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一定要怎样的执着,舍掉非谁不可的固执》#灯芯绒长文##家长里短##碎碎念#

我俩种菜纯属玩票,地里只要不空着,随时有看的,有喜的,就满足。

但是我的邻居们可不一样,他们多是种菜的老把式,对种菜这件事儿,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有着近乎狂热的痴迷。

去年我在门口的地里撒了一袋葱种子,出苗率并不高。今天春天开始,我俩净忙乎着吃地里的洋葱了,那种普通的绿葱苗就没人搭理它。

后来就有邻居哥(我的邻居哥很多,此称呼不专指一位)来围观指导,说你家这葱苗还不赶紧的拔出来重栽,要如此这般这般这般……

合理化建议我们收到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再不行动确实说不过去。有天我家大哥终于痛下决心,开始刨地,准备移栽葱苗。我家这位有强迫症,这事儿以前我说过。若是我干这活的话,很简单,无非分三步:第一步,把原来的葱苗从地里拔出来,两分钟足够;第二步,拿起镢头在空地上刀上沟,十分钟搞定(沟深沟浅量力而为,也看心情);第三步,把葱苗摆进沟里,扶上土,五分钟足矣。多简单个事儿。

我家大哥就不一样了。

他把葱苗拔了以后,拿起镢头开始刨地,刨着刨着,他就把栽葱的初心给忘了。门前的地,原来村里是准备规划继续建房的,所以底部都是石头,表面只有浅浅的一层土。镢头不容易扎下去,刨一下是石头,再刨一下还是石头。遇到石头,无论大小块,他都得弯腰把石头捡出来。镢头刨不动的地方,若是我就绕行,大哥不,他非得把石头给翘出来,想法设法,镢头搞不定就回家找镐。

后来的趋势,关于这次栽葱拢共要出多少力流多少汗耗费多少时间,这些显然已经不是我家大哥能够掌控的了。他被栽葱的地给牵绊住了。你说难搞的地吧,你栽一垄就行了,葱这种东西,就是爆锅用,平常也用不了多少。可他不这么认为,我栽的葱苗虽然出苗率不高,但是数棵的话,还真不少,他拔出来的葱苗,就要全部再栽下去,他不能容忍浪费。于是就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人家老孩子仍然坚持开了三个沟,准备移栽三垄葱。

等我把晚饭做好,推开大门一看,地里的阵势是工具一堆,他穿着汗衫大短裤和拖鞋,站在我看来已经挖得挺深的沟里,还在一点一点更加细致化地抠挖他的葱垄,就像在打磨一件艺术作品。早就拔出来的小葱苗还静静地躺在地边。

虽是夏天,山里的风呜呜的,挺凉,有月亮,但月色并不明亮。他一个人在夜色中,摸黑搞工程。这境界,我无语了!

我喊他:天黑了,不干了不干了,明天再干。其实我知道,我说了也白说,开弓难有回头箭,不利索完手里的活儿,他是不会停下的。

若是我,走到这一步,要么停下不干了,明天再接着干,这也不是什么必须立刻马上完成的工作,葱苗放几天也没问题。要是就要赶在今晚结束,那就速战速决,赶紧把葱苗埋进土里完事儿。这又不是需要验收的试验田或者建筑工程,没人给出标准,咱也不是给老板打工,吃喝也不靠自家地里的收成。

啥叫强迫症,其实我不懂。但我知道,对他来说,他过不了他自己的那道心坎,他达不成自己的心愿,他就放不过自己。

身体上的苦和累,在精神轻松愉悦面前,那都不叫事儿。

我以前不懂他这点,经常会在这种时候恼怒,最终导致两人之间战争频发,影响家庭的安定团结和氛围。现在不一样了,我知道喊他不成,阻止他不成,我就悄悄回屋吃自己的饭,把他的饭菜给留出来,凉了我就再给他热。

他有他的意志,我有我的意志,没有谁对谁错,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为了谁,为了什么,去改变自己和别人的意志。

