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置地集团远大公司胡佳——在齐心抗疫的时间里,我分享一些自己居家的健身心得给到大家:不管是徒手还是负重训练,每天抽出哪怕短暂的10分钟时间,尝试利用家里的椅子、板凳、矿泉水瓶、大米袋等当临时“健身”道具,坚持运动,提高免疫力,保持积极良好的身心状态。相信我们一定战胜疫情,一起迎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那一天。#疫情下的100种生活##齐心战疫成都得行#

“他在时间空隙尽他所能靠近我们。”
那些一个个抽出时间码字的间隙,可能是上班路上,可能是行程等待中,可能是签售过后,可能是睡觉前,可能在健身后
他真的一直保持初心,认真聆听意见
你可以怀疑天气预报,怀疑外卖派送
可你都永远怀疑不了王嘉尔热爱音乐对粉丝坦诚相待的每一个瞬间
谢谢永远真诚感动我的王嘉尔,谢谢穿越时空裂缝来爱我们的王嘉尔。
#王嘉尔发文回应#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中国改革报|峥嵘十载 戈壁滩上绘就一幅新时代画卷】#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兰州新区成立1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60倍,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针”。

“10年来,新区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戈壁荒滩上,初步建立起了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综合性新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全面增进,新区群众实实在在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日前,在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10周年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相关负责人对兰州新区这10年的发展成果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正式批复设立兰州新区,赋予其“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大战略定位。兰州新区是我国广袤西北大地上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肩负着探索西北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新模式,增强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向西开放,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责任。

如今,#奋进十年路启航新征程# 10年过去了,悠然回望,岁月峥嵘。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5亿元到快速突破300亿元关口,增长近60倍,特色优势产业多点开花,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人增长至50万人。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初见雏形,成为甘肃全省乃至整个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有效发挥了经济增长新引擎、改革创新新典范、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的作用。

以创新谋发展,向改革要成绩

要想实现突破,必须以创新谋发展,向改革要成绩。决策者们坚持以“管理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优”为目标,深入实施管理体制、干部人事、行政审批、国资国企等“九大改革”,构建全方位改革体系,有效激活发展动能。

兰州新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兰州新区产业园区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空间大、政策优等特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科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要素供给、政策兑现、人才引进等科创生态,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高能级平台加速集聚。

“目前,兰州新区建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168个。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连续4年保持在4%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翟建军告诉记者。

兰州新区深谙“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道理,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引进培育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如今的兰州新区藏龙卧虎,科技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达3万人。

兰州新区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关键举措和引领高质量赶超跨越的“先导工程”,先后获评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2020十大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

推动产业发展,重振“兰州制造”

兰州的历史曾因“兰州制造”四个字而熠熠生辉。元代有铁冶,明代开发煤矿,洋务运动中,兰州机器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开西北工业之先河。抗战时,兰州成为大后方,形成纺织、皮革、机械制造、汽车修理、冶金、制药、化工、玻璃、面粉、卷烟等工业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兰州迅速成为新兴工业城,创造了新中国无数个“第一”,为新中国的起步作出巨大贡献。

“如今,兰州新区面临崭新的发展机遇,以国家级新区平台建设为引擎,紧扣‘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主动作为,聚集配置高端发展要素,着力铸链强链延链补链,加快构建现代高端产业体系,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呈现出生态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大中小共存、高优特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翟建军说。

据悉,兰州新区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十四五”末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绿色化工产业“十四五”末产值将达到500亿元,打造千亿级国家重要的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现代精细化工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十四五”末产值将超过65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铜箔研发生产基地、新能源“储能之谷”。

还有生物医药产业、绿色能源产业、大数据产业、现代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也都生根开花,以日益蓬勃的姿态助推着兰州新区的发展,重振着“兰州制造”的辉煌。

