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开示迷惑与觉悟的根本——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众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殞,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 伪 ”
就是虚伪的发心。

一个真正发心修道的大乘行人,
要忏悔多生多劫以及今生的罪过。

罪是什么?

有心去造作的叫罪,
无心而造作的叫过,
过失。

罪就来得重,
过就来得轻。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过,
所以每个修行人都要忏悔罪过,
发露罪过。

就好像我们的衣服已经有污点,
要把它洗干净。
  
所以佛法有种种的忏悔法,
就使我们的修行能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一类虚伪发心的人,

他对自己的罪过不忏悔、
不除灭,

自己的功德恨不得让全世界人都知道,
自己的罪过严严密密地保密,
不让别人知道。

这就形成内浊外清,
内浊就是内心充满着贪瞋痴的浊染,

而外表又显出他很有修行,
持戒很清净的样子,
这就是内浊外清。

由于他内心的罪过没有忏掉,
又以虚假的心来修行,

他开始修行可能还非常猛厉,
但是过不久他就会懈怠放逸,
不能持久。
  
我们确实看到很多修行人开始学佛的时候,
他每天都非常地用功。

再过几个月过几年去看他,
整个地就回到了没有学佛前的样子。

“ 始勤终怠 ”,
退转到了没有边际的程度。

上次听一个大和尚说 :

有一个比丘,
他开始修行非常精进勇猛,
一定要开悟,

结果修了两三年没有开悟,
他就整个地对佛法丧失了信心,
最后还俗了。

始勤终怠。
  
那么,
他虽然也有些好的发心,
但是夹杂着名利在里面。

一个人能够把名利的心除掉是很不容易的。

开始他也发心想修清净的佛法,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

他因夹杂着名利的念头、
毒素在里面,

虽然他也修种种的善法,

比如持戒、
禅定,

以及修桥补路,
慈善事业等等,
他都在做。

但是这些善法被他的罪业烦恼所污染,
是有漏的东西,
不能成为清净无漏的功德。

这也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不真诚,
虚伪。

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 观经 》
讲发三种心,
就能往生,
首先就讲至诚心的问题。

善导大师对至诚心有一个很详细的诠释 :

就是一切众生修行,

一定要身、口、意三业所修的,

无论是读诵经典的知见,
还是一门深入的行持,
都要从真实心里面去做。

厌离娑婆,
一定要身也表示厌离,
口也表示厌离,
意也表示厌离,
真实地去厌离。

不得外显贤善精进之相,
外面表现他很善,
很有德能,
很精进修行的样子。

但里面是怀着虚假、
欺骗的心理,

充满着贪欲,
充满着瞋恨,
充满着邪伪,
奸诈百端,
充满着奸诈。
  
修行人直心是道场,
而他整个的就是用机心,
用机心还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觉得他多么厉害,
多么会玩手段,
奸诈百端啊!

这种贪瞋邪伪的恶心,
你还很难去化解他。

刚愎自用。

所表现的就是虽能修点善法,
但里面却夹杂着贪瞋邪伪的毒,
这就叫
“ 杂毒之善 ”。

杂毒之善是不能有效果的,
甚至会产生很负面的作用。

就好像这一杯饮料,
本来是很好,
但掺杂着一些敌敌畏在里面,

你还敢喝吗?

所以这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心,
跟真实之心就离得很远了,
不真实。
  
如果他不真实,
他用这杂毒之善的心去修行,

纵然他修行非常精进,
日夜十二个时辰都如救头燃的修行,

他能不能生到净土呢?

“ 此必不可也 ”。

善导大师给他一个绝对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我们念的这个名号,
以及要求生的西方极乐世界,

全体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行菩萨行的时候,
从他真实心里面所流现出来的。

法藏菩萨在他无量劫的修行当中,

他身、口、意三业所修的行持,

乃至一念一刹那之间,
都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

所以他所施设的净土、
建立的名号、
给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
  
我们讲感应,
你真实才能感应真实,
虚假不能跟真实感通啊!

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往生的心一定要真实,
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大愿是真实的,

我们也一定要用真实愿往生的心跟阿弥陀佛真实摄受的愿来呼应。

你不能用求人天福报的心去感通的。

所以一定要真实。

这一点确实也是我们的病根,
我们修行佛法得不到利益,

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充满了机心、
奸诈。

这也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常态。
  
《 法华经 》里面
剖析娑婆世界众生,

有几句话 :
“ 人多弊恶 ”,

这个世界众生大部分都很弊恶,
心性陋劣,
不持戒,

具有恶的倾向,
怀增上慢,
贡高我慢,
功德浅薄,

自己的福德智慧都很浅薄,
但是还认为自己了不起。

“ 瞋浊谄曲 ”,
充满着瞋恨的心,
对一些事情非常谄媚,
内心非常弯曲,

见到自己的上司什么的就像巴儿狗一样的,
见到下属就非常盛气凌人,
怀着谄曲的心。
  
再就是
“ 心不实故 ”,
内心不真实。

所以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那么辛苦,
那么矛盾无常。

你看一个个都戴着虚假的人格面具,

有几个能够真心交流的呢?

