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歌尔股份交流纪要

时间:2021年5月13日
经营情况:

2021上半年和全年增速都比较快,主要原因:

1、AR/VR是今年贡献增量最大的方面,去年今年都可以接近1倍的成长,目前前三大都是公司客户,得益于公司多年的付出。

2、今年会切入日本客户的核心游戏主机业务上去,会在二季度陆续开始做,之前合作的都是周边硬件,手柄、摄像头等,今年做到核心,也是客户对供应链的调整,希望公司成为其第二供应商。

3、现在对TWS耳机预期调的比较低了,但是我们份额在提升,去年在30%左右的份额,今年份额提升到了50%,绝对增量有一定增长。其他业务也在成长,成长没有VR快。今年智能手机比较稳定,在这块业务上,我们维持平稳,结构会有调整,中国客户的份额下降,韩系客户比例上升,做到了一供位置。在非手机业务上,表现还不错,例如平板电脑、笔记本、智能手表。公司也在发育sip模组、光学、马达等其他业务。

Q&A

Q:VR行业目前所处的状态相对于15年有什么改变?
A:VR之前内容比较薄弱,现在内容数量和质量超过了当时,现在内容也不止游戏,也有社交等。现在硬件的质量也好于当时。从工艺端和品牌端来看,非常集中,美国的客户占了先机,在市场上有压倒性优势,在明后年会有一批厂商跟进,但是还是以娱乐生态的厂商为主。从供应链方面来看,产品比较集中,比如目前设备大部分用了高通的方案。至于AR/MR产品,比较贵,B端有一点点市场,后续也不会马上放量,C端还不成熟,要到24年才有比较好的产品出来。VR目前是爆发期。

Q:芯片短缺,对公司VR及游戏机产品的影响?
A:芯片不是全面短缺,主要是电源、显示这一类,总体程度可控。VR端的芯片和手机的主芯片比较共通,主要是规格上的差异,但是数量远远小于手机,所以受影响不大。目前来看,4月份受影响,能很快缓解,但是影响不大。至于主机,公司刚开始准备,目前的量还没有受到影响。

Q:Oculus一季度销售150W台,那二季度到目前为止,销售量在多少,然后销售单价,当时是299美金,现在价格有向下浮动么?
A:这个要看客户披露的数据,我们这边来看,销售比较旺盛,全力以赴的在生产,产能也有缓慢往上提升的趋势。价格是客户定的,我们成本目前比较平稳,没什么变化。

Q:公司VR产品销售较快增长,产能是否能够跟上,未来扩产计划是怎样的,包括公司的游戏主机是什么样的?
A:公司一直在根据客户需求在调整产能。游戏主机方面,公司刚开始做,份额在提升,后续也会扩。

Q:未来公司扩产,自有资金是否能满足,还是会募投?
A:目前还好,没有募投规划,去年转债资金还有。

Q:大宗商品涨价,会影响公司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么,影响哪些,对公司成本影响多大,影响多少利润率?
A:整机产品上,包括芯片、屏幕和一些核心器件,和客户合作比较灵活,很多是客户直接给我们的,是客户去采购的,所以对我们没啥影响。零件端会有一些影响,但是目前可以消化,会提前采购,或者和客户商量一起消化,而且零部件占比在整体业务中在下降。公司的零组件量主要对外,不用在自己的整机上。

Q:公司智能手表,新的客户进展情况?
A:整机方面主要是中国和美国的客户,在零部件方面,全球前几大都供应。未来可能会加强一下扩张,因为我们预测随着血糖检测功能起来,会给市场带来很大的推动力。现在还在谈,说进展太早,明年会有结果出来。

Q:客户的Quest2产品很成功,明年会不会出一款升级版,下一代产品还没有确定?公司对明年VR产品的增长展望?
A:明年可以期待下,明年发布更高端的产品。明年的增速数字无法确定,但是行业增速会到50%以上,我们会维持份额。

