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谁爱给别人读书的老毛病又犯了,在我书房门口读故事,我倒是也乐意听,我老乡盗跖的故事,出自《》庄子,篇章,就是那个《》时运赋,盗跖年幼不是善良之辈那个盗跖,应该叫柳下跖,他有个有名气的大哥,柳下季就是那个坐怀不乱柳下惠,原名展货,我老家隔壁村的,倒是蛮有意思兄弟俩
庄子•杂篇•盗跖

  孔⼦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名⽈盗跖。盗跖从卒九千⼈,横⾏天下,侵暴诸侯。⽳室枢户,驱⼈⽜马,取⼈妇⼥。贪得忘亲,不顾⽗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国守城,⼩国⼊保,万民苦之。孔⼦谓柳下季⽈:“夫为⼈⽗者,必能诏其⼦;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不能诏其⼦,兄不能教其弟,则⽆贵⽗⼦兄弟之亲矣。今先⽣,世之才⼠也,弟为盗跖,为天下害,⽽弗能教也,丘窃为先⽣羞之。丘请为先⽣往说之。”柳下季⽈:“先⽣⾔为⼈⽗者必能诏其⼦,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不听⽗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跖之为⼈也,⼼如涌泉,意如飘风,强⾜以距敌,辩⾜以饰⾮。顺其⼼则喜,逆其⼼则怒,易辱⼈以⾔。先⽣必⽆往。”
孔⼦不听,颜回为驭,⼦贡为右,往见盗跖。

  盗跖乃⽅休卒徒⼤⼭之阳,脍⼈肝⽽⼞(左“饣”右“甫”⾳bu 3)之。孔⼦下车⽽前,见谒者⽈:“鲁⼈孔丘,闻将军⾼义,敬再拜谒者。”谒者⼊通。盗跖闻之⼤怒,⽬如明星,发上指冠,⽈:“ 此夫鲁国之巧伪⼈孔丘⾮邪?为我告之:尔作⾔造语,妄称⽂、武,冠枝⽊之冠,带死⽜之胁,多辞缪说,不耕⽽⾷,不织⽽⾐,摇唇⿎⾆,擅⽣是⾮,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不反其本,妄作孝弟,⽽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之罪⼤极重,疾⾛归!不然,我将以⼦肝益昼⼞(左“饣”右“甫”)之膳。”

  孔⼦复通⽈:“丘得幸于季,愿望履幕下。”谒者复通。盗跖⽈:使来前!”孔⼦趋⽽进,避席反⾛,再拜盗跖。盗跖⼤怒,两展其⾜,案剑⼞(左“⽬”右“真”)⽬,声如乳虎,⽈:“丘来前!若所⾔顺吾意则⽣,逆吾⼼则死。”

  孔⼦⽈:“丘闻之,凡天下有三德:⽣⽽长⼤,美好⽆双,少长贵贱见⽽皆说之,此上德也;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凡⼈有此⼀德者,⾜以南⾯称孤矣。今将军兼此三者,⾝长⼋尺⼆⼨,⾯⽬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中黄钟,⽽名⽈盗跖,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将军有意听⾂,⾂请南使吴越,北使齐鲁,东使宋卫,西使晋楚,使为将军造⼤城数百⾥,⽴数⼗万户之⾢,尊将军为诸侯,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收养昆弟,共祭先祖。此圣⼈才⼠之⾏,⽽天下之愿也。”

  盗跖⼤怒⽈:“丘来前!夫可规以利⽽可谏以⾔者,皆愚陋恒民之谓⽿。今长⼤美好,⼈见⽽悦之者,此吾⽗母之遗德也,丘虽不吾誉,吾独不⾃知邪?
且吾闻之,好⾯誉⼈者,亦好背⽽毁之。今丘告我以⼤城众民,是欲规我以利⽽恒民畜我也,安可久长也!城之⼤者,莫⼤乎天下矣。

