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初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国伽耶山祠,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其先悉是结发仙人,皆阿罗汉,所作已办,心得自在,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菩萨万人,皆从十方世界来集,有大 威德,皆得诸忍、诸陀罗尼、诸深三昧,具诸神通。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香象菩萨、勇施菩萨、随智行菩萨以为上首。如是等菩萨大众百千万亿,其数无量。并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大众围绕。

尔时,世尊入诸佛甚深三昧,如实谛观诸法性相,而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慧;除诸重担,度三有险道;灭无明,得真明;拔邪箭,断渴爱;成法船,击法鼓,吹法螺,建法幢;转生死种,示涅槃性;闭塞邪道,开于正路;离诸恶业,示于福田。我今当观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何法得?何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以身得?为以心得?若以身得,身则无知、无作,如草、木、瓦、石,四大所造,从父母生,以衣服、饮食、卧具、澡浴而得存立,必归败坏,无常磨灭。而是菩提,但有名字,世俗故说,无形无色,无定无相,无向无入无道,过诸言说,出于三界,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亦无所得,亦无戏论,无问无示,无有文字,无语言道。若以心得,心从众缘生,众缘生故空如幻,无处无相无性,亦无所有。于是中得菩提者,所用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皆空,但有名字,以世俗故,而有言说。是皆忆想分别,实无所有,无有根本,亦无体相,无受无著,无染无离,一相所谓无相。是故,于此法中,无有得者,无所用法,亦无菩提。如是通达,是则名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会中,立佛右面,执大宝盖以覆佛上。时,文殊师利默知世尊所念如是,即白佛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发心?”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当随菩提相而发其心。”

“世尊!菩提相者,当云何说?”

佛告文殊师利:“菩提相者,出于三界,过世俗法,语言道断,灭诸发无发是发菩提心。文殊师利,是故菩萨应灭诸发发菩提心,无发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者,如如法性相如实际,无分别,不缘身心,是发菩提心。不著诸法,不增不减,不异不一,是发菩提心。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应当如是发菩提心。”

尔时,会中有天子名月净光德,得阿惟越致,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菩萨缘何事故行菩萨道?”

文殊师利言:“汝可于此问于世尊。”

佛即告文殊师利:“汝答月净光德天子所问菩萨行法。”

文殊师利谓天子言:“汝可善听,我今当说。天子当知,诸菩萨道以大悲为本,缘于众生。”

天子言:“菩萨大悲以何为本?”

文殊师利言:“以直心为本。”

又问:“直心以何为本?”

答言:“于一切众生以等心为本。”

又问:“等心以何为本?”

答言:“以无别异行为本。”

又问:“无别异行以何为本?”

答言:“以深净心为本。”

又问:“深净心以何为本?”

答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本。”

又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何为本?”

答言:“以六波罗蜜为本。”

又问:“六波罗蜜以何为本?”

答言:“以方便慧为本。”

又问:“方便慧以何为本?”

答言:“以不放逸为本。”

又问:“不放逸以何为本?”

答言:“以三善行为本。”

又问:“三善行以何为本?”

答言:“以十善业道为本。”

又问:“十善业道以何为本?”

答言:“以摄六根为本。”

又问:“摄六根以何为本?”

答言:“以正忆念为本。”

又问:“正忆念以何为本?”

答言:“以正观为本。”

又问:“正观以何为本?”

答言:“以坚念不忘为本。”

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有几心能摄因、能摄果?”

文殊师利言:“天子,诸菩萨有四心能摄因、能摄果。何等为四?一者,初发心;二者,行道心;三者,不退转心;四者,一生补处心。初发心为行道心作因缘,行道心为不退转心作因缘,不退转心为一生补处心作因缘。复次,天子,当知初发心如种谷田中,行道心如谷子增长,不退转心如华果始成,补处心如华果有用。又,初发心如车匠集材,行道心如斫治材木,不退转心如安施材木,一生补处心如车成运致。又,初发心如月新生,行道心如月五日,不退转心如月十日,一生补处心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慧如月十五日。又,初发心能过声闻地,行道心能过辟支佛地,不退转心能过不定地,一生补处心安住定地。又初发心如学初章,行道心如学第二章,不退转心如能以章为用,一生补处心如通达深经。又,初发心从因生,行道心从智生,不退转心从断生,补处心从果生。又,初发心因势力,行道心智势力,不退转心断势力,补处心果势力。又,初发心如病者求药,行道心如分别药,不退转心如病服药,补处心如病得瘥。又,初发心法王家生,行道心学法王法,不退转心能具足学法王法,补处心学法王法能得自在。”

