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关于疫情的12个最新判断,信息量很大!!!】
现在可以摘口罩了吗?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动物之间会传染病毒吗?全球疫情的拐点会在何时到来?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奔赴广州,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一、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不过,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二、武汉过关了,但还有下一关
武汉解封了,我也很高兴。疫情暴发时,中央果断出手,对武汉城市交通进行管控,其他地方采取群防群治措施,是非常成功的,在疫情防控史上,这也称得上是一个壮举。
接下来仍然面临两个考验。一个是如何边防控、边复工,另外一个是“外防输入”关。现在国外还处在疫情暴发高峰,一些跟国外交流密切的中国沿海大城市很容易被卷进去又出现部分疫情,还需要通过各种防控举措过关。
 三、境外输入造成中国疫情二次暴发可能性小 
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出现,会不会造成社区传播,引发我国疫情二次暴发?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是外来输入病例有没有传播,二是会不会在传播过程中暴发。境外输入病例传播的危险性肯定存在,特别是核酸检测阳性或已出现感染症状的病例,传染性比较强,会造成病毒传播。
会不会造成疫情的暴发?估计可能性比较小。我国的群防群控一直下沉到社区,社区居民都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戴口罩、与人交往保持距离等,一旦有人出现发烧等症状,也能够快速报告或接受诊断,进而隔离。总体看,社区的传播危险性肯定存在,但中国出现疫情第二波大暴发的几率很小。 
四、谈全球疫情拐点为时尚早
从全球看,原来疫情的“震中”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现在还包括德国、法国、英国。当前问题最大的是美国,最近这一周每天是以一两万例的速度在增加。所以,现在看拐点还早。
到不到拐点,要看政府能不能出手进行强力的干预。其他国家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所以现在让我预测全球拐点,就比预测中国的难得多。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恐怕还需要两周。 
 五、中国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会很大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凭空产生,通常会出现在两个群体:一是在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可能已经被感染的人。另一个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们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两个概念,一类是开始没有症状,但后来会逐渐发展到有症状,这类是肯定有传染性的。另一类是最近我们发现的,在相当长的观察过程中始终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这类的传染性,我们正在研究。但根据新冠病毒的特性,一旦出现症状,传染性就比较强,所以将他们作为一组人进行隔离观察,这样的战略是对的。 
六、复阳患者大多不传染
所谓的“复阳”,大多数应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需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患者本人是不是复发,假如患者产生很强的抗体,一般不会再感染。至于复阳患者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则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核酸片段没有传染性。一些学者曾经对复阳患者的咽拭子及分泌物进行培养,没有培养出病毒。  
还有一种很少的情况,病人原本就有很多基础病,只不过症状改善了,并没有完全康复,这些病人不能排除有传染性。
总体而言,复阳患者带不带传染性,我个人不是太担心。
 七、新冠肺炎流感化尚无充足证据
新冠肺炎会不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
这是一派的观点。到现在来看,还没有充足证据。除非病毒传播出现这样的规律:它的传染力仍然较强,但病死率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我们现在需要进行一个长期的观察,掌握充分的数据、案例,才能够得出类似这样的看法。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不认为这种预测会是现实。 
八、动物间传播现在下结论太早 
狗、猫、老虎等一些动物核酸检测阳性,究竟是污染造成的,还是感染的,有待观察。有些动物身上原本就带有一些病毒,不一定有症状,也不一定会传染。现在就认为这些动物身上的新冠病毒既能传染人,又能传染动物,而且都能致病,结论下得太早了,一般来说我不会那么看。
九、还没有特效药,但发现一些有效药 
我们现在试验的一些药物,比如氯喹,实验结果肯定是有效的,我们正在总结,可能很快要发表出来。还有一些中药,比如连花清瘟,我们不仅做了离体实验,还在P3实验室(即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编者注)发现,它抗病毒作用不强,但抗炎症方面表现突出,有关实验结果不久之后也会发表。此外还有中药血必净,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丹参、赤芍等,用于活血化瘀,对重症病人的治疗初步看也是有效的,我们现在也在总结。  
十、疫苗不会很快上市 
真正终结疫情,疫苗挺重要的,现在各国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研发。但我不认为疫苗三四个月时间就能做出来。此外,根据抗击“非典”的经验,去掉中间宿主,也能阻断疫情的传播。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链是怎么样的,搞清楚之后切断也很重要。
把全部希望放在疫苗上,其他方法一概不管,是消极的。而且疫苗出来后,也不可能一下就非常完善,易感人群可打,但没必要全部人群人人都打。 
十一、群体免疫是最消极的做法 
对待疫情最为消极的做法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了,那时人类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任由病毒感染,感染后活下来的人自然获得抗体。现在再用这种方法应对新冠病毒我不赞同。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取得很大进步,有很多办法预防,不需要再用自然免疫、群体免疫。 
十二、中国抗疫最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
中国战“疫”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对暴发地区进行封堵,阻断传播;二是基层群防群治,也就是联防联控。现在防控的核心也是两个,第一是保持距离,第二是戴口罩。
所以,最可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很多国家的医疗水平、技术实力比我国高得多,之所以在疫情面前措手不及,就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少一线医务人员感染,而这道防线一旦垮掉,会很容易失控。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采访记者:左潇

