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宝#7月20日,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京召开。71岁的丁樱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获得中医药行业最高荣誉,同时成为豫首位女国医大师。

少年时就与中医药结缘的丁樱,名字里就有花香弥漫、本草芬芳。从基层医生到博士生导师,再到中医儿科专家,在中医药这座琳琅满目的“百草园”里,她耗费大半生,悉心呵护着三株“苗”。

救苗

看病是个良心活儿

七八平方米的诊室外,站满了来自全省各地乃至省外的患儿和家长。

“来了!丁老师来了!”眼尖的人喊了起来,大家赶忙让出过道,目光跟随着丁樱一路走进诊室。

助理把厚厚一摞病历放到桌前。丁樱以最快速度戴上眼镜、穿上白大褂,对学生们说赶紧开始。她祖籍江苏,操着一口软糯的普通话。

一个从信阳来的孩子,是丁樱的“老病号”了。询问病情、诊断开方,看完病,丁樱站起身走到小男孩儿面前,双手比画着叮嘱他:“孩子你可以打篮球,但是不能过于拼抢,要记住自己是在‘走钢丝’,如果不注意,掉下去就麻烦了。”

丁樱的病人里,患有过敏性紫癜或紫癜性肾炎的孩子居多。一旦得了这类病,饮食、活动都要格外注意,丁樱的一个比喻,就让孩子和家长记牢了医嘱。在“丁奶奶”这里,中医别有一番柔软的力量。

15岁时从卫校毕业,先后在公社医院、职工医院做了5年基层医生,一路摸爬滚打,丁樱深知,一个医术好、有耐心的好医生,能给予病人多么大的希望,多么大的力量!

很多人为挂她的号,宁愿等上十天半个月,有人甚至从国外专门飞到郑州,就为了让这位国内顶尖的小儿紫癜专家给孩子找出病因、找到对策。

这些年,丁樱的病号越来越多,病却越看越慢。这一类疑难杂症,看病本来就快不了,再加上病程长、花费高,患儿家庭负担都比较重。她常对学生说:“病人千里迢迢来看病,要想得多些、叮嘱得细些。两三分钟、两三句话就打发走,会伤了病人的心。”

熟悉的人都知道,丁樱开方有个原则:能用一味药绝不用两味药;疗效一样,能用便宜药就不用贵的药,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看病是个良心活儿,要有医术,也要有医德。”她总是这样说。

研苗

想让中医药走得更广更远,必须靠数据说话

丁樱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棵雷公藤根。中药雷公藤,就是她钻研多时的一株“苗”。

国内用雷公藤治疗过敏性紫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临床治疗主要靠中成药雷公藤多苷,尽管在成人内科已被普遍采用,但雷公藤存在的一些副作用,一度让患儿家长们谈“雷”色变。

丁樱深知,中医药的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大毒有大效”,临床控制得当的话,副作用并不那么可怕。

更现实的原因在于,她不想让紫癜患儿错失便宜有效的救命好药:一盒雷公藤多苷片,50片的价格仅为25元左右。

精进为中医大家,不仅要有一颗济世悬壶的仁心,更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

丁樱接连申请两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中药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与毒副作用,结果甚为理想。她创新性地把雷公藤引入儿科临床,提出雷公藤多苷及雷公藤颗粒在儿科临床的使用方案和使用剂量,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现在,她和团队正在制订儿童紫癜的中医阶梯治疗方案。

“想让中医药走上国际舞台,必须靠数据说话。”丁樱认为。

她设想把中医治疗的优势学科病种,建一个数据库,通过研究药物间的对比,以及纯中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间的对比,用科学的方法,把中医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说明白、讲清楚。

“上工治未病。如果能把中医药的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彰显中医药的生命力。”丁樱说。

育苗

跟着她不只学知识,还能学做事、学做人

直到50岁左右,丁樱才感觉自己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中医”,因为直到那个时候,“一下笔开方,君臣佐使、升降浮沉全都在脑子里闪现出来了。”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太年轻的中医人通常很难透彻理解那丰厚的内涵。

都说中医用药如用兵,治病如治国。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经方之所以能传承至今,一大魅力就在于它灵活的加减变化。丁樱打了个比方:“开方就像做菜,大家都用油盐酱醋,却不一定能做出来一级厨师做的味道。同样的药方用到不同人身上,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当年求医的感悟,如今成为课堂上的“真经”。她常对学生说:“学中医不能死记硬背,临床时要类证鉴别,既要精通原文、掌握每一味药的表里宣散,更要对经方活学活用,学会加减化裁,学中医难就难在这儿。”

一次讲座后,有学生请丁樱传授几个秘方,她当即回答:“我没有秘方,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我的诀窍是我会辨证。”

她也有“看不惯”的时候,特别是看到刚入行的人不会熬中药,短煎、久煎、先下、后下,啥都不分,一锅炖,这样效果怎么会好呢?

