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货币政策表述“少了点”什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箭在弦上】8月10日,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按照以往规律,A股市场一般都会借此观察中国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表述,并以此判断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总体货币松紧程度。

按照报告,此次货币政策表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做好“加法”,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倾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总体而言,就是把握内外、松紧、长短、总量与结构、数量与质量、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等央行各个相关方面的工作之“度”,及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结合今年以来的央行各个时段的表述,应当说“一切正常”。

当然,正常中不是没有变化。比如,全部表述中少了一个提法:保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

实际上,这个提法源自央行一贯采取的一个控制公式: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1%到2%;其中,“GDP增速+CPI增速”就是GDP名义增速,那为什么还有1%到2%的多余?这实际是当年中国市场化改革初期,大量资产货币化过程中所对应的货币供给,但中国资产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后,这个“小尾巴”也就消失在央行的考虑当中了。

尽管如此,“M2增速=GDP增速+CPI增速”的考量是否适合?现在看,已经有不少经济学家对此提出疑问。毫无疑问,货币政策是国家经济重要的调节工具,经济疲弱时,货币政策就该宽松一些,相应的M2增速也该高一些,反之亦然。但如果央行调控过程中,M2增速受到名义GDP增速的制约,也就是说,如果不管实际GDP高低,央行只依据名义GDP高低去调节M2增速,那这样的控制会不会导致中国实际GDP失速?毕竟,稳经济需要的是实际GDP增长,而不是名义GDP增长。尤其是当下,中国CPI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冲击的风险很大,它同时会对中国名义GDP构成影响,如果因为CPI过高而导致名义GDP过高,从而强行收紧货币,那中国实际GDP增速必将受到抑制,这是否会与稳增长的总体目标相悖?

稳经济要求货币政策主动作为。央行能够去掉这个表述,而承诺主动作为,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对于“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的提法个人有不同意见。“大水漫灌”和“不超发货币”的表述存在含糊的一面,不知道这个“水”是指基础货币,还是指M0/M1/M2?“大水漫灌”应当是指M2增速过快,数量过高。之所以导致这样的结果,恰恰是因为基础货币投放过少。这样的区分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所谓 “不搞大水漫灌”或“不超发货币”的表述中,并未得到准确体现。

这样的“含混”会导致负面影响。比如,每当降准、降息(或升准、升息),投放或回笼MLF,甚至加大或减少短期逆回购力度——这类只关乎基础货币收放,或只是关乎资金期限结构调整,而不一定提高或压低M2增速的央行行为出现,市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立即就会高呼“放水”“收水”,从而导致不明就里的投资者被误导。

货币政策表述需要科学、准确,尽量避免似是而非。货币政策当局要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就必须高度重视长期基础货币供给。

前不久,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近年来,我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总体下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基本匹配。但总的看,我国不缺资金但缺资本,尤其是缺创新资本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传统行业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一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不缺资金但缺资本”的金融市场是否符合实体经济对金融结构的要求?是否能够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鉴于此,金融管理当局,应当齐心协力破解这个“不缺资金但缺资本”的难题。

央行是否正在为之努力?大家应该已经注意到,在最近几次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述有些新动向。比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抓好政策措施落实,着力稳就业稳物价,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央行正在建设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什么?而要着力健全的“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又是什么?这恐怕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文|《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责编|姚坤)

【开盘1小时——震荡消化是正常技术走势,不要被震荡迷糊而举棋不定】一方面,大金融出现分化,昨天北向资金大举超买百亿,连续狂买不现实,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个股领先股出现分化属于正常走势;另外,量能还是关键。后续持续上涨还需持续放量才行;否则大盘大概率会走出“头肩底”形态,年线目标走势会出现“一波三折”。而再此之前,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攀升趋势,从估值角度看,市场有望走出“双主线”;一个是低估值蓝筹和白马股;一个是中小成长股;两者之间的和谐共振是关键!期间的市场震荡-消化不要被迷糊,这是资金不充足的表象,继续关注市场主线,其中新能源引领的核心方向不变~不要被市场的震荡轻易动摇~~

