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对女儿的爱!

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修行者,但是如果你修慈悲观,例如一个母亲,对儿子女儿有同样的慈悲,所以没有任何的分别,在两者之间也不会做什么样的判断。
虽然这种慈悲是非常粗浅的讲法,但你仍可看出平等性在这里面。然后把这种慈悲扩大,扩及配偶、朋友,慢慢地你的慈悲就扩充了,而会渐得平等的观念。

你的儿子也许会忤逆地打你,也许你的女儿对你很孝顺,但实际上你并不很在意,对他们两个都很喜欢。在这种情况下,便达到了一种平等。
你看到美好的东西,就会感到很愉快,看到一些很可怕的客体,就认为它是一个可怕之物;但是因为你从慈悲那得到一种平等的感觉或观念,所以不会有像前面那样想把一切东西都压平的这种过程。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慈悲就是当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人在受痛苦的时候,替他觉得很难过,那是第一级的慈悲。第二级以上的慈悲,实际上不需要有一个个体正在受苦。 
如果你看到两个客体,一个可能正在受苦,而另外一个可能没有,以第一级的慈悲来说,你对痛苦的那个众生当然有慈悲心,但对第二级来说,你对不是正在受苦的众生就没有慈悲。所以第二级的慈悲是不需要什么客体的,它没有慈悲的对象。 
但这两种慈悲仍是制造出来的,必须有人告诉你,需要避免那些使你不慈悲的影响,需要跟着你的老师或任何可以带来慈悲的环境。
这样慢慢做的时候,最后会达到一种情形,就是不太需要捏造的一种慈悲,慢慢的也会有一种不捏造的状况或境地,到那时候就没办法分别什么是慈悲,什么是空性。以上是对慈悲一个简单的介绍。 
而如何修这种慈悲呢?可以建议你做一些简单的事,不要让修行慈悲的方式成为程式化、规律化生活的一部分。举例来说,你如果定了一个规矩,就是只有在每天早上修行的时间,或去寺院里的时候才好好的修这个慈悲观,这样会使你的慈悲越修越少。 

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有这样修行的时间,你应该有这样特定的时间去修行慈悲观;但不要让这程序或是节目表成为慈悲观的主人,让它管住了慈悲。 
不要只在当你看到某人正在受痛苦时才有慈悲,因这样做很容易忽视了现在并没有受苦的那些人;就算你不知道怎样修慈悲观,也应当尽量在每天早上或晚上或每一分钟里记得慈悲或至少念“慈悲”这两个字。
而如果觉得念“慈悲”没什么加持力,可以念观世音菩萨的咒;观世音菩萨的咒基本上讲的也是慈悲。
修慈悲的方式不应该只想说你可以给别人多少东西,或是能从别人那里接受多少东西。其实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给别人或从别人那边接受到的,也没有什么目标,总括来说是没有目标也没有极限的。
用慈悲做你所有问题最究竟的答案,用慈悲来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同时也像前面讲的,应尽可能处于使你易于产生慈悲的环境里。如果你是一个大乘的修行人,应在前面讲的以外加上修菩提心,这样子菩提心就会使所修的慈悲成为成佛的原因,这时候你甚至不会想到自己怎样去成佛。 
修行慈悲并不表示在形式上先要坐下来闭上眼睛。很多时候不管你是和别人在一起,或单独的,保持一分钟的安宁,然后想一想慈悲,这有很大的帮助。修金刚乘仪轨的人,当在修生起次第的时候,本尊的身体永远在提醒你记得慈悲这件事。
身为一个初学佛的人,我们每个人都会认为慈悲就是对于一个受苦的众生觉得非常难过。当然,这在某种程度来讲也算是部分正确,不过在究竟上来说并不是这样。 
你有没有听过无著的故事?他是一个很伟大的论师,也是写下弥勒五论的作者。 
无著曾非常努力地修弥勒菩萨法,他希望至少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现象,或者得到一个好梦,或者真正地看到弥勒菩萨。但三年后什么也没发生,他觉得有很大的挫折感,于是就出关。