中医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人才,中西医结合是临床治疗要走的路。丁樱告诉学生,搞好中医,必须懂西医,“两条腿走路,是比一条腿快”。

一有机会,丁樱就送她的学生去进修。这些年,她栽培的一批批小“苗”成长起来,在全国各地扎根,枝繁叶茂。她带领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已经闯出一片天地,如今年门诊量50多万人次、开放床位609张。

“中医不能只看常见病、普通病,还得攻克疑难杂症,这样中医才能发展。”丁樱的开山弟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任献青认为,这就是丁樱老师多年来执着于研究儿科肾病、紫癜等疑难病症的原因所在。她推动儿科医院建立ICU,治疗重症患儿因此有了底气。“跟着她不只学知识,还能学做事、学做人。”任献青说。 河南日报记者李倩

机务维修行业迎来新的春天

为切实提升机务维修技术水平,改善一线机务维修人员工作生活条件,促进机务维修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水平提升,今年初,民航局出台了提高机务人员职业满意度的指导意见,在全行业内开展提高机务维修人员职业满意度专项工作,并将其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冯正霖局长对此项工作专门做了指示。
  
指导意见一出,民航机务行业为之一振,阻碍机务行业发展多年的痛点、难点有望被消除。有相当多的机务维修人员充满期盼,部分人更是直呼:“新的春天要来了!”
  
在改革试点的民航中南地区,目前已经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果?如何行之有效稳步推进?机务维修人员对改革怎么看?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中南地区几家民航单位。

吸引力下降 陷入留不住人的困境
  
“不到现场一线,不知道干机务有多难!”某航空公司主抓机务工作的负责人说。
  
记者在中南地区几家航空公司发现,机务硬件条件实属一流,航材大楼、培训大楼、员工休息公寓一应俱全,有的航企机务还有附属大楼,但近两年却陷入了一个怪圈,年轻人招不来,优秀人才留不住,流失率直线攀升。通过调研,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原因之一是“薪酬”。
  
一名放行维修人员向记者反映:“机械员没拿到执照,五六年都不一定能涨薪,从机械员到放行工程师,时间短的10年左右就没有上升空间了。”
  
一方面是机务维修人员晋级通道窄,薪酬相对固定,容易碰到“天花板”;另一方面是付出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工作强度大,安全压力大,人员常常疲惫不堪。
  
在一次局方组织召开的专项协调会上,某航企机务负责人坦言:“不仅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不少员工感受不到荣誉感,感觉不到被关注、被重视,没有机务人的自豪感,缺乏认同感,片面被贴上‘辛苦’标签,很郁闷,这不是机务人想要的形象和结果。”
  
某航企的一份机务维修人员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该公司机务人员入职有研究生学历的凤毛麟角,而985、211等高等院校毕业生入职人数更是屈指可数,离职率峰谷集中在入职1年~3年的年轻人中。
  
“现在的年轻人一旦向公司递交辞职信,说走就走。离职的几乎不会在民航继续工作,有的进入IT行业,更有甚者,去摆摊、修车。说明什么?现在机务行业吸引力在下降,现实变得很严峻。不出5年,机务人才就会出现断层,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是肯定的。”一位负责人无不担忧地说。

立足长远 推动机务行业行稳致远

民航机务维修作为保障航空器持续适航的重要工作,是民航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行业。
  
机务维修行业的现状引起了民航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民航局连续发布了《民航局关于提高机务维修人员职业满意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机务维修人员薪酬体系首批试点改革工作安排的通知》和《航空公司机务维修人员薪酬推进体系》等多份文件,在全行业开展提高机务维修人员职业满意度专项工作。
  
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积极贯彻落实民航局部署,把提升机务维修人员职业满意度作为重点任务来抓,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挂帅,亲自领导和部署推动。
  