现在可以摘口罩了吗?钟南山关于疫情的12个最新判断

视频连接:https://t.cn/A6wVsr1D

现在可以摘口罩了吗?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动物之间会传染病毒吗?全球疫情的拐点会在何时到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奔赴广州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一、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不过,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二、武汉过关了,但还有下一关

武汉解封了,我也很高兴。疫情暴发时,中央果断出手,对武汉城市交通进行管控,其他地方采取群防群治措施,是非常成功的,在疫情防控史上,这也称得上是一个壮举。

接下来仍然面临两个考验。一个是如何边防控、边复工,另外一个是“外防输入”关。现在国外还处在疫情暴发高峰,一些跟国外交流密切的中国沿海大城市很容易被卷进去又出现部分疫情,还需要通过各种防控举措过关。

三、境外输入造成中国疫情二次暴发可能性小

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出现,会不会造成社区传播,引发我国疫情二次暴发?

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是外来输入病例有没有传播,二是会不会在传播过程中暴发。境外输入病例传播的危险性肯定存在,特别是核酸检测阳性或已出现感染症状的病例,传染性比较强,会造成病毒传播。

会不会造成疫情的暴发?估计可能性比较小。我国的群防群控一直下沉到社区,社区居民都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戴口罩、与人交往保持距离等,一旦有人出现发烧等症状,也能够快速报告或接受诊断,进而隔离。总体看,社区的传播危险性肯定存在,但中国出现疫情第二波大暴发的几率很小。

四、谈全球疫情拐点为时尚早

从全球看,原来疫情的“震中”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现在还包括德国、法国、英国。当前问题最大的是美国,最近这一周每天是以一两万例的速度在增加。所以,现在看拐点还早。

到不到拐点,要看政府能不能出手进行强力的干预。其他国家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所以现在让我预测全球拐点,就比预测中国的难得多。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恐怕还需要两周。

五、中国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会很大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凭空产生,通常会出现在两个群体:一是在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可能已经被感染的人。另一个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们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两个概念,一类是开始没有症状,但后来会逐渐发展到有症状,这类是肯定有传染性的。另一类是最近我们发现的,在相当长的观察过程中始终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这类的传染性,我们正在研究。但根据新冠病毒的特性,一旦出现症状,传染性就比较强,所以将他们作为一组人进行隔离观察,这样的战略是对的。

六、复阳患者大多不传染

所谓的“复阳”,大多数应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需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患者本人是不是复发,假如患者产生很强的抗体,一般不会再感染。至于复阳患者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则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核酸片段没有传染性。一些学者曾经对复阳患者的咽拭子及分泌物进行培养,没有培养出病毒。