Q:公司去年利率润因为备货较多下降,今年是否趋势向上?
A:盈利能力不比去年差。几个核心项目,随着爬坡,会改善,我们还是比较乐观。VR目前来看还是不错的。

Q:公司提到2024年AR爆发,明年有一些大客户推出AR品,这个时间点怎么判断的?
A:产品定义,AR/VR/MR有差异,据公司了解,明年大客户推出的应该是MR产品,不是AR产品。B端的,定位很高端的AR/MR产品,比如美国的流行的2-3W的产品,这个完全可以做。2024年指的是C端的,C端需要做到轻薄,而且成本和功能都要均衡,所以明年不会看到很好的AR产品,Z这个至少要到24年。

Q:从目前出货情况来看,智能手机会不会继续下探的趋势?
A:公司的感受和终端销售有时差,目前公司看到的波动影响不大,印度疫情比较意外,所以可能有影响,但是看不到下个月情况。一般手机发布在年尾,二季度相对比较淡,会和去年差不多。

Q:汽车在发布新车型和新产品,公司在这方面的布局进展情况?
A:公司主要涉及零组件,麦克风、音响已经做进去了,未来还会做一些光学相关的和触控。目前汽车电子主要涉及这几个。

Q:安卓端的TWS耳机,今年是什么趋势,往后看什么趋势?
A:总量增长,增速比另一边要快,但是增量比较杂,不是所有厂商都在增长。未来还会再保持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但是后续会分化。但是对公司来说,安卓系增速会微增,明年增速会恢复。

Q:日本的游戏主机客户,今年的出货量和盈利能力有没有预期和指引?
A:今年刚开始做,份额不是上的比较快,可能15-20%的份额。盈利方面,算是ems产品,毛利没有其他产品高,公司在努力做好。

Q:歌尔集团下面有个VR品牌pico,占的股份还不低,客户会不会有意见?
A:和客户沟通过,没什么问题。

Q:facebook没有做中国市场,所以不存在竞争,那国内客户会和集团旗下的品牌竞争,会不会影响国内客户的市场机会?
A:集团的pico已经是国内第一大了。有可能影响一些潜在客户订单,但是公司不会放弃pico产品制造,集团也不会放弃这个品牌。

Q:公司现在VR产品走的还是整机代工么?那其中的零部件自供比例多少,未来怎么走?
A:公司整机和零件都做,零件主要声学、光学和结构件,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同的产品渗透的比率不一样,总体渗透比率不高,未来空间比较大,公司未来想零部件都做。

Q:Quest2本身已经比较便宜,但是利润率水平还是比ems高的,是不是因为客户对硬件要求比较高,所以价格给的比较高,但是后面数量级继续上去,给我们的价格会不会松动?
A:压价永远都有可能,所有产品都是这样,制造业都这样,我们努力做好。

Q:mems业务要剥离,公司对这块业务的规划是什么?
A:原先以麦克风为主,后续以传感器和sip为主。子公司管理层比较有信心,明年sip起来,盈利结构会有变化。

Q:公司做为ems大厂商,供应链是否话语权越来越强?
A:sip目前还没有到这个阶段,实际上还是零组件自供比例上升问题,但是做为一些核心零组件,还是客户自己把控,一些非核心零组件,我们还是争取自己做。

Q:终端受芯片影响比较大,这块会影响公司的声学么?
A:手机端压力大一点。但是对公司影响不是很大,公司供应链做的比较好,光学方面和结构件不涉及芯片,大宗商品涨价也影响不显著。但是今年平板电脑、笔记本、手表还是维持了销售,补回来了手机端,今年还是有成长。

Q:pico2499,Quest2 3600左右,为啥会有这么大的价格差别?
A:品牌厂商的价格无法评价,是品牌厂商自己评估的,对于公司来说,一体机成本差距不大。

