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对任何人期待太高,是一场灾难

洞见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1848年,小仲马将自己过往的一段恋情,写成小说《茶花女》。

小说一经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文学界。

小说的女主玛格丽特因贫困而坠入风尘,内心却始终期待被人理解,被人读懂。

直到遇见阿尔芒,在对方热烈的追求下献出真心,以为终于可以收获理想中的幸福。

殊不知,这恰恰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为了证明自己,守护爱情,玛格丽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玛格丽特生平酷爱茶花,因此被称做“茶花女”,而茶花的花语是:理想的爱。

正如没有一朵茶花不会枯萎,茶花女颓然逝去的悲剧也暗示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其实这世间并没有所谓理想的爱情,也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对任何人,任何事期待越高,往往失望就会越多。

自己的人生,终究只能靠你自己去走好。

被误解,是人生常态。

故事伊始,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会中备受瞩目的交际花。

但在她看似风光无限的生活背后,深藏着不得已沦落风尘的满腔无奈。

玛格丽特出身偏远的穷苦农村,父母早早双亡,姐姐是她唯一在世的亲人。

来到巴黎后,独自飘零在异乡,她只能靠卖笑来谋生。

虽然身处人来人往、繁华奢靡的交际圈,但玛格丽特一直是清醒的,也是倔强的。

她不愿意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风尘女子,更不愿因此而被人轻视,所以总是努力地想用一些方式证明自己。

她从不结交同一圈子的女伴,常常是形单影只,独来独往;

私下里,她会刻意打扮得简单而朴素,避免惹人注目;

她爱好阅读,卧室书柜中摆满了书籍,十分注重对自身文化层次和审美品味的提升。

玛格丽特渴望做一朵不失本心的清莲,即使身陷泥潭,也要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

可遗憾的是,无论她怎么做,都改变不了外界对她固有的评价。

哪怕她再有心证明自己,也根本没有人相信,一个妓女能有多高尚的灵魂,更不用谈花心思去了解她,给予她关心和同情。

正如小仲马在书中借杜瓦尔之口说出的那句话:

“只有完全贞洁的女人,才有完全纯洁的感情。”

歧视来自于偏见,而所有的偏见都是立于他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任你再费力,也无法搬动它。

玛格丽特风华正盛时,围绕在她身边的人众多,可到临终之前,整整两个月卧病在床,却无一个人来看望过她。

在那些王公贵族们看来,像她这样的女人,注定只是一个随时可以丢弃的玩物。

甚至直到死后,人们还在用有色眼光看待她,提出要把她归类,葬在专门的墓区。

何其可悲。

但人生的无奈之处往往就在于此,你被人所看到的,往往不是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

有时候,你说得越多,做得越多,反而越容易被误解。

因为别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部分。

被理解是表达者的诉求,可到头来,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被误解才是表达者的宿命。

没有谁,能够真正懂你。

和阿尔芒的相识之初,正是玛格丽特最负盛名之时。

彼时的她,身边不乏追求者。

而阿尔芒之所以能打动玛格丽特的芳心,并不因为他多有钱有势,而在于,他让她感受到了难得的真诚。

其实一开始,玛格丽特对阿尔芒也并不信任,但自从得知对方曾在自己生病期间每天坚持探问病情后,她就改变了对他的冷漠态度。

在后来的一次聚会上,玛格丽特因肺病发作,急忙找借口离席。

在场其他人对此都毫不在意,只有阿尔芒看出她的慌张与无助,为她的病情流下了担忧的泪水。

他借机向她表白,告诉她,自己愿意在任何时候都守在她身边。

“我敢对你发誓言,谁也不像我这样爱你。”

都说人生最难得的是有人懂,在这一刻,内心本就孤独脆弱的玛格丽特终于感受到了被读懂的欢喜。

于是,明知阻碍重重,玛格丽特还是决定接受这份感情。

她在做一个赌注,赌阿尔芒就是那个自己期待己久的人。

恋爱之初,他确实为她带来了幸福。

他纵容她的小任性,会跟她说甜蜜无比的情话。

在乡下,远离巴黎的喧嚣,玛格丽特得以实现心中期许己久的梦,和阿尔芒一起,渡过了一段宁静自在的生活。

可短暂的浪漫过后,现实的考验很快扑面而来。

在此之前,他们奢华的生活都是来自于公爵对玛格丽特的经济支持,得知她恋爱之后,公爵就拒绝再提供帮助。

失去了经济来源,阿尔芒又没有工作收入,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拮据。

到后来,为了顾及阿尔芒的自尊心,不给他带来压力,玛格丽特只能想方设法变卖物品,以维持生存。

直到阿尔芒的父亲出现,坚决要求他们必须断绝来往,才彻底打碎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梦。

