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问,从我个人的角度试着回答下:

1.画面是真的吗?是真的,但是画面的收集工作耗时不长,所以穿帮bug比较多(比如说舒适的大巴后面停的是大公交啊,比如竖拇指点赞的和后面比心的仔细看其实都是一个人啊之类的),都理解下,仓促下可以了;

2.郭向晖说的是真的吗?可能是吧,毕竟也是刚看到,以前也不轻清楚,那应该知情吗?应该知情……吧;

3.王伍说的是真的吗?是真的,前面是实情,后面可能聊嗨了,把崇高的理想也一块聊了,有事实、有适当的延展,挺好的;

4.有什么没说到的吗?也有,也就是一天一夜的无数细节,上面说的下面做的、下面做的上面总结公布的,太多不对称,摸索阶段,过程比较多元复杂繁琐,内容篇幅有限,考虑到大众的阅读感受全省略了直接上结果也未尝不可,哦,是直接上理想;

5.报道是在什么时间?21日晚,经历了前一天从15:00持续到凌晨的大规模聚集混乱迁徙,以及第二天一整天的第二轮操作之后的晚上的风平浪静时;

6.进行沟通劝导了?进行了,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部分居民反馈是简单粗暴甚至威胁,就比如“你要是不走回头XX就来抓你把你买到山里啊!”那种小时候都听过的,第二阶段比较形式主义,敲门问走吗,不走,然后问的人也不废话就走了,最后一个阶段会有人来问不走的理由,三个阶段都没有强制,都是“自愿”的原则;

7.服务保障工作非常精细?嗯,后来算是吧,居民最大的情绪来源就是工作人员貌似基本没思考就开始执行,居民什么都不知道才会恐慌、抗拒,所以精细在哪了?报道上的精细倒是看到了,“家里的水电气热是否安全”似乎没看到有人确认,说不走就停水停电的倒是听到过(也有居民反馈确实这么办了),停水停电所以能确保水电气热安全?倒是说得通;报道里着重加粗的“对于老人、病人,由120急救车开展转运”?说老人走不了就背下去,要么就轮椅担架抬出去,“确认”工作没感觉到,执行力度倒是感觉到了,确实使命必达,不过也想问问:多老算老?多病算病?120对于什么标准的老人、病人开展转运?反正我知道的大部分我认知中的“老人”都是自己坐大公交转运的;还有着重加粗的对于宠物的安排,一开始根本不管,就说人必须走,宠物必须不能走,后来闹的人多了才安排,虽然是被动的,倒也算得上是越来越精细了;

8.等车前还为居民提供面屏、N95等基础防护物资?看照片吧,网上已经太多了,但是要说的是,第二天开始确实开始有了,猜测:一开始因为组织工作不够“精细”导致人员瞬间大规模长时间聚集,物资保障资源的需求瞬间爆炸,因此在没有准备足量的情况下只能采取“不提(假装没这事儿)”的策略——你要就说没有,你使劲要也没有,你强悍的玩命要没准就有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第二天开始剩下的人逐渐少了,开始有序撤离,而且很多人因为头一天没有所以自己买了备上了,需求量开始大幅度下降,你问他要就会给你,到了晚上所剩无几的需求那基本就是标配了;

9.住宿方面没问题吗?中肯的说,天差地别,有很好的(四五星水平),也有极差的(就是你想的很差的那种),居民戏称开盲盒,当然还有开出隐藏版的,比如被送去正常营业的(非隔离)酒店,结果被前台“像狗一样(居民自己描述)”轰出来(因为天热时间久,居民开始脱防护服,就集中在街边,居民、酒店、路人,三方全慌),所以,住宿这事全凭运气(四五星酒店使用中央空调,所以全都封死不能用,反倒是低端一些的酒店是房间独立安装的空调,所以谁说条件好就一定舒服?);