Q:21年资本开支规划,一季度比较高,全年情况怎么样?
A:一季度确实较高17%,,全年40-50%,有很多扩产。

Q:公司研发支出比例是什么规划?
A:高在7、8个点,低在6、7个点,不会有啥变化。

Q:VR高端产品,和现在的产品差一点在哪?
A:传感器更多,显示效果更好,芯片也会升级。
#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聊一聊联创电子,脚踩智能汽车和虚拟现实2大风口 ,市值预期三年四倍!】这两条河的交汇,联创电子躺在里面不想爆发也难。作者:半边天红了、思变通达和一位网友聊天,问他最近的收益情况,他说三年来基本没亏没赚,我看他的朋友圈全是关于技术的分析,有些感慨。三抓买点我已经介绍过了,我现在来说说法势术,这是借用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三派的名。为了加深印象和方便理解,我举一个比喻,用划船来说吧。然后按重点,我将之排序为势法术。势,一个社会的滔滔大势,这几年的半导体、光伏和新能源便是,这相当于一条河。你要选一条流得快的河,这样你的船就跑得快,如果你选了一条平稳流淌的河,你就跑得慢,用最大的力,还跑不过另一条河的人,我相信这两年炒地产和银行的人深有感触,为啥我的股基本面那么好市盈率那么低,还跑不过别人,然后就咒骂市场炒垃圾,咒他们翻船。法,是一条船的基本面。在滔滔大势中,船也有翻的可能,它的材质如何结构如何,决定了它是否能平稳地带你到目的地。术,则是一个人的划船水平。我比较忽略这个,因为我说过嘛,我想当一个顺着时代洪流躺赢的废物。比如最近就有一位老奶奶,忘了自己在长春高新的船上,十多年赚了100倍。我发现很多老股民着重于术,而忽视了对法势的判断,这其中,最容易忽略的是势。他们的心里话语大概是,我看这艘船平平无奇,能跑多快,他忘了有时候不是船能多快,而是水有多急。聊完了法势术,来理理联创电子的逻辑。先说结论,联创在未来三年,有相当的概率达到400亿,也就是三年四倍。为啥用相当,而不是大概率呢,后面再说,这也是它只能做小三二奶的原因。建议跟票者的仓位不要超过三成。再说套路,先看底再看空间。有几个参考点。一,最近一次增发是在去年11月,价格为9.01元,以目前10.28元的股价,下跌空间为12%;当然,跌破增发价也是常事,继续往下看。二,最近5年,每年最高价都超过了10.28元,在营收与利润都有可观的预期的情况下,以当前价买入,一年内悲观的情况下就是保本。三,机构普遍的预测,今年的eps是0.45元,对应市盈率为22倍,在科技股中,相当低估。所以小手一拍,给联创一年的底为10元。给底便是安全感,跌了不心慌,不割肉,敢加仓。三抓买点的精髓,就是着重于底,先保证安全,而空间,则随缘。接下来我们算算空间。联创有三项重要的业务,触控、集成电路与光学,我们对比一下这几年各种业务的占比情况。集成电路是一些贸易业务,没啥看头,触控营收平稳,算是打底用的。未来三年,我们盯着营收占比不断变大,利润率最高的光学就好了。来看看今年出的股权激励计划:三年后,假设公司实现营收目标,按25%毛利,单光学就能贡献15亿利润,按20-30倍的估值算,空间是300-450亿。再来看看它的光学有什么。一,运动镜头,运动相机Gopro一直是主要客户,去年下半年已经切入华为,大疆,根据三月的调研,今年的放量会很快,预计营收7亿。二,车载镜头,车载镜头毛利率较高,行业壁垒高,技术壁垒高,产品从研发到量产周期长,资质认证环节复杂、周期长,需要较雄厚的资金投入等特点。在ADAS镜头这块,联创电子是绝对王者。三,手机镜头,聚焦在高端领域,据说华为P50会用到它的液态镜头。预计今年会切入到1-2家品牌供应链,未来3年增速在50%以上。以前谈到物联网时,我说过镜头是物联网的眼睛,联创相当于有三只眼睛。抓底,抓空间,再抓拐点。有两个核心拐点。一,智能电动车的发展趋势十分迅猛,最近华为的一系列新闻大家有目共睹。车载的毛利率非常高,而且增长十分迅猛,2020年的年报摘要显示,车载镜头及影像模组销售收入增长约123%。二,虚拟现实的爆发有了希望,据彭博社消息,苹果将在数月之后推出AR/VR套装。歌尔最近的股价表现印证了这一点。