十句话都很难相信他其中的一两句话,
你看人就活在这种自欺欺人的颠倒里面。

所以我们中国文化现在才体会到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
“ 诚 ”,

就是对我们的虚假而施设的一个药方啊。

一定要真诚,
你有真诚才有智慧。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
  
遥想当年菩萨戒在开始的时候,
昙无谶尊者过来,
他是一位戒律非常通达的大德。

当时有一位道进比丘想向昙无谶尊者求菩萨戒,

昙无谶尊者就说了句话 :

你们这个地方的人,
心多谄曲,
又无刚节,

难道还有求菩萨戒的人吗?

就这样说。

道进比丘听到这话当下生起大惭愧心,
他自己就忏悔,

向弥勒菩萨求忏悔,
最后他真的感得了菩萨戒戒体。

一感得之后他就去找昙无谶尊者,
昙无谶尊者一看到他,
马上起身去迎候他了,

说 :
你不简单啊,
你已经得菩萨戒戒体了。

由此可以看到,
这样的毛病是很深重的,

以至于真谛三藏想把菩萨戒的律藏传到中国都传不过来,

律藏一上船,
船就往下沉。

所以如果我们修行人不能扭转这种虚伪的心,
修行就永远得不到利益。
  
好,请看下面 :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好,请看第三对范畴,
辨别大小的相状。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这是第五,
大心的相状。

一个大乘行者,
发的心一定要广大。

这个众生界就是指十方无量微尘数佛刹有情众生之界。

为什么会有众生界?

是由于众生有业才依这个业受报,
所以说众生业不尽,
那么所受报的众生界也不尽。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

这就是说我的大愿要度尽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都得度了,

无众生可度了,
我这个大愿才终结。
  
这就相当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

众生界尽,
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
我愿方尽。

这是对众生而言。

要度尽一切众生,
如果有一个众生还没有得度,
我这个菩提大愿就没有终结。

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

从上求佛道来说,
一定对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要圆满,

福德智慧具足,
无上正等正觉成就,
我这个菩提愿才能够成就。

所谓三大阿僧祇劫,

由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等觉、
妙觉,

成佛之后还要经过一百小劫,
最快是九十一劫,
用百福庄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这些福德智慧圆满具足之后,
我的愿才算成就。

那么这样的发心,
就不是得少为足了,
已度一部分众生了,
而是要度尽一切众生。

不是得到有余的涅槃,
不是得到藏通别的佛果,
而是要得到大乘圆教的佛果。

这样的愿才叫
“ 大 ”。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这是小乘的发心。

小乘的行人也有甚深的智慧,
他能观察三界,

这三界就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欲界六重天,
色界十八重天,
无色界四重天。

这三界是六道众生所依止的地方。

从天文学的概念来看,
这三界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域,
三千大千世界。

这样大的区域在声闻行者的眼睛来看就像
“ 牢狱 ”。
  
怎么理解这个
“ 牢狱 ”,

我们大家也许没有坐牢的体验,
但是你看囚犯,
他如果坐牢了就没有自由了。

我们在这三界里轮转的众生,
他的烦恼业力还在,
他非常被动地轮回不息,

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

受业力的驱使逼迫,
所以他的本质上是没有自由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是牢狱。

我们的身心 :

色、受、想、行、识五蕴,

这色身是小牢狱,
三界是大牢狱。

无论是小牢狱,
还是大牢狱,
他的逼迫性,
他的苦难性是相同的。

所以有牢狱的感觉。

这是智慧啊!

想一想,
我们有没有这种观念。
  
他能观三界是牢狱,
有牢狱的感觉,

他出离三界的心就会非常的猛厉,
就好像囚犯关在牢房里面,
每天都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出来。