这段感情,起于两情相悦,终于世俗之见。

但真正打败他们的,其实是彼此之间的不了解。

玛格丽特以为阿尔芒是真的爱自己,但她不知道,他对她,更多缘于男人对女人的同情心和征服欲。

阿尔芒自诩一片深情,其实从未真正信任过玛格丽特,不相信她能一心一意和自己在一起。

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人与人之间注定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人生而孤独。

我们总希望能找到一个懂自己的爱人,并期待对方给予自己想要的幸福。

但真相却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大多数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切身体会。

就算再爱你的人,也未必能一直陪伴你左右,他们随时会转身会离开。

对他人期望越高,失望只会越深。

不求感同身受,只愿冷暖自知。

在答应了阿尔芒父亲的请求之后,为了成全心爱之人,玛格丽特选择独自咽下所有委屈。

她给阿尔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不辞而别。

回到巴黎后,玛格丽特过起了比以前更疯狂的社交生活,想以此来麻痹自己。

可即使已经走到这一步,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依然让她无时不刻不思念着阿尔芒。

可惜,日复一日的等待,换来的却不是奇迹,而报复。

阿尔芒认定了是玛格丽特是因为爱慕虚荣,抵御不了奢华生活的欲望才背叛自己。

他找到了玛格丽特,处处给她难堪,还指使别人到处去散播关于玛格丽特的丑事。

面对这些羞辱,玛格丽特心如刀绞,却还是无怨无尤地承担了下来。

世间最苦,莫过于有苦难言。

终于,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玛格彻底病倒了。

在病中,她还在每天期盼着阿尔芒的出现,直到临终前,还在叫着他的名字。

她给他写了无数封信,把每寸相思都写在纸上,却一封都不敢寄出。

她在信中写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崇高。”

多么卑微的感情,让人既心疼又难过。

故事的最后,阿尔芒终于得知了真相,也为此深感懊悔。

但那又如何呢,生活还在继续,总有一天,他会挥别往事拥抱开始。

而玛格丽特为此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她的人生,因为一段短暂无望的爱情,从此定格在了23岁。

其实追求爱情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一种爱,值得我们奋不顾身。

无论何时,爱别人都不该超过爱自己,更不要对把期待寄托在别人身上。

因为到最后,可能真正伤害你的并不是他人的绝情,而是你不切实际的幻想。

要想保持平常心,就要学会慢慢减少依赖,降低期待,看淡得失。

你唯一能够期待的人,只有自己。

好好照顾自己,善待自己,才是对余生应有的成全。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让我们从此忘记过去吧,你忘掉一个毫不相干的名字,我也忘掉望尘莫及的幸福。”
说到底,人生本就难有圆满,该忘的要忘,该放的要放。
遇到歧视和误解时,不必太在意;爱而不得时,也不必太强求。
有人懂固然很幸运,没人懂亦是生活常态。
生命中所有的遇见,都只是过客一程,最终的人生路,还是要靠自己慢慢走。

愿我们都能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做好自己。

哪怕无人能懂,心中也自有力量。

【创作谈|161.6米的黄河长卷如何绘就】黄河自古以来便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绝佳对象。以黄河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持续诞生了大量经典之作,展示了大河的壮阔、文化的深厚。近年来,这类创作更是掀起了新的高潮。日前,“黄河——王克举”美术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一幅161.6米恢弘油画长卷,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黄河或质朴,或厚重,或瑰丽的多个侧面。这幅作品广受关注,得到业内高度评价的同时,还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一笔笔从黄河的源头画到黄河入海口,我将心中的黄河镌刻在画布上,每一笔都充满憧憬,就像藏民匍匐在长满草丛的路上……那是一种朝圣的感觉。”长卷作者、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克举说。

“游观”引领“沉浸”

160多米长卷如何绘就?王克举告诉记者,他构思10年,用了4年时间,驾车超过4万公里,跨越沿黄九省(区),36个景别共101单幅画面都是现场完成的即兴创作。年过六旬的他,就这样自黄河发源地一路画到入海口。“黄河流域的地理风貌粗犷、苍茫,特别适合用油画来展现。而在西方油画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的写意特征,更能展示一条中国人心目中的黄河。”王克举说。

