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 #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发生事故,该由谁承担责任?】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号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走高,有关于电池安全和辅助驾驶系统安全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作为新能源车企的典型代表“蔚小理”三家,也因一些事故导致质疑声不断。

有网友曝光,8月8日,一辆理想ONE在某高速路段以77公里/时的车速径直撞上一辆打着双闪且停在路边的工程车辆,事发时驾驶人开启了ACC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辅助功能。

8月10日,浙江宁波机场南路高架上,一辆小鹏P7汽车冲向了前方停在路上的故障车辆,导致一名黑衣男子身亡。驾驶人称事发时已经开启了LCC(车道居中辅助功能),但车辆并没有自动刹停。

8月14日,一辆零跑汽车在沈海高速温州萧江路段行驶过程中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有媒体报道,驾驶人自称在事故发生时开启了ACC自适应巡航。

目前对于事故与辅助驾驶系统的关联度尚无定论,车辆当时是否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也还未确定,但仍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事实上,对于多数网友而言,对这几起事故的讨论多少有几分“感同身受”的缘故。LCC、ACC等辅助驾驶功能,在近几年的多数车型上都有配置,车主日常驾驶中也经常使用这些功能。所以看到这些事故后,难免心存疑虑:辅助驾驶,真的不安全吗?

司机“失神”

通过梳理三起事故案件可以发现,三位驾驶人在事故发生前均自称开启了辅助驾驶系统,但在事故发生时,驾驶员不是双手脱离了方向盘,就是走神了。

对于8月8日事故,理想官方做出回应:“用户是开启了 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但用户一直处于脱手情况也就是没有握方向盘。此外这个事故时超出了2021款理想ONE的ADAS的工作范围(静止车辆)。”同时还称,“目前事故已经处理完成,用户认可发生事故的原因。”

8月11日,事件发酵后,小鹏汽车做出回应:“经核实,8月10日下午,宁波一车主驾驶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人员发生碰撞,发生人员伤亡。我们为本次事故中不幸离世的遇难者感到悲痛和惋惜。目前交警部门已经立案处理,门店已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协助处理。我们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持续跟进后续结果,并协助客户处理后续相关事宜。”

一段疑似事故中小鹏P7驾驶员的聊天截图显示,其在行驶中突遇道路前方车辆故障抛锚,前车车主(被撞人)站在故障车辆后,但辅助驾驶功能“没识别到”“没有预警”,自己“又刚好分神”,致其驾驶的车辆撞上前车及前车车主。

8月15日,零跑汽车回应称,涉事车辆的车型为零跑C11,被追尾车内一人伤势轻微。由于后台数据和用户的对话内容涉及隐私,授权流程还需要时间,因此事故原因等相关信息暂时不便披露。经确认,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前处于人为驾驶状态,并非开启ACC模式(自适应巡航控制)。

据媒体报道,肇事车主称,涉事车辆是买回一个月左右的新车,事故发生时自己开启了“自适应巡航”功能,正巧当时自己喝了口水,“发现跑偏了,立马拉回来已经来不及了”。

即便信息有限,仍不难看出这几起事故的共同点:驾驶人员都没有全神贯注,且对辅助驾驶功能的信赖程度较高,而在事后都表达了辅助驾驶系统并未能如预期般发挥功能。

尽管人为因素并不能排除,但网友仍对此争议不休。L2级辅助驾驶系统早已应用于多数车型上,为何仍未能及时识别障碍物并做出应急反应?几起事故都存在放松驾驶警惕的行为,应该由驾驶员负责,还是车企负责?

辅助“失灵”

近几年智能驾驶系统的不断升级,令人们对于无人驾驶的期待越来越高。但一个早已被抛出的话题,却至今仍无答案:当车辆的控制权被交给系统,发生事故后,责任应归于没有驾驶行为的驾驶员,还是生产制造车辆的企业?

