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佛源老和尚: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大家要好好发心用功,不是开玩笑的。过去祖师讲“一念万年”,一个念头放在那个地方就不动,坐在那里也不动。丹田祖师坐穿了几个蒲垫,这个容易吗?有的人当了几天和尚就不当了,读了几天书就自以为是,那还差得远呢!现在的人可以活到七八十岁,寿命长啊!虚云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五十多岁悟道。悟道以后就没有休息过,更加勇猛精进。这里讲经,那里说法,这里修庙,那里开戒,大慈大悲弘法利生,给自己培福报消业障。
古人讲“发心是道场”,你发什么心呢?要发好心,不要发坏心,不要发懒心,不要发嗔心。“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同打雷一样。不过有打雷的精神也好,雷一打,天上的云就散掉了。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嗔心一起,无明火就来了,什么都是障碍。
昨天我讲敲钳棰,钳棰是人天眼目,是有护法的。我们过堂吃饭,筷子要轻轻的,碗要轻轻的。搞得叮叮当当、叮叮当当,护法神都不答应你,也不护你的法,等你吃了东西,不消化,肚子痛,或者是有毒的。那达摩祖师饭里下的是毒,他能够消,他有那本事,有那个护法神保护他。如果给你下毒药,你能化得了?你的碗筷叮叮当当作响,护法神不理你的。一条戒有很多个护法神护你,你要好好地持戒,把戒持好。
在终南山的那个道宣律师,我去看过那个地方,道宣律师的道场很小。他那天晚上踩空跌下去了,有个护法神把他扶起来,好高好大。他问:“你是哪位?”“我姓韦。”那是韦陀天将,韦陀菩萨,所以他有护法神。

而沩山呢?沩山祖师是天人送供啊!一到中午十二点钟以前,天人就来给他送供养,沩山山上现在还有天人送供的台子在那里。

这些祖师都是有天龙护法的。你看那些降龙伏虎的,要有慈悲心,戒律持得好,有道德,他就能降龙伏虎。你没有道德,能降龙伏虎吗?你断淫欲心就可以降龙。

当年六祖在南华寺,那个地方背后是龙潭,有龙在那里兴风作浪。六祖菩萨就跟那个龙讲:“你只能变大的,不能变小的?”它真的就变小了,你看那个龙有没有本事,有没有神力呢?六祖菩萨讲:“你敢不敢到我钵子里面来?”那个龙就游到他的钵子里面去了,一下子就被装进去,不能动了!你看六祖菩萨他有这本事,能降龙!

戒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脱。入菩萨道,三无漏学为根本。
学佛千万不要被虚妄的名闻利养迷著。佛法亦有法运,虽衰不会灭亡,因末法有一万年之法运,现在只过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枢纽。

戒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佛的生活记录就是戒律。在行为上以戒律为标准,在思想上以经论为标准。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受戒容易,守戒难。持戒必须有智慧,如无智慧无法持戒,亦守不住;又戒生定、定生慧,相资相成。内有烦恼,外有诱惑,降伏烦恼需要智慧,俗语说:没有理智,控制不了感情。戒有二种,一为止持,一为作持。如五戒之规定均为不应作,为止持,属自利;作持是必须要作,属利他。例如,受菩萨戒之后,路遇病人必须为其安置照顾,不管即犯戒,谓之作持。

学佛人应常作如此想:佛制定的戒律是为我一个人制定的,不是拿它量旁人。信心清净就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此即禅宗的明心见性,故大乘学人的下手处即是破四相。学佛就要学吃亏,学上当,此种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如对初学佛的人讲这种话,一定把他讲跑了,但是对老修行应说真实话。
由初学佛到等觉菩萨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后就不要持戒了,因为佛的行为就是戒律。

正助双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无论修那一法门,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帮助成就。

八万四千法门均修定,净土得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离开戒不成,戒帮助得定。止持是断绝作恶的增上缘,作持是历事练心。

佛对于众生了解得太深刻,教导我们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心常在定中保持清净心,失去清净心所修的均为痴福。除非为了度众生,否则以不接触繁华世界为上策。

学佛之后看到某人能说不能行,就要批评他而造口业,是三途之因。有人受了戒之后,天天看人家的行为是否如法;如看到旁人犯戒就失却恭敬心,反而更增加自己造业的机会,还不如不受戒。须知戒律是律自己的,管自己不要管旁人。佛规定在家人不准看出家人的戒律,其原因在此。
毁谤出家人罪很重。出家人不管其持戒或破戒,只要对他恭敬,就如同恭敬三世诸佛,若毁谤他则罪孽深重。至于破戒僧,因行为不检而招致众生毁谤三宝之因缘,他自己将来作堕落之因,是他自己的事,与众生不发生关系。故古诗有云:其人戒定虽羸弱,善能说法度众生;若能供养此人者,胜于供养十方佛。