在这幅长卷中,王克举借用了移动视线的方式,将中国绘画的意象性和油画写生的焦点透视进行了有机结合——每个场景的视角都在跟随景别需要而上下左右变换,时而仰视,时而俯视,这种“游观”的空间观念,对于观众而言,会不自觉地产生“沉浸式”的绝妙欣赏体验——由《星宿海》开始,画家用苍莽而舒缓的节奏拉开帷幕,呈现了黄河深沉神秘的源头;紧接着,《扎陵湖》《鄂陵湖》《果洛草原》《阿尼玛卿雪山》徐徐展开,王克举以线条驰骋表现水流的轻重缓急,以色彩明暗冷暖丰富画面节奏,从涓涓细流汇为银海微澜,再到水银泻地般地穿越峡谷,构成飞流夹巘之壮景;从《贵德丹霞》《冰凌丹霞》开始,画面色调逐渐由冷变暖,深沉的蓝黑色与朱红色、深红、赭石,构成了自由而跳跃的节奏,与静静的长河相望;继续向前,《壶口》《三门峡—小浪底》陡然出现,黄河以撞击天地之势发出巨龙般的吼声,恍然间如临“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境界;转而入《豫鲁大地》《泰山·黄河玉带》《鹊华春色》《齐鲁大地》,黄河又尽显母亲般的慈爱祥和,稻谷肥硕、草木幽香、晴空浩然,终而入海;在《黄河》的终章,色彩的运用被发挥到了极致,玫瑰色、橘黄色交织而成的绯红色巨流,缓缓涌入湛蓝澄明的大海,满目光华,预示着母亲河更加美好时代的到来……长卷带来的丰富画面与情绪的跌宕,超出了“图像”营造的艺术范畴,俨然是一部交响诗,以丰富的音色和节奏的起落,糅合景色的绝美与人文的感怀,吟唱出激昂的诗篇。

“我从黄河的源头画到入海口,越发觉得黄河的伟大与不朽。虽然我画的是一条自然的黄河,但在我的内心里,它始终是汹涌澎湃的,所以我要把整条黄河画得波涛汹涌、气势磅礴。不过,画到家乡山东段的时候,广袤的大平原上,黄河已经没有了大江大河的波澜壮阔,我便在画那些庄稼的时候,也让它们像黄河水一样,呈现汹涌澎湃的状态。”谈起创作心得,王克举说,“黄河从上游到下游,河道基本上是被镶嵌在峡谷之间,中上游除壶口外,基本上没有河水奔腾的展现,小浪底是我后期有意增加的一段,放大了翻滚汹涌的河水,用以增加汹涌澎湃的气势。壶口是我画黄河的开端,为的是给整条黄河的创作定下一个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的基调。小浪底是整幅作品的收笔之作,画到这里的时候,我异常地兴奋,画得特别快,也特别爽。笔法来自于我被小浪底放水冲沙的那种气势震撼后的抒发,当然画的时候也需要同样的激越,这种激烈的感觉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当时汹涌澎湃的心情。”

为母亲河做整体性造像

其实,在中国美术史上,虽然有很多画家画过黄河,知名的作品有吴作人的油画《三门峡工地》、李仲耘的中国画《向黄河进军》、傅抱石的中国画《黄河清》、艾中信的油画《夜渡黄河》、尚扬的油画《爷爷的河》、周韶华的中国画《黄河魂》、蒋志鑫的中国画《母亲的咆哮》等等,但此前没有艺术家画出黄河五千公里的路线、尽展黄河全貌。而且,受题材、尺幅的局限,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几乎成为黄河在视觉形态上的唯一符号。王克举的创作,无疑是开创性的。

“我觉得只有大尺幅才能表现出黄河的气魄,要连贯成卷,才能完整展现出黄河万古奔流、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意象。”王克举告诉记者,这个想法的萌发已有十年。2009年,他带领学生前往山西碛口写生时,画了《天下黄河》和《溪镇》,再想到张大千画的《长江万里图》、王希孟画的《千里江山图》后,他就决心要为黄河绘就一幅“全身像”。自此,他开始反复写生、锤炼语言,研究前人的长卷巨制经验,制订环环相扣的创作计划和路线。直至2016年,《黄河》长卷创作正式启程,王克举以自驾的形式,身临其境、深度对话,熟悉黄河历史、了解黄河文化,沿河作画,为母亲河做整体性造像。