近期理想与小鹏的事故,均是撞上了前方静止车辆。当辅助驾驶系统面对静止车辆,为何完全没有反应,也是被质疑的关键点。毕竟,几家新势力造车企业都曾反复宣传其在车辆智能方面的先进性。

从网传的聊天记录来看,小鹏P7车主称,以前也遇到过紧急情况,车辆是有预警的,但这次完全没有预警。

实际上,当下所有拥有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都会标配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目的是防止追尾,减轻碰撞。但问题在于,AEB生效的条件比较严苛——应对加塞容易失效,对静止物体容易失效,车速超过一定范围(通常是60km/h-80km/h)也可能失效。

8月10日涉事的小鹏P7搭载的是小鹏辅助驾驶XPILOT 2.5版本软件,包括LCC(车道居中辅助)、ACC(自适应巡航)和自动变道辅助等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依托视觉和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来感知外界,而毫米波雷达在速度过快的情况下,对静态物体的识别能力很弱。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表示:“目前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像青蛙的眼睛,对于动态物体判断还好,对于非标准的静态物体几乎无能。视觉在这个层面的进展几乎停滞,哪怕是动态,车辆以外的识别率也低于80%,千万别真当自动驾驶来使用。”

可以说,现有辅助驾驶系统大多数时候都在依靠单目摄像头加传统毫米波雷达两个“二维生物”认识世界——摄像头看不到深度,毫米波雷达测不到高度。但问题在于,现实是复杂的三维,辅助驾驶系统需要人类这一智慧的三维生物来兜底。

但在相关事故发生后,也很难真的让车企来背这个“锅”。

小鹏汽车用户手册中显示,LCC(车道居中辅助)是“一项舒适性辅助驾驶功能”,通过配置单目摄像头+前置毫米波雷达,辅助驾驶员控制方向盘,持续将车辆居中在当前车道,前提是在激活ACC(自适应巡航)功能后,LCC(车道居中辅助)才可使用,该功能属于最基本的L2级辅助驾驶范畴。

小鹏用户手册中ACC+LCC(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辅助)使用警告长达52条,列举了各种系统可能无法工作的场景,其中就包括可能无法响应静态障碍物。除此之外,也有小鹏汽车用户表示,车主首次培训时,小鹏汽车就指明ACC+LCC无法识别低速或静止的工程车/清扫车、横停的事故车、凸出的隔离带或者水泥墩等,需要车主立即接管车辆。

在特斯拉网站上,也清楚说明了主动巡航控制是个辅助功能,车主的手不能脱离方向盘,且注意力得一直放在驾驶上,准备迅速采取修正措施。

“就该情况而言,车企的确已经通过用户手册进行了风险提示,车主本应尽到注意的义务。 ”一名汽车行业资深律师坦言。

也有专家认为,辅助驾驶系统“失灵”问题可能不在静止上,而是在这些较为罕见的、低频出现的场景,比如高速路上有侧翻卡车,这种场景出现的频率太低了。在目前的技术框架下,瓶颈还是在罕见场景的数据量上,而不在于传感器。

总体而言,要绕过静态物体这个“致命杀手”,辅助驾驶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营销“失真”

在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事故中,让车企完全担责并不公平,但要说企业无辜,却更难令人信服。

无论官方如何定义,在销售终端,销售顾问对于辅助驾驶系统的解释往往更加宽泛,让只能实现部分自动化、离不开驾驶者参与的辅助驾驶功能,被消费者默认为“自动驾驶”。

销售人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言谈,很难说没有刻意引导。

“现实生活中,很少用户真的会在开车之前特意去看说明书,时刻牢记哪些工况才能开启功能。”一位拥有传统车型和新能源车型销售从业经验的销售顾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甚至于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用户将辅助驾驶功能有意无意当做自动驾驶使用乃至炫耀的行为并不鲜见。

新手司机张明(化名)在高速使用辅助驾驶系统后称,自己只敢在路上车辆较少的高速路上用,接电话,紧急回复个微信,吃东西喝水,还是很方便的。

而这种多数车主都会有的普遍想法,却是最需警惕的关键问题。“最可怕的不是驾驶员把辅助驾驶系统当成全自动驾驶,而是逐渐了解它的能力后,开始不由自主的放松警惕,也允许自己放松警惕,似乎从前对于辅助驾驶系统不信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然消失。”上述销售顾问表示。