10.居民满意吗?满意……吗?报道通篇没有采访居民的内容,只有单方面叙述,可见一斑,猜测情绪一定有—— 第一天15:00通知17:00挨家挨户敲门让下楼上车,无保障、无差别对待,没有解释,一系列问题没有答案更别说方案,只有被命令(第一波走的基本都是不养宠物、没有任何牵挂、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以及了解内情的人),夜里一直折腾到凌晨2:00,手段为上门咣咣敲门和大喇叭对着放,注意刚才说的,这时候没走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幼病残孕,这么折腾没事也得给折腾出事来了吧?(还有好不容易下了楼上了车,然后说今晚没酒店了又让回家的)这里有几个点,居民对这种所谓“集中隔离”的目的以及一系列的谜之操作不理解,疾控明确说“这种整栋楼(还别说一个小区)集中隔离需要下发文件,但出管控文件的领导说没这个事,这是街道行为”,事实上也确实有居民反应,在被送去的隔离点,工作人员说没接到命令,要求送回小区;现在是信息时代,以上所有居民的真实经历必然会在各种居民群和其他渠道中同步,还没走的就更不敢走,并且情绪是复杂的(不仅仅是愤怒,应该还有无助、恐慌、难过等等)。

昨天有没走的老人一直在家中惴惴不安,怕被遗弃,打过几次电话,到最后说“干脆我们现在下楼吧,谁谁谁都走了,楼里没人了,巴拉巴拉的”,我说您放松点,您先想想,您是不是觉得在家里是最安全的,就算酒店也安全,那风险是不是来自出家门到酒店的整个过程以及不知道去的酒店是否就符合防疫安全标准(有居民反应去的酒店特别脏,咨询前台说确实没消毒,但他们这儿一直营业不是风险区所以肯定不会有问题,呵呵,难道消毒不是酒店的日常操作?),如果说不用去酒店了在家隔离就可以,那不是您希望的吗,如果非让您去不可,那也得等工作人员来找您,但至少要确认三点:第一要明确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年龄、病情(有人出主意说在家不出声,被当做没人贴上封条,自己偷偷在家隔离,我不赞成,一定要让工作人员知道家里有人),和工作人员沟通最好不要从熟悉的安全的环境离开,就居家最好,第二如果打死也要动,去哪要告知,怎么做好保障要告知,至少要有明确的回复,并且要录音(鉴于太多的前车之鉴,问题该提出还是要提出的,食言不食言保证不了,但至少留个证据),第三在转移过程中必须要提供防护服防护物资,穿戴好再出门(别听他们说没事没风险绝对安全,要真这样他们穿什么防护服),所以别着急,踏踏实实的,如果没人来问就好好居家隔离,有人来那就如上三点,所以着什么急自己跑出去?

以上不可能穷尽所有,权当其中一个侧面的主观的角度作为参考。疫情来的突然,会面临很多的第一次,我觉得在探索的道路上有任何问题都正常,复盘、提升就好,但是混淆视听就不那么好了,事实是什么是必须要做个澄清的,如果连正视问题的勇气都没有,就根本谈不上问题的解决。前两天刚说过,现在有一部分媒体人的素养和基本功如此随便和低劣,更别谈所谓的媒体责任社会责任了,做事先做人。这篇报道我就不说什么了,也曾经是新闻工作者,我懂,但这水平……

最后,南新园小区疫情逐渐升级不是居民的问题,是社区管理和防疫工作引发的问题,理解突如其来的情况导致工作量、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上的需求爆炸,但要不是众多民间志愿者自发帮忙,可能社区第一天就直接崩溃瘫痪了——事情总会过去,也总会好起来,但咱得实话实说、得有良心,农夫与蛇的故事都听过,就别演了,谁也不是傻子,做事先做人,还是要引用《三体》里的那句话,要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很多人在各个环节都正做着努力不要歧视任何人,不要事不关己,咱们没什么不同。否则昨天的上海,今天的南新园,就是明天的整个北京,后天的其他各省市。

ZHUAN::::::::::::

今天来聊一个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行业——血液制品。

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其上游源头取自人体血液。血液中,血浆占一半。血浆中,水占92%-93%,剩下7%-8%是蛋白质。而血液制品,就是从这部分蛋白质中,分离提纯制成的。

血液制品三家争霸!浆量之王强者恒强?

血液制品具备医疗产品和药品的双重属性,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鉴于血液制品只能取自血浆,所以得血浆者得天下。

目前,国内千吨级采浆量的上市公司只有三家,天坛生物(600161)、上海莱士(002252)和华兰生物(002007)。三家公司占全国采浆量40%-50%(还有一个泰邦生物,目前已从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本文不做比较)。

在血液制品这个赛道,毫无疑问是三家称霸。那么在三家之间,又能否一较高下?

