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自“康乾盛世”之后在政治上、经济上逐渐走向没落,但在书法上却出现了一次中兴。在清早期,帖学盛行,书法流行馆阁体,呈现出千人一面的书法风貌,但也涌现了一些优秀的书家,比如梁诗正。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浙江杭州人。梁诗正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擅诗书,乃雍正八年探花,在乾隆朝备受恩宠,历任户、兵、刑、吏、工五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清人吴修在《昭代尺牍小传》称... https://t.cn/A6t3vZmI

茶药的传说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2019年12月16日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药茶,它和气功一样,是我国传统医学预防保健的一种常见方式,药茶兼食用、药用价值于一体,既是日常饮品,又是治疗药物,在传统保健方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饮食养生文化。药茶文化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一、药茶的不同呈现方式
药茶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从早期的药茶同烹,到中期以茶为药,再到最后的炮制药茶成方代茶饮,药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地创新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药茶理论。

1、药物与茶同烹煮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对茶的性味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缓解茶的苦寒之性,选择用生姜、韭菜、薄荷等药物与茶一起烹煮成茶汤饮用,汉末期壶居士的《食忌》就记载了这种茶汤的烹煮方法:“苦荼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韭菜味甘辛,性温,与茶烹煮可以调和茶的苦寒之性,使之入口不伤脾胃。一直到了唐代,人们还一直在饮用这种茶汤。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而这种茶汤,就是药茶的一种表现形式,将辛温的药物与茶共同烹煮,正是因为人们对于茶之滋味爱之入骨,但是又惧其药性,所以才想出了这种药茶,既能使人享用到美味的茶汤,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2、茶作为药物入药

如上所述,关于茶的性味古人早就对其有了深刻的了解,虽然日常饮用对于体制虚寒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就就其药效来说茶也是一味良药。唐代陆羽所撰写的《茶经》就记载了茶作为药物的妙用:“茶之为用,味至寒……若热渴、凝闷、脑 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书中就记载了八种“药茶诸方”,如治疗伤寒头痛壮热的葱豉茶方、薄荷茶方、石膏茶方等,在这些药茶方中,茶都是作为一味药物出现,可知茶入药的历史悠久。

早在唐朝时期,药学家陈藏器就曾提出了“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观点,纵观各种医家典籍,其中提到茶的功效以及应用数不胜数,可想而知古人还是认为多饮用茶可以养生保健,由此可知,茶文化能在我国风靡数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3、药物代茶饮出现

除了以上两种药茶应用之外,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中,还发展除了另外一种药茶表现形式,就是药物代茶饮,即用药汤代替茶叶饮品作为日常饮品。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而在古代,药物代茶饮药茶文化的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将民间常见的中草药的叶、嫩芽等,用类似制茶的手法去制作,如宋朝时出现的槐芽茶方、皂荚芽茶方等,而清代太医院编修的《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也记载了普济药茶等数首药茶方,甚至清朝时茶疗之风盛行,药茶还被做成丸剂、散剂、冲剂等多种剂型方便外出携带,使用时用茶水送服即可。

药物代茶饮作为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的结晶,既继承了前代药茶文化的精髓,又在继承中将传统发扬光大,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

二、药茶的发展演变历史
从汉唐时期的初始萌芽,到宋元时期发展壮大,再到明清时期的成熟兴盛,随着古代人民对药茶认识的逐渐深入,中国药茶先后出现了药食同源、以茶入药、药物代茶方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药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崇新改异,发扬光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药茶文化。

1、汉至南北朝时期: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

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中药文化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了“以茶入药”的记载,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记载:“茶治便脓血,甚效。”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医药学家对于茶的认识不够深入,药茶仍出于“食药共用”的阶段,是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从汉朝至南北朝七百多年里,药茶文化发展缓慢,至隋唐之前,人们通常是将茶与姜、韭、芫荽等食物一起烹煮成茶汤,着便是当时的药茶了,这种药茶既可以养生保健,也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当时还曾有人将这种药茶方做成商品出售,在三国时期魏人张揖所撰写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除此之外,在很多当时的医籍里都记载了茶的功用,如《本草·木部》记载:“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再如《孺子方》中记载:“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苦荼、葱须煮,服之。”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从汉朝之南北朝时期,茶仍是处于“药食同源”时候,对于茶的功用人们只是有了初步认识,并未有深入了解。

