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古维新# 【方广锠:古籍影印不宜修版】

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影印古籍,滥觞于古人的临摹、拓碑、刻帖、影抄、影刻。与古人的技法相比,现代影印技术可以使常人难得一见的古籍化身千百且惟妙惟肖,既让稀珍古籍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又解决古籍的保护与使用这一对矛盾。这对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学术发展均起到极大的作用。故近百年来,古籍影印已经成为古籍整理的重要方法,各种类型的影印古籍不断推出。

存世古籍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难免有残破、损坏等情。因此,在出版影印古籍的时候,如何处理其残损处,成为古籍整理、出版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上世纪上半叶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大批影印古籍,也形成一整套处理残损古籍的模式,其基本方法就是修版。即采用“仿写”、“套字”乃至最费工夫的“手工描润”,尽量恢复古籍残损处的原貌。有的文章介绍,经过这些仿写、套字和手工描润等妙手回春的工序,即便是邋遢本,也能重现精刻风貌。商务印书馆的上述方法,至今仍对古籍的影印出版有着较大的影响,甚至被某些出版社视为古籍影印的规范性做法。

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值得商榷。

影印古籍,贵在“存真”。古籍的价值不仅仅在其所承载的文献,还兼有文物、文字等两个方面的研究价值。古籍整理,如何尽可能全面地保存其文物、文献、文字等各方面的研究信息与价值,使我们必须予以严重关注的。

这里首先是一个指导思想的问题。人们在长年的古籍文物修复实践中,提出“整旧如旧”这一指导思想,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何理解这一思想,则因人而异。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始修复敦煌遗书前,我们曾经对此指导思想进行过认真的讨论。我们认为,所谓的“整旧如旧”,不是企图恢复该遗书没有损坏以前的原貌,“如”古代的“旧”。古代的那个“旧”,不可能再恢复。而应尽可能保持该遗书修复前的原貌。所谓“尽可能保持该遗书修复前的原貌”,就是在修复工作中仅仅使该遗书的残破部分得到养护,绝不使遗书其他部分的现有状况产生任何形态上的改变。在修复工作中,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敦煌遗书文物、文献、文字原有的各种信息,不能使我们的修复工作干扰敦煌遗书原有的研究信息,误导研究者。

古籍影印,应该遵循同样的指导思想。

先举一个周一良先生提到的事情。

《周一良读书题记》1922年《孝经》条,介绍该书为“上海涵芬楼借江阴缪氏藏传是楼影写宋相台本影印”,封面有周叔韬题记,谓:“乙丑十二月得传是楼所藏宋刊本对阅过一过,无一字差。盖宋本刻画精好,故影写时无脱讹,惟小圈间有失写处。刻工姓氏曰寿昌、曰翁凡二人,此本不录。卷末木记为宋本所无,盖从他经移附此后,若不见宋本原书,无以正此失矣。”[1]

由于周叔韬用宋刊原本查核涵芬楼本,略掉了缪氏影写本这一环节。所以,产生周叔韬题记所述问题的原因,到底出于缪氏之影写本,还是出于涵芬楼的影印工作,还是两者不同程度均有问题,有待查考。但因影写或影印而使原书失真,其理则一。

