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演雷磊家族历史题材新作《第二个和第三个妈妈》入围昂西国际动画节长片竞赛单元。

融合超现实主义拼贴画、黏土木偶、宣传图像以及波普艺术动画,口述导演父母那代人的故事。在这部充满创意、感人至深的散文式电影中,一个家庭在60年代动荡历史中挣扎的回忆逐渐浮现。 ​​​​

#AME资讯# #第二个和第三个妈妈#

Yves Klein / feeling blue in Blenheim Palace / Art

在丘吉尔曾今的住宅布伦海姆宫开设了迄今为止克莱因在英国最大的个展,其中包括克莱因的单色画,雕塑,装置...

克莱因是国际盛名的新现实主义大师,是最早的极简主义和波普艺术的先驱,他的作品本身就自带一种神学性,一种信念与情绪,它不为人所揣测,就好像马列维奇的黑色正方形一样,他们将自己独特的抽象世界的大门用极为简单的手段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克莱因更像是将他领会的精神世界引出到了现实世界,就好像在这所宫殿里的作品一样,遗世的作品就像经久不散的情绪,单调夺目,指引,感染,支配,一种和谐稳固的力量让观众找寻本我,倡导着生命与精神的高度和谐。

在这样的精神引导性极强的作品下,身后奢华的宫殿其实已经沦为背景
#艺术# #ArtComments#

“追痕”的场域与社会学思考 ——倪卫华作品分享会在上海举办

原创: Sina当代艺术国际 Sina当代艺术国际 今天

倪卫华在演讲

“我的新作‘追痕’系列试图形成一个关于社会空间场域中各个关联方争夺、博弈的现场文本,并将两种纠缠的场域呈现在一个浓缩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范本中”。这是倪卫华在12月1日于黄浦区南京西路389号明天广场裙楼机遇中心的机遇书屋举行的讲座上分享的观点。

讲座现场

这次讲座及对谈活动由沪上最大的艺术网络交流平台“艺平台”主办,倪卫华讲座的题目是“追痕:追寻隐匿的景观社会符号”,青年学者、批评家裴满意和策展人柳力担任对谈嘉宾。

机遇空间董事长、总经理胡世辉(中)致词并介绍机遇空间APP和IP Mall理念

从左至右:对谈嘉宾、青年学者、批评家裴满意,主讲人倪卫华,艺平台召集人及组织者木焱,对谈嘉宾、策展人、艺术家柳力

与倪卫华之前的系列作品《连续扩散事态——红盒、招贴》、《关键词》、《风景墙》等一样,他近期的新作“追痕”系列同样以社会介入的方式展开,体现了他对城市化、消费主义、权力资本及景观社会等话题的深度思考,受到艺术界、知识界的关注。

连续扩散事态(红盒) 1992 装置及行为

连续扩散事态(招贴) 1993 行为

关键词-发展(外滩集体照)1998 摄影

风景墙-上海广中西路 2009 摄影

“追痕”系列运用边缘描摹和反衬画法对人为和自然形成的痕迹进行强化和凸显处理,形成冷、热抽象表达相结合的“波普化”图像形式。目前,倪卫华的户外“追痕”已经延伸到宝山、杨浦、松江、浦东、奉贤等版图区域,并于10月28日在松江一个废弃的工业园区内举办了具有他里程碑式的个展“追痕:倪卫华户外现场展”,展览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于户外(废弃工业园区)创作现场进行,展期自开幕日起延期至无限,而这批“追痕”作品创作于现场,也将永远性地保留在现场,直至墙面被拆毁。