尔时,大众中有天子,名定光明主,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定光明主天子语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略道,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言:“天子,菩萨摩诃萨略道有二,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方便;二者,慧。摄善法名为方便,分散诸法名为慧。又,方便名为随众生行,慧名不转一切法相;方便名待应众生心,慧名不待一切法;方便名和合诸法,慧名舍离诸法;方便名起因缘,慧名灭因缘;方便名知分别诸法,慧名不分别法性;方便名庄严佛土,慧名庄严佛土无所分别;方便名知众生诸根利钝,慧名不得众生;方便名能至道场,慧名能得一切佛法。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复有二道,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助道;二者,断道。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道,何等为二?一者,有系道;二者,无系道。有系道者,五波罗蜜;无系道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道:一者,有量道;二者,无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别;无量道者,不取相分别。复有二道:一者,智道;二者断道。智道者,初地至七地;断道者,八地至十地。”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随智勇行,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谓为菩萨义?何谓为菩萨智?”

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义名无用,智名有用。何谓义名无用?义是无为,无为法于法无用非用。又义者,非染相,非离相,是义于法无用非用。又义不增不减,于法无用非用。天子,何谓为智?智是忍道,道是心所用非无用,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智功归于断,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智名善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是处非处,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智,何等为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义智;四者,方便智;五者,慧智;六者,摄智;七者,波罗蜜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成就众生智;十者,不著一切法智。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发,何等为十?一者,身发,欲令众生身业清净故。二者,口发,欲令众生口业清净故;三者,意发,欲令众生意业清净故;四者,内发,一切内物不贪著故;五者,外发,欲令众生住正行故;六者,智发,具足佛智故;七者,慈发,示一切功德庄严故;八者,众生成熟发,守护智慧药故;九者,有为智发,具足定聚故;十者,无为智发,心不著三界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行,何等为十?一者,波罗蜜行;二者,摄行;三者,慧行;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助慧法行;七者,求助智法行;八者,心清净行;九者,观诸谛行;十者,一切所爱无贪著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思惟尽,何等为十?一者,思惟事尽;二者,思惟爱尽;三者,思惟法尽;四者,思惟烦恼尽;五者,思惟见尽;六者,思惟助道尽;七者,思惟受尽;八者,思惟不著尽;九者,思惟结使尽;十者,思惟助道场行尽。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治法,何等为十?一者,治悭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治破戒心,三法清净故;三者,治瞋恚心,修行慈忍故;四者,治懈怠心,求佛法无厌故;五者,治不善觉观心,得禅定解脱自在故;六者,治愚痴心,生助决定般若波罗蜜法故;七者,治诸烦恼心,生助道法故;八者,治颠倒道心,修助四谛法故;九者,治执著心,时非时自在行故;十者,治我,观无我法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善地,何等为十?一者,身善,离身三恶故。二者,口善,离口四恶故;三者,意善,离心三恶故;四者,内善,不著见身故;五者,外善,不著一切法故;六者,不著助智善,不贪助道法故;七者,不自高善,思惟圣道性故;八者,除身善,修集般若波罗蜜故;九者,离颠倒善,不诳一切众生故;十者,不惜身命善,以大悲化众生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贵随法行者能得菩提,非不贵随法行。随法行者,如说能行;不随法行者,但有言说,不能如说修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道;二者,行断。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身自修善;二者,教化众生。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智行;二者,不行智行。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知分别诸地;二者,不分别地非地。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知诸地过而能转进;二者,善知具足从一地至一地。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知声闻、辟支佛道;二者,善知佛道不退转行。”