【探访天津“地震大装置”】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踏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教师刘铭劼像往常一样,朝着不远处的建筑工地举起手机,手指轻点后,画面定格。照片中,一幢约10层楼高、红灰相间的巨型钢结构建筑十分显眼,与不远处科技感十足的仿真中心遥相呼应。

这座巨型钢结构建筑是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以下简称“地震大装置”),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亲眼看着地震大装置从无到有,一点点成长起来,内心非常激动。”刘铭劼是该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他告诉记者,随着人防、规划、节能、竣工等验收工作陆续完成,地震大装置即将完成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地下“利器”

走进建设现场,只见起重机正将一些大型设备稳稳吊起,运至相应位置供工人们安装。

地上的繁忙是为了“地下工作”。

“地震大装置的秘密就隐藏在这里。”刘铭劼踩了踩脚下,笑着说,“在整个设施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位于地下的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埋深达18米,20米长、16米宽的台面相当于一个标准游泳池1/3的大小,载重能力最大可达1350吨。

“我们在台面下方放置了作动器。试验中,作动器可以模拟横向、纵向的地震动,影响放在台面上的被测建筑,再通过台面上的传感器和周边摄像头,获取精准的振动数据。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实测数据,可以研究出更具针对性的抗震性能提升方法。”刘铭劼说。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面上方的巨大空间可满足大尺寸模型试验。“我们可以在台面上1∶1等比例还原一栋七层楼高的建筑物,比如住宅楼、医院和学校等,以实物形式对其内部进行抗震性能测试。国内外现有的上千条有记载的地震活动都能在此复现。”刘铭劼说罢,指了指实验中心的另一侧,“那边的水下振动台台阵是这个装置的另一‘利器’。”

水下振动台台阵不仅可以模拟不同位置的地震动,还可以模拟河流、海流、海浪等涉水环境,能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水工大坝和海上风电等海洋中的“超级工程”提供实验环境,助力工程建设。

精雕细琢

“地基不稳,实验不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点小纰漏,都会极大地影响未来实验的精准度。为实现“造地震”的设想,“打地基”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两个大型设备要在地下10多米的深基坑内安全、有效运转,光工艺设备埋件就多达7000余个,最大预埋件的单件重量超过10吨。更重要的是,要保证预埋件设计精度达到±1毫米,获得的地震模拟试验数据才精确有效。”刘铭劼说,这好比让重量堪比“400头大象”的实验器物“震起来”,但运动的精度却要求是毫米级的,难度可想而知。

据介绍,为实现地下施工的精之又精,2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进行了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设备连续运转了60多个小时,近300人明确分工,项目成员轮岗值守,实时监测混凝土性能指标,严格控制温度影响。不仅如此,每寸施工材料都被“精雕细琢”,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试验承重和牢固等方式,确保地震大装置在高频抗震试验过程实现功能。

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综合事务部成员杨政龙告诉本刊记者,该团队已连续攻克重大技术难题40余项,设施的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已进入国际同类装置领先行列。

“国外常见水下振动台台阵是圆形,防水效果更佳,但为了达到更好的地震模拟试验效果,我们将台阵设计为方形,这就对如何提升防水性能提出了挑战。”刘铭劼说。

从2017年着手研究,到2021年设计定型,项目团队与材料、力学、机械、流体等领域的校内外专家和设备生产厂家团队进行了多轮论证,尝试了几十种材料和分析方法,一遍遍将设计方案推倒重来,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6岁。

29岁的何金明从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参与到项目中。他对本刊记者说:“我以工地为家,到现在已住了近3年,工地的每个角落都能如数家珍。每天一推开窗,就能看到项目的进展,像是在见证一个孩子的成长。”