立足丝路优势,打造开放前沿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兰州新区立足“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定位,先后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构建起“一区一港一口岸一通道”立体化开放平台,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2016年~2021年,兰州新区进出口总额达276亿元、年均增长9.2%。其中2021年实现贸易额82.4亿元,同比增长103%,占甘肃省贸易额超过16%,对全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效应凸显。

2014年7月15日,作为甘肃省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并于2015年12月24日正式封关运营。封关运营以来,新区综合保税区复制推广“分类监管”“委托加工”“两段准入”“四自一简”等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创新“废物出区”“申报前检验”“全过程品质监测”等制度,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德国、中国香港等地设立多个海外仓。

2017年11月,兰州新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获交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并列入全国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2022年8月2日,由兰州新区商投集团路港公司、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共同承运的“万象南—磨憨—中川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顺利到达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此趟班列是中老铁路贯通后,甘肃省首趟中国—老挝回程班列,为甘肃省开辟了连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快捷国际贸易通道。

兰州新区还大力构建“通道+物流+产业”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大通道同向发力,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据翟建军介绍,目前,依托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及航空口岸,已开通240余条国内国际地区城市运输航线和16条国际货运航线,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架次30万架次。

坚持生态优先,守护绿水青山

2011年,总长16.7公里、面积967公顷的新区东一干防护林带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兰州新区生态防护林带建设正式拉开序幕。10年过去,往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变得郁郁葱葱。

据翟建军介绍,近年来,兰州新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等重大机遇,以生态修复治理为切入点,规划将大量的生态功能差、未利用荒坡土丘进行整治,30%整治为高质量、永久性生态用地,打造兰州北部生态安全屏障。

“引大入秦”丰沛的水源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激活了生机。如今,一座满目滴翠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在古老的秦王川大地上拔地而起。

10年间,兰州新区总共建成水库6座,生态调蓄工程9个,生态输水管线5条,产业园区供水工程6处,年供水能力由原来不足0.3亿立方米提升至1.46亿立方米,逐步构建起一张生态供水兼顾防洪节水的水利体系网。

“自建设以来,兰州新区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区、构筑兰州北部生态屏障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在全省率先创新黄土山丘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新路子。”翟建军表示。

2010年~2022年6月,兰州新区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20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6%。建成高效节水、生态兼顾的高标准农田7万亩,实施生态修复12万亩,系统性解决了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问题。

如今,新区四周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得以平整,一道道绿色的生态屏障蔚然成荫。一批雨水有效收集利用、洪水有序排放,湿地、湖体东西相连、南北贯通,形成了城市绿肺。人与自然关系得到极大改善,为黄河上游地区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区样板、作出了新区示范。

聚焦城市与民生,打造宜居幸福地

“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这是兰州新区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立下的愿景。

10年来,兰州新区坚持把提升城市服务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贯穿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全过程全方位,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兰州新区印发了《魅力新区城市品质提升六大行动方案》,未来将从市容环卫、市政设施、空间秩序、园林绿化、城市治理、道路交通六个方面完善治理措施。”翟建军说。

新区建设绕不开民生话题。只有民生问题搞好了,人民才能安稳踏实地生活在这片土地。

10年来,兰州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超过280亿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同时,面向全国引进教育人才超过1200人,教育成效全面开花,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经过多年发展,新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已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同步健全,逐渐形成了“15分钟医疗服务圈”。