2、隋唐宋元时期:药茶文化的繁荣时期

从隋唐至宋元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市井文化逐渐成为社会的流行文化,医药学家对于茶的功效认识逐渐深入,茶开始成为药方中的君药,“药茶”一词也首现于宋代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中的“药茶诸方”一则。这一时期是药茶的繁荣发展阶段,虽然这一时期已有代茶方的出现,但是以茶入药仍是这一时期药茶的主要表现形式。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随着人们对于茶的药用价值有了深入的了解,开始将茶作为一味药物使用,在现存的隋唐宋元时期的典籍里,有很多关于茶的药用价值的记载,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就对茶的治疗作用推崇不已,在他编写的《本草拾遗》中夸到:“诸药为诸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而陆羽的《茶经》中也提到了茶的药用价值:“茶之为用,味至寒……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而关于茶的入药最广为流传的应该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川芎茶调散,方中茶清为药引,可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至今仍是中医常用方剂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使用价值。

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随着官修医书的不断出现,药茶也作为中药的分支被单独记录起来,如宋代太医院官修的《和济局方》中就有关于药茶的专篇介绍,可见药茶文化在隋唐至宋元时期已经进入繁荣昌盛阶段,并且对明清时期的药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明清时期:药茶文化的成熟时期

明清时期,由于前朝的影响,茶疗之风盛行,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社会各阶层都乐意接受药茶这一种养生保健方式,而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药茶逐渐商品化、平民化、普及化,加上这一时期中医药开始进入总结阶段,药茶文化也随之进入成熟阶段,药物代茶饮在这一时期逐渐成为药茶的主流表现形式,而药茶的剂型也随之增多,出现了丸型、膏型、散型等。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随着祖国传统医学分科的日益专业化、精细化,药茶文化也随之有了改变,各类药茶处方也开始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如合适老年人服用的“三子养亲汤”,适宜妇人服用的“四物汤”等,药茶成为明清时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随着此时茶疗之风的广泛传播开来,大量行之有效的药物代茶饮方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午时茶、枸杞茶、姜茶、八宝茶、八仙茶、天中茶等,而这些代茶饮方还被记录进《随息居饮食谱》这一类生活记录用书中,言其可以“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而在曹雪芹先生所著的《红楼梦》梦中就有妙玉沏老君眉茶 为贾母治酒肉伤脾胃停食的记载。而《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书中记载慈禧热病咳嗽时曾饮用清热止咳代茶饮,光绪也常饮用药茶,如安神代茶饮、清肝聪耳代茶饮等。

从种种记载来看,药茶不仅出现在各种医籍和茶经中,还出现在了生活用书里,由此可知,在明清之际药茶文化的兴盛。从以茶为主,到茶药并重,再到以药替茶,药茶方剂的变化发展也说明了药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细谈我国古代药茶文化的演变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的药茶文化诞生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中,它的出现,是基于中国古人对于养生的需要以及古人对于茶文化的喜爱,随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的深入人心,使得古人发挥智慧将茶文化与药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联系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药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药茶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到了今天,随着治未病观念的逐渐普及,加上现代人因为饮食不调、起居无常,身体正气渐亏,身体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养生保健不再是中老年的专用词,年轻人中市场也很广大,而药茶具有的简便快捷、经济实惠的优点在年轻人保健市场中占据着优势地位,药茶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

