管家旅行网(ID:Tgjtripcom)朋友们,还有三四天就要到2022年了,新的一年有什么想实现的愿望呢? 作为旅
  • ❤️参与规则如下:1.需提交全套18个等级名为有效参与,每等级最多四个字❗️❗️❗️2.符合社会公序良俗、不违背娃超现行规定做正面价值倡导3.开放时间到本周日凌
  • 〖Photos〗LA Times采访写真[胖丁微笑]Kristen在奥斯卡提名颁布的那天早上,甚至没有设闹铃起床,因为“能拍摄那部电影(《斯宾塞》)对我来说已经
  • 保养品还是要看Swisse他家每天2粒只要8毛【79.2 】Swisse斯维诗葡萄籽 180片真的巨史低,日常都是99,89的价还是热巴姐姐同款,来get水光美
  • 今年又开始一档离婚综艺《春日迟迟再出发》有王栎鑫的前期吴雅婷,感觉他和她离婚挺突然的,原来关注的时候,很恩爱的,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长的非常像爸爸,也是女儿奴,
  • 二、老子之“朴”与心灵的自由这种属于“朴”的,老子所追求的自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之于自我而言他解体了自己,他心中没有“我”他的“我”和道在一起,他像一个婴
  • 你找陌生人买人家不会感激你,但朋友圈的这些人买过一次就会变成朋友,将来她发达了是不会忘记你的,时不时送个小礼物,甚至吃个饭都是可以的。朋友多了路好走,总有一天你
  • #王俊凯[超话]#黑白配【王俊凯 wjk 王俊凯粉丝正能量 王俊凯粉丝公益 王俊凯控场王 三字弟弟 三字带货 wjk 公益 歌手 舞蹈 英文歌】【三字 帅 优
  • 【石家庄“蝶变”】◇“十四五”开局,石家庄提出未来五年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明确要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食品、商贸物流、装备制造“五个千亿产业”◇曾经
  • 北京30万用户在关注@看房狗看房狗 ,推荐关注@一朵云上住  #无中介费真房源##北京租房合租##北京求租##个人房源合租##北京租房#【90后直男招室友,房子
  • 当然有,但是他们不是在“炒股票”而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公司的股东,赚公司成长的利润,比如著名的世界头号投资人巴菲特,他在1988年买了可口可乐,到如今他都没卖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