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二期诗经诵读2首

1、式微
佚名 〔先秦〕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注释
式:作语助词。
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
微:非。
微君:如果不是你们。
故:原因,缘故。
中露:露中,在露水中。倒文以协韵。
躬:身体。一说通“穷”,困穷。

鉴赏

  关于此诗主旨,《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刘向《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二说均牵强附会,因为无论是实指黎侯或黎庄妇人,都缺乏史实佐证。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从此诗所用韵脚分析,前章用微韵、鱼韵,后章为微韵、侵韵,这些韵部都较适合表达哀怨沉痛的情绪。诗人的随情用韵,使诗情藉着韵脚所体现的感情基调获得了充分的强调。所以方玉润评此诗云:“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未许粗心人卤莽读过。”(《诗经原始》)

  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所以“式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孟浩然“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贯休“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别杜将军》)等等,由此也可见出此诗对后世的影响。

创作背景

  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首《式微》即是深刻的反应了社会现实的诗歌。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

2、子衿
佚名 〔先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
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几个月那么长!

注释
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服的胸前部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sì)音:保持音信。嗣:接续,继续。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iāo,一说读t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赏析

  《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 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新一年,这些特殊天象值得期待

  2021年已经过去,这一年红月亮、月掩金星、火星合月等天象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新的一年,又有哪些精彩的特殊天象等待着我们?

  所谓特殊天象,指的是日食、月食、行星合月、行星相合、流星雨等不常见的天文现象。正是这些特殊的天象奇观,装点了2022年的星空舞台,让我们甘愿在傍晚或深夜静静守候,只为一睹其风采。

  做好防护来看月食、日食

  2022年,从全球范围来看,将会发生两次月食、两次日食,两次月食都是月全食,分别发生在5月16日和11月8日。在我们国家只能看到11月8日的月全食。

  5月16日的月全食,在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部分地区、亚洲极西部可以看到。我国看不到这次月全食,因为它正好发生在我国的白天,月亮在地平线以下。月食开始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0时27分,月全食开始的时间则是11时29分,月全食结束于12时53分,整个月食将于13时55分结束,持续时间接近3个半小时,其中全食时间持续将近一个半小时,最大食分1.41。

  从全球范围来看,11月8日的月全食在北美洲、南美洲西部、亚洲东部、大洋洲地区可见。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整个月食的全过程,中部、西部地区可见带食月出。这次月全食初亏的时间是在17时09分,食既(即月全食开始)在18时16分,食甚(即月亮进入地球影子最深的时候)在19时,生光(即月全食结束)在19时41分,复圆在20时49分。月食将持续3小时40分钟,月全食过程将近一个半小时,最大食分1.36。值得一提的是,在月全食期间我国还可以看到月掩天王星(即月亮遮挡住天王星)的罕见天文现象。

  2022年的两次日食都是日偏食。第一次发生在北京时间5月1日凌晨,最大食分0.64,在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等地区可见,我国完全看不到这次日偏食。

  第二次日食发生在10月25日,欧洲、非洲东北部、亚洲西部可见,最大食分0.862。我国西部的新疆、西藏等地可见太阳带食而落,也就是日食还没有结束,太阳就落山了。而我国其他地方则完全看不到此次日食。

  通过肉眼就可以观测日食,但一定要做好眼睛的防护措施,也可以用照相机或望远镜拍摄、观测日食,不过在拍摄时镜头和望远镜前一定要加装减光装置。

  行星们的偶尔“相聚”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大部分时间都湮没在太阳的光芒中,是五大行星中最难被观测到的。从地球上观测,它总是出现在太阳附近,在太阳两侧来回摆动,最大不会超过28度。

  天体运行在太阳东边,达到最大角度时叫作东大距,在太阳西边角度达到最大时就是西大距。

  2022年,水星有4次东大距,3次西大距。东大距分别发生在1月7日、4月29日、8月27日和12月21日;西大距分别发生在2月17日、6月16日、10月9日。今年观测水星条件最佳的时机是4月29日的水星东大距,其次是10月9日的水星西大距。

  金星是夜晚中除了月亮之外最为明亮的天体。金星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时叫长庚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低空叫启明星。2022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金星都是启明星,到年底才会变成长庚星。1月9日金星下合(即金星从地球和太阳中间经过)后,运行到太阳东边,1月下旬天亮前开始出现在东方偏南的低空,以后高度日渐增高,观测条件逐渐变好。3月20日金星西大距,与太阳的最大角距离为47度,亮度约-4.4等,非常有利于观测。

  对于火星、木星、土星这3个在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即外行星),最值得关注的是它们什么时候冲日(指某一外行星于绕日公转的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的状态,且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外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因为冲日阶段是观测它们的最佳时期,届时它们亮度最亮,距离地球最近。今年火星将于12月8日冲日,木星9月27日冲日,土星冲日的时间则为8月15日。