#鹤壁身边事# 山城区后营村:杨家将屯兵之地

“雁门重镇秦汉雄,折戟久埋沙漠中。有石屹立分磥,云是杨家纪战功。”山城区后营村(2019年改名为后营社区)名字中的“营”字与赫赫有名的杨家将有关,相传,这里曾是杨家将的屯兵场。

“泰古石、大石槽、空心狮子九龙庙。后营三大古,谁来了都要数一数。”这是在后营村流传的顺口溜。村民世代口口相传下来的顺口溜说的正是后营村丰富的历史遗存。2015年,后营村被列入第三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村名由来与杨家将有关

“杨家将是忠烈的代表,杨家更是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家族!杨家将曾在我们这里屯兵!”2月3日,村民郭荣杰向记者介绍后营村概况时首先谈起了杨家将曾在此屯兵,他说,这是最令村民们骄傲的事。

相传,萧太后率领辽军入侵北宋,在杨邑寨(今鹤山区西杨邑村附近)扎营,北宋皇帝派杨家将率兵抵御辽军。杨家将作战时,曾在今鹤壁鹿楼一带屯兵,分别设立了前营和后营。“前营就是现在的小庄社区,主要在那里进行军事训练;我们这儿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在我们村设后营,主要是提供军需保障和安排将领家眷居住。”郭荣杰介绍,后营村的名字由此而来。

曾作为杨家将屯兵之地的这段历史,为后营村的历史带来厚重感,更成为村民们的美谈,大家对杨家将也就格外关注。“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是杨家的主要人物,杨家世代精忠报国的事迹,为后人传扬。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天下闻名。”郭荣杰向记者介绍,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

历史悠久的汤河

后营村因靠山靠水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风水宝地。该村属于浅丘陵地貌,地势西高东低,西依靠凤凰山,汤河和泗河在村东部交汇,形成“三面环水”之势。

汤河古称荡河,是卫河水系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牟山脚下的鹤山区鹤壁集镇孙圣沟村,全长73.3公里,在我市境内长21.17公里。公元569年,隋文帝在荡河源头附近设荡源县,县治所设在故县村(今山城区故县社区)。《大清一统志》记载:“荡水自河南汤阴北,东流至内黄县西南入卫河,本名荡水。”古时候,有很多温泉流入荡河,冬天河面不仅不结冰,还出现热气腾腾的景观,似热汤一般,荡河因而改名为汤河。

自古以来,有河的地方就有人居住,汤河曾世代养育着沿岸的居民。郭荣杰站在汤河畔回忆,原来的汤河水面宽阔、水质清澈,人们可以在汤河撑船,河水还能用来做饭,他小时候常和玩伴到汤河游泳、捉鱼虾。随着时间的推移,汤河水量减小,逐渐萎缩,只剩不到3米宽,潺潺的水流、长时间被河水冲刷而造型百态的石头及两岸随风摇曳的芦苇掩盖不住它的古老和沧桑。

后营村原有一座永济桥。据《汤阴县志》记载,在汤阴县城西的汤河上有座永济桥,说的就是后营村的永济桥。永济桥现已掩埋在路基下,仅存一通修桥古碑,古碑上刻有“清乾隆二十一年重修永济桥”字样。

古时晋豫官道曾让后营村繁华一时

“我们后营村在古时候非常繁华,就地开店做生意的人非常多。”郭荣杰介绍,后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古时村子坐落在豫晋两省之间的官道上,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这里人马来往频繁,出入豫晋路经此地的朝廷官员和商贾一般都会在此休息。

“往来的客商多,要在这儿住宿、吃饭,添置路上的必需品。”村民介绍,古时候,后营村的车马店、饭馆有十几家,一到晚上,每家车马店都住满了宾客,饭馆也是客满,十分热闹。