根据辖区内航企情况,中南局研究决定按照“两个全面”推进满意度提升。深圳是改革的前沿阵地,同时考虑到深圳地区机务维修人员流失率高等因素,中南局决定以深航、顺丰、东海航3家公司为突破口,面向辖区内11家CCAR-121部运输航企全面推进。
  
在中南地区,拥有包括南航、海航技术这样机务从业人员过万的大型企业,也有顺丰航空这样的货运头部航企。各公司体制不同,在疫情影响下,经营情况不同,改革的困难与挑战也不一样。
  
在攻坚克难的机务改革深水区,如何指引民航单位顶住改革的压力,化为改革的动力?面对新情况,中南局深入调研,开展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事求是”十二字指导思想,从顶层设计、紧密互动、督导落实三个方面全面开展满意度提升工作。
  
“薪酬体系改革是提高维修人员职业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但不是唯一举措,必须多措并举”。民航中南局相关负责人说,各航企要站位全局,着眼长远,作为系统工程,从薪酬体系、疲劳管理、生产保障、后勤支援、奖惩制度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机务维修人员职业满意度提高工作。
  
作为民航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民航中南局与辖区的运输航企紧密互动。中南局领导与各航企高层多次进行谈心谈话,让各航企充分认识到提升机务维修人员满意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机关处室与各航空公司紧密协作,一起研讨方案,优化技术岗位等级,规划职业发展通道。在中南局适航维修处306房间,不足8平方米的小会议室里已挑灯开了多次碰头会、协调会。地区监管局维修处同志多次到一线、到现场督导,有效推动改革进程。经过多方合力、精心谋划,最终制订了具备中南特色的满意度提升方案。
  
目前,中南辖区航企各自成立了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截至10月31日,各单位均已完成提高机务维修人员满意度方案(草案)的制订,并已在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以更坚定的决心破除改革坚冰
  
走进东海航空基地,宽敞的广场上一架中国民航第一批引进的波音737-300飞机格外亮眼。作为东海航空的老功臣,这架飞机退役后重新出发,被用作机务人员维修培训,也预示着脱胎换骨的新东海航空即将凤凰涅槃。
  
10月19日,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赴东海航空调研。在安全整顿座谈会上,他指出,经过近三个半月的进驻式全面整顿,东海航空安全管理有了“魂”、换了“血”、正了“骨”。目前,公司党组织得到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得以重构,干部员工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要吸取‘2·20事件’教训,要始终坚持把安全挺在前面,化被动为主动,摒弃抓安全的侥幸心理”。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机务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对此,东海航空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

记者到公司碰到刚刚与机务一线员工座谈的东海航空总裁郭志强。据了解,像这样的恳谈会今年在东海航空已开了多次,涵盖机务、飞行、客舱甚至机关、人力资源、市场等多个部门,座谈起来“无死角、全覆盖”。郭志强告诉记者,机务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受疫情冲击,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纵然有不同声音,也丝毫不影响东海航空保安全、谋发展的决心。“先涨机务,涨了工资,要拿业绩说话,以安全考量”。
  
针对员工最关心的薪酬问题,在中南局指导下,东海航空以能力为导向,对原有机务维修人员薪酬体系重新进行设计和改革,制定了以打通工程师、维护师晋级通道为重点的任职资格等级标准,形成了具有东海航空特色的薪酬体系。新的薪酬体系已经落地,明年1月将正式执行。
  
东海航空机务放行工程师曹海军说:“我在机务行业12年,原来做到放行工程师已经到头了,想努力却找不到目标和方向。现在公司职业通道打通了,技术层级增多,我也知道劲儿往哪里使了。不只是我,身边每个人都在进修升级,‘比学赶超’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影响员工钱袋子的还包括各种补贴。除原有培训教员授课补贴、跟机放行补贴外,东海航空改革方案新增机型有效签署补贴、执照英语等级补贴、放行补贴、错时补贴和环境补贴等。方案实施后,预计全员薪资平均增幅不小。
  
“作为中国民航第一家民营合资航空公司,广大基层员工为东海航空19年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公司上下正在打造脱胎换骨新东海航空的关键时刻,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让员工有希望,让员工被关爱,让员工有荣誉感。”东海航空董事长黄楚标说。
  