在路上看见一个老人在弄一根铁棒,他就问那老人:“你在做什么?”老人说:“我要做一根针。”他终于把那根铁棒磨成一根针。无著想,对于世间法如做一根针都有人肯花一辈子的时间,那我想见弥勒菩萨当然是更好的一件事,所以他就赶快回去继续闭关。 
又三年下去了,连好梦也没得一个。再三年后,他又觉得很挫折感,于是又离开了。在路上看见两个人用水泼在石头上,就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说:“这山挡在我们家前面,我们看不到太阳,所以想把这山弄低一点。”像这类的事一再发生。 

十二年后,他真的决定放弃闭关,出来在路上走,碰到一条狗,那只野母狗刚刚生了一堆小狗,因此有半身都在血里面,母狗及小狗都有很多苍蝇在叮它们。
当他看到这个状况,慈悲心升起来,想如果把这些血弄干净,则这些苍蝇、虫子都会死,但如果不做,这些狗会死。后来想到一个主意:他要把自己的肉割下来。
就到一个店里,拿杖和钵向店主换了一把锋利的刀,从大腿割了一些肉下来,当他要把小昆虫都拿起来的时候,深怕会把它们弄死,于是就用舔的,用舌头把那些虫子都拿起来。
当他把眼睛闭起来,把舌头伸出来,想把那些虫子舔起来时,却什么东西也没碰到,只舔到土。然后他把眼睛睁开,却看见弥勒菩萨,立刻就哭起来,很感动地抱住弥勒的脚说:“十二年了,我天天向你祈祷、供养,连一个影子也没看到。” 
弥勒菩萨说:“并不是我没有在你身边,我一直在你身边,只因为你有很多业障,这些障难是没有办法用这些咒和空观来清净的。那些你所看到正在磨缝衣针、泼水的人,实际上都是我。
这一次你有这样的慈悲心,它清除了你所有的障难,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如果你不相信我所说的话,可以把我放在你的肩膀上,带我到城里去。” 
于是无著菩萨就很高兴地把弥勒菩萨带到城里去,在街上大叫说:“现在在我肩膀上的就是弥勒菩萨,你们不要丧失掉这个机会,赶快来看!”每个人都笑他,有的人看见一只身上都是血的死母狗。这些人他们的恶业还算比较少的。还有一个老太婆看到弥勒菩萨的两只脚。

嗡嘛呢叭咪吽

荣格说我们要通过自省,观察出哪些东西是不属于我们的,是通过教育、文化或多或少强加给我们的 (其中包括对社会、对我们自己的看法)。这些观念会限制,甚至扼杀真正的自我,从而导致我们心情低落,痛苦不堪。从这里我们可以进行“切割”,换言之,就是摆脱羁绊。

比如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结婚,所以很痛苦,这是为什么?就是所处社会长久以来的文化教育告诉你,到了这个点了,你还不结婚看你怎么办?谁规定了这个点儿不结婚就低人一等了呢?没有人做这样的规定,但是我们大家被融入进去了;还有人说“考研考不上很痛苦”,但作为活到五六十岁的人去讲,会觉得考不考对人生影响没有那么大,到很多小孩觉得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周围人都在考。

而这些想法都是一种惯性,陷入“集体无意识”。我们生活中有大量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而如果你能够觉醒,你能够走自己的道路 (我也有我的选择,我有我的人生,我不在乎你们怎么说,我跟你们不一样) ,这就是荣格所说的“个性化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35-50岁左右(人才有可能突然反思这一切,当然也有人早于这个年龄段,也有人一生都不会经历)。

脱去集体无意识,想不结婚、找不到合适的人,即使赚钱不多,但我想过更从容的生活,都不丢脸。你可以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你可以做一个从容快乐的人、做一个像竹林七贤那样的人,随便你,都可以。

我们很多的烦恼痛苦都来自于外在的束缚,而这个方法就是“自我反省,自我观察”。有人通过自我观察发觉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不断反思不断反思,找到源头是来自见成功的严苛爸爸的束缚,总是对他说你不错很努力,但你永远不可能超过我。成了一个魔咒,讨好他爸爸的行为投射在社会上。摆脱舒服靠别人是没有用的,必须自己反思、自己内观、自己往前找,噢,原来我是被这个观念牢牢控制了。