那天具体他带黑劳作到几点,我都不记得了。

又过了两天,他发现地里还剩了些葱苗没拔,不罢休,又开始刨地栽葱,我说栽三垄葱足够了,栽那么多干啥,受那个累。他说你没看葱苗还剩那么多。我知道,他心意已决,我再说就是磨我自己的嘴皮子。干脆闭嘴,我自己该干嘛干嘛去。

前一阵天太干,最近连着下了几场雨,也不知怎的,大哥第一次栽下的三垄葱,长得蹭蹭的,郁郁葱葱,看着确实喜人。

前天傍晚,又一邻居哥和我家大哥在地头闲聊,邻居哥说,你这三垄葱又好倒了,太密了,你如此这般这般这般……,这样葱白才能长长,这样才能长出好葱。

据我家大哥后来说,本来昨天上午想听从前天邻居哥的建议,把三垄葱中间的一垄给刨出来换个地方,剩下这两垄变宽敞了,他再往葱根上培土就行。他其实也懒得费事。(我家大哥的右胳膊肘处,小时候摔断过,自己强忍着没告诉家长没告诉老师,硬挺过去,成年后,坏骨头压迫神经,导致手指麻木,才动了手术。大前年文登连续降大雪,单位天天扫雪,他自己太傻,不停铲雪,累到极限也不知道停歇,最终导致右胳膊现在连被子都提不起)

昨天上午他提溜着镢头把中间一垄葱刨出来后,又一邻居哥过来观望,指导他说:你这纯属糊弄事儿,哪能这样,你得把沟挖深。
我家大哥说:底下都是石头,挖不动。
邻居大哥说:你慢慢挖,星期天闲着弄么,一点一点把下面的石头都仔细翻出来,以后就省事了。

我家大哥后来告诉我说,邻居哥说完回他自己院里了,一会儿扛着他的三齿镢头又来了,我家这位还以为邻居哥来帮忙刨地了,结果邻居哥把他的家把什递给我家大哥说:你用我这个镢刨,这个好使。

我家大哥还站在地头笑呢,并没有动起来的意思。邻居哥不能忍了,很严肃地说:你在哪儿弄么?不赶紧的干,等么?

事已至此,我家大哥别无选择,只有笑眯眯地从了。邻居哥站在地头,现场监督指导了很久,近中午了,他说:你慢慢干,我走了。
此时我在地边拔草,赶紧站起来喊:大哥你别走啊,你走了他干的不合格怎么办?你能放心吗?

我们大家一起哄堂大笑。

邻居哥走后,我说不干了,这么晒,咱回家熬饭吃,傍晚再干。我家大哥说,你看这葱苗都晒干干了,哪能等傍黑,干还不一就儿干好。

好吧,好人不领敬,我于是不再啰嗦,自己回屋炖大骨头了。

炖骨头费时间,中间我出来看了几次,说实话我很心疼大哥,谁叫他去出这个力了?大夏天的,日头晒着,关键是他右胳膊有毛病。他看我现在地头盯着他看,自己也不住笑,说已经累得滴了当啷的,腿都软了。你想,刨一下,弯腰捡起来好几块小石头,摔出去,遇到大的石头,得动用好几个工具,花费很长时间。已经连着干了好几个钟头了,平常他也不是干体力活儿的人。看他大汗淋漓的,脸晒得黑红,那个狼狈相,我是又心疼又生气,却又憋不住笑,我笑他也跟着笑,笑他自己傻呗,自虐狂。

我说冬天十块钱能买一捆大葱,大腿高的葱白。一年冬天咱能吃上一捆葱?就算是能吃,两捆足够吧,20块钱。你出这个力,耗损我的工具不说,还把自己累的这疼那疼,图点啥?你那个身体和零件,好好保养着留着给我用用是不好?