笔者在以往的实践中,在古籍修版问题上,既有过正面的经验,也有过反面的教训。

先讲教训。

众所周知,由任继愈先生主持的《中华大藏经》最初计划以《赵城金藏》为底本影印。因为《赵城金藏》全藏共计6980卷,而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不足5000卷。《中华大藏经》原计划为百衲本,不足部分可以利用其他藏经的经本补足,故不是问题。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为了防止日寇掠夺,当年八路军将《赵城金藏》从广胜寺抢救出来。在战争年代,这批藏经有过藏身煤窑、多次转运等诸多曲折经历,解放初期交送国图时,不少经卷霉烂破损,有些甚至粘结成棍。国图聘请四位装修技师,花费10年功夫完成对它们的修复。但卷面的霉痕、水渍已无法去除,残破的部分也无从补足。因此,国图交给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的缩微胶卷,不少经卷的卷面一片模糊,文字难以辨认[2]。为了尽量利用《赵城金藏》这一稀世孤本,中华藏编辑局当时的思路是:第一,能够修版的,尽量在照片上修版。中华藏编辑局为此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但后来发现问题不少。比如修版人员年轻、视力好,但她们既不懂繁体字,更不懂佛教。于是出现把“菩萨”修成“苦萨”的笑话。为此,我们又安排几位老先生,对修版后的照片逐一校对。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第二,对版面无法描修的黑坨、残缺,采用《再刻高丽藏》替换。同样出于“尽量利用《赵城金藏》”这一思路,当时的原则的是尽量少换。能换一个字,不换两个字;能换半行,不换一行;能换一行,不换两行;实在不行,才整版替换。由于《赵城金藏》与《再刻高丽藏》都是《开宝藏》的覆刻本,字体相近,版式一致,甚至同一版上诸文字的相对位置也基本相同。所以早期《中华藏》的宣传资料曾称这种修版可达“天衣无缝之效”。

1994年,我在日本访学。某天在一个研究班上,藤枝晃先生提出:《赵城金藏》版片运到大都以后,曾依据《辽藏》修版。我当时请教:这一新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藤枝晃先生回答:依据就是中国新出版的《中华大藏经》,上面有明显的修版痕迹。我吃了一惊,连忙说明:《中华大藏经》的修版是中华藏编辑局做的。藤枝晃先生没说什么,表情愕然。回国以后,我向任先生作了汇报,并建议今后不要再讲“《中华藏》以《赵城藏》为底本”,改为“《中华藏》以《赵城藏》为基础,经过修版,形成《中华藏》本”。任先生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把这一表述写在他为《中华大藏经·总目》所写的序言中。进而交代我要编纂《中华大藏经》版本目录,向后人交代我们修版、补版的情况。

这里顺便讲一下,前些年某出版社影印出版的《赵城金藏》,实际是将《中华藏》中经过修版的《赵城金藏》部分抽出,重新制版影印,是一部假的《赵城金藏》。如按照该影印本来研究《赵城金藏》,复原《赵城金藏》,是要上当的。

再讲经验。

1982年,笔者随同童玮先生考察云南图书馆藏佛教典籍时,发现32册元代大藏经零本,版别不清。经童玮先生与笔者考订,这是一部前此从来不为人们所知的大藏经。虽然32册零本的版式相同,但从纸张、板框大小考察,这些零本实际是两批印本。那么,这两批印本是否属于同一种藏经呢?

非常凑巧,两批印本各存有一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六十六,其中一卷首尾俱全(属第一批),一卷首存尾残(属第二批)。这两卷经版框宽窄不一,印刷用纸各异。但细审笔划特征则完全一致,连破笔、裂缝乃至栏线的残断都毫发不差。由此证明,这两卷印本是由同一种版片刷印的。也就是说,二批经卷属于同一部藏经。版框宽窄不一,当由于印刷时间先后不同之故。盖木版历时,因各种因素缩版、涨版,使得同一版片印出的书籍版框大小有别,这在古籍中是常见的。后来我们把这批藏经定名为《元官藏》。

如果我们考察的不是原卷,而是影印本。如果该影印本在出版过程中被人修版、描饰板框,则无疑会误导我们的研究。所以,1994年笔者在日本访学时遇到来访的刘俊文先生,当时他正在主持影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向我介绍情况,并说:为了修版、修饰框线,付出了大量劳动。我便叙述了《中华藏》的教训以及在云南的经历,建议他千万不要修版。后来他告诉我,当夜便打电话到国内,停止修版。

