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川塬大枣 前景无限美好——聚焦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黄河川塬大枣】#文旅文创靓崤函# #乡村振兴看崤函#

  颗颗大枣救人命

  清末民初,灵宝老城人苏普万家的川塬大枣喜获丰收,他带着上好的大枣外出售卖,一路辗转陕西、四川、贵州,最后到达云南。苏普万住在云南昭通的一家客栈里,一边休息,一边打听大枣的行情。可惜当地人都不认识大枣为何物,更不知大枣有何功效。

  恰遇昭通正流行瘟疫,患者先是脾胃不和,继而四肢沉重。苏普万见染瘟疫的人都去一家医馆,但大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也跟随而去一探究竟。医馆老中医对他说:“你未染瘟疫,前来何事?”苏普万说:“我是卖枣的,因卖不出而心急火燎。”老中医说:“让我看看你的枣吧。”苏普万将老中医引到客栈,拿自己的枣让老中医看,老中医欣喜道:“这下得瘟疫的人有救了!”

  老中医防治瘟疫就缺大枣这一味药,苏普万把枣全部卖给了老中医。自此,当地患者得到有效医治。

  故事中的灵宝川塬大枣,产地就是今天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的大王镇后地村一带。

  百药之引果中王

  救生良药,世界遗产。黄河川塬大枣以圆枣为主,又称“疙瘩枣”“圆枣”,形状像猫头大小,又称“猫头枣”。果皮深红,肉厚核小,质韧汁少,肉质松软,甘甜清香。果实以干枣食用最佳,也可蒸煮食用,枣丝枣片可代茶饮。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现代药理学发现,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多种微量钙以及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药理研究发现,大枣具有以下功能:

  1.大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之功效,能提高人血红蛋白,对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有辅助作用。

  2.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降低了。

  3.大枣对病后体虚的人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4.大枣所含的芦丁能使血管软化,从而降低血压,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

  5.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6.大枣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补养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7.大枣有增加体重的作用。

  8大枣有保肝作用。

  9.大枣乙醇提取物对特异反应性疾病,能抑制抗体的产生,大枣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10.大枣有镇静、催眠作用。

  11.大枣含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其中烨木酸、山植酸均发现有抗癌活性,对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枣中所含的营养素,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于防癌抗癌和维持人体脏腑功能都有一定效果。

  12.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磷、钙、铁等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

  13.大枣富含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14.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品。

  15.大枣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症有较好疗效。

  “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每日食仨枣,百岁不显老”的民谚广为传诵。相传,武则天从西安经函谷关至洛阳,路过后地村,尝过当地的红枣莲子羹后,遂下令在此修建皇家的后花园翠微宫,今遗址仍在,后地村也随之而得名。

  千年枣林显奇迹

  示范区(高新区)黄河川塬古枣林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1800年前,就出现了有关枣树种植的文字记录。据统计,黄河川塬有古枣林4000余亩,千年左右树龄的古枣树有600余株,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有59619株。

  那么,川塬古枣林及古枣树群落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生态价值。川塬古枣林及古枣树群落,对自然生态与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抗旱、抗涝和水土保持;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良土壤。

  2.经济价值。川塬大枣除了是大枣主产区农民的主要收入外,也曾经是主要的出口贸易产品之一。“川塬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未来的旅游开发价值巨大。

  3.社会、文化价值。2015年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世界博览会前身)成立100周年,也是灵宝大枣获得该博览会金奖(1915年)100周年纪念日。在其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作为中国枣类名产之一,其在传承中国大枣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与农业文化。

  4.科研价值。作为现代“园艺活化石”的川塬古枣林,历经千百年风霜,古枣树至今仍然旺盛,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其本身便具有研究价值。该遗产独特的种质资源以及独有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特征的科学机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5.军事价值。遗产地中心有我国古代雄关要隘函谷关,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型战争。其周边的枣园,不仅为军队提供了栖息场所,也为战争时期提供了食物。