这两条河的交汇,联创电子躺在里面不想爆发也难。再说说我担忧的点。一,这行业这几年挺苦逼的,欧菲光便是例子;二,我觉得管理层挺普通的,所以他们吹镜头多高端,我得留个心眼的,对于激励目标是否能达成,我也保有疑问;三,整个光学产业链都趴着,两条河还在平缓段,什么时候到急流段?总觉得快了,但是难以估量,买入后可能熬半年以上;四,非果园类科技股,对了就一飞冲天,错了就一蹶不振,之前京东方和高通合作搞超声波指纹识别,我就觉得汇顶要惨,一语成谶,所以这种票我最多不会超过三成仓。附:联创电子草根调研报告智能汽车是未来10年最大的赛道,作为智能汽车必备的ADAS镜头,团队历时半年时间,对联创电子做了详尽的草根调研工作。先后调研了联创电子总部南昌,分部湖北,重庆,常州,郑州,抚州等,同时对联创电子在下游客户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研(H客户,T客户,蔚来,小鹏,DJ客户,F客户,英伟达,Mobileye,Aurora等等)。顺便说说我依然认为,能够贯穿本轮牛市的主线,一是科技成长,二是消费医疗。前者属于进攻性主线,后者属于防御性主线。科技成长,主要包括5G应用、芯片、半导体及设备、智能汽车等。消费医疗,则包括化妆品、调味品、酒类、生物医疗等。你在满网络选择牛股,而我在潜心研究牛股,从大数据分析以及市场走势,我结合当下热点,已经把龙头确定下来了趋势极佳,爆发只是时间问题,保守预计涨幅55%个点左右,洗盘后有很大趋势爆发!( 威星83282449, 即可得到!)调研内容具体如下:1. 联创电子未来将聚焦高端光学镜头,目前在高端纯玻镜头技术方面全球第一,主要指标是精度,目前在精度方面超过日本豪雅,处于全球第一的水平。高端纯玻镜头主要用于智能汽车,无人机,机器视觉,运动相机,AR/VR的领域。2. 在智能汽车ADAS领域,联创电子目前的市占率处于领先水平。a) 目前占特斯拉35%左右的份额,特斯拉目前是130万像素,未来将会升级到800万像素,随着特斯拉像素的升同,联创在特斯拉的份额会大幅上升(预计将超过50%)。b) 华为自动驾驶70%的市场份额;c) 蔚来(中标蔚来7颗ADAS镜头,共计8颗)。d) 英伟达ADAS镜头的独家供应商;e) Mobileye最大的供应商;f) 同时也是百度、Aurora、小鹏、Valeo、Magna、Aptiv、Mcnex、的供应商。3.在运动相机领域,联创电子纯玻镜头目前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4. 在无人机领域,联创电子目前是DJ客户最重要的供货商。5. 在AR/VR领域,联创电子是F客户的供货商。6.高端纯玻镜头的壁垒主要在模造玻璃,目前日本豪雅和联创电子占据90%的产能,联创电子包括设备和模具在内都是全自主的,联创跟日本豪雅相比,最大的优势在成本,联创电子的综合成本只有豪雅的25%。7. 未来智能汽车每台车需要8+个纯玻光学镜头(特斯拉8个,蔚来11个,小鹏14个,极氪15个,滴滴24个),每个镜头6-15美元,包括模组的话每个50-100美元。每台车的总价值有几千元。8. 智能汽车的认证周期是非常漫长的,正常来讲需要2年时间,其中单是路测就需要3000小时,终端厂商一旦认证通过后,供货关系是比较稳定的。9. 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主要有两大阵营,a)一个是第三方解决方案,自身不造车,主要有英伟达,Mobileye,华为,Aurora。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大部分都是采用第三方的自动驾驶平台。蔚来采用Mobileye,小鹏和理想采用英伟达,比亚迪采用华为。奔驰采用英伟达,大众采用mobileye,吉利采用mobileye。b) 另一个是自身也造车,包括特斯拉,苹果,百度等。10. 未来几年,联创车载镜头预计将继续保持三位数的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70%)。 $联创电子(SZ002036)$  