但我们现在迷惑颠倒了,
可能刚进牢狱的时候还想着怎么出来,
然而呆久了,

觉得牢狱里面还不错,
还不想出来,
把牢狱看作自己快乐的家。

我们三界里的这些凡夫众生没有一念的想出离,
就好像关在牢房里面的犯人,
他不愿出来一样。

所以能够把三界观照到是牢狱,
这是声闻的智慧,
比凡夫众生高出太多了。

他观察生死轮转的逼迫性、
苦难性,

就像冤家对头。
  
我们对冤家都有切身的体会,
大家都喜欢看亲家,

跟自己有善缘的人,
见到相互欢喜,
笑眯眯的。

如果碰到冤家,
冤家路窄,

见面分外眼红,
所以都想避免跟冤家对面。

但往往就会跟冤家对头碰面,
冤家对头一定要碰面的。

跟冤家碰面就有一种很苦的感觉,
很煎熬的感觉,
他内心就想离开这个冤家。

那对于声闻行者来说,
生死轮转就像这个冤家,

它的逼迫性,
它的苦难性,
使他一定要离开这生死苦难。

他就修四圣谛,
七觉分,
八圣道分,
三十七道品,
来断三界内的见惑思惑。
  
只有断了见思惑,
他才能够出离三界的轮转。

所以声闻行者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

他这种出离的心是非常非常迫切的。

所以声闻行者他要发厌离心,
很强的厌离心。

《楞严经》妙净见精非合非不合
(第四十一段)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象?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合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以上佛讲了“众生别业妄见”和“众生同分妄见”,即个人观念产生的虚妄知见和集体观念所产生的虚妄知见,就造作而言,能生一切邪法;就果报而言,即个业和共业,得到的是个人受报或集体受报。这些业,皆因烦恼障和所知障及十恶业所生。
如个人恶缘妄见感召的果报多是:出生低贱,根残病多,穷困潦倒,易招灾难等,但与别人无关,是他个人承受,是名个业。若是集体恶缘妄见所感招的果报多是战争或其它大型灾难,如瘟疫、地震、海啸等,使很多人同时蒙难。但共业中有个业,即是集体灾难中的幸存者,这种人多是在前世目睹了集体作恶但未参与,故可死里逃生。这些只是恶缘感招的后果粗说而已。
佛说:阿难!你虽然先前领悟了“本觉妙明”“心”的道理,也知道了其“本性”“心”既不是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性,但还没有明白什么是“觉元”。
“觉元”之“觉”、即“本觉”;“本觉”即“如来藏”。“觉元”意为“本觉”是众生原本就有的。此“觉元”不生于因缘的和合、也不生于非因缘的不和合。不和合即以上讲的二十四不和合法,包括高级外道所修的无想定和无色界定,把这些和合“一切因缘法”与不和合“二十四不相应法”的道理搞清楚了,才能明白什么是“觉元”本心。
佛说:阿难!我今天再以“前尘”问你。“前尘”之“前”、指眼前:“尘”指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色”包含了色身和山河大地及整个物质世界、声香味触法这五尘补充了物质世界中的一切法。“前尘”即是现于眼前的一切事物境象。
佛对阿难说:你而今还在被眼前的六尘外境和一切世间的妄想和合,及诸多的因缘性所迷惑,还在说证菩提心也是因“和合”而起。那么,你是怎样理解而今的“妙净”“见精”的呢?
“妙”是妙明、“净”是清净。“见精”之“见”、是能所二见;“见精”之“精”、是二见之性。二见之性、即是“真心”,故名“见精”。妙明、清净、能所二见,都是见精的功能和作用。
佛说:此妙明清净,能产生能所二见之自性“心”,此心是与光明和、还是与黑暗和?是与通达和、还是与阻塞和?如果是与光明和,那么你观看光明时,光明就现在你面前,光明里的哪一处杂混着你的妙净见精“心”呢?你见到的光明相还可以辨别,而你杂混到光明里的妙净见精“心”又是什么形象可以辨别的呢?
如果妙净见精“心”无相可分辨,为什么又看见光明了呢?如看见了光明,怎么会是杂在光明里的妙净见精“心”,在已变成光明的情况下,还能看见光明呢?妙净见精之性“心”必然是圆满的,它在何处与光明和?如光明也是圆满的,它又如何与妙净见精“心”相和?这见精与光明,就如同两个装满了水的杯子,此杯的水能装入彼杯吗?
由此可见,妙净见精“心”必须与光明是有区别的,二者是不能杂合的,杂合不仅会失去自性之妙净见精“心”,还会失去光明这样的名字,杂则失去光明、自性,及光明和合与非和合的意义。因此,说自性是妙净见精“心”与光明、因缘和合而生的道理是不能成立的。其余黑暗、通达和一切阻塞,与以上所说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再次强调说:阿难!你现在这个妙净见精“心”,是与光明合还是与黑暗合?是与通达合还是与阻塞合?如果是与光明合,就不会与黑暗合,到黑暗时,光明相就灭了,那么此妙净见精“心”不与黑暗合,为什么夜晚降临后,又能看见黑暗呢?如果看见黑暗时又不能与黑暗合,那么看见光明时也不能与光明合,就应该是看不到光明,既然看不到光明,还谈什么与光明合呢?