  五大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速度有快有慢,有时会有几颗行星难得地聚集在天空中一个不大的范围内,是给它们合影的好机会。

  3月底到4月初,金星、火星、土星会有一次距离较近的“相聚”,最近时它们聚集在5度—6度的范围内,天亮前出现在东方偏南的低空。3月28日和29日,一轮残月来到它们附近不远处,形成金星、火星、土星的三星合月。

  4月中下旬,金星、火星、土星之间的距离已逐渐拉开,而木星则在慢慢向它们靠近,最终在4月20日前后天亮前,在东方低空沿着黄道一字排开,几乎等距离地分布在30多度的范围内,木星在左侧,高度最低,土星最靠右,高度最高,中间是金星和火星。4月25日—28日,一轮残月会加入它们的队列,同现夜空,只缺少了难得一见的水星。

  今年“最大最圆”的月亮,也就是所谓的超级月亮,将出现在7月14日凌晨。当天满月时间在3时左右,而月亮掠过近地点的时间在7月13日17时,相差约10个小时。这之前的一次满月出现在6月14日20时左右,经过近地点的时间在满月之后的6月15日7时,与满月时间相差约11个小时,也是一次超级月亮。

  天象剧场流星雨第一个登场

  每年第一个登上星空舞台的重要天象就是象限仪流星雨,它是北半球每年三大流星雨之一,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能达到120颗左右。象限仪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牧夫座、天龙座和武仙座的交界处,由于辐射点比较靠北,对于北京以北的地区来说,辐射点整夜都在地平线以上。只不过天刚黑时,辐射点位置很低,接近北方地平线,天亮前才会升得足够高,所以比较适合后半夜观测。

  象限仪流星雨的特点是极大期的持续时间很短,最长不超过几个小时,之前和之后的流量都较小,有时候极大还会出现在白天,加之流星雨的预报很难特别精准,还要避免月光的影响,因此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冬夜,人们不太有机会看到这个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另外两场较大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活动时间从7月17日到8月24日,持续一个多月,一般每年在8月13日前后,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达到极大,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可以达到100颗以上。今年英仙座流星雨预报的极大期正好赶上满月,强烈的月光会对观测产生严重影响,不太适合观测。

  今年,双子座流星雨预报的极大时间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为150颗左右。此时距离满月刚刚过去6天,天黑后大约4个小时月亮就会升起,月亮会严重影响午夜以后的观测。不过,预报的流星雨极大时月亮还在地平线以下,观测不受影响。只是在12月中旬,双子座天黑后不久就从东方偏北的地平线上升起,到月亮升起时,辐射点的高度还不会太高。

  今年还有几场中等流量的流星雨,包括4月23日迎来极大的天琴座流星雨、5月6日的宝瓶座η流星雨以及10月21日前后的猎户座流星雨,虽然流量不能和三大流星雨相提并论,但也值得期待。(作者系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

  来源:科技日报

#今日长三角# 新一年,这些特殊天象值得期待

2021年已经过去,这一年红月亮、月掩金星、火星合月等天象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新的一年,又有哪些精彩的特殊天象等待着我们?

  所谓特殊天象,指的是日食、月食、行星合月、行星相合、流星雨等不常见的天文现象。正是这些特殊的天象奇观,装点了2022年的星空舞台,让我们甘愿在傍晚或深夜静静守候,只为一睹其风采。

  做好防护来看月食、日食

  2022年,从全球范围来看,将会发生两次月食、两次日食,两次月食都是月全食,分别发生在5月16日和11月8日。在我们国家只能看到11月8日的月全食。

  5月16日的月全食,在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部分地区、亚洲极西部可以看到。我国看不到这次月全食,因为它正好发生在我国的白天,月亮在地平线以下。月食开始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0时27分,月全食开始的时间则是11时29分,月全食结束于12时53分,整个月食将于13时55分结束,持续时间接近3个半小时,其中全食时间持续将近一个半小时,最大食分1.41。

  从全球范围来看,11月8日的月全食在北美洲、南美洲西部、亚洲东部、大洋洲地区可见。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整个月食的全过程,中部、西部地区可见带食月出。这次月全食初亏的时间是在17时09分,食既(即月全食开始)在18时16分,食甚(即月亮进入地球影子最深的时候)在19时,生光(即月全食结束)在19时41分,复圆在20时49分。月食将持续3小时40分钟,月全食过程将近一个半小时,最大食分1.36。值得一提的是,在月全食期间我国还可以看到月掩天王星(即月亮遮挡住天王星)的罕见天文现象。

  2022年的两次日食都是日偏食。第一次发生在北京时间5月1日凌晨,最大食分0.64,在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等地区可见,我国完全看不到这次日偏食。

