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139)|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 那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共 修

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那这些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十番显见”,

如果说你能学好,

当然可以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

刹那之间也许就可以触及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们在《楞严经》当中,从开头“七番破处”,破除我们的通常认为的所谓的心——意识心,从“七番破处”到直破意识无体,所谓“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心性”,那么,再到后边的“十番显见”,这个“十番显见”,实际上就叫“明心见性”。

很多人说的:“学佛呀,这一辈子,希望能够明心见性。”

“十番显见”,如果说你能学好,当然可以明心见性。

这个词,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似乎是一件奢侈品了。多少人一谈到明心见性,似乎觉得遥不可及。

其实,明心见性,刹那之间也许就可以触及,但是能不能一直保任?不一定,可能几秒钟,功夫好的人会用一用;功夫不好,或者对这个心性不能确确实实地保任它、任持它,那你做不到的。

四科,七大,

对一往开示都是为把一切法

揭示我们的如来藏性

而且是周遍圆融,

甚至是法法无碍

在到后边,所谓“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会四大归如来藏性,包括四科,包括后面的七大,对一往开示都是为了把一切法揭示我们的如来藏性而且是周遍圆融,甚至是法法无碍,“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而且哪里有因缘,哪里就会出现,所以在这个之前呢,真正能够印证佛法当中一句话,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唯识这一块姑且不谈,但是“三界唯心”,所有的一切,当下就是我们的如来藏心、清净心。

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

那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

有情无情一切万象,

从究竟处,要追溯哪里?

那么我们现在就要遇到一个问题了。什么问题呢?那既然一切都是清净心,那这些山河大地是怎么生起的?

这个问题啊,在人类精神或者哲学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多少人都似乎在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佛在经典当中是彻彻底底、详详细细的,不只一部经,都给我们解释了山河大地、宇宙万法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周而复始的。

那就是下面我们要学的内容。

那么我们知道,山河大地一切万法,比如说我们现在教室,包括整个地球,包括整个宇宙,凡是可见的这一切星系,都是刹那生灭,也是刹那如幻的。这个如幻,就像镜子上面所有的影像一样的,其实它不就是玻璃吗?对不对?

所以在之前所讲的一切法,都是讲:这些影像其实不是真实的,这些所有的不同的影像当下就是那块玻璃。玻璃你不能说它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但是影像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那么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是如何在这么一个无量无边、无色无形的心性当中,而生起这些所谓如幻的而且是周而复始的宇宙万象的?

在前面的经文,我们知道:在心性当中“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那怎么“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的呢?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那么在没有业,不谈业之前还有一个什么?叫惑,无明惑,这个是最微细的。

那有人在问问题了,说:“法师,那是不是这个说明:宇宙万法它的生起原来是如来藏性,后来因为我们的无明惑就生起现在的宇宙了?也就是:原来我们都是佛,后来就变成众生了呢?”

不是。有人说“不是”,那我就不解释了。这个要慢慢地去思考:到底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学了佛法或者是看了《楞严经》之后,有些人就是聪明了,“那你讲好像是依如来藏而生起什么什么什么……这个就是宇宙是有开始的,而跟佛法其他的地方讲的无始亦无终是不是矛盾呢?”

当然不矛盾。

那么,在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当中,这些内容非常有意思,你要学懂了,这宇宙差不多也没有太大秘密。你看山河大地这些解释了,包括生命现象,也就是有情无情一切万象从究竟处要追溯哪里?就在下面这段文字当中。

经文: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ruì,音同“瑞”),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要有愿力,

如果菩萨没有愿力,

你即使学了大乘法,

可能起不了大用

好,这里有一个科判,是一个比较大的科判,第二节,“审除细惑,说后二如来藏”。

我们按篇章节来划分,那这就是这是第二节。那么第一节是哪里呢?第一节就是“初销倒想说空如来藏”,什么意思?“初销倒想”就是“七番破处”,包括直破意识无体;“说空如来藏”呢,也就是:一往显示,都是显示如来藏性之体,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性。

那么这里讲“不空如来藏”,就是如何依如来藏性或者依我们的清净心而显现一切如幻的法,这是不是依体而起用呢?