  6.示范价值。通过对川塬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深入科学研究,可以挖掘目前我国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土壤改良方面的现代技术。

  7.教育价值。在川塬古枣林的示范与推广过程中,通过开展川塬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专项培训,提高群众对以川塬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传统农业文化。

  8.中医药价值。多部医药巨著都记录了枣的药用价值。

  黄河川塬古枣林群落是中国优秀农耕文明的经典,是灿烂黄河文化的积淀,是中华医药库里的瑰宝,更是名扬海内外的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屡获殊荣赢美誉

  “顽猴探头树枝间,蟠桃哪有灵枣鲜。”这是三门峡市卢氏籍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曹靖华先生,对黄河川塬大枣赋予的优美诗句,表达了他对川塬大枣的喜爱之情。20世纪30年代,曹靖华先生委托他人将后地大枣赠予好友鲁迅先生,鲁迅先生食后感叹曰:“灵宝大枣品质极佳,为南中所无法购得。”

  得天独厚,无与伦比。川塬古枣林群落坐落于北纬40度,东经110度35分左右,气温温和,积温较多,光照热源充足,使得黄河川塬古枣林大枣有别于其他大枣,色、形、味俱佳。

  20世纪初以来,灵宝川塬大枣就获得一系列殊荣: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世界博览会前身)上获得金奖。

  2000年,荣膺中国首届枣类鉴评会红枣类金奖。

  2002年,灵宝川塬大枣在乐陵国家红枣鉴评会上荣获金奖。

  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2005年,在中国国际枣业发展论坛上,示范区(高新区)大王镇被授予“2005年中国名优红枣生产乡镇”荣誉称号,同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红枣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荣誉称号。

  2009年11月,灵宝川塬大枣又被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

  2015年,灵宝川塬古枣林被农业部公布为“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9年,获得“2019中国枣业区域公用品牌20强”。

  2019年7月,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乘势而为谱新篇

  不负天地多眷顾,开拓奋进写新篇。

  黄河川塬古枣林群落是镶嵌在黄河金三角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现代园艺的活化石,是世界园艺技术之源,更是一座光彩熠熠、价值连城的宝藏。目前,川塬古枣林群落正在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黄河川塬古枣林主题公园、现代特色产业园的建设,为“药枣”系列产品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8月12日至14日,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三门峡市召开,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川塬大枣全产业链开发合作项目、河南川塬古枣林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暨大王药枣开发利用论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示范区(高新区)将借助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召开之契机,全方位开发“食枣”“药枣”等系列产品,助推地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奏响黄河川塬大枣的崭新乐章。

  扮靓崤函故地,建强产业新城,乘势而起,时不我待。随着各地客商走进示范区(高新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黄河川塬大枣前景无限美好,示范区(高新区)的明天将更加灿烂!
(作者:文/图 本报记者 任志刚 徐洪波)

#2022云南省两会#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全局工作的首位,着力“稳规模、提质量、兜底线”】云南信息报讯 云上融媒记者王垚 董入榕 邓尹婷/文 李进红/图 1月21晚,2022年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民生保障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榆坚介绍2021年年全省人社系统的相关情况。

就业数量与质量齐增
群众饭碗越端越牢

云南省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全局工作的首位,着力“稳规模、提质量、兜底线”。

“稳规模”主要是稳定全省就业大盘,以就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云南省从3个方面着力:①稳定市场主体,通过执行阶段性降低工伤、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全年累计为单位和个人减轻22.64亿元缴费负担;继续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支持力度,全年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48亿元,既稳住了企业、又保住了岗位。②强化政策支撑,先后出台10余份政策文件,强化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③加大资金投入,争取中央就业补助资金29.63亿元、增幅17.23%;对27个脱贫重点帮扶县每县倾斜投入400万元,对25个边境县给予“二次疫情影响地区”补助2000万元,强化资金支持。去年,全系统按照“上半年尽快转,下半年全力保”的思路,抢先机、送岗位、促就业,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31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90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37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再创新高,达到1558.19万人,比2020年多42.67万人。创业扶持工作在担保贷款政策调整的背景下,扶持创业8.5万人(含小微企业176户),发放贷款153.66亿元,实现了逆向成功。