  第二次日食发生在10月25日,欧洲、非洲东北部、亚洲西部可见,最大食分0.862。我国西部的新疆、西藏等地可见太阳带食而落,也就是日食还没有结束,太阳就落山了。而我国其他地方则完全看不到此次日食。

  通过肉眼就可以观测日食,但一定要做好眼睛的防护措施,也可以用照相机或望远镜拍摄、观测日食,不过在拍摄时镜头和望远镜前一定要加装减光装置。

  行星们的偶尔“相聚”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大部分时间都湮没在太阳的光芒中,是五大行星中最难被观测到的。从地球上观测,它总是出现在太阳附近,在太阳两侧来回摆动,最大不会超过28度。

  天体运行在太阳东边,达到最大角度时叫作东大距,在太阳西边角度达到最大时就是西大距。

  2022年,水星有4次东大距,3次西大距。东大距分别发生在1月7日、4月29日、8月27日和12月21日;西大距分别发生在2月17日、6月16日、10月9日。今年观测水星条件最佳的时机是4月29日的水星东大距,其次是10月9日的水星西大距。

  金星是夜晚中除了月亮之外最为明亮的天体。金星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时叫长庚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低空叫启明星。2022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金星都是启明星,到年底才会变成长庚星。1月9日金星下合(即金星从地球和太阳中间经过)后,运行到太阳东边,1月下旬天亮前开始出现在东方偏南的低空,以后高度日渐增高,观测条件逐渐变好。3月20日金星西大距,与太阳的最大角距离为47度,亮度约-4.4等,非常有利于观测。

  对于火星、木星、土星这3个在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即外行星),最值得关注的是它们什么时候冲日(指某一外行星于绕日公转的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的状态,且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外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因为冲日阶段是观测它们的最佳时期,届时它们亮度最亮,距离地球最近。今年火星将于12月8日冲日,木星9月27日冲日,土星冲日的时间则为8月15日。

  五大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速度有快有慢,有时会有几颗行星难得地聚集在天空中一个不大的范围内,是给它们合影的好机会。

  3月底到4月初,金星、火星、土星会有一次距离较近的“相聚”,最近时它们聚集在5度—6度的范围内,天亮前出现在东方偏南的低空。3月28日和29日,一轮残月来到它们附近不远处,形成金星、火星、土星的三星合月。

  4月中下旬,金星、火星、土星之间的距离已逐渐拉开,而木星则在慢慢向它们靠近,最终在4月20日前后天亮前,在东方低空沿着黄道一字排开,几乎等距离地分布在30多度的范围内,木星在左侧,高度最低,土星最靠右,高度最高,中间是金星和火星。4月25日—28日,一轮残月会加入它们的队列,同现夜空,只缺少了难得一见的水星。

  今年“最大最圆”的月亮,也就是所谓的超级月亮,将出现在7月14日凌晨。当天满月时间在3时左右,而月亮掠过近地点的时间在7月13日17时,相差约10个小时。这之前的一次满月出现在6月14日20时左右,经过近地点的时间在满月之后的6月15日7时,与满月时间相差约11个小时,也是一次超级月亮。

  天象剧场流星雨第一个登场

  每年第一个登上星空舞台的重要天象就是象限仪流星雨,它是北半球每年三大流星雨之一,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能达到120颗左右。象限仪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牧夫座、天龙座和武仙座的交界处,由于辐射点比较靠北,对于北京以北的地区来说,辐射点整夜都在地平线以上。只不过天刚黑时,辐射点位置很低,接近北方地平线,天亮前才会升得足够高,所以比较适合后半夜观测。

  象限仪流星雨的特点是极大期的持续时间很短,最长不超过几个小时,之前和之后的流量都较小,有时候极大还会出现在白天,加之流星雨的预报很难特别精准,还要避免月光的影响,因此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冬夜,人们不太有机会看到这个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另外两场较大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活动时间从7月17日到8月24日,持续一个多月,一般每年在8月13日前后,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达到极大,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可以达到100颗以上。今年英仙座流星雨预报的极大期正好赶上满月,强烈的月光会对观测产生严重影响,不太适合观测。

  今年,双子座流星雨预报的极大时间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每小时天顶流量最大为150颗左右。此时距离满月刚刚过去6天,天黑后大约4个小时月亮就会升起,月亮会严重影响午夜以后的观测。不过,预报的流星雨极大时月亮还在地平线以下,观测不受影响。只是在12月中旬,双子座天黑后不久就从东方偏北的地平线上升起,到月亮升起时,辐射点的高度还不会太高。