还有一种很少的情况,病人原本就有很多基础病,只不过症状改善了,并没有完全康复,这些病人不能排除有传染性。

总体而言,复阳患者带不带传染性,我个人不是太担心。

七、新冠肺炎流感化尚无充足证据

新冠肺炎会不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

这是一派的观点。到现在来看,还没有充足证据。除非病毒传播出现这样的规律:它的传染力仍然较强,但病死率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我们现在需要进行一个长期的观察,掌握充分的数据、案例,才能够得出类似这样的看法。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不认为这种预测会是现实。

八、动物间传播现在下结论太早

狗、猫、老虎等一些动物核酸检测阳性,究竟是污染造成的,还是感染的,有待观察。有些动物身上原本就带有一些病毒,不一定有症状,也不一定会传染。现在就认为这些动物身上的新冠病毒既能传染人,又能传染动物,而且都能致病,结论下得太早了,一般来说我不会那么看。

九、还没有特效药,但发现一些有效药

我们现在试验的一些药物,比如氯喹,实验结果肯定是有效的,我们正在总结,可能很快要发表出来。还有一些中药,比如连花清瘟,我们不仅做了离体实验,还在P3实验室(即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编者注)发现,它抗病毒作用不强,但抗炎症方面表现突出,有关实验结果不久之后也会发表。此外还有中药血必净,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丹参、赤芍等,用于活血化瘀,对重症病人的治疗初步看也是有效的,我们现在也在总结。

十、疫苗不会很快上市

真正终结疫情,疫苗挺重要的,现在各国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研发。但我不认为疫苗三四个月时间就能做出来。此外,根据抗击“非典”的经验,去掉中间宿主,也能阻断疫情的传播。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链是怎么样的,搞清楚之后切断也很重要。

把全部希望放在疫苗上,其他方法一概不管,是消极的。而且疫苗出来后,也不可能一下就非常完善,易感人群可打,但没必要全部人群人人都打。

十一、群体免疫是最消极的做法

对待疫情最为消极的做法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了,那时人类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任由病毒感染,感染后活下来的人自然获得抗体。现在再用这种方法应对新冠病毒我不赞同。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取得很大进步,有很多办法预防,不需要再用自然免疫、群体免疫。

十二、中国抗疫最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

中国战“疫”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对暴发地区进行封堵,阻断传播;二是基层群防群治,也就是联防联控。现在防控的核心也是两个,第一是保持距离,第二是戴口罩。

所以,最可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很多国家的医疗水平、技术实力比我国高得多,之所以在疫情面前措手不及,就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少一线医务人员感染,而这道防线一旦垮掉,会很容易失控。

钟南山关于疫情的12个最新判断,信息量很大!

现在可以摘口罩了吗?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动物之间会传染病毒吗?全球疫情的拐点会在何时到来?带着这些问题,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奔赴广州,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一、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

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不过,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

二、武汉过关了,但还有下一关

武汉解封了,我也很高兴。疫情暴发时,中央果断出手,对武汉城市交通进行管控,其他地方采取群防群治措施,是非常成功的,在疫情防控史上,这也称得上是一个壮举。

接下来仍然面临两个考验。一个是如何边防控、边复工,另外一个是“外防输入”关。现在国外还处在疫情暴发高峰,一些跟国外交流密切的中国沿海大城市很容易被卷进去又出现部分疫情,还需要通过各种防控举措过关。

三、境外输入造成中国疫情二次暴发可能性小

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出现,会不会造成社区传播,引发我国疫情二次暴发?

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是外来输入病例有没有传播,二是会不会在传播过程中暴发。境外输入病例传播的危险性肯定存在,特别是核酸检测阳性或已出现感染症状的病例,传染性比较强,会造成病毒传播。

会不会造成疫情的暴发?估计可能性比较小。我国的群防群控一直下沉到社区,社区居民都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戴口罩、与人交往保持距离等,一旦有人出现发烧等症状,也能够快速报告或接受诊断,进而隔离。总体看,社区的传播危险性肯定存在,但中国出现疫情第二波大暴发的几率很小。

四、谈全球疫情拐点为时尚早

从全球看,原来疫情的“震中”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现在还包括德国、法国、英国。当前问题最大的是美国,最近这一周每天是以一两万例的速度在增加。所以,现在看拐点还早。