你只要好好跟他说话,人家也不争辩,只嘟哝一句:弄就好是点弄。

哦对了,干活儿中途,还有另外的邻居哥和邻居弟来围观。有一邻居哥说了这么一句话:说你这小园弄的太像样,我们都不好意思种了。我觉着这句话对我家大哥更具蛊惑力。我家的菜长得不是最好的,但是小园弄得规整,确是大家公认的。

跑题了。

我从十点四十五分回屋炖大骨头,到下午一点才把大哥招呼回来吃饭,准确地说,是下午一点,人家胜利完工才进的屋,我没那个能力让他半途停下来。

三垄葱栽这么久,他不是偷懒,他根本就不会偷懒,也不是干活儿慢,我感觉他是把绣花的功夫和标准,套用在种地上了。

完美主义害死人。死脑筋害死人。强迫症害死人。

吃完午饭都一点半多了,我回屋睡午觉,他去冲澡了。两点左右,我听他在门口跟人说话。

回屋我问他,你和谁说话呢,他说邻居哥,邻居哥吃完饭回来了,过来咱门口验收了,夸我了,说这回弄得真像样。

我哈哈哈大笑,说既然老师都验收合格了,这回你可以安心睡午觉了。

当一个强迫症,遇上另一个强迫症……

婚姻生活中,哪有什么对错,哪有什么道理,哪有什么标准,哪有什么固定模式,哪有什么神仙伴侣,哪有什么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我相信爱情,但我不相信被神话了的爱情,我也不相信爱情的神话。

所谓的幸福感和舒适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同理心、包容心和妥协度。

能把石头棱角打磨圆润光滑,除了外力作用,不可或缺的是时间。

#日常[超话]#

【孩子生气了,我共情了,怎么他还生气?】
妈妈来信:辣妈,我想问孩子快四岁,男孩,特别容易生气,而且会比较长时间陷在生气情绪里出不来,怎么引导比较好,我们也共情了,但是感觉他很难控制。

我:共情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我们家长一定得想清楚。当我施展出共情,是否期待着哭泣的孩子尽快停下哭泣?生气的孩子尽快停下生气?他们的哭泣他们的生气,持续多久,究竟由谁说了算?

妈妈:我共情,是想让他知道我理解他的心情,比如“那些事也没什么,可以先不用生气,放松心情投入后面的事情”,不然他也难受不是吗?比如在外面玩,容易因为孩子心情不好,后面也不能好好玩了。

————

我:举个例子吧。如果他因为积木倒塌而生气。这个时候你开始安抚了,你说,我理解你现在生气了,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呀,不值得你生气呀,我们快点继续玩吧!
这不叫共情。这叫「你的感受是错的」。

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大事,是值得他生气的大事。
而大人却认真说,这是一件小事,你怎么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哭这么久呢?
这里没有呈现出共情,反而呈现出了对孩子的不理解,和不打算理解。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共情?
看到过一个漫画,一个小动物在一个井底下哭。显然是掉下去了。
动物a从上面往下看,说,你好可怜哦。这叫怜悯。
动物b跳了下来,跟小动物呆在一起,说……,说啥我忘了,反正意思是真正的共情是跟别人在同一位置。
而这个家长说的话,不是a也不是b。她是c。
动物c说,这么点小事,你不要哭啦,我觉得是小事呀,没事的。

如果我是井底的小动物,我又会说话的话,我就会朝c大喊:
谁说没事的?谁说这是小事的?你说了算吗?那是不是说我在为一件蠢事而哭?我自己有感觉,我感到难过,我是不能哭嘛?你看起来是为我好,实际上就是不允许我有自己的感觉。我哭,我有感觉,是不是让你觉得浪费时间了?
那我还要再哭一哭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真相叫做,我认为那是一件大事!是很大的事!!!