“提质量”就是以增加务工收入为导向,努力提升就业层次、改善就业结构。在就业大盘稳定后,立即部署开展“稳岗促增收行动”“收入增百计划”,健全岗位监测、收入调查、余缺调剂机制,帮助劳动力转移到产业更发达的地方、到收入更高的行业、到工作更稳定的岗位。去年,全省转移到省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386.4万人、同比增加39.62万人,平均月薪比省内多700元;全省调剂就业18.35万人,大多是低收入、务工不稳定的人员;全省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达到4024元,同比增长10.1%,与全国平均收入差距收窄了116元。此外,劳务品牌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全省共有“丘北纺织工”“巍山乡厨”“鹤庆银匠”等劳务品牌50多个,5个品牌入围全国100强,2个品牌荣获全国“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带动就业24.96万人。

“兜底线”主要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这是民生工作的底线。针对大学生就业,云南省以“云岭大学生就业护航行动”为抓手,“一对一”联系服务,全省2021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截至去年底已实现就业6.09万人,就业去向落实率87.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针对脱贫人口,云南省建立了“一平台、三机制”找工作、找培训服务事项,探索在502个脱贫行政村建立监测点,动态监测,跟踪帮扶。全省累计培训脱贫劳动力32.76万人次,转移就业322.44万人、同比增加4.25万人。着力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的就业帮扶,帮助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61.01万人。持续做好残疾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帮扶工作,及时帮助2017户“零就业家庭”就业,做到了动态清零。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民生安全网越织越密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云南省坚持以制度改革为引领,以保发放为底线,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参保覆盖持续扩大。通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等举措,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199.66万人,同比增长48.14万人;工伤参保541.91万人,同比增长43.1万人;失业参保329.80万人,同比增长22.41万人,实现各类人群制度全覆盖。特别是去年一举完成300.79万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推进123.91万符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参保,参保率达90.8%,破解了1999年以来全省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不清楚、养老保障不落实的难题。

待遇水平稳步提高。连续17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3142元,同比增长4.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40.49元,同比增长17.89%;失业保险金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连续16年提高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基金安全更加巩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准备接轨全国统筹,工伤保险实行以省级调剂金为核心的省级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资金划转任务500亿元,累计记账收益合计85.45亿元。2021年继续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了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并划转首笔委托资金105亿元。自受托运营以来,养老保险基金权益年均投资收益率6.43%。目前,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可持续能力进一步增强。

人才工作稳步推进
创新发展动力越来越足

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狠抓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修订出台10个系列(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贯通8个系列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下放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权限,通过这些举措,持续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打破了人才工作的“梗阻”,拓宽了人才发展的路子。

推进“两支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全省7.7万余人取得职称资格,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90.4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3.98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30万人;在全国首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云南代表团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三,被表彰为“突出贡献单位”。特别是创新出台了《关于实施“技能云南”行动的意见》,通过“十个一批”强化多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包括实施马兰花计划、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企业新型学徒制计划、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壮大计划等;通过“六个一万”量身培养急需人才,包括乡村振兴人才、文化旅游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电商人才、数字化人才等。去年,云南省还充实完善了818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将21个新职业(工种)纳入补贴范围,累计投入技能培训资金13.55亿元,培训107.04万人次,帮助他们实现“一技促就业”。

人才服务作出新探索。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省本级和16个州市的“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探索高层次人才分类服务制度,推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事项落实,有效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

劳动关系基础更加扎实
劳动权益保障越来越好

云南省把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作为底线任务,扭住关键节点,强化全链条工作,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基础工作方面,新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制定24条保障措施,填补了制度空白,全省大约70万从业人员受益。向社会公开发布2021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及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创新推广“电子劳动合同”,持续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社会营造了创建和谐的良好氛围。