总之,古籍影印不宜修版。国内外现在有些古籍影印,残烂处均一任其旧,而将拟补文字用铅字印刷在相应的残烂处天头。我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方法。这种方法既保留了古籍的原貌,又体现了整理者的工作;既向读者提供了完整的古籍信息,也为读者扫清阅读的障碍;这样做,还免除了古籍影印中描版、修版等种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1]周一良:《周一良读书题记》,海豚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2页。

[2]这与80年代的缩微照相技术水平也有关。笔者其后在国图工作时,曾检视过国图所藏《赵城金藏》。原卷虽有霉烂等情,但文字与霉斑、水渍颜色不同,所有的文字均清晰可辨。但在80年代的缩微胶卷上,由于缺乏层次色差,文字与霉斑、水渍往往模糊一片。

转自https://t.cn/A66Yhtgu

传古楼 https://t.cn/A66S3wUL

#文物有话说# 在民族文化宫主楼东二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之“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中,展出了一部形制特殊的《龙藏》,此部是乾隆三年首次印刷的100部之一。
一、 汉文大藏经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经典经过历代的翻译、流通,数量日益增多,最后汇集、编纂成“藏”,卷帙浩繁。各个时代编纂的大藏经,形式和内容也互不相同。除房山石经外,宋代以前的基本上都是书写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是清代官刻的汉文版大藏经。自宋朝开始,即开始出现官刻版大藏经。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始刻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全部刻成。因始刻于北宋开宝时,后世遂称为《开宝藏》。这一版因为刻在益州(四川成都),所以也通称为“蜀版”。又因它是朝廷所刻,也称做“北宋官版”,是后续宋代闽浙私刻和辽刻、金刻以及高丽所刻各版大藏共同依据的祖本,《开宝藏》被称为汉文大藏经的祖本。《开宝藏》首创了以“千字文”为顺序的目录体系,之后我国数种大型类书的编目都沿用了这个目录体系。
二、 何谓之《龙藏》
《龙藏》亦称《清藏》或《乾隆大藏经》,为清代最后一部官刻汉文大藏经。更难能可贵的是,《龙藏》经版至今保存,成为我国唯一一部刷印经版尚存的大藏经。有关《龙藏》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主要有三:一是该汉文大藏经由皇帝敕令雕刻,所以称之《龙藏》;二是认为该经页边栏饰以龙纹而称之《龙藏》;三是认为它是《乾隆大藏经》的简称,因《龙藏》于乾隆三年(1738年)刊刻完成并印刷,而“隆”、“龙”谐音,乾隆皇帝乃真龙天子,所以僧俗尊称为《龙藏》。
三、为何要雕刻《龙藏》
清初帝王,笃信佛教,大清定鼎中原,汉满蒙藏民众皆信奉佛教,四体同文,方显国力之盛,《大藏经》成为各民族和平共处、维护社会稳定、巩固阶级统治的最好媒介之一。