当孩子哭泣,我们最好做b,
做不来b起码做个a,
最差最差的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做了个c。

现在再看回妈妈的说法「我共情,是想让他知道我理解他的心情,比如“那些事也没什么,可以先不用生气,放松心情投入后面的事情”,不然他也难受不是吗?比如在外面玩,容易因为孩子心情不好,后面也不能好好玩了。」

孩子知道家长的心情之后,可以直接用家长的心情来覆盖他自己的吗?当然不可能。
家长希望孩子放松心情,这是个美好的希望,可孩子也不是说放松,就能放松的。
什么时候能放松,什么时候才算释放好了、够了,应该大方向上,让孩子做决定。

但这并不是说大人是不是什么都不能做——转移注意力行不行?可以。用游戏力逗笑行不行?可以。
可是不要总是这样做,不让孩子经历自己的负面情绪。
孩子一有负面情绪,大人就希望孩子忽略掉,跳过去,那么当孩子自己一个人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怎么办?他对负面情绪的平复是0经验啊……他对它很陌生,他遇到之后会手足无措啊……

如果大人遇到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只想快点快点结束,在孩子眼中,负面情绪是不是一个更可怕、更神秘、更不可跨越的事情?如果父母都无法面对和接纳负面情绪,我自己就更不能处理了。

事实上很多大人害怕的是负面情绪本身。当孩子不开心,他们恨不得把孩子从负面情绪里迅速拔出来,就像从田里拔萝卜一样。
问题只有一个:孩子不是萝卜。
孩子有思想,孩子有自己的感觉和判断,这一点如果大人忽略的话,就会很不理解「为什么他需要这么长时间哭泣」。

大人可能期待的是,我可以让你哭啦。不过最好你只哭5-10分钟,这是我的极限了。不在10分钟之内哭完的话我就很难受。
可对孩子来说,不高兴是不可能计时的、按时间或者按家长的意愿持续的。

————

妈妈:我是需要给他足够的时间消化情绪对吗?
但我有个困惑,孩子不开心了,我是应该上去共情安慰还是忽略,有时候觉得每次都去安慰,好像强化了他的不开心,会让他更容易陷在情绪里,是不是忽略一下,淡定处理,孩子自己也会觉得是小事,就不会太在意了?

我:你应该去安慰,同时在重新理解共情的含义、梳理共情的目的之前,不要再使用共情。

共情的含义我上面已经提到了,现在谈谈共情的目的。

很多朋友有类似的疑问:我共情了,为什么孩子还哭?越共情孩子越哭啊!
这是因为,共情的目的本来就不是止哭。

共情是为了真的让孩子明白,他的难受,是有人看到的,他哭泣哭是有人理解的。
共情不用来止哭,而用来让哭泣的人感觉好一点,感觉自己苦海有边,手旁是岸

共情是一种安全
是被接纳
是被在乎
是“我能好起来,因为有ta在”的感觉

就像你朋友失恋了号啕大哭,你真的尝试理解他,你就会说,哭吧哭吧哭一场会好多了
还是说你会在心里想:最多再给你半小时哭,你要是还哭不完,我就烦透了,我刚刚的友善态度岂不是白给了?

一对比会不会更理解共情的意思?

只有我们一次次的看到孩子的情绪,
试图理解,理解不了起码要接纳,
等孩子真的一次次被家长看到、被理解、被接纳,
才会一次次明白,也许下一次在他让自己这么不舒服去宣泄感觉之前,
就已经会有人真心的理解和关切他。

所以对施于共情的人来说,也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
在一次次的情感共鸣中,你会更了解你的孩子的情感走向。
你会察觉到你的孩子和你的想象中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真的讲得有点长。可是我还想举个例子,说明更接近共情的场景和实践效果。
我妈应该没办法看到这里,这里太长了。

墩诺放学现在是会到我妈家呆一会儿,吃完饭,再回我家找我。
有一天在我见到他们的时候,看到一个换了是以前的话,我会比较紧张的场景:

墩大声哭泣,诺眼神回避,送他们来的我妈小声咒骂,把他们送回家之后我妈逃也似的转身走了。

等他们进门,我搂着墩问怎么了,同时给她擦眼泪,她开始大声申诉:诺早上把她的一个玩具带到了幼儿园,还弄坏了,还没有一句对不起,还在墩表示抗议时叫墩「小气包」。

诺不敢看我,他尽量假装置身事外。
我把诺也拉过来,我说这件事发生了吗?
墩仍然在大声哭,哭得一抽一抽地。
诺低头说,有,发生了。
……
后面的对话不赘述,反正就是在描述整个事情吧,让他们俩听到对方的感受,对方的认为,该道歉的道歉。不知道过了多久,最后墩不哭了。

等墩平静的时候,我问她,你刚才是从哪里开始哭的?
墩说,从外婆家出来的时候,发现玩具坏了,就开始哭了。
外婆说你了吗?我问。
墩点头。外婆一开始说给我重新买(以为整件事情、整个情绪可以跳过去,忽略掉,直接处理事情就好),后来又说这点小事哭半天(否认孩子自己的感受),最后小声骂我神经病。

这就是我妈——经典的处理孩子哭闹的话术。我小时候听到的也是这些。

我说,听了那些话,你感觉怎么样?
墩:我感觉很不好。
当然感觉不好。没有一句话是跟墩表示理解的,没有一个时刻是允许墩稍微难过一下的。

我说,我刚才说了什么了,你觉得好一些了?
墩:你就是听我说了,我需要你听我说。我很难过。

我:我一开始听你们说的时候,其实你也还是哭得很大声,甚至好像哭得更大声了。
墩:因为我还需要再难过一会儿。

我:我跟外婆有什么不同?
墩:外婆害怕我哭,害怕就想我快一点停下;你不怕,你没有非要我马上停下,你只是给我擦眼泪,听我说话。

——————

一定的场景下,共情,甚至可以简化到「听孩子说」。
听孩子的「认为」,而不是大人的「认为」
跟孩子在一起,而不是在孩子的对面。
共情需要少一点具体目的。
如果说共情有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让孩子相信,家长是真的愿意理解,也愿意在孩子哭的时候保持淡定,给一个拥抱,像是大海给浪花一个拥抱,像是湖水给涟漪一个拥抱。
涟漪知道湖水了解自己,浪花知道大海是安全的,随时能找寻的。