但是我们现在要讲的起用,是起染用——如何依清净心而起我们的染用。

“染用”就是凡夫众生所起的这种颠倒;

那么“净用”呢,就是本自具足的这种功德所显现的妙用自在。

所以有“染缘起”,还有“净缘起”,我们也叫“染用”跟“净用”,这是不一样的。

“染用”是随我们的业力,依我们的无明业力而随缘显现一切染法。

“净用”呢,就是随我们的愿力。

大家听好啊,所以要有愿力,如果菩萨没有愿力,你即使学了大乘法,你可能起不了大用。

我们一定要有愿力,是随着愿力对众生的慈悲,以我们的清净心而广度一切众生,这就是叫“净用”,清净的缘起。

学佛,

首先方向不能搞错。

有些人喜欢抄近路,

听经闻法就是抄了大近路

好,我们来看经文。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ruì,音同“瑞”),本所不见,何况得闻?】

这个比喻是两重。

第一个是什么?佛说的这些法音,就像聋子在一百步之外,一百步之外能不能看到那个小虫子?看不到,那么更加也听不到虫子在那儿叫了,对吧?那么这里比喻什么呢?比喻“佛说的法,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更加不谈说能够理解了。所以佛现在讲了以后,更加很多听不懂”。

【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

“究竟,无疑惑地”,谈“究竟”两个字啊……我们现在这个佛法当中很多都不究竟,有些只是人天法,人天法不究竟;有些属于二乘法,不究竟;甚至有很多只是修一些神通,或者感应,有些甚至是属于鬼神法。所以学佛,我们首先这个方向不能搞错。

听经闻法,是最大的捷径。有些人喜欢要抄近路,听经闻法就是抄了大近路了。

学法要学究竟法

我们有很多人是绕圈子绕了十几年,还有呢,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什么意思?其实,明显的,明眼人一看确实还差那么多,但是呢,他觉得“我可以了,我懂了”,得少为足,所以这个也是会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学法要学究竟法。

要把每一个问题,你要在修法之前,实际上对自己所修的这个法门,一定要非常有把握,清清楚楚,如何去修,修了以后一步一步会出现什么情况,都要懂。

如果自己不是特别懂,但是要有善知识,所谓的“内护”跟“外护”,这个一定要有,这样才能去修行啊。

还有似是而非的一些法,不能看到人云亦云,认为“别人在讲这句话,他这么讲的,好像我们自己也能这么讲“,不是的,讲法是有上下文的关系,可能前面一大段文字已经做好铺垫,所以后边法师讲那么一句话。

我们讲话的时候,讲法的时候,或者跟人家结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上下文,否则叫断章取义,害人不浅。

所以大家,都特别特别在这个方面要知道什么叫“究竟法”,所谓“究竟”对应的就是“方便法”,不一样。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为什么三主要道的第一个是“出离心”呢?

因为,首先我们应当弄清楚,我们今天流转轮回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谁让我们流转轮回的?

除了佛教之外,其他世间的学问——包括东方与西方的哲学与科学,都对外面的世界产生过许许多多的怀疑,但却从来没有对自身的存在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

比如,笛卡儿认为:“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外面的东西是否存在可以怀疑,但对自己的存在却不能有怀疑,因为“我”在思维,所以“我”必定存在。

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否认自己的存在,但佛陀却并不是这样,他不但否定外境的存在,同时也反过来否定自我的存在。

这个观点,是从古印度最原始的宗教直至现代宗教从来没有提出过,也从来不愿怀疑的。

不但这些宗教没有对这些问题产生怀疑,而且还通过种种错误的逻辑、理由来证明、推断出“自我的存在”,从而使“自我”的观念进一步得到强化。

正因为释迦牟尼佛尚未成佛的时候就对此产生了怀疑,所以才会去观察所谓的“自我”,并由此证悟了“自我”的不存在,从而推翻了长久沉积的我执。

我们平时最珍爱、最喜欢的就是“我”,无论什么阶层的人,大家都认为我是最珍贵的,除了我和我的生命之外,世界上没有更重要的东西,这些念头就是“我执”。

我们现在要消灭的,就是这个“我”以及对“我”的执着。

如何消灭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要消灭我执,首先应顺藤摸瓜,设法揪出我执的来源。

我执的来源与对境是什么呢?就是五蕴。

佛教当中的五蕴概念比较细致,此处就不讲了,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诠释五蕴,则可以归纳为三种:肉体、精神,以及肉体与精神的运动。在这三者当中,包含了人的整个五蕴的范畴。

肉体的运动,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精神的运动,则包括各种各样的思维、看法、观念等等。

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内,每个人都会有联翩而至、生生灭灭的各种念头,这就是精神的运动。

我们都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其中所谓的“我”,无非就是前三者。

其中被世人所公认的、毫无争议的“我”,就是肉体;其他宗教和一些世间学说,又承认精神为“我”;包括肉体和精神两个体系的运动,也被划分到“我”的范畴之内。

我们可以仔细地分析一下,除了这三者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我”呢?不会有的,因为那些都是身外之物。

