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中新网|兰州新区十年·幸福之城 人民的"小确幸":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兰州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美丽新区、文明新区、法治新区、和谐新区”建设。坚持把提升城市服务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贯穿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全过程全方位,核心区2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青山碧水蓝天交相呼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兰州新区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逐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改安置房、职工公寓和普通商品房等多形式供给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新区共建成各类保障房58242套。努力让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据统计,今年1-5月份,兰州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月均增长率约12%,价格同比增长2.75%。

  2021年,兰州新区GDP同比增长超20%,增速连续5年领跑国家级新区。今年一季度,新区有效克服了多轮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等实际困难,GDP同比增长达12.1%,工业投资增长79.1%,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新区房地产稳步向好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拆迁安置为主的社区,兰州新区中川园区新安社区聚集了辖区三个乡镇的农民,同时社区残疾人有96人,高龄老人2人,空巢老人3人,独居老人3人,社区各类特殊人群都较多,如何解决好特殊人群的服务成为摆在社区面前的问题。

  该社区书记魏廷进表示,全域打造“亮灯行动”实现精准分类服务,点亮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四类群体的“希望之灯”“生命之灯”“智慧之灯”“关爱之灯”,集中开展“走出去”助残乐残,让社工委成员单位对辖区特殊人群开展一对一帮扶,定期不定期开展慰问走访、心理慰藉、代办服务、亲情陪伴等服务,提升了特殊人群的幸福指数。

  有意思的是,新安社区与物业公司联合,启动“城市花园共享责任田”公益绿化认领计划。将楼栋下的绿化面积认领给业主,由业主完成有关种植、管护花草等工作,物业验收合格后,按照认领面积多少兑换相应停车位。“浇浇水、锄锄草就能给儿女换停车位。”居民李女士说,大家精心装扮着“身边花园”,在家门口实现心中的“田园梦”。

  多彩廊道 生态新区

  兰州新区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宜居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和城区公园水系建设,绿化结构合理、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治理良好的精致新区初具雏形。

  近年来,兰州新区遵循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一路一景、一街一品 ”的设计理念和“建设多彩廊道、打造特色道路、构建宜居环境、共创生态新区”的建设原则,使城区绿化达到“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

  “新区已经成为湿地、绿廊、花海相连贯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在城市绿地方面,兰州新区市政集团绿洲公司总经理杨春荣介绍说,新区先后建成百花公园、文曲湖公园、临港花海等11个城市绿地公园,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城市绿化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已由2011年的不足5%增加到目前的36%。

  兰州新区还印发《魅力新区城市品质提升六大行动方案》,未来将从市容环卫、市政设施、空间秩序、园林绿化、城市治理、道路交通等六个方面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竞争力再提高。力争到“十四五”末,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城市环境与秩序再改善,城市形象与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国家级新区名片更加响亮。

  全国引才 教育成效全面开花

  十年来,兰州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超过280亿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2017年以来,面向全国引进教育人才超过1200人,教育成效全面开花,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兰州新区学前教育公办园增加至21所,民办园从11所增加到37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新区学前教育入园人数增长近5倍。

  兰州新区深入贯彻“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创新模式、面向新区、服务全省、引领西部”发展思路,努力将职教园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工匠摇篮”和国家向西开放职教高地。目前,职教园区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后规模可达近30万人。建成后将形成集教育培训、科研孵化、体育运动、文化创意、商务休闲为一体的重要城市组团,为全省乃至西部建设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

  不仅如此,新区还建成甘肃省现代物流、商贸等职教集团,共建甘肃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产业学院、现代农业产业学院、食品加工双创基地等10余个产教融合基地。创新成立甘肃中德学院,形成中外合作交流新模式,先后促成省内外300余家企业与院校共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践基地50余个,为全省、全国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累计输送毕业生5.3万余名,就业率达95%以上。

  打造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

  2016以来,通过人才引进,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兰州新区已建成投运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1家、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1家,综合门诊部、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医疗中心、附属医院等基本建设配套,急救分站,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乡村一体化“七统一”管理。同时,兰州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独立运行,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均设立附属医院。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新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已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同步健全。逐渐形成了“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实现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有序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均衡配置,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更大实惠,医疗设施和水平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新区”。

  近年来,兰州新区持续深入开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体关爱行动,建立起针对特殊儿童“资金+物资+服务”的关爱服务保障体系。通过“大手牵小手”许愿活动等方式,面对面倾听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诉求,做深做实做细关爱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留守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乐游新区”,丰富文体生活

  兰州新区加速释放西北旅游集散地、都市休闲游乐新城的品牌效应,全面探索打造“乐游新区”品牌活动。目前,兰州新区有省级非遗项目1个,县级非遗项目5个,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文化旅游配套服务体系。