一、资源在线,研发在线

如前所述,血液制品这个行业,具备很强的资源属性。在这个维度比较来看,天坛生物优势明显。

1天坛生物背靠大树,资源禀赋占优

血浆资源量,首先取决于单采血浆站数量。

先来介绍下什么叫单采血浆?这个概念跟我们平常献血不同。献血通常说的是献全血,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而单采血浆,是采血后,将血浆分离,其他成分留回人体。

血液制品三家争霸!浆量之王强者恒强?

单采血浆站必须采用专用机械,不允许手工采集。而且新建浆站门槛较高,需经过政府规划审批,且同一地区只能设置一家浆站。

这就意味着,单采血浆站,不是有钱就能建的。

截止2021年底,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分别有采浆站82家(其中在营58 家)、41家、25家。天坛生物以一敌二。

再往前翻几年,会更明显的发现,上海莱士和天坛生物,浆站数量连续多年几乎没变。而天坛生物,浆站从2015年的17家,增加到了如今的82家。

血液制品三家争霸!浆量之王强者恒强?

来源:国元证券

在采浆站数量上,天坛生物不仅总量取胜,而且还不断有增长空间。

至于原因,看一看实控人背景(↓)的差距,或许就能找到了。

血液制品三家争霸!浆量之王强者恒强?

来源:iFinD

2重研发,血液制品品种数量领先

另一个能够决定资源总量的因素,就是能够从血浆中,提取到多少血液制品。

血液中,有150多种蛋白及因子。目前,国外大型企业能够分离出20多种产品。我国的血浆提纯水平和综合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一般企业只能分离3-4种。

不过第一梯队企业,已经能分离出10种以上。截止2021年底,华兰生物、上海莱士都能够分离提取出11个品种,而天坛生物,已有14个品种。

血液制品三家争霸!浆量之王强者恒强?

来源:天坛生物2021年年报

如果说,增设浆站的便利,是因为天坛生物背靠大树。那么技术领先,则完全是用真金白眼砸出来的。

2021年度,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2.56亿、1.29亿,营收占比5.78%、3.01%。而天坛生物研发投入总额高达3.22亿,营收占比7.83%。

综上来看,天坛生物不仅占据资源优势,而且血浆的分离技术水平,也相对领先。

二、盈利不在线,业绩不在线

只是,拿着好牌,也不代表一定能打好。

1血浆单位成本高,吨浆收入低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21年度,华兰生物25家采浆站,采浆量1000+吨,平均40+吨/家;

2021年度,上海莱士41家采浆站,采浆量1280吨,平均31.22吨/家;

2021年度,天坛生物在营58家采浆站,采浆量1809吨,平均31.19吨/家。

可见,天坛生物虽然浆站数量取胜,但是单个浆站的采浆量,并不占优,甚至要比华兰生物明显落后。

而单个采浆站产能利用率高低,将直接决定摊薄后的成本高低。由此推测,天坛生物的血浆单位成本,大概率要高于华兰生物。

另外,再来看第二组数据:

2021年度,华兰生物采浆量1000+吨,血制品营收25.98亿,平均每吨创造营收约260万元;

2021年度,上海莱士采浆量1280吨,自产血制品营收约为33.31亿,平均每吨创造营收约260万元;

2021年度,天坛生物采浆量1809吨,血制品营收40.98亿,平均每吨创造营收约226万元。

这就说明,天坛生物虽然技术水平并不落后,可分离出的血液制品品种数量领先,但是平均每吨血浆创造的营收却不高。

换言之,如果要实现相同的营收规模,天山生物要比另外俩企业,耗用更多的血浆原料。

2人工效率、生产效率低

而无论是采集血浆的单位成本高,还是耗用量大,都将导致天坛生物生产血液制品时,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但是,横向对比这仨公司的营业成本构成,会发现一个相当诡异的现象。

血液制品三家争霸!浆量之王强者恒强?