另一方面,汽车厂商科技感十足的宣传也容易令用户对汽车智能化的理解存有偏差,出现巨大的信息断层。

辅助驾驶系统的全方位宣传的确增加了车主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期待值,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渐渐产生了“依赖”。但透支预期功能,往往会让用户对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抱有不合理期待。用户觉得可以走神,反正有摄像头监控、有各种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但实际上,系统仅仅是辅助驾驶而已,还远远不能实现替代功能。

“人工智能哪怕可以识别99.999%,但达不到100%。而往往出事就是那0.001%的不能识别。这是AI的局限性。”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99次成功,1次失败,或许就是致命的。

虽然现在的辅助驾驶功能很多都配合上驾驶员监控,保证司机在目视前方、手握方向盘、保持注意力,但事故的发生往往就在几秒之间,智能系统仍旧无法完美识别出人类的“分神”。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事故中涉及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的,人作为主要驾驶责任人的前提已经明确。

今年8月1日,中国首部自动驾驶法规在深圳开始实施。根据《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违法或者有责任的事故,由驾驶人承担违法和赔偿责任。若因汽车本身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完成规定赔偿后,可以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不过该法规适用的主体仍是测试车辆,而非乘用车、私家车。更何况,再完善的法律法规,也只能在事后明确责任,并不能消除事故。在智能汽车大行其道的当下,许多车主对于“辅助”二字的理解,似乎远远超过了其本身。

#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A股“果链”供应商扩容 iPhone 14蓄势待发 价格看涨的苹果会更香?】

导读:苹果一直不希望依赖特定零组件供应商,而是根据需要不断对供应商进行调整,积极吸纳更多可靠的供应商。

iPhone 14面世在即,又有新的供应商加入了苹果“朋友圈”。

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称,圣邦微电子(圣邦股份,300661.SZ)的组件已通过苹果质量认证,加入了苹果的供应商名单,将为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提供组件。

有专业人士指出,如果消息属实,今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有望使用圣邦微电子提供的电源管理芯片。

另一边,供应链上的企业也在为出货做准备,代工厂富士康、昌硕、达丰、日月光均在扩大招工,郑州富士康更是开出万元返工费的优厚条件,零部件供应商京东方、舜宇光学已开始生产。

苹果则在清库存、为新品预热,部分产品出现罕见打折,苹果官网显示,7月29日至8月1日期间,部分商品可享150-600元不等的优惠。

种种迹象表明,苹果正蓄势待发。不过,在本就疲软的消费电子市场,iPhone 14会是一针强心剂吗?市场行情变化对销量又会有何种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又会迎来什么样的变量?

果链“朋友圈”扩容

作为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的发言一直是果链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他近期发文称,中国大陆圣邦微电子(SG Micro)已通过苹果iPhone 14的品质验证,预计其电源管理IC产品(电池与电平转换器,Level shifter)将可用于iPhone 14产品。

他表示,这是圣邦产品首次用于苹果高阶产品,代表技术水准在消费性电子领域,可与全球领导企业竞争。

郭明錤也认为,圣邦取得高阶iPhone订单,不仅技术于消费性电子应用达一线厂商水准,也为未来进入车用与服务器等更高阶应用打开了空间。

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了解到,圣邦微电子主营业务是高性能、高品质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的设计和销售,产品全面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持续拓展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

近日,21世纪资本研究院就此事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圣邦股份,相关人员表示“公司致力于优质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对公司涉及到的客户企业以及非客户企业的相关消息不予置评”。

因为涉及到商业保密条款,上述表态可以说是果链企业针对相关业务的统一的“对外口径”。

此次苹果在新品发布前夕增加新的供应商,并不让市场意外。近年来,为了分散供应链风险,避免可能出现的零部件供应短缺以及提高零部件的性能质量,降低价格控制成本,苹果一直不希望依赖特定零组件供应商,而是根据需要不断对供应商进行调整,积极吸纳更多可靠的供应商。