  近年来,兰州新区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大力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先后建成甘肃省体育馆、中川体育公园、新区体育公园和10个社区体育健身中心等各类体育场地987个,全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4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如今的兰州新区可谓“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累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千余场次。特别是新区半程马拉松、公益环湖骑行赛、越野滑雪锦标赛、冰雪运动进校园等体育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在不断丰富人民文化体育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新区社会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同时,围绕“西北旅游集散地”“都市休闲 游乐新城”“甘肃第一眼”等文化旅游品牌,兰州新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完善配套设施为着力点、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为目标,努力打造设施完善、供给丰富、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中新网)

https://t.cn/A6SxfW8K

送友人归家

琼浆玉液今世缘
一杯一杯送君远
今世缘深今相遇
伤心最惧花竞妍
风雨相伴数十年
相知相识更相缘
依依难舍送君归
点点情意今世缘

忆母亲
青油灯(盼夫归)我母乡下村妇居家耕种,我父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在某企业工作)
青油灯.灯青油,油灯昏暗人焦愁
外出何时上阁楼
思悠悠.情悠悠,明月当空人上楼
青油灯熄不再愁

时空穿越有感
忆战友

百年弹指过
战友执金戈
忠诚犹可贵
热血染国歌

问路

青衬红衣俏丽姿
玉腕无力轻遥指
低首悄问路何方
尚请郎君将路指

《人民日报》:气候预测准确吗?这篇文章告诉你!面对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加强气象预报预测并及早未雨绸缪,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近日,中国气象局面向公众发布气候预测信息,今后大家可以通过国家气候中心及各地气象局官方网站,查询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预测结果。这对持续提升我国气候预测水平、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气候中心全球监测产品,显示今年3月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空间分布情况。图中暖色代表气温偏高,冷色代表气温偏低。中国气象局供图
气候预测包括哪些内容?预测准确率怎么样?我们如何科学用好气候预测,更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什么是气候预测?

主要是对延伸期(11天到30天)、月、季节和年度气候趋势进行预测。核心技术长足发展,让我国气候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

葡萄枝条在架子上萌发攀爬,嫩绿的片片新叶生机盎然。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桑园镇夹河村,村民郝忠元正在葡萄园里忙着浇地、抹去多余的葡萄芽。

葡萄露天种植,天气气候着实关键。4月12日晚上,一股寒潮袭来,老郝和家人赶忙在地里点起火堆给葡萄增温,好多新芽还是冻坏了。“种地,最盼能摸准老天爷的脾气!”老郝说,“除了一两周以内的天气预报,如果能提前知道更长时期的天气就好了,这样就能及时调整葡萄出土时间,准备防灾物资,降低气候带来的影响。”
老郝渴盼了解的“天气预报够不着的天气”,专业名称就是:气候预测。
气候预测主要是对延伸期(11天到30天)、月、季节和年度气候趋势进行预测,包括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相较于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重要天气过程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
今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未来11天到30天的《气候预测公报》。4月2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全国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情况,这是气象部门第一次向公众发布全国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气候预测业务的国家之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气候预测室总工程师陈丽娟说,“不过,气候预测是大气科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而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季节和年际变率大,影响我国气候的系统复杂,气候预测信息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此前的气候预测服务主要面向政府部门,供各行业作为决策参考,没有向公众发布。”

近期,中国气象局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决定开始向公众发布气候预测信息。从事气候预测研究和业务工作已有26年的陈丽娟感到“肩上的压力更大了”。不过,她和同事们也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需求的持续增加、科技的发展进步,这件事势在必行。”

天气预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出行帮助很大,但天气预报主要提供最近几天的信息,这与现代生产生活多方面的需求还存在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领域需了解更长时间的气候预测信息,各行各业对气候预测的需求很迫切。

与此同时,我国持续推进气候业务能力建设,通过科技创新、潜心发展,气候预测业务完成了从以物理统计为主,到以气候预测数值模式(简称气候模式)为基础、动力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转变,以气候模式为代表的气候预测核心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客观化预测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气候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

“以前我们发布气候预测信息时可能信心不足,现在报得比较好了,这也为面向公众发布气候预测增添了底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中心首任主任丁一汇说。

怎样预测气候?

气候模式是基础,科学家编写反映很多数理方程原理的复杂程序,再通过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进行运算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气候预测“产品”,到底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现代气候预测主要基于气候模式和物理机制诊断相结合的办法。”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介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气候模式对气候系统的模拟、刻画已经比较全面。

地球的气候系统由海洋、陆地、大气、冰冻圈、生物圈这五大圈层构成,非常复杂。气候模式可以说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科学家编写反映很多数理方程原理的复杂程序,再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运算,对未来的气候演变趋势作出预测。气候模式要用的数据量大得惊人,往往达到几十个TB(万亿字节),有的预测要用高速计算机“转”好几个月。

“另一方面,气候模式虽然有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准确模拟海洋、陆地、大气、冰冻圈、生物圈等多圈层的相互作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宋连春说,“因此我们在气候预测中,会基于大量历史观测数据,利用数学和物理规律,诊断全球海洋、海冰、陆面过程等对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宋连春表示:“实际气候预测业务中,是以气候模式为基础、动力与统计方法相结合‘两条腿走路’,获取气候模式预测信息和机理诊断的关键要素预测信息,进行最优集成,然后给出气候预测结论。”