一张简易床、一个办公桌,是他屋内仅有的大件家具。“一到冬天,活动板房里的室温和屋外一样冷,电暖气是唯一的取暖依靠,偶尔遇上停电,只有蜷缩成一团再盖上好几层棉被才能睡着。到了夏天,屋里又像桑拿房,酷热难耐,大伙儿经常‘抢’唯一的淋浴喷头。”何金明说。

“但我们都十分幸运,能够参与‘国之重器’的建设,内心无比自豪、干劲十足。”何金明说,“地震大装置是一本土木工程的‘百科全书’。世界范围内可遵循的建设经验不多,很多难题是第一次面对。每天的工作就是解决一个个新问题,面对一个个新挑战。”

“为了将停留在纸面的科学设想落在实处,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有钉钉子的精神,将建设中的各个细节反复演练,预判可能出现的隐患风险并做出有效化解。”何金明说。

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要“人造地震”?

刘铭劼的思绪回到2008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正是从那时起,天津大学的学者下定决心,要建立一个“人造地震”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而工程结构的失效和倒塌是造成地震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发展受阻的最重要原因。我们想从科学的角度搞清楚,楼房在地震中的薄弱环节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抵御地震的破坏?”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燕翔对本刊记者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大型基础工程建设日益增多,高层超高层建筑、跨海超长桥隧、大型水利工程、大型能源工程等重大项目都对抗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据刘铭劼介绍,最初抗震研究主要通过震后观测开展——研究人员将观测仪器设置在震区的房屋结构上,等地震到来时观测记录房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但实际发生的强地震相对较少,靠真实的地震来获取研究数据,不仅机会非常少而且周期长。

后来,国内外开始建设地震模拟振动台,但大多规模较小且实验功能单一,不能同时模拟地震与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的真实境况,无法满足我国重大工程对抗震安全的迫切需求。

因此,建设地震大装置的想法应运而生。团队的设想是:通过建设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真实再现多种形式的地震,直观了解工程结构在地震中被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减灾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进而找到提高工程结构抵御地震的方法。

从行不行到怎么行,从理论到实践,项目团队十年酝酿,经历了上百次论证,终于在2018年8月,世界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19年10月,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启动建设。

“为了让项目建设精准完成,我们专人专岗,各司其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甚至把日程安排具体到每一天。每个阶段的规划都与上一个阶段的规划环环相扣,我们力图完善每一处细节,按时完成每一项节点任务。”杨政龙说,各个部门都建立了清单和工作台账,将节点、任务、负责人、监督人、协调人等事项逐一精细化,“大大小小的清单、台账摞起来有半个人高”。

2022年8月,地震大装置即将迎来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用好是关键

2022年以来,四川雅安“6·1”芦山地震和四川阿坝州“6·10”马尔康地震牵动着项目团队的心。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当地不少房屋建筑和桥梁隧道在地震中抗震性能良好,这显示出我国工程领域近年来抗震水平不断提升。”刘铭劼认为,如果建筑物不会在地震中被损毁,地震就不再那么可怕。

“我们要做出前人做不出的成果。地震大装置建成后,用得好才是关键。”他说,项目团队最大的愿望是在建成第一天就能立刻投入地震模拟实验。

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不仅如此,年轻的团队还希望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世界地震领域的科学家提供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为全社会普及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

“我们设计了对外开放端口,希望通过设施、数据、成果共享,吸引世界上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共同研究,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贡献。”杨政龙说。

据介绍,现在已有上百家工程设计院、施工单位和建筑公司关注着地震大装置的建设进展,前来调研并提出合作设想。项目组为此专门成立了用户库,希望通过前期调研和沟通交流,了解现实需求,为后续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准备。