翻开王克举创作时用的笔记本,有几页写满了黄河沿线的地名。海拔3000米以上的,就有玛多的星宿海、鄂陵湖、扎陵湖、阿尼玛卿雪山、同德县、龙羊峡水电站等等,在乾坤湾、炳灵寺、果洛草原、泰山黄河玉带、泰山等,也都留下了他和团队的足迹。创作条件的艰苦也显而易见: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高原作画,就要克服当地低温、道路不便、饮食不便与高原反应等一系列困难;大河流经山区,路窄难行,各式画具、实木画框画架等装备,货车载不进去,就人背肩扛……

不过,王克举和他的团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其中,反而甘之如饴。“从一开始的把握不好到后来的驾轻就熟;从开始的被动描写到主动的绘画语言转换;从对画面的理性把握到情绪的注入,由此逐渐到达自己的内心并从中发现一片更为宽阔的天地。这个天地不管怎样,它是自己走过来的,是承载个人理想的天地,是内心世界最真实的表白。”

这表白中,还传递了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思想与审美意志。特别是在绘图的色彩运用上,画家大量运用互补色释放了画作的空间张力,视觉上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感受,给予其画作在视觉上强烈的“在场性”。“在场性有着现实的意境和强烈的象征性。比如说有些水的地方画成黄色、橙黄色,这就是作者强烈的人文精神驱动所使,传达了一种个性化的精神诉求,暗含着非常浪漫的想象力。浪漫的情怀有两个,一是构图的浪漫,二是色彩的浪漫。他在色彩方面突破了以往中国人看山水的意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顾黎明评价。

“追寻黄河魂”

“现在回想起来,如何画黄河对我来说难度并不是最大的,因为毕竟对景写生、画大画创作20年了,好像前20年的探索、积累就是为了画黄河,所以在技术上或者是在艺术处理上都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难度是如何能靠近黄河,黄河在哪里?黄河魂在何处?”王克举坦言。

“追寻黄河魂”,或许也是黄河主题创作中,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在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当下,如何避免“蹭热点”式的“营销创作”,能将展现母亲河的历史脉络、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展望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相结合,这些问题都考验着艺术家们的创作力和创新力。总体来看,这一题材的经典之作还不够多。

王克举的《黄河》为这一题材的创新作了良好的示范。画家努力通过对黄河沿岸自然风貌的描绘和再现,概括几千年来中国人对黄河的认知、记忆和想象,把自然的黄河、人文的黄河和精神的黄河融合起来,凸显黄河不屈不挠、排除千难万险、奋勇向前的顽强精神,表达对黄河母亲及对民族的崇高敬意。“他表现黄河的节奏呼应生命之流从缘起到百转千回汇入大海的自然节奏,而且铺陈刻画着黄河所饱含的历史气息、生活脉络和民族精神,作品细节带有微妙而又充满力度的韧性。油画长卷表现的不仅是黄河的景观、黄河的文化,更是黄河的精神和境界,那是‘忽听浪声浩长空,唯见黄河天上来’人与自然的碰撞,是小我与天地的交融;那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历史沧桑、人生浮沉的雍容豁达和坚韧顽强;那是先民历经自然洗礼、顽强生活、创造辉煌文明的智慧和生命力,是我们透过长卷感受到的震撼和感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高度评价。

而要做出精品,还可以围绕IP进行立体化打造。在山东美术馆的此次展览中,可见这样的探索。一方面,是展览本身的丰富。现场特别陈设了艺术家写生过程中的装备,画材画具、泥沙石块,一辆SUV直接“开”入场地中,支起的帐篷下可以观看《黄河》创作诞生的纪录片,这无疑延展了创作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与展览内容相呼应,山东美术馆在161.6米的《黄河》巨制前,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与朗诵会,《将进酒》《黄河序曲》《母亲河》,吉他弹唱《龙的传人》《你就是黄河,你就是泰山》……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在同一空间里相见,共同为现场观众奏响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乐章。此外,该馆近日还进一步梳理馆藏精品,挖掘出一批与黄河有关的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节点陆续推出馆藏展,并同步在官网、官微进行推介,其中有毛岱宗的《黄河东去》,有王刚的《黄河三号》《老万》等系列作品,有张永见的雕塑作品《黄河四重奏》等等。山东美术馆特邀艺术家撰写创作思路、分享创作历程,详述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站在创作者或者评论家的专业视角,对馆藏作品进行解读,看见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之下,隐含着共通的民族血脉和家国情怀。

