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铭》释义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说话多、分别也多,思考来思考去,只有更加与道不相应。所以,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叫二祖慧可要外绝诸缘、内心无喘。外缘都绝离了,就不必再讲话;内心无喘――平静下来,就不会再思虑,然后才能入道。

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能够完全弃绝了言语和思考,就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都可以通达道,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

  只有返本还源,回到生命的根本,才能领悟至道,明白祖师西来意。反之,如果有心去找道,随顺六根向外去用功,想要找到本性,那只有迷失方向了。

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但是,只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返照自心,就有可能明白真心,胜过空的境界多多了。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

  修行修到身心皆空,算是很高的境界了。但为什么会有空?空为什么会变现种种境界?其实都是妄见有空,住在空上面所致。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真”就是真如、真心、真际。“真”不用求,求者本身就是真。真不自言真,若见有真,此真便是妄。真是相对于妄而言,众生迷而有妄,觉者方便立真,令众生知而离妄,离妄真亦无言。

  “见”是知见、正见、见解……。“见”是众生六根迷于六尘,所产生的妄见,根尘是妄,依根尘产生的见,岂能离于妄?所以,求真是妄、见解亦是妄。

  因此,你不需要去追求真心,只要把妄想息灭了,把知见放下了,把执着丢掉了,内心没有一切分别执着,才能相应于真心。

二见不住,慎勿追寻

  “二见”就是相对的东西。例如:是真、是假,是有、是空,常见、断见,好还是坏……。这些对立的东西,都是因为我们妄见而有的。当我们用功到知道这些相对的知见都不对,同时能够不住于有和空等相对概念时,那个时候,就要注意,不要再去管它了。这对用功者,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

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因为,只要有一点点的“是和非”、“对和错”的念头,便会引生了很多的是非念头来,那时候,你就落于二元对立的妄境,失去清净本心了。

  所以,经说般若无知,六祖要人不思善、不思恶以会取本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当你用功到空有、是非,对错、能所不存的时候,心里就没有“二”了,只有“一”的感觉。知道一切二元相对都是由这“一”来,但“这个”也是不可以执着的,如果住于这个,对待就又会产生了。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连这个心的观念都没有的话,就不会生起妄见分别,那么,“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一切诸法,其实没有是非、好坏、对错的。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

  既然万法的存在,对我们不会造成阻碍、困扰,也就不需要方法来对治,那么,内心也就不会再生心起念。

能随境灭,境逐能沉

  “能”指心,是主观的存在;“境”指诸法,是客观的存在。主观的心识会随着外境的消失而灭除;同样的,客观存在的外境也会随着主观心的空无而没除。

  所以用“沉”字,表示外境是随心所现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如果空了,由心所现的境,便如沈没在心底般。所以,我们的妄心,是随着外境的消灭来消除的,但是,外境又是跟着妄心的消除而消失。心境是互相影响的。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外境是依着我们的心才有的;同时,我们的妄心,又是依着外境才存在的。

  贤劫三佛的毗舍浮佛偈:“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便是在说“能由境能”的道理。

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要知道,虽然有心和外境,实际上,心和境都是空的。心、境不过是个假相,皆由迷于本真而妄立能所,都不离性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像

  虽然自性体空,却能显现能所,含藏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虽然有万般的事事物物,但因为其本体是空。既然是空的,诸法哪里有好坏?为什么我们会对诸法产生分别,而引生某些偏爱呢?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道”就是真心。真心是很广大的,经中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大道宽广,要证入,虽然不是容易,但也不困难。真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欠,容易、困难是虚妄分别,与道无关。

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小见”就是指不信自心是佛,只知向外求法的人。小见的人,你若对他说:“大道体宽,无易无难”,他会不相信,像狐狸那样,有很多怀疑。狐狸在一切众生中,是疑心最重的,所以好疑的人,便说他狐疑――像狐狸的疑心那么多。小见的人,不信自心是佛,悟了便是,他只知要从事各种修行,才能见道。他精进在修行,希望能够赶快证道,那知是越急越慢。

执之失度,心入邪路

  执着要修行、要怎样才是,认为自己有见地、有功夫,如此的话,就会产生不正当的心态,与道不相应,而进入偏差、错误的境界中。

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所以,放下吧!让心自然,该用功时就用功,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行住坐卧自然不造作,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这样才能体会到心体。心体没有过去、未来、现在,你要修什么呢?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

  只有顺从自己的心性本质,才能与道相应。相应后就自在了,自然而然的就没有了烦恼。

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一般修行,强调系心一处,用来对治妄念,希望把妄念绑起来,不在东想西想。其实,这样用功是不对的,已经违背了真心,真心无为,起用则自然而然,不需刻意。