我们从来不会认为这朵花是我,这座房子是我,正是有了这种观念,这些东西也就从来没有给我们带来过自我的麻烦。

如果真有一个“我”的存在,就应当存在于这三者或这三者的综合体当中,如果在这三者当中都找不到一个“我”,那么所谓的“我”就不可能存在。

原来我们一直认为,我是独立的。所谓“独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来来去去,“我”都是独来独往的一个人,虽然有父母、姊妹等一大堆的血缘关系,但我不是他们,他们也不是我;另外,我们还认为,我是常住不灭的。

什么叫做“常住不灭”呢?比如说,我们会认为,我前一世是天人,现在投生为人,下一世我还是继续存在,要么是人,要么是天人,也有可能成为畜生等等,不管怎样,我是始终存在的。

当我们初步了解到“我”是什么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什么问题呢?当我们回头观察的时候,发现无论是肉体、精神,还是它们的运动,都不符合“我”的概念,都与“我”的概念是矛盾的。

首先,肉体并不是独立的东西,仅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大家也知道,身体是由很多的复杂结构组成的综合体,就像汽车是由很多零件组装而成的一样。

毫无独立可言的肉体又怎么能称之为“我”呢?肉体不可能是所谓的“我”。

其次,精神也不是独立的东西,而是由很多的杂念、思维等等所组成的综合体,就像由钢筋、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所组成的大楼一样。

精神跟“我”的独立性质是完全相抵触的,所以,在精神上面也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我”。

接下来,是肉体与精神的运动。我们应当清楚,除了肉体以外,并不存在什么单独的肉体运动,比如说,我们从这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的移动过程,叫做肉体的运动。

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肉体既不会增加什么,也不会减少什么,仍然是原来的肉体,只是发生了方位的转移,便称之为肉体的运动;同样,精神的运动也离不开精神,各种善的念头、恶的念头的产生以及消失,就称之为精神的运动。

在慈悲心、信心等善念诞生与消失的时候,除了这些念头之外,有没有一个独立的诞生或者灭亡呢?没有。

只是这些念头的生起叫做诞生,这些念头的消失叫做灭亡。因此,在肉体与精神的运动之上,也不存在所谓的“我”。

文字 | 选自《慧灯之光》系列

【大话系列2】大话命理与量子力学之退相干

“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武林外传》

是人类选择了宇宙,还是宇宙选择人类?
我们的宇宙是多世界,还是多历史?

在微观世界,粒子并不一定在某个固定位置,而是有概率的分布。在某些地方概率大,在某些地方概率小,只有在观测到它的时候,才会瞬间跳跃到其中一个本征态。

当粒子的随机概率选择结果被人类观察到,只有当我们看到结果后,它才真正地变为现实。

那么,人去算命,是不是间接焊死了一些未来可以改变的进程。如算到恋人有分手的迹象,命理师告知后,导致概率性坍塌成唯一性,真就分手了。如果不算,反而还有转机。

▲ 这有点像哲学家陆九渊所说的,吾心即是宇宙。
也有点像佛偈所谈,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所听见的声音,所感受到的世界,都由吾心所感。
吾心所感这四个字实在唯心。
那客观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既然所有的观测都来自于人类的唯心意识,怎么延后这个观察,先于人类唯心意识去描述客观世界。

黑洞的命名人,慧勒,提出了他的想法,可以让光子已经自我选择了什么样的行为后,再有人的观测。把人的意识往后推,先看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他选择用光子来代替电子做双缝实验,用一个半反射镜代替了双缝。等光子已经走过半透镜后,等待光子已经选择了自己是波还是粒子后,我们再选择放入光子检测器去看看它是波还是粒子。

马里兰大学里的一群人按此构想进行实验。
实验一层一层的递进。
1)普通情况下,当没有检测器,没有观察的时候,此时光子是波,光子呈现干涉条纹。熟悉的量子世界。
2)当人类要提前观察,在光子走过半透镜前,放置检测器,光子坍缩成粒子性。熟悉的波粒二象性。
3)当人类延后观察,光子自我选择路径之后,此时光子已经开始呈现干涉条纹,人类再放置检测器,延迟观察,光子又再坍塌成粒子性。

▲ 这个莫名其妙的实验结果又带来了什么问题?