尧、舜有天下,⼦孙⽆置锥之地;汤、武⽴为天⼦,⽽后世绝灭。⾮以其利⼤故邪?且吾闻之,古者禽兽多⽽⼈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上,故命之⽈‘有巢⽒之民’。古者民不知⾐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知⽣之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与麋⿅共处,耕⽽⾷,织⽽⾐,⽆有相害之⼼。此⾄德之隆也。
然⽽黄帝不能致德,与蚩由战于涿⿅之野,流⾎百⾥。尧、舜作,⽴群⾂,汤放其主,武王杀纣。⾃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之徒也。今⼦修⽂、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浅带,矫⾔伪⾏,以迷惑天下之主,⽽欲求富贵焉。盗莫⼤于⼦,天下何故不谓⼦为盗丘,⽽乃谓我为盗跖?⼦以⽢辞说⼦路⽽使从之。使⼦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受教于⼦。天下皆⽈∶‘孔丘能⽌暴禁⾮。’,其卒之也,⼦路欲杀卫君⽽事不成,⾝菹于卫东门之上,是⼦教之不⾄也。⼦⾃谓才⼠圣⼈邪,则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围于陈蔡,不容⾝于天下。⼦教⼦路菹。此患,上⽆以为⾝,下⽆以为⼈。⼦之道岂⾜贵邪?
世之所⾼,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战于涿⿅之野,流⾎百⾥。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王拘⼞(“美”字以“久”代“⼤”⾳you3)⾥。此六⼦者,世之所⾼也。孰论之,皆以利惑其真⽽强反其情性,其⾏乃甚可羞也。
世之所谓贤⼠: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之君,⽽饿死于⾸阳之⼭,⾻⾁不葬。鲍焦饰⾏⾮世,抱⽊⽽死。申徒狄谏⽽不听,负⽯⾃投于河,为鱼鳖所⾷。介⼦推⾄忠也,⾃割其股以⾷⽂公。⽂公后背之,⼦推怒⽽去,抱⽊⽽燔死。尾⽣与⼥⼦期于梁下,⼥⼦不来,⽔⾄不去,抱梁柱⽽死。此六⼦者,⽆异于磔⽝流⾗、操瓢⽽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
世之所谓忠⾂者,莫若王⼦⽐⼲、伍⼦胥。⼦胥沉江,⽐⼲剖⼼。此⼆⼦者,世谓忠⾂也,然卒为天下笑。⾃上观之,⾄于⼦胥、⽐⼲,皆不⾜贵也。
丘之所以说我者,若告我以⿁事,则我不能知也;若告我以⼈事者,不过此矣,皆吾所闻知也。今吾告⼦以⼈之情:⽬欲视⾊,⽿欲听声,⼝欲察味,志⽓欲盈。⼈上寿百岁,中寿⼋⼗,下寿六⼗,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笑者,⼀⽉之中不过四五⽇⽽已矣。天与地⽆穷,⼈死者有时。操有时之具,⽽托于⽆穷之间,忽然⽆异骐骥之驰过隙也。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通道者也。丘之所⾔,皆吾之所弃也。亟去⾛归,⽆复⾔之!⼦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可以全真也,奚⾜论哉!”