“我们‘制造’的‘地动山摇’,是为了让世界更加平安美好。”刘铭劼说。
https://t.cn/A6SwCs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国新闻网,希隆)【#阿根廷民众抬棺材哀悼薪资已死#】#阿根廷民众为工资办葬礼#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9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出现一场特殊的
  • あくまで僕のイメージですが、鎌倉時代の女性陣の強さ、どうやって自分たちの家を大きくしていくか、みたいなのがあったり、戦国時代とは違った泥臭さもあったり、僕はそこ
  • 风水知识 | 各种财位与八字财位布局改运方法风水各种财位很多,容易把人搞蒙圈,今天汇集编辑整理一下,关于风水各种财位与八字财位的风水区分,以及改变财运方法,一】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虞渊梦郎一入,凤凰明日出游)听音阁上,且也席坐,明鉴风花,神驰云图孤馆清淡,索性抚月琴,顾长舟,频吟象笏虞渊梦郎一入,凤凰明日出游月白风清时候,无尽华阳路一七
  • #便民提示# 【昆山试点实施“小村并大村”】6月21日,巴城镇联民村的枫塘路一侧,昆山供电公司的工人们在挪移电线杆,未来这条路将拓宽5米,方便村民出行。#公益
  • 第2阶段:携手数字化发展无论是是商协会还是任何企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一定是通过数据和技术,贴合场景,优化实际业务流程,可以实现提效降本,才是真正的数字化升级。如
  • 市民反映:台创园袁邵村养鸡场可能是设施没弄好,臭气熏天,人闻了吃不消,影响日常生活,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予以解决,加强监管,还老百姓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台创园袁邵村
  • #邢菲好美#一个用实力来说话的女演员一个靠努力而进步的女演员 已播作品: 《恶魔少爷别吻我》——安初夏 《超级小郎中》——莫小渝 《热血狂篮》——裴晨冰
  • 继昨天早间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之后,武汉市气象台今天早间7时9分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武汉中心城区、蔡甸、经开、江夏、东西湖东部、黄陂南部、新洲南
  • 엄마는 내 인생에서 첫 번째 귀인이다. 이 점을 난 정말 의심해 본 적이 없어. 비록 다투기도 하지만 우리 사이의 감정에는 절대 영향을 주지
  • !!
  • 安东诺夫在“俄罗斯-24”电视台一档节目中表示,俄方要求美方履行作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国的义务,立即向拉夫罗夫及俄方代表团成员发放签证。安东诺夫在“俄罗斯-24”电
  • #未定事件簿[超话]# 生气容易对身体不好 看看这位太太剪的[哇]和男主一模一样的萌宠们 视频号BV1VV4y1W7CQ 可可爱爱[哇][哇] 顺便说一个题外
  •   这个总投资约40亿元、年转运量1620万吨的项目,已作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被列入省重大项目。  为助推电商产业发展,5月27日,新泰
  • 2022.08.16今天终于回家啦 下了车竟然在鄢陵迷路了也是被自己惊到了 几经辗转老妈还是接到我了 回家的感觉真好 阴天 没有太阳 还有风[哈哈]下午跟zjm
  • #爱心加油站# ​​​#佛山街坊# 近日,顺德勒流港口路发生一起货车与摩托车相撞的交通事故,警察叔叔接报后立即赶往现场。油站员工立刻赶到现场参与救助,设置防护路
  • 这么好的东西,我是觉得不会独享的,这次的价格是真的非常美丽,点击评论区领取爱的优惠券,现在就把它带回家,当然了如果也会从卷发里面抽一个芭比get我的同款惹。】让
  • “每当我亲身参与建成一条市政道路、实实在在多跑一个养护维修现场、在夜幕降临看着一盏盏路灯亮起,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新区建设者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又健康又好吃的东西,是
  • #苍兰诀[超话]# 被倒油CP狠狠伤过的我曾发誓再也不磕CP了但今天我又疯狂打脸狠狠地磕起来了,还是夜不能寐的程度[苦涩][苦涩][苦涩][苦涩]这是什么双向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