郭荣杰说,他儿时常听家中的长辈讲述晋豫官道为后营村带来的繁华。他说,当年车马店主要设在村西头,店家在山岗上挖窑洞作为牲口圈,因为住宿的宾客多,牲口圈里的马和骡子数都数不清。那时的车马店已实现了“人车分流”,车马从西门进东门出,既方便车马进出,也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到了晚上,车马店两个大门同时紧闭,保证货物安全。“我们这里车马店生意最好的张家和刘家,他们的店仅客房就有几十间,傍晚店里就客满了。”郭荣杰说,那时候汤河及泗河两岸风景秀丽,游客为避免天黑找不到地方投宿,都是下午两三点钟就到车马店投宿,之后再去河边游览,第二天才离开。

兴建于明代的郭家大院

郭姓是后营村的第一大姓。在后营村,说到历史古迹,人们首先提到的就是郭家大院。

郭家大院位于后营村东西大街中段路北,分为东院和西院,最早是郭家始祖郭林在明代修建的。据《郭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期,始祖郭林带着8个儿子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当时由于当地人烟稀少,郭家不仅在当地修建房舍,还圈占了大量土地,成为方圆几十里的首富。

郭荣杰介绍,郭家大院是始祖为迁民而兴建的。离开山西洪洞县之前,郭林的八个儿子均已成家,郭家在当地已是富甲一方。明朝初期,洪洞县的民众要迁至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为了了解所迁之地的情况,郭林则派大儿子到后营村进行实地考察。郭林的大儿子考察后发现,后营村水陆交通便捷,土地肥沃且地广人稀,郭林让大儿子带着资金到后营村大规模修建房屋、圈占土地。房屋建成后,郭林带着儿子们到后营村,大家看到气派的郭家大院后,非常满意。

郭荣杰说,当年,郭林给大儿子下达的修房要求是“越气派越好”。记者看到郭家大院整个建筑群像个城堡,四周由高约4米的砖墙围起,主院旁还有偏院,错落有致,几乎每座房屋的房檐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俗话说“河南人爱穿绸,山西人喜造楼”,山西人在建房造屋上是比较讲究的。郭家大院由高大的围墙将外界隔离的建筑方式正是山西建筑的特点,它具有封闭性和防御性。

“建造九门相照的大院耗时耗材,主家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我们村原来有两户大户人家也想盖九门相照的大院,但盖到一半就放弃了。”郭荣杰说,郭氏先祖在此扎根后家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愈发雄厚,不断扩建房屋,这才有了郭家大院现在的规模。据说,鼎盛时期的郭家曾在郭家大院里建了一座五层的望楼,不仅可以看到几里外的风景,还能防御土匪,后来由于家道中落,郭家后人拆楼卖砖度日,五层高楼被拆得只剩一间平房。

郭家大院的东院保存相对比较完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以明、清两代建筑风格为主。该院的门楼两侧均雕刻着精美的花朵图案,寓意花开富贵。村民回忆,门楼前曾有高高的台阶和一块上马石,如今,台阶和上马石均被道路覆盖。进入门楼,穿过长约5米的甬道,首先看到的是一面影壁。影壁的后面是郭家大院的第一进院。这处院子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布局紧凑、设计精巧。院子里有一座三层小楼是看家楼,家丁每晚轮流在楼上守夜,保卫家院安全。可惜的是,这座小楼目前的三楼已经坍塌。

郭家大院第二进院的堂屋为硬山顶式样,面阔五间,南侧带有回廊。这个小院的房屋多以四根木柱作为支撑,呈现出木制框架结构,这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在鹿楼一带比较罕见。遗憾的是,房屋已经坍塌,用来支撑的木柱还完好无损,这些木柱都比较粗壮,且粗细几乎相同,直径约50厘米。

郭荣杰介绍,郭家始祖在建房时用料考究,选用比较坚韧且粗细几乎一样的榆木代替石头作为房屋的支撑物,“大院有一处门楼上的横梁是一块厚约30厘米的榆木做成的,直到现在,那个门楼还完好无损。”记者随后顺木梯爬上大院一座房子的二楼,发现整座房子的主体支撑全是木料,木料上还雕刻着图案,木料之间靠榫卯衔接,记者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郭家大院的第三进院与第四进院相通,均由主楼和厢房组成。由于房屋众多,院落之间连接紧密,郭家大院里出现了一段宽约两米,长约百米的甬道。居民们称这段甬道为“郭家胡同”。站在这狭长的胡同中,前可以望见大院门楼,后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房子,记者有种身处“深宅大院”之中的感觉。