在已有各版本汉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及蒙古文大藏经《甘珠尔》之后,雍正帝仍敕修此部大藏经,其初衷是为了弘扬佛法,以此加强一个多民族帝国的凝聚力,增进各民族团结,让社会更稳定。同时想要纠正前朝大藏经之错讹,让这部汉文大藏经成为中国历代大藏经中的权威。
《龙藏》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计5600多万字,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7168卷。该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校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以千字文编号,正藏从“天”至“漆”,续藏从“书”至“机”。
四、《龙藏》到底有多珍贵
《龙藏》卷帙浩繁,是一部规模空前的佛典巨著,其编刊工程浩大,旷日持久。雍正帝敕命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和亲王弘昼主持编修,负责其事的官员、学者、高僧等达60余人,监造人员80余人,还募集刻字、刷印和装帧等优秀工匠860余人,其中仅刻字工匠即向全国征用了近700人。
因当时北京城中刻字匠人严重不足,庄亲王上奏乾隆帝,建议:集全国良匠赴京,刊刻《龙藏》。此重任交给江南三大织造在南方招揽大量精工良匠赴京,这才让人力亏空问题得以解决。这部大藏经乃是举全国之力,集各族工匠智慧于一体的产物,其特别珍贵,在刊刻过程中,南北方的工匠技艺和文化有了很好的交流与促进。
《龙藏》全藏字体秀丽,镌刻精湛,如出一人;佛像等图版以白描手法绘刻,庄严而不失生动,历时近6年方才完成。为了传承久远,《龙藏》在经版选材上非常考究,也极为耗时耗力和耗财。经版要求选取梨木,选取的梨木又必须是整块优质梨木板,《龙藏》经板近8万块,数量巨大,虽然当时直隶、山东等地产梨木,但如此精挑细选,时近一年才采得1万块。近8万块经版,仅采办经版和雕刻经版就花费白银8万多两。经版重约400吨,这些经版相连可达120华里(60公里),能绕北京二环路两圈半。《龙藏》于乾隆三年(1738年)首次刷印了100部,颁赐给全国各地的各大寺院。从乾隆四年(1739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将近200年一共印了不过137部,加上各地请印的总数不超过150部。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所藏《龙藏》从它未装订的特质来看,应该是乾隆三年首次刷印的100部之一。经过200多年的历史,这100部《龙藏》现在所剩无几,无论是装订的和未装订的都已属罕见,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这部《龙藏》尤显珍贵。

现在图书馆珍藏有《龙藏》两部,一部为经折装的《龙藏》,另一部就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珍稀的、装帧形式特殊的《龙藏》。《龙藏》存世量稀少,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藏《龙藏》为幸存的珍贵版本。其按千字文排序,用特制黄缎锦盒保存,现存637盒6060卷。著名佛经研究专家李际宁在他所著《佛经版本》一书中写到:“《龙藏》国内外都有收藏,以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一部为罕见。一般单位的收藏品都装帧成经折装式,而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是按卷次卷成一卷,没有经过装潢,所有印张按照次序卷起来,外面用经签封口。这是因为当初印刷以后,为了便于运输,故未装帧成册。由此可以知道,印刷经卷与装帧经卷是在不同地方进行的”。
结束语
民族文化宫图书馆馆藏《龙藏》体量巨大,保存相对完好,有着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版本鉴赏价值。不论是前期筹备,还是采办经版、经版雕刻、刷印藏经、经版保存等,《龙藏》都凝聚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不仅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伟大历史巨著,更是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文物有话说# 在民族文化宫主楼东二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之“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中,展出了一部形制特殊的《龙藏》,此部是乾隆三年首次印刷的100部之一。
一、 汉文大藏经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经典经过历代的翻译、流通,数量日益增多,最后汇集、编纂成“藏”,卷帙浩繁。各个时代编纂的大藏经,形式和内容也互不相同。除房山石经外,宋代以前的基本上都是书写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是清代官刻的汉文版大藏经。自宋朝开始,即开始出现官刻版大藏经。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始刻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全部刻成。因始刻于北宋开宝时,后世遂称为《开宝藏》。这一版因为刻在益州(四川成都),所以也通称为“蜀版”。又因它是朝廷所刻,也称做“北宋官版”,是后续宋代闽浙私刻和辽刻、金刻以及高丽所刻各版大藏共同依据的祖本,《开宝藏》被称为汉文大藏经的祖本。《开宝藏》首创了以“千字文”为顺序的目录体系,之后我国数种大型类书的编目都沿用了这个目录体系。
二、 何谓之《龙藏》
《龙藏》亦称《清藏》或《乾隆大藏经》,为清代最后一部官刻汉文大藏经。更难能可贵的是,《龙藏》经版至今保存,成为我国唯一一部刷印经版尚存的大藏经。有关《龙藏》名称的来历说法不一,主要有三:一是该汉文大藏经由皇帝敕令雕刻,所以称之《龙藏》;二是认为该经页边栏饰以龙纹而称之《龙藏》;三是认为它是《乾隆大藏经》的简称,因《龙藏》于乾隆三年(1738年)刊刻完成并印刷,而“隆”、“龙”谐音,乾隆皇帝乃真龙天子,所以僧俗尊称为《龙藏》。
三、为何要雕刻《龙藏》
清初帝王,笃信佛教,大清定鼎中原,汉满蒙藏民众皆信奉佛教,四体同文,方显国力之盛,《大藏经》成为各民族和平共处、维护社会稳定、巩固阶级统治的最好媒介之一。