户外追痕创作中——浦东新区北一路 2018

户外追痕作品——宝山区罗泾水源涵养林 2018

户外追痕作品——宝山区月罗公路 2018

户外追痕作品——奉贤区海边旅游区附近 2018

户外追痕作品——浦东新区北一路 2018

户外追痕作品——松江区辰塔路2、3 2018

户外追痕作品——松江区辰塔路12、13 2018

“追痕:户外现场展”上裴满意与德国驻上海文化领事Doris交流 上海松江 2018

“追痕:户外现场展”合影 上海松江 2018

户外追痕作品——杨浦区周家牌路1 2018

户外追痕作品——杨浦区周家牌路2 2018

绘画作品 追痕-魔盒(一)2018

绘画作品 追痕-人体(十一)2018

绘画作品 追痕-环形体(三) 2017

在演讲中,倪卫华以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和亨利-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为切入点,分享了他 “追痕”系列作品中的构想、作品样式以及背后的思考。倪卫华认为,那些无名者的涂鸦也是一种“景观文本”,与城市中高大上的、光鲜亮丽的景观文本形成对峙和纠缠。“追痕”如同照相的“定格-拍摄-冲印-洗印”过程,是对一个目标景观(文本)的聚焦、框取与剖析,最终成为特定场域中的新景观。“追痕”似乎是在给那些无名者的涂写痕迹制造一种仪式感,并通过艺术再传播的途径将这些“符号密码”搬到前台,让更多的观众去感受、感知和了解这座城市中的边缘人群在主流景观社会和特定场域中所处的尴尬状态与所发出的微弱心声。

提问互动环节

摄影 痕 2018 宁波火车站附近

摄影 痕 2018 上海宝山克山路

摄影 痕 2018 上海克山路

摄影 痕 2018 上海新场

摄影 痕2 2018 上海新场

对谈嘉宾柳力认为,倪卫华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空间与场域问题的密切关注,从2008年开始,倪卫华使用充斥大街小巷的现成图像作为创作背景,他的《风景墙》录制了在房地产广告前行走的人群,使用社会生产消费自身的景观自证了其中暗藏社会隐痛的矛盾。而在“追痕“系列中,他又将目光投射到大量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墙面痕迹上,这些痕迹有油漆印、未撕净的广告贴、手涂标语、粉刷遗迹、锈迹及霉斑等,它们被当做城市人意志的显象。倪卫华将这些痕迹作为逼促他进行创作的决定因素——是现场决定了艺术家在何处创作、如何创作。他的“追痕”是一种针对城市的对话游戏——在这种关系中,他犹如扮演着一个智能程序NPC,负责按照某种既定的机制来处理不断生成的城市符号。

对谈嘉宾、策展人、艺术家柳力(右)发言

对谈嘉宾、青年学者、批评家裴满意发言

青年学者、批评家裴满意在发言中提到,倪卫华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敏锐性,是从现实的问题出发,而不是单纯的借用空洞的“哲学理论”。他此次的“追痕”系列形成了其个体化观念的逻辑与逻辑性的观念化的多重互动,是以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去捕捉时代“痛点”、社会景观与自我批评的一种方式。他的“追痕”是一种强调社会介入后的再“个体化”绘画自觉,在他观察和创作过程中,众多的主客体不断地在时间、社会景观之中轮换,一系列的图像“标指符”与“标记符”也在不断地重叠,痕迹就像摄影当中的“光的效应”一样,也跟随着时间在不断地闪烁、游离乃至戏谑。在这种不确定性的分散中,以至于你都无法知道,最后是谁在绘画,是谁在观看,是谁在“贴广告”,是谁在被画,所有的一切都难以辨识。就如同一个“无时不介入”,又“即将消失”的摄影现场。