  反过来说,让心境昏沉,糊里糊涂也不对,这跟真心不能相应,真心是觉明空朗的。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

  修行要自然,好像在用功,又好像没有用功。道本自然、平常心是道,不必刻意造作;道法无为,没有哪样较好、哪样不好。

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一乘”又叫“佛乘”,表示最高上的法门,也就是禅宗所说明心见性的法门。这法门有别于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的修行,一入就成佛。要契入这无上的法门,就不要去厌恶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六尘没有不好,都是心所现的境界。能够对六尘不分别好坏,不受到六尘的干扰,你的心就和佛的心一样了。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有智慧的人,能够随顺自性无为,他就能够随处自在;愚痴的人便不是,他要修种种法、行种种行,其实是自己拿绳子绑自己。

法无异法,妄自爱着

  一切法根本上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差别的地方,所以会有不同,那是我们虚妄心分别、生起贪爱、执着的缘故。

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以心来找心、骑牛还找牛,怎么对呢?一切法都因我们妄心的分别才有差别,而我们却还再以心去寻求它的差别,岂非大错特错!

2017.11.25反观自性(一)
(一)问:顶礼老师!感恩老师!今天,我想祈请老师再给我们大众,开示一下《心经》,好吗?感恩老师。

老师:我也是很长时间没有跟大家见面了,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修行有两句话,叫“慧多定少,增长无明;定多慧少,增长邪见。”什么叫慧呢?慧,从我们能够理解到的人性的这一面来讲,就是质疑。真理,永远在质疑当中诞生。

虚云老和尚修行了一生,那真是功德彪炳的,佛教史上像是里程碑一样的人物。他到晚年的时候,给他的弟子们说:修佛,无非就是“疑情”,疑情到深处,疑情到极深的地方,你就可以见到你的自性。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人活着,是我们的思想、意识和我们的体验、感受相续而成,带动我们心灵的觉知,形成了我们内在的自我和自我认知的世界。现在,此时此刻坐在这个讲堂当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实际上都是生活在无明当中,都是无明的妄想在延续着我们的生活。

修行是一个不断的自我觉醒的过程。自我觉醒,自证圣智是名觉者,觉者就是佛。所谓的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觉者,首先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慧”。慧是什么呢?是在我们无明深处,不断地离幻即觉,剔除这些无明妄想的过程。

一切无明,我们一切的思想、记忆、感受、体验,包括我们的欲望、贪婪、自我存在感的凝固,全部是源自于我们心灵极深处的贪爱。所以说,命因欲有——我们的生命是因为我们的欲望而产生的。这个欲望,是如何延伸的呢?是心灵对于自我存在的体验。因为有了体验,心灵被体验凝固了之后,就产生了对体验的认知,这个认知就是想——色受想行识的想。这个想又摄取了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形成了我们内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人的内心深处的极其细腻的觉知,被觉受所带动、所凝固的这种想,就是自我。自我和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的相互轮转,形成了十八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六道轮回。

在我们整个修行过程当中,真正的方向,一定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而不在于外界。我们读佛经,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每天大量的修行佛经,是为了长熏成种。当我们的思想不断的接受到大乘佛法经义的时候,时间长了之后,经义里面的概念、义理,形成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新的概念观念和认知角度的时候,这种角度携带的观念,就会形成正相续,这个叫长熏成种。这个种子,会在我们内心的,对于佛法无上渴望的信仰当中,不断地落实信仰的自我清净内心体验的过程当中,就会形成了种子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这个果,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证圣智、离幻即觉的佛果。

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思维意识,根本上源自于我们内心的觉知,我们心灵的愿望,带动了我们心灵的觉知,形成了我们命运的轨迹。咱们现在都是修行的人,修行的人跟凡夫,跟常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对于生命,对于生活,对于我们这一世人生的方向是不同的,就是我们内心渴望的,跟凡夫俗子渴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凡夫俗子只渴望满足现有的这个肉体身心、自我意识和情感觉受的快乐,满足于自己欲望的获得;而我们,是渴望在借助人体的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向心灵内在走,找到我们生命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的本来面目。

所以说,修行不在外在,不在于表现形式,而在于我们内心的朝向。是你的内心朝向,决定了你生命的性质,是一个真正的修道的人呢,还是一个随着你往世的善恶业,去完成你今生的善果和恶果,这么一个因果循环的过程。

