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人道与天道


什么是红尘?复杂、善变、诸多因缘控制下的人心就是红尘!红尘,就是着了人心欲色的微尘,本是生于人心的假象,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山”即是“我”,“我”即是唯一的阻碍。人心外求,不知返观内照,所以不能照见、无法看破、出离“我”相,受制于“我”,以假当真,沉浸于无尽的无明、烦恼和痛苦的“海市蜃楼”,甚至无法自拔,一生或累世迷失,在“我”的命盘中轮回流转。殊不知一切皆是“我知我见”,非真知灼见,唯有“真”这把利剑才能破开迷雾,让人开悟、见性,从人心回到本心,改变命运。

然而,尘土凝结的大地为什么却能让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那是在告诉我们,大地拥有无怨无悔承载和孕育一切的“厚德”。为什么只有淤泥中会长出莲花?那是在展示淤泥中蕴含着的本心的圣洁。人本如此,人心、红尘发生的一切都只为照见和引领,回到内在本心的清净。人心看一切,都是污浊!本心看一切,都是美好,都是为成就圣洁!

道场更是浓缩的红尘,人心纷纷显现,只因各自“以己为正”,戴着“我”的有色眼镜看待别人和发生的一切。因此,凡夫人心看别人,不符合“我”的皆是“恶”、“魔”,其实都是“我”的颜色和污浊,然而天道自在红尘,其中自有度化人心之道,但唯有德心可见“道”。人群之中,一切污浊的“小我”终究会成就莲花的圣洁,自会有人返观内照,看破这一切,成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只有在污浊里显现出来的清净,才是真清净。

没有诸多红尘人心的磨砺,何来红尘即道场?没有红尘的一切发生,哪来什么生活即修行?不出淤泥何来圣洁?不经磨砺怎见本心?

未成佛前皆渡我,成佛之后皆渡人!古人云:夫人者,其天地之心也。

一切天时、地利本然存在,本无善无恶,是人心的意识赋与其善恶分别,因此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本然的天时和地利,是造福苍生?还是天灾人祸?一切还在于人心来和!一念定福、祸!一心定德、业!

唯有正本清源是心、是真。所以无论是修行之路,亦或称人生旅途,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无我回到本心本性,滴水入海心归正本清源,然后,以此心在红尘,才能以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事情,做如如不动的清流和本我,时时观照自己,唯以良知为依。这正是大学之道:自立、立他、德行天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最终在红尘当世成就圣人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为读经,以身明道,人道合于天道,自然转变世道,天地人人皆为一,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9.21   02:38
云禅·慧明于北京

古本伤寒脉法必背口诀(二)
作者:医圣张仲景
转自:村长侃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

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

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俱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

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口诀:

气盛脉强血盛脉滑

气衰脉微血衰脉涩

阳迫气血脉数

阴阻气血脉迟

风浮寒坚沉水支弦

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脉数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动摇者,名曰动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脉阴阳俱促,当病血,为实;阴阳俱结,当亡血,为虚;假令促上寸口者,当吐血,或衄;下尺中者,当下血;若乍促乍结为难治。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却结于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必烦利不止。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师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口诀:

动脉上下无头尾

厥然动摇见于关

脉数时止名为促

脉缓时止名曰结

结阴脉止还反动
代阴脉止不自还

阳结浮数不自便

阴结沉迟便反鞭



脉阴阳俱弦,无寒热,为病饮。在浮部,饮在皮肤;在中部,饮在经络;在沉部,饮在肌肉;若寸口弦,饮在上焦;关上弦,饮在中焦;尺中弦,饮在下焦。脉弦而紧者,名曰革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

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

口诀:

饮病脉弦无热寒

寸关尺应三焦全

浮中沉对皮经肌

此脉为饮非病肝

弦紧曰革芤亦然

寒虚相搏必半产

男子失精女失血

紧脉汗吐肺胃寒

师曰: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

风中于前,寒中于背;

湿伤于下,雾伤于上;

雾客皮腠,湿流关节;

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风令脉浮,寒令脉紧,

又令脉急;

暑则浮虚,湿则濡涩;

燥短以促,火躁而数。

风寒所中,先客太阳;

暑气炎热,肺金则伤;

湿生长夏,病入脾胃;

燥气先伤,大肠合肺;

壮火食气,病生于内,

心与小肠,先受其害。

六气合化,表里相传,

脏气偏胜,或移或干;

病之变证,难以殚论,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假令濡而上鱼际者,宗气泄也;孤而下尺中者,精不藏也;若乍高乍卑,乍升乍坠,为难治。

脉浮在前病在表
脉浮在后病在里
精不藏者下尺中
宗气泄者上鱼际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寸口脉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浮在表 沉在里

数在腑 迟在脏

浮为风 紧为寒

风伤卫 寒伤荣

荣卫病 骨烦疼

发其汗 解其症

寸口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热;风为虚,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也?

师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也。何谓阳脉不足?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何谓阴脉不足?师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涩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云禅·慧明-红尘·人道与天道

什么是红尘?复杂、善变、诸多因缘控制下的人心就是红尘!红尘,就是着了人心欲色的微尘,本是生于人心的假象,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山”即是“我”,“我”即是唯一的阻碍。人心外求,不知返观内照,所以不能照见、无法看破、出离“我”相,受制于“我”,以假当真,沉浸于无尽的无明、烦恼和痛苦的“海市蜃楼”,甚至无法自拔,一生或累世迷失,在“我”的命盘中轮回流转。殊不知一切皆是“我知我见”,非真知灼见,唯有“真”这把利剑才能破开迷雾,让人开悟、见性,从人心回到本心,改变命运。

然而,尘土凝结的大地为什么却能让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那是在告诉我们,大地拥有无怨无悔承载和孕育一切的“厚德”。为什么只有淤泥中会长出莲花?那是在展示淤泥中蕴含着的本心的圣洁。人本如此,人心、红尘发生的一切都只为照见和引领,回到内在本心的清净。人心看一切,都是污浊!本心看一切,都是美好,都是为成就圣洁!