这才是共情的意义。

#墩妈的育儿理念#

在漳州市医院主刀刘进平医生。沈斐敏医生做的手术,我母亲56岁 2022年4月18因气喘到医院,入院诊断1: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 心功能3级 2: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三尖瓣关闭不全3:持续性心房颤动,小三阳,肝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后在内科住院大概一周多,接着胸心外科会诊后说可以做瓣膜置换手术,三尖瓣修复,叫我们考虑下,只跟我父亲说了个大概,我父亲普通话听不怎么懂,会诊医生叫我给他电话。后面我就给漳州市医院过来会诊的胸心外科主治医生沈斐敏电话咨询,电话里咨询了情况和费用和风险,沈斐敏医生说,根据我母亲的情况可以手术,风险是有,不过成功几率百分之98,而且说可以做胸腔镜手术就是不用开胸的那种手术,叫我们准备大概在5万就可以了。听完后觉得手术成功率这么高,就答应手术了,然后就转到了胸心外科继续住院治疗。(可是去年也是这样的情况,外科别的医生会诊后说体质差,心脏太大,比较危险,医生不建议手术)今年按说体质和病情更加糟糕,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说可以手术了。我就想是不是医学进步了,全部都听从这个沈斐敏医生的。转到外科又住了大概一周的时间,这段时间,我母亲恢复得不错,气喘有缓解,生活能自理,可在病房内自由活动,手术前还开心的视频说做完手术就好了,于5月6日手术,手术的前一天https://t.cn/A6XHwrCr ,情况和签字。也那时候才通知我们只能开胸。为什么之前都没说,到要马上要手术了才说,医生还叫我们放心,说医院以前到现在做这个30多年都很成功!我们也跟着信心满满,相信医生!当天手术花了有10多万,从早上7点半进入到下午3点多才出手术室,手术后直接就进icu,手术结束也没有医生告知手术成功否、病情危重否,我们还天真的认为很成功,常规转入ICU观察。当天半夜icu就通知,血压很低,打了最大剂量的升压药了,还是不行,一直没有尿,母亲很危重,非常的危险,所以要做血透析。接着在icu呆了5天,icu主管医生说希望不大,一直没有好转,很难恢复,每天的状态都差不多,继续治疗下去人才两空的机会很大,在治疗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心脏就停止了。即使有机会出ICU,预后也没有什么生活质量,要长期卧床。但是外科的沈斐敏医生每天都跟我们说有说好转。而icu的主管医生却都说变化不大,希望渺茫。双方说法不一致,让我们精神快要崩溃。我也追问了沈斐敏医生和手术主刀医生刘进平,为什么手术后会这样子!他们都反复说不是他们的问题,他们手术做得很成功,只怪我母亲体质不好,体质太差,病拖太久!都知道身体差,体质不好,那为什么还一直建议手术呢,为什么去年别的医生会诊完后说不要手术,沈斐敏就说可以,还说成功率很高!漳州市医院胸心外科主刀刘进平医生问我们敢不敢拿出15-20万出来赌看看,在icu一天差不多快2万,住院+手术+这几天icu的费用快20万了,我们这普通老百姓,没有医生那么有钱,随便就可以拿出来几十万,主刀刘进平说的感觉好像很轻松就可以办到。问我敢不敢去赌,敢不敢拿这些钱去赌看看。我问能不能赌赢,他说不能保证。总在问我敢不敢,愿不愿意,这些对话,都有录音!他们是不是怕他们的手术失败怕我们去闹,影响他们的名声。一直叫我们在治疗下去。(Icu出院的诊断结果也是写心脏二尖瓣,三尖瓣比之前住院的时候更差,还增加了很多病症!!这种可以叫手术成功吗!