尔时,佛赞文殊师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汝能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本业道,诚如所说。”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文殊师利法王子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欢喜信受。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卷终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qi)阇(she)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zhuo),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wǎng)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jì)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cǎi)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qian)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tà)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chēn)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jiāo)慢。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hūn)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
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hóu)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suō)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qi)阇(she)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向:“仅以此功德,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 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 ; 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qi)阇(she)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zhuo),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wǎng)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jì)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cǎi)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qian)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tà)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chēn)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jiāo)慢。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hūn)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
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hóu)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suō)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qi)阇(she)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向:“仅以此功德,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 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 ; 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知不觉已经分手一个月了,从难过得要死到愤怒憎恨,慢慢归于平静。 我的朋友们都对我很好,带我打lol狼人杀ow麻将apex永劫无间。 我把有关于你的一切一切都删
  • “土”在五行中占有特殊地位。“土”所对应的脏为脾,乃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为其他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等组织
  • 朱光潜在《谈休息》中写: “人须有生趣才能有生机。 生趣是在生活中所领略得的快乐,生机是生活发扬所需要的力量。” 生趣、生机,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人总要有一些爱
  • 今天是2021年11月2日 是你26岁生日 恭喜你呀 人生开始驶向第二个站点 你自己曾经有特别多以为 可能有很多都未曾实现 那些本以为不可能的得到的 却成为了自
  • 今天去物业,碰到了一个好漂亮好漂亮的美女,就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在现实见到这么好看的女生,还是素颜,真的太美了,早上去的时候,让我怎样怎样再去的时候,我都乐意再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超话]#【包头昆区义警和红十字救援队向鸿德捐赠防疫物资】10月28日,包头市公安局昆区分局义警队和包头市昆区红十字人道救援队捐赠给内蒙古鸿
  • 今天做实验的时候,蓦地看到他在用去年我送他的笔,我感觉很吃惊 至少结合之前的事情来看 很反常 说罢,朋友跟我说,不要再想起他了,就是从心底里讨厌这个人 不要再对
  • 要知道,你决定挽回了,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慈悲大事,也不要因为你付出了,努力了,就认为前任应该对你感恩戴德,没这么多戏码的。你挽回了,仅仅因为你想挽回,不挽回你
  •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减少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或许你觉得前路迷茫,但越是在低谷处,越要迎
  • #网络诈骗赃款追回有多难# “一些人觉得警察就像特工,查下IP就能把诈骗犯抓回国” 近日,警察陈国平通过短视频平台和主播随机连麦PK的方式,宣传反诈知识,瞬间
  • #每日一善[超话]#[兔子]#每日一善# [兔子]#阳光信用# 岁月的风雨,并不是希望命运能低头,而是一种锤炼,和一种恭维,需要命运一种泰然和气节,或者是通向
  • #尚九熙[超话]# 『九熙,时隔一年我又来给你庆祝生日啦,还记得去年,刚刚遇见你,在你生日的前三天,也就是3月3号,我在一本可以读到来年书上写道 ‘至此还热衷
  • 定可生慧。 在一个高级的精神状态中,身心合一,也就是在一个能级很高的意识状态中,一瞬间就可以彻底颠覆一个人一生所坚持的生命价值取向、世界观、人生观和人生目标!
  • #钟睒睒# #农夫山泉# 【钟睒睒登顶中国首富,农夫山泉的“水生意”有多赚钱?】农夫山泉(09633.HK) $农夫山泉(09633)$ 的知名宣传语为:“不
  • 和朋友聊起疫情之前出国的点滴,聊得飞起,突然想起来这朵玫瑰花玫瑰的故事你可知?这是有一次在芭提雅还是普吉岛的哪个冷门秀场,演员好多都是老外的那种秀场,本宝宝生平
  • 大土成市马蚤操作挺多的啊?和某地J场一样!给谁上Rs,然后一踩一捧谁呢?#湖南将立法确定槟榔为地方特色产品# @锦绣潇湘-文旅湖南 教员说的没错,二流报纸永
  • #热门楼盘推荐#【城东区万科四季花城】 价格:尚未公布 楼盘概况:万科四季花城项目位于西安新港大道与灞河大道交汇处,紧邻灞河水岸和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二期,悦享运动
  • 你造的口业使别人受损越大,你的果报就越重。到底是什么果报?要看人家受到什么样的损失。不一定是对方再造相同口业来伤害你,有的是从人而来,有的是从环境而来,造口业者
  • #颖虫cp[超话]#[兔子]#赵丽颖正能量# [兔子]#365天安利赵丽颖# 流年似水 金玉明珠 万里山河 寸寸大地 颂你名 歌你平生 千秋不负 心系苍
  • 我把婚纱和婚纱照都定下来啦! 好神奇哦 我和小黄应该是跑了三家 forus,三合阳光,还有BAIMA。其实还有一家 直接pass(就不该相信 完全浪费我们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