由此应当知道,妙净见精“心”既不与光明合、也不与黑暗合,它是既能看见光明、也能看见黑暗,其它黑暗、通达与一切阻塞的道理同上。所以,“能见”是妙净见精“心”的功能、而不是妙净见精“心”的本身。由此可知,妙净见精“心”是不与任何因缘和合而生,也不与二十四不相应法相应,更不属于自然性,而是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与不和合,是超然物外,卓而独立,是纳因缘自然于一体的无上正等正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1.4Gwh,同比上升138.0%;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1.3Gwh,同比累计上升120.7%。◆IDC:包括台式机、笔记
  • 一段看似艰难的婚姻,也许就是你的修行场……如果哪一天,你能够理解并对此深表赞同的时候,你也就懂得婚姻的真谛了。关于这一点,要依据经文,要老老实实地接受,坦然承受
  • 但这部更多的是华丽布景与歌舞的纯粹,开篇画面由蜡烛明灭到吹熄的火焰,借而正式引入开幕,几个公鸡(或母鸡?#光遇国际服[超话]# 【官方】如果您曾去乡村剧场参加过
  • #光与夜之恋萧逸[超话]#一些四百击后感,一堆我的碎碎念(给我抱他啊,我要扒住他腰带哭,不许赶我走我不走就不走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他敢赶我我就哭出来给他看,让我下
  • 四年后再测还是intj,搜梗图看着乐呵直到看到这张,前阵子就是因为这样(p1)我俩吵一大架。”后来发现他也是intj,我:“狭路相逢勇者胜。
  • 我想,在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以后也可以不用再写英文made in China,而可以大方的用中文表达“中国制造”。这是一款运动手表,外表亮丽而时尚,除
  • 根据美国的说法,在海外建立生物实验室的一大目的是“防御”生物战与生物恐怖主义。美国中央情报局2000 年发表的报告称,传染病有可能加剧大国为控制稀有资源而展开的
  • 马斯克单挑推特,看着好玩,实则凶险,就像Tucker今天说的:He is putting everything on the line.所有的反川势力,都会疯狂
  • 教堂右边是向运河去的路,是一个小方场,本来面目显得空阔些,钟楼恰好填了这个空子。但这两溜房子都是三层,都有许多拱门,恰与教堂的门面与圆顶相称;又都是白石造成,越
  • 很多综合因素吧,拼手速的东西都与我无缘!这里海拔高,水雾大,气温低,清明前没有长到可以采摘的程度,我们就不采,不赶“明前”的销售快车。
  • 不记得多少年没发过高烧了,就只知道很难受头很疼,手心都是烫的,呼出的气也是烫的[苦涩]在我以为要烧糊涂烧抽风的时候我妈默默来了一句,没事别紧张,你小时候经常高烧
  • “睡扁头”也是让孩子保持平躺姿势,睡在塞了谷物的枕头上,这样一颗经典的“扁头”就诞生了~图3:儿童颅骨骨缝除此之外有一些病理性原因也会导致头型的改变,颅骨骨缝早
  • 公私ともに仲が良いというジャニーズ事務所の先輩・二階堂高嗣(Kis-My-Ft2)の引率の下、宮近、中村、松田、松倉が初参戦する。R-1王者というひとつの夢をつ
  • 《追星》我觉得吧,追星就是,他带着一身光闯进你的生活,明知道他不属于你,你也会爱他一年又一年。人间值得,未来可期‌14至于未来会怎样,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记住先
  • 12月底前完成;5:职业伤害保障如何保?6月底前有答案;2:跨省就医结算如何推进?
  • 紫玉兰是中国著名的珍贵观赏植物,尤其是在寺院中常有种植,固有木笔之称如果可以重生,是否万物也可以;雪山下先是有了河流有了森林有了绿草有了花;然后河里有了石头有了
  • 比如,南安普顿的丹尼-英斯在寻找新东家,他们可以签下英斯,也不会影响明年争夺哈兰德。而图赫尔显然对塔米-亚伯拉罕的评价并不高,他在一月份接管球队后只给了他230
  • #废墟[超话]##废墟探险##urbex##废墟摄影##对金钟铉写日记[超话]#二哥啊不知道最近你过得怎么样呢,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了四月八号了,掀过了寒冬的幕
  • 当天晚上,我和家里人交待了一下可能要很晚回家,啃了两片书记员留的面包,便着手研究抚养权先予执行的法律依据和案例。这个夏天,一对龙凤胎在法院门口分离送走当事人后,
  • 我又答道:我身后是南京市人民[允悲]大事许久未语……… 连 普京摊手#女生节# 最近很多愁善感。大事又问我:以后的路上少碰一样“东西”要不然连回头的路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