实验带来因果顺序的颠倒,现在发生的事,能影响过去发生的事。
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漫天恒星,难道都是虚无。我们抬头就能看来自几十,几百,几亿年前的星光,然而,这个实验在说,在这束光飞行了几十,几百,几亿年以后,我们还能改变光在宇宙空间中飞行的轨迹。

实验带来客观规律的颠覆,原本是宇宙选择了人类,现在人类也可以选择宇宙。我们的观测行为参与宇宙的创造过程,宇宙混沌而未知,而我们的观测和意识,构建了这个花花世界。

也就是说,“我”可以选择“宇宙”。

有量子论,就代表着一切事物都是叠加态,之所以我们看到的事物是确定的,是因为有人在“观察”它,或者说有人在看着它。每看一次,它的波函数就坍缩了。

各种宇宙常数首先是一个不确定的叠加,只有被人类观察后才变成确定。
而宇宙恰恰好创造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
我们选择了宇宙,宇宙又创造了我们。
意识的存在反过来又创造了它自身的过去。

以上文字已经陷入一种奇怪又正确的逻辑循环。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绕过这所谓的“坍缩”和“观察”,不要让人类介入物理,使世界重新回到我们所知正常运行的轨道上。也就是在上一话所写,如爱因斯坦说,世界不随机。

既要现实世界没有概率,事物又要有叠加态。那会不会其实根本没有坍塌,一切事物一直以来都是叠加态。我们的观察不会改变世界。我们只是观察到了粒子的其中一个概率。这就是——多世界假说。
历史和将来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已经实际上发生了,或者将要发生。只不过他们在别处。

我们是无法感觉另一个世界的一切,因为构建起我们存在世界的数据过于庞大,每一次历史的分类都带来新的数据变化。

用佛家的话来说,这叫做,共业。一个时代代表着千千万万人的共业。现在所展现在你面前的世界,你的经历。是过去所造业力集中体现。身处在这个世界的人们,只能看到这个世界。和另外世界不共业。

在论命中,要特别关注当下的世界,关注时代,这是影响命运及其重大的因素。人类的命运处在时代的大洪流中。
同盘相隔5年,10年都会大有不同,基于当下不同的时代,很多一样的象,展示的轨迹不同,命运随着时代而生。谓之,【大势至】。

▲ 回到量子力学上来。
从多世界诠释中又延伸出近20年流行的多历史理论,量子退相干,出现了。

量子退相干的建立致力于把观测者从理论中赶出去,还物理世界以一个超越于你我的观察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

建立退相干的科学家们认为,我们不要去关注细节,只需要关注粗粒的历史。
举个浅显的例子。
关注今天吃饱了,不去关注今天到底吃了什么而饱。
当细节被抹去时,这些历史便互相退相干,永久地失去了联系。比方说,如果最终今天是吃饱的,那么今天饿着了这个分支就从历史树上被排除,“饱”和“饿”两者退相干,最终只有其中的一个真正发生,饿这个历史已经不存在于宇宙之中。

当我们去关注粗粒的历史,就已经穷尽了“饿”和“饱”历史下的每一对精粒历史之间的干涉。
人类在其他地方,也经常使用粗粒化。比如当我们计算星球和星球之间的引力时,就会把星球粗粒化成一个质点。即使它很巨大。

但是退相干理论,还是能针对它提出很多质疑。它的物理描述,确要取决于历史族的选择,而不是客观存在,所有的历史分支又只能和具体的观察手段一同出现。
依然逃脱不了“观察”。

量子力学作为20世纪物理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和相对论一起成为如今支撑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核能、计算机技术、新材料、能源技术、信息技术都仰仗量子力学而诞生。
但到现在为止,我们并没有对量子论有着完美的理解。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迷宫之中,各种理论分支交错纵横而不得出路。

紫微斗数亦如是,将同一秒所生4000人做同盘追踪。不必多说,这4000人的命运不尽相同。谁能拍着胸脯说,能算精细地算准这4000人的命?也许天人可以。人,不可以。

● 做人不必唯命数马首是瞻。

更坏的是量子力学虽有模糊之处,但至少有着准确的公式进而发展各种科技。
而紫微斗数没有。每遇到一张盘,人不同,切入点不同,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斗数万万没有公式可言。
命理不是科学,虽然命理只能在模糊求精细,但是一张盘局打开,因果在命盘上流转。缘起何处,善因如何,为何孽果。是好命还是差命,一目了然。

● 做人不可无因果敬畏之心。

如今,物理依然不能预测粒子的行为,它只能找到粒子出现的概率而已。

▲ 我们的世界充满着概率。

此时你在看这篇文章,只是在你命运的流日中,概率的一种选择。
而未来会因为这一小节概率而改变什么吗,当然会,它细微地改变着一些东西。

刷新过的人变了阅读数,同气相吸的人在游览后相互缘分还会继续。一些人看完有了启发,某些人洗稿有了素材。不同气的人弃若敝屣。不同的人在“我”这颗历史树上做出不同的分支。从而退相干了其他事件,使得“你”当下的世界历史变成唯一。