来源:2021年年报数据

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生产血液制品,材料成本占比高达80%-90%。而天坛生物生产血液制品,材料成本占比只有65%。

如前所说,天坛生物的材料成本应该是更高的,但如今占比却更低。这就说明,天坛生物的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耗费量更大。

这也就意味着,天坛生物的人工效率和生产效率,也明显较低。或许这就是国企躲不开的弊病。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综上导致,天坛生物与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毛利率差距明显。2021年度,华兰生物、上海莱士血制品毛利率分别高达55.26%、51.85%,而天坛生物只有47.45%。

额外补充一下,乍一看,天坛生物好像也没比上海莱士低太多。但是翻开财报会发现,上海莱士进口血液制品成本占35%,远远拉低了上海莱士自产血液制品的盈利能力。然而即便如此,天坛生物毛利率仍然不及上海莱士。

血液制品三家争霸!浆量之王强者恒强?

来源:上海莱士2021年年报,进口白蛋白毛利率明显低于自产

天坛生物的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3研发费用资本化比重高

除毛利率外,这仨企业净利率差异也相当明显。

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净利率都在30%以上(华兰生物更胜一筹),天坛生物只有25%左右。而这个差距,代表的还未必是可比的实力。

前面提到,天坛生物重视研发,2021年度总投入3.22亿。但是真正计入研发费用的只有1.33亿,资本化比例高达58.64%。

血液制品三家争霸!浆量之王强者恒强?

来源:iFinD-天坛生物

而华兰生物,研发费用资本化比例只有1.15%。上海莱士更是全部费用化的。如果都调成相同的记账方式,单这一项,天坛生物就少记了近2亿的费用。而天坛生物2021年度,全年净利润也不过就10.69亿。

三、血制品赛道,蚍蜉难撼树

总结一下。天坛生物背靠大树,血浆资源丰富,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另外重视研发,分离技术也有继续提升的可能。

只是,采浆成本不低,吨浆收入不高。人工效率、生产效率都相对落后。在资源实力绝对领先的前提下,还得靠财技美化财报。

相比之下,华兰生物虽然浆站最少,采浆量最小(三者之间),但是单个浆站采浆量最高,综合利用率最高,盈利能力也最高。

只可惜,华兰生物以及上海莱士都面临相同的问题。浆站数量多年不变,采浆总量也难增长。上海莱士将毛利率较低的进口制品作为增量来源,华兰生物将疫苗制品当成第二增长曲线。

在主赛道上,蚍蜉终难撼树。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相关证券:
天坛生物(600161)
上海莱士(002252)
华兰生物(002007)收起

【美联储加息50基点落地! 鲍威尔最终还是“心软”:拒绝更激进 明确渐进式缩表】

隔夜美股再现暴力拉升,道指大涨超900点、标普涨3%,均创两年最大涨幅,纳指也升逾3%,而这背后皆源于鲍威尔又“救市”了!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FOMC(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公布五月利率决议,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提升至0.75%-1%,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美联储自2000年五月后首次单次会议加息达到50个基点,同样是2006年六月后首次背靠背加息。

此外,美联储同时宣布从六月开始缩表,计划在三个月里将规模逐步提升至每月950亿美元(600亿国债和350亿MBS)。

而这市场已早有预期,鲍威尔新闻发布会的讲话才令市投资者感到兴奋。鲍威尔表示,委员会较为一致的意见是,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也应该是放在台面上的选项。但其基本上否定了后续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

在回应有关“美联储怎么考虑加息幅度”的问题时,鲍威尔明确表示,单次会议加息75个基点并不是委员会正在“积极考虑”的选项。如果后续经济形势发展与预期一致,那么接下来的两次FOMC会议上将连续加息50个基点。

同时美联储也会积极与外界沟通,表明经济数据的发展是否“符合预期”。这似乎暂时打消了市场对联储更激进加息的恐慌,乐观情绪瞬间得以提振。

通胀太高 加息适宜但加息75个基点不在考虑范围内

当下,高通胀无疑是美联储的棘手难题,遏制通胀也是是美联储的首要任务。鲍威尔多次强调其了解美国人民在高通胀之下所面临的痛苦,他表示美联储FOMC将不遗余力降低通胀。