本月初就传出京东方(000725.SZ)为苹果供货的消息,有机构称京东方OLED面板已经通过苹果iPhone 14认证,将为苹果iPhone 14提供6.1英寸OLED屏,数量为5000万块,约占总量的20%-25%。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供应链中的中国厂商数目也在逐步增多,数据统计显示,2016-2020年(不包括2019年)苹果公布的前200名核心供应商,中国企业分别为73家、85家、86家、96家。同时国内供应商打入苹果供应链的发展态势也愈加成熟,逐渐拓展至苹果Macbook、iPad、AirPods、Apple Watch等产品供应链,同时布局声学领域、无线充电、线性马达等领域。

供应链启动

各大果链供应商的备货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此前指出,富士康郑州厂区6月以来频繁发布招工信息,而大规模招工往往预示着苹果订单的饱和。进入7月,富士康仍在继续扩招,深圳和郑州两大生产基地均在招工,开出的条件也相当丰厚。

7月24日,富士康旗下负责苹果iPhone组装的业务部门iDPBG事业群发布消息称,今年生产高峰期已提前,郑州厂区自7月17日起,返费工最高达到1万元,小时工最高达到每小时28元。同时,富士康iDPBG事业群深圳厂区也在持续招工,奖金为每人528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周之前发布的公告显示,即自7月10日起面试iDPBG事业群郑州厂区的新员工能拿到的返费最高只有7000元。这意味着。仅隔一周,郑州富士康就将入职返费提高了3000元。

对万元招工及新一代iPhone生产计划等问题,富士康方面回应称,“不评论客户及产品相关信息”。

除富士康外,昌硕、达丰、日月光都在大量招人,在各家劳务中介的报价单上,苹果在上海的几家主要代工厂均排名居前。其中,昌硕及世硕均为和硕子公司,后者为继富士康之后,iPhone的第二大代工厂;达丰为苹果电脑代工厂广达的子公司。

除了代工厂商,不少果链供应商也已经动起来。

多家果链上市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步入传统旺季,从大客户的订单来看,今年与往年情况类似,并没有业内普遍出现的较大滑坡。蓝思科技(300433.SZ)、闻泰科技(600745.SH)等大陆果链供应商已经开启了大量招工模式。

有消息人士指出,京东方将在7月份提前投入生产,9月初就能开始批量出货,把OLED屏幕运往富士康等苹果代工厂手中。

为iPhone系列供应镜头的舜宇光学(02382.HK)表示,与“北美大客户”沟通进展顺利,开始初步参与到新手机订单中。

不过,面板、内存供应商情况却不太乐观。有消息称,今年苹果交货的时间,预计会从第三季度推迟至第四季度,原因是部分iPhone 14面板和内存供应商出现了供应问题。

其中,面板主要是因为LG Display在iPhone 14/iPhone 14 Max两款机型的屏幕面板上出了问题,供应链出现缺口,影响生产进度。短期内需要通过三星和京东方填补,目前供应问题不大,随着LG问题的解决,供应有望跟上。

内存方面,原定三星、海力士、美光为其内存供应商,但因美光和海力士的产品认证较晚,前期暂时只有三星可以供货,产能或将下降,最早可能要到2022年第四季度出货,拖慢了量产节奏。

郭明錤表示,部分iPhone 14面板和内存供应商出现了供应问题,但这对即将开始的大规模量产工作影响有限,因为其他供应商可以填补供应缺口。

无独有偶,就在7月28日,郭明錤又透露称,玉晶光电提供的一些相机镜头“存在涂层裂纹(膜裂)质量问题”,而Genius最多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来解决其镜片的涂层裂纹问题。苹果已经将大约1000万片镜头的订单从玉晶光电转移到大立光电,以避免iPhone 14生产出货出现重大延误。

iPhone 14高处亦胜寒?

在全球消费电子下行的大背景下,虽然市场逢“果”必动,但目前行情到底如何?iPhone 14会是市场的一针强心剂吗?