#股票# #基金#
金融体验,先提高道德感开始

(1)
从赚钱上看,股票,要赚盈利的钱,估值扩张是建立盈利基础上,业绩提升估值较低,形成戴维斯双击,因为大家做盈利分析都是线性外推,今年盈利1亿,明年2亿,后面4亿,往后就是8亿。但类似周期股,仅仅是赚盈利的钱,估值很难扩张,周期周期一周一期,还有就是如果单纯估值扩张,就是题材,迟早被刺穿证伪,没有业绩增长的拔高估值就是个泡沫建立上沙漠上而已。

关于杀跌,某些纯粹就是杀估值,比如白酒,白酒跌的比较多,白酒没啥问题,行业格局清晰然后总需求还在增加,唯一隐患就是90后00后服从性比较差,多数人的第1口白酒都是跟他的领导,现在这个90后00后tnd就是不跟你喝白酒,他没有这个消费启蒙或者说导入期。

但某些呢,比如对通威来说杀的是逻辑,在杀估值、杀业绩和杀逻辑这三种杀跌中,杀逻辑是最可怕的, 杀逻辑就是把估值大幅压缩,业绩又待证伪状态。如果颗粒硅实现技术突破,并计划大规模投产,对拥硅为王的通威来说,打击是致命的,股价涨回来,需要让资金看到通威未来的新的增长潜力和想象空间 .

总体上,觉得茅台跌到40倍pe,核心资产会稍微稳定点,21年算600亿利润,2.4w亿市值。
市场极限3200点!看得到的太阳,吹不散的乌云。
今年重点还是小盘价值股。

(2)
基金回撤了很多,多数小甜甜被骂成牛夫人,
我们说做好基民的投资体验,这个体验感,好的体验感,第一步一定是碰到个有道德有底线的金融中介。

什么叫道德,我理解是在特定的时间点上,当下是否为客户利益最大化考虑。推荐首发基金、推荐二把刀的基金行业新兵,显然让我觉得跟有道德感相差甚远。职业道德,现在财富管理行业,都在泥潭里挣扎,何谈为客户利益,全靠底层的理财经理自己的道德底线在维护客户利益,真的。

金融从业的真像是个叠马仔,全国本科率6%的条件下,其实全民买基金肯定是有问题的,买基金之前,说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自洽?
第二,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稳定?
第三,我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是否与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匹配?