探寻内在的自由。当一个人受到束缚,一定是欲望的方向出现了问题。他之所以感到难过、不幸与无力,是因为将欲望寄托在一些没有价值的事物上,这些事物只会损耗他的能量。

事实上只有获得内心的自由,才能将悲伤和消极的快乐转化为积极的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压抑,而是要分辨什么对我们有益,什么对我们有害,最终将欲望引向能够提升我们自身能力的方向。

快乐是我们的成长,如果你觉得非要得到什么学位,非要得到某样东西你才能快乐,那是因为你找了一个错误的对象。那个岗位并不能决定你是不是优秀,不能决定你的个性是不是得到了成长。找错了,就会非常痛苦,因为你总想要那个东西。

2⃣️ 敞开心扉。无私的爱和友谊(philia)、复联。即: 我们必须成为真正的自己,同时帮助他人成就自我,以此来获得快乐。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什么感情,都会变得虚无缥缈,或黯然失色。

一个人刻意的逢迎拍马有自己的目的,是没法给人带来philia的,因为你是有目标的。一段认真的感情与功利主义毫无关系,绝不是我在职场、物质方面有求于你(当然,并不是说真正的友谊必须与利益绝缘。真正的友谊不是奔着利益而去的,但不代表它不能够有利益。朋友可以在工作在对我们有帮助,但一旦他们无法再满足我们需要,比如退休/换工作,我们的友谊不会因此收到影响)。

「philia」是没有过多的企图,没有太多的控制,我就是纯然的友谊和爱。激情之爱永远隐含着失望的风险,核心原因是存在太多幻想与心里投射,等到荷尔蒙减少,突然发现对方不是,投射没有了,甚至带来仇恨。一个没有找到自我的人,对你说我真的真的很爱你,你一定要小心,因为ta的人格没有完善成熟,ta讲的很有可能是内心当中的期待,ta以为爱你,当ta从你这感受到失望的时候,ta会转而为恨。

要得到「philia」我们需要找到奉献的快乐,我不控制你,你快乐我就很高兴。当我们赠予他人快乐的时候,快乐是成倍增加的。除此以外,还要学会热爱大自然、生灵。我们能够热爱大自然,爱动物,爱花草树木,我们获得philia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这就是敞开心扉,与他人产生连接。你越是能够做自己,反而越是能够获得敞开心扉爱的能力。

最终会发觉快乐与外界无关,无论什么都无法使其枯竭。
▁▁▁▁▁▁▁

智慧的作用在于,为人们带来连绵不绝的快乐。「快感」是当我们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的时候,① 但所有的快感都无法持久(饭吃饱了一次,一辈子就不需再吃了)。② 如果过度的满足快感,长期就有害(如过度吃得太多、沉迷游戏…长期就有害)。

圣奥古斯丁说「幸福」就是继续追寻你已经拥有的东西,比如结婚很多年你厌烦了,肯定会痛苦,但如果能继续感受到这份感情带给你的美好,珍惜这份生活,这就是智慧。

如果我们把所有关于「幸福」的要素全从外部获得(如果没有这个人我没法幸福、如果没有这个房子我没法幸福)。你过得好不好其实和你住在哪里关系不大,关键是你的内心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内心是喜悦的,安然的,那在哪里你都能养老。当我们学会从自身发出一股快乐,这是我们内在智慧的反映。

「快乐」是快感的加强版,是对一件事情强烈的身心感受。但不一样的是,快乐不可捉摸、超乎常理。快感很容易寻找,你需要吃饭穿得暖,做了就满足了。快乐不一样,比如当你心情极差的时候,就算吃了一顿很好的饭,你心底还是不高兴。

快乐是一个由小及大,获得圆满的过程(每当我们成长、进步、在本性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我们就会感到快乐)。生命的完善会带来快乐,快乐纯粹是内在感受,是可以依靠的生命力量,前提是你要了解、接纳生命的一切。几个方法有助于我们快乐:
1⃣️ 专注。有没有觉得在旅游景点感受不到快乐?因为第一反应是拍个照赶紧走,没有专注。