结合各方观点来看,苹果大量备货是出于对中国市场需求的乐观估计。虽然目前国内安卓厂商一片哀嚎,但面向高端市场的苹果却波及不大,相较低端产品更为“耐寒”。

7月初,郭明錤反驳了台积电已将iPhone 14芯片订单减少10%的报道,并认为苹果有希望维持最初的生产预期。他预测,苹果即将在秋季发布会推出的iPhone 14系列新机可能会比已经大受欢迎的iPhone 13系列更受市场青睐。

郭明錤称,以他对中国经销商、零售商和黄牛的最新调查结果来看,中国市场对iPhone 14的需求将明显高于iPhone 13,为此,他们还不得不为iPhone 14支付了有史以来最多的订金,以期能确保稳定供货。他透露,在国内市场上,iPhone 14的订金相比某些地区甚至足足翻了一倍,这在往年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iPhone在7月到8月的销量为这一点提供了佐证。由于每年苹果都是在9月将推出新机型,因此iPhone的销量通常会在7月至8月期间放缓,但据报道,今年7月的iPhone 13系列出货量比去年同期高出三分之一,这表明该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资深分析师Ivan Lam表示,预计苹果手机2023年销售量仍会较2022年小幅增长3%。而在整体消费者心态的变化中,苹果的受众群体受到影响可能是当中最小的。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官方罕见在新机尚未发布之前,为“市面最新产品”打折。苹果官网显示,7月29日至8月1日期间,部分商品可享150-600元不等的优惠。由于iPhone 14系列机型还未上市,苹果目前优惠的iPhone 13全系产品已经是市面上存在的“最新产品”。这对苹果来说实属少见,因为此前一般都是等新机上市之后再对旧款机型降价。

对于苹果此次的“罕见降价”,业界认为这可能与手机市场普遍表现低迷有关。根据Canalys最近的一份报告,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小米、OPPO、vivo和其他中国品牌的智能手机普遍经历了销量和出货量的下降。不过苹果却取得了17%的市场份额,实现同比增长3%。

在华为缺芯之下,苹果压低了价格,也进一步打开了高端产品市场。湘财证券称,由于iPhone尚有超过7亿的潜在换机用户,预计iPhone销量仍将小幅增长。受益于苹果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国内厂商在面板、整机组装等领域的供应份额均有望大幅提升,今年iPhone新机的创新也将为果链厂商带来增量需求。

不过iPhone 14 系列,苹果似乎不想再采取降价增量的策略。21世纪资本研究院此前报道,iPhone 14在国内的起售价将涨至6199元,1TB版iPhone 14 Pro Max则达到14000元以上。虽然当下大多数的爆料与信息说明,iPhone 14系列涨价势在必行,但从苹果历次的定价来看,还是比较谨慎的。

自iPhone 12起,苹果就采取了更为亲近消费者的定价策略,保证其基础款的价格能够被其主要的消费群体接受,从后续销量及苹果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来看,该策略无疑是非常成功的。Ivan Lam表示,“个人认为,苹果不会改变此前的定价策略,但因为成本上涨,可能会在pro或pro max等高配置版本上价格进一步上探,以维持利润水平。”

涨价是否为烟雾弹,消费者又是否愿意为苹果付出更高价格,还有待官方消息和市场反应。

【【津云调查】备战强降雨,他们闻“汛”而动!】
6月以来,我国极端天气频发,四川、湖北、河南等省市出现大到暴雨,山东多地还出现了局地特大暴雨。天津地处海河水系最下游,九河下梢之地,每到汛期,赶上上游洪水来袭,加上极端天气的降雨,再有渤海潮水的顶托,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和城市内涝积水问题,防汛压力可想而知。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天津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力以赴,闻“汛”而动!