  孔⼦再拜趋⾛,出门上车,执辔三失,⽬芒然⽆见,⾊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

  归到鲁东门外,适遇柳下季。柳下季⽈:“今者阙然,数⽇不见,车马有⾏⾊,得微往见跖邪?”孔⼦仰天⽽叹⽈:“然!”柳下季⽈:“跖得⽆逆汝意若前乎?”孔⼦⽈:“然。丘所谓⽆病⽽⾃灸也。疾⾛料虎头,编虎须,⼏不免虎⼝哉!”
(全篇复制)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天用感恩的心,去问候珍惜的人,用满满的祝福送给牵挂的人,亲情我留恋,友情我珍惜,朋友我在意,不管我们距离多么遥远,带去我真挚的祝愿,愿健康与快乐永远伴随你!愿
  • ……大家都在秀寵物,我也來秀我滴3只寵物,第一只tom湯姆猫,他是第二代的,喜欢牠是因为猫毛質感作得比較細像真的,第一代的就沒這優点,他会学人说话,我侄儿超爱牠
  • 因为他平时不会主动找我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上心 不在意原来今天他奶奶在旁边 他显得很热情可我怕昨天我跟外婆说阿超不怎么找我聊天 估计是外婆今天跟他奶奶说了吧怕他这
  • ‪【daidaiオンラインショップ】‬‪クリスマスのリボンでおめかししたラブリーテディベアのスウェットトップス❤️‬‪袖とフードのチェック柄が冬らしく、フリース
  • 我满心期待 以为会有终极大反转 结果大结局也不过是揭晓了个前几集观众就知道了的“谜底” 怪我期望值过高了 有点吃了苍蝇的感觉 (不过演员的演技真的赞 刘奕君 朱
  • #30天安利李栋# #心栋一下,就一夏# DAY9 觉得他像哪种小动物《哔李哔李》第九回:艺术天赋登峰造极,唢呐小狗直播卖艺诗曰:花椒小美的哥哥,李栋可爱像修
  •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房间内及窗户外,忌有玫瑰花及仙人掌等植物,这些都是烂桃花步步逼近的征兆,如果有这样的情形,最好将窗外的刺类植物移开。4.加入红糖,待融化后加入
  • #Liz[超话]##氛围甜心liz# #liz1121生日快乐# ' 曾因美貌被称为清潭高中的公主队内重置前最高赞量拥有者✨手握国民品牌代言画报被品牌专门
  • 『Only-Jin』#金硕珍月球观测日记#❤️#金硕珍似是星辉清朗# 221107 官推更新JIN相关:Join the Jin 'The Astronaut'
  • 【#惠山区金秋招商聚焦强链补链延链# 】10月上旬,主题为“携手无锡·共享未来”的惠山区金秋招商月启动,到11月底,分“启动、推进、总结”三阶段实施,突出“物联
  • 不会吧~所以没关系,接受这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自己合拍的朋友联络。HH宝贝,加油~2022.11.08对bb的初印象:好热情,好阳光的高高男孩子!对bb的现
  • 161029#金希澈#IG更新:秋天的金圭!!来秋天的王子曺圭贤的演唱会啦. 我是빽남来着 托圭贤的福活着活着还来了女大做的非常好真的很有趣!! 虽然我的手脚蜷
  • #就是不读正经书[超话]##就是不读正经书# 一开始只是在b站看拉郎选角太喜欢了然后速速补了小说我真的太喜欢乔二妖女了然后速速买了实体书其实这些天电子版我翻来覆
  • 小三也不知廉耻的给我打电话示威:“我们是真心相爱的,你们早已没有感情了,我俩已经商量好了等你女儿七月份小升初结束,你们就离婚,**说你女儿他也不用管”临了了还来
  •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消费者在选购电热毯时,应选择正规商家销售的具有国家强制性认证“CCC”标志(3C标志)的产品,并确保企业名称或商标、规格型号
  • 藤井树 | 记录一千万次感动我这一生遇到过很多人他们如同指间的烟火忽明忽暗最后只沦为一抹灰烬而你不同你如北斗闪耀在我的整个人生#旅拍婚纱照超话##旅拍##遇见美
  • #红芳分享# #红芳日记# 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刻;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
  • 最后改邪归正的月光社收购了冰果集团两家合并可还行,大概因为月光社员工福利更多吧(笑)当然还有不动和死死美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恋爱交往了,两人继续并肩战斗维护世界和
  • 不少突然火起来的YS,大部分都是炒zuo出来的,拿不准的慎选【近期问到的医森红黑liao放平伦了,不拿白不拿[收到][收到]】郑州华领王保健台州新维张良关成都青
  • 相信你们是最棒(胖)的[笑而不语]#思念有重量[音乐]##轻轻的-冯建宇DTX[音乐]##爱吧-冯建宇DTX[音乐]#图look水印印#Diplo# 最后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