走进东海航空机务维修工程部,清一色崭新的“铁甲银装”格外醒目。工装换新是东海航空听心声、解民忧,为机务维修员工办的又一实事。在一次关爱员工座谈会上,几位青年员工反映服装面料不透气,设计不够合理,颜色也深。小小的意见很快得到了公司高层的关注,工装由紫色变成银色,款式和面料重新设计,以满足工作实际需求。
  
东海航空机务维修工程部机械员蒲翀说:“新工装看上去精神多了,更符合我们‘90后’年轻人的审美,舒适度、实用性也大幅提高。衣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年轻人说话有人听,意见被关注,感受到了被重视。”
  

以“绣花针功夫”做好精细化管理
  
先行先试,先走一步。当前,提升机务员工职业满意度工作已在深圳地区全面开花,方案分阶段稳步实施、逐步落地。顺丰航空通过制订“五路并进”提升方案,在薪酬激励、疲劳管理、后勤保障、荣誉体系、党建活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和改善,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作为首批薪酬体系改革试点单位,深航急起直追,在等待薪酬方案上级审批同时,综合统筹,制订了薪酬体系改革、疲劳管理、生产保障、后勤支援、奖惩制度五个维度的提升方案,已取得一定进展。各公司正加大力度,以“绣花针功夫”做好精细化管理,促进满意度的全面提升。
  
“熬最深的夜,修最贵的三轮”。这是机务人常用于自嘲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忘记时间、不舍昼夜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种工作状态随着一声铃响成了历史。深航机务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公司发来的短信:“您今天已经工作8小时,辛苦了,请注意休息!”
  
针对机务员工反映最为集中的疲劳问题,深航通过科技提升效能,建立维修信息化模块,工时统计摸底,准确掌握动态的工作量。当发现人员存在超时风险时,提前预警,及时调配支援,避免超时疲劳。精细化管理同样体现在夜班补贴上。原来夜班为固定补贴,现调整为按时间段补贴,调整后补贴最多能增长3倍。
  
“深圳夏天炎热,机坪温度能达到50℃~ 60℃。对我们来说,原来能在机翼下躲一下太阳就是最大的幸福”。深航一名机务人员告诉记者,如今休息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工作间歇可进入机坪上的临时休息室,里面空调、冰箱、沙发一应俱全。同时,公司还根据工作环境,发放高温、低温、台风、大雨等不同类型的环境补贴。
  
除此以外,深航持续在疲劳管理中做“减法”。增加外场通勤保障车辆,机务人员用车等待时长不超过20分钟;航材配送效率也有很大提升,原来拉物资最多要等2个小时,现在只需要5分钟~10分钟。
  
与此同时,深航还从“衣食护住行”着手,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加法”。配备了自动除颤仪、洗眼液等急救保障设备和药物;明文规定跟机放行可以乘坐公务舱,以更好地保证休息,职业尊严感也得到了增强;在夜班期间,可在机场食堂就餐,并将得到一定补贴;给每位员工购买了补充医疗保险,覆盖门诊和住院,看病基本自己不花钱。
  
有从业人员将改革分配制度形象比喻为切蛋糕和分蛋糕。切是技术,很重要;分更重要。此外,作为民航管理者,要沉到基层,与年轻人沟通对话。要真正了解队伍,了解当代民航人的思想,准确捕捉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心理变化,主动工作。这项工作的至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让行业重拾信心、重塑价值,打造良性的职业发展生态链条。
  
风正帆悬好出发,道远任重任驰骋。改革,更关键是培育好企业文化、行业文化,为绩效、为能力、为岗位价值付酬。让人成为卓越的人,成为热爱机务工作、热爱民航的员工,真正将人才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发展好、打造好一支理论知识扎实、技能素质过硬、纪律作风优良的机务队伍,确保飞行安全,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中国民航报 记者梁永军、冯智君)

【雕塑点缀珠江碧道,彰显滨水人文之美】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在广州塔至阅江路的6.6公里长碧道上,可以观见艺术之滥觞——这里新坐落14件享誉海内外的雕塑。
近年来,海珠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建成“广州塔—阅江路”新时代驿站6个,由东至西分别是会展东、会展中心码头、新时尚、广州琶洲、财富码头、新风尚。随着驿站群一同与市民游客见面的,还有来自海珠三代雕塑家潘鹤、梁明诚、许鸿飞的雕塑作品。
这些雕塑不仅反映了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脉络,体现海珠区艺术薪火生生不息,还与驿站群、碧道组成有机整体,成为构建生态、文化、幸福海珠的重要一环,点亮群众生活。