现在你的智慧程度,受到你内心体验的拘束,还是比较深刻、比较牢固的。你下一步的修行,就在于不断地去放宽你的心量。你要知道,虚空是承载万物的,一切万物在虚空当中生成,成住坏空,虚空是不坏的。而你的生命的本质,你心灵原始的面貌,就跟这个虚空性是一样的。衪不是虚空相,虚空相是因为有生灭相而有虚空相,而虚空性是在生灭相当中,也是无染无挂、无来无去的。所以,那个无染无挂,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的当下的觉醒,那个是你心灵本来的面目。

针对于每个人修行,有每个人不同的特质。你的特质在什么地方呢?你的特质就是在于你的心灵深处,对于佛法的信心不足。你所修行的这么多年,无论你是讲法也好,弘扬法也好,还是禅定也好,还是做一些善事功德也罢,你都是秉持着一颗善良的心,秉承着一颗利益众生的慈悲心在做。这个,我能看得到,诸佛菩萨也能看得到。但是,我还是想给你指出你的不足,因为这个机缘是很难得的。我不看一个人的表现形式,我看到的是,你心灵深处、灵魂深处对于佛法的信心不足。它的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你在做一切善功德的时候,内心深处还存在着获得的这种觉受。你的心中有丝毫渴望获得的觉受,就一定有一个可以获得福报和体验、未来果位的你,而这个你,就是你的心灵无法解脱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你的心灵对于佛法,对于修行,没有一个彻彻底底的,一种决定性的信任感。如果你真的,真的相信,有神佛的存在,有诸大菩萨的存在,这些生命和你的生命一样,是真实的、具体的、立体的,那么,你对于诸佛菩萨,对于真理的无上虔诚和彻底的虔诚,就一定是可以大过于你的自我获得、自我体验、自我保护,这些内心极深、极深层次的思虑。

什么叫神?什么叫佛?衪不在外界,衪全部在我们的身心深处。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去见证衪,你现在就好像是一个瞎眼的人,时间太长了,从你出生的时间眼睛就瞎了,一直瞎到几十岁。但是你听过睁眼的人,眼睛好的人,讲述过光明,讲述过世界,你内心很渴望,内心很向往这种光明,但是你确实没有见到它。没有见到衪,光明和世界,生命的真相、实相,仅仅在于你内心的这种渴望、愿望和思维的分别当中,你并没有真正见到衪。你没有见到衪,你对衪的信心就会打折扣,“我付出这么多,你看我做了这么多事情,我对佛菩萨,我对真理,也是无上的虔诚的。”

可是,这种虔诚,你并没有真正的见证衪,就会落在你的情感和你的思维分别当中,这种虔诚,实际上是无明的延续。时间长久;你是突破不过去的,如果时间长久,你还是见证不到自性光明的时候,建立在你情感的信心,和思维理解到的法义,是不足以让你心灵深处的那个清醒,抵抗你累世的烦恼和无明的,你抵抗不住的。抵抗不住了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再过几年,你的修行就会落入表面。什么叫落入表面呢?你就会将念经、禅修、放生,组织一些弘法的活动,当成了修行,这个叫抱桩摇橹,缘木求鱼,是不可能的事情的。

所以,我今天到了这个地方,我就要跟你们讲一些最根本的,能够让你们自己受益的东西。吃饭,一定要吃到肚子里面去,你才能够亲身体验到饭可以产生能量,可以供给你生命的需求。饭,永远不要仅仅是去看菜单,你知道这个饭怎么做,你知道那个饭怎么做,你听了很多做饭的方子,但是你一口饭都没有吃到。那样的话,久而久之,你对吃饭的这件事情失去信心之后,你就会把背菜单,背这些做饭的方法,当成了修行。这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从古至今以来,很多很多修行的人,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够亲口吃到那一口自性的甘露,而最终将自己的修行,流入这些表面形式当中。

修行,是一件很质朴的事情,是个非常简单的事。只是针对人内心深处的自我,去不断的分解自我,去不断的减轻构成自我的贪欲和妄想。构成自我的贪欲,在于你内心的体验和对体验的执迷当中;构成自我的妄想,在于你的意识分别形成的记忆和逻辑当中。这两样东西相续,会形成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将你内心深处的觉知,和你的肉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你就会错误地认为,这个肉体就是我,是我看到,是我听到,是我想到,是我触到,是我尝到,是我闻到。实际上,能尝、能听、能见、能闻、能触的,只是心灵深处那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见性。(续)