在根治欠薪方面,云南省健全完善欠薪问题发现、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8项长效机制,印发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管理实施细则,加强源头防范。在近期开展的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中,云南省组织省、州、县三级集中联合接访活动,及时化解欠薪问题1919件,清欠3953名农民工工资3511.21万元。

在调解仲裁方面,云南省推行案件“快立、快调、快处、快结”,2021年全省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51万件,涉及金额10.12亿元,全省仲裁结案率为97.93%,调解成功率为75.03%,走在全国前列。

人社服务不断优化
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云南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检验标准,大力优化人社服务。

积极推进“补短板”建设,聚焦公共服务建设不平衡的问题,协调争取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5亿元,用于207个乡镇基层就业社保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全省乡镇平台覆盖率达到80%。

持续深化简政便民,省本级人社权责事项从原来的169项精简到70项,取消60余项证明材料事项,免予提交纸质申报材料事项占比84%,承诺件办理时限压缩82%,“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2%,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6%,“全程网办”事项占比54%,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心。

不断满足群众需求,针对部分群众“办事找不到门”的问题,采集8800多个人社服务网点上线高德地图,每个网点都名称、有图片、有地址、可定位。针对利企惠民政策知晓度不高的问题,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比如,推出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服务,主动筛查符合条件的企业,企业不用申请就可以享受到政策优惠。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实际,在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区人社服务点设立了“双语窗口”。针对老龄、残疾等人群,在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先锋队”上门服务等,让群众享受更温馨的服务。

杨榆坚表示,云南省的努力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厅连续3年在民营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评议中名列前茅,在2020年省政府开展的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中位列省直部门第一。

【吉林供电公司圆满完成2021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保电任务】

12月24日至26日,2021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届世界滑雪度假·吉林北大湖峰会在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举行。吉林省吉林供电公司190余名保电人员按照二级保电标准,圆满完成峰会期间供电保障任务。

为保障峰会期间重要线路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吉林供电公司峰会保电工作组自10月份开始谋划相关工作,与县级属地供电公司建立联动机制,组织各相关专业提前巡查,为峰会供电保障做准备。公司积极落实吉林市市政府相关要求,高标准、高质量谋划部署供电保障工作,严格遵循“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作战、闭环管理”原则,详细制订电力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过程管控,确保峰会期间供电万无一失。

他们成立了保电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多次到保电现场实地踏查,合理安排人员调度,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和停电检修计划,科学制定应急事故处理预案;对所辖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线路进行特巡、夜巡,利用热成像仪对变压器、环网柜、导线接点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调整主变运行方式,在保电重要部位安装摄像装置,实现智能化远程监控,并对发电车进行调试,确保油料充足、配件完好。各保障单位针对重点站线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检测重要活动场所区域内配电设施,并全面开展重要客户延伸服务,协助客户开展用电设备检查及试验,并在保电开始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的闭环,确保各类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峰会供电保障中,全面满足峰会期间用电需求。

据统计,吉林供电公司针对本次峰会保电所涉及的重要场所制订了保供电清册和保电方案。针对涉及峰会保电的2条220千伏线路、3条66千伏线路、3座变电站和5条10千伏配电线路,制订了详细的隐患排查方案,逐杆、逐台、逐线、逐站排查,对发现的大小隐患缺陷建立了电子台账。峰会期间,吉林供电公司累计出动保电人员190人次、保电车辆65车次,安排应急发电车2辆、敷设低压电缆300米,安装低压电缆分接箱2座,为峰会圆满召开提供了坚强的供电保障。