泰古石和大石槽传说

“泰古石、大石槽、空心狮子九龙庙。后营三大古,谁来了都要数一数。”在后营村流传的顺口溜中,关于泰古石和大石槽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相传,明朝初期,后营村有一个从山西迁来的姬姓地主,他山西的家中有一个可喂12匹马的大石槽,姬姓地主舍不得留在山西,但大石槽太重无法搬运,姬姓地主就到河边乞求河神帮忙运大石槽。河中的神龟听到姬姓地主的乞求后答应运送大石槽,但要求姬姓地主每天供奉一碗水。姬姓地主答应了神龟的要求,并按约定每天供奉一碗水。

有一天,姬姓地主在给神龟供奉水时不小心打翻了水碗,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村口发现了大石槽和渴死的神龟,大石槽从此就留在了村口,姬姓地主逢年过节就带家人前去祭拜神龟。时间久了,村民家有人遇到难事或是生病了,就到大石槽那里祭拜。后来,大石槽被损毁,现已无迹可寻。

泰古石是一块高约2米、3个人才能抱住的石头。有人说,它是神仙从泰山运来的,所以叫泰古石。也有人说,它是神仙从太湖运来的,是为了保佑当地风调雨顺的,所以又叫太湖石。“泰古石是圆锥形的,就像一个人坐在那儿,它很神奇,下雨的前几天,它周围就会非常潮湿,下过雨后的几天,它还会往外冒水。”郭荣杰说,他今年65岁,他记得小时候,每逢干旱天气,十里八村的乡亲就到泰古石前跪拜求雨。遗憾的是,泰古石现在已被掩埋在路基下。

九龙庙和龙王庙

后营村东有一座龙王庙。龙王庙是座古庙,但在多年前被大水冲毁,现在的龙王庙是村民几年前新建的。龙王庙前有两通古碑,分别刻有“清康熙五十年重修龙王庙碑记”“乾隆四十二年龙王庙重修碑记”字样。

后营村还有一座九龙庙,但已坍塌。居民回忆,九龙庙因庙顶有九个龙头而得名。九龙庙前还有两个石刻青石狮子,其中一只狮子胸前有一个大拇指粗的洞,大家都叫它空心狮子。“因为空心狮子比较少见,所以比较出名。古时候,外地客商住到车马店后的第一件事就来看空心狮子。”郭荣杰介绍,这两只狮子一只被毁,一只被扔到了古井里,那口古井现在在一户人家的地基下。