户外"追痕"作品--淞江辰塔路6

2018

户外"追痕"作品--宝山罗东路 2018

户外"追痕"作品--浦东新区北一路1

2018

编辑|周美珍
图|倪卫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辛辛苦苦追剧整整一个月 沈听白白月光终于等到了他的曲大老板娘 我帧也终于抢到了他的小襄襄抱得美人归 只可惜等了一个月也没等来真香的一个吻戏 可惜小玉姐刚等来盼了
  • 傍晚在超市门口吃凉面,超市门口卖衣服的姐姐突然坐在我旁边开始和我聊天: “晚上就吃这个吗?” 我:“现在吃这个比较方便嘛” “那等会还吃吗” 我:“饿了我就吃”
  • 【畅所欲言!2019网上群众工作在线调查】近年来,越来越多关注社会民生的百姓选择通过互联网表达诉求,各地也日益重视借助网络平台问计于民、施政于民,帮助基层民众及
  • #蛙蛙要加油熬过异国!# 现在已经坐在了芬兰飞伦敦的飞机上,身边都是英国人,都有高高的鼻子,看起来凶凶的,我不敢和她们说话。 今天没有哭,所有的事情都像是赶着
  • 今天是超级超级超级开心的一天! 前两天还在因为恐惧社交烦恼感觉外面哪里都不好。因为我自己的认知和别人的有分歧了,自己也摇摆不定,今天知道了,只要我愿意把人往好地
  • 我想问李楠!不早用阿布都吗,不早用可兰白克吗,那把人家留在国家队干什么,没有锋线是你理由吗,阿布都没有投篮吗,可兰没有投篮吗,真的是我见过最怂的,不敢用人,有体
  • #蔡徐坤新歌回应争议# 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是这一年来被脏水泼满身的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勇往直前。大家只想听自己已经相信的事,没人想知道真相。不公平,他提出来,他
  • #朴智妍[超话]# 因为跟少时都是二代团所以肯定知道t-ara,同时也知道朴智妍是跟允儿秀智同级别的美女但没有过过多关注,今天偶然间B站刷到《一分一秒》现场,她
  • 全国两岸三地来自银行、保险、财富公司、律所的FOer们,又一次齐聚上海FO法商学院,结束了为期两天的法商培训,从自我介绍,案例的剖析,法条的解读,到一堂课程的呈
  • 很神奇的一天 早上去买菜,付过款。走出菜店门口闹闹说想吃黄瓜,我说那你拿一根让阿姨给你称下,然后0.7的款被我付成7.0。 中午吃过饭,感觉也不是吃特别辣的菜,
  • 知道父亲晚癌的时候,忍不住一直流泪,头也不敢抬起看他,深怕自己的不小心让他察觉到自己身体状况。还好老父亲积极乐观,一直吃饭还可以,我也是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外尽量带
  • ○●2019年9月8日 北京时间23:08 波士顿时间11:08 ●今天是他走后的第5天,今天我的宝贝有更新INS,看起来好多了呢!我很开心,我也要快点好起来
  • #菲菲百日阅读##004Day#最近去书店频率比较多 每次去都特别感叹 这么好看的书 竟然都没读过 对原来不知对知识的索取行为感到遗憾 年龄越大 越感到自己知识
  • 这个女人!刚到家就让我必须在她洗完澡半小时内洗好,然后陪她吃鸡…[跪了]可是我只想玩lol…哪怕只能人机[跪了]一路上说了无数遍只想玩lol,然后皆被驳回[跪了
  • 受妈妈影响,我努力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谁都明白,但践行者盖寡。即使今日富足但也要想明天如果贫穷了灾难降临了怎么办,然朋友认为我这叫焦虑症,她
  • #杂货铺一手货源招代理[超话]# 【​‎日本野村小​饼干】 ​【​¥‎3​8/​3袋 巨​好​吃!!!​ ​植物油粗​粮 好吃‎不发胖‎】​ ‎蔡文ܿ‎静推
  • 日常瞎写 我自认一直都不是迷恋物欲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和物欲横流的环境相处,有时会因为自己是这样的人而感到违和于大环境,有时会沉浸在这样的认知带给我的小确幸,
  • #佛教##学佛# 学佛遇家人阻挠怎么办?这个故事中有方法有真情 夜幕降临,晚风起,乘凉的人们徐徐走出家门,马路的人行道上熙熙攘攘。 昏黄的路灯下,一位女士
  • 【Nature新闻:全球第一例iPS细胞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完成】大阪大学眼科医生Kohji Nishida领导的研究小组称,日本一名患有角膜疾病的女性已成为世界上
  • 追思漫画家缪印堂老师 原创:尹世昌 2017年7月31日晚,被誉为“中国科普漫画第一人”的缪印堂老师因病离开了他心爱的绘画,与世长辞。终年82岁的缪老,无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