近日,记者专访两位海珠雕塑家及一位雕塑家的后人,了解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对碧道雕塑的思考。

“20”后潘鹤:造物寄意,见证历史

《虎门销烟》《怒吼吧!睡狮》《得了土地》《艰苦岁月》《广州解放纪念像》《开荒牛》《和平少女》……出自潘鹤之手的7件雕塑,时间跨度从虎门销烟到改革开放,在广州琶洲·新时代驿站和新时代驿站·会展中心码头之间的碧道上一字排开,向市民游客生动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潘鹤生卒于广州,享年95岁,70多年艺术生涯中留下数百件作品,分布在全国60余座城市。其作品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如同史诗般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重要时间节点,正如中国美协的评语,“他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不失浪漫主义形式特征,其大批为国家而作、为人民造像的经典力作,是革命岁月和改革时代的见证,为现当代雕塑史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时代记忆。”

经历战乱与改革,决心为时代作注

1925年,潘鹤出生于广州。从童年到少年,社会的战乱与变革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后来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潘鹤回忆道,自己一共经历了16场战争,看到了曾经的民不聊生,艺术成了他宣泄苦闷情感的途径。

潘鹤一开始师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创作了《数米犹堪充半腹》《饿殍途中剩一堆》等作品。后来,他的兴趣转移到西方油画雕塑上。随着新中国成立,国家逐渐安定繁荣,潘鹤创作出《艰苦岁月》《省港大罢工》《得了土地》等作品。

上世纪80年代,潘鹤提出“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大力推动城市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如今,安放在深圳的《开荒牛》、珠海的《珠海渔女》、日本长崎的《和平少女》、北京的《怒吼吧!睡狮》等,均是他创作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

然而,城市雕塑不仅是凝聚艺术家思想的实物,还受到城市规划定位的制约。潘鹤之子、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馆长潘奋对记者笑言,潘鹤尤擅“夹带私货”,即在满足城市规划和官方需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自己的思想。比如在创作《开荒牛》时,潘鹤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择了“牛”这个意象,一只前脚跪着,寓意为人民鞠躬尽瘁,后面拉着盘根错节的老树根,象征将阻碍改革开放的一切旧观念连根拔起。

兴建雕塑艺术园,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如果将作品比作自己的孩子,那潘鹤雕塑艺术园的建成,就是将潘鹤这分散在60余座城市的孩子重现在自己的故乡,让它们“承欢膝下”。2007年,广州市和海珠区两级财政共投入7000万元,在海珠区后滘西大街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园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园内按照“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求富强”“求和谐”五个主题进行作品展示,“这些作品的位置都是我父亲当时一个个亲自确定的。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时,我们就梳理发现,父亲一生所创作的这些作品正代表中国百年发展历程,所以就按照这五个主题来设计。”潘奋说道。

潘奋表示,自己和父亲都在海珠区成长,这里是文化的聚宝盆,拥有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知名学校,人才辈出,感谢政府让父亲的作品在潘鹤雕塑艺术园得到集中展示。今年年初,海珠区更是选择了7件潘鹤雕塑,矗立在碧道之上。“父亲认为,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不像别的绘画艺术需要到博物馆、美术馆去观看,城市的公共空间就是城市雕塑的舞台,只要路过就能看见,在引导价值观、提高人文修养、彰显城市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海珠区一和我提出在碧道放置雕塑的建议时,我就同意了。”

潘奋还告诉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碧道的潘鹤雕塑是开展红色教育的生动素材,引起强烈反响,甚至促成了海珠区启动“潘鹤雕塑艺术园综合提升项目”。7月1日,潘鹤雕塑艺术园改造后重新开放,园区陈列更加清晰全面地介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并新增多媒体设备,升级园区广播系统,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开放约13年的潘鹤雕塑艺术园被注入新活力。

“30”后梁明诚:中西交融,承前启后

夜幕低垂,新时代驿站·会展东灯光“啪”一下亮起,显出与白日完全不同的柔美来:建筑的光带如同缓缓流动的江水,屋面坡道上的数千盏芦苇灯点缀夜空。旁边梁明诚的《钢琴》《小提琴》雕塑,在灯光的映衬下,线条感更为强烈,与驿站一道给予人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