在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如今我国的气候模式已发展到第三代。这一模式由国家气候中心吴统文研究员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于2020年11月通过评审,进入准业务化运行。第三代气候模式的气候预测性能有明显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物理、数学、化学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我国气候预测准确率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陈丽娟说。

“在气候预测业务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陈丽娟介绍,例如,2018年汛期预测东亚夏季风偏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增多,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少,对全国夏季旱涝分布的预测与实况基本一致。

“当然,受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认知的局限以及可预报性上限的影响,气候预测还有不准确的方面。”陈丽娟坦承。

她举例说,对2008年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事件,没有提前一两个月预测出来。在那以后,我国设立了一批科研项目,通过深入研究,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出现持续性低温冷害的机理认知更为清晰,对这类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和服务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气候预测准确率是有‘天花板’的。”陈丽娟说,一般认为,气候预测准确率上限为75%至85%。目前,我国气候预测的准确率达到70%左右。

气候预测如何应用?

影响气候的因子极为复杂,不确定性较大。公众要科学合理地使用预测结果
“雨季什么时候到来,什么时候结束?这是我每年最揪心的事情。”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防汛办主任刘世军说。眼下,他和湖南省气象部门保持热线联系,密切关注着每天滚动更新的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信息。
澧水公司管理着江垭和皂市两个大型水库。雨季开始前,水库要计划腾库;雨季结束时,要拦洪蓄水。澧水是山溪性河流,洪水陡涨陡落。雨季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是水库运行的重要时间节点,把握不准,就可能给防洪、发电、保生态用水等带来不利影响。”刘世军说。
去年5月中旬,湖南省专业气象台提出澧水流域将在6月上旬进入雨季,这一预测与实况基本吻合,为澧水公司科学调度提供了决策依据。
陈丽娟认为,随着气候预测准确率和公众认知度的提升,气候预测在防灾减灾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规划等方面,将得到更有效的应用,农业、水利、工业、交通、电力、旅游、体育等很多领域都将受益。
服务防汛抗旱——我国地形复杂,受东亚夏季风系统变率大的影响,每年七大江河流域的旱涝情况不同。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农业灌溉用水和水力发电调度方面,准确的预测可以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使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益发挥到最大。
助力农业生产——准确的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服务相结合,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安全运行。例如,准确预测春季气候是否异常、春雨多寡、气温高低,可以帮助农业生产部门及广大农民对农作物选种、播种进行科学决策。
对预测阴晴冷暖的天气预报,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而对于气候预测,很多人或许还感到陌生。

实际上,气候预测的结果,正给全世界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这一气候雄心和降碳行动的依据,主要就是科学家们利用气候模式做出的长期气候预测:随着人类活动持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未来几十年全球气温将不断攀升、持续变暖,人类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

气候预测、天气预报,“测”与“报”的一字之差,清晰表明了二者的精准度和不确定性是有差别的。预估未来较长时期的气候,机理复杂,变数很大,显然更为困难。不过,存在不确定性不等于不可靠和不能用。从以往对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趋势的预测和实况对照来看,气候模式的可信度就很高。加大力度攻坚克难,让气候预测越来越精准可靠,及早预知未来气候状况并采取有效行动,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趋利避害,利用好风、光等气候资源,同时避免或减轻灾害影响。

天气气候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今,气候频频走极端,加快建设气象强国,努力把准天气气候的“脉动”,我们才能切实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永续发展、生生不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微剧场:别跟我说你在大城市参加过面试,算我求你了!
  • 每日必读:生活不是单行线,要学会转弯!
  • 8月7日全省天气预报(内附精选音乐哦!)
  • 学会这些小技能,才是过夏天的最高境界!
  • 普通雪碧喝腻了换个花样,真是好看又好喝!
  • 微剧场:孩子脑筋转的挺快呀,都学会举一反三了!
  • 每日必读:只要你肯迈步,路就一定会在脚下延伸!
  • 8月8日全省天气预报(内附精选音乐哦!)
  • 聚会喝酒乃是常事,但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喝!
  • 洗这些食物时用点“小道具”,脏东西自己跑出来!
  • 西红柿+鸡蛋,组合的无敌境界你值得拥有!
  • 微剧场:公司请假新制度,有密集恐惧症的还能好好玩耍吗?
  • 每日必读:人生就像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 8月9日全省天气预报(内附精选音乐哦!)
  • 孩子教会了我这3件事,让我的生活从此改变 | 深呼吸
  • 众里寻“师”千百度,蓦然回首,哎哟~不就是找你吗?! | 招聘
  • 一位老校长的感人家书:写给当教师的儿子四个忠告 | 特别关注
  • 家长学生警惕!接到这些电话、短信千万不要理 | 深呼吸
  • 劲爆!NBA冠军球星史蒂芬•库里来北京指导初中篮球队,这些直播不容错过! | 直播预告
  • 搞事情!教师朗读大赛来啦,丰厚奖品等你来拿!爱朗读的老师,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