劝人学佛则可,劝人受戒则不可,要由其自己发心受戒才有效,否则碍于情面,勉强受戒,受而不能持,反而害他。同一理由,有人不能吃素,亦不要劝其吃素,否则因怕吃素而佛也不学了;可先劝其不杀生而吃三净肉。对于已经受戒之人,可以劝其戒持清净。

学佛是自己学佛,不必看人家学佛的精进程度如何,人家学与不学与自己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据经典批评人家,只有自己造口业,对于自己毫无好处。如果机缘成熟,一说即能改过迁善,不妨倒予以规劝,否则还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比较好。

很多次所遇难处之时,总被一些好心人以过来之姿规劝“买包槟榔吧”“搞包烟就好了”“塞条软蒂子”“弄点土特产”“再不济去老家拜会下老母亲?”...一碰到这些个问题,听者连块遮羞布都来不及蒙,送礼的面儿似乎要比受理的不知轻贱到多少倍,仅是想想,都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至于践行嘛,还是让老油条们代劳吧

把戒持好,自然有护法神护你

佛源老和尚

过去祖师讲“一念万年”,一个念头放在那个地方就不动,坐在那里也不动。丹田祖师坐穿了几个蒲垫,这个容易吗?有的人当了几天和尚就不当了,读了几天书就自以为是,那还差得远呢!现在的人可以活到七八十岁,寿命长啊!虚云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五十多岁悟道。悟道以后就没有休息过,更加勇猛精进。这里讲经,那里说法,这里修庙,那里开戒,大慈大悲弘法利生,给自己培福报消业障。

古人讲“发心是道场”,你发什么心呢?要发好心,不要发坏心,不要发懒心,不要发嗔心。“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同打雷一样。不过有打雷的精神也好,雷一打,天上的云就散掉了。我们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嗔心一起,无明火就来了,什么都是障碍。

昨天我讲敲钳棰,钳棰是人天眼目,是有护法的。我们过堂吃饭,筷子要轻轻的,碗要轻轻的。搞得叮叮当当、叮叮当当,护法神都不答应你,也不护你的法,一条戒有很多个护法神护你,你要好好地持戒,把戒持好。

在终南山的那个道宣律师,我去看过那个地方,道宣律师的道场很小。他那天晚上踩空跌下去了,有个护法神把他扶起来,好高好大。他问:“你是哪位?”“我姓韦。”那是韦陀天将,韦陀菩萨,所以他有护法神。而沩山呢?沩山祖师是天人送供啊!一到中午十二点钟以前,天人就来给他送供养,沩山山上现在还有天人送供的台子在那里。

这些祖师都是有天龙护法的。你看那些降龙伏虎的,要有慈悲心,戒律持得好,有道德,他就能降龙伏虎。你没有道德,能降龙伏虎吗?你断淫欲心就可以降龙。

当年六祖在南华寺,那个地方背后是龙潭,有龙在那里兴风作浪。六祖菩萨就跟那个龙讲:“你只能变大的,不能变小的?”它真的就变小了,你看那个龙有没有本事,有没有神力呢?六祖菩萨讲:“你敢不敢到我钵子里面来?”那个龙就游到他的钵子里面去了,一下子就被装进去,不能动了!你看六祖菩萨他有这本事,能降龙!

戒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脱。入菩萨道,三无漏学为根本。

学佛千万不要被虚妄的名闻利养迷著。佛法亦有法运,虽衰不会灭亡,因末法有一万年之法运,现在只过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枢纽。

戒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佛的生活记录就是戒律。在行为上以戒律为标准,在思想上以经论为标准。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受戒容易,守戒难。持戒必须有智慧,如无智慧无法持戒,亦守不住;又戒生定、定生慧,相资相成。内有烦恼,外有诱惑,降伏烦恼需要智慧,俗语说:没有理智,控制不了感情。戒有二种,一为止持,一为作持。如五戒之规定均为不应作,为止持,属自利;作持是必须要作,属利他。例如,受菩萨戒之后,路遇病人必须为其安置照顾,不管即犯戒,谓之作持。
  
学佛人应常作如此想:佛制定的戒律是为我一个人制定的,不是拿它量旁人。信心清净就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此即禅宗的明心见性,故大乘学人的下手处即是破四相。学佛就要学吃亏,学上当,此种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如对初学佛的人讲这种话,一定把他讲跑了,但是对老修行应说真实话。
  
由初学佛到等觉菩萨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后就不要持戒了,因为佛的行为就是戒律。
  
正助双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无论修那一法门,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帮助成就。八万四千法门均修定,净土得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离开戒不成,戒帮助得定。止持是断绝作恶的增上缘,作持是历事练心。佛对于众生了解得太深刻,教导我们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心常在定中保持清净心,失去清净心所修的均为痴福。除非为了度众生,否则以不接触繁华世界为上策。
  
学佛之后看到某人能说不能行,就要批评他而造口业,是三途之因。有人受了戒之后,天天看人家的行为是否如法;如看到旁人犯戒就失却恭敬心,反而更增加自己造业的机会,还不如不受戒。须知戒律是律自己的,管自己不要管旁人。佛规定在家人不准看出家人的戒律,其原因在此。
  