在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进程中,梁明诚属于“承前启后”的一代:在上世纪80年代前,梁明诚的创作风格深受潘鹤影响,两人一起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等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后,梁明诚在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开始对抽象变形雕塑语言的摸索和探讨,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中外交流转观念,写实写意两开花

1959年,20岁的梁明诚入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由潘鹤担任他的雕塑任课老师,“他(潘鹤)对我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梁明诚直言,那时他深受潘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熏陶和影响,在校期间就创作了《女生产队长》《新娘》等作品。毕业后,梁明诚从潘鹤的学生转变为潘鹤的合作伙伴,陆续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铜墙铁壁》等。

改革开放春风起,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打开了梁明诚的眼界。1980年-1982年,梁明诚由文化部选派赴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进修两年。“到了意大利后,我看到了流行于西方的现代主义,一下子我的观念就开放了,雕塑除了写实的、红色的,还可以这样。”

于是,他将这种风格大胆运用到雕塑中,在意大利创作的《海风》被认为是他整个艺术生涯风格转变的关键节点。此后,他相继创作了《海天》《钢琴》《大提琴》等艺术作品,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以置于新时代驿站·会展东旁的《钢琴》《大提琴》为例。梁明诚介绍,两者以写意的手法,勾勒出两名正在演奏的如痴如醉的音乐家,表现音乐的韵律美,“钢琴的旋律是轻松的、丰富的,因此我用线条描出钢琴和人像,摒弃钢琴本身的沉重感,显得通透高扬。大提琴的旋律则是深沉悠远,因此雕塑显得敦实和谐。”

然而,梁明诚并没有一味转向现代主义,而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风格作品并行。他认为,雕塑艺术是宽广的、不设限的,只要是好作品,群众都会喜欢。

艺术氛围海珠生,耄耋之年醉创作

如今,漫步在海珠区土华村梁明诚工作室内,每走几步就能遇见他风格不同的作品,令人大饱眼福。梁明诚表示,作为雕塑家,他的创作灵感、视野不局限在一个区域,但海珠区毋庸置疑是养育他的地方,为他提供良好的创作氛围。

事实上,研究梁明诚的经历可以发现,他在青少年时期漂泊无定,却又在兜兜转转中与海珠联系紧密。1939年12月,梁明诚在广东省南雄县一个普通家庭呱呱坠地。1944年,南雄沦陷,年仅5岁的梁明诚与家人逃难至粤东平远县。1949年,梁明诚一家搬迁至广州,梁明诚入读位于海珠区南村路的广州市第五中学。1955年,梁明诚初中毕业后,赴湖北武昌入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1958年,随校回广州。次年,被学院保送升入位于海珠区昌岗东路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78年开始留校任教。退休后将工作室选址定在土华村。“我就是海珠人,10岁开始我就在海珠各条河涌游泳,这里水美景美,是养人的好地方。”82岁的梁明诚回忆道。

从垂髫至耄耋,梁明诚在海珠待了大半生。他表示,他将在工作室内尽己所能再做些雕塑。他认为雕塑是时代与艺术的交响、形体和心灵的碰撞,不论是在驿站外矗立的雕塑,还是他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作品,只要路过的人看到了,有体悟,就是雕塑的全部作用。

“60”后许鸿飞:探索多元,走向世界

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距离广州塔并不远,平日接待大量游客。为了让游客感受快乐生活,海珠区选择在该驿站外,从西往东依次放置许鸿飞的《花城六月天》《吻》《三弹音乐》《童趣》《肥年肥舞》,逗趣的“肥女”形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海珠形象,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点”。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雕塑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一部分雕塑家开始创作或世俗或谐趣的作品,强调与大众的交流。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许鸿飞正是这种世俗、谐趣、亲民风格的探索者。

毕业初期觉迷茫,肥女系列辟新路

许鸿飞出生于广东阳江。1990年从位于海珠区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他有好几年找不到创作的感觉。“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广东到处是建设的热潮,我就接了许多城市雕塑来做。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大的艺术创作,后来却发现不少的城市雕塑是工程,还不是我想追求的东西。”许鸿飞说。

几年的城市雕塑经历,让许鸿飞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艺术的创作,“肥女”便是在此情况下诞生。1998年,许鸿飞在位于海珠区的工作室——石磨坊,创作出人生第一个“肥女”。一开始,许鸿飞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件作品。1999年,著名艺术家黄永玉来到许鸿飞工作室,一眼相中“肥女”,并提议许鸿飞可以做“肥女”系列。当时的许鸿飞还担心不主流,不好拿奖、评职称,但黄永玉却表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特点,跳出学院的套套。就是这句话,让本还踟蹰的许鸿飞下定决心。