在记者会上,鲍威尔开门见山表示,美国通胀太高,加息是适宜的,并引用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的话说,美联储旨在做 "正确的事情":美国通胀太高,通胀显然意外地偏上行,可能会进一步意外地上升。FOMC正迅速行动,以期压低通胀。且FOMC有各种工具来遏制美国高企的通胀。

对于市场最关心的后续加息路径上,美联储主席基本上否定了后续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在回应有关“美联储怎么考虑加息幅度”的问题时,鲍威尔明确表示,单次会议加息75个基点并不是委员会正在“积极考虑”的选项。如果后续经济形势发展与预期一致,那么接下来的两次FOMC会议上将连续加息50个基点。同时美联储也会积极与外界沟通,表明经济数据的发展是否“符合预期”。

鲍威尔也在回应有关中性利率的问题时表示,FOMC认为中性利率大概在2%-3%之间,如果最终的路径需要超过中性利率,美联储“不会有任何犹豫”。

根据媒体报道,在鲍威尔发表上述言论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对六月加息的定价从决议前的61基点直线跳水至52基点。

同时对于供应链风险,鲍威尔也强调美联储的政策工具并不能影响供应,只能调节需求。美联储主席认为,眼下的一系列供应风险也有可能形成更高的名义通胀。

此外就2月以来俄乌冲突问题,鲍威尔表示乌克兰问题的影响高度不确定,但会增加总体通胀压力。

明确渐进式缩表路径

作为此次决议最大的变化,美联储正式宣布从6月1日开始渐进式缩表。具体而言,美联储减持国债和MBS债券的最初规模分别为300亿美元和175亿美元,后续将在三个月的时间里逐步提升至600亿美元和350亿美元。

美联储强调,后续随着时间推移,仍将维持有效实施货币政策所需的证券持有量。为了确保平稳过渡,等待资产负债表略高于其判断“合适”的水平时,会打放慢并停止资产负债表规模的下降。

鲍威尔对美国经济软着陆有信心

当被记者当面质疑“美联储正追着通胀跑,经济衰退无法避免”时,鲍威尔表示他眼下看到的是非常强劲的经济,企业甚至都找不到员工,而在经济衰退时通常会出现失业率上升,所以目前仍有足够政策腾挪的空间。在承认面临困难后,鲍威尔也表示眼下有“很好的机会”实现美国经济的软着陆。

他表示:“美国经济可以承受更严格的货币政策,我们有很好的机会重塑稳定性,同时避免发生经济衰退,(虽然)我们并不具备精确的手术工具。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美国‘接近或容易陷入经济衰退’,我看到的是避免经济衰退的合理途径,美国经济有可能‘软着陆’。”

此外,鲍威尔还表示其将广泛关注金融市场的各项指标:“我们不会专注单独的房市、股市,我们会看整个金融市场的情况,来看是好还是坏。股市、债市、信用利差,我们都会看。”

分析师:市场对鲍威尔表示赞赏

LPL Financial首席证券策略分析师QuincyKrosby表示,市场对鲍威尔的评论表示赞赏,他表明了企业资产负债表稳健和消费者现金充裕,眼下经济依然强劲。此外,他还暗示了通胀压力急剧变化的最坏时期已经接近缓解。

前高盛总裁加里.科恩也表示,鲍威尔今天的发布会完美满足了市场的预期,股市在松了一口气后强劲反弹就是证据。市场同样也赞赏鲍威尔在量化紧缩政策上的明确沟通。

不过川阅宏观指出,今年最终政策利率水平将超过2.5%,加息超预期警报尚未解除。尽快加息至中性利率(2.25%-2.5%)是当前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当务之急,鲍威尔在发言中表示当加息至中性利率时,再决定最终加息到何种程度。