如果把宇宙139亿年的一生压缩成一年,人类仅仅只出现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里。
所有我们已知,被记载的历史,都发生在12月31日23时59分中的最后十秒里。

感宇宙之极,人之一粟。易之无穷。

但这并不妨碍,人类用浅薄的知识去追寻新的答案。
破译新现实语言的探索,永无止境。

司空释书于庚子中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风吹过的,路依然远~钰见过晴空万里,也钰见过狂风暴雨;钰见过山盟海誓,也钰见过苦苦挣扎;钰见过满心欢喜,也钰见过失望透顶;钰见过阳光,雨露,星空和大海也钰见了满
  • 暂且不说有没有真的去水肿吧 单从使用感上来说 上腿后超级清凉 夏天用真的太舒服了!!
  • Certains jeunes se sont étiquetés de "vengeur de rester debout tard",
  • 活动中,胡老师围绕“立德树人—家庭、家风、家教”主题,采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结合古往今来的寓言故事,为参与居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什么是家风,家教、家
  • #bl漫画# 一起来吃冰凉的西瓜#bl韩漫# 觉醒周期,恋人穿梭,坐下等等kiss,呼吸过度,难以解决的问题,死亡之鸟的凝视,血液, 亲吻新娘,重生大神官,房
  • !p1 鼎泰丰 / 糯肉烧卖p2 鼎泰丰 / 荔芋西米露p3&4 鼎泰丰 / 荔芋小笼包 (这家店绝了 我真的好喜欢哦!
  • 前者给予你强大的自我和稳定的内核,后者则能帮助你跟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你虽独立于世,却不至于孤僻到让人难以亲近。这是为了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完美的的人,因为我们
  • [鲜花][鲜花][鲜花][拳头][拳头][拳头]20190628.少校第1826天分享:信念=能量,它是可以传递,能转移的,信念越强,传递的速度越快;与高能量的
  • !!
  • 不过确实有位微商姐姐,不是陪吃饭,而是工作餐[吃瓜]应是微商给了太平洋网钱,太平洋网同时邀请毕雯珺和微商的女老板。粉丝澄清说是他的媒体宣传行程交给了太平洋时尚网
  • 4、奇瑞瑞虎7i是针对新零售推出的一款车型,新车的推出,将提升瑞虎7整体的产品力以及整体竞争力,采用电商平台线上下单,线下的提车方式进行销售,那么,这种以消费者
  • 成功不是先有钱 而是先有胆 有很多代理说她不好意思刷屏 因为她很在乎朋友 怕被人屏蔽 首先 我想说我在乎朋友的程度不比你低 用新号也可以开始微商 其次 一个合格
  • 情報解禁まで、是非楽しみにお待ちください #ニジマス「結城友奈は勇者である」の新たな展開として「五周年五箇条」が発表となった。自分のやりたいこと、目標に向かって
  • 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
  • 当委内瑞拉人民每天为食物和基本必需品而挣扎的时候,马杜罗、他的家人和他的同伙不会被允许以掠夺人民的资源而过着豪华的生活。”(图三)美国参议员卢比奥:“美国制裁马
  • 昨晚梦到了自己在街头偶遇了俊勉,用蹩脚的韩语攀谈,并表达了自己作为一枚爱丽的爱意与祝福,俊勉还搞怪的和我自拍了好几张!再之后梦境转到演唱会现场,被抽中为幸运粉丝
  • 丢掉的永远是工作,让我们永不失业的只有职业。当你的侧重点不再是这些,专注于享受当前状态下最好的自己,就会发现,生活无论何时都这般美好[爱你]
  • 嘴上说着快点离开快点毕业真的到了这一天又很不舍三年里面跟这群人有过很多矛盾但是到了今天好像什么也不算事了食堂的酸辣面 木桶饭 杂粮煎饼西街的鸡公煲 芭提雅 好声
  • 很多朋友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当毛孩子的家长,跌跌撞撞花了很多冤枉钱才有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自古以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特别是这个专挑软柿子捏的社会,善良好像
  • 「有些拽拽的,很酷」刷过满满是李小龙生前灵感来源的美剧,战士第一季,虽然故事的发生地只是局限在中国城,但片子在剧情方面却很是精彩,各个堂口的利益纷争以及角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