其实,肥女人的形象并非许鸿飞首创,但如今在雕塑界,说起“肥女”,就能想到许鸿飞,这是为什么?许鸿飞将此归结为“坚持”二字。20多年来,许鸿飞坚持以“肥女”为主人公,不断丰富她(们)的形象:她(们)时而奔跑,时而骑车,时而与情人拥吻,时而与孩子玩闹,不曾改变的是她(们)身上鲜活欢乐的神态,“‘肥女’就像我们的街坊邻居、我们遇到的路人,那种肢体上的亲切感使得她(们)更加容易将快乐传递给人们。”许鸿飞表示,海珠区这次将他的五件作品放在广州塔旁碧道上,正是希望将广州的快乐和艺术传递更远。

泥巴刻刀不离手,带领作品走世界

自2013年以来,许鸿飞带着他的“肥女”从海珠奔向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巡展42场,其作品还被古巴哈瓦那市政府、俄罗斯列宾美术馆、法国卢万河畔莫雷市政府、意大利米兰市政府等30多个机构永久收藏。许鸿飞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讲好中国故事”。“在巡展过程中,我遇到不少外国友人,在看到‘肥女’雕塑来自中国雕塑家后,不约而同大吃一惊,他们认为中国人是严肃死板的,无法创作幽默的雕塑。当看见这些雕塑后,他们也明白在中国生活充满了快乐幸福,所以才能有这样的作品。”

成长于中国繁荣富强的时代,许鸿飞代表的是新一代雕塑家不拘一格、灵活多元的创作特点,但他认为“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所有雕塑家不能忘却的初心。在展现积极向上中国形象的“肥女”之外,近年来许鸿飞还创作了《白天黑夜》《山高人为峰》等“抗疫”系列作品和《不忘初心》《马克思》《西岛女民兵》等主旋律作品。如今他仍日日浸淫在海珠的工作室内,以时代进程为灵感缪斯,用泥巴和刻刀,将脑海中喷涌的灵感一一成型。
记者观察发现,经过约一年的精心打造,广州塔—阅江路碧道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的“五道”贯通,让群众感受生态活力;融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驿站群的建成,让群众拥有休息休闲的舒适环境;艺术风格多元的雕塑群的矗立,美化和装点了城市,丰富群众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实际上,广州塔—阅江路碧道的精心打造只是海珠区谋划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塑造更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复合功能和文化魅力的开端。记者了解到,海珠区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的目标,按照优于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广州塔景区品牌,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在珠江沿岸29.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推进12个贯通提升单元建设,串珠成链打造高端产业带、科技创新带、历史文化带、都市景观带、滨江休闲带、公共服务带,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人文效益相统一;在沿江空间按照公共活动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居住空间的梯次布局,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市民,打造幸福海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曝美队与女友复合:外网竟然说美队居然找了新女朋友
  • 【提示】上海边检今起启用出境自助通道,三步可自助通关出境
  • 【BBC News精读】美韩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 动图 | 杜兰特遭驱逐,嘴里FFFFFF罚球
  • 柯洁痛失世界第一:围甲最终轮输给对手
  • 【新消息】今天,中俄联合反恐演训在银川启动!一波现场图曝光……
  • “网红气球”炸伤4人!你还敢让孩子玩吗?
  • 朋友圈骂老板被诉 ,发朋友圈该不该屏蔽老板?
  • 英国脱欧分手费达成协议?英镑涨至两个月高位
  •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 科普“世纪之谜”暗物质
  • 卧床玩手机致截瘫 ,只是玩了个手机而已.....
  • 美队克里斯被曝与前女友复合,两人被拍一起找公寓同居
  • 关晓彤发言用老百姓引争议 身上优越感太重惹怒网友
  • 提示 | 上海边检启用出境自助通道,三步可自助通关出境
  • 2018假期出炉,神拼假可连休16天!!!
  • 网红气球炸伤4人!千万不要买给孩子!你一定在路边见过!
  • 朋友圈骂老板被诉 :这年头骂个人都犯法
  • 英国脱欧分手费达成协议
  •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 暗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
  • 刘亦菲出演花木兰韩网友的反应是?泰妍车祸事件后沦为全网黑……