2⃣️ 参与。有人做义工,照顾一位濒死老人,两人语言不通,只是握着老人的手温和的说着他听不懂的语言,老人也回着他听不懂的话,并流下了两行热泪,那时这个人由心而外的发出一股热流,他觉得参与进去了。

3⃣️ 冥想。就是冷眼旁观,却不深陷其中。坐姿无所谓,只是看着自己一个一念头起来,你只看着它们,不用跟着它们走。其实,就是保持"正念"。

4⃣️ 自信与敞开心扉。 一个人如果在外部世界受到伤害,第一反应肯定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以后我再也不XX)。当你封闭心灵后,你可以对一切免疫,但其中也包括快乐。封闭状态的背后是不自信,是自我保护。

对自己内在有信心,然后敞开心扉,愿意跟周围的人打交道,不用怕受到伤害(因为有时候"伤害"只是我们内心的解读,大多数我们只是感觉不好,所谓"被欺负"只是你定义出来的,越是封闭心扉,越是感受到被人欺负被人排斥)。

5⃣️ 善意。大家觉得生活中我们没有很多快乐,事实上只是我们丧失了能够好好快乐的机会。如果你看到别人成功、得到,你内心都是嫉妒,烦恼为什么不是我,那你天天看到的都是坏消息。但如果你能有点"随喜"的心情,这两人久别重逢,我都跟着流眼泪;这人终于做成一件事,我也替他感到高兴,你就能到处找到快乐。,用善意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攀比和嫉妒会滋生更多的不幸。

6⃣️ 无偿。摆脱功利的思想,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生发出一个价格的时候,不快乐。但如果能够率性一些,这件事我喜欢,觉得挺有意思,跟钱不钱的没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旦开始干慈善后,就停不下来。

7⃣️ 感恩。你随便生一次病试试看,有个人得了一场大病,痊愈后觉得只要能够好好的走路、说话、呼吸比什么都强。我们平常对自己不牙疼是不会感恩的,觉得那是"应该的"。实际上良好的身体状况那是很稀缺的,你今天不牙疼,不胃疼,不发烧,你应该高兴。感恩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这不是心灵鸡汤,它是能够有效提高你幸福快乐的方法。你拥有一个东西时你不珍惜,总看自己没有的东西,你不就是烦恼重重么?所以,会不会生活,高不高兴,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8⃣️ 坚持。如果你做一件事,经过了努力获得了成功,和你随随便便获得成功是不一样的。

9⃣️ 放手与接受。你只负责做你力所能及的事,不能影响的事想都不要想。有人觉得这不是和"坚持"矛盾了么?这件事坚持下去到底能不能改变,不知道,所以生命就是那么复杂。"坚持"的是做事,"放手"的是心情,这就是孔子的境界“能做官努力做官,做不了官毫不留恋。",对于他来说,内心当中并没有执着,但在外部上尽人事,然后听天命(不是躺平,是尽人事后,内心当中一丝不挂)。

✳️ 但是以上的快乐方法都是短暂的,因为你每次都要努力,你每次都要做些事儿。那么更长久的快乐是哪两条道路呢?
1⃣️ 做自己的快乐。①不再依赖外部的东西,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力量(释放的快乐);② 向他人敞开心扉,与这个世界达成和解(融入的快乐)。

「做自己」,并不等于认同自己的所有欲望。所谓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不为自己负责任,这不叫真实的自己,只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一些欲望而已。