到不到拐点,要看政府能不能出手进行强力的干预。其他国家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所以现在让我预测全球拐点,就比预测中国的难得多。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恐怕还需要两周。

五、中国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会很大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凭空产生,通常会出现在两个群体:一是在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可能已经被感染的人。另一个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们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两个概念,一类是开始没有症状,但后来会逐渐发展到有症状,这类是肯定有传染性的。另一类是最近我们发现的,在相当长的观察过程中始终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这类的传染性,我们正在研究。但根据新冠病毒的特性,一旦出现症状,传染性就比较强,所以将他们作为一组人进行隔离观察,这样的战略是对的。

六、复阳患者大多不传染

所谓的“复阳”,大多数应是核酸的片段而不是病毒本身。需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患者本人是不是复发,假如患者产生很强的抗体,一般不会再感染。至于复阳患者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则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核酸片段没有传染性。一些学者曾经对复阳患者的咽拭子及分泌物进行培养,没有培养出病毒。

还有一种很少的情况,病人原本就有很多基础病,只不过症状改善了,并没有完全康复,这些病人不能排除有传染性。

总体而言,复阳患者带不带传染性,我个人不是太担心。

七、新冠肺炎流感化尚无充足证据

新冠肺炎会不会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

这是一派的观点。到现在来看,还没有充足证据。除非病毒传播出现这样的规律:它的传染力仍然较强,但病死率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我们现在需要进行一个长期的观察,掌握充分的数据、案例,才能够得出类似这样的看法。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不认为这种预测会是现实。

八、动物间传播现在下结论太早

狗、猫、老虎等一些动物核酸检测阳性,究竟是污染造成的,还是感染的,有待观察。有些动物身上原本就带有一些病毒,不一定有症状,也不一定会传染。现在就认为这些动物身上的新冠病毒既能传染人,又能传染动物,而且都能致病,结论下得太早了,一般来说我不会那么看。

九、还没有特效药,但发现一些有效药

我们现在试验的一些药物,比如氯喹,实验结果肯定是有效的,我们正在总结,可能很快要发表出来。还有一些中药,比如连花清瘟,我们不仅做了离体实验,还在P3实验室(即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编者注)发现,它抗病毒作用不强,但抗炎症方面表现突出,有关实验结果不久之后也会发表。此外还有中药血必净,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丹参、赤芍等,用于活血化瘀,对重症病人的治疗初步看也是有效的,我们现在也在总结。

十、疫苗不会很快上市

真正终结疫情,疫苗挺重要的,现在各国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研发。但我不认为疫苗三四个月时间就能做出来。此外,根据抗击“非典”的经验,去掉中间宿主,也能阻断疫情的传播。目前,我们还不知道新冠病毒的传播链是怎么样的,搞清楚之后切断也很重要。

把全部希望放在疫苗上,其他方法一概不管,是消极的。而且疫苗出来后,也不可能一下就非常完善,易感人群可打,但没必要全部人群人人都打。

十一、群体免疫是最消极的做法

对待疫情最为消极的做法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了,那时人类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任由病毒感染,感染后活下来的人自然获得抗体。现在再用这种方法应对新冠病毒我不赞同。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取得很大进步,有很多办法预防,不需要再用自然免疫、群体免疫。

十二、中国抗疫最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

中国战“疫”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对暴发地区进行封堵,阻断传播;二是基层群防群治,也就是联防联控。现在防控的核心也是两个,第一是保持距离,第二是戴口罩。