“黄河主题创作,需要更多这样的整合、策划。”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艺术创作伸出多个触角,吸纳融合更多的艺术形式进行联动,引领着观众不仅能“看到”黄河,还能“看懂”黄河,也就是在不断唤醒越来越多人骨子里的‘黄河文化基因’。这最终会带动观众体量的扩大、创作质量的双丰,“那时,艺术歌咏生命之河、人文之河、发展之河的这曲大合唱将愈加雄壮。”

《茶花女》:对任何人期待太高,是一场灾难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1848年,小仲马将自己过往的一段恋情,写成小说《茶花女》。

小说一经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文学界。

小说的女主玛格丽特因贫困而坠入风尘,内心却始终期待被人理解,被人读懂。

直到遇见阿尔芒,在对方热烈的追求下献出真心,以为终于可以收获理想中的幸福。

殊不知,这恰恰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为了证明自己,守护爱情,玛格丽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玛格丽特生平酷爱茶花,因此被称做“茶花女”,而茶花的花语是:理想的爱。

正如没有一朵茶花不会枯萎,茶花女颓然逝去的悲剧也暗示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其实这世间并没有所谓理想的爱情,也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对任何人,任何事期待越高,往往失望就会越多。

自己的人生,终究只能靠你自己去走好。

被误解,是人生常态。
故事伊始,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会中备受瞩目的交际花。

但在她看似风光无限的生活背后,深藏着不得已沦落风尘的满腔无奈。

玛格丽特出身偏远的穷苦农村,父母早早双亡,姐姐是她唯一在世的亲人。

来到巴黎后,独自飘零在异乡,她只能靠卖笑来谋生。

虽然身处人来人往、繁华奢靡的交际圈,但玛格丽特一直是清醒的,也是倔强的。

她不愿意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风尘女子,更不愿因此而被人轻视,所以总是努力地想用一些方式证明自己。

她从不结交同一圈子的女伴,常常是形单影只,独来独往;

私下里,她会刻意打扮得简单而朴素,避免惹人注目;

她爱好阅读,卧室书柜中摆满了书籍,十分注重对自身文化层次和审美品味的提升。

玛格丽特渴望做一朵不失本心的清莲,即使身陷泥潭,也要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

可遗憾的是,无论她怎么做,都改变不了外界对她固有的评价。

哪怕她再有心证明自己,也根本没有人相信,一个妓女能有多高尚的灵魂,更不用谈花心思去了解她,给予她关心和同情。

正如小仲马在书中借杜瓦尔之口说出的那句话:

“只有完全贞洁的女人,才有完全纯洁的感情。”

歧视来自于偏见,而所有的偏见都是立于他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任你再费力,也无法搬动它。

玛格丽特风华正盛时,围绕在她身边的人众多,可到临终之前,整整两个月卧病在床,却无一个人来看望过她。

在那些王公贵族们看来,像她这样的女人,注定只是一个随时可以丢弃的玩物。

甚至直到死后,人们还在用有色眼光看待她,提出要把她归类,葬在专门的墓区。

何其可悲。

但人生的无奈之处往往就在于此,你被人所看到的,往往不是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

有时候,你说得越多,做得越多,反而越容易被误解。

因为别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部分。

被理解是表达者的诉求,可到头来,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被误解才是表达者的宿命。

没有谁,能够真正懂你。
和阿尔芒的相识之初,正是玛格丽特最负盛名之时。

彼时的她,身边不乏追求者。

而阿尔芒之所以能打动玛格丽特的芳心,并不因为他多有钱有势,而在于,他让她感受到了难得的真诚。

其实一开始,玛格丽特对阿尔芒也并不信任,但自从得知对方曾在自己生病期间每天坚持探问病情后,她就改变了对他的冷漠态度。

在后来的一次聚会上,玛格丽特因肺病发作,急忙找借口离席。

在场其他人对此都毫不在意,只有阿尔芒看出她的慌张与无助,为她的病情流下了担忧的泪水。

他借机向她表白,告诉她,自己愿意在任何时候都守在她身边。

“我敢对你发誓言,谁也不像我这样爱你。”