像我们在禅堂参话头,是不立文字、立地成佛,当下就明白了自己的心。有如风吹云散,毫光满天,一天到晚身心安乐,自由自在,你走我也走,你睡我也睡,你做我也做,一点烦恼也没有。有的就不行,被障碍了,这也烦恼那也烦恼,坐也不是睡也不是,被妄想所牵,被境风所转……所以我们不要去想,不要去求开悟、求成佛,只要好好地盯着自己,不离自性,不离开自己的清净妙明真性。经过一段时间在禅堂里打坐观察,坐下来有定力、有力量、不动摇,这就是功夫了。

过去的祖师,香一点燃他就走了、圆寂了,这就是功夫;有的一入定就没有一点念头,寸丝不挂,要走就走,鬼神找不到,连佛也看不见。所以你要懂得这些东西,祖师所讲的语录要好好去体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活动中,参与者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来告诉我们,在以后出去玩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同时有些人也分享了自己第一次旅游时的心里感受。一位与会者说:“我第一次独自走
  • 【今日热点新闻一览】1、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打造千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基地
  • 昨晚上和美女同学去逛了下学校 晚风很凉快 今天正式上课了 学无机化学学的我哭了两次 两次都是跟妈妈打电话[苦涩][苦涩][泪]不太想家 就是不太想学了 喜欢在寝
  • 在那场生死思辨后,魏建军提出,长城汽车必须进行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必须完成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的蜕变。从一家车辆改装厂,成长为中国最
  • 疫情发生后,辖内银行机构均能够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要求,积极主动对接了解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医疗机构等领域的紧急资金需求,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开辟快速
  • 无论王思聪的个性和娱乐属性如何,对于王健林来说,毕竟是亲儿子,如何选择就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万达自从断臂求生成功以后,就被大家津津乐道,特别是对比恒大的无底黑洞
  • [憧憬][亲亲][给你小心心]稳健 一次性口罩 150个~~振德 一次性口罩 200个~~儿童 一次性印花口罩100只~~unifree 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
  • [哇][666][666][666][开学季][开学季][开学季]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 ​君の指先に躍働する電光は,私の一生不変の信仰,唯我超電磁炮は永遠に存続
  • “刚需”凝练着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需求,“慢生活”体现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逆袭”激励着奋发进取,“脑洞”“脑补”开阔着人们的想象……词典修订主持人张世平表示,词语
  • 未来,初心不改赴征程,仍愿归来少年姿!从此后,以梦为马,一群热血沸腾的拓荒者,以双手为剑,将青春燃烧,梦想之城在此落地开花。
  • ”老头的语气又变得愤恨,“但你的目标是消灭所有的恶魔,却为什么要给我们烙下烙印,又无尽地驱赶我们?他无尽的赎罪要再次开始……”我被吓了一跳,老头突然死死地抓住我
  • [心]#隐入尘烟# 是高楼大厦里看不见的茅草屋 是霓虹灯光闪耀下的一盏煤油灯 是锦衣玉食看不见的衣衫褴褛 是肉粥里喝不出的麦汤味 是26度恒温房里长不出的
  • 居然是个BE的喜剧片,但是这种不圆满才真的很圆满,谢谢开心麻花[嘻嘻]老任说我总是笑点低+泪点低,电影院里笑的最大声是我,哭的最大声也是我,走出电影院的路上还在
  • 我爸妈真的很好,选大学的时候完全支持我,没有阻止我,以至于我来了这个学校,支持我做我喜欢的事[抱一抱][抱一抱]想他们了,今天没有视频[泪][泪]在家欣赏马嘉祺
  • 我不知道她究竟发生了什麽但此刻的她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陪伴我能感受到她的悲伤虽然我不知道来自于悲伤来自哪里-后来,她的一声「谢谢」划破了寂静我没有多问只回了句「
  • 记记周末的碎片幸福感来源于可以悠闲地坐下来吃个早餐车轮面包配上新入的卡芙莉的扁桃仁酱浓郁醇香的坚果香气包围舌尖 充斥口腔记得还买过颗粒花生酱 简直是给全麦施魔法
  • #一键游广西 超惠玩五一#即日起至2021年7月31日,每天12:00时、15:00时、20:00时,“一键游广西”微信小程序将定量发放一定额度的广西文旅消费
  • 今日文案 | 愿你永远热爱永远清醒1.“有趣的孤独胜过虚伪的社交”2.“外界的声音太嘈杂 听自己的心就好”3.“不是花需要花店, 是花店需要花”4.“肩并肩的友
  • #每日一善[超话]#[开学季]#阳光信用# 日行一善,我们不但会收获一份感激,也将收获一份好心情;日行一善 ,我们的心灵会得到净化,道德素养会得到提升;日行一善
  • 金钱能担起是财富,担不起是负担和灾难,所以命主身强正财旺的人,重视现实,讲究实际,脚踏实地,诚实守信。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