所以,最可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很多国家的医疗水平、技术实力比我国高得多,之所以在疫情面前措手不及,就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少一线医务人员感染,而这道防线一旦垮掉,会很容易失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https://t.cn/A6wcHvI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杨博文 你…你怎么来了 你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我好去接你…杨博文看着左千我这不想给你一个惊喜,这不前几天跟你打视频你老是心不在焉的,你就一个人过节日难免会孤独,
  • 在这个欢声笑语的时刻,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我知道,我选择的三只松鼠月饼成为了我们的团聚之选。和家人一起品尝三只松鼠的月饼,让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
  • 然而护士在旁边冷不丁的提醒“你不要这么深吸气,气都到胃里去咧。接下来把胃管、尿管的感受都是一样的。
  • #张栋梁身上有一种娱乐圈难得的松弛感#可能这就是成熟“老男人”的魅力吧[笑cry][笑cry]虽然张栋梁说过他不是何群,但在我心里他就是何群本群,温柔善良又有些
  • 顺便感叹一下青春无敌,p1是毕业前拍的,都没怎么p,假刘海那张甚至只抹了个口红,p2我已经是工作了一年的社畜了(底图素颜大脑门攻击)肉眼可见精气神都差了点TAT
  • p5是在地铁站里看到了cos的委托,两个人都好好看啊刚刚看到了酒鬼地图的活动,感觉很好玩,明天和小g同学讨论一下什么时候去,怎么最近几天突然想喝酒,明明根本没喝
  • 谁懂我当时看到这张图的惊讶 我真的一整个发疯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家里惊险壁虎!妈妈让拍给爸爸新到的东西这啥预约啊 我都忘了[泪][泪][泪][泪]不好意思了满
  • 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你只管去善良,上天自会考量。
  • 1/陈嘉玲好勇敢好幸福 虽然阿玲的家庭也充满了观念的冲突 阿公阿嬷是传统老顽固 小姨是不肯结婚的台北老师 另一个姨嫁给富商每次回老家都指指点点 阿玲自己39岁结
  • overDay 2美好的一天 从微商王总开始(又是2点睡 五点半起的一天….)传说中的第一弯 好不好看没觉得 懒得爬是真的….小老虎肯定跳不过的大水虎跳峡 壮观
  • 一方面,我觉得男女主相处的方式实在太棒,至少是那个年代的言情小说我没见过的,以至于这么多年我都印象深刻,一方面这几年我常常在想,如果现在的作者写,会不会有个更好
  • 累了时,躺在床上吹吹晚风,打开音乐,闭着眼睛,享受着只属于自己的时刻,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曾经困扰自己的,倏忽不见了,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持有一颗淡泊
  • 还记得刚粉上你就发生swwx,即使是刚刚才开始了解你的我还是夜夜为你担惊受怕的,你是个很好的人,发生了那种事居然还把舞台完成的那么好,我还记得那支惊艳了我许久的
  • 白小文警官的一则信息让我感动的哭了,发自内心的哭了,因为!白小文警官的这一则信息真是一场及时雨,一下子就驱散了家里的持久多年的阴霾照亮了我的家里,感恩您们,感恩
  • 他们就像香港其他反对派一样,热衷于“告洋状”而这次是不惜力气编造故事,“投诉”香港警察。他们就像香港其他反对派一样,热衷于“告洋状”而这次是不惜力气编造故事,“
  • ☀️in重庆第一周1⃣️真正爱上康士坦的变化球2⃣️煎饼果子配乐夏33⃣️耳洞还没打 耳钉先买了4⃣️祥云 祝大家好运5⃣️最爱的孜然牛肉拌面6⃣️不敢想象以后
  • 我一直都很喜欢都市剧,这种剧的演员、生活、色调、道具……等等都很完美,看的时候真的很赏心悦目大城市美好生活即视感然后女主——李溪芮我也十分喜欢她可以说是我最最喜
  • 今年本泽马也走了以后,我对皇马的期待实在不高;只希望皇马能保住欧战资格,静等姆巴佩的到来,就是胜利了。#闪暖交易[超话]#iOS黑鸟、暂时无瑕,后续佛系养老,尽
  • 十年前的简冰从夕阳的暖光中走来,她的眼睛里闪着光,告诉盛阳:“这是我拍的。两个具有个性魅力的人,原本过着没有交集的平行生活,谁也没有想到十年之后,26岁的盛阳与
  • 很多人觉得不可能辰酉合,铲断的木根是月令兄弟宫的这叫做可能有兄弟健康不好这八字月支偏财,但地支辰酉合金,酉金很旺在年上,年干己土又生酉金这个酉金非常旺,生了我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