都说人生最难得的是有人懂,在这一刻,内心本就孤独脆弱的玛格丽特终于感受到了被读懂的欢喜。

于是,明知阻碍重重,玛格丽特还是决定接受这份感情。

她在做一个赌注,赌阿尔芒就是那个自己期待己久的人。

恋爱之初,他确实为她带来了幸福。

他纵容她的小任性,会跟她说甜蜜无比的情话。

在乡下,远离巴黎的喧嚣,玛格丽特得以实现心中期许己久的梦,和阿尔芒一起,渡过了一段宁静自在的生活。

可短暂的浪漫过后,现实的考验很快扑面而来。

在此之前,他们奢华的生活都是来自于公爵对玛格丽特的经济支持,得知她恋爱之后,公爵就拒绝再提供帮助。

失去了经济来源,阿尔芒又没有工作收入,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拮据。

到后来,为了顾及阿尔芒的自尊心,不给他带来压力,玛格丽特只能想方设法变卖物品,以维持生存。

直到阿尔芒的父亲出现,坚决要求他们必须断绝来往,才彻底打碎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梦。

这段感情,起于两情相悦,终于世俗之见。

但真正打败他们的,其实是彼此之间的不了解。

玛格丽特以为阿尔芒是真的爱自己,但她不知道,他对她,更多缘于男人对女人的同情心和征服欲。

阿尔芒自诩一片深情,其实从未真正信任过玛格丽特,不相信她能一心一意和自己在一起。

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人与人之间注定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人生而孤独。

我们总希望能找到一个懂自己的爱人,并期待对方给予自己想要的幸福。

但真相却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大多数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切身体会。

就算再爱你的人,也未必能一直陪伴你左右,他们随时会转身会离开。

对他人期望越高,失望只会越深。

不求感同身受,只愿冷暖自知。
在答应了阿尔芒父亲的请求之后,为了成全心爱之人,玛格丽特选择独自咽下所有委屈。

她给阿尔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不辞而别。

回到巴黎后,玛格丽特过起了比以前更疯狂的社交生活,想以此来麻痹自己。

可即使已经走到这一步,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依然让她无时不刻不思念着阿尔芒。

可惜,日复一日的等待,换来的却不是奇迹,而报复。

阿尔芒认定了是玛格丽特是因为爱慕虚荣,抵御不了奢华生活的欲望才背叛自己。

他找到了玛格丽特,处处给她难堪,还指使别人到处去散播关于玛格丽特的丑事。

面对这些羞辱,玛格丽特心如刀绞,却还是无怨无尤地承担了下来。

世间最苦,莫过于有苦难言。

终于,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玛格彻底病倒了。

在病中,她还在每天期盼着阿尔芒的出现,直到临终前,还在叫着他的名字。

她给他写了无数封信,把每寸相思都写在纸上,却一封都不敢寄出。

她在信中写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崇高。”

多么卑微的感情,让人既心疼又难过。

故事的最后,阿尔芒终于得知了真相,也为此深感懊悔。

但那又如何呢,生活还在继续,总有一天,他会挥别往事拥抱开始。

而玛格丽特为此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她的人生,因为一段短暂无望的爱情,从此定格在了23岁。

其实追求爱情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一种爱,值得我们奋不顾身。

无论何时,爱别人都不该超过爱自己,更不要对把期待寄托在别人身上。

因为到最后,可能真正伤害你的并不是他人的绝情,而是你不切实际的幻想。

要想保持平常心,就要学会慢慢减少依赖,降低期待,看淡得失。

你唯一能够期待的人,只有自己。

好好照顾自己,善待自己,才是对余生应有的成全。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让我们从此忘记过去吧,你忘掉一个毫不相干的名字,我也忘掉望尘莫及的幸福。”

说到底,人生本就难有圆满,该忘的要忘,该放的要放。

遇到歧视和误解时,不必太在意;爱而不得时,也不必太强求。

有人懂固然很幸运,没人懂亦是生活常态。

生命中所有的遇见,都只是过客一程,最终的人生路,还是要靠自己慢慢走。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做好自己。