1:之前都没跟我们说要做开胸,有说的话,我们也会多担心,我母亲体重那么轻,体质又那么差,我们肯定不愿意做手术。到最后一天才跟我们说,还说医院技术很厉害。临时由微创改为开胸,我们来不及有别的选择。
2:2021年在市医院心内科住院时也有请外科会诊,当时会诊不建议手术,我母亲这种状态,不能手术。为什么一年后心脏更差,病情更重反而会诊后沈斐敏医生就说可以。手术变成这样子,就怪我母亲身体差,体质差上不来!医生那边把后果归位患者体质太差。体质不能做为什么术前没有评估出来告知,家属可以选择不做,内科治疗就好。
3:IC主管医生一直跟我们说,我母亲状态一直都差不多,救起来的希望渺茫。还说刘进平去看了,刘进平的看法和ICU的意见是一样的,可外科沈斐敏和刘进平这边又说一直说有好转。都不知道相信谁的。谁在说假话,刘进平还一直叫我们赌,敢不敢拿钱出来赌!医生可以这样说吗?(有录音)
4:手术成功的话,为什么多了那么多并发症,手术之前都没跟我们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成功的话为什么出院诊断上写的心脏结果报告都是差不多,心脏瓣膜有反流的还是反流。一直跟我们说成功率很高,做这个现在很成熟。
5:ICU主管医生告知病情未好转,预后差,随时可能猝死,最后人财两空的概率大,就算不牺一切代价,治疗几个月有幸出了ICU医生说也没有了生活自理能力,要卧床。术前术后差这么多,请问这叫手术成功吗?(有录音)
6:接出院后终于看到母亲,意识不清,无法发出声音说话,连遗言都没有留给我们。5月11日去世。从手术到死亡短短时间,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对我们家人的精神打击太大。
#医院##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二尖瓣狭窄##ICU##生物瓣膜##漳州市医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WJ的片场日记# 【Day8 一天只拍一场戏】今天只有一场戏终于轮到群演小汪上场了在大卡车上,颠簸晃得没高反都有点恶心了大冷天拉萨这边风还特别大尘土飞扬,监
  • 05:14 李元芳与镜在上路solo,镜虽然血量堪忧,但开大后爆发很高,与李元芳最终1换106:43我方找到机会抓到大乔,西施拉了一下大乔不让她坐电梯回家,最终
  • 橡胶对宏观经济表现并不敏感,主要是对需求的压制,后续可留意金九银十的需求旺季。技术面:橡胶今日收锤子线,日内呈现冲低反弹,仓量表现良好。
  • 不得不与一群陌生人困在山区一个的高速公路休息区,雪上加霜的是,达比在停车场发现一个小女孩被绑在一辆面包车里,她不确定和她一起被雪覆盖的人中哪个是绑匪……“你还想
  • 今年以来,合肥多地频频出招,打造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把企业销售端团队搬到民宿,在山山水水之间谋划农旅产品;整合村庄特色资源,将“百花饺”作为民宿衍生品卖
  • [心][心][心][心]#肖战最好的你[超话]##肖战我喜欢你# 肖战我喜欢你❤️#肖战参演如梦之梦# 肖战参演如梦之梦肖战先生我最好的战宝儿,我喜欢你❤️我要
  • #新车速递#【红旗LS7交付全球首位车主 售价136.58-146.58万】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红旗LS7全球首位车主交车仪式在长春隆重举行,新车主打全尺
  • #whocares[超话]#赵锦辛真的好聪明,总是能抓住时机。 第一次玫瑰花告白是黎叔叔生病端茶送水,而且联系不上韩飞叶,外忧内患之下玫瑰花攻其不备,给黎叔叔绕
  • 身处异乡 我们就是低人一等吗 晚九时 和门卫处的大爷发生了口角 原本很简单的事情 被他一句句外乡人搞的一团糟 外地人就该承受不公平待遇吗 同住在此小区 难道就因
  • 回家了[拜拜]傻狗早上离开我们了,周二早上看到你身体在抖,以是感冒了,然后姐姐带你去看医生,说你没什么大问题,抽血也很正常,回家后还会跑会吃。静默三天,早上听到
  • 每天扪心自问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如何努力才能对得起“张佳钰,”后面“中共预备党员”这几个蕴含着无限责任与使命的文字。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空间细胞机器人正如
  • 为 了 拓 展 特 殊 的 应 用 领 域 或定 制 产 品 的 技 术 性 能 , 也 可 以 加 入 树 脂 分 散 液 、 乳 化 剂 、 增 稠剂 等
  • 4、星网宇达:无人机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公司主要的业绩增长点。4、星网宇达:无人机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公司主要的业绩增长点。
  • 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人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
  • 打卡161天[小红花][小红花][小红花] 组团打卡4⃣️ 0⃣️ 天@黑头发的北方姑娘 @暴富就可 @猪倩倩喔 ✨ 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不止雄鹰,还有蜗牛
  • PMPM玫瑰红茶水乳套装补水保湿干皮水乳敏感肌修护舒缓旗舰店正品 【券后价】 149 元 【优惠券】 20 元 【现价】 169 元 【水100ml 乳100
  • 最近被《御赐小仵作》这部小成本圈粉了,没有人气演员,没有好的宣发,有的仅仅是用心拍出来作品!可就是这些小透明演员,却拍出了8.8分的《棋魂》,8.6分的《山河令
  • 。。
  • 四是忠告不要做强迫症,凡事没有十全十美小户型一居室最遗憾的就是不能拥有自己的衣帽间卧室面积小,一个衣柜显然满足不了我的需求❗️·好在客厅大,于是占用了一部分面积
  • “讥评堪过耳,心本勇绝何惧人言,隔世春秋后,前世因果终会无痕”风起,你是夏日的美好 风止,你更是往后故事里的坚守希望和你一起奔赴新的故事十九日始,灯火万家长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