(李婷 丁美佳) https://t.cn/RyhCEk8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李道亮介绍,该项目创新了溶解氧、叶绿素原位在线测量方法,突破了实时补偿校正与智能变送技术,创制了9种水质在线测量传感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析了复杂养殖条
  • 教练:今天总体发挥还是挺好的我觉得,可能就是第二把的BP没有做好,给了对面太过于强势的上中野组合,导致前面比较劣势。Flandre:我觉得猪妹和奥恩都是上路肉比
  • #马嘉祺[超话]# mjq #马嘉祺c位王者火力全开# #马嘉祺 一起去未来# "你我素未谋面,心动是我送给你的第一份礼物""
  • #摩登兄弟[超话]#[心]#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心]2022.8.8今天是我中奖一周年的日子 热烈庆祝 虽然一年了超话帖子没有被翻过[白眼][蜘蛛侠]But我一
  •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诸不自由之人,觉知宿业,要忏悔者。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
  • 想要领受“菩萨戒”的法友,希望将来可以好好了解这菩萨的十八个戒条:第一个堕罪:为了得到名闻利养而自赞毁他。第十二个堕罪:令人毁退无上道,意思是对于一个正在寻求菩
  • ​​​#今日贴纸打卡##花式比心#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在这里只要你认真,只要你负责,有上进心,愿意成长!你来这里就对了要求年满20岁能吃苦耐劳,有激情
  • 其中正财男对感情相对专一,感情中心态比较稳定,认准谁就会踏实的对她好,婚后自律意识也强,很少出轨。现在应该很清楚了,他/她们不会是你最初设想的那种成功的实干家,
  • #取名#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取名# #为什么漂亮女孩成长更不容易# #刚上大一有必要买电脑吗#让我真正学会克制展示欲,或者女孩子暗戳戳的炫耀欲的,倒也不是什
  • #浪浪钉[超话]# 其实说实话第一不第一我觉得没那么重要[允悲]可能那些pph啊带节奏的看到我们排名掉了觉得我们热度低了就跑掉了[挖鼻](pph 带节奏的还不赶
  • 【国网青海电力迅速抢修早通电】9月1日凌晨1时05分许,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崖村发生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导致110千伏黄互二回、35千伏威峰一、二回
  • 言渊——“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赏析:言渊这个名字是比较富有哲学意蕴的名字,希望孩子做一个博学多识,能够传承中华文化的才女,同样名字给予了父母对孩子的
  • 一些历史事件影响了屈塔希亚的生产,但也打断了它的生产,包括巴尔干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土耳其独立战争(1919-1923)但它作为一个杰出的陶器中心的声誉却一直
  • 2、今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向有卷土再来,虽然气势上不如之前的趋势,但是在整个市场盘口中还是占据了比较大的地位,我们要明白新能源产业链作为核心的赛道,就算是主升末
  • 12:00乘坐702路(大连艺术品中心站—南石道街站)。2、其他公交车8月26日5:50乘坐6路(车家村站—解放广场站)换乘28路加车到三丰集团站。
  • 』呢和她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感情一起感受、共感、成长的每日真的是很幸福☺️然后、我也多少有点母亲的样子了吧?#板野友美[超话]#220831 ins更新对喜欢旅
  • #晚安秦皇岛#在我看来,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不看他有多少钱,不看他是不是有很多朋友,就看他对底层的人是什么态度,对人有没有同理心。在我看来,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不
  • ㅅㅂㅆㄲ 야❤️니가 뭔데 난 널 더 잘해줄수록 네가 더 심각하넹[疑问] 아이씨 참.. 이년이 참..제발 좀 꺼쩌줄래[太开心][太开心]난 니 아부
  • #金秀贤服役# 《圣诞节会下雪吗》的车康镇,《巨人》的李诚慕,《Dream high》的宋森动,《拥月》的李暄,《伟大的隐藏者》的元柳焕,《来自星星的你》的都敏
  • #艺棣鸡毛##苍兰诀# 刚开始是看剧喜欢上两个人的,一个是甜而不腻可爱温暖的小兰花,一个是霸道bking威风凛凛的魔尊,他们演绎的真的很好很贴合形象,以至于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