  今年还有几场中等流量的流星雨,包括4月23日迎来极大的天琴座流星雨、5月6日的宝瓶座η流星雨以及10月21日前后的猎户座流星雨,虽然流量不能和三大流星雨相提并论,但也值得期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北戏随缘更# 本周REPO 2021年度北戏大盘点 / 祝大家新一年继续享受戏剧,购票顺利,观演愉快。 中间剧场-阿弖流为【高清放映】 / 我在这里拍一
  • 经历过在四季贪黑起早,在盛世穷困潦倒,折腾了大半辈子, 什么都没干成,生活过得还是一塌糊涂事业尚未有起色,家乡显得难以割舍又难以融入,谈婚论嫁已在眼前,却还在找
  • #阴阳师手游[超话]# 想涨点阳光信用我也蹲点互关[单身狗]每个崽都挺喜欢的[打call]yys相关基本没什么雷,什么cp都可以吃吃(婉拒荒、厨子) 不打我推什
  • 四人局 从7点吃到11点 中间去卫生间的时候顺便结账 老板娘say:我这儿都是小年轻儿(来吃饭)他们一到半夜就骂骂咧咧 没见过像你们这么光坐着能唠这么久的
  • 会卖萌,亦好用:黄油猫太空舱移动电源/蓝牙音响体验 这次的分享来自一个大容量且能快充的移动电源和一个极具可玩性的蓝牙音箱。不过呢,在我看来这些功能都不是重要的
  • #建议加大网络暴力处罚力度# 《我不敢老去》—转自一位坚强的妈妈。在面对狂风骤雨的网络暴力攻击,没有自怨自艾,积极面对,只为寻求一个发声的机会。 813事件,篡
  • #陆源奶奶在其被找回前离世#【跨越33年的跪拜:病床上被养父放弃,寻亲4天找回亲情,奶奶仨月前抱憾离世】陆源仔细端详着家里泛黄的老照片,留心观察自己和家里亲属面
  • 是你寄的咖啡☕️ 是你送的杯[可乐] 是你捎来的书 世界那么大,知己难求。 但是我很幸运,此生我们是姐妹。 ——————[心]—————— 推荐几本适合高年级(
  • 和许久未见的挚友相遇,第一个动作一定是拥抱。语言太苍白了,文字太贫瘠了,我想说的有很多很多,但万语千言都要化成一个拥抱,想用触觉确认这份幸福和满足,想用体温感受
  • 周五休一天年假回家啦 想不起来吃什么那就吃海底捞。溜达溜达也挺好 妈妈给鹏哥哥带的把子肉 公婆又一年的 牛羊鸡鸭鹅 开始卸肉 塞冰箱 婆婆给买个这个坐高铁别
  • #旭日东升起[超话]# 彻底的改变了三观,对于一个被社会洗礼过来的人,经历了很多必经阶段不能接受又如何,不能面对又如何,不敢前行又如何……除了自己克服和接受没人
  • ❀我的日常~健康快乐每一天! ​早餐~ ​ ​最近爱上吐司,为了给它配合绿叶运动完去买了两片蔬菜! ​很久没做滑蛋,感觉老了些不过还是挺好吃的,两个鸡蛋,两勺
  • #路知行[超话]# #731我们一直都在 都在 都在# 致我今天依然很爱的霸霸@路知知 : 去年阿普第一次线下之前,我是一个佛系散粉,在那一天加入了路家村,
  • #建议加大网络暴力处罚力度# 参看演员张哲瀚,自去年8月被恶意构陷、编造三十多个谣言以来,他和家人经历了前所未有规模的网暴,甚至蔓延至线下! 对网络暴力的治理真
  • 在景德镇陶瓷艺术中,有一种艺术形式极为特别,似画而不用纸,那便是盛极一时的“瓷板画” 以瓷为纸,以料为墨,创造出了中国书画与瓷的完美结合 瓷板画即是瓷、又是画,
  • #传统文化#精选雅人深致 翩翩君子的男孩名字 ㈠  心鉴 (xīn jiàn) 出自: 1、张明中的《谢惠三贤文集三首 其三》——冰涵心底鉴,雪释性中天。 赏析
  • #呼和浩特市确诊病例行程轨迹# 【扩散!#呼和浩特市确诊病例(217—235)行程轨迹#】为切实有效管控疫情传播风险,现将呼和浩特市确诊病例(217-235)主
  • #外刊精读# #花束般的恋爱# 前几天苏打和村花演的【花束般的恋爱】上映了(我还没看[泪] 听说是一刀都没剪。 来看一下朝日新闻是怎么概括这部电影的吧,以后
  • 瓜子脸和圆脸,运势上有什么区别? 一、圆形脸 1、圆形脸的特征 圆脸的特征是脸圆鼻正,眼圆有神,耳圆有垂珠,整个人给人一种圆滚滚的感觉。两颧有力,有肉包,奴仆
  • 近日生活一览|认真说起来最近也没什么生活啦,大概还是吃吃喝喝学学,但“我们的生活都有不幸和幸运,成年人应该学会抓住生活中每个幸福的点滴”。1、Today77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