  准备在先 雨中“冷暖”

  和平区南市街,地处天津老城区,这里有成片的老旧房屋,每逢强降雨,这里就会面临着积水和内涝的严峻考验。陈志民是一名军队转业干部,去年到南市街任武装部长,作为街道防汛抢险值班分队的负责人,每次预报有大雨的时候,他都会到街域内积水最严重的点位,安顿好防汛物资和设备。居住在治安大街8号的朱建平,是位独居老人,每逢特殊天气,街道和社区都会格外关注她的生活,担心下雨积水影响老人出门买菜,除了准备水泵,街里还买好了蔬菜和大米,送到朱建平家。

  蒙古路是每逢大雨必积水的严重点位,这一片共有12户,大雨前一般都会把群众转移到酒店居住。 陈志民告诉记者:“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扛在我们肩上。只要百姓有需要,我们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帮他们度过难关。”

  降雨造成积水,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这一点在河西区文静里居民心里,有一个大大的结。小区地面比门口的宾友道低十多厘米,排水管网老旧,而且是雨水、污水共用一个管道,一遇到强降雨,大伙就得蹚着臭水出门。居民对此反应强烈。老百姓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今年初,河西区对文静里社区的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离改造,更换新管道,垫高小区路面,汛期一到,社区又准备好了防汛物资,全力以赴备战降雨。 文静里社区党委书记 居委会主任 张博介绍说:“汛期来之前,我们就做了大量的准备,街里也给我们做了培训,进行了图上推演,只要有大雨,社区就是安排24小时值班,准备好抽水泵,街里也给配了450个沙袋。”

  观天测地 追云捕雨

  天气,影响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强对流天气到来之际,无论是防汛指挥部还是普通市民,都在关注着雨情。

  备战强降雨,各区、各部门闻汛而动,宁可十防九空,绝不失防万一。与此同时,在天津气象局,工作人员同样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

  如今,气象监测已从单纯的"站点监测"变为包含气象卫星遥感的全球监测,而气象预测已从经验预报发展到数值天气预报,这是基于数学与物理模式对大气状况进行分析,再使用超级计算机求解而得来的结论。

  王颖,天津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入汛以来的,她和团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她介绍说:“气象预报是概率,显示一种可能性,对外只能给出一个结论,但是我们能看到的结论可能有二三十条。”

  王颖和同事们每次最纠结的,就是降水会在哪里出现?而影响降水的关键是气象学中所说的低涡系统。低涡,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形成的重要天气系统。它依靠自身的旋转能够提供很强烈的上升运动,并且把周围的水汽不断地抽吸上来与冷空气凝结,进而形成降雨。

  6月26日,天津气象台预报中心充斥着紧张的气氛,因为影响此次天气的低涡系统,犹抱琵琶半遮面,还未现身。天津地域面积小,低涡系统若有一纬度的偏离,就存在下或不下的区别。王颖和同事们感到了不同寻常的压力,面对不可捉摸,行踪不定的低涡系统,不断滚动分析,与中央气象台以及全市各区气象台多轮会商,实时发布、更新气象快报,调整降水强度。而此时,窗外的天空已经阴云密布。

  直到当晚8点,降雨如期而至,王颖他们的工作更加忙碌,实时关注降雨实况,更新信息,发布预警。当人们渐渐睡去的时候,气象工作者依旧紧盯数据平台,生怕漏掉雷达图上哪怕一块小回波信息。

  闻“汛”而动 确保安全

  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市防办随即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各区各部门闻讯而动,加大人员、物资、设施设备的准备,全力保障城市安全度汛。天津市应急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张东方介绍说:“我们将预警和响应进行联动,应急响应的关口进行前置,为抢险救援预留足够的时间。

  7月3日,天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晚上7点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提醒各区做好防范。蓟州区罗庄子镇泥河村有塘坝,还有几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点位,是防汛重点。按照预案,赶在降雨前,塘坝水位已经降低,位于塘坝下游有59户、常住人口106人,村两委挨家挨户通知进行转移。

  到晚上10点,转移工作全部到位,11点多,雨势增强,蓟州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大暴雨,最大降雨量112.6毫米。为防止出现地质灾害,村“两委”、党员、志愿者排好班,在村庄四周,尤其是塘坝附近,来回巡查。这场降雨后,塘坝水位虽有上涨,但由于水库提前做了泄洪准备,水面高度一直没有超过预警水位。