毁谤出家人罪很重。出家人不管其持戒或破戒,只要对他恭敬,就如同恭敬三世诸佛,若毁谤他则罪孽深重。至于破戒僧,因行为不检而招致众生毁谤三宝之因缘,他自己将来作堕落之因,是他自己的事,与众生不发生关系。故古诗有云:
其人戒定虽羸弱,善能说法度众生;
若能供养此人者,胜于供养十方佛。
  
劝人学佛则可,劝人受戒则不可,要由其自己发心受戒才有效,否则碍于情面,勉强受戒,受而不能持,反而害他。同一理由,有人不能吃素,亦不要劝其吃素,否则因怕吃素而佛也不学了;可先劝其不杀生而吃三净肉。对于已经受戒之人,可以劝其戒持清净。
  
学佛是自己学佛,不必看人家学佛的精进程度如何,人家学与不学与自己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据经典批评人家,只有自己造口业,对于自己毫无好处。如果机缘成熟,一说即能改过迁善,不妨倒予以规劝,否则还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比较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佛教[超话]#轉發法鼓山傳燈院在男女關係中,有愛、有恨,就算是愛的時候,為對方無條件犧牲的人,都不見得是真正地為了對方著想,反而是一種「投資」;也就是說,以自
  • 蒙城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蔡文光宣布:“2020年全国健步走大联动(蒙城分会场)中老年人健步走活动开始! 蒙城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蔡文光宣布:“2020
  • 我第一天幼儿园午饭后呕吐,带回家后吃水、药、奶、粥都呕吐达十多次,夜晚睡觉不下十次说想呕。【水压低,吃水难 | 南棵绿荫小区多户居民假期过得挺闹心】#冰城身边事
  • #信用阳光##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超话]#[抱一抱]#每日一善# [嘻嘻]#阳光信用# 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
  • 【香港中文大学“港毒”海报事件】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名叫斯宾塞拉波内的毕业生,其在社交网站上说了一句“共产主义会胜利”的话,还贴上了在了军校的学员制服照片[good
  • 这个世上有许多事情也是说不清的,不管你怎么看,都得交给内心检验,内心能让一切说真话!#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电影]#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谈一谈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我
  • 在提这类条件的人,我相信是走投无路了才会决定重新换老师的,因为有些人不尝到痛,是不可能知道悔改的,才会知道我在以往文章中给的提示和分析是有道理的。在我的通讯录里
  • 多少人在错误的时空,遇见对的人,那一场华丽的邂逅,注定要湮灭在山长水远的距离里。独坐一隅,在红尘深处诉说着昨天的故事,在时光的素笺上走笔,依然将你放在心上。
  • 我回想起我人生中很多沮丧都是因为太急切地想要抽卡了,看到别人抽我也想抽,想从非入欧,最好单抽就出,然后意气风发地继续玩。但确切地说,这世上大部分事情都不是这样的
  • 立体感:通过光影关系的塑造来开黑白灰来表现,暗部切忌死黑!空间感:就是表现画面的空间,哪些需要仔细刻画(比如鼻子、近处的眼睛)哪些需要虚化(如后边的头发)。 以
  • 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阳光信用#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 难乎!
  • 呱呱坠地的地方おぎゃあと生まれるところ我们无权选择什么的私たちは何かを選ぶ権利がありません只是思虑过度罢了思い過ごしただけです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実はそうではないで
  • #数字能量学知运识人[超话]#首先不可用的手机号码组合有2189,1246,6971,9632,4817,8423,3798,7364等!当你的号码中有这些磁场
  • 但是当你做的事情是你自己喜欢的,真的不会觉得累,虽然我每天都是在重复得做相同的事情,但我遇到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每天都是激情满满的!我不拜金,但我很现实我清楚的
  • 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成熟的麦子
  • 我的肖战先生,愿世界温柔待你,愿岁月静好如初,愿你身后总有力量,愿你身前常有太阳,愿你向前繁华似锦,愿你劫后涅槃重生,愿一切好运都给予你[心]世界的模样,取决于
  • 下载地址 #良辰好景知几何[超话]# 哈哈哈哈哈哈再看七姨这一句“好大的一只呆鹅飞过”也是很好笑的,三哥看妹妹都看呆了被七姨出声还吓一跳,不承认自己是只呆鹅,我
  • 在全市,“1%工作法”催生10个工作专班,今年已累计为企业减税30亿元,盘活存量低效用地3300余亩;政企“畅聊早餐会”举办14场, 50多位企业家与市委市政府
  • 可能吧,人都在变,可我们却喜欢在原地等不会回头的人记住,什么都没有了的时候,想想自己,我还有自己啊靠啊当时看少年梦游记没注意这句话 刚看到这几句话想到他受过的恶
  • 长春雅格电器实体店,我的名字叫☞雅格☜我不能给您最低的价格,但我能给您最高的品质;我宁可为价格解释一阵子,也不愿为质量道歉一辈子!我的名字叫☞雅格☜我不能给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