不然你买个啥,靠盈利树立信仰么,那是一点经不起波动的。但如果认同理念,并且动作没形,投资二字那也不能忘。

无差别的基金推广,存在误导成分,让用户觉得买基金和买固定收益区别不大,限制范围推广会更健康一些,金融产品宣传只能面向对合格投资者。

(3)
电力传输系统改造,海外电新设备建设投资周期起来了;国家电网“主辅分离”大动作后,行业格局也清晰起来了;所以电气设备企业,趋势就出现了。

电气设备的资本开支周期肯定是起来了,一方面海外这一块就是一些破破烂烂的,需要补课,然后碳中和下面本来全球就是有一轮资本开支的周期。

更新一些企业,
【亿纬锂能】近期接连获得宝马、捷豹路虎48V订单,业内反馈公司12V电池进展较多,公司有望在48/12V领域开辟新业务单元。目前公司小电池、大电池齐头并进,都在细分领域逐步获得全球竞争力,继续推荐。
【思源电气】公司过去通过产品加法穿越周期,近几年新的产品门类也获得突破;在更齐备的产品基础上,公司在海外做epc与解决方案的优势更强。公司过去5-8年进行了一轮管理升级,经营效率会继续提升,产品储备与管理体系能支撑成为大公司,目标价36-39元。
【特变/新特】公司过去一直是行业居前的主力硅料供应商之一,子公司新特能源新产能已经投放,目前产能达8万吨,正在推动20万吨扩产;此外,新特风电/光伏BOO项目正在大量投运。传统电力设备盈利情况开始回升,2021年12-13倍估值,目标价15-17元。
【奥克股份】公司锂电溶剂的EC产品已达标并出货电池溶剂,据业内反馈,公司DMC产品近期测试也已合格,公司2021-2022年23.5、14倍,目标价15-18元。
【禾望电气】公司风电变流器业务竞争力继续巩固,工业大传动今年实现较多的客户突破,预计业务有望翻倍增长,股票期权已经授予,2021-2022年22、14倍,目标价24-26元。
【盛弘股份】电能质量业务稳健增长,储能、锂电池检测业务高速发展,今明年年公司有能力保持高增长,2021-2022年23、15.x倍。
【六氟板块天赐材料、天际股份、多氟多】近期近期大客户新签订单达16-17万元/吨,本周已有部分新签近20万元,六氟单价将提前在Q2达到20-25万元。

(4)

碳排放最利好的还是最上游的源头能源,下游零排放大部分都是扯淡的,只有源头能源排放下来了才有意义,比如氢气的制备,你上游用光伏发电,然后采用电解法制备 才能做到低碳工艺,如果你用火力发电然后化工工艺制备氢气,也是高碳排放的氢气。

下游的低碳,你要你用到了能源或者产业链上用能源的地方多,做不到最上游能源低碳,降低碳排放意义不大,以后大概率加征碳税,如果真的是低碳排放就免税。
其实现在的电动车,上有锂的制取成本是个超高耗能行业。

最近走访了一些氢能企业,感觉平价的速度会大幅快与预期;两万台的氢能大巴,碳中和就抵上现在所有的锂电车;还有就是一定要找有电堆的企业,这个是核心,做系统集成的,目前估计国内已经超过100家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巴黎世家为辱华道歉,网友:中国人忘性大
  • UFO?航迹夜光云而已
  • 岳云鹏网店上黑榜、肉类质量不过关,媒体:他又不养猪信他干吗?
  • 刘强东夫妇向清华捐款2亿:支持量子计算、AI研究等
  • 演员蒋梦婕发微博寻找成都助理,失联近1个月终于找到…
  • 公交车上抱摔小孩事件,培养孩子“胆大”,但并不是“妄为”
  • 退票38万张!《后来的我们》上映才一天,比电影更扎心的是…
  • 资管新规五大焦点值得关注
  •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赤子情怀昭后世 多党合作写新篇
  • 岳云鹏: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我多想不顾一切去看你……
  • 无限歌谣季首期薛之谦加盟,岳云鹏唱《粉红色的回忆》太魔性!
  • 化妆师搂张雪迎腰被骂咸猪手,手要怎么放才能不挨骂?
  • 我要送你99朵玫瑰花
  • Nine Percent刚成立就公开解散日期!所以蔡徐坤C位出道,坤音四子团灭都是闹着玩的?
  • 再见,第四套人民币!看看有多牛!
  • 【送签名海报】大幂幂很瘦哦 ……
  • 电影后来的我们影评解析 后来的我们结局看哭一片到底在讲什么
  • 【Aisen恋爱教育】2000篇精华文章汇总-点"阅读原文"查看每篇详情
  • 关于《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的8个疑点
  • 腹肌撕裂者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