在已有各版本汉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及蒙古文大藏经《甘珠尔》之后,雍正帝仍敕修此部大藏经,其初衷是为了弘扬佛法,以此加强一个多民族帝国的凝聚力,增进各民族团结,让社会更稳定。同时想要纠正前朝大藏经之错讹,让这部汉文大藏经成为中国历代大藏经中的权威。
《龙藏》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年),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计5600多万字,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7168卷。该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校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以千字文编号,正藏从“天”至“漆”,续藏从“书”至“机”。
四、《龙藏》到底有多珍贵
《龙藏》卷帙浩繁,是一部规模空前的佛典巨著,其编刊工程浩大,旷日持久。雍正帝敕命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和亲王弘昼主持编修,负责其事的官员、学者、高僧等达60余人,监造人员80余人,还募集刻字、刷印和装帧等优秀工匠860余人,其中仅刻字工匠即向全国征用了近700人。
因当时北京城中刻字匠人严重不足,庄亲王上奏乾隆帝,建议:集全国良匠赴京,刊刻《龙藏》。此重任交给江南三大织造在南方招揽大量精工良匠赴京,这才让人力亏空问题得以解决。这部大藏经乃是举全国之力,集各族工匠智慧于一体的产物,其特别珍贵,在刊刻过程中,南北方的工匠技艺和文化有了很好的交流与促进。
《龙藏》全藏字体秀丽,镌刻精湛,如出一人;佛像等图版以白描手法绘刻,庄严而不失生动,历时近6年方才完成。为了传承久远,《龙藏》在经版选材上非常考究,也极为耗时耗力和耗财。经版要求选取梨木,选取的梨木又必须是整块优质梨木板,《龙藏》经板近8万块,数量巨大,虽然当时直隶、山东等地产梨木,但如此精挑细选,时近一年才采得1万块。近8万块经版,仅采办经版和雕刻经版就花费白银8万多两。经版重约400吨,这些经版相连可达120华里(60公里),能绕北京二环路两圈半。《龙藏》于乾隆三年(1738年)首次刷印了100部,颁赐给全国各地的各大寺院。从乾隆四年(1739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将近200年一共印了不过137部,加上各地请印的总数不超过150部。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所藏《龙藏》从它未装订的特质来看,应该是乾隆三年首次刷印的100部之一。经过200多年的历史,这100部《龙藏》现在所剩无几,无论是装订的和未装订的都已属罕见,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这部《龙藏》尤显珍贵。