近年来,兰州新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大力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先后建成各类体育场地987个,全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7平方米,位居甘肃省前列。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兰州新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行动,历史性地解决了整体绝对贫困问题。同时,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一项项举措结出丰硕果实。翟建军告诉记者,从2010年到2021年,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20%以上,近5年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作为从一张白纸起步的国家级新区,10年来,这里从一片黄土荒滩成长为一座现代化新城,从农耕之乡转变为生态产业集聚区,从无人问津的僻壤蝶变为科技创新高地。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兰州新区要牢牢把握国家赋予的发展改革创新重大任务,坚守初心,坚定信心,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以过硬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为甘肃省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贡献新区力量。”在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10周年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兰州新区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期望。(中国改革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周九良2021全新启航#今天就用小作文来道道咱俩之间的事儿吧:大四临毕业的那年,同班又是合租的室友一对小情侣带回来了一只黑色的小法牛,从那日起他俩就是这只小法
  • 古巴女郎 皇冠Flor de las Antillas Coronas产地:尼加拉瓜环径:50长度:144mm规格:20支/盒描述:浓郁度适中偏高,主线以木香、
  • 春节假期,贵州省广大文旅从业人员守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扎实保障就地过年人员及游客需求,圆满完成了春节假日文化和旅游工作任务,全省文旅市场平安、稳定、有序、
  • 她的学历和见识就摆在那里,对美国生活又充满了幻想,听“聪明人”说“去美国是最快实现阶层跃迁的路”她可能也就去了,可能都没有想过那么“操作”的后果是什么。也就是说
  • 唐朝大臣、文学家,常山郡公杨初曾孙,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钢笔字 古诗词荟萃 之 战争诗《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陈女士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销售人员,对方称过了元旦也可以补办手续。“这个钱应该在买房时就准备好的,她自己不当回事一再违约,公司也没有义务一直容忍下去!
  • [玫瑰][玫瑰][玫瑰]中国人对“七十三、八十四”这样的岁数都有所忌讳,而我从今日始步入了七十四的生命旅程,结束了七十三可能的凶险。如此,到了牛年的年底,楚楚一
  • 作为皇帝也不能放纵享乐,劳役无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正直的人,只要犯有其中的一种过错,怎么能不灭亡?隋炀帝奢侈反而自认为贤能,最终死于匹夫之手。恣情放逸,劳役无
  • 现实考古的不多,就基本上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啥的我都知道) offgun(《爱情理论》正在看剧的路上,已经入了[允悲]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是因为他们俩穿的像财神一
  • 。。
  • (2)涨停板最好是二等涨停或三等涨停如图所示:我们都知道,A股一天的交易时间一共分为四个小时,分别是9.30-10.30、11.30-11.30、13.00-1
  • 不吞必回!”十几年后重看修复版《南海十三郎》依然感慨万千:文人傲骨,才子间的惺惺相惜,连同曾照亮天穹的中国戏曲之灿烂,都已隐没在时代更迭的长夜之中。
  • 紫外线灭菌的原理、 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 UV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它有很强的穿透力,
  • 6选1哈你们自己挑~ 要求就是兴唯吧,三胎数专10张及以上,一二胎数专有的话,加送一个月爱奇艺会员[doge]一起快乐追⭐吖[给你小心心] 2018.12.11
  • 甲骨文至今有 3000 多年的历史,在当时就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文字体系。这也是 艺术家当时追求它的原因所在,至今艺术家仍在用“卜”符号在进行创作。
  • 第三,确实董洁和郑爽的性格,不太适合混娱乐圈,如果没有一个优质经纪公司,就很有可能被恶人或渣男所用,授人以柄,所以女生智商在线还是很重要的!其实甚至不能说是错,
  • 我说,缺钱了,你跟我说,我可以挣,别让自己委屈,你这么漂亮,不能随便拿几件衣服糊弄自己。可能,这就是婚姻吧,总想着憋个大招给她一个惊喜,可是,哪怕生活里芝麻点的
  • 再说说祥 大过年偷手机的 祝你死妈 有些心疼 丢手机已经很难过了 还回来安慰我们 觉得没让我们玩好 你的懂事我心疼 你的文字我落泪(笑死)猪猪 还在看电影还帮我
  • #读书打卡[超话]# 《最深刻的一文不名者》是上海书友散文家赵荔红的散文随笔集,她是一位爱书人,这从她的的文章中可以看得出来,书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书痴的日
  • 在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噢,十年过去我的萌点没有太大变化,还是这么俗不可耐(绝对不可以让身边的亲人朋友知道我在写些什么东西[哈哈]…)。八岁小孩子极其不懂事时常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