道场更是浓缩的红尘,人心纷纷显现,只因各自“以己为正”,戴着“我”的有色眼镜看待别人和发生的一切。因此,凡夫人心看别人,不符合“我”的皆是“恶”、“魔”,其实都是“我”的颜色和污浊,然而天道自在红尘,其中自有度化人心之道,但唯有德心可见“道”。人群之中,一切污浊的“小我”终究会成就莲花的圣洁,自会有人返观内照,看破这一切,成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只有在污浊里显现出来的清净,才是真清净。

没有诸多红尘人心的磨砺,何来红尘即道场?没有红尘的一切发生,哪来什么生活即修行?不出淤泥何来圣洁?不经磨砺怎见本心?

未成佛前皆渡我,成佛之后皆渡人!古人云:夫人者,其天地之心也。

一切天时、地利本然存在,本无善无恶,是人心的意识赋与其善恶分别,因此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本然的天时和地利,是造福苍生?还是天灾人祸?一切还在于人心来和!一念定福、祸!一心定德、业!

唯有正本清源是心、是真。所以无论是修行之路,亦或称人生旅途,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无我回到本心本性,滴水入海心归正本清源,然后,以此心在红尘,才能以出世的智慧做入世的事情,做如如不动的清流和本我,时时观照自己,唯以良知为依。这正是大学之道:自立、立他、德行天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最终在红尘当世成就圣人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为读经,以身明道,人道合于天道,自然转变世道,天地人人皆为一,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9.21   02:38
云禅·慧明于北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盐只是一个调味品,并不是保健品,并不需要关注太多的成分,只看钠、碘这两项足够了。盐只是一个调味品,并不是保健品,并不需要关注太多的成分,只看钠、碘这两项足够了。
  • 我们股票亏损,会使用到这个方法,大部分都是认为后续还会有走好的趋势,成本低了更容易“扭亏为盈”但是这个做法就比较耗钱,买入后期待反弹解套。为什么股票大跌的时能拿
  • 生命也许就是这样,多一分经验便少一分幻想,以实际的愉快平衡实际的痛苦 ​,与其卖力讨好那些对你早有成见之人,不如索性对他人期待少些,对自己好些,活得才能更自在。
  • 但是我总觉得,啊,我想要新新的房子和洋气的装潢[允悲]地方是南堀江,好地方,大阪时尚发源地,超多潮店,特色小店和咖啡店,视野很棒,可以看到我现在住的地方。现在住
  • 除了争金夺银,还有从不停止向冠军攀登、向纪录冲刺,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动人之处。  从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到如今冬奥会顺利举
  • 太有意思了ㅠㅠ♡윰윰尚焕啊ㅠㅠㅠ泽演的身体动作太好了确实很轻巧judi****跟高中时代那些成群结伙的混蛋太像了 去到哪都会有这样的人啊HeheHa嗬!atat
  • 近日,在香港“連登”討論區內,有“黃絲”發帖稱,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接著他“碰瓷”道,當年美國獨立的精神與今日香港 “港獨”的口號都有共同的理念,就是所謂“自
  • 荀子—— 第五章非相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
  • #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 [开学季]#每日一善# 【带不吞必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
  • 】【那么一心就是专注的,相续的,在你所缘境上用功,】比方说:你定的功课是诵经,是持咒或念佛,都可以,其实很多人对精进产生误解,他怎么精进呢?】【忏公师父讲很清楚
  • 最后仍然可能一无所有……这种风,这种雨,又有谁会在意。因为时间刚刚好合适[二哈][二哈]#不止旅行##带着微博去旅行[超话]##苏州[超话]##苏州园林##发现
  • #糊但好看的剧#《一寸相思少年游》热血江湖,快意恩仇,执一剑得一人共白首。少女为救恩师执剑游走于风云诡谲,充满血雨腥风的江湖之中,偶遇少年郎中牵涉其中,然江湖路
  • ”张飞不紧不慢地说着,“这个拉人费用我要说明一下,当初组建群的时候,倡议的是无偿顺风车。后来,入群的人越来越多,张飞就有了新的思路,何不组建一个神东爱心顺风车Q
  • #徐永恩[超话]# 在日本偶遇嗯嗯的repo一则:op:我在东京国际论坛中心排队,永恩在那里和我击掌了,太可爱了。我看到一个长得像休宁的人,我想 开普勒在这里?
  • 莱珀妮是前一周晒了就还有一点点的,续上了雪花秀臻秀面霜,glamglaw小白罐和小蓝罐面膜是我挺喜欢的,具体看图解吧~ 最近睡得特别少,晚睡早起,注定3月是个忙
  • [并不简单]再至于说45年后,按照80岁的期望寿命,现在34岁以下的人口应当还活着,这部分人口是6.16亿。如果照专家的预测,29年内人口减半,意味着中国将一个
  • 【【唯爱又廷】你的初恋,我的一生】多年前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看电视上播放的电影剪辑,这忧伤的曲调一下子能把人带哭。这是有关于初恋的声音~人生的所有滋味都在里面了
  • 最近热搜周扬青和罗志祥,和黎先生在一块的时候,我特意读了我的朋友圈,朋友圈是这样写的,说没有一个女孩子能从男朋友手机里笑着出来,然后黎先生就说,我的手机你随便看
  • 成分只有南瓜籽!(记者 高倩 文/图)#遛弯团购# 阿甘正馔“药食同源”南瓜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