哪怕无人能懂,心中也自有力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周还在食堂吃了汉堡和长得贼像啤酒的苹果汽水周五下班和组里的人一起聚餐 自从去年喝吐了差点把包丢了那次之后 每次喝酒我就变得很收敛了[允悲] 于是本周五就第一次
  • 在上班的苦中遇见可爱的小姐姐,好多次和我一起分享她家婆婆带的饭,今日份又是蹭饭的一天,红烧排骨真的好想,本不吃的米饭真的好喜欢[心]我也是真的好想回家吃妈妈做的
  • 凌肖去的就是厦门大学,希望他不要被黑天鹅咬到,这附近还有南普陀寺庙,可以连着逛,还有一些小吃摊~(不过我不太推荐=、=大家可以走远点去猫街附近吃~)李泽言去的是
  • 但是这个确实很好吃了,很有草莓味[嘻嘻][嘻嘻]以为是日落 实际是日出版 我痛恨挂水了 感觉会让自己的免疫力变低 又来小火锅了 但是吃了真的嘴巴很干很干 未
  • 晚安明天又是早早起床上班的一天我始终觉得 谈恋爱呢 跟有少年气的人谈才有意思 就是他笑的时候眼睛会发亮 会在人群中和你对视 然后朝你狂奔 坦诚的 明亮的 爱恨不
  • -回家真的好幸福阿[錦鯉附體][錦鯉附體]P1 把厚衣服全都带去学校 过冬~_^P2 给儿子洗脚的时候创下的后果 痛[苦澀]P3 给儿子买的圣诞礼物 太小了哈哈
  • #我的男友变小了#魅丽文化,已出版上市,市面上无特签,不要被骗。劇中,鄭書意知道時宴放棄家族企業、創業不易後,堅定地稱讚他說:「時宴你做得很好。
  • 在刘静瑜的领导下,中创新航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倍数级增长,2023年9月,其动力电池装机量跃升为全球第四、国内第三。据中创新航所述,刘静瑜2
  • 结局也太奈斯了吧看到最后我准备二刷再来一遍,[doge][doge] 好帅气给我冲 好好看 应该也很带感我好爱双手奉上!?一口气看完36集好过瘾,幸福来的太突然
  • #JENNIE[超话]# #jennie# 整理了一部分金珍妮语录 ¨̮ ᴴᴬᵛᴱ ᴬ ᴳᴼᴼᴰ ᵀᴵᴹᴱ 1⃣️“轮到你们了,既然我是第一个,我会像一面盾牌
  • ​女人就要像花一样,不管有没有人观赏,但是你一定要绽放,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绽放,不做别人的赏物,只做最炫丽的自己!看破不说破,既是给自己,也是他人蕞大的体
  • 太开心了!我又发现了一个宝藏国货! 看来每月一次国货体验专栏要开启啦 在良莠(暴)不齐(利)的护肤行业,还有品牌在默默耕耘,每一分钱都花在可见的成分上,真的很不
  • 吉田:我们也在一直在研究如何制造出更容易服用的药物,这都是为了患者而做的。因为人们的口味千差万别,虽然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制造的药物“非常好”但在其他方面可能会有不
  • 但是我好像在同一个时空里找到了另一个吸引我的灵魂,用网络上的话来讲就是,里面有个故事在“演”我,有人隔着时空用脑洞“偷窥”了我的生活,但这对我来说却是值得惊喜的
  • 九条龙一在此献上由衷的祝福,我很抱歉我渺小的双手无法创造更华丽的盛宴,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给您更好的祝福,奈何能力实在有限。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
  • #双鱼座[超话]##处女座[超话]#从命里来看,不舒服的人只会不断消耗我们的能量,让我们失去前进的动力,偷走我们的好心情,并且身心不愉快。射手其实是真抠门假大方
  • 作为朋友,开这种玩笑本身就过分了,这个当事人居然同意让朋友盖在自己的脸上,真是无知愚昧;而作为动物检验检疫的特殊印章,居然就这样随随便便可以拿出来盖在人脸上,那
  • 因为最近一直戴口罩发现脸部很容易闷痘小姐妹就推荐了一家贵妇级别的皮肤管理中心店名:澜斐儿皮肤管理(滨江宝龙店) 地址:杭州滨江宝龙城二楼M-F2-056.堪称杭
  • 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在虚伪中看透现实,一个在现实中装的虚伪。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恨出身,一个爱父母。
  • [肥皂]在各级别痤疮的治疗中,增加功效性护肤品的参与,这对于痤疮的辅助治疗是大有益处的。#面部护理##菲洛嘉##肌肤护理##皮肤管理##filorga菲洛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