学会和平的沟通、协调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情绪,这都是「做自己」的一部分。

学会做真实的自己。即: ⭕不要尝试控制别人,也不要控制自己,更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的意志所绑架。这时,就要求一个人发现真正的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爱分两种,一种无私的,一种有私的。无私的爱,你好你开心他就开心,好好爱你。有私的爱,就像下了很大一盘棋,通常表现为,送你个小礼物,给你买几杯奶茶,后面就是借钱,不帮就恼羞成怒,由于没有得到预期的回馈,当场分手,或者破口大骂,甚至都可以把孕妇推下悬崖,他给你车子加了油,就期待你把车子送给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言情小说[超话]# 《权贵真香火葬场》 作者:春山居士 文案: 谢煜璟是建康最眼高于顶的权贵,他清傲嚣张,便是帝王都要敬畏三分。 可惜他被定了
  • 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那段生活黑暗的时期,如果没有被黑暗所笼罩过又怎能知道阳光明媚对于我们这些人意味着什么呢每个人心底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我们一直在自己的人生
  • ​生活就是坚持简单的善良,就如人生不能没有道义,不要把生活复杂化,那些所谓的世故圆滑,不过是自私的一种借口罢了。做人简单了,人家说你头脑简单,其实是不计较,是
  • #马歇尔音箱##好物分享#新入了MARSHALL ACTON II 无线蓝牙音箱家用音响 最近提升生活品质的小东西 属它最让我心动 皮革细腻 纹路也很好看 旋转
  • 剩白色s 3. M4 L5红色 S4 m 4 L6.蓝色s2 M4 L4 S衣长70,肩宽50,胸围104,䄂长19M衣长71,肩宽51,胸围108,䄂长20
  • 爱,是永恒的诗意与不灭的激情;爱,是一场灵魂的相遇,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所有美好的等待,都是一场灵魂的悸动,所有盛情的邀约,都是人生最美的时光。
  • 我回答他:年輕的時候不太可能但是當一個人的認知平穩了以後愛上的人就會很久很久然後他又問:什麽是 “認知平穩”我説我理解的是當你瞭解過各種經曆認識到什麽才是真正的
  • 我相信这里的人都知道,这个俱乐部的文化不会给人们留下任何躲避我们需要做的事情的空间。不过大部分客厅的光照对海芋生长其实是不太够的,像现在这个温度正是它的生长旺季
  • 何以解忧?何以解忧?
  •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发明也许是靠他的灵感,但他的预言则不可能是逻辑推理那么简单。特斯拉说他的大脑如同一个接收器,太空中存在的一切核心机密是我们知识和灵感的来源,他
  • 黎美娴是很有观众缘的一位演员,只凭借着甜美的外形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当时的黎美娴运气还是挺好的,在还是新人的时候就出演了经典电视剧《倚天》在剧中饰演赵敏。
  • 其实抗糖内服这个东西十年前就有了,放心,我跟很多人一样是嗤之以鼻并且不屑一顾的。并且现代人生活额外的糖分的摄入真的不可避免,就算我是范志红老师的忠粉,我灵魂上还
  • 只准你们天使开大打人,我在家里开几枪就把你整急了 真是有够好笑的 代码PSK1MD真的大无语了家人们 都被你们打到堵门了不让人在家里掏枪了是吗?
  • 希望对方是一位高高阳光爱打篮球的男孩,最好是杭州或者长沙的,年龄在89—96之间,三观正,孝顺,没有不良嗜好,衣品较好。希望对方是一位高高阳光爱打篮球的男孩,最
  • 今天这个眼妆真的很简单好上手 而且配色新手话也不会翻车~ 不管是日常还是通勤都很适合都可! pramy的眉毛雨衣真的是牛啊 如果我有钱我真的想每人发一只普及这
  • 记昨天的温暖小事:晓妹妹上来耍我去接她,我路过大坪湾的时候就在旁边路上采了一把野花,大概见图一,哪个女孩子能不喜欢花呢对吧,然后在一个下坡坡的时候晓妹妹往上走了
  • #赞多#[心]#宇野赞多# 真闲啊,好不容易破了个2还不赶快滚回你家划水大fw的gc庆祝一下?真不容易啊跑出来撩/架/撩了三天了才破2[泪]别太关注你多爹了,不
  • #每日心情记录# 总是有很多这样的人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们关心花的盛开愿意听风的声音而并不在乎更多人在意的事情在人们都熟睡的时候他们爬上最高的山顶和璀璨的星空一起
  • plog30【大学日常】♡洗浴间不知道是谁在放歌,每首歌都戳中我的心。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
  • 对于老西安人来说肉丸糊辣汤独树一帜 绝对是堪比羊肉泡馍和肉夹馍的“美食名片” 充分展现了西安饮食大开大合 横扫八荒的气概 调料 放的是香飘八百里秦川的油泼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