后营村的两座庙为何都与龙王有关?据说,这里的龙王和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的白龙有关。相传,白龙在前往白龙庙村的途中看到后营村风景秀丽,便决定在此休息一会儿,村民们为此修建了龙王庙和九龙庙。村民告诉记者,古时候九龙庙和龙王庙香火鼎盛,附近村庄的村民经常到龙王庙举行祭祀仪式。祭祀时,人们不仅带着贡品,还有一人盘坐在铡刀上,由两人抬着到庙门口进行祭祀表演,以祈求风调雨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鄂托克前旗办理亲子鉴定注意事项:①国家规定司法鉴定机构不能受理个人委托无创胎儿以及个人亲子鉴定,因此做私下了解的亲子鉴定一般是去基因公司、第三方鉴定机构做
  • 刚来的时候身体应该会很奇怪吧:明明该睡觉了你怎么在吃东西啊?我是一个不喜欢吃药的人 我生病都是靠扛过去 有人给我煮药我真的很感激 与她在一起收获很多 在这边上班
  • 作为一个很喜欢看舞台视频的人,小文的舞台直拍非常对我胃口,除了已经说过的几个经典直拍,他在表演堂吉诃德时对歌曲的理解和对细节的把控也非常戳我,出道九年依然能让我
  • 一路的风景如画,如同盛夏光年里的一粒闪烁的星辰✨,在我心底悄然绽放。我仰望星空,深深体悟到人生犹如星斗闪烁,每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定格在这盛夏光年。
  • 看完昨天的更新我心里有了一丝了解,作为一个剑痴,他的世界需要有对手(知己),能一起过招看透彼此,有他不能违背的师父,有很多他固守的传统! 这不就是《师父》里面的
  • 但是就是在我鼻子发酸的这一刻想写点什么,矫情也无所谓,以后看到会觉得这些文字很酸很尴尬也无所谓,只要能记录下现在的心情就好了。就一句轻飘飘的“跟你授权过你同意了
  • 但是实在过去太久了,我已经忘记她的名字了……当年拼命肝4v4和战场肝出来的三匹绝版魔导马到现在还在骑hhhh喝洗澡水的次数不多,一开始建号是龙娘,然后是猫男→人
  • 深刻世界观与角色成长《进击的巨人》的故事铺垫堪称巧妙,前几集的剧情不仅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危机感的世界,更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丰富的伏笔。这一美型角色的
  • 交往不久后他就提出发生关系,尽管你很为难,但还是答应了他,你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线去妥协,他只会觉得你好拿捏,而不是觉得你深情。往后要学着心狠一点,对伤害你的人无情
  • 也许这条路会艰难,但如果你拥有笑对人生的心态,你就有享受人生的能力。既然太阳也有黑点,那么,人生也免不了瑕疵,懂得努力锻造完美的人,便是智者。
  • 5.1之前我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没想到卖凉皮的第三天、我卖的凉皮就火了~我朋友也帮我宣传(真的超感谢大家对我的爱!)大家吃后都非常满意(当然也有不是很喜欢偏甜口的
  • 另一亮点为“大英图书馆·环游地球80天”特展,该展览以科幻巨匠儒勒·凡尔纳的同名著作《环游地球80天》为灵感源泉,采用独特的“旅游+阅读”模式,以情景再现和沉浸
  • 你继续寻找着自由与自我的答案,一丝记忆碎片,也在之后的邂逅中逐渐苏醒,重新发芽……“有的神明,住在你我的目光中。你望着她的背影,想起在一个模糊的梦境里,你也是
  • #利君药 卓越品质 孜孜追求# #利君健康 祝您早安# 【5种不适,马上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停止,以下5种反应可能是危险
  • 有过迷茫 有过幻想期盼过人生在梦醒时刻 辗转反侧孤守着晨昏我知道 你也会懂 你也会痛命运会伤人却依然 默默地扛 默默地忍无怨地牺牲我知道 你也盼望 你也渴求生活
  • #刘宇宁天行健# #刘宇宁卓不凡##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 ┏━━━ ꧁❦ ❦꧂ ꧁❦ ❦꧂ ━━━┓ ༄ ** ʚɞ
  • 美满就象一道光,除了让它照在你身上之外,有时也要让它照在他们身上。登山就是边走边爱,每走一步,就更爱生命,更爱以前生活中不经意的一切。
  • 以及为什么是薏米的团子请看微博认证ᖗ( ᐛ )ᖘ#扩列##找对象# 你好这儿韵子都,喜欢写文,打游戏,有的时候摸个鱼,虽然很渣x03年的,不是幼女了解一下!喜欢
  • #木全翔也[超话]#⏰#木全翔也清爽男孩# 【240510】めざましmedia官方X更新乃木坂46 1期生の高山一実さん原作の映画「 トラペジウム 」が本日公開
  • 德阳亲子鉴定入户采集机构的位置在何处?(2024亲子鉴定费用指南)##德阳亲子鉴定##德阳亲子鉴定多少钱##德阳亲子鉴定医院能做吗##四川亲子鉴定大概多少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