而上一次连续加息50bp还是在1994年,若参考当时的政策风格,即最终利率高于中性利率100-150bp,最终利率或升至3.5%-4%,高于当前市场预期的2.5%-2.75%(图1)。考虑到当前严峻的通胀和偏松的金融条件,后续仍须警惕大幅度、快节奏、超预期加息的风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水墨孤鹤、梦里花落,到莲花西游、观音行者,李老师的古典舞,那一份举重若轻的功力,和超逸绝俗的意境,是于无人处自成一方天地。而舞台下的响响,其言其行又灵动自然
  • 这些都意在表明,要重视历史,要以历史的“前车之鉴”作为当今的“后事之师”。这些都意在表明,要重视历史,要以历史的“前车之鉴”作为当今的“后事之师”。
  • 我真的不喜欢聊天尤其是说一些我根本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也不喜欢回不感兴趣的人发给我的日常我总是喜欢装死但是又不愿把事情做得太绝对我总是过了很久假装因为什么什么原因才
  • 北京和成都地区的朋友可前往当地盒马进行采购,其他城市的朋友也可以到【舒化】小程序上进行线上购买,一起将爱送给爸爸~【关注+转发】参与问题的回答,评论区舒大福和你
  • 煮鹅和哈肯在刻不容缓里面唱: “迟来一秒钟,沿途经过和结局其实太不同。” 煮鹅和咕咕鸡在爱得太迟里面唱 “最可怕是,爱需要及时,只差一秒,心声都已变历史。” 其
  • 3、运动能增加免疫细胞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可随运动的增大而上升,从而使癌细胞在形成之初就被消灭。3、运动能增加免疫细胞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可随运动的增大而上升,从而
  • 目前澳门赛的男单四强名单已出其二,徐瑛彬即将在半决赛与另一位世界冠军林高远(八强赛3-2险胜林诗栋)展开对决,那么他还能再制造冷门吗?从技术、心理、成绩等各方面
  • 作者从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怎样与不同的人交往,这些准则所体现的智慧不仅关乎价值和道德,更以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生活为目标。看看这些标题,片段化知识真是害死人,
  • #扯之好物推荐# 今冬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的爱好:吃柿饼。柿饼是冬天给人类的馈赠,冬天在我这里的评分有三星半,有半颗星来自柿饼。
  • 戳大图,一起找“朋”友↓#相约冰雪一起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天#(via:央视网快看)#今年的新春梦想被AI整明白了# 这些在北京大悦城展示的色彩鲜明的图画
  • 这里推荐美好橙直播不同于传统的直播平台和直播系统,美好橙直播深耕医美分销模式研发这款可以分销的直播系统,功能和模式完全可以根据机构的需求来做,更贴合机构的实际情
  • 夫妻之间的感情是非常重要,在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过太多的考虑人生在世,我们一定要明白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好好珍惜夫妻之间的感情,你不但心情不好,而且还会失去很多
  • 被艾特的人要回答问卷哦,写完以后发个微博,再艾特出十个人1. 你多高:比susu老师矮2. 你的小名:*月3. 你鞋码多少:39(怎么)4. 你血型是多少:AB
  • 综合婚姻方面:因命局里妻星透出天干的原因,让日主婚姻会在021年顺利与中意的女人结婚。综合婚姻方面:因命局里妻星透出天干的原因,让日主婚姻会在021年顺利与中意
  • 进入一些在南法能够看到的——或者说只有在南法才能看到的——博物馆、美术馆、教堂、艺术家故居、甚至是餐厅和墓地,为大家介绍这些现代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们,在这
  • ”天色渐渐明朗起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有穿越了黑暗才明白,光,原来是如此的灿烂。偏居于西南一角,朝阳的教室里有大大的接近于落地的窗子,桌椅都是可活动的,容量不
  • 虽说,沈腾说这话有点调侃的意思,不过,这确实也算是一场事故,在重要的场合哪怕是身经百炼的演员,也有脑袋一片空白的时候,好在沈腾顺利的下了下去。虽说,沈腾说这话有
  • 严戏从不觉得他幼稚或无理取闹,他希望他的小朋友在他身边时可以放下一切伪装和担子。0331c 的作品常常与周围的建筑、植物以及人们产生连接,比如在枯树枝背后的墙面
  • 作为一名在西藏工作的诗人,陈人杰将这里的自然与精神图景和他对此的热爱凝结为优美的诗篇。我们经常不是放不下内心的执念,被无穷无尽的欲念围绕,就是给了自己太多没必要
  • 小众又惊艳的文案1.时间会融化掉所有的尖锐2.活得太清醒不是件浪漫的事3.如果事与愿违 那一定另有安排4.把所有期望降到最低 能遇见就是万幸5.简单的事情 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