  防汛抢险,贵在速度。预警信息发布后,天津迅速启动防洪应急响应,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每一处都严阵以待。针对中心城区排水,市区268座排水泵站也“全员上岗”,按照“一低两腾空”要求,启动初期雨水泵,提前降低雨水管道水位,最大限度提高泵站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同时降低全市二级河道水位。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绝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死角。在下沉地道、轨道交通、危陋房屋、建筑工地、学校医院、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港口码头等3800余个重点部位上天津各部门上下联动,织牢防汛网络,要把可能发生的灾情损失降至最低,确保安全度汛。
https://t.cn/A6auAfV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韩版时尚修身显瘦雪纺连衣裙】 韩版修身显瘦印花雪纺裙,精选优质雪纺面料,高品质做工,简约时尚,优雅大方,修身显瘦,垂顺飘逸,实力减龄,尽显迷人魅力,适合任何场
  • #伦敦转租# 英国伦敦转租 转租公寓:Lslington Residence-Londonist 转租房型:Silver ensuit (7 room mate
  • 进行检修中的“联合轻型战术车辆”(JLTV),图中可见JLTV的TAK-4i独立悬架系统与盘式制动器,由美国陆军第59军械旅第16军械营进行维护,第16军械营的
  • #一品威客[超话]##一品威客网#【玖柒开发】 服务推荐:社交类APP开发 服务分类:行业软件开发 > 通讯通信软件 价格:¥49800 元/起 PS:玖柒开
  • 日前,GBASE南大通用分析型集群数据库GBase 8a MPP Cluster集群数据库与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H系列服务器完成兼容性适配。经南大通用与中
  • 很懂90后的代步车,灵活好开,2.88万起,还很适合潮创 一般来说,适合潮创的车型多以油车为主,比如本田飞度就是潮创界的“灵魂人物”,很多赛车手、玩车达人甚至
  • 印尼林业部允许原木出口 此外,允许木材出口将创造竞争,从而为当地的木材生产商带来更好的价格,这将使种植园主投资于更先进的管理和收割系统以提高生产力。 然而
  • 大家好,我叫李丹,女,34岁,离异有一子戴子棋现12岁,成绩特别好。我家住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沿江路015号,天有不测风云,原来幸福美满的家庭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
  • 肖战节日快乐哈 本 肖战粉丝小飞侠 觉得 肖战图片 好帅![米奇比心] 但是比起肖战路透图,我还是觉得 肖战工作室 发的图更清晰,更适合做 肖战壁纸! 肖战
  • #历史[超话]#中国十大古典乐曲指哪些? 第一,《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一首古琴曲,其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首著名的
  • #曺柔理[超话]#✨#曺柔理反转魅力# 『210829』◆柔理官推更新 조유리 (JO YURI) | Official Channel Open! ﹍﹍﹍
  •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心斋随笔》第26章 文 / 乐樵山人 —————————————————————————— 【1】臣报君恩子报亲 明朝杨椒
  • #海外甄选# Galerie Zacke拥有39年的历史,是奥地利同类型里最大的专业拍行之一,享有国际声誉。Galerie Zacke | 中国艺术品集珍专场登
  • “Read 15-year old art magazines,” she advised, because the life-cycle of a trend
  • #张国荣[超话]#[给你小心心]#张国荣0912生日快乐# 张国荣和朋友合照 p1和谷村新司(《共同渡过》原曲《花》原唱与曲作者),想歪个楼说合影中间那位五木
  • 英国春季开学专业盘点 埃克塞特大学 #英国留学##留学申请季# 开放春季入学的专业: 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  MSc Bus
  • 气象台9月2日16时发布未来72小时天气预报: #贵州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贵阳: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多云 21到30℃,后天多云 20到29℃,5日多云
  •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举行】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3日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109名为国战斗牺牲在异
  • 究其高加林和黄亚萍自私的,巧珍和克南是一种人,他们无私且认的清自己。 巧珍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在那个年代却活的如此通透,有机会追求爱情的时候她大胆的追求,不
  • 7⃣️8⃣️/盒 现货 丽德姿3代美蒂优补水面膜![微笑]真的超赞,满满的精华,气味清香,面膜纸服帖,总之,喜欢[调皮]丽得姿美帝优面膜LEADERS第三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