现在图书馆珍藏有《龙藏》两部,一部为经折装的《龙藏》,另一部就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珍稀的、装帧形式特殊的《龙藏》。《龙藏》存世量稀少,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藏《龙藏》为幸存的珍贵版本。其按千字文排序,用特制黄缎锦盒保存,现存637盒6060卷。著名佛经研究专家李际宁在他所著《佛经版本》一书中写到:“《龙藏》国内外都有收藏,以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一部为罕见。一般单位的收藏品都装帧成经折装式,而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是按卷次卷成一卷,没有经过装潢,所有印张按照次序卷起来,外面用经签封口。这是因为当初印刷以后,为了便于运输,故未装帧成册。由此可以知道,印刷经卷与装帧经卷是在不同地方进行的”。
结束语
民族文化宫图书馆馆藏《龙藏》体量巨大,保存相对完好,有着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版本鉴赏价值。不论是前期筹备,还是采办经版、经版雕刻、刷印藏经、经版保存等,《龙藏》都凝聚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不仅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伟大历史巨著,更是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加上他长相(漫画男主公家颜[熊猫]各种命运的考验 曲折的“剧情“这种漫画感的人生是真实存在的吗?
  • #房产#【日照市民给市长写信称买不起房 住建局回应:已规定房价不能随便涨[衰]】一位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中向日照市市长留言称,每个月4000元工资无法承受
  • 所以,如果生活中听到吃什么可以延长二弟的都是不可靠的虚假信息!三毛说过,如果爱情不落到--洗衣、做饭、数钱、带孩子这些零散的小事上,是不容易长久的。
  • 你说山河不过是沧海里的鸿蒙,但有一个人是我数以万计的春风。别人的轨迹不等于你的人生,大多数人的常态也可能并不需要你来添砖加瓦,还记得自己的目的,还记得努力并且在
  • 还有值得一提的一点,它的包装是按压式的,比起一般广口瓶的设计更加干净卫生~也可以更好的成分的有效性。▪️作为主打成分的龙血萃取成分其实是亚马逊的龙血树种中提取而
  • 胡歌简单阐述就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天花板)到现在的颜值也不输于90后的小鲜肉的,就连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用十二个字评价胡歌: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能得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指路☜互 不吞必回[太阳]也能够你只是路旁一株普通的小草,无法如鲜花般光耀迷人;也能够你只是山涧一条不为人知的清
  • 」点单了ゼリーポンチ和クリームソーダ(蓝和紫)两杯饮料要拍照但是嫌弃的肮脏的外套很鄙视的「就是因为srk桑穿了所以变肮脏了,我不是在批判衣服,是在批判srk桑」
  • 对于一些先天发育不对称、后天的半侧颜面萎缩、或者是外伤、烧伤后造成的颜面部凹陷,现在比较多的是做双眼皮、眼袋或者是吸脂等一些美容手术人为地造成的一些面部凹陷不
  • 心怀光明的期待和希望,在每一个痛并快乐的日子里,才能更加坚强更加快乐更有信心得走下去;怀揣未来的梦想 ​#每日一善[超话]#[太开心]#阳光信用# [互粉][兔
  •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胡萝卜中含有“琥珀酸钾盐”是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高血压患者也可榨汁饮之。大寒可以做一些温补的食物给家人吃,既能补身体又能预防冬季疾病。
  • ……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全世界香的臭的美的丑的都一下涌到眼前,你非要晦气认为过得不好的就是下一个自己吗,就不能觉得那些过得好的可能是下一个自己吗?春在路上,花在枝
  • 手术做完来复查的时候,他配合度很高,每次都能看到他的进步。一、唇红齿白一个人的嘴唇红润有血色,说明这个人血气足,身体很强壮健康,一个人的唇红齿白那么这个人一定是
  • 。只有靠自己,走好自己的路,说好自己的话,才能做好自己的事。
  • #tnu数码君[超话]#洞察到用户在录视频时也想要抓拍精彩瞬间,但多数情况下照片并不清晰的痛点需求,#荣耀Magic4# 系列全新升级“录中美拍”功能,将摄像和
  • 最近在忙什么呢?好久没碎碎念了[并不简单]2021年12.24失业~2022年2月28号从一名落魄失业的教培人,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从支离破碎到慢慢搭建属于自
  •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但是她才6岁,想到她在体校都是一个人,我们就给她剪了短发,这样打理起来简单一些。他们为了个人和集体、国家的荣誉,从很小的时候就了解到这一点。
  • 一定不能过于频繁地找对方,表现出非常想念他或者渴望重新踏入他的生活,那样都可能让你的挽回前功尽弃。#军恋#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做到“他联系你的次数要比你联系他的
  •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看她的小绿书,其实她还真的是一个热爱生活很有小情调的女生。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这几位都是一线城市的女孩子。
  • 10首歌是个较长的过程,以亮眼的开端启航,我们也该一步一个脚印,一起走完这段桃源仙境之旅才是,这是